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睿人物

2023「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16日登場 土坂時間的感官饗宴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今年適逢達仁鄉土坂部落舉辦五年一度的重要祭儀maljeveq(五年祭),達仁鄉公所協力土坂部落店家共同籌劃「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將整個部落打造成為展場,讓旅人在莊重的祭儀前,能夠先深度認識部落生活文化。 ▲「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圖/臺東縣新聞傳播科提供) 呼應每五年舉辦一次的maljeveq五年祭,對部落族人而言都是重要的生命印記,本次策展以「時間」作為軸線,傳達「進入土坂部落就如同進入獨特時區」的概念,七組以上的店家、團隊與三家傳統領袖祖靈屋、各自講述不同的部落時間觀,認識土坂排灣族的山林智慧、傳統工藝、歌謠傳唱、回家行動、食農文化與祭祀文化等,體會族人與土地共存的生活哲學。 ▲土坂生活展。(圖/臺東縣新聞傳播科提供) 展覽以「金樹大廳」作為土坂時間的序曲,一覽七大展區與土坂部落地圖;「花媽的田地」展區呈現以小米為指針的田裡時間,講述傳統排灣女性隨著日出與季節變換輪作的種植智慧;「TBM土坂部落青年歌謠傳唱」展區,由青年整理近年向部落長輩田調採集傳統歌謠的成果,呈現歌謠故事涵義。 「卡路風工坊」與「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等工藝展間,各自以小米循環週期的生活哲學,與返鄉木雕工藝師的故事,訴說留鄉與返鄉的部落工藝文化實踐;以山林體驗為核心的「不懂生活」園區展間,以及「一起回家」行動的老屋展間,則是透過傳統石頭家屋堆砌與舊部落尋根行動故事,謹守長輩與山林共生共存的生活實踐。 「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自9月16日週六開展,在中秋、國慶連假期間至10月24日特定時間開放參觀、定時導覽,並推出5場特製半日習作,以及9月29日部落生活市集與傳統歌謠演出,達仁鄉長陳新輝表示,生活策展在部落夥伴與「日一寸文化」設計師的共同協作下,以美學設計呈現族人部落生活的情感連結與生活文化,邀請大家在神聖且莊重的傳統祭儀前,先造訪一次土坂部落,一起進入土坂時間的感官饗宴。10月20日至10月25日期間,達仁鄉公所與土坂部落也推出「五年祭見學之旅」,讓對文化有興趣的你,秉持對部落與祭儀最高的尊重,走入祭儀期間的土坂部落。# 【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活動資訊 時間策展|7個展間免費觀展 生活習作|5場特製半日遊習作 分享座談|1場開幕茶會+1場座談+1場生活市集與歌謠演出 展覽地點|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 開展日期| 9/16、09/17 09/29、09/30 10/08、10/09 10/21、10/22 10/23、10/24 【五年祭見學之旅】 見學之旅 1 【食農之旅X未成年祖靈刺球觀禮】 日期| 10/20-10/21 見學之旅 2 【山林之旅X土坂巫師祭觀禮】 日期| 10/22-10/23 見學之旅 3 【祭儀文化之旅X神祖靈刺球觀禮】 日期| 10/24-10/25 報名等相關資訊,請洽達仁鄉官方旅遊平台 @縫迴山海-阿塱壹遇見達仁,或關注 @土坂時間 FB專頁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感恩「收穫拿麼多」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收穫拿麼多!」 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族人們也在這場收穫祭中,彼此分享豐收喜悅及感恩的時刻,活動兩日安排精彩的傳統技藝趣味競賽、收穫節傳統儀式、千人圍舞、青年土地音樂會及健康操比賽,還有拿麼厲害市集共120攤及lima手作免費體驗及打卡活動等豐富內容。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收穫拿麼多!」 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擁有豐富原住民文化,收穫祭是其中最精采一環,透過傳統儀式及古謠吟唱,表達對祖靈、土地的感謝心意,傳承及延續原住民族文化與精神,並促進原漢族群之間的交流,屏東縣政府自2017年開始辦理全縣性的聯合收穫節,至今邁入第7年,每年皆會由縣內一原鄉負責演繹傳統文化祭儀,今年的收穫節傳統儀式演繹由三地門鄉負責, 25分鐘的全族語演出可一窺排灣族傳統文化。 ▲收穫節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本次活動中,將由周春米縣長親自頒發2023屏東縣原住民族終身成就獎及傑出成就獎,嘉勉10位受獎人在文化、藝術、體育、教育等各界長期的奉獻與付出,同時也感謝並勉勵現場部落青年朋友們的參與。青年是部落未來的希望、文化傳承的種籽,青年力量的投入,運轉著部落文化傳承及承先啟後的重要大責。 ▲協助部落維護傳統文化。(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收穫節儀式的高潮-千人圍舞,在場的所有人不分部落、不分原漢族群一起手牽著手共同圍圈跳舞,一同唱土地的歌、跳團結的舞,舞圈中彼此更以連杯共飲,表示彼此的友好,共享小米豐收的喜悅,並期許這片美麗的土地和文化永遠「收穫那麼多」。 ▲協助部落守護原鄉山林。(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晚間舉行的「部落青年土地音樂會」聚集了屏東縣內8個原住民鄉青年會,古謠演唱、樂團表演、勇士舞的力量展現,多元的演出同時也展現屏東縣內各原鄉的多元文化,除此之外,還有貳行程及原民嬌娃等知名團體演出,再創今年屏東縣原住民族收穫節的另一波高潮。 ▲協助部落維護傳統文化工作。(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屏東縣原住民族人口數約6萬1,101人,原鄉面積約為1,625平方公里,總面積佔全縣半數以上,原鄉轄區自然資源豐富且有多個部落傳統遺址,為推動守護原鄉山林、維護傳統文化工作,縣府爭取原民會補助「原住民族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畫」經費,聘用在地原住民族人65人,於縣轄內8個原鄉推動自然資源永續發展及培育部落人才與實踐文化復振工作。縣府原住民處執行111年度工作,經原住民族委員會評鑑結果獲得縣巿組績優獎,本縣三地門鄉、瑪家鄉、春日鄉及牡丹鄉公所也獲選為鄉鎮組績優單位。#

薩克斯風街頭藝人團體『山口組』 演奏音韻悠揚使人為之動容

記者梁志祥/桃園報導 在桃園三坑自然生態園區,有一街頭藝人團體『山口組』他們以演奏薩克斯風為主,學習薩克斯風約有五六年了,並考上街頭藝人執照。 ▲薩克斯風街頭藝人團體『山口組』。(記者梁志祥/攝) ▲桃園三坑自然生態園區。(記者梁志祥/攝) 『山口組』除了在三坑自然生態園區、也在大溪公園老街的街尾、虎頭山榕樹園區作巡迴演出,他們的演奏音韻悠揚使人為之動容。民眾若來三坑自然生態園區,除了可欣賞美景,也可聆聽美妙薩克斯風演奏。 https://youtu.be/BkDRUL14Xlk ▲薩克斯風街頭藝人團體『山口組』 演奏音韻悠揚使人為之動容。(記者梁志祥/攝)  

魯凱神話藝術村走讀之旅 青葉部落「星空饗宴」回味無窮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以「魯凱神話藝術村」聞名全國的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社區,向來以傳統文化帶動社區產業,近年更透過屏東縣政府協助,輔導青葉社區運用社區故事與原民特色元素,成功推出「星空饗宴」餐桌品牌。 ▲傳統花環DIY。(圖/屏東縣城鄉發展處提供) 遊客來到社區時,先進行跨火驅邪的迎賓儀式,透過焚煙告知祖靈有客人造訪部落,請祖靈庇佑一切順利平安。緊接著族人帶領遊客製作屬於自己的花環後,由青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巴俊傑帶領遊客走讀社區,可以看見青葉社區棋盤式的整齊街道上四處都是魯凱族藝術家的作品,使遊客深度徜徉在魯凱神話藝術村的氛圍裡。 ▲與遊客一起傳統圍舞。(圖/屏東縣城鄉發展處提供) 餐桌開始前,遊客帶著火把繞場地一周,並由部落頭目點燃希望之火,代表著對土地的尊重與祝福。餐桌饗宴中的每道菜餚是社區主廚運用新鮮的紅藜、小米等在地傳統食材,透過創新的料理方式,創造出淡菜柚香紅藜沙拉、佐醬蕈菇小米魚排等的特色料理,不僅保留了濃郁的部落風味,更展現對食物與文化的尊重。最後在星空下族人與遊客們伴隨著部落音樂圍舞,與大自然共度美好夜晚。 ▲特色料理紅藜蟹肉蔬果卷。(圖/屏東縣城鄉發展處提供) 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表示,青葉社區透過每一次遊客的參訪與體驗,逐漸提升社區遊程內容與服務精緻度。本次參與的遊客對於能在青葉社區深刻體驗到魯凱文化底蘊,以及大自然的獨特魅力,感到相當愉悅,期望以後能再參加更多類似活動。青葉社區亦有舉辦社區小旅行,6人以上即可成行,內容含社區導覽和特色餐點,一人只要499元,如需DIY體驗另計價,詳情請洽青葉社區發展協會08-7965667。#

文青回鄉美濃創立「柚合學書」書店 地方創生深耕後生文化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負責人邱適珩,原在海外工作,近年回到高雄美濃當英文老師,同時將童年許下退休後要開書店的願望大幅提前實現,以自己長大的地方為書店命名,希望透過閱讀改變家鄉。她不只賣書,也辦講堂、錄製Podcast、做文史田野調查等,以行動集結其他美濃後生,透過文化深耕推廣客庄文化;開書店已經5年,這名回鄉女子為家鄉所做的努力,不僅獲得文化部獎項,也獲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的青創補助。 邱適珩,書店同業都叫她大福,她從小熱愛閱讀,大學念日文系,研究所念外文所,英日語俱佳,英文名字Finnegan,也是源自喬伊斯最難懂的小說《芬尼根的守靈夜》(Finnegans Wake)主人翁的名字。她喜歡看書、收藏書,開書店原本就是她的人生清單,童年時期就發願「退休以後要當書店老闆」。可是小時候對「退休」一點概念也沒有,長大後在國外工作多年,回到美濃家鄉工作時考上外文所,後來因論文難產,索性辦了休學,原本設定「退休後要做的事情」便提前許多。 ▲「柚合學書」每本書的上架都是店主邱適珩精心挑選。(圖/翻攝自「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臉書粉專) 2018年她決定要開書店時,勇敢租下一間老房子,望著眼前家鄉的景象,要田有田,要水有水,阡陌鋪陳,小鎮的顏色隨著節氣更迭換季,這是她最熟悉不過的家鄉樣貌,「不如,就用自己長大的地方當名字吧。」於是,她以柚仔林(合和里的舊稱),加入與講座意義構連的「學堂」,於是「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就這麼誕生了,每個名詞的第一個字還可以變成書店簡稱「柚合學書」。今天柚合學書剛好5歲,撐過第一年時,邱適珩說自己有點開心也有點驕傲,「天啊!我在美濃這個地方開書店居然還活了下來,根本是鄉野奇譚了。得誇」她形容得誇張些,但知道的人都曉得,她是一步一腳印孜孜矻矻地在賣書,書店經營的難處,大概是直到她成為「開書店的人」才深刻體會。 ▲邱適珩(右)策劃Podcast節目「柚誌」、「柚誌說ㄊㄚ」,線上與聽讀者說書、就在地議題發聲。(圖/翻攝自「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臉書粉專) 這些困難並沒有打倒她,客家人的硬頸精神和一直謹記在心的「莫忘初衷」,讓行動派的她不僅身兼英文老師、書店老闆、文化講座主持人、田野調查研究者、策劃Podcast節目「柚誌」,還是客語廣播節目「美濃半夜藍衫講」的共同主持人。她深知文化傳遞的載體不僅在於書本,更多的是具體生活的實踐,於是跨領域邀請來賓討論書籍、生活與在地議題,因為隨著新移民的落地生根、繁衍後代,美濃早已從傳統客家聚落蛻變成文化大熔爐,系列節目「柚誌說ㄊㄚ」便是訪談美濃周邊外籍配偶、移工及其二代,談新住民在此地發生的故事,試圖在多元文化中理解異中求同的共存方法。 這些社會實踐,讓邱適珩多次獲得文化部實體書店發展補助與「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獎項,近期也獲得高市府青年局的青創補助。邱適珩表示,她認為對青創業者來說,有能力、有勇氣和想法創業,也要有肩膀承擔創業期間所遇到的問題,她謝謝青年局給予核准補助,幫助她的資金運用,接下來她也會繼續認真經營下去。 ▲「柚合學書」不定期舉辦講座,座談主題多元,涵蓋客家文化、飲食生活及自然生態等。(圖/翻攝自「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臉書粉專) 邱適珩說,美濃是她生長的地方,有許多美好,也有許多不美好,她相信透過閱讀,透過文化深耕與具體轉譯、再現,可以擁抱、接納自己不好的地方,慢慢地認同土地,認同自己。在美濃開書店5年了,她也將書店搬遷到永安路新址,由於目前仍在施工中,接下來9月、10月,她將在美濃永安路的市定古蹟「邱添貴派下伙房」舉辦多場聊書講座、書市集,希望在深富客庄生活感的地方與大家聊天,開啟對話。再過幾個月,柚合學書在新址將會有一系列「美濃自然地景、人文歷史與在地知識」的文化轉譯,推出帶有美濃DNA的文化創意產品,讓地方的歷史和呼吸融進視覺藝術設計裡。 ▲「柚合學書」經常舉辦書攤市集,10月份也將於百年古蹟「邱添貴派下夥房」舉行小型書市集。(圖/翻攝自「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臉書粉專) 這些社會實踐,讓邱適珩多次獲得文化部實體書店發展補助與「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獎項,近期也獲得高市府青年局的青創補助。青年局局長張以理表示,柚合學書在美濃地區的文化,深耕集結客庄後生的力量,推廣在地文化和地方創生不遺餘力,希望青年局的青創補助,能夠帶動更多青年回鄉為地方共好,協助在地文化產業穩固扎根;歡迎有志加入青創行列的地方青年朋友搜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官網,加入官方FB、IG與Line@,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活力與魅力的文化饗宴 「原音迴響-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

生活中心/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於日前(9/2)在南紡購物中心一樓南紡廣場舉辦「2023原聚札哈木系列活動-原音迴響-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初賽),為台南市帶來一場充滿活力與魅力的文化饗宴;本次「原音迴響-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報名高手如雲,分為網路海選、初賽及決賽,共計32名原住民族歌唱好手報名海選,經專業評審擇優選出16強參與本場初賽。 每位參賽者的歌聲各有特色且繚繞人心,讓現場民眾為之熱血沸騰,現場甚至邀請到前一屆(2020年)札哈木之星冠軍(現今知名歌手)-邱軍壓軸演唱,為這場睽違3年的比賽畫下完美的句點;而這勢均力敵的膠著賽事,終於在專業評審見證下選出最後8強進入決賽名單同步公告於本市「札哈木市集」臉書粉專。 本活動決賽訂於10月28日(星期六),將選出札哈木之星前四名,現場邀請民眾票選人氣獎,最高票得獎者可獲得精美禮品,期盼大家前來共襄盛舉。#

走訪桃園龜山 尋找百年前龜崙社的生活遺跡

記者秦晴/桃園報導 桃園市文化創意觀光發展協會陳進龍總幹事,一直致力龜崙社的文化探尋及紀錄,於2023年7月帶領發掘桃園社造之美工作坊的學員,實地走讀平埔族龜崙社遺跡,希望喚起更多人對在地文化的認同。 ▲桃園市文化創意觀光發展協會陳進龍總幹事,為大家解說永媽隆古厝的保存及過往歷史。(圖/發掘桃園社造之美工作坊提供) 台灣北部龜山楓樹坑地區的平埔族龜崙社,是一個充滿傳奇的社群。在明末外來強權來到台灣統治時,外人因視龜崙社領地為生番兇悍的出草區,因而避開不敢踏越。康熙年間曾有龜崙人狀如生番的描述,直至雍正10年的討伐後才歸順清朝;乾隆年間將龜崙社編入台灣府淡水廳以北的熟番淡北十九社之一。現今桃園「龜山」的名稱,就是來自其為龜崙社人世居之地而得名。 ▲桃園龜崙社末代頭目永媽隆的古厝,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年。(圖/記者秦晴攝) 依據明治42年調查的熟番戶口,龜崙社共36户160人,當時龜崙頂社由永媽隆頭目擔任領導,在楓樹坑建有大厝。根據日治時期戶籍調查,龜社平埔族的姓氏有永、干、傅、柯、陳、林、袁等,其中永、干、傅、柯,堪稱龜崙社的「四大家族」。永姓家族在山區一帶從事各種行業,永字頭的商號是其特色。末代頭目永媽隆行事威嚴、熱心公益,於日治後期逝世,據後代子永成文表示,阿公遇事會出面排解且社眾都會服從。 ▲龜崙社平埔族的姓氏資料,永姓為大宗。(圖/記者秦晴拍攝) 龜崙社末代頭目永媽隆的古厝,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自其子孫永深淵35年前搬離後,房子一直空著沒人居住,龜崙社永家後代子孫希望成立基金會,以避開複雜的個人產權問題,而能原狀保存這棟老建築;在信仰方面,早年該地區有許多高大的樹木,當地居民認為樹大必有神,因此,樹下以「三粒大石頭」的土地公廟,成為居民信仰中心。 ▲桃園龜崙社永媽隆古厝一隅。(圖/記者秦晴拍攝) 雖因年代久遠及漢化影響,龜崙族群未保存母語,後代子孫大多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亦不具備原住民身份,但我們從永姓、干姓等特殊姓氏去探詢,仍可發現龜崙族裔後代的足跡,並對其過往勇猛事蹟讚嘆不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wmg-GlEnU ▲走訪桃園龜山 尋找百年前龜崙社的生活遺跡。(影片/記者秦晴製作)

金山醫院人行道優化 提升環境品質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旁原人行道鋪設20餘年,老舊且無障礙環境不佳,讓行人多感不便,在白珮茹議員及金山區公所努力下,積極地進行區內人行道的無障礙環境改善,以提升人行環境,提供用路人有更舒適的通行環境,改善後新的人行道總長約300公尺,面積達788平方公尺,共10處無障礙坡道,經歷近2個月的施工,終迎來了嶄新的通行環境。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旁人行道整修後變得煥然一新。(圖/金山區公所提供) 金山區長劉昌松表示,感謝白珮茹議員及五湖里李進發里長長期關心金山區內基礎建設,此次人行道施工經費約為631萬元,施工方式敲除原有損壞花台,重新舖設透水高壓磚,人行道寬度增加為3公尺,調整無障礙坡道,並於112年7月30日正式完工,改善後不僅塑造整齊且便於步行之通行步道,更大大提升金山醫院周邊通行品質。 ▲無障礙坡道調整後。(圖/金山區公所提供) 新北市議員白珮茹指出,過去金山醫院人行道鋪面不平整且寬度略為狹窄而有淨寬不足及無障礙不符規定等問題,為提升北海岸基礎建設,要求區公所儘速改善,今改善完成將人行道重新整建為安全、友善、可靠、舒適、健康的人本交通環境,逐步使金山成為更友善、宜居的環境。#

TSO助理指揮張致遠 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奪魁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助理指揮張致遠參加2023年第5屆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脫穎而出獲得首獎,張致遠曾於去年首度參賽並獲得銀獎,今年7月應大賽主審暨知名指揮家艾瑟羅德(John Axelrod)邀請再次挑戰。本次參賽人數更勝去年,在密集的賽程中與近7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指揮家共同角逐冠軍寶座,最終由張致遠奪下首獎。7月15日決賽後,於隔日與布加勒斯特交響樂團演出得獎者音樂會。 ▲左四起Nital Rach第三名、張致遠第一名、蔡敏超第二名。(圖/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由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音樂學會及布加勒斯特交響樂團共同舉辦,首輪選出15位參賽者進入第二輪,準決賽則與2023年魯賓斯坦鋼琴大賽銀獎得主吉加施維利(Giorgi Gigashvili)排練演出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片段,最後由評審選出6位進入決賽。 對於本次獲得首獎,張致遠說,有了上次比賽的經驗,更能輕鬆面對及掌握比賽節奏。而此次沒有參加大師班就直接比賽,雖無法事先掌握樂團演奏的速度及評審的要求,但也減少了體力與精神的消耗。此次能順利掄元,除了慶幸賽中能按照自己事先規劃的策略進行,也非常感謝TSO的栽培與磨練。希望未來能持續不斷精進,並有更多與各大職業樂團合作的機會。 張致遠為美國茱莉亞音樂院管弦樂指揮碩士,自幼學習小提琴,至高中時轉修打擊,熟悉多種樂器成為管弦樂指揮的能量。除古典音樂,也常指揮古典與流行跨界演出,現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助理指揮。 8月26日、27日於臺北城市舞台,將由張致遠指揮TSO與世紀當代舞團跨界演出舞蹈劇場《德布西與拉威爾的夢與畫》,結合交響樂、舞蹈及立體視覺設計,演繹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及拉威爾《鵝媽媽組曲》兩大法國印象派作曲家的經典作品。第一名

基北北桃 城市合作 搶搭暑假出遊潮  共同推動觀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迎暑假出遊熱潮,並強化北台灣跨域旅遊資源整合,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攜手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跨域合作共推觀光旅遊,邀請國內外旅客趁著暑假,來到北台灣創造夏日美好回憶。 ▲基北北桃整合北台灣跨域旅遊資源讓民眾遊玩及交通轉乘更便利。 (圖/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於「2023台北國際夏季旅展」臺北館舉辦「基北北桃城市合作交流」活動,北市觀傳局長陳淑慧說明,106年起臺北市政府推出「北北基好玩卡」旅遊票券,整合臺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熱門景點場館、交通及「大永貓」商圈購物優惠大禮包,至今共售出約160萬份;另因應暑假推出的「動貓樂玩套票」,自6月21日開賣也已經售出5867套。而在7月,臺北市更攜手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啟動「基北北桃都會通」1200定期票,讓四個城市交通轉乘更便利,跨縣市旅遊也更為熱絡。陳淑慧表示,未來北北基好玩卡的內容也將加廣、加深,將北台灣旅遊版圖拼湊更完整,讓旅客享受便捷且經濟實惠的旅程。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楊宗珉表示,新北在今年夏季安排了多元系列活動,有適合親子參與的「碧潭寫生趣!Colorful Bitan」,以及好友出遊的深澳鐵道自行車「夜間營運-星願七夕」;此外,新北指標性的音樂活動「新北市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和「新北市河海音樂季」也將於8月連續四週接連登場,邀請民眾到新北嗨玩整個夏天。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也說,「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將於8月11日盛大開幕,為期66天的世客博預期吸引百萬國內外遊客來訪桃園;為讓旅客感受客家文化的熱情與精神、吸引不同族群的民眾都來體驗桃園獨特的魅力,桃園市政府創下台灣觀光首例,攜手600餘家旅行社業者共襄盛舉,透過世客博主題遊程,結合桃園豐富的觀光景點分享給更多國內外的旅客,帶動桃園觀光熱潮。 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科長蔡慧婷介紹,基隆的夏季至秋初時節氣候宜人,相當適合各類戶外休憩活動與教育體驗,因此暑假期間推出「潮境海灣節」系列活動,不僅有市集、手作DIY及野餐音樂會,也將海灣及週邊場域變成「海洋生態體驗園區」,結合了地方創生、藝術文創及農特產三大主題,歡迎大家來到基隆深度體驗基隆美麗風光,在夜間海風的吹拂之下欣賞最棒的音樂會,感受美好夏日時光。 陳淑慧也補充,臺北的夏天很熱鬧,7月由「大稻埕夏日節」打頭陣,除了8場煙火秀璀璨河岸,還有專屬遊船行程及主題日優惠活動;另也能轉往寧夏夜市、迪化街商圈、延三觀光夜市、心中山線形公園、臺北地下街等地,品嚐米其林必比登小吃,或走逛在地的文創小店,體驗不一樣的臺北街區文化。 陳淑慧也說,歡迎大小朋友來到台北玩水,像是公館自來水園區、大佳河濱公園都推出相應的戲水活動,臺北市立動物園、兒童新樂園則適合親子同遊;東區商圈則推出「混東區潮FUN夏日趴」、松山文創園區「夏日松一下」活動,歡迎國內外旅客來到臺北Chill一「夏」。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