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健康

造福鄉里 江冠葆等5人合資捐贈雲林縣消防局救護車1部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為感謝熱心民眾斗六觀光夜市江冠葆先生、林育慶先生、陳泓宇先生、楊富程先生及鄭偉男先生5人合資捐贈雲林縣消防局救護車1部,協助斗六分隊提升緊急醫療品質及搶救人命勤務量能;今(18)日上午於雲縣府縣長室舉行救護車捐贈儀式,由縣長張麗善及消防局長林文山代表接受,並回贈感謝狀及紀念品以表謝忱,雲林縣夜市慈愛會理事長陳鴻榮及斗六市長林聖爵等出席觀禮。 斗六觀光夜市江冠葆董事長簡潔的表示,我們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感謝社會,也盡心力回饋社會。 張麗善表示,謹代表雲林的鄉親感謝捐贈者的善行義舉;此次捐贈由江冠葆董事長發起,邀請志同道合的4位善心同事共同合資捐贈一部救護車,包含林育慶先生、陳泓宇先生、楊富程先生及鄭偉男先生,合力捐贈高規格救護車,有助於意外或災害發生時,提升緊急醫療品質,即時搶救人命。 ▲縣長張麗善回贈感謝狀及紀念品 以表謝忱。(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張麗善指出,目前雲林縣消防局救護車皆配有自動給氧機等相關救護設備,讓OHCA患者在運送就醫的過程中,能進行高品質的CPR急救,提升患者恢復自主心跳的機率,消防局在113年間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恢復自主心跳且康復出院人數已高達30人,存活率由7%上升至23.4%,整整提高了3倍多,這除了救護人員的訓練提升外,救護車完善的急救配備更是關鍵,再次感謝江冠葆董事長等5人再為本縣添一救護利器。 消防局長林文山表示,到院前緊急救護是消防局主要勤務之一,救護車出勤次數之高,平均每年超過3萬件次救護案件,致車輛耗損率亦大幅提升,張麗善縣長上任迄今不斷與民間溝通及努力,使雲林縣消防局的救護車能不斷汰舊換新,包括此次的捐贈,本縣已更新高達41輛救護車。汰換老舊車輛外,提升救護車的急救設備,以提升到院前的急救效率,是本局搶救性命的基本要件。

嘉義縣出現首例日本腦炎 籲民眾落實防疫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16日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大林鎮1名中年男子7日開始發燒9日、2度掛急診就醫,急診時因語速變慢、意識改變,後經醫院通報及採檢確診日本腦炎,目前持續住院治療。據調查,該個案從事畜牧業,無出國史,衛生局針對住家周圍環境調查,有鴿舍、豬舍及水稻田溝渠等高風險場所,查無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紀錄,3處豬舍已逐一懸掛誘蚊燈,並向養豬業者相關人員衛教宣導,也鼓勵至嘉義長庚醫院旅遊門診接受相關諮詢、施打疫苗。 衛生局強調,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以6至7月為流行高峰,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籲請鄉親做好防蚊措施,出入高風險區成人鼓勵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幼兒依時程完成2劑接種。 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大部分的人感染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會有頭痛、發燒等,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不能辨別人時地、全身無力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疫苗,我國幼兒常規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提醒應按時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衛生局長趙紋華說,個人防護措施很重要,應儘量避免在黃昏及黎明時分等病媒蚊活動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水稻田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家中的門窗安裝紗門紗窗,睡覺時使用蚊帳,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衛生局針對個案活動地周邊豬舍懸掛誘蚊燈。(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老人行動車」深入各鄉鎮市 會走的關懷站受長輩歡迎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為落實在地老化政策,提升高齡友善服務可近性,嘉義縣推動「老人行動車」服務,讓車輛載著卡拉OK設備深入社區,邀請長輩前來歡唱,即使社區位於偏鄉或交通不便的地區,也能獲得服務。經3年推展,服務範圍從海區逐步擴展至全縣,為多個社區注入活力。 每趟「老人行動車」皆有舞健康老師與志工團隊隨行,車內配有血壓機、伴唱機、螢幕等設備,可因應社區需求提供量測血壓、歡唱活動與健康宣導講座等服務,是名副其實的「會走的關懷站」。 113年共辦理425場文康休閒巡迴活動,提供咖啡、紅茶、杏仁茶等飲品及點心,並在30個村里推動120場行動據點體驗,讓長輩就近體驗據點福利,實踐「不孤獨、要健康」的理念。 114年更擴大辦理「高齡者靈性照顧社區巡迴宣導活動」,邀請靈性照顧種子教師及相關專家辦理20場宣導,預計服務400位社區長者,協助村民認識靈性照顧的意涵,提升身心靈平衡。 社會局說明,截至114年5月,嘉義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23.5%,其中鹿草鄉、六腳鄉與義竹鄉的老年人口占比超過3成,老化問題嚴峻。 嘉義縣設有281處老人服務據點(含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青活力站與老人食堂),涵蓋率達78.7%,但因縣域橫跨山海、幅員遼闊,仍有76個村里急需拓展老人福利服務。 透過老人行動車提供機動性的健康促進服務,進而扶植照顧關懷據點建構。每月行動車預定行程表公布於嘉義縣社會局官方網站,歡迎長輩踴躍參與,如有意願申請行動據點體驗,可聯繫嘉義縣志願服務協會。山區專線:05-2110368、0977-622995;海區專線:05-2110995、0985-475329。 ▲嘉義縣推動「老人行動車」服務,服務範圍從海區逐步擴展至全縣,為多個社區注入活力。(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受歡迎 四鄉鎮加開夜間班課程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引起民眾熱烈迴響,為此,衛生局在中埔鄉、竹崎鄉、民雄鄉及水上鄉加碼開辦夜間班。11日晚間衛生局長趙紋華驚喜現身中埔夜間班,與學員共同參與CrossFit混合運動課程,感受運動帶來的活力與正能量。 衛生局說明,隨著年齡增長,骨質密度下降、肌肉流失風險大幅提升,衛生局113年推出「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共336位學員參加,全員整體減重117公斤、體脂下降115.7公斤、肌肉量增加65.25公斤,心肺耐力、平衡性與柔軟度等方面獲顯著提升。 ▲「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針對50至65歲民眾,希望藉此提升骨密度、預防肌少症。(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今年針對50至65歲民眾設計夜間班,中埔班共招收20位學員,強化蹲、推、拉、舉、跳等基礎動作,也進行深蹲、肩推、掌上壓、波比跳等各項功能性訓練,增強肌力與心肺功能,提升核心控制與下肢穩定,促進骨骼健康,提升行動力。 50歲的郭小姐開心分享,去年檢查腰椎骨密數值-3.5,時常感到腰酸背痛,上課4週後發現牽機車變有力,日常動作更輕鬆。雖然只是小改變,但對生活變得更有信心,期待接下來8週課程帶來更多成效。 趙紋華表示,為照顧白天無法參加課程的民眾,透過夜間班提供更多參與機會,讓每週3次、共12週的運動營養課程幫助中年族群提升骨密度、預防肌少症。 她也呼籲鄉親多攝取牛奶、豆腐、香菇和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材,以及每餐一手掌心的優質蛋白質,再搭配規律運動強健骨骼、延緩肌肉流失,如需營養諮詢,可撥打嘉義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免費專線0800-600786。

強化人身保護技巧 嘉義縣提升社區工作人員安全保障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為強化第一線社區工作人員在執行業務時的安全,嘉義縣衛生局特別舉辦「員工人身保護技巧」課程,透過專業講師的實務教學與情境演練,提升第一線人員面對潛在危機時的應變能力與自我防護技巧。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服務對象多元,多數精神疾病患者經過診治及規則服藥,都能在社區穩定生活,但如因突發性的外在刺激、未規律服藥或病情變化,少數個案仍可能發生情緒失控問題。第一線工作同仁深入社區家戶進行訪視與輔導,面對不同程度的身心狀況與突發情境,亟需具備實用的自我防衛技巧維護自身安全。 ▲嘉義縣衛生局舉辦「員工人身保護技巧」課程。(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衛生局今年規劃實作演練與互動式教學課程,包括「訪視前風險評估」、「人身保護與防身設備使用」,以及「高效解決衝突與問題」、「壓力調適與身心健康促進」等,盼夥伴們不只學到技巧,也在課程中釋放壓力、獲得支持,繼續以穩定心境服務社區。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課程不僅強化面對偶發性高風險情境的處理能力,也展現衛生局對員工職場安全的重視。邀請實務經驗豐富的專業講師,透過活潑生動又實用的授課,學員不只是吸收知識,更從中獲得信心與能量,回到工作崗位上時能更穩健地應對挑戰。

粽葉飄香 腎「粽」其事 花蓮慈院陪腎友健康慶端午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端午節將至,對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享用美味粽子的同時,更要注意腎臟的健康,花蓮慈濟醫院舉辦腎臟病友會,昨天由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于立、營養科臨床營養組長林惠敏,分享護腎十五招,以及健康飲食原則,陪伴腎友一起腎「粽」其事,享用健康美食。 ▲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于立說明護腎十五招。(圖/花蓮慈院提供,下同) 臺灣洗腎人口比例全球第一,號稱「洗腎王國」,林于立表示,臺灣約有170到200萬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但認知率只有3.5%,因為慢性腎臟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得在腎臟功能失去九成以上才會出現尿毒的不適症狀。 ▲慈濟醫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于立強調,護腎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 儘管慢性腎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林于立提醒民眾,留意「泡水高貧倦」等五大警訊,如小便有泡泡、足部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同時建議30歲以上的民眾,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定期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並控制慢性腎臟病。 ▲慈濟醫院提供的護腎十五招。 罹患慢性腎臟病最主要的三大高危險群為糖尿病、高血壓及腎絲球腎炎,三者合計約佔臺灣慢性腎臟病成因的八成。若是沒有及早治療與控制,後續可能會引起包含腦中風、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心血管病變等嚴重併發症。 林于立說,護腎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希望腎友們可以透過護腎十五招,包含每天早晚量血壓、控制血脂肪、糖尿病者的血糖控制、每1至3個月定期抽血驗尿、熟記自己的腎功能指數 (腎絲球過濾率)、自行評估足部水腫的狀態,並調整每天水份的攝取量、三高用藥按時服藥,不隨意停藥或自行減藥、避免不當服用傷腎的「消炎類」止痛藥等,養成生活好習慣。 「每個人隨身攜帶一把營養尺~自己的手掌!」林惠敏以實作教學方式,教導腎友如何透過「手掌長度」評估每日所需的熱量與蛋白質攝取量,並現場提供一份實用評估表,讓病友自行計算BMI與每日蛋白質攝取需求,進而學會「吃對食物」。 ▲慈濟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組長林惠敏說明,每個人隨身攜帶一把營養尺~自己的手掌! 林惠敏指出,若自身的體重過輕或過重,應以理想體重計算營養需求,以避免腎臟負擔。第三期以上腎病患者,每公斤體重蛋白質攝取應控制在0.8克;衰弱長者或癌症患者則建議每公斤1克。 ▲慈濟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組長林惠敏教大家學會如何「吃對食物」。 在選擇蛋白質時,建議優先攝取植物性蛋白,如傳統豆腐、毛豆、無糖豆漿等,不僅能降低腎臟血流壓力,還能減少尿毒素生成,是健康飲食的好選擇。 過去營養衛教偏重於知識傳授,這次活動則強調「自我理解與實作」。林惠敏說,當病友能清楚掌握自身的營養需求,便能在日常選擇如粽子等應景食物時,腎友都能「腎粽其事」,做出適合自己的判斷,吃得對、吃得好,自己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82歲的鄭女士患有家族遺傳性糖尿病,腎功能已近洗腎邊緣,這次參加營養衛教活動收穫良多,不僅仔細做筆記,還特地拍照記錄,準備帶回家詳細閱讀。對於內科部主任徐邦治多年來的細心照護,她感恩謝之餘,也表示回家後會與先生相互叮嚀,依循營養師與腎臟科醫師的建議,調整飲食,護腎為先,維持身體健康。

護理人力荒成屏東醫療瓶頸 蘇清泉籲比照歐美提高薪資

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屏東長年醫療資源匱乏,為改善地方醫療環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近日南下考察,實地了解屏東榮民總醫院二、三期擴建計畫進度,並關注護理人力短缺等結構性問題,希望透過中央與地方合作,逐步強化屏東的整體醫療量能。 屏東榮總目前實際開設病床僅約400餘床,與台北榮總3600多床、台中榮總2000多床以及高雄榮總1700床相比,差距甚大。立委指出,在人力資源受限情況下,當前的開設規模雖然有限,仍是可行範圍內的最大努力,顯示屏東醫療仍有極大進步空間。 考察團關切的另一大焦點,是全台各大醫療院所普遍面臨的護理人力荒。屏東縣衛生局與衛福部已祭出措施,針對新進護理師提供「留任獎金」,每月由中央與地方各補助3,000元,合計每位新進人員可多領6,000元。然而,這項政策雖有助吸引新血,卻也引發資深護理人員的不滿與相對剝奪感,制度公平性備受挑戰。 立委蘇清泉指出,低薪與過勞,是導致護理師流失的兩大主因。他建議我國應參考歐美國家做法,讓資深護理人員月薪達到10萬元,新進人員也應有6至7萬元待遇。他強調,雖然健保點值偏低可能讓這項建議難以全面落實,但仍應朝此方向逐步推進,才能真正改善護理職場環境,穩定人力結構。 此外,屏東長年面臨兒科急診醫療空窗的問題,對年輕家庭衝擊甚鉅。對此,屏東榮總回應,預計今年底將開設「兒科夜間急診服務」,讓屏東年輕父母不必再為孩子夜間就醫奔波至外縣市,也為偏鄉醫療資源補上一塊重要拼圖。 立院財委會此次考察,不僅是對屏東榮總擴建工程的實質督導,也是為地方醫療結構提出長遠建議。蘇清泉強調,屏東不是台灣的邊陲,地方醫療的均衡發展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指標,期待朝野齊心協力,補足醫護資源缺口,讓人民真正感受到「在地就醫」的安心與便利。

專業營養師駐點美濃衛生所 提供民眾一對一營養諮詢服務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為提升民眾營養知識與健康管理意識,今年起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特派「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專業營養師陳琇雯進駐美濃衛生所,提供長者及一般民眾免費營養諮詢門診服務。 ▲營養師耐心向民眾解說每日三蔬二果的重要性與實踐方式。 (圖/美濃衛生所提供) 陳琇雯透過面對面互動與專屬營養問卷,先了解民眾年齡屬性、個人健康狀況與飲食習慣,再給予量身建議,協助改善飲食習慣,預防慢性疾病,達成健康促進的目標。 ▲營養師為民眾進行營養問卷評估並協助檢測肌力。 (圖/美濃衛生所提供) 本次營養門診也特別關注65歲以上長者的飲食營養評估與營養不良風險,藉由教具與圖卡進行深入淺出的衛教說明,讓長輩更容易理解每日攝取均衡飲食的重要性。經過實施多個禮拜後,民眾反應熱烈,在門診回診時也會告訴醫師「我都有乖乖聽營養師的話在吃耶!」,對於透過飲食調整來改善慢性疾病的配合度普遍良好,顯示社區健康服務的需求日益提升。 未來美濃衛生所將持續辦理此類營養門診,邀請更多民眾主動關心自身健康,善用社區資源,共同打造健康美濃。# 6/2(一)08:30-11:30、13:30-16:30 6/9(一)08:30-11:30、13:30-16:30 6/23(一)13:30-16:30 6/30(一)08:30-11:30、13:30-16:30

竹崎鄉多功能服務中心暨鹿滿日照中心揭牌 期許一學區一日照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竹崎鄉多功能服務中心暨鹿滿日間照顧中心19日落成啟用,縣長翁章梁、鄉長曾亮哲、縣議員莊竣傑、衛生福利部長照司長祝健芳及臺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院長陳正榮等人主持揭牌儀式,使鄉內的長照服務更趨完善。 多功能服務中心原址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菸葉倉庫,獲中央前瞻計畫補助2550萬6,000元,竹崎鄉公所自籌134萬2,421元,新建的3層樓建築分別為1、 2樓的日照中心,3樓為巷弄長照站。 ▲縣長翁章梁與長輩一起進行活化身心的遊戲。(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鹿滿日間照顧中心則由臺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提供服務,可同時服務30位失智或失能者,中心規劃多元活動與自立生活計畫,活化長者身心機能,減緩退化速度。並規劃寬敞空間供長者活動,二樓設置一人一張沙發躺椅,讓長者午休時能夠躺著休息,還提供交通接送服務,降低家屬接送長輩的負擔。 翁章梁說,嘉義縣有26個國中學區,期望在每個國中學區都設置1間日照中心,目前全縣已有29家日照中心,涵蓋24個學區,縣府仍在持續努力。 翁章梁也說,透過中央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讓嘉義縣各面向的基礎建設得以順利興建,未來還有住宿型長照中心正在規劃,將落腳於布袋鎮、新港鄉、六腳鄉,期望讓老人家獲得更好的照顧。 社會局說明,竹崎鄉有昇平國中及竹崎高中附設國中部2個學區,目前皆已完成佈建,有3家日照中心提供服務。有長照需求的民眾可撥打1966,或電洽鹿滿日間照顧中心05-2616686。

美濃區衛生所舉辦健走活動 推廣預防失智與健康生活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為提升美濃區長者對失智症的認識與預防意識,美濃區衛生所於114年5月6日於瀰濃里水圳舉辦健走活動,吸引30位里民熱情參與。 ▲向社區長輩衛教健康餐盤,教導如何吃得健康。 (圖/美濃衛生所提供) 本次活動結合瀰濃里社區發展協會,透過800公尺的水圳健走路線,引導民眾親近自然、欣賞家鄉風光,同時傳遞「運動密碼150」、「均衡飲食」與「預防失智」等健康概念,讓衛教知識落實於生活之中。 ▲向長輩衛教運動密碼150及宣導失智友善「看、問、留、撥」。(圖/美濃衛生所提供) ▲宣導預防失智的四防五要。 (圖/美濃衛生所提供) 參與活動的長輩們紛紛表示,希望未來能多舉辦這類型的活動,不僅能促進身心健康,也有助於增進社區長者間的交流與互動,讓健康生活成為日常。 ▲長者們沿著瀰濃水圳前行,親近自然同時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 (圖/美濃衛生所提供) ▲長輩分成兩兩一組,一起健走、聊天,增進長者間的交流與互動。健走的同時一邊欣賞水圳風光、彩繪圍牆,結合在地人文景觀。 (圖/美濃衛生所提供) 高雄市美濃區衛生所表示,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及良好社交互動是預防失智的三大關鍵。未來也將持續舉辦類似活動,鼓勵社區居民走出戶外、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