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善視察水碓南橋 強化職業安全
記者李佩勳/雲林報導 為打造公共工程優質安全工作環境,提升作業效能,縣長張麗善今(15)日率領交通工務局及工程團隊、勞動部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主任李文進、營造業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會會長蔡清為等參加「縣道154乙線-水碓南橋改建工程」觀摩活動,並表揚職業安全衛生表現優異廠商。同時向「營造業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會」提出入會申請,希望縣府能成為其中一員,共同推動職業安全的進步。 張麗善表示,安全衛生管理目標以「安全第一,災害歸零」及「逐年減災,杜絕災害」為最高原則。自108年起,縣府積極參與國家級獎項評比,獲得多次肯定,去年「虎尾鎮公安路立體停車場新建工程」榮獲建築類金安獎,成為職業安全衛生的典範。 張麗善指出,水碓南橋是雲林縣重要橋梁,因不符治理計畫及寬度不足進行改建,總長度650公尺(包括130公尺主體橋梁),預計寬度18公尺,總經費新台幣2.6億元,是縣政府重點工程。由於橋梁橫跨石牛溪,交通量大且有重要管線通過,施工遇臨水作業、交通安全、感電、墜落等高風險挑戰。自112年3月10日開工,工程進度穩定推進,並於113年3月1日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改道通車,展現工程團隊對職業安全衛生的努力。 張麗善強調,每個勞工都是家人,讓家人在安全安心的環境下工作並平安回家是最重要的事。縣府長期致力提升職業安全衛生,不僅參與國家級金安獎評比,還定期舉辦教育訓練,要求各業務單位明確編列相關經費,持續推動職業安全衛生,致力於打造優良公共工程環境。 ▲張麗善縣長現場透過VR科技展現相關職業安全衛生作業演練。(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勵志中學在籃海遇見愛 以球導善使愛與善得以循環生生不息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以球導善、串聯家人的愛」!勵志中學於5月14日邀請實力堅強的治平、光復高中籃球校隊,舉辦籃球校際友誼賽暨親子交流活動。法務部蔡清祥部長非常重視矯正少年全人教育,透過德、智、體、群、美五育,引導少年改變生命樣貌。活動當日,矯正署林明達副署長、丁善理社會福利慈善紀念基金會陳秀足執行長親臨現場為所有參賽選手加油打氣。林副署長勉勵球員秉持運動家精神,勝不驕敗不餒,如同面對人生困境也要勇往直前;陳執行長也表示,透過公私協力合作讓社會資源得以挹注矯正少年,使愛與善得以循環生生不息,勉勵少年不要放棄,人間處處有溫情。 ▲勵志中學邀請實力堅強的治平、光復高中籃球校隊,舉辦籃球校際友誼賽暨親子交流活動。(圖/勵志中學提供) 勵志籃球隊成立於112年7月,球員由各班級學生經過嚴格考驗,精挑細選,過去在外面比拳頭大小,現在則是比投籃,用實際行動證明心中有夢想,就能夠改變生命的軌跡。為成就美事,「起初全人教育關懷協會」及「國內知名運動品牌」熱情挹注物資與優質教練團隊,知名教練李成碩、徐俊仁與勵志熱血老師共同帶領這群男孩,每天努力不懈晨練,鍛鍊體能也磨練心志。對他們而言,籃球不僅僅是運動,更是追尋自由和夢想的契機。面對實力強勁的對手,當勵志球員被問到1對2會緊張嗎?阿庭(化名)點點頭:「難免還是會有得失心。但我知道只要盡全力就沒有遺憾。因為『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去面對恐懼』!」 ▲透過公私協力合作讓社會資源得以挹注矯正少年。(圖/勵志中學提供) 比賽現埸,由知名主持人張立群一一唱名介紹勵志球員,每位球員皆由他生命中重要的家人牽著手邁向球場,每一個步伐,都在述說著動人的故事。小宇的母親淚水盈眶說:「看見孩子綻放出自信的眼神,我知道最讓我掛心的孩子終於回來了!」 ▲每位球員皆由他生命中重要的家人牽著手邁向球場。(圖/勵志中學提供) 一場場籃球賽事,在與會來賓、家長、保護官、逆境社工及全校師生的加油歡呼聲中,直到結果出爐,眾人仍意猶未盡。透過籃球賽事和團隊學習,青春飛揚、學習力強的矯正少年正在重塑生命樣貌,打造正向人生的起點。在籃球場上,這些少年不僅找到了彼此,更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賽事結果雖有勝負,但在現場來賓的心中,他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就是對生命最美的詮釋。
嘉義縣警用車輛汰舊換新 翁章梁主持校閱儀式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警察局113年度編列1,068萬元,辦理逾齡警用車輛汰舊換新,新採購巡邏車6輛及機車71輛均驗收完畢,14日由縣長翁章梁主持授車及校閱儀式後,立即投入維護治安工作,以提升打擊犯罪效能。 嘉義縣警察局長林宏儒指出,縣內轄區幅員遼闊,執勤過程須行經山路及沿海路段,車輛極易耗損,為維護員警執勤安全,主動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逾齡警用汽機車汰換。因考量嘉義縣財政狀況,無法立即汰換所有逾齡警用車輛,但每年逐步汰換可降低逾齡車輛比例,除了購入新車,也呼籲同仁應定期維修保養設備,以維持執法安全性及機動性。 ▲嘉義縣71輛新購警用機車一字排開,接受縣長校閱。(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翁章梁說,警察勤務繁忙,在交通繁忙地區或連假期間都能看見他們執勤的身影,平時也需要開著巡邏車維護治安,民眾有需求時也會立即向警方求助,因此警察扮演維護社會秩序不可或缺的角色。透過添購新的警用巡邏車,提供同仁更完善的交通工具,期望所有人在執勤過程中能更具效率與機動性。 翁章梁強調,嘉義縣執政2大重要面向是「治安」及「環保」,為了讓民眾安心出入各地,需要仰賴警察維護社會治安。希望每位警察同仁能看見自己對社會的重要性,也感謝所有警察同仁的努力,讓嘉義縣的治安保持和平穩定。
提升嘉市汛期防災功能 黃敏惠視察防汛工程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受極端氣候影響,各地突發強降雨、颱風等致災機率持續增高。為因應汛期到來,市長黃敏惠今(13)日下午率市府團隊,協同相關單位與里長,前往嘉義交流道、興業西路車行地下道抽水機房、八掌溪湖內堤防及台18線軍輝橋等處,視察防汛整備與應變機制辦理情形,強化地方與中央合作防汛橫向聯繫與防災資源整合,打造完備區域聯防陣線。 工務處表示,提升區域排水能力及加速清淤一直是市府防汛重點,截至4月底區域排水及雨水下水道清淤長度15,318公尺,清淤量為1,498立方公尺,市府超前部署於1月26日進行防汛人員高司演練,並在3月15日邀集相關單位召開防汛整備會議,共同商討跨單位於應變期間資源整合與相互支援的工作,強化縱向與橫向之聯繫救災機制。目前已完成本市5處車行地下道機房設備測試、集水井內之淤泥清除,後湖及湖內2座抽水站巡檢、油料補充及試運轉作業,24部大型移動抽水機皆已完成相關整備及啟動作業,其中20部已在低窪或易淹水地區預先佈設,其餘4部待命備援。 ▲市長黃敏惠仔細聽取八掌溪內堤段整體改善營造簡報。(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工務處進一步說明,因應112年0910豪雨事件,市府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及地方自籌,增購7台大型移動抽水機增強防洪效能,更增設5座抽水機平台,提升抽排水效率,此外也導入科技思維,透過下水道55處水位監測感應器設置,及應用整合系統建置,有利於即時掌握易淹區域水情變化及雨水下水道系統改善分析等,籲請民眾清理自家前的排水孔是否有落葉或淤泥堆積,確保自家前排水順暢,共同做好防災準備、守護嘉園。
雲林縣家庭暴力防治宣導 攜手防暴幸福一家人
記者李佩勳/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今(14)日聯合雲萱基金會,在縣府親民空間舉辦「家庭暴力防治活動聯合記者會」,由副縣長謝淑亞攜手縣內家庭暴力防治社會安全網成員,共同宣誓「家庭美滿、攜手反暴」,呼籲大眾多些雞婆心,成為社會安全網的眼睛與協助者,共同防治家庭暴力。 謝淑亞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三年雲林縣家庭暴力案件通報量逐年上升,110年5,334件,111年5,247件,112年5,598件,顯示家暴通報觀念提升,也表明家庭暴力防治工作需持續推動,建立更強韌的社會安全網。 謝淑亞指出,縣府長期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希望民眾能夠知道如何通報與求助,了解應對家庭暴力的技巧,共同實現暴力零容忍的理念。縣府結合基層社區力量,與8鄉鎮47個防暴社區合作,截至今年4月底已設置1,174站「社區安全守護站」,提升社區性別平等的觀念及敏感度,讓防暴網絡與通報機制更完善。 雲萱基金會董事長黃凱稜表示,家暴案件增多,目睹家庭暴力兒少比例上升,需要社會大眾重視與關心。目睹兒少常因未直接遭受家暴而被誤會不受影響,但實際上,他們容易出現害怕、緊張、憤怒等情緒,影響學業表現,在未來家庭互動中可能模仿施暴者行為,導致家庭暴力在下一代中循環。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每年縣府與各網絡單位共同舉辦家庭暴力防治活動,今年5/25勵馨基金會將在綜合社會福利館舉辦「『愛擁抱 不用暴』我愛我的存在 馨與你同在」活動;6/29雲萱基金會將在古坑鄉綠色隧道舉辦「攜手反暴力‧暴力零容忍~家庭美滿ING‧攜手反暴不NG」。報名請洽雲萱基金會05-5351950或05-5351952,另雲林縣婦女保護會、中華民國新女性聯合會、百日草希望家庭協會及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雲林社工處遇中心等社會福利團體也將舉辦影片欣賞、活動表演及DIY手作活動,增進親子關係,讓「暴力零容忍」理念在每位民眾心中生根成長茁壯,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國科會「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 全球徵案啟動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面對生成式AI帶來的科技衝擊,為讓臺灣乘半導體製造優勢站穩此波趨勢,國科會5/14日舉辦「半導體創新暨產業新創高峰論壇」,由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宣布「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全球徵案啟動,延續晶創臺灣方案以IC設計、半導體相關應用為題,向全球科技人才發出英雄帖,盼藉由臺灣優勢產業資源吸引團隊提出在臺落地研發、商化布局構想,進而帶動我國百工百業發展。 活動邀請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以及「臺灣品牌教父」台北市電腦公會(TCA)榮譽理事長施振榮、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共襄盛舉。 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徵案 讓臺灣成為世界人才夢想之地 吳主委致詞表示,晶片已經成為驅動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核心,未來各國對晶片的需求將大幅增加,而臺灣更是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強大的支柱,為鞏固現有競爭優勢勢必得走出去。行政院已於2023年核定「晶創臺灣方案」,善用我國半導體資源,推動各產業借力發揮、加速創新,強化我國「矽島、科技島」國際地位。 國科會說明,配合晶創臺灣方案「利用矽島實力吸引國際新創與投資來臺」策略,推動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徵案競賽並公布試行辦法,針對全球有意與臺灣半導體産業合作之新創、法人及學研機構、自然人,以「IC設計創新」與「晶片創新應用」為題徵求精進技術或應用方案,並著重在地連結性(來台資源需求及具體發展規劃)、價值創造及技術創新等指標進行審查。獲選團隊除可獲得啟動資金、進駐空間、資深專家業師輔導外,更將視團隊需求鏈結產業提供實質資助,讓全球人才夢想可以在臺灣實現。 活動邀請多位產業專家,從各個面向解析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以及臺灣如何掌握AI科技的新契機。新思科技資深研發處長陳東傑以「啟動未來,運用AI 驅動半導體新創發展」為主題,解析AI科技與半導體的融合創新;台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以「創新生態系,厚植國際競爭力」為主題,暢談全球創新創業趨勢;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執行長吳志毅以「趨勢剖析,臺灣半導體的優勢及挑戰」為主題,大談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現在與未來。 國科會期盼藉由這項競賽啟發更多創新火花、為臺灣產業探勘全球最適技術、架接產業新創合作,加速全球人才落地,讓世界和臺灣一同準備好,攜手帶動百工百業,創造下一個輝煌10年。「2024 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第一階段線上徵選至2024年6月30日截止,詳細報名資訊可上國科會官網查詢。
綠島掩埋場傳火災 東縣府啟動空污應變監測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綠島垃圾掩埋場12日起火燃燒,由於現場全是易燃物,熊熊火勢產生濃煙竄升天際,消防隊儘速抵達現場控制火勢,綠島鄉公所也立即發放口罩給掩埋場溫泉區附近村民使用,縣府已啟動空污緊急事件應變監測作業, 13日緊急調度兩箱活性碳及一箱N95的口罩提供公所配合情形發放。 臺東縣政府表示,接獲火災通報後,除各相關單位儘速救災,將傷害減至最輕外,由於綠島並無空氣品質監測站,臺東縣環保局今早派員分別於綠島漁港、掩埋場周界、下風處、上風處及其他敏感受體地點等5處,以六用氣體偵測器及手持式懸浮微粒偵測儀器,進行PM10 、PM2.5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可燃性氣體(LEL)等空氣污染物進行監測。 根據環保局空氣監測結果,綠島垃圾掩埋場周界濃煙密布,燃燒主要產生懸浮微粒污染物,於下風處1km處的溫泉村聚落與1.5km處的朝日溫泉,分別測得PM10最高濃度920微克與169微克,此外,南寮漁港PM10與PM2.5則分別為119.7微克與32.4微克,PM10與PM2.5均遠高於空氣品質標準,其餘污染物濃度則無明顯高值。 臺東縣環保局指出,由於綠島鄉多為開放環境,污染物隨距離、風向逸散後被大氣稀釋,研判對燃燒地點上風處影響程度低,而燃燒地點下風處聚落目前影響亦不明顯,監控空品過程,環保局也呼籲掩埋場附近民眾,關閉門窗、減少戶外活動,外出帶好口罩做好自身呼吸道防護,若民眾有感覺呼吸困難或有不舒服症狀,請立即就醫。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 25位優異生獲原民會主委接見及表彰
記者張辰卿/新北報導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原民會主委夷將 Icyang 13日接見並表彰了25位優異的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考生。不僅是對考生們辛勤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族語文化的重視和保護。 ▲夷將Icyang主委受訪.(圖/張辰卿攝)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全國共有6,703名考生通過了認證,其中包括了年僅6歲通過中級認證的温瑿咘小朋友,她在4歲時就已通過初級認證,而15歲就讀高中一年級的林瀚同學,展現了非凡的語言天賦和對族語文化的熱愛。 林瀚同學在典禮上發表了他對族語的熱情和承諾:「我們講母語就如同在呼吸,所以我們不要懶惰,我們要更努力尋找祖先舌根上的語言。所以我們要加油勤奮地來學習傳統語言,這樣我們的語言才不會斷。」他的言論激勵了在場的聽眾,呼籲大家一起努力學習和傳承族語,確保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能夠永續發展。 ▲Pasang Pihu林瀚族語學習心得分享 .(圖/張辰卿攝) 除了年輕的考生外,典禮中還特別表揚了一位高齡87歲的李文來先生,他通過了初級認證。李先生與夫人都能說族語,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使用。他們的參與不僅展現了族語在各個年齡層的重要性,還體現了族語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在典禮上,夷將 Icyang 主委強調了會說族語對未來升學和就業的幫助。他指出,族語認證不僅可以為升學提供更好的保障,甚至在出國留學、公費師資及報考原住民族公務員時都需要取得相對應的族語認證。考取高級認證,亦可擔任族語老師與族語主播,會說族語是相當具有競爭力的!夷將 Icyang 主委:「如果我們不講自己的語言,我們自己的文化就會消失,我們自己的文化消失,我們就不是原住民了。」鼓勵更多人積極大聲說族語,共同努力保護和傳承原住民族的文化。 ▲ 表揚族語認證測驗大合照.(圖/張辰卿攝) 這次典禮提供了一個機會,更加重視族語的學習和保護,並感受到族語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族語保護與傳承的行列中。
孝順父母「簡單愛」 甲父母洗腳謝親恩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一年一度的甲父母洗腳活動, 12日在員山鄉員山公園舉行,活動係由宜蘭縣孝親尊師聯盟發起,藉由甲父母親洗腳感謝親恩。 林姿妙表示,「百善孝為先」這項由宜蘭縣孝親尊師聯盟推動的行孝運動,已邁入第17年,每年在母親節當天都會號召孝親家庭一起為父母親洗腳,透過雙手觸摸及按摩父母親那厚繭的雙腳,感念父母親對家庭的付出並感謝親恩弘揚孝道。提醒為人子女對父母親行孝要及時並把握愛的時光。 孝親尊師聯盟理事長朱儒文表示,每一年這項行動都會取用宜蘭各地的溫泉水,在活動現場為父母洗腳,而員山鄉是宜蘭縣水質優良的故鄉,取用日治時代就被發現的溫泉區用水,除了突顯宜蘭地理 特殊的天然資源,也強調在氣候變遷下,讓孩子了解擁有潔淨水源的珍貴。
慈濟基金會2024年浴佛大典 張善政感謝志工協助地震救災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11日下午前往桃園區,出席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佛誕節活動時表示,景福宮雖供奉開璋聖王,但同時也供奉著眾多菩薩,非常高興慈濟基金會和景福宮能夠首度攜手舉辦浴佛儀式,在這神聖之地,帶著虔誠的心祈求桃園與國家安寧。 張善政也感謝慈濟志工的付出,在4月3日地震發生時,不論是在花蓮還是在桃園的志工都從早上忙碌至晚上,貢獻時間與精力去幫助災民,其精神令人敬佩。 立法委員萬美玲表示,社會的和諧與國家的安定,都要由每一個人來自身做起,在佛誕節這個時候,大家要以誠心祈福。另外,母親節也即將到來,當母親以後每一個女人變成她這一生當中最美的樣子,雖然會有所犧牲,但當母親整體都是非常享受、幸福的一件事。 民政局表示,慈濟50年來以愛鋪路,愛的足跡,由慈善而醫療、教育、人文,另投入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環境保護,從偏遠的花蓮一隅開展至全球五大洲,慈濟志工,總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最適切的安慰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