首頁文化
2023 國際童玩藝術節 多國民俗樂舞團隊演出 展現世界各國風情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3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7月1日開幕後國內外團隊輪番登場,帶來豐富的藝術饗宴,「國際級專業亮點團隊」這個星期由來自日本沖繩的「去阿嬤商店(きいやま商店)」接棒演出,今天與墨西哥兒童民俗舞團(Compañía Mexicana de Danza Folklórica Infantil)一起聯合演出宜蘭民謠〈丟丟銅〉,展現童玩節推動國際交流的活動意涵。 ▲日本沖繩「去阿嬤商店」,他們的團名取自於三位兄弟的奶奶所經營的柑仔店名,三人滿滿的能量娛樂性十足與群眾互動,讓現場氣氛更加熱烈。(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兩組團隊特別準備了一段中文向童玩節遊客問好,沖繩縣台北事務所的上江洲辰德所長、江怡欣副所長,以及「在台灣沖繩縣人會」的伊禮武志副會長也現身記者會,感謝宜蘭童玩節提供一個讓國際參與的民俗文化交流場合,並認同童玩節藉由文化、遊戲體驗激發兒童創造力的理念。宜蘭縣長林姿妙現場使用日語,向來自日本的貴賓表達感謝和歡迎之意,希望未來台日有更多文化互動和合作。日本沖繩「去阿嬤商店」與「墨西哥兒童民俗舞團」也特別聯演〈丟丟銅〉,彰顯童玩節的國際交流與友誼。 ▲墨西哥兒童民俗舞團著色彩繽紛的墨西哥傳統服飾,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傳遞出中南美熱情四溢的魅力。(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國際級專業亮點團隊」每天晚上7點30分到8點30分在宇宙劇場演出,7月16日前都可以看到日本「去阿嬤商店」精彩表演,本週「多國民俗樂舞團隊」有來自墨西哥、菲律賓、斯里蘭卡、印尼等國家的民俗團隊帶領遊客體驗世界各國風情。2023宜蘭童玩節更多資訊可上官網https://www.yicfff.tw/ 及https://www.facebook.com/YICFFF 臉書查詢。
台南市2023兒藝節「藝起SHOW」 博得觀眾滿堂彩
生活中心/ 綜合報導 臺南市為強化藝術教育向下扎根,自109年起開辦兒童藝術教育節系列活動,深獲各界好評,其中「藝起SHOW」--創意戲劇展演,日前(7月9日)在鹽水區永成戲院熱鬧登場,由甫獲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獎項榮譽的新興國中、海佃國中與後壁國中接力演出,博得現場觀眾滿堂彩!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市致力推動藝術教育深耕不遺餘力,兒藝節活動將藝術與教育相互結合,展現學習成果與創意的機會,幫助學生從小就開始認識臺南文化,真實體驗臺南藝術之美。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本次活動表演學校,分別是榮獲111學年度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皮影戲國中組優等的新興國中、光影偶戲國中組優等的海佃國中,以及綜合偶戲國中組特優的後壁國中,以上學校為了本次活動,再次優化表演內容,共同呈現在市民眼前。 新興國中的皮影劇團聲名遠播,近年來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榮獲至少優等佳績,本次演出「巨人的傳說」,改編自曹族原住民的故事,透過皮影戲光影設計和側身操偶的演出手法,呈現族人間的情感交流及捍衛自己家園的情節,透過此番演出,可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環境的美好。 ▲新興國中所表演的皮影戲。(圖/台南市教育局提供) 海佃國中自103學年度開始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現代偶戲光影偶戲組,相較於其他參賽歷史悠久的團隊,雖資歷較淺,卻表現不俗。演出劇目「神榕」是描述祖先來到台灣初期,深受曾文溪氾濫改道沖走無數次家園之苦,後求助於池府王爺,共同種下榕樹,形成森林,戍守著十二佃不再受水患之擾。 後壁國中懸絲偶戲團成立至今,歷年來共計13次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獲得9次特優,表現相當優異。本次演出的劇目「金牌之路」,描述愛好軟式網球的少年,在經歷挫折後最終勇奪亞運金牌,但也面臨了心愛的女孩逝去的消息。 ▲後壁國中所表演的懸絲偶戲。(圖/台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非常肯定所有師生長期耕耘藝術教育的用心,也期望學校的藝術教育,能帶領孩子們在學期間挑戰自我、開拓親近藝術世界之門,更為孩子們建立自信。教育局也會陸續將精華影片置於兒童藝術教育節粉絲專頁,歡迎市民朋友踴躍點選回顧。
雲林「故事夏令營」與「故事探索」活動開跑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大人小孩關在家中,關壞了嗎? 疫情過後,雲林縣政府,要請本縣與外縣市的大小朋友玩一「夏」雲林,聽一下雲林的故事。 小朋友的部份,今年有夏令營以「慶典嘉年華」為主題,帶學童走讀雲林客庄聚落,同時探索與記錄當地的過去與現在的故事,以紀錄觀點的方式(聽故事、拍照、記錄、闖關遊戲)進行營隊,引導將所學轉化成一則則的故事或報導,且轉化成「慶典桌遊」設計。歡迎雲林縣內的國中、小 ,中、高年級的學生來玩一「夏」,看看雲林紹安客家文化館,聽聽過去客家人的故事,也撰寫出現代人所見所聞的故事。 活動期間:112年7月26日~7月29日/招收人數:15人 (如人數過多時,需面試錄取。)/活動費用:免費。(需參與靜態展導覽介紹一場/暫定9月) 詳情可洽:「二崙故事屋」工作團隊-劉小姐/電話:05-598-9490專線0986-142-000 活動內容及流程表(暫定) 日期 時間 活動內容 每日 08:30~09:00 報到 7/26(三) 09:00~10:00 相見歡(破冰-團康遊戲) 10:00~12:00 聽~慶典嘉年華~台灣的各地祭典 12:00~13:00 客庄美食饗宴 13:00~14:00 玩~慶典桌遊闖關 14:00~15:00 寫~心智圖書寫練習 15:00~16:00 說~慶典嘉年華-從傳統到現代 16:00~17:00 今日回顧與分享 7/27(四) 09:00~10:00 寫~訪談技巧 10:00~12:00 走讀故事現場~詔安客家文化館 12:00~13:00 客庄美食饗宴 13:00~14:00 走讀故事現場~ 14:00~16:00 故事記錄與撰寫 16:00~17:00 今日回顧與分享 7/28(五) 09:00~10:00 觀察與紀錄技巧演練 10:00~11:00 走讀故事現場~崙背鄉崇賢寺 11:00~12:00 習~火把DIY製作與「跌米籮」體驗 12:00~13:00 客庄美食饗宴 13:00~14:00 故事記錄與撰寫 14:00~16:00 創~慶典嘉年華 桌遊設計(討論與製作) 16:00~17:00 玩~慶典嘉年華/桌遊(試玩與修正) 7/29(六) 09:00~12:00 說~分享採集的故事與桌遊設計完成 12:00~14:00 客庄美食饗宴(休息整備時間) 14:00~17:00 慶典嘉年華-桌遊工作坊 由營隊學童擔任關主 (讓一般訪客參與遊戲) ▲圖表行程/(雲林縣政府提供)。 另一個活動也與說故事有關,有講故事的專家引導大家(不限小孩,大人父也行),了解說故事的重要性,知道如何用故事吸引關注,文以載道,幫助重塑人格,仍至形塑地方文化等等。 說故事如同烹調,並非容易的事。也就是,學習說好一個故事,就像廚師把一樣樣簡單的食物稍加調味,成為一道道美味的佳餚,吃美食的人只覺得好,作美食的人卻要知道如何烹調。歡迎大人小朋友一同學習如何烹調美味的故事湯,用故事餵養孩子並自我成長! 第一堂課| 7/09(日) 9:30~11:30 為什麼說故事? 第二堂課| 7/16(日) 9:30~11:30 故事是一陣風 第三堂課| 7/23(日) 9:30~11:30 聽故事˙說故事 第四堂課| 7/30(日) 9:30~11:30 對話˙討論 講師:唐麗芳老師(雲林故事人/雲林故事館 創辦人、雲林社區繪本的非常編輯、閱讀推廣文化工作者、故事繪本創作者。) 上課地點 | 二崙故事屋 地址:二崙鄉中山路102號/二崙故事屋後方為二崙鄉公所(有停車位) ▲課程活動資訊/(雲林縣政府提供)。
搭乘觀光公車谷關線 走進浪漫台三線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推動的台中觀光公車153谷關線,銜接高鐵台中站至谷關間山線的必訪景點,推出後受到許多旅客的喜愛;現在還可參觀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辦理的「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活動結合11個藝術作品,妝點台中東勢客家聚落,展出將持續至今年8月27日止,歡迎旅客搭乘台中觀光公車153谷關線走進浪漫台三線。 ▲旅客可搭乘台中觀光公車153谷關線走進浪漫台三線。(圖/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觀旅局長陳美秀表示,為提供旅客到訪台中最輕鬆、便利的交通方式,觀旅局持續推動台中觀光公車與台灣好行品牌;除目前營運中的台中觀光公車153谷關線、309高美線、151阿罩霧線及台灣好行11路台中時尚城中城線,也持續籌劃增加66副大坑線及888豐后線,期待為旅客串起台中山、海、屯、都更豐富的旅程。 陳局長提到,穿梭台中山林的台中觀光公車153谷關線,沿途山景風光明媚、景色宜人,行經路線停靠石岡、東勢、谷關沿線各熱門景點,除綠意盎然的「東豐自行車綠廊」、充滿童趣的「九房3D彩繪村」、融合林業歷史與生態的「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及遠近馳名的「谷關溫泉」外,還有東勢、白冷特色小吃及精彩的部落文化,豐富多元的景點,讓旅客每次搭乘觀光公車153谷關線都能擁有不同的體驗,也推薦旅客安排2日的行程悠閒的漫遊台中山線。 ▲153谷關線,充滿童趣的「九房3D彩繪村」。(圖/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陳局長指出,東勢區是台中重要的客家聚落之一,近期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所辦理的「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已開跑,展出期間至8月27日,整個展場蔓延150公里,共分為3個展區;其中座落於第三展區的台中東勢區亦為整個展區的最南端,11個藝術作品如同珍珠般灑落在台中東勢客家聚落,推薦旅客搭乘台中觀光公車153谷關線一同去尋寶,欣賞客庄藝術之美。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圖/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觀旅局說明,東勢展區作品主要分散於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及大茅埔3處周邊,詳細活動點位可上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活動網站查詢(https://www.romantic3.tw/tw/map/view/area3#!),推薦旅客搭乘台中觀光公車153谷關線至「東勢站」、「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站」、「大茅埔站」等站下車,即可散步觀賞,更多的乘車資訊及遊程安排;也歡迎旅客利用台中觀光旅遊網「台中觀光公車專區」查詢 https://travel.taichung.gov.tw/taichung-tour-bus/#/ ,獲得更多觀光公車旅遊資訊。#
輕軌C12 駁二大義站-欣賞倉庫、鐵道及海港串連成一體的獨特文化景觀之美
記者林鳳昭/高雄報導 當輕軌緩緩駛入駁二大義站,映入眼簾的是全亞洲最長的跨港旋轉橋-大港橋。座落在高雄港第三船渠,鄰近鹽埕駁二藝術特區連結大義倉庫與大勇倉庫群的大港橋,可在3分鐘內完成180度水平旋轉,以貝殼與海豚作為設計概念美麗的造型與及後方的船艦及流行音樂中心相呼應,讓整個海港,美的像幅畫。▲大港橋,可在3分鐘內完成180度水平旋轉。(圖/記者林鳳昭 攝) 駁二藝術特區是由倉庫、鐵道及海港串連成一體的特殊文化景觀,坐落於高雄港第三船渠旁,包含大勇、大義與蓬萊三大倉庫群。三園區由日本人過去所築之鐵路西臨港線串接,即今日部分輕軌路線,成為全台獨樹一格之藝術特區,以「前衛、實驗、創新」為理念,所打造的國際藝術平台。 ▲駁二海港風景。(圖/ 記者林鳳昭 攝) 大義倉庫群,主要讓個人營業型態的工作室進駐,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地,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店,棟與棟棟之間的小路,藝術作品及各式裝置點綴其間。輕軌旁的廊道還有假日文創市集,吸引很多的人潮,是整個藝術特區最有文青味的地方。 ▲輕軌旁的廊道假日文創市集,吸引很多的人潮。(圖/ 記者林鳳昭 攝) 大勇倉庫群這區大部分為販售衣服鞋子及美食,從大勇倉庫群步行約2分鐘可到holo Park光禹浮空劇院生活廣場,這裡有50年代復古商店街及戲院,雙層紅色巴士造景及全球首座「7d浮空影院」,從這裡還可坐小火車到蓬萊倉庫群。 ▲Holo Park光禹浮空劇院生活廣場有小火車坐到蓬萊倉庫群。(圖/ 記者林鳳昭 攝) 駁二塔,為在大港橋邊的一座,以貨櫃堆疊而成的觀景高塔,這裡視野極佳,可將整個海灣及駁二特區的美景盡收眼底,須投10元硬幣方可進入。 https://youtu.be/deSTgHxR2tE ▲輕軌C12 駁二大義站-欣賞倉庫、鐵道及海港串連成一體的獨特文化景觀之美。(影片/ 記者林鳳昭 攝)
體驗林安泰古厝之美 穿梭古今 饒富韻味
記者陳諭瑩/台北報導 林安泰古厝,又稱榮泰厝,是台北市現存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厝之一,位於中山區濱江公園,是棟極為精緻的傳統四合院建築,為台灣十大古宅之一,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個古建築拆遷的案例,原於乾隆年間建在今大安區,1978年因敦化南路拓寬而面臨拆除,引起古蹟保護運動,促進「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方能移至現址而保存下來,1984年遷建後,古厝美麗的風貌方得以重見天日,並轉為民俗文物館之用,列歷史建築,現已成為重要的熱門景點。 ▲充滿江南風情的湖畔樓閣。(圖/記者陳諭瑩 攝) 距今超過200年的歷史,隱藏著一段清朝中葉乾隆年間來台漢人始祖的故事,清乾隆19年(西元1754年)祖籍福建安溪林欽明率家人來台,其四子林志能於艋舺開設榮泰行,經商累積財富,不忘緬懷閩南故鄉而建的盛大古厝。園內營造閩式建築及庭園特色,飛石築道、野景成趣,講究自然而然、雲水自在的理念。 ▲有山有水更有瀑布。(圖/記者陳諭瑩 攝) 古厝內可欣賞到清朝時期的風水地景,蜿蜒的迴廊、庭院裡的假山池水,一磚一瓦皆保留當初設計的巧思,整棟建物選材及手工都非常考究,充分展現清朝台灣富商住宅格局及家庭裝潢排場,極具有歷史價值,若走訪古厝內外細細觀察,其中蘊含著無數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與智慧,也可窺見昔時生活的風貌情境。 ▲顧渚茗山,以水墨彩繪匠藝為主題的假山,有如走迷宮,也吸引很多小朋友玩得開心。(圖/記者陳諭瑩 攝) 閩南建築與江南庭園之美並存,免出國秒飛置身江南古都的美景中,佔地廣闊,庭院有一大片綠地草坪和花卉佈景拉長了縱深,隔絕了外頭川流不息的喧囂,緩緩走過,彷彿再度回到古老年代,時光流動在此停歇。古厝內維持過往的格局與擺設,周圍造景歷經數次改建,而有了雲牆、茗山、月池相融相襯,燕尾式屋脊向天翹立,呈現經典的中式庭園意象,每個角落饒富韻味,禪意滿滿,清風吹拂,彷彿聽見古厝細語低喃,鉅細靡遺的訴說著故事,值得我們放慢腳步,靜靜品味精采的回憶。 ▲臨著映月大池的雨前樓與隨月閣,樓前的大喜紅轎,彷彿迎娶情境,很是浪漫。(圖/記者陳諭瑩 攝) 且常態性舉辦民俗與藝文活動,包括收涎、抓周禮頗受民眾歡迎,除了從中可認識與體驗傳統文化,同時創造珍貴的溫馨時刻。由於整個古厝的建築匠心獨具,環境優雅,古樸悅目,圍繞的園林景觀樣貌豐富,且逼真的生活場景吸引諸多劇組前來取景,提供了為追求寫實的鄉土劇或古裝劇一個很方便的選擇,也是婚紗攝影熱點,更成為古裝外拍的好場所,平日到此,不時會遇到身著古裝或中式旗袍的模特兒,搭配這裡的場景,營造復古題材氛圍。 ▲不時有著古裝或中式旗袍的模特兒到此外拍。(圖/記者陳諭瑩 攝) 林安泰古厝之美兼具養心、遊憩、文化等功能,陶冶身心自不在話下,在人口密集的台北市,環顧四週,又有多少這等規模的古厝,如同鳳毛麟角般之稀有,是相當寶貴的文化資產,也成為市民們的後花園,備受青睞,是結伴賞遊的最佳首選。#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濱街5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 門票︰免費參觀 https://youtu.be/7hVlxpyl5G0 ▲體驗林安泰古厝之美 穿梭古今 饒富韻味。(影片/記者陳諭瑩 攝)
純天然中藥製 端午[祈褔香包] 精巧細緻愛不釋手
記者楊麗珠/桃園報導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中山市民活動中心,於端午前夕,由二位志工老師教導里民做[祈福香包],很特別的是放入香包裏的中藥材是由中山里頂樓自己栽種的,採收後洗淨曬乾備用,這次的藥材有:薄荷、芙蓉、香茅、迷迭香、艾絨、艾葉…等6種草藥,這幾種藥材都是氣味比較重的,有驅蚊、祛邪、避穢的作用,如果有蠶豆症的小朋友和孕婦可以不要放入「薄荷」,這點要特別注意。 ▲民眾踴躍參與端午香包縫製活動。(圖/記者楊麗珠攝) 二位老師很用心的選用3種不同花色的布,分別先裁剪好,配上5彩線,代表祝福,意義非凡。來參加的里民相當踴躍,包含各個年齡層: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小朋友都有,大家一起共襄盛舉。要自己獨力完成一個香包並不容易,還好老師和志工們都非常有耐心,老師特別交代在裝中藥材時,先用少許棉花把中藥材包在中間,因為要讓香包的每個角都好看,飽滿,才有[粽香包]的樣子,雖然花了2個多小時,當完成的那一刻,相信大家都很有成就感,獨一無二,非常有質感,每個花色都不一樣,每個人都能夠在家試做看看。 ▲端午香包內有薄荷、芙蓉、香茅、迷迭香、艾絨、艾葉等6種草藥具驅蚊、祛邪、避穢的作用。(圖/記者楊麗珠攝) ▲香包的活動,爸爸媽媽,小朋友都有,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圖/記者楊麗珠攝) ▲香包的活動,讓里民們互相交流情感,整場笑聲不斷。(圖/記者楊麗珠攝) 王里長透過手做香包的活動,讓里民們互相交流情感,整場笑聲不斷,第一次到訪也感受到社區里民的溫暖熱情,感恩在心裏,製做和配戴香包是我國傳統的民俗之一,也是過端午節的重要活動,經由用心的縫製,使它蘊涵了一份深摯情意,尤其是當作禮物送人,更傳達了溫馨無限,也可增添人們的生活情趣,好處多多。#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396號(夢幻公園內) https://youtu.be/TqpNxm4onYU ▲純天然中藥製 端午[祈褔香包] 精巧細緻愛不釋手。(影片/楊麗珠 攝)
「心」守護弱勢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
記者蘇志文/高雄報導 112年6/18在高雄市小港區莿蔥腳濕地公園,舉辦了別開生面的粽享歡樂(包粽子趣味競賽),對象是高松里民及弱勢家庭,現場並有提供義剪、推拿、義相(命理)服務並邀請高松探索樂團及薩克司風手演奏音樂會與當地民眾同歡慶,提前共度端午佳節。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在高雄市小港區莿蔥腳濕地公園舉辦。(圖/記者蘇志文攝) 這次活動是由高松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由許招勤理事長率李忠寛總幹事及協會全體理監事熱情邀約里內居民參與。許理事長受訪指出「平時我們協會長期關懷里內弱勢的家庭狀況,提供協助、解決困難。所以,在端午佳節之前舉辦「粽」享歡樂音樂會,讓社區內弱勢的家庭也能過個好節。李順進、黃彥毓市議員及前市議員林宛容也先後到場和民眾寒暄招呼同樂,環保局也派員來推廣綠色生活,指導民眾如何節約用電,節能減碳。 ▲環保局於活動中推廣綠色生活,指導民眾如何節約用電,節能減碳。(圖/記者蘇志文攝) 現場訪問協會志工黃大哥,他表示平日大家為工作、為家庭忙個不停,趁這次活動「大家可以出來作伙包肉粽,交流感情、互相關懷,讓現場活動熱閙非常,尤其一些行動不便的里民,可以出來曬日頭甲大家開講,對個人心理上來講是很好調適。大家開心就好。」操著流利的台語放懷大笑。的確,雖名為包粽子趣味競賽,實則藉由里民互相幫忙協力完成包粽子過程,有身著紅布條的包粽大王、大使、媽媽、高手、天才不斷穿梭幫忙,現場所視歡騰暄鬧,所聞笑聲不斷,拉進了彼此間距離,凝聚了社區的向心力,完成的粽子由里民自行帶回過節。 ▲包粽子趣味競賽,藉由里民互相幫忙協力完成,包粽子過程,有身著紅布條的包粽大王、大使、媽媽、高手、天才不斷穿梭幫忙,現場所視歡騰暄鬧,所聞笑聲不斷。(圖/記者蘇志文 攝) 另外,義剪、推拿、義相(命理)也是滿滿排隊人潮等待服務。活動時間約三小時,主辦及協辦單位都非常用心投入,許理事長好人緣,例如現場有:公益團體高松探索樂團,提供音響設備和好友薩克司風手支援賣力演出;信義房屋贊助帳篷搭蓋;中華台灣快樂鮮廚公益聯合總會提供義剪、推拿、義相服務。活動結束後,高松社區發展協會所有志工們滿眼笑意看著大家心滿意足的提著自己包的粽子回家。# ▲「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現場(一)。(圖/記者蘇志文 攝) ▲「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現場(二)。(圖/記者蘇志文 攝) https://youtu.be/SmCmw-Ybigo ▲「心」守護弱勢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影片/記者蘇志文 攝) 主辦單位:高雄市小港區高松社區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李順進議員服務處、高松學堂社區關懷據點、信義房屋、逍遙民俗調理義診團、中華民國心靈命理師協會
與【粽】不同 品嚐金三角美食
記者程瑞/桃園報導 每逢端午節前一、二個星期假日,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內,會出現一輛造型特別的車子,賣造型特別的粽子,不是北部粽、不是南部粽,也不是湖州粽,是金三角(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區)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 ▲桃園忠貞新村內造型餐車販售金三角(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區)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圖/記者程瑞攝) 潑水粑粑粽是用白糯米、紫糯米加少許花生包成三角錐形的粽子水煮。食用前,沾滿椰子粉,嚐起來Q彈淡香、甜而不膩。芭蕉粽是先用白糯米煮熟,拌入椰子粉後,放入芭蕉為餡包起來後再水煮,食用前再用炭火烤,吃起來彈牙果香,也是甜而不膩。 ▲芭蕉粽食用前再用炭火烤,吃起來彈牙果香,甜而不膩。(圖/記者程瑞 攝) 傈僳族的老闆娘說甜而不膩的秘訣是加一點點鹽,緩衝一下甜度。想過個不一樣的端午節嗎?可以來桃園忠貞新村參觀異域故事館,逛逛文化園區,嚐嚐異鄉風味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地址:桃園市平鎮區中山路70號 異域故事館:目前採網路預約制免費參觀 https://youtu.be/bqTrR26kOa4 ▲與粽不同-品嚐金三角美食。(圖/記者程瑞 攝)
迎接端午佳節 桃園里民DIY香包 青銀共度好時光
記者鄭玉吟/桃園報導 桃園市社區大學鄭雅云老師在端午前夕,分別到中壢中山里及平鎮新榮里教導民眾DIY香包體驗,看到老中青三代和諧共樂的景象,讓人感受到香包的神奇魔力。 ▲鄭老師在中壢區中山里教導民眾做香包,大家專心聆聽。(圖/記者鄭玉吟攝) 鄭老師在教導民眾製作香包前,先就各種材料的功能進行解說,讓民眾對置入香包的藥材有所瞭解,接著實際示範如何把每一種藥材依其比例放入香包內;完成的作品放在眼前,輕吸一口氣,立即聞到一股清香撲面而來,讓人全身舒暢開懷。 ▲鄭老師解說置入香包的材料及功效,並親自示範作法。(圖/記者鄭玉吟攝) 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發展為香袋,至唐朝出現裝有中草藥的香包;演變至今,香包可以用來配戴、薰香或沐浴淨化心靈,深受大眾喜愛。鄭老師提到:「香包裡面塞滿棉花是沒有意義的!端午香包的材料是針對這個時節潮濕炎熱、脾胃不開、蚊蟲滋生等狀況,而選用艾葉、芙蓉葉、香茅、蒼术、抹草等藥材,具有健脾及祛邪穢等效果。」 ▲端午香包選用的材料,具有芳香化濕、健脾、開竅及祛邪穢等效果。(圖/記者鄭玉吟攝) 手作香包融合傳統文化與藝術,一個香包可以傳遞友情、親情、愛情,帶給人們祝福與盼望;香包做成粽子形狀更有包中的意思,帶來好預兆。鄭老師透過香包製作,不僅增進里民互動,培養民眾人文素養,並能增長中草藥材知識,達到老少共樂、青銀同歡的詳和社會,更為端午節的到來增添喜慶與溫馨。# ▲完成的香包作品外型美觀且清香四溢。(圖/記者鄭玉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