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種植烏殼綠竹筍與諸羅樹蛙共鳴
記者秦毅君/嘉義報導 為提高烏殼綠竹筍友善栽培技術,同時兼顧生態保育,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攜手輔導友善耕作農友,不僅提高竹筍產量與品質,同時達到保育諸羅樹蛙的目的,特訂於6月18日於嘉義縣大林鎮辦理「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烏殼綠竹筍友善栽培管理技術示範觀摩會」,歡迎農友踴躍參加。 ▲友善耕作土壤改善後特級筍增加。(圖片來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陳昱初場長說明,諸羅樹蛙為臺灣特有種,在嘉義地區,70%的諸羅樹蛙就住在竹林環境之中。為因應保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於111年9月6日發表「諸羅樹蛙友善棲地管理標章」,目前共25 位筍農、44 處田區共15.6公頃取得該標章使用權,嘉義分署還給了他們恰如其分的稱號–「最佳筍友」。臺南農改場配合「嘉義地區諸羅樹蛙友善農法規範建立與推廣」計畫,協助推動「烏殼綠竹筍友善農法」及「友善諸羅樹蛙棲地管理方法」,鼓勵筍農朝友善或有機耕作,降低農藥與除草劑對環境的干擾,不僅維持竹筍產業及竹林,諸羅樹蛙的棲息環境與族群亦可獲得保障。 臺南農改場輔導大林鎮施宏亮農友,採用烏殼綠竹筍整合性綜合防治(IPM),並根據田區土壤檢測結果調整施肥量,配合栽培技術改善,竹筍產量提升23.3%。經由蛙趣自然生態顧問公司調查,示範田區諸羅樹蛙族數量多,不僅提高烏殼綠竹筍產量,同時兼顧諸羅樹蛙生育與繁殖環境。 臺南農改場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攜手輔導友善耕作農友,提升友善栽培烏殼綠竹筍產量與品質,更營造野生動物棲地,生態更多樣性,這也見證了大林鎮堅持推廣友善耕作信念、推動低碳環保及環境教育成果。#
臺南100亮點遊程甫獲臺灣旅遊大賞獎 盛夏遊程線上開賣
生活中心/臺南報導 「臺灣觀光100亮點」,114年7月份將由臺南市擔任環島月月Party活動主打星,日前臺南市政府觀旅局特別北上進行交接宣傳以「玩轉臺南‧百樣精采」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配合活動也推出共42梯次的臺南亮點遊程,邀請全國民眾今年夏天就來臺南夏趴。 ▲扇形鹽田生命之樹。(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臺南6處亮點景區都已是非常熱門的景區,但不同時節、邀請不同人來都會有不同玩法,接下來臺南有七股海鮮節、臺南夏日音樂節、國際芒果節…等重大活動,觀旅局媒合旅行業者提供6條共計42梯次的一日遊路線,價格非常物超所值,就算只有坐車旅遊看風景也很值得。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把臺南當成後花園一直回來,每每推陳出新提供與眾不同的旅遊體驗,這次與雄獅旅行社合作推出6條路線共計42梯次的遊程,收費499/人~599/人不等(費用不含隨團司領差旅費每人每天150元),價格親民,參加指定場次還會贈送100亮點玩轉臺南限量版精美小物,各場次名額有限。 ▲善糖文化園區。(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100亮點相關套裝遊程只要上雄獅旅行社網站搜尋「100亮點;臺南」即有專區可以尋找相關行程,另針對喜愛自由行的民眾也有4條建議遊程提供參考,其中1條路線更是剛獲「臺灣旅遊大賞」漫遊臺灣路線獎,歡迎參考後打造屬於自己的行程,更多臺南旅遊資訊請上臺南旅遊網(http://www.twtainan.net/)及臺南旅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tainan)、100亮點活動網站(https://event.jwimarketing.com/Tainan100/)查詢。# ▲四草綠色隧道。(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其它相關資訊:臺南市6處入選100亮點景區:關子嶺溫泉風景區、扇形鹽田(生命之樹)、四草綠色隧道、黃金海岸、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鹽水月津港歷史街區。 ▲七股鹽山。(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100亮點套裝遊程商品,詳細遊程連結:https://pse.is/100tanian_trip A.臺南觀光100亮點.烏樹林休閒園區.雅聞湖濱療癒森林.鹽水(指定日期6/28) B.臺南觀光100亮點.六孔摸蛤仔活動.北門洗滌鹽工場一日(指定日期7/5,尚未上架,另配合七股海鮮節公告銷售) C.臺南觀光100亮點.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深緣及水善糖文化園區(指定日期7/11) D.臺南觀光100亮點.四草綠色隧道遊船.扇形鹽田生命之樹一日(指定日期7/23) E.臺南觀光100亮點.四草綠色隧道遊船.安平老街.黃金海岸一日(指定日期8/3) F.臺南觀光100亮點.關子嶺風景區.七股鹽山贈鹹冰棒一日(指定日期8/5) 建議遊程,提供民眾自由行規劃遊程參考。詳細遊程連結:https://pse.is/100tainan A.臺南6大人氣亮點山海親子兩日遊 B.臺南西濱亮點漁鹽瑰麗美景之旅一日遊 C.臺南山線亮點博物館探索二日遊 D.臺南亮點關子嶺泥漿咖啡舒心一日遊
嘉藥西廚隊勇奪首爾廚藝賽三銀四銅
墨新聞|記者宋秉祥/台南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管理系西餐廚藝隊再度傳來捷報!由指導老師曾楷勛帶領下,李旻豪、張冠傑、郭俊佑、孫明琮與明韋辰於6月中旬前往韓國,參加「2025首爾國際廚藝挑戰賽(Seoul International Culinary Challenge)」勇奪三銀、四銅與八項佳作,為校爭光。 該賽事為獲得世界廚師聯合會(Worldchefs)C級官方認證的國際級賽事,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專業廚藝競賽,今年適逢十週年盛會,規模盛大,吸引來自台灣、韓國、新加坡、中國、泰國、菲律賓、澳洲、印尼、義大利、香港等國的650位頂尖選手同場競技,規模堪稱歷年最大。 嘉藥西廚隊自2023年起積極參與世界廚師聯合會認證的國際賽事,至今已連續五次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屢屢獲得國際評審高度肯定,展現與世界菁英並駕齊驅的實力與自信。 除選手參賽表現亮眼外,帶隊教師曾楷勛更獲聘擔任本屆賽事「肉類與家禽主菜」及「專業廚師挑戰賽」等項目評審,展現他在國際廚藝界的專業地位與聲望。曾楷勛過往曾參加過十場世廚認證比賽,榮獲四面金牌與年度最佳廚師殊榮,實力備受台灣廚藝界推崇,此次由台灣廚藝美食協會正式推薦擔任評審,足見其專業深獲高度肯定。 曾楷勛表示,本次比賽全程採用電磁爐進行烹調,與嘉藥西廚教室常見的四口明火爐不同,無法直觀判斷火力與鍋溫,對選手而言更具挑戰性。他提到,看著學生從手忙腳亂到成為沉著應戰的選手,是他教學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時刻。無論成績與否,每次出國比賽對選手而言,都是難能可貴的成長經歷。 首次參加國際比賽的畢業生李旻豪,為了讓大學生涯畫下完美句點,特地選擇在畢業前參與這場比賽。他說到,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出國,很感謝家人全力支持,也感謝老師與隊友們在異國共同奮戰的日子,這將成為他一輩子難忘的回憶。 此次被提名為「2025年度最佳廚師」台灣區代表選手之一的張冠傑,雖最後沒能把獎留在台灣,但仍收穫滿滿。他表示,真正讓他進步的不是得獎,而是過程,三分的臨場應變,加上七分平時苦練與付出,加總起來才是學習廚藝的真正目的。 連續兩年征戰國際賽的孫明琮,在去年於檳城賽獲得銅牌後,今年再接再厲參賽,這次特地提升整道菜的層次與精緻度,憑藉「三色義大利餃皮包裹雞慕斯內餡搭配雞腿捲佐紅醬」奪得銀牌,成功吸引評審目光。 校方表示,嘉藥餐旅系長年致力推動學生參與國際競賽,結合專業師資指導,提升學生實作與創意表現,學生能有機會站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實力,是對學生努力的肯定,西餐廚藝隊的優異表現,更是充分顯示嘉藥在培育國際級餐飲人才上的實力與無限潛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藥西廚隊勇奪首爾廚藝賽三銀四銅
清峰之旅/夏日白河賞蓮趣
記者清峰/白河報導 又到了蓮花盛開的季節,驅車白河賞蓮去,首站到牛稠後關帝廳,這裡種植較早,現在已進入盛開期,吸引眾多人潮前來,這裡也是白河蓮花季重要據點,廟前廣場停車方便。 ▲含苞待放的蓮花。(圖片/清峰提供) 蓮田旁邊也有賣蓮藕茶的小攤販,可以解你的渴;廟前花圃種了不知名的花卉頗為吸睛。 ▲大片的蓮田非常吸睛。(圖片/清峰提供) ▲蓮花生命力強旺的地下莖穿過土堤,向水溝探索。(圖片/清峰提供) ▲躲藏在蓮葉下的蓮篷。(圖片/清峰提供) 其次到不遠處的白河蓮花公園,這裡蓮花種類較多,如小巧的觀音蓮、香水蓮花、來自亞馬遜河流域的大王蓮,五顏六色讓你目不暇給,怎麼拍都漂亮。 ▲2025白河蓮花季看板。(圖片/清峰提供) ▲來一瓶清涼蓮藕茶。(圖片/清峰提供) ▲觀音蓮。(圖片/清峰提供) 這裡有許多攤販,販賣各式農產如蓮子、蜂蜜、絲瓜、蓮子酥、黑豆…,可以讓你滿載而歸。 ▲大王蓮。(圖片/清峰提供) ▲白河蓮花公園一隅。(圖片/清峰提供) 蓮緣餐廳旁除了蓮花之外,睡蓮的品種繁多,可讓你不虛此行拍個夠。 ▲黑葉荔枝即將成熟。(圖片/清峰提供) ▲百香果。(圖片/清峰提供) ▲花生。(圖片/清峰提供) 白河是一個農業鄉鎮,產黑葉荔枝、芒果,產期將近可就近大快朵頤,沿途奇花異草及蔬果可供觀賞。#
感受森林鐵道之美 暑假限定蒸汽火車親子遊阿里山
記者秦毅君/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親子鐵道旅遊」,阿里山的林相多樣,從亞熱帶闊葉林到寒帶針葉林皆可見,沿著阿里山林鐵行進,旅客能一次欣賞多變的地貌與生態風貌,體驗獨特的自然魅力,一起來享受「森呼吸,嘉時光」。 ▲搭蒸汽火車遊阿里山,嘉義縣推親子鐵道旅遊14路線限定熱賣中。(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阿里山是全台唯一榮登紐約時報「2025年全球必訪52大景點」,林保署近年積極推動嘉義旅遊,規劃「阿里山觀光軸帶」計畫,期望為民眾帶來更優質的旅遊體驗與服務。 ▲暑假限定蒸汽火車頭體驗行程。(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阿里山森林鐵道。(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文觀局與林鐵處及雄獅旅遊合作,推出暑假限定蒸汽火車頭體驗行程,使用百年蒸汽火車頭搭配福森號、栩悅號及檜木列車的車廂,帶給遊客更豐富的體驗價值,行程僅販售14趟次。 ▲祝山車站。(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遊程設計共有14條,有2、3、4日遊,行程內規畫阿里山、沼平與祝山等經典車站搭乘體驗,串聯多元親子體驗,遊客可依自己喜好安排,即日起在線上開賣,前1000名報名成功者還加贈黃金黑糖米磚一盒與鳳梨口味彈珠汽水一瓶。 ▲沼平車站。(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除了搭小火車,這次活動還設計有趣的小小鐵道迷電子集章活動,串聯阿里山林鐵沿線17個車站,使用慢遊嘉義Line@參加活動,完成3處電子集章就能獲得限量版「小小鐵道迷」電子證書,前1000名還會印製紙本證書寄給遊客留作紀念,適合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一邊認識各個特色車站,一邊感受森林鐵道之美。 ▲梨園寮車站。(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同時,文觀局也與阿里山生態旅遊協會合作推出十字路車站親子在地導覽,6月9日起開始線上報名(https://reurl.cc/xNMk01),走讀體驗包含手洗愛玉、十字路站巡禮、福森號合影或享用餐盒,從在地人視角,帶領大小朋友認識鐵道文化、山城風情。 ▲神木車站。(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近年來在地走讀活動十分盛行,透過帶領小朋友參訪在地廟宇與鄉土景點,不僅能深入了解地方歷史與文化,也是一種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此次活動更結合鐵道、森林生態與地方發展歷史,是一個難得又豐富的課程規劃機會。 ▲福森號。(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親子鐵道旅遊」即日起在雄獅旅遊網站上販售,歡迎全台家庭一同搭上記憶中的蒸汽列車,走進嘉義山林,開啟一段獨特的夏日鐵道之旅。# 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至「慢遊嘉義」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p85nTGg)查詢。
舞釉弄彩書畫情 梅嶺美術館林婉芬個展隆重登場
記者秦毅君/嘉義報導 原為嘉義高中美術班國畫書法退休教師的藝術家林婉芬,畢業於臺師大美術研究所,於6月3日至15日將在梅嶺美術館推出「舞釉弄彩書畫情~林婉芬老師個展」,將展出墨彩56件、書法23件與瓷繪51件等,共130件佳作,邀請知名藝術家暨臺灣美術史研究者莊玉明策展,策展人莊玉明表示「林婉芬老師以墨彩、書法與瓷繪等三種媒材長期創作,從傳統美感中見新意,內容形式蘊含人生美與自然美。」 ▲舞釉弄彩書畫情~林婉芬老師個展。(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林婉芬早年習畫受到花鳥名師吳梅嶺老師、林玉山老師、金勤伯老師等的繪畫薰陶,對於花鳥畫情有獨鍾,且創作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累積的經驗與作品豐富,多年來以花鳥畫為主,有寫意也有工筆。 ▲林婉芬老師對於花鳥畫情有獨鍾。(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為了讓作品能夠達到詩書畫三者合一的理想境界,林婉芬自師大美術系畢業之後,繼續追隨書法名師董洪賓、孔依平老師,苦練書法,專研各種書法名家作品,並且循序漸進。先從柳公權楷書入門,繼而智永禪師千字文,唐孫過庭書譜,明王鐸、宋米芾的行草、漢簡千字文、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等,希望能夠在抽象的書法線條與具象的繪畫空間中,體會到創作靈感的泉源。教職退休之後,在鶯歌台華窯探索瓷器彩繪的奧妙,迄今仍創作不息。 6月8日畫展開幕茶會,邀請臺陽獎得獎藝術家劉婷瑟主持,花開藝術空間主理人黃霞兒司茶,並親自導覽介紹。6月15日下午2時舉辦座談會,由林婉芬主談,策展人莊玉明引言主持,邀請嘉義縣文化獎得主李國聰、嘉義縣美術協會前理事長鄭弘國、嘉義縣書法協會理事長楊貴真等名家參與座談,探討林婉芬其人其藝與藝術推廣等主題。#
「佳里好蒡」2025牛蒡產業文化活動 6月7日即將登場
生活中心/臺南報導 佳里的牛蒡是臺南最具代表性的優質農特產品之一,為推廣在地牛蒡產業,佳里區農會將於6月7日(星期六)在佳里公園舉辦「佳里好蒡——2025牛蒡產業文化活動」,誠摯邀請各地民眾攜家帶眷共襄盛舉,感受佳里牛蒡的魅力! ▲佳里的牛蒡是臺南最具代表性的優質農特產品之一。(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牛蒡長年深受消費者所喜愛,而農會多年來用心策劃牛蒡節活動,不僅成功行銷地方農產,也拉近了消費者與農民之間的距離。希望藉由牛蒡產業文化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在地新鮮、健康的農產品,進而支持地產地銷,提升農民收入與生活品質。 素以種植高品質牛蒡聞名的佳里地區,受到近年來人力短缺與農村人口老化影響,栽種面積逐年縮減,目前僅約20公頃,年產量約為300公噸,今年更因氣候異常偏冷,導致牛蒡長勢不佳,農民面臨收成困難,讓牛蒡的未來發展備受關注。希望藉由本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牛蒡產業的重要性,並喚起社會對農業環境流失的重視。 為提升牛蒡附加價值,農會積極研發多樣產品,目前已推出六種口味的牛蒡脆餅(海鹽、海苔、原味、椒鹽、梅子、芥末),並持續開發如牛蒡茶片、茶包、牛蒡雞、牛蒡麵等創新商品。活動當天,推出免費品嚐300份特色牛蒡美食、牛蒡蛋捲DIY體驗、牛蒡農產品特賣,歡迎大家一起支持在地農業,品嚐牛蒡的好滋味,體驗佳里的農業文化魅力!#
端午假期走進阿里山樂野部落 品茶品咖啡賞山景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樂野部落」位於嘉義縣阿里山,擁有遼闊茶園與原住民文化,還有人氣咖啡館、森林茶席與皮雕手作等體驗,是許多旅客理想的靜心之地,端午連假期間走進阿里山來品茶、品咖啡及賞美景。 ▲旅程可從頂湖步道開始。(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旅程可從頂湖大凍山步道開始,這條路線海拔適中、林相優美,沿途能眺望茶園綠意。走到步道口時不可錯過「頂.咖啡」,能在山林間喝暖心阿里山咖啡,再搭配現烤甜甜圈,絕對值得。 ▲「頂.咖啡」,能在山林間喝暖心阿里山咖啡,再搭配現烤甜甜圈。(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步道附近還有「地衣森林茶席」,旅人可在樹林包圍的茶席空間感受自然,啜飲好茶,茶席採預約制可提前預約。 ▲「地衣森林茶席」,旅人可在樹林包圍的茶席空間感受自然,啜飲好茶。(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YUYUPAS優遊吧斯」文化園區同樣位於樂野部落,今年入選文化部首屆百大文化基地,園區內有遼闊茶園、茅草屋群與鄒族傳統風味餐,還能欣賞動人心弦的原民歌舞表演,適合想要放慢腳步、感受部落生活的旅人。 ▲「YUYUPAS優遊吧斯」欣賞動人心弦的原民歌舞表演。(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部落內有多家人氣咖啡廳,可探訪「鄒築園」與「阿將的家」,鄒築園的冠軍咖啡讓人一喝就愛上,或是走進具部落風格的「阿將的家」石頭屋,坐下來喝咖啡看山景。 ▲具部落風格的「阿將的家」石頭屋。(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除了味覺饗宴,樂野部落的「金皮雕工作室&不安於室」提供皮雕敲打DIY體驗,從設計、打樣到成品,都是遊客親手完成,可在旅程中帶回專屬自己的紀念品。 ▲人氣咖啡廳「阿將的家」。(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台18阿里山公路上有許多人氣美食,如「佐一茶屋」創意茶食、「生力農場」特色茶餐、「石桌羊肉店」溫補料理及「街角永富苦茶油雞」家常好味,值得旅人親自品嘗,更多部落遊程推薦可加入「慢遊嘉義」Line@(@chiayitravel)查詢。#
日頭炎炎來消暑 阿里山國家森林親子涼快一夏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臺灣的夏天炎熱又潮濕,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臺灣2024年創歷史新高溫,平均溫度破百年紀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海拔2400公尺左右,白天溫度約為攝氏15度,具有天然空調又有豐富芬多精,而夏季的夜晚也是可觀賞到銀河的季節,為此,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與嘉義市天文協會攜手推出114年7月至9月「暑夏星森」六梯次天文生態體驗營,兩天一夜的天文生態營有豐富生態導覽解說及天文觀星遊程,內容精采多元,適合全家親子一起來阿里山涼快一夏。 ▲阿里山知名搭乘火車觀日出也是活動內容之一。(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 在充滿芬多精環境中進行活動,可使人感覺心平氣和、情緒穩定,甚至還可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能、平衡內分泌之功效,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夏季白天不僅氣溫舒適,天氣良好的夜晚還可以輕易地用肉眼看到將牛郎與織女分隔兩岸的銀河,活動中由嘉義市天文協會現場專業解說天文知識,還包括夏季星座的介紹和天文望遠鏡操作,為參加者提供了豐富的天文知識和觀賞體驗;另安排由嘉義分署培力並通過認證的在地導覽解說員帶領遊客認識巨木群棧道裡每棵巨木的生命故事,讓遊客可以深入了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豐富生態、林業開發歷史以及居民的生活故事。 活動內容包含室內課程戶外實體天文望遠鏡操作練習、自然步道生態體驗、夜間觀星、搭火車賞日出等等,課程內容豐富多元,不僅適合天文愛好者,也適合家庭親子出遊。本活動於114年5月26日(星期一)上午9點開放報名,簡章及日期可上查詢。活動期間將乘坐園區內電動遊園車,往返於主要地點之間,適合國小2年級以上親子、成人及銀髮族參加,費用每人新臺幣3,300元。相關諮詢可在報名網站留言,或洽詢嘉義市天文協會王小姐0912527189。#
2025東石海之夏 7月漁人碼頭親子同歡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2025東石海之夏」將於7月19日、20日及26日、27日兩個周末在嘉義縣東石漁人碼頭登場,東石海之夏是嘉義縣指標性觀光活動,除了萬眾期待的晚會表演,還有豐富的親子活動、主題市集及在地美食,是全家大小都能盡興的主題活動,成功打造「小孩放電、大人吶喊」的品牌特色,更是夏季西部濱海超人氣的活動,推薦遊客感受陽光的熱情與品嚐美味鮮蚵。 ▲東石漁人碼頭品嚐美味烤鮮蚵。(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於5月21日公開其活動主視覺,設計運用幾何及色彩翻轉蚵殼、潮汐、漁船的傳統漁港意象,用現代設計語彙表達東石在地特色,透過圓弧流線的手法,傳遞東石不僅是海產之鄉,更是一個賞夕陽、品鮮蚵與適合親子共遊的好所在。 ▲東石不僅是海產之鄉,更是一個賞夕陽、品鮮蚵與適合親子共遊的好所在。(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東石漁人碼戲水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今年主視覺中「海」字設計更是畫龍點睛,三點水中間為「蚌珠」,象徵養蚵文化與海產豐饒,金色蚌珠作為視覺焦點蘊含「向陽而生、豐收希望」的涵義,當嵌入「海」字之中,不僅點出沿海的地理特性,也透過設計語言巧妙翻轉傳統意象,讓人看見東石印象的柔性轉譯。# ▲「2025東石海之夏」有豐富的親子活動。(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2025東石海之夏主視覺公開,大港入船景觀台。(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最新的活動資訊將陸續公告,請鎖定「東石海之夏」臉書粉絲專頁及嘉義縣文觀局官網 www.tboc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