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登革熱分布地圖點我!!   11/28 登革熱(截至17:00) 新增69例本土病例,高雄市28例、台南市28例、屏東縣5例、嘉義縣3例、台北市2例、新竹市1例、彰化縣1例、嘉義市1例 累積25,115例本土病例,台南市21,094例、高雄市2,430例、雲林縣699例、屏東縣323例、嘉義縣205例、新北市101例、台中市55例、台北市52例、桃園市39例、嘉義市33例、新竹市21例、彰化縣18例、新竹縣14例、南投縣11例、宜蘭縣7例、苗栗縣4例、澎湖縣3例、台東縣3例、基隆市2例、金門縣1例
最新登革熱分布地圖點我!!   11/28 登革熱(截至17:00) 新增69例本土病例,高雄市28例、台南市28例、屏東縣5例、嘉義縣3例、台北市2例、新竹市1例、彰化縣1例、嘉義市1例 累積25,115例本土病例,台南市21,094例、高雄市2,430例、雲林縣699例、屏東縣323例、嘉義縣205例、新北市101例、台中市55例、台北市52例、桃園市39例、嘉義市33例、新竹市21例、彰化縣18例、新竹縣14例、南投縣11例、宜蘭縣7例、苗栗縣4例、澎湖縣3例、台東縣3例、基隆市2例、金門縣1例
首頁健康

抗生素不濫用 陽明交大醫院宣導「四不一要」正確用藥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後疫情時代,醞釀著「抗生素抗藥性」的隱形風暴,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推估2050年,台灣每年將有3.3萬人因感染導致死亡,相當於前六大致命癌症造成的死亡總和,是很驚人的數字,陽明交大醫院響應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活動「世界抗生素週」,提高大眾對於抗生素的認識和理解,21日在蘭陽院區大廳辦理宣導衛教講座,由感染管制室主任黃士澤及藥師群一同向民眾宣導正確的抗生素使用觀念,以減少抗生素過度使用,並且遵守醫囑正確使用抗生素,方能確保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避免「超級細菌」的產生,造成無藥可醫的局面,現場民眾參與熱烈也獲益良多,並熟記了抗生素「四不一要」的用藥原則。 黃士澤主任表示,當抗生素不再對傳統致病的細菌有殺菌效果時,該細菌即可能產生了抗生素抗藥性。過去本來能有效利用抗生素治療的感染症,也因抗藥性變得難以或無法治療,因此增加了病人病況加重或死亡的風險。他舉例:常會遇到病患開了抗生素,卻沒有遵照醫囑按時服用藥物,不舒服才吃藥,症狀比較舒緩後就忘記吃,或是自行到藥局買抗生素服用等,這些都會間接造成抗生素抗藥性細菌的產生,因此,「正確使用抗生素」一直都是全球關注與待解決的重要議題。 副院長曹玄明也呼籲使用抗生素應遵循「四不一要」的用藥原則;「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來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也和民眾一起把關,為有效降低抗生素抗藥性,醫療團隊審慎評估、合理開立抗生素,同時結合資訊系統把關,例如:若民眾因一般感冒就診,醫師在開藥時,就會跳出提醒視窗不建議使用抗生素,使醫師重新評估診斷是否為純粹的病毒性感冒,以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開立,共同守護民眾的健康!

食在好安心! 台東餐飲衛生管理分級評核 101家業者通過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東縣衛生局19日舉辦「112年餐飲衛生管理分級評核授證典禮」,頒證表揚101家榮獲優級認證的餐飲業者,業別涵蓋縣轄觀光旅館(含國際觀光旅館及一般觀光旅館)、一般餐廳、飲料冰品店等餐飲業者等,確保食的安心、安全。 衛生局指出,配合中央推動政策,組成衛生分級評核小組,分為兩階段評審,第一階段由稽查員稽查通過後,第二階段邀請食品專家學者複評,擇定優或良為最終結果。針對業者進行實地評核,內容包括:環境衛生管理、原料及儲存、員工個人衛生管理、廁所衛生管理、業者自主管理等五大面向,通過者核發分級評核標章認證。 今年獲優良級獎項業者共計101家,其中觀光旅館7家、一般餐廳42家、自助餐廳1家、學校醫院附設餐廳1家、早餐店5家,速食業3家、飲料冰品店28家及其他業別14家。標章有效期為112年11月至114年11月。 衛生局希望透過推動「餐飲衛生管理分級評核」,提升餐飲業者自主衛生安全能力,並維護消費者食用安全,民眾可以輕鬆辨識有「優」或「良」標章的餐廳,安心享用美食。相關資訊可於臺東衛生局官網、粉絲頁公告查詢。

關切學生健康 議長走進校園與學子同享營養午餐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宜蘭縣議會議長張勝德關切學生營養健康,比較各校營養午餐的廚餘率,並前往部分學校了解,與學生一起吃營養午餐,提出部分建議做為縣府日後改進的參考。 根據縣政府教育處統計,今年1月到6月上半年各校廚餘率(註:廚餘量除以午餐供應量),超過20%以上的廚餘率共有6所國中小學,分別有國華國中、中山國小、頭城國中、宜蘭國小、凱旋國中、中華國中;也有廚餘率不到0.5%的學校,分別是大洲國小及竹安國小。全縣各營養午餐供應學校的總廚餘率是7.94%,位於宜蘭市及羅東鎮等市區學校,普遍有午餐廚餘量比較多的現象,偏遠地區學校的廚餘量比較少,尤其南澳鄉各校的廚餘率都只在個位數,且數值在全縣平均廚餘率以下。 張勝德說,廚餘量比較多的市區學校,是否因為學生挑食所致?廚餘量比較少的部分學校,是否學校基於不浪費,把營養午餐剩食讓學生包帶回家,所以造成廚餘量減少?仔細觀察各校的剩食,通常以青菜居多,學生比較不愛吃紅蘿蔔、豆芽菜或白菜,高麗菜及空心菜的接受度比較高;不過如果把紅蘿蔔加入咖哩醬,讓學生吃咖哩拌飯是絕大多數孩子的最愛,肉羹飯也是,部分學校周三的當天會出現炸物例如炸雞,肯定是被一掃而空。 學生普遍愛吃肉、不愛吃青菜,張勝德跟著學生一起吃營養午餐,認為口味上並不是不好吃,至於在烹調料理方式可以更加精進,所以建議各校廚師在烹調上可以做些變化,例如把青菜切丁或切碎與肉末拌炒,藉以提高學生的接受度,達到攝取均衡營養 張勝德建議,部分有福利社的學校是否在10點或10點半過後,減少販售例如包子等足以飽食等食物,避免孩子中午吃不下飯,期盼藉由檢討改善,提升宜蘭縣免費營養午餐的供餐品質,達到不但營養又好吃,培育均衡發展、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預防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家長可用「五心」陪伴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現代家長經常使用3C產品安撫幼兒,幼兒經聲光刺激易引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嘉義縣衛生局結合梅山鄉社區複合式健康篩檢,18日舉行「合嘉5心不過動,5愛關懷顧健康」記者會,呼籲民眾多加注意,鼓勵家長運用「五心」及「五愛」陪伴孩子。 衛生局指出,ADHD是一種腦部功能異常疾病,12歲之前會有數種症狀表現,如「動不停、易分心、易衝動」三徵兆,容易被民眾及家屬誤解為孩子調皮搗蛋,若未及時處理恐造成青春期適應障礙及發生偏差行為,家長可運用5心「全心、開心、真心、用心、正心」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以小遊戲宣導及早預防及治療過動症。(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孩子步入青春期後,因賀爾蒙改變容易出現情緒變化,也可能因人際、課業、感情而出現壓力,應運用5愛:「愛同心、愛關懷、愛互動、愛擁抱、愛了解」給予支持,幫助青春期少年少女發展平衡,維持心理健康,培養自信與正確價值觀。 衛生局長趙紋華呼籲,「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容易出現「不專心」、「不聽話」的徵兆,應早期介入並積極治療,青春期的孩子在面對環境及身心變化時,會產生許多壓力及困惑,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如有心理健康或情緒問題,可撥打嘉義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線05-3621150或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將有專人提供服務。

冷氣團來襲 新竹榮服處慰問獨老榮民遺眷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寒冬將至,近日接連冷氣團報到,氣溫持續下降,新竹榮服處鞠宗顯處長率社區服務組長曾組長,前往偏鄉新埔鎮關懷慰問弱勢年長獨居榮民及遺眷,並關心長輩的健康及生活情形,致贈禦寒物資,讓長輩們過個暖暖的冬天,祝福長輩身體健康、福壽綿延。 單身獨居榮民滿伯伯熱情歡迎鞠處長到訪,冷氣團來襲關心伯伯身體狀況,請其注意保暖,鞠處長親自為滿伯伯戴上毛帽,伯伯掩藏不住的喜悅,讓伯伯感受到暖暖得關懷。接續關懷訪問百歲人瑞榮民朱伯伯,伯伯侃侃而談,聽其分享保家衛國的生命故事,鞠處長送上脖圍、毛帽、手套等禦寒物資,親自為朱伯伯戴上脖圍,讓為國家社會付出與奉獻的榮民長輩,感受輔導會及榮服處的用心關懷,為這一波寒冬注入一股暖流。 鞠處長關懷獨居清寒遺眷陳奶奶,關心其健康狀況及生活情形,親自致贈棉被、毛帽等禦寒物資,近日天氣寒冷,叮嚀奶奶注意保暖外,並注意居家用電及用瓦斯安全,陳奶奶感謝榮服處的寒冬送暖,溫馨關懷之意。 鞠處長並表示對獨居榮民眷長輩的關懷照顧,關心高齡獨居長輩生活作息,並適時連結相關福利資源,讓服務照顧的網絡更加即時緊密,並以「用心、關心、耐心」帶給榮民眷最好的服務,榮服處秉持「榮民在哪裡,服務到哪裡」的精神,積極主動發掘榮民眷所需,進而提升所轄榮民眷生活及服務照顧品質,讓榮民眷感受到輔導會的服務與照顧。

疫情解封後的「免疫債世代」 急診醫師提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出入公眾場所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疫情解封後的「免疫債世代」,在兒童急診所見,是以往有季節規律性的傳染病,例如夏季的腸病毒、細菌性腸胃炎,冬季的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腸胃炎,都在2022年底後同時流行。彰基兒童醫院兒科急診醫師提醒家長,勤洗手、避免出入公眾場所、外出多戴口罩,可避免孩童時常生病,而且可延緩「免疫債」。 急診現場的觀察,今年造成兒童發燒仍以幾個病毒流行為主軸:一、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仍存在社區中,但因多數人都曾確診,二度感染也多是輕微發燒和呼吸道症狀等輕症;再者因其他呼吸道病毒盛行,他們大多都以高燒為主要症狀,因此家長反而容易忽略感染COVID-19的可能性。但爸媽們別忘記,COVID-19對嬰幼、高齡及慢性病族群仍有較高的重症疑慮;若家中幼兒有發燒者,建議先快篩再就醫。 ▲家中幼兒有發燒者,建議先快篩再就醫。(圖/彰基提供) 二、流行性感冒(Influenza):往年常在冬季傳播的流行性感冒,從2023年春季後反而進入流行期,趨勢在夏季不降反增。但流感本就是秋冬的流行病,很可能在年底又有更大規模流行。青少年常見發燒、肌肉酸痛、倦怠、呼吸道症狀等「類流感症狀」;而幼兒則以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為主。提醒家長,若家中成人一週內曾發燒,就須考慮是否傳染流感。若篩檢確診流感、或有流感患者接觸史,可及早投予藥物,除了可減少兒童發燒天數,也可減少肺炎、中耳炎、腦炎、心包膜炎等併發症,在嬰幼兒、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兒童尤其重要。 ▲高齡及慢性病族群仍有較高的重症疑慮。(圖/彰基提供) 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SV在去年秋冬迎來一波高峰,2023的夏季又再次出現感染潮,餘波至今。RSV首次感染容易高燒數日、咳嗽多痰,嬰幼兒尤其容易引起細支氣管炎、哮喘,或誘發氣喘發作,造成呼吸窘迫,甚至需要住院治療。若家中三歲以下孩童染病,建議注意孩童退燒休息時的呼吸,若每分鐘次數超過40下,合併吸氣時腹部起伏大、胸腹之間凹陷明顯,請儘速至急診就醫。 以上三者之外,腺病毒在夏季以來也是造成兒童高燒不退的元兇之一。常見症狀有扁桃腺發炎、化膿,少數有結膜炎症狀,特色是高燒五到七天不退,雖然少有併發症,但常因反覆高燒累壞家長。社區中流行的各種病菌,除了造成孩童頻繁的感冒發燒,醫師也發現偶有合併兩種或三種以上病毒共同感染,而造成連續高燒超過一週的案例。 彰基兒科急診主治醫師陳舜任表示,從去年疫情比較緩解之後,彰基兒童急診看到一般前幾年小朋友比較常流行的呼吸道病毒、腸胃道病毒銷聲匿跡之後,從去年5月大肆地開始慢慢回歸到社區裡面,造成小朋友一波又一波的傳染,所以在急診常可看到家長、阿公、阿嬤都會在診間裡面說:「哦!我們小朋友可能前幾個禮拜才腸胃炎、才得流感、得到腸病毒,那才沒過多久,有時候咳嗽、鼻水都還沒好,又很快地又高燒起來,或者是又得到另一個病症。」所以,會讓家長照顧起來非常的疲憊,成為他們照顧上的負擔,另有些家長因需請假照顧小孩,這些負擔也都會加重。

大人也會染上腸病毒要輕忽 小心嚴重者出現密密麻麻的紅疹怵目驚心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住彰化社頭鄉27歲的蕭小姐雙手及雙腳布滿密密麻麻的紅疹,怵目驚心,(16日)被轉介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門診,確診為腸病毒。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指出,腸病毒至今還在大流行,不少幼兒園因而停課,不只孩童感染,連大人也無法倖免,也有併發重症的可能,不要輕忽。 蕭小姐表示,幾天前她先出現喉嚨痛的症狀,接著發燒,就診被診斷為咽喉炎,她也以為只是小感冒,吃個藥應該2天就會好了,不料,2天後雙手雙腳開始出現紅疹,越冒越多,連嘴角及口腔也出現水泡及潰瘍,全身超過百顆的紅疹及水泡嚇得她去看急診,被懷疑是腸病毒,再轉介到彰化醫院小兒科,確診為腸病毒,這顛覆了她的想像,因為過去她一直覺得腸病毒應該是孩童的病症,怎麼自己也會中彈。蕭小姐說,她6歲的女兒及5歲的兒子在2週前曾染上腸病毒,她照顧兒女時都有洗手,可能是不小心感染了。 ▲馬瑞杉說,大人因感染腸病毒引發重症及心肌炎,有死亡風險。(圖/彰化醫院提供) 主任馬瑞杉表示,蕭小姐出現的手足口症,很明顯是感染腸病毒,雖然大人因免疫力較強,感染腸病毒的機率較低,或是感染之後病症輕微,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家中孩童因腸病毒在家休養時千萬不要共食,環境要消毒,父母在餵食孩童、清理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糞便前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也應該要戴口罩。 馬瑞杉說,大人感染腸病毒的症狀通常不嚴重,但也有大人因感染腸病毒引發重症及心肌炎,有死亡風險,所以,一旦家中孩童感染腸病毒,大人也要隨之警戒。 馬瑞杉指出,腸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接觸傳染及飛沫傳染也有可能,而且腸病毒傳染力很強。腸病毒以基因分型大約有100種,會引發重症的並不多,不管是孩童或大人感染,通常經過症狀治療,可以在7至10天內痊癒,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出現可能轉成重症的徵兆時,包括昏睡、持續嘔吐、抽搐、肢體無力、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等,一定要馬上就醫,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南投世紀百K自行車挑戰 小至兩歲大至75歲 近1500位車友共襄盛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1500名車友11日齊聚南投中興新村的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前,參加「2023南投世紀百K自行車挑戰暨南投草屯人文巡騎」,有兩歲的「娃娃兵」,也有75歲的「不老騎士」洪進子,足證自行車是老少咸宜的全民運動。 開幕儀式上午7點10分舉行,南投縣政府觀光處處長陳志賢代表縣長許淑華,歡迎全國各地車友透過最環保的雙輪轉動,品味南投小鎮之美。 ▲2023南投世紀百K自行車挑戰暨草屯人文巡騎出發。(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南投縣議員林儒暘、南投縣地方產業群聚發展協會理事長朱怡甄、南投縣休憩農園產業促進會理事長李光曜、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專門委員王希智等貴賓,也蒞場為車友打氣。 壓軸場共有1473位車友參與,世紀百K挑戰組共780人,草屯人文巡騎組有304人,其中75歲的「不老騎士」洪進子帶著小四歲的太太蔡素珍一起騎遊;萌度破表的兒童滑步車有393位參加,年紀最小的只有兩歲。 ▲75歲的洪進子和太太一起參加2023南投世紀百K自行車挑戰暨南投草屯人文巡騎。(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地主大南投車隊是最大贏家,騎車減重逾25公斤的桃園縣南崗國中英文老師林建利,以2小時55分51秒77封王,攜手一起抵達終點的FAN!S Cycling Team 陳俊翰02:55:59.49第二,隊友張育婷、林田雯和張明芳包辦女子組前三名。 ▲大南投車隊林建利(左)和FAN!S Cycling Team 陳俊翰攜手抵達終點。(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這項活動也吸引藝人和網紅共襄盛舉,包括民視旅遊節目主持人段慧琳、菲律賓籍網紅尤隆、高世軒、Doris、鋼鐵妤、Ellen岑伊、紀薇等,大南投車隊也善盡地主之誼,擔任領騎車手。 這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活動於7月29日由「集集小鎮采風慢騎」展開,8月19日由竹山「南投竹山生態傳騎」接棒,8月26日接著舉行的「南投文化美食尋騎」,壓軸好戲是今天登場的南投世紀百K自行車挑戰暨南投草屯人文巡騎。 騎士們經國姓、埔里,騎乘台14線、133線道、台21線再循台14線回中興新村,全長105公里,其中台14線南投埔里路段,沿途景觀比美歐洲,這條最有速度感、最短的陡坡,以及最爽長緩下坡路線,讓大家有個愉快的挑戰。 同時從主場地出發的,還有「南投草屯人文巡騎」的小鎮探訪漫遊,活動主場地還有萌度破表的兒童滑步車賽,近400位「娃娃兵」滿場穿梭現場笑聲不斷,大人比小孩緊張幾乎是不變的鐵律。 ▲滑步車賽。(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2023南投世紀百K自行車挑戰暨小鎮漫遊嘉年華活動,特別感謝以下贊助廠商促成本次賽事順利舉行,包括:JUNIPER、JAW、DOSUN、NOVATEC、日本九電產業、寶貝國際、撒隆巴斯、朵悠樂宓、豐姿妍麗、Remiina、SOONOK速可等廠商共同協力支持。

南投世紀百K挑戰 騎車減重逾25公斤的林建利稱王 張育婷封后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3南投世紀百K自行車挑戰暨南投草屯人文巡騎」登場,地主大南投車隊是最大贏家,騎車減重逾25公斤的英文老師林建利,以2小時55分51秒77在男子組封王,隊友張育婷、林田雯和張明芳包辦女子組前三名。 開幕儀式上午7點10分舉行,南投縣政府觀光處處長陳志賢代表縣長許淑華,歡迎全國各地車友透過最環保的雙輪轉動,品味南投小鎮之美。 ▲南投世紀百K挑戰。(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南投縣議員林儒暘、南投縣地方產業群聚發展協會理事長朱怡甄、南投縣休憩農園產業促進會理事長李光曜、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專門委員王希智等貴賓,也蒞場為車友打氣。 壓軸場共1473位車友參與,世紀百K挑戰組共780人,比賽結果大南投車隊林建利02:55:51.77奪得男子組總冠軍,FAN!S Cycling Team陳俊翰02:55:59.49第二。 車齡四年多的南投縣南崗國中英文老師林建利,是為了減重騎車。「原本體重破百,花兩年減下來,現在是75公斤。」身為地主的他大力推薦這條路線。「這條百K路線很美,也有點難度和挑戰性。」 ▲大南投車隊林建利(左)和FAN!S Cycling Team 陳俊翰攜手抵達終點。(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上個月剛在台灣登山王自行車挑戰連莊國內組冠軍的黃冠霖,本報名FAN!S Cycling Team參賽,很多車友等著一睹登山王丰采,結果他忘了帶車褲只能當補給員,所幸隊友陳俊翰很給力,和林建利同時進終點,拿下第二名。 在南投縣嘉和國小當特教老師的陳俊翰,車齡六年多,這條美麗的路線他也很熟悉。「過北山後的大坪頂有一段陡上坡是最辛苦的,我是在過了陡上坡後遇到林建利,我們本來就認識,就一路相伴騎回終點。」 女子組前三名全是大南投車隊,張育婷03:29:12.77率先抵達終點,林思雯03:42:32.20第二,張明芳03:42:44.14第三。 在電子業服務的張育婷說:「騎自行車可以不花油錢就到很遠的地方,很棒。這條路線我們常團練,大坪頂那段陡坡平日比較少騎,撐一下就過去了。」曾騎過360K一日北高的她,下週還要挑戰520K一日雙塔。 ▲女子組冠軍張育婷。(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本身也參賽的教練江衍迪表示:「這條百K路線,雖有騎得很爽的長下坡,但也有兩段爬坡,只要是平日本來就有騎車運動的車友,騎起來就不會太累,希望能變成例行性公路賽,吸引更多好手參加。」 草屯人文巡騎組有304人,其中75歲的「不老騎士團」洪進子,帶著小四歲的太太蔡素珍一起騎遊。 來自彰化芳苑的洪進子本身愛運動,馬拉松、登山、高爾夫、自行車都愛,車齡11年的他同時也是「不老騎士團」創辦人。洪進子說:「我們目前全省有300多位成員,自行車是很好的運動,即使是膝蓋不好,騎起來也沒負擔。」 萌度破表的兒童滑步車有393位參加,年紀最小的只有兩歲。黑豹戰隊房品妍和妹妹房采樂後天滿4足歲,專程從台中帶他們來參賽的房爸爸表示,姐妹倆是異卵雙胞胎,兩歲半時開始學滑步車,現在假日都會帶她們一起出去騎車。 ▲滑步車賽。(圖/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這項活動也吸引藝人和網紅共襄盛舉,包括民視旅遊節目主持人段慧琳、菲律賓籍網紅尤隆、高世軒、Doris、鋼鐵妤、Ellen岑伊、紀薇等,大南投車隊也善盡地主之誼,擔任領騎車手。同時也特別感謝來現場的廠商促成本次活動順利舉行,包括朱尼博、日本九電產業、寶貝國際、撒隆巴斯、JAW、DOSUN、NOVATEC、朵悠樂宓、豐姿妍麗、Remiina、SOONOK速可。

第十四屆亞洲細胞治療大會 ACTO 2023  各國專家齊聚探討再生醫學新趨勢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亞洲再生醫學盛會-第十四屆亞洲細胞治療大會Asia Cellular Therapy Organization, ACTO 2023) 於 11月6      日至11月8日在日本福岡九州大學百年講堂盛大舉行,匯聚各國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頂尖企業代表,與13國細胞學會主席齊聚一堂,會中發表多項頂尖細胞治療技術最新發展及各國最新的法規政策,一窺亞洲再生醫療先進發展與國際趨勢。 ACTO大會主席 Dr. Akihiro Shimosaka 開場致詞表示,細胞治療對於許多難治病症患者之需求刻不容緩,本次透過 ACTO 積極推動,在亞洲各國醫療主管機關齊聚之圓桌會議及各國專家學者臨床經驗分享,將更快速促進再生醫學轉譯發展,未來在產、官、學積極合作下,亞洲區再生醫學將得以蓬勃發展,造福民眾。 日本 PMDA 細胞與組織產品審查部主任 Dr. Shinichi Noda 表示,日本於 2014 年頒布的藥物及醫療器材(PMD)法案對於再生醫學產品進行了新的定義-再生醫學產品是基於細胞和組織以及基因治療產品,此類產品具有與傳統藥物和醫療器材不同的特性。例如:人體或動物來源的細胞或組織的各項產品品質可能有所不同,每個產品都需要有品質保證,因此,日本在新的立法中引入「有條件許可」及「有限時」的批准制度,截至 2023 年 8月底已有 20 項再生醫學產品取得許可,其中有 4項即是為「有條件許可」及「有限時」的批准。 ▲  ACTO 2023會中來自台灣、韓國、印尼、新加坡、泰國等各國主管機關代表分享各國目前再生醫學產品批准現況及未來法規趨勢。(圖/大會提供) 會中來自台灣、韓國、印尼、新加坡、泰國等各國主管機關代表分享各國目前再生醫學產品批准現況及未來法規趨勢。會中也提到,各國政府正積極地推動並修法以利再生醫學的加速發展。 再生醫學原料庫秀亮點 臍帶血發展更多應用 日本紅十字會臍帶血銀行的醫學主管 Fumihiko Ishimaru 表示,過去臍帶血是根據有核細胞的數量來選擇,然而,目前最新的趨勢,CD34+陽性細胞的數量已成為臍帶血選擇的優先考量因素。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 Satoshi Yamazaki 則是發表了自臍帶血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及前驅細胞於優化的培養條件下,可在 30 天內將可移植的細胞數量有效擴增 50 倍技術。 ▲本次研究論文發表僅有11篇錄取,包括臍帶血凍存優化技術,3D列印及傷口的細胞治療(圖/大會提供) 本次研究論文發表僅有11篇海報論文獲得評審委員會錄取,其中由台灣樺晟集團醫療生技與健康事業部及生之寶國際再生醫學科技與學研單位所共同發表的產學合作成果特別受到關注,該篇論文以凍存臍帶血中分離增生自然殺手細胞、內皮前驅細胞及專利造血幹細胞技術的前沿進展成就獲得眾多與會者矚目,生之寶同時將每年進行,超過 10 年以上的同期凍存臍帶血解凍確效試驗結果在本次論文中一併發表,除了驗證優質的臍帶血凍存技術外,這項研究成果顯示,生之寶的臍帶血凍存技術對未來細胞治療應用可提供更多種類的再生醫學細胞原料,極具臨床高端應用潛力及優勢。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