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
九華山地藏庵捐贈500萬元救災專款 助力嘉義市災後重建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因颱風丹娜絲直撲而來,造成各鄉鎮嚴重災損,九華山地藏庵於今(13)日舉行「捐血活動、救災專款捐贈暨114年度第一期社教班成果展」,捐贈新台幣500萬元予嘉義市政府作為颱風後續救災專款,市長黃敏惠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狀,感謝九華山地藏庵黃俊森董事長以及董監事,在艱困的時刻主動伸出援手,期盼能激勵更多團體與民眾響應公益行動,齊心為災後重建注入更多希望與力量。副總統蕭美琴亦親臨現場響應公益,挽袖捐血,以實際行動傳遞愛與希望。 黃敏惠表示,此次九華山地藏庵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不僅展現宗教團體的社會責任,也給了市府與市民莫大的支持與鼓勵。感謝黃俊森董事長以及全體董監事,長年來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讓信仰成為支撐大家面對困難的力量。 ▲市長黃敏惠與副總統蕭美琴等貴賓共同參香祈福。(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黃敏惠也提到,目前嘉義市除了陸續搶通主要幹道及災後清理工作。颱風過後落葉較多、路面濕滑,請民眾行車時注意安全、留意施工路段。大雨後落實「巡、倒、清、刷」,接觸污水、污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有登革熱、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腸道傳染病等風險,請民眾主動清理孳生源、注意飲食衛生、做好自我防護。今天來到地藏庵,看到社教課程與藝術成果展,更讓她感受到嘉義人內心的堅韌與希望,「我們用微笑面對苦難,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可以早日恢復日常生活。」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九華山地藏庵捐血公益活動」,並親自響應捐血,以實際行動展現公益精神。她表示,「能夠捐血是一種福氣,代表自己健康、有能力幫助他人」,這次特別安排時間到場,就是為了實踐先前許下的承諾。感謝九華山地藏庵董事長黃俊森及董監事團隊長年深耕在地,每逢災難也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這次更是慷慨捐出一千萬元協助嘉義市、嘉義縣進行災後重建,這份無私與關懷,正是臺灣最珍貴的力量與感動,也展現深厚的社會責任感。 九華山地藏庵董事長黃俊森表示,地藏庵長年致力於公益慈善與社會教育,不僅開設社教課程至今已逾1700人次參與,受益人數超過3萬人,亦結合社教班成果發表定期舉辦捐血活動,自2017年起每年辦理兩次至今邁入第九年。為落實淨零排放理念,即使造價高達1590萬元,仍獲得董事會全體支持。他也感謝蕭美琴副總統當初承諾出席捐血活動,並信守諾言親自到場挽袖捐血。而近日颱風丹娜絲重創嘉南地區,感慨災情慘重、民宅毀損、生活受困,因此立即召開董事會決議,捐贈新台幣1000萬元救災專款,分別提供嘉義市與嘉義縣各500萬元,希望為災後重建盡一份心力。
「團結行善、捐血有愛」 國際扶輪3482地區捐血行動開跑
記者呂蘋恩 / 台北報導 國際扶輪3482地區舉辦2025~26年度「團結行善、捐血有愛」公益活動,今(12)日正式啟動。3482地區總監張文瀚、台北捐血中心主任林敏昌與扶輪重要幹部皆出席年度捐血啟動儀式,共同見證扶輪社友齊心行善、拯救生命的熱血行動。 ▲國際扶輪3482地區總監張文瀚(左)與台北捐血中心主任林敏昌(右)互贈紀念品。(圖/主辦單位提供) 這項捐血活動由國際扶輪3482地區號召12個分區聯合舉辦,自今年7月起至明年3月至少辦理14場次捐血行動,為社區醫療資源貢獻穩定血源。第一場捐血活動位於台北市松壽路威秀影城旁,現場捐血民眾除可免費獲得電影票,更有機會抽中Z1摺疊自行車與14吋愛黛兒行李箱等多項好禮。 ▲國際扶輪3482地區2025~26年捐血啟動儀式現場。(圖/主辦單位提供) 3482地區新任總監張文瀚表示:「每一滴熱血,都是對生命最深刻的承諾與守護。」他呼籲扶輪社友與社區民眾踴躍參與,一起加入這場「捲袖成愛、熱血為生命」的公益行列。 ▲時值暑假血荒期間,國際扶輪3482地區呼籲民眾踴躍捐血。(圖/主辦單位提供) 身為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的張文瀚總監,以其醫師背景與馬偕精神推動「健康扶輪」理念,倡議從預防疾病、醫療支援、心理衛教,到公共衛生與環境永續,全面落實國際扶輪「UNITE FOR GOOD 團結行善」年度主軸。 台北捐血中心主任林敏昌表示,自2008年起,3482地區已辦理逾281場捐血活動,共募得近5萬袋血液,為區域醫療提供穩定支持。林敏昌從7年前擔任台北捐血中心主任迄今,每年都見證到3482地區的熱心推廣,他強調:「即便疫情嚴峻,扶輪社友始終持續行動,是守護生命的堅定力量。」 國際扶輪3482地區2025~26年度推廣捐血計畫委員會主委林松洪指出,今年捐血活動由12個分區輪流主辦,將至少辦理14場次。首場由第四分區與台北大同、建成、大橋、自由、後樂、大心扶社共同主辦,3482地區捐贈的全台第一輛全電動式捐血車也將加入服務行列,呼籲民眾捲起袖子,獻出愛心,讓世界更美好。
嘉義市千盞燈計畫邁入第23年 集各界之力照亮求學路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市千盞燈」計畫自民國92年開辦至今已經走過23個年頭,幫助無數孩子實現求學夢想。今年度助學金頒贈儀式於今(12)日在市府一樓中庭舉辦,總計有52座寺廟、1間基金會、2間私人團體及4位社會善心人士參與贊助,總金額達到243.7萬元,有76位學生受惠(高中職24位、大專46位、碩士班6位)。典禮中由市長黃敏惠與市議會議長陳姿妏頒發感謝狀予各廟方及贊助單位代表,並為受獎學生頒發助學金,期盼透過社會善意的力量,照亮學子求學之路,鼓勵他們勇敢逐夢、回饋社會。 黃敏惠感性地說,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一段努力與堅持的故事,許多來自單親、隔代教養或失親家庭的同學,靠著自己的毅力走到今天,令人動容。「每次聽到孩子們的分享,都讓我非常感動,也更加確信社會的關懷與溫暖,是他們最大的力量。」感謝所有廟方與社會善心人士多年來默默奉獻,讓這盞盞光亮持續照亮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黃敏惠說,這次風災讓她更深刻體會「人在困境中,最需要的是陪伴與扶持」,就像嘉義市在災後能迅速動員、獲得中央與友縣市協助一樣,她也鼓勵孩子們在人生的風雨中,不要害怕困難,勇敢走出去,尋求資源與協助。 頒贈儀式中邀請受助學生代表分享心路歷程,林意琇同學自幼由奶奶扶養長大,父親為了撫養家庭、照顧年邁長輩與支應學費長年奔波於各地,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成長,她深刻體會生活的不易,也更加珍惜每一次學習與向上的機會。目前就讀研究所的她,在課業壓力之餘仍堅持校內工讀,以減輕家中經濟負擔。她感謝「嘉義市千盞燈助學金」的支持,讓她在求學路上備感鼓舞,她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回饋社會、幫助他人,傳遞這份善意與希望。 就讀於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黃嘉寧同學,幾年前父親因癌症辭世,家庭從此失去經濟支柱,也讓她的生活面臨巨大轉變。家中僅依靠母親做臨時工維持生計,在這樣的條件下,黃嘉寧同學依然懷抱希望,更加努力讀書,盼望有朝一日能以自身專業與實力扭轉家庭處境,減輕母親肩上的負擔。「嘉義市千盞燈助學金」不僅讓她得以繼續學業,也讓母親在生活上多一份喘息的空間,她也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民政處長林家緯表示「教育決定人才,人才決定未來」,嘉義市政府重視教育的發展,提供每個學子適性發展的機會。千盞燈更是嘉義市延續23年的優良傳統,更是市府與宗教寺廟攜手合作的典範。自92年開辦迄今累計發出助學金4,293.3萬元,共幫助2,009位孩子走過艱難、奮力向前。千盞燈計畫審查嚴謹,經資料查核、訪查與複審,確保補助能精準到位。更因應環境變遷與就學需求,自113年起納入碩士生補助,以擴大扶助對象。 民政處表示,今年參與千盞燈助學金地52座寺廟包括:真如禪寺、城隍廟、九華山地藏庵、普濟寺、佛光山圓福寺、妙雲蘭若、大天宮、文財殿、三仙宮、先天玉虛宮、嘉義市朝天宮、玉皇宮、保安宮、嘉邑鎮天宮、慈善佛院、南隱宮、太元寺、嘉邑震安宮、圓善寺、大明禪寺、應天宮、光正萬教宮、彌陀禪寺、增光寺、關廂境廟、布街境開基古廟、水得寺觀音佛祖廟、頂安宮、嘉邑北安宮、保安廟、湖內里上帝廟、王靈宮五顯帝廟、嘉邑北門上帝廟、天龍寺、福社宮、龍安宮、仁武宮、天玄宮、開山尊王廟、萬善公廟、鎮南聖神宮、紫微宮、太清宮、伏龍宮、鵬思宮、慈濟宮、嘉邑伏魔北威宮、保生大帝震安宮、埤肚福德宮、先天宮、明郁宮、天恩宮等;此外,盧朝南、陳玉馨、張薰薰、黃阿呅、陳韻曲、張孫淑文、張冠群、張冠齊、愛樂客樂器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私立珼葎音樂祭意短期補習班等善心人士,亦共同以神農聖帝匯名義捐贈助學金;另有嘉義市天后宮附設玉三聖母扶濟慈善會、妙雲教育事務基金會、羅偉瑞先生、盧建志先生、陳敏章先生、蕭羅金蓮女士以個人名義贊助。
金曲歌后用愛發聲 彭佳慧支持聽損兒早療助學 一塊幫幫忙!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國健署2024年報數據顯示,台灣每1,000位新生兒中,約有5位是聽損兒童,對這些孩子而言,若錯過語言發展的黃金期,不僅溝通與學習能力將受到嚴重影響,未來在人際互動與社會適應上也可能面臨更多挑戰,能不能「聽見」,往往決定了能不能「被理解」。 7/9日全聯福利中心與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於 2025年第三季首度攜手雅文基金會,共同舉辦「愛從1開始」零錢捐記者會,特別邀請金曲歌后彭佳慧擔任公益大使,一同支持「聽損兒早療助學計畫」記者會,幫助更多孩子遠離寂靜無聲的世界。記者會現場,由雅文小歌手以清亮純真的歌聲開場,展現聽語早療的學習成果,同時首播彭佳慧與聽損兒童拍攝的公益影片,期盼喚起社會對聽語發展議題的重視,鼓勵更多人投入零錢捐行列,讓愛化為早療資源,陪伴聽損兒童勇敢發聲、被世界聽見。 用愛和歌聲串起希望 彭佳慧為聽損兒發聲 金曲歌后彭佳慧曾在訪談中坦言,自己身為歌手,長年配戴耳機錄音、演出,導致聽力出現疲乏與衰退的情況,因此格外能體會「聽見」對於溝通、表達甚至自我存在感的影響。本次受邀擔任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一塊幫幫忙 支持聽損兒早療助學計畫」公益大使,特別希望透過自身經驗與影響力,喚起社會對聽損兒早療的重視。 記者會現場也首度播映彭佳慧與孩子們一同拍攝的公益影片,溫暖片段令人動容。彭佳慧分享拍攝當下的感動,坦言原先擔心孩子們是否能清楚表達,但實際相處後大大改觀:「他們的表達能力和一般孩子一樣清楚,而且超級聰明!」她還提到和小朋友曜語的可愛互動,發現曜語的助聽器和她舞台上使用的監聽耳機十分相似,當下便蹲下來說:「這就像阿姨唱歌用的耳機呢!」拍攝結束後,彭佳慧還特別拍下自己的耳機傳給曜語,寫道:「曜語,這是Julia阿姨的耳機,跟你的一樣喔!阿姨很開心可以認識你,希望很快再見到你喔!」親切互動流露出她對孩子的疼惜與真誠,也讓這場公益行動更添溫度。 照片提供 / 雅文基金會
丹娜絲重創嘉義 嘉邑行善團捐千萬助災後復原工作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縣全境多處嚴重災情,面對龐大災損及重建工作,嘉邑行善團9日由理事長鄭秀玉代表捐助1000萬元,以實際行動協助嘉義縣政府進行災害救助,縣長翁章梁致贈感謝狀,感謝嘉邑行善團的愛心善舉。 嘉邑行善團長期在各地鋪橋造路,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務,這次災害發生後,立即提供肉粽4000多顆及便當2000個給義竹鄉、竹崎鄉、中埔鄉及水上鄉、鹿草鄉居民,今日更加碼捐贈1000萬元協助災後復原。▲縣長翁章梁向嘉邑行善團成員致謝。(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翁章梁表示,這次颱風影響很大,沿海地區蚵棚倒塌、農作泡水,溫室倒塌、整體農損嚴重,各鄉鎮出現大量路樹倒塌,建物損毀,且停電情形為歷年來最嚴重的電力災情。 嘉邑行善團看見這些民生問題馬上伸出援手,除了協助送餐,也捐贈1000萬給縣府,代表嘉義縣民感謝嘉邑行善團。 鄭秀玉說,理監事團隊昨日接獲通報,有5個鄉鎮因沒有電力而無法煮飯,因此立刻帶肉粽跟便當去探視災民,也透過捐錢方式,除了拋磚引玉邀請更多人投入公益,一起幫助嘉義縣市復原,也秉持創辦人「持善念、做善行」精神,將民眾給協會的捐款運用在刀口上,只要哪裡需要行善團,他們就會去做。
佳幸科技挺雲林在宅醫療 捐贈儀器強化照護量能
記者邱猷權/雲林報導 佳幸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宅急症照護,捐贈ADISON 3D靜脈定位儀1台,提供雲林在宅急症照護團隊使用。縣府今(8)日上午於縣長會客室舉辦「醫療儀器捐贈記者會」,副縣長謝淑亞特別感謝佳幸科技與游祥達總經理的慷慨義舉,為雲林偏鄉民眾挹注珍貴醫療資源。 謝淑亞表示,雲林縣高齡人口比率已逾20%,醫療照護需求日益攀升。今天收到來自兩家企業的暖心支持,除了佳幸科技游祥達總經理外,也感謝媒人亞帝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辛孟南及團隊共同參與,捐贈目前雲林非常需要的3D靜脈定位儀。這項設備對推動「在宅急症加值照護」方案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佳幸科技總經理游祥達表示,非常高興能為台灣、為鄉親盡一份心力,望藉由自己微薄的力量拋磚引玉,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一起來投入,共同協助台灣及各地鄉親在醫療器材上的需求,讓更多人受惠。 亞帝昇生物科技副董事長辛孟南則指出,亞帝昇開發的這款3D靜脈定位儀,曾獲德國紅點設計獎與創新獎,也在多國取得專利,能協助醫護人員更便利地完成抽血、打針等操作。他感謝佳幸科技願意捐贈此設備協助雲林鄉親,並呼籲更多企業加入行善行列,因為公部門資源有限,而民間力量無窮,大家攜手才能讓社會更好。 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在宅急症照護模式是雲林因應高齡社會所推出的創新作為,透過整合醫院、診所、居家護理所資源,讓長者與慢病個案在家中就能獲得即時專業的醫療照護。這次佳幸科技捐贈的儀器,具備高階顯影功能,能有效協助醫護人員更精準判斷靜脈位置,減少多次穿刺造成的不適,是提升照護品質的重要助力。 曾春美進一步指出,參與在宅急症服務的照護團隊已遍及全縣各鄉鎮,醫護人員常需攜帶大量器材長途奔波。若能搭配高效率、攜帶型設備與行動支援車,將大幅提升整體服務效能。她也呼籲更多企業共同投入,讓科技與人力協同強化醫療可近性,實現「照護不中斷」的願景。 曾春美感謝Edison團隊在捐贈過程中發揮媒合功能,繼前年成功協助捐贈10台手持式超音波儀後,這次再次促成價值近200萬元設備的到位。未來將優先配置於偏鄉地區,確保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期盼善的力量不斷擴散,讓更多人看見希望與溫暖。
桃園獲贈新救護車 蔡秋貴女士與祐通星際聯合捐贈 強化中壢緊急醫療能量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頒發「蔡秋貴女士及祐通星際有限公司捐贈救護車」感謝狀時表示,感謝蔡秋貴女士及祐通星際有限公司的善心,聯合捐贈價值新台幣320萬元救護車,該輛救護車將配發至中壢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龍岡分隊,有效強化中壢地區的緊急醫療應變能力,為市民生命安全再添一道保障。 ▲張善政回贈救護車模型。(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張善政指出,消防人員在第一線執行救護任務,肩負生死交關的重責,尤其面對OHCA(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案件時,現場救援與送醫效率至關重要。根據統計,去(113)年桃園市共有180位OHCA案件成功康復出院,今(114)年截至目前為止也已有96位獲救康復出院,充分顯示救護車與專業人員即時處置的重要性。市府將妥善運用蔡秋貴女士及祐通星際有限公司的愛心捐贈救護車,守護更多市民的生命。 消防局表示,市府持續投入資源強化緊急救護量能,除了連續三年榮獲內政部消防署「金質獎」的肯定外,本府消防局龍潭分隊尤詩妤隊員更榮獲114年急診醫學會「十大傑出救護技術員」殊榮,展現桃園消防人員在救護專業上的卓越表現。未來消防局將持續升級各項消防救護設備,同時秉持不辜負社會善心的信念,強化專業技術與服務效能,讓更多市民在危急時刻獲得及時且妥善的醫療協助,全面提升桃園市的救護韌性。
手信坊捐萬份銅鑼燒 張善政讚企業善舉 送暖桃園偏鄉弱勢兒少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頒發「手信坊股份有限公司捐贈桃園市弱勢兒童與少年愛心物資及款項」感謝牌時表示,手信坊長期投入公益,不僅多次開放場館供孩童免費參觀與體驗學習,更持續關注在地弱勢族群,積極捐贈愛心物資。感謝手信坊公司今(114)年再度捐贈人氣點心1萬份銅鑼燒及體驗課程,為桃園市偏鄉弱勢兒少送上溫暖與甜蜜的關懷,期盼有更多企業響應,攜手市府打造充滿溫情與關懷的桃園。 張市長指出,手信坊長年深耕品牌,形象深植人心,近期更舉辦多場公益活動,邀請孩童免費參觀觀光工廠,廣受好評。尤其看到小朋友收到最喜愛的銅鑼燒時,洋溢燦爛笑容,令人感動,期盼未來能與手信坊持續合作,陪伴更多有需要的家庭與弱勢兒少,共同實現桃園幸福城市的願景。 ▲張善政:攜手企業讓桃園充滿關懷與希望。(圖/桃園市社會局 提供) 手信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錦儀表示,感謝市府與觀光發展基金會提供機會,讓企業能參與公益、回饋社會。她強調,兒少關懷是手信坊不變的堅持,未來也會持續推展更多公益,與市府合作投入更多資源,讓愛的力量溫暖更多人心。 社會局表示,今年兒童節期間,手信坊與觀光發展基金會合作舉辦「手信歡樂銅鑼燒祭」活動,總計捐贈價值逾新臺幣100萬元的愛心物資與款項,包括捐出1萬份銅鑼燒與體驗課程,提供給桃園市「守護家庭小衛星」計畫及偏鄉弱勢兒少,並將活動盈餘的5%捐至市府社會救助金專戶。社會局將妥善運用這筆捐款,持續優化桃園市針對弱勢及安置兒少的福利服務,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在桃園獲得良好的照顧,與企業攜手讓愛心遍布城市每一個角落。
新北獲贈200萬復康巴士 故歐陽秋月遺愛人間 兄長遵遺願低調捐贈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民歐陽秋月於一年前因病往生,她生前交代用她畢生的積蓄購買一輛復康巴士捐贈給新北市政府,以造福身障朋友,她的哥哥歐陽培林遵從妹妹的遺願,趕在妹妹7月9日「對年」時,到市府低調的捐贈價值200多萬元的福斯高頂復康巴士,由新北市政府秘書長邱敬斌代表受贈。邱敬斌表示,歐陽秋月雖然往生,但精神就如「皎潔明亮的秋月」,永遠照映人間。 ▲新北市政府秘書長邱敬斌代表侯友宜市長回贈復康巴士模型車給歐陽秋月的兄長歐陽培林(右2)紀念 左1為社會局主秘黃逢明 右1為交通局副局長林麗珠。(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歐陽秋月生前住在土城,她的哥哥歐陽培林表示,妹妹就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平時也是省吃儉用,在生病後交代如有一天她人走了,希望用她的積蓄購買一輛復康巴士捐贈給新北市政府,以造福身障朋友或有需求的失能長輩。由於妹妹是在去年7月9日往生,因此希望在「對年」前完成她的遺願,以告慰妹妹。 歐陽培林表示,母親今年81歲了,要到醫院看病,也必須預約長照車輛,有時不一定預約得到,因此了解長照車輛和復康巴士對有需求者真的很重要,希望多捐一輛能讓更多的人預約得到。 ▲歐陽秋月捐贈的復康巴士為雙乘坐位 且為高頂 如有頸椎受傷者的身障人士使用輔具 亦能直接推入 非常方便。(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邱敬斌表示,新北市有身障朋友18萬多人,年長者78萬多人當中有失能者也需要復康巴士,大部分復康巴士都是由企業或社團、宮廟所捐贈,歐陽兄妹只是一般家庭和市民,捐贈200多萬元的高頂雙乘坐位復康巴士,更是難能可貴。 邱敬斌說,新北市復康巴士服務範圍不限新北市,只要起訖端有新北市,鄰近的基隆、台北、桃園都能納入,目前投入營運的車輛有518輛,營運費用由市府以公彩盈餘分配基金支應,去年一年共服務68萬多趟次,平均每月5萬7千多趟次,載客數含家人陪伴者及照顧者,每月高達10萬多人。
新北「無障礙樂章」溫馨傳愛!替代役青年攜手身障朋友 石碇喜樂小田田歡樂共融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與喜樂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喜樂家族)、臺灣通用無障礙生活扶助協會(以下簡稱臺扶會)攜手合作,於(28)日在石碇區喜樂小田田療育實驗基地舉辦「無障礙樂章」公益活動。此次活動邀集多位替代役備役青年參與,以音樂表演與手作烘焙體驗,陪伴心智與身心障礙朋友度過充滿溫馨與感動的一日。 ▲現場氣氛相當溫馨、歡樂。(圖/新北市民政局 提供) 民政局長林耀長表示,新北市替代役役男長期投入捐血、弱勢學童課業輔導及獨居長者關懷等各類公益服務,持續發揮役男正向影響力。此次公益活動串聯民間資源,喜樂家族特別提供溫馨舒適的活動場地,臺扶會亦安排無障礙接送車輛,協助身障朋友順利參與此次活動,展現攜手推動友善共融社會的力量。 ▲民政局與喜樂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臺灣通用無障礙生活扶助協會攜手合作,(28)日在石碇區喜樂小田田療育實驗基地舉辦「無障礙樂章」公益活動。(圖/新北市民政局 提供) 本次活動也呼應「七月國際身障驕傲月」之精神,該月份象徵著全球對於身心障礙者自我認同、權利倡議與多元包容的支持與重視。透過本次結合音樂表演與手作烘焙的體驗,不僅讓身障族群能安心參與、展現自我,也讓備役青年實際投入共融服務。 ▲此次活動邀集多位替代役備役青年參與,持續發揮役男正向影響力。(圖/新北市民政局 提供) 退伍屆滿7年的替代役備役役男王立穎表示,因工作性質長期與身心障礙者接觸,深刻理解其面對的挑戰與需求,進而體會同理與陪伴的意義。他認為,此次活動不僅縮短了彼此距離,也讓參與青年從服務中看見多元生命的面貌,獲得寶貴的學習與啟發。 民政局補充,透過此類活動展現「役畢不退場、服務不間斷」的理念,鼓勵他們在退役後仍積極回饋社會,延續服役精神。林耀長強調,市府將持續支持備役役男投身公益,讓更多備役青年發揮自身專長與愛心,成為社會正向力量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