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飛飛迎72歲冥誕 想要彈同調讓世界聽見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鳳飛飛唱出台灣土地上的風聲海聲與人情味 照片提供:鳳飛飛故事館 「帽子天后」鳳飛飛將在8/20迎來72歲冥誕。如今的她,或許逐漸化作時代的背影,但提到台灣歌謠,她的名字仍是無可取代的存在。從戒嚴時代逆風高唱母語、到籌劃《想要彈同調》專輯,讓即將失傳的台語歌重現光芒,鳳飛飛用盡一生,守護的不只是旋律,更是一段段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早在1960年代,電視台開播後的戒嚴年代,台語歌受到嚴格限制與查禁。那是一個要播放台語歌,得先確認「有沒有被禁」的年代。但鳳飛飛愛台灣歌謠、唱台灣歌,於民國65年,在台視《我愛週末》節目上,現場演唱了〈月夜愁〉,成為首位在電視公開演唱台灣歌謠的歌手,並透過《飛上彩虹》等節目,持續將台語歌帶進千家萬戶的黃金時段。 鳳飛飛唱出台灣土地上的風聲海聲與人情味 照片提供:鳳飛飛故事館 她唱的不只是歌,更唱出台灣土地上的風聲、海聲與人情味。1982至1985年間,她自製三集《鳳懷鄉土情》電視專輯,全程以台語主持、外景拍攝,為台語歌謠留下影像紀錄,也成為鳳飛飛歌唱生涯中最具意義的文化行動之一。 1992年,已解嚴的台灣迎來轉型時代,但鳳飛飛並未遠離她最熱愛的「家鄉歌」。她攜手與現任文化部長小野合作,展開《想要彈同調》專輯計畫,蒐集超過200首散佚台語作品,並親自嚴選灌錄成唱片、製作電視特輯、出版書籍,完整構築出台灣歌謠的歷史脈絡。其中如〈風雨夜曲〉、〈向日葵〉等歌曲,多數為首次錄音發表。專輯發行後在「金曲龍虎榜」上榜九週,銷售與評價雙收,甚至入選《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成為一代人最美好的回憶,並影響至今。 鳳飛飛唱出台灣土地上的風聲海聲與人情味 照片提供:鳳飛飛故事館 1995年,《想要彈同調II》再次啟動,加入更多文化專業者與樂手力量,延續她對歌謠傳承的執念,〈寫佇雲頂的名〉與〈心肝寶貝〉等歌曲動人再現,也見證鳳姐將台灣女性心聲與生命故事唱入歷史。 然而命運造化,鳳飛飛原訂2011年於北中南舉辦三場《鳳飛飛台灣歌謠演唱會》,不唱個人暢銷曲,純粹演唱台灣歌謠,甚至她還曾一度做好賠錢的準備,還跟主辦方說:「若賠錢願意自掏腰包拿錢出來貼。」,只為繼續發揚《想要彈同調》精神。所幸演出消息一公布即秒殺,而這也將是鳳飛飛首度開箱台北小巨蛋,鳳迷莫不歡欣鼓舞。但最終鳳飛飛未能踏上巨蛋舞台,壯志未酬,帶著遺憾離開人間。這場未竟之約,也成為許多後輩心中最想為她完成的心願。 鳳飛飛唱出台灣土地上的風聲海聲與人情味 照片提供:鳳飛飛故事館 如今,為紀念她的音樂精神與文化貢獻,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攜手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及鳳飛飛慈善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盤過思念的山》系列活動–「鳳飛飛金曲講唱會」,已於前天6月14日下午在大溪區文化會館演藝廳圓滿落幕。活動以鳳飛飛深具代表性的台語專輯《想要彈同調》為主題,不僅致敬她在推廣台灣歌謠上的貢獻,更喚起民眾對本土音樂的集體記憶。現場座無虛席,歌迷欲罷不能,還當場臨時加開安可場,圓滿落幕。 《想要彈同調》講唱會特別邀請無伴奏人聲合唱團Acapassion,以阿卡貝拉形式詮釋〈追夢人〉、〈流水年華〉、〈望春風〉與〈雨夜花〉等經典曲目,導聆人江俊龍教授說:「鳳姐也曾以無伴奏演出,她一直走在流行的前端。」 鳳飛飛不畏當時台語遭受傳播限制,致力台灣歌謠傳唱,並在所主持電視節目中演唱推廣。她於1977年起推出一系列《台灣歌謠專輯》,蒐集台灣重要音樂人的作品,影響歌壇深遠。鳳姐勇於嘗試的精神與對音樂的熱情,感動許多知名製作人。1992年發行的經典專輯《想要彈同調》,便由現任文化部長小野參與製作。《想要彈同調》更加完整勾勒出台灣歌謠的文化脈絡,成為傳承本土音樂的重要里程碑。金曲歌王許富凱在本場講唱會重新演繹歌曲〈想要彈同調〉,傳承鳳姐的精神,為台語樂壇注入新的生命。導聆人江俊龍聽完許富凱〈西北雨〉,也回憶鳳姐在演唱這首歌時,搭配「板凳舞」成為一絕,期待未來也能再重現。 鳳飛飛唱出台灣土地上的風聲海聲與人情味 照片提供:鳳飛飛故事館 金曲歌后朱海君則說:「鳳飛飛的台語歌有黏性,像會黏著土地一樣,讓人沈浸。」鳳飛飛的音樂傳奇,透過各種文化推廣活動繼續傳唱下去。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倩慧表示:「本次《盤過思念的山》金曲講唱會引起廣大共鳴,接下來重頭戲『鳳飛飛金曲歌唱比賽』,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鳳飛飛金曲歌唱比賽」祭出獎金20萬元,特別精選鳳飛飛27首經典曲目,供參賽者報名選唱,其中6首經典台灣歌謠,包括〈期待〉、〈想要彈同調〉、〈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寫佇雲頂的名〉、〈心肝寶貝〉與〈思念的歌〉,期盼參賽者以真摯歌聲傳達情感,延續鳳飛飛「唱自己的歌」的精神,讓音樂聯繫彼此愛鄉的心。「鳳飛飛金曲歌唱比賽」即日起開放報名,至7月10日止,歡迎有興趣參加者踴躍報名。洽詢電話:02-27067999、報名連結(https://reurl.cc/j9479p) 鳳姐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B4RjTvd9Z/?mibextid=wwXIfr 影音提供:鳳飛飛故事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鳳飛飛迎72歲冥誕 想要彈同調讓世界聽見
音樂產業重量級陣容齊聚 國內外知名大師開講 剖析市場新趨勢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音樂論壇葛萊美視角、如何塑造全球音樂產業的未來。 圖/台視 《2025 GMA金曲國際音樂節》將於6月24日至6月27日登場,為期四天活動內容豐富多樣,開幕當日匯聚本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六位優秀入圍者,包含一舉入圍五項大獎的都市原住民張淦勛、醞釀十年打造出入圍作品的「靈魂夜姬」鄭雙雙、Gen Z世代矚目新星Andr、擁有迷幻女聲的新生代OST女王JUD陳泳希、來自賽德克族的「愛與分享的領歌者」Kumu Basaw 姑慕.巴紹、矛盾系臥室饒舌家Someshiit山姆(以上依筆畫排序),六位新秀將輪番登場,透過風格迥異的作品展現當代音樂新勢力的多樣面貌與舞台魅力,為GMA金曲國際音樂節拉開序幕。 商務交流會從StreetVoice到Streetopia 打造音樂人可經營、可變現的影響力生態。 圖/台視 商務交流會音樂新經濟、讓你的數位分身幫你解放創作限制、打造全新粉絲互動體驗。 圖/台視 系列活動之一的「音樂論壇」力邀多位重量級音樂產業代表登場,包含王丸亮平將剖析日本VTuber(虛擬YouTuber)如何結合音樂、動畫與遊戲,以創意與策略跨越文化隔閡,打造全球虛擬偶像影響力。曾參與TREASURE、i-dle、LEE YOUNGJI等多組南韓知名藝人音樂創作與企劃的YG ENTERTAINMENT製作人金承南,將深入解析A&R在選曲與國際創作人媒合中的關鍵角色,揭示K-pop打造全球影響力作品的核心思維。以及由金曲獎製作人李權哲引言,帶領深入了解葛萊美獎製作人暨混音工程師Anthony “Rocky” GALLO,如何在聲音設計中兼顧技術與情感,打造動人聽覺體驗。還有Recording Academy(美國國家錄音學院)主席Panos A. PANAY,以葛萊美視角揭示全球音樂產業發展趨勢,探討音樂人士如何在數位轉型與跨境合作加速下拓展國際舞台。 商務交流會打造未來藝人、AI × 元宇宙的跨界實驗室。 圖/台視 音樂論壇 VTuber 的全球擴展市場戰略之探討。 圖/台視 今年更邀請日本、泰國、南韓、美國等國際級音樂產業專家來台交流,分享產業議題,包含「連結藝人與國際音樂節:創造雙贏機會」,由泰國Maho Rasop音樂節創辦人Sarun PINYARAT與SXSW Sydney音樂節策展經理Reginald HARRIS,分享如何透過節目規劃與藝人合作,提升音樂節的國際吸引力,並深入探討跨國音樂節如何在全球拓展與在地文化之間取得平衡,建立永續互利的合作。另一場「邁向全球:無國界的音樂行銷」則邀請到Songular創辦人兼總監Sam LEE、Kulimina共同創辦人Michael MAVOR及D Music Marketing總經理Daniela PAEZ,三人將分享在非母語市場中如何將音樂行銷至國際,並探討透過播放清單、社群平台及數據分析推動音樂打入全球市場的策略。 音樂論壇 K-pop 音樂製作的國際市場策略。 圖/台視 音樂論壇邁向全球、無國界的音樂行銷。 圖/台視 此外,「商務交流會」則邀請國內產業人士進行業務發表,作為推廣公司業務與認識新趨勢的平台,促進業界對話與實質合作,包含擁有38年音樂製作資歷的華語樂壇金牌音樂製作人陳子鴻,與在資通訊產業服務超過30年的英業達資深副總經理邱全成,將揭示如何運用AI與元宇宙打造虛擬藝人,並探索未來藝人形象與行銷的新可能。科科科技創新產品中心總經理彭弘達,將分享如何運用AI技術打造數位分身,突破創作限制,展開音樂互動與經濟模式的新可能。現任StreetVoice營運長田育綾,將透過自身數位內容策劃與平台營運經驗,協助音樂人深化粉絲經營、拓展私域影響力,打造可持續的創作與變現生態。 音樂論壇連結藝人與國際音樂節、創造雙贏機會。 圖/台視 音樂論壇從 John Legend 到 Cigarettes After Sex...
F.F.O首張冠軍專輯 最新主打 6/16晚間8點官方YouTube上線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原子少年2》冠軍男團F.F.O冠軍專輯赴日本取景、無畏低溫來襲完成拍MV和代言工作(左起)至琦、小新、彥旭、鈞嘉、勝銘、加藤琉士、俊希 照片提供:踢帕娛樂 《原子少年2》冠軍團F.F.O首張專輯《Future For One》在預購階段就登上冠軍寶座,6/6正式發行再交出亮眼成績,登上博客來5月份「暢銷排行榜冠軍」一展冠軍氣勢!最新主打歌〈大丈夫〉MV遠赴日本取景,同時完成首個滑雪品牌代言工作,行程滿檔足跡橫跨東京與新潟。F.F.O不怕吃苦完成所有的挑戰,縱使拍攝期間遇上罕見的暴風雪也不畏懼齊心打拼,正如歌曲所傳達的只有他們在一起,所有困難都能迎刃而解,一切大丈夫(沒問題)。新專輯也如願一切「大丈夫」衝出好成績,為了感謝一路相挺的粉絲們,F.F.O首張專輯同名簽唱會將於7/6 13:00在台北信義遠百A13北面廣場登場,F.F.O相當期待與粉絲們相見歡,「這是我們第一場專屬的簽唱會,也是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很久的成果,希望能讓粉絲看到我們從節目到出道,再到出專輯的蛻變與成長。」 最新主打歌〈大丈夫〉像是在訴說著F.F.O彼此要一起努力一起成長,邁向更遙遠的未來,就算世界有盡頭,但是夢想遠遠沒有,「即便遇到什麼關卡都『大丈夫』,我們會突破重重困難,成為獨特的F.F.O。」這首歌特別使用了中文、英文和日文三種語言,除了要展現F.F.O的多元性之外,也代表著挑戰國際市場的野心。 赴日拍MV遇罕見暴風雪、F.F.O感恩加碼7-6專輯同名簽唱會、在台北信義遠百A13北面廣場(前排左起)至琦、鈞嘉、小新(後排左起)勝銘、彥序、加藤琉士、俊希 照片提供:踢帕娛樂 為了讓一切都「大丈夫」,MV特別遠赴日本拍攝,鈞嘉、俊希、小新、彥旭、勝銘和至琦一起來到日籍團員加藤琉士的故鄉,第一次全團一起出國工作,年紀輕輕的他們出發前都難掩興奮,小新和至琦笑認因此失眠,小新甚至整夜沒睡直接到機場。MV中,F.F.O一起完成許多平常不會做的事情,像是在秋葉原街頭向路人毛遂自薦發專屬團徽、在熱鬧的日本街頭跳舞到點開滑雪技能,都讓他們印象深刻, 雖然最後因為遇上罕見的暴風雪,無法展現帥氣的練習成果,他們還是相當開心表示:「真的是一起共患難的兄弟們!」 擁有高人氣的F.F.O這趟日本行,除了讓MV一切「大丈夫」外,赴日期間也喜迎全新身份為知名滑雪品牌「滑雪中毒者」代言。同時要完成兩件大事,F.F.O的拍攝足跡橫跨東京與新潟,在經過越後湯澤車站時,他們看見自己的廣告看板,拍攝期間也有韓國粉絲認出他們求合照,都讓他們更有動力面對拍攝時的低溫來襲,團員們全力投入,狀態滿分,展現無懈可擊的專業態度。隨著MV即將上線,日本東京新宿街頭的戶外大型廣告牆,也同步播放〈大丈夫〉預告短片,再次展現F.F.O的高人氣,高人氣進軍國際。 為了感謝新專輯銷售創佳績,公司特別感謝宣布F.F.O首張同名專輯簽唱會好消息,F.F.O感謝粉絲們一路以來給他們很多力量,「因為有你們在台下熱情的互動,讓我們一直都能充滿能量!」自信表示已做好準備,請粉絲們一起來見證F.F.O的蛻變和成長。F.F.O首張專輯《Future For One》已全面發行,第二波主打歌〈大丈夫〉 MV 6/16晚間8點官方YouTube上線;7/6 13:00 專輯同名簽唱會在台北信義遠百A13北面廣場,詳情請洽官方社群網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F.F.O首張冠軍專輯 最新主打 6/16晚間8點官方YouTube上線
王思佳、劉伊心、徐小可領軍主持新節目《一起長大吧!》共譜親子、旅遊、生活探索實境秀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一起長大吧》是一檔結合親子、旅遊與生活探索的實境食旅節目,由王思佳、劉伊心、徐小可三位主持人領軍,走進城市巷弄與山海之間,發掘那些適合親子、也適合每個人的美好角落。 節目以外景實境方式呈現,每集帶領觀眾認識不同地點與主題,從在地小吃、特色體驗、親子景點到文化故事,陪你一起發現生活的靈感與感動。 但這個節目最重要的意義,其實藏在它的名字裡——《一起長大吧!》,不是我們帶著孩子長大,而是孩子們,帶著我們重新長大一次。 雖然在生活裡,是我們在照顧他們、陪伴他們學習,但每一個眼神、每一場對話、每一次旅行,都是他們在提醒我們,怎麼再次用純粹的眼光看世界,怎麼重新定義「陪伴」與「成長」。 《一起長大吧!》新節目上映記者會圓滿成功,特別感謝協力廠商共同努力: A Beach 101&Pizza「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8號B1」用最綠意盎然的生活方式、無拘無束自在灑脫的生活態度,享受自己最放鬆的那一刻! 愛康Lamorcom機能軟糖 – 每日補充營養好幫手。本產品提供膳食營養補充,建議每日適量食用。提醒您:保持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是健康的基礎。 「WUVAVA無酒精葡萄酒——健康飲食新選擇」本產品採用脫醇工藝製作,保留葡萄酒風味,不含酒精。 健康、低糖、低熱量,提倡健康飲食的新選擇!」 裸廚房寶寶粥「嚴選安心食材、通過SGS檢驗,不油不膩,鈉含量精準控制,適合寶寶的胃口。讓寶寶愛上吃飯!」 老虎牙子「提高攝氧量、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耐力-用老虎蔘讓有氧與活力來傳達幸福、順滑口感滋潤心靈!」 也謝謝與會廠商蒞臨指導: 汐游寶寶 宜蘭美好境界 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 kokozi台灣 《一起長大吧!》這不只是一場家庭的冒險,也是一場屬於每個人的成長之旅。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更多人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也學會在愛裡,一起長大。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王思佳、劉伊心、徐小可領軍主持新節目《一起長大吧!》共譜親子、旅遊、生活探索實境秀
王思佳、劉伊心、徐小可領軍主持新節目《一起長大吧!》共譜親子、旅遊、生活探索實境秀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一起長大吧》是一檔結合親子、旅遊與生活探索的實境食旅節目,由王思佳、劉伊心、徐小可三位主持人領軍,走進城市巷弄與山海之間,發掘那些適合親子、也適合每個人的美好角落。 節目以外景實境方式呈現,每集帶領觀眾認識不同地點與主題,從在地小吃、特色體驗、親子景點到文化故事,陪你一起發現生活的靈感與感動。 但這個節目最重要的意義,其實藏在它的名字裡——《一起長大吧!》,不是我們帶著孩子長大,而是孩子們,帶著我們重新長大一次。 雖然在生活裡,是我們在照顧他們、陪伴他們學習,但每一個眼神、每一場對話、每一次旅行,都是他們在提醒我們,怎麼再次用純粹的眼光看世界,怎麼重新定義「陪伴」與「成長」。 《一起長大吧!》新節目上映記者會圓滿成功,特別感謝協力廠商共同努力: A Beach 101&Pizza「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8號B1」用最綠意盎然的生活方式、無拘無束自在灑脫的生活態度,享受自己最放鬆的那一刻! 愛康Lamorcom機能軟糖 – 每日補充營養好幫手。本產品提供膳食營養補充,建議每日適量食用。提醒您:保持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是健康的基礎。 「WUVAVA無酒精葡萄酒——健康飲食新選擇」本產品採用脫醇工藝製作,保留葡萄酒風味,不含酒精。 健康、低糖、低熱量,提倡健康飲食的新選擇!」 裸廚房寶寶粥「嚴選安心食材、通過SGS檢驗,不油不膩,鈉含量精準控制,適合寶寶的胃口。讓寶寶愛上吃飯!」 老虎牙子「提高攝氧量、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耐力-用老虎蔘讓有氧與活力來傳達幸福、順滑口感滋潤心靈!」 也謝謝與會廠商蒞臨指導: 汐游寶寶 宜蘭美好境界 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 kokozi台灣 《一起長大吧!》這不只是一場家庭的冒險,也是一場屬於每個人的成長之旅。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更多人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也學會在愛裡,一起長大。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王思佳、劉伊心、徐小可領軍主持新節目《一起長大吧!》共譜親子、旅遊、生活探索實境秀
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越吃越補,為什麼還是越累越焦慮?洛桑醫師提醒:錯不在食物,在你怎麼吃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綜合報導/很多人覺得吃補、吃保健食品、天天五蔬果就夠健康了,但身體卻依然疲累、睡不好、壓力大。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在他的著作《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療癒身心靈的預防醫學》(時報出版)中指出,真正的關鍵,不是補什麼,而是怎麼吃。 他強調,「靜心飲食」才是療癒身心的根本方式。吃進去的不只是食物,更是能量與情緒的轉化。想讓食物成為補藥,有七個基本原則:吃飯前先聞香、心懷感恩,慢慢咀嚼,從飢餓到飽足都要有意識。偶爾練習獨自吃飯,別看手機、不講話,讓身體專心接收營養。適當的飢餓感是健康的,不要一餓就慌張找東西吃。年紀越大,更要多咀嚼,因為咬的動作能刺激大腦血流,是預防失智的自然方式。 然而,現代人吃飯的方式,常是與情緒連結。下班後壓力大,就跟朋友聚餐大吃大喝;身體疲累又心煩時,零食搭劇集不自覺一口接一口。這些情緒性飲食的背後,是焦慮與疲憊的累積。洛桑加參提醒,吃來紓壓不是不行,但更重要的是吃對方式、選對食材。他特別推薦五種植物性療癒食材,對情緒、壓力與腸道都有幫助,且安全又日常: ◎ 牛蒡:清腸道,帶來好心情 近年腦腸軸研究指出,腸道菌相與情緒密切相關。想讓好菌進來,得先把壞的清出去。牛蒡富含膳食纖維,能有效調整腸道環境。他建議削皮時不要太乾淨,因為外皮本身就有抗氧化成分,有助身心清理。 ◎ 芝麻:藏醫推崇的陽氣之源 芝麻在藏醫中是溫補聖品,有助提升陽氣與循環。從西醫觀點看,它富含色胺酸、鎂與維生素B群,有助血清素合成與神經系統穩定,是提升抗壓能力的好幫手。他建議與核桃、杏仁等堅果搭配,每日適量攝取。 ◎ 茄子:解熱、飽足又低熱量 水分含量高達九成,是夏天和初秋的清爽好物。茄皮中的茄黃酮苷具抗氧化、護眼、清血管效果。減重者食用時,記得少醬料少油,避免高熱量的烹調陷阱。 ◎ 大蒜:天然抗發炎,舒緩焦慮壓力 當感覺身體要感冒或過度疲勞時,洛桑加參會咀嚼兩粒生大蒜。大蒜中的蒜素、維生素C與硒等成分,能有效對抗自由基、減少慢性發炎,同時幫助穩定情緒與提升免疫力。 ◎ 香蕉:快樂荷爾蒙的推手 香蕉含有色胺酸與鉀、鎂、銅、維生素B群,是製造血清素與穩定神經的天然來源。洛桑加參說,有位做人資的朋友曾抱怨老闆只會發香蕉當激勵,他笑說「那至少是快樂的猴子」。真正懂得利用香蕉補充營養的人,其實抗壓性也相對較高。他建議搭配豆製品、優格或起司一起吃,效果更好。正在減重的人則可選微青、不過熟的香蕉,更能增加飽足感與幫助排便。 飲食,不只是維持生命的手段,更是調整情緒、對抗壓力的重要力量。當你吃得對、吃得靜、吃得有意識,你會發現身體慢慢輕盈、心也變得穩定。與其靠藥補,不如從餐桌開始,吃出健康也吃出好心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越吃越補,為什麼還是越累越焦慮?洛桑醫師提醒:錯不在食物,在你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