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臺北青年學堂ESG講座 葉欣誠教你把永續變「超能力」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在氣候變遷、資源枯竭與社會不平等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早已不只是企業經營的口號,更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為提升青年對永續議題的理解與實踐力,臺北市政府青年局於6月辦理「青年學堂 Youth+」系列名人講堂,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主講《ESG不只是口號!讓永續成為你的超能力》,吸引眾多關心環境與社會議題的青年熱情參與。 葉欣誠教授長年投入永續發展推動與ESG教育工作,善於以貼近生活的語言,將複雜觀念化為可行動的實踐策略。講座中,葉教授從國際趨勢談起,連結臺灣的在地發展脈絡,引導青年認識ESG三大面向的核心價值,透過企業實例與生活場景,說明ESG不只是企業策略,更是每一位青年朋友可以落實在日常選擇中的行動指南。 他指出:「從消費決策、職涯規劃、社群參與到投資理財,每一個行動都能成為推動永續的契機。」葉教授鼓勵青年朋友勇於思考自己的影響力,透過小小的選擇累積改變的能量,讓ESG不只是抽象理念,而是日常生活中可實踐的價值觀。 在與現場青年互動交流時,葉教授更強調ESG素養將是未來職場的競爭優勢。如今許多企業已將永續視野納入人才招募與升遷評量指標,具備ESG觀念與實作經驗的年輕人才,將更具備全球視野與跨領域潛能。他也提醒大家:「永續不只是為了地球,也是為了你未來能擁有選擇人生的自由。」 臺北市青年局表示,「青年學堂」致力於打造青年與趨勢接軌的學習平臺,透過邀請各領域名人開講,引領青年認識社會變遷、科技應用與職涯挑戰等關鍵議題。此次講座從全球角度落實在地行動,厚植青年推動永續發展的信心與能力。 臺北市青年局預告,「青年學堂 Youth+」將持續推出更多聚焦時代需求的系列課程,從產業趨勢、生活應用到公共議題,培養青年全方位的思考與行動力。活動課程與報名資訊請至臺北市青年局網站(https://www.class.tcyd.gov.taipei/)與社群平臺。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臺北青年學堂ESG講座 葉欣誠教你把永續變「超能力」

整合資源創新推動 蔣人同為台中農村注入發展新動能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新社區抽藤坑休閒農業觀光文化協會秘書蔣人同為推動農村整體發展,長期致力於整合社區人力與物力資源,積極參與農村產業創新與推廣,成為在地農業轉型與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她的努力不僅提升地方產業競爭力,更為高齡化農村注入年輕活力,展現農村創生的典範,也希望持續結合在地能量,推動農村活化與永續發展。 市府農業局說明,蔣人同目前亦擔任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中分署扶植的農產品牌「山守現」會長,該品牌集結中苗地區共30個農村社區,致力於區域農產整合與品牌價值提升,成為推動農村產業升級的重要平台。 不同於一般農村從業背景,蔣人同原服務於會計師事務所,憑藉其專業能力與創新思維,轉投入農業領域,導入友善耕作模式並推動產品升級與設計開發。所推出的紅茶產品兩度獲選為「農村好物」,足見其產品開發能力及市場潛力。此外,她也參與「農村好店」計畫,活化社區閒置空間,建構具在地特色的文創農店,成為抽藤坑地區重要的旅遊服務據點,帶動觀光人潮並促進地方經濟成長。 在產業經營之外,蔣人同亦著眼於社區人力資源的永續發展。她推動「長者講師」計畫,鼓勵社區長輩將傳統技藝轉化為教學課程,不僅提升其自我價值,也創造額外收入來源。同時,結合在地農友與中和國小,共同推展食農教育,促進跨世代學習,深化居民對土地與飲食文化的認同與理解。 蔣人同在農村產業創新、社區資源整合及世代共融上的多元實踐,展現出卓越的執行能力與公共參與精神,為台中市農村注入創新動能,也為其他農村地區提供可參考的發展模式。未來,台中市政府將持續與在地推手合作,共同推動農村活化與永續發展,實現宜居農村的願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整合資源創新推動 蔣人同為台中農村注入發展新動能

廉能推動綠能! 中市民政局舉辦跨局處廉政宣導 強化綠能採購廉政意識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強化公務員在政府採購與綠能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廉政意識,落實陽光政治理念,台中市政府民政局、財政局、主計處及研考會今(17)日攜手舉辦114年「深耕綠能誠信、構築幸福家園」專案廉政宣導講習,邀集4局處業務相關人員約70人參加。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課程特別邀請台灣台中地方檢察署檢肅黑金專組檢察官黃裕峯擔任講座,從採購法規視角剖析違失案例,引導公務同仁深化對相關法規的理解與應用,確保綠能政策推動過程中落實誠信治理並依法行政。 吳局長指出,此次宣導課程不僅是法令傳遞,更是價值的傳承。他強調,「誠信」是所有公共服務的核心,當綠能政策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依法行政與風險管理的意識更應與政策同步前行,期盼透過跨局處合作與持續的教育訓練,讓每位同仁都能成為推動廉能綠能的實踐者,攜手打造市民安心信賴的幸福城市。 民政局說明,隨著政府積極導入再生能源、實踐永續發展的政策方向,公共工程與採購案件日益增加,公務員不僅要熟悉相關法令,更需具備風險辨識能力與防弊意識,確保整體流程透明、公正。此次課程黃檢察官以實際案例說明招標、評選、驗收等各階段常見的違失態樣,提醒與會人員審慎應對潛藏風險,並鼓勵持續精進專業能力,強化自我防護,避免不當行為發生。 民政局指出,廉政教育是打造廉能政府的根基,而「誠信」更是推動綠能政策不可或缺的支柱。透過此次課程,不僅深化公務員對法令規範的認識,也強化其在實務執行中的道德判斷與專業素養。未來將持續結合政策推動與廉政宣導雙軌並進, 厚植公務員正直與專業精神,打造更加陽光、透明的行政環境,共同構築市民安心信賴的幸福家園。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廉能推動綠能! 中市民政局舉辦跨局處廉政宣導 強化綠能採購廉政意識

各縣市紛紛取經!從親子館到兒童運動中心  盧市長讚:打造「全方位」兒童友善空間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打造友善育兒城市!台中為全台第二大城市,人口結構年輕。台中市長盧秀燕今(17)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身為六都唯一的女性市長,也是一位母親,針對年輕家庭需求,市府積極推動「區區親子館」與兒童運動設施建設,提供孩子們安全、多元的成長空間。市府透過活化場地資源、建置親子館與全國首創的兒童運動中心,讓每位孩子都能快樂成長,吸引外縣市首長前來取經,目前全市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使用在113年度已突破400萬人次,「感到很安慰」。 盧市長表示,近年市府積極打造育兒友善環境,推動相關制度與建設,讓年輕爸媽願生敢養。身為六都唯一的女性市長,也是一位母親,她非常了解父母在教養過程中的需求,為提供孩子們良好的成長環境,她上任後積極推動各區設置親子館,截至目前已開設17處,預計在明年底前達成30處,實現「區區親子館」的目標。親子館不僅提供兒童遊戲、活動與學習空間,也強化親子互動,促進親子共融。感謝各局處協助提供場地,像是利用閒置空間,充分活化資源,讓市民能就近享有完善的親子休閒設施,是市府推動友善育兒城市的具體成果。 盧市長也說,台中在兒童運動發展上也積極創新。過去國民運動中心設施多為成人設計,因此市府除將興建中的國民運動中心升級為「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更首創「兒童運動中心」,打造專屬兒童的運動空間。此外,沙鹿、西大墩、太平、烏日、西區等地也設立各具特色的兒童運動中心,如彈跳專區、攀爬設施及兒童技擊課程等,讓孩子們在各區域都有適合的運動體驗。全市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使用在113年度突破400萬人次,獲得市民高度支持,也成為各縣市爭相取經的成功典範。 今日市政會議,社會局長廖靜芝、運動局長游志祥以「打造兒童歡笑天地一親子館曁兒運中心」為題進行專案報告。廖局長說明,台中市親子館以「共育共玩」為核心理念,致力打造友善育兒環境。親子館的設計以「兒童發展」、「家庭支持」與「社區工作」為三大主軸,提供0至6歲幼兒與照顧者免費的遊戲空間、親子活動、親職教育、教玩具借用等多元服務。自盧市長108年上任以來,從原本僅有4座親子館擴增至目前已達17座,預計115年將實現「區區有親子館」的目標,致力打造幸福友善育兒城市。 廖局長說明,台中各親子館依據在地文化與空間設計特色的活動內容與設施,如大雅親子館融合小麥文化,引導孩子認識農作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歷程;西屯親子館則活化西屯何厝市場空間,打造迷你市場情境,讓孩子化身小小採買員、店員、廚師等角色;石岡親子館則引進AI科技互動設備,提供創新學習體驗;和平親子館則強化原鄉部落文化串聯與外展服務。 針對兒童運動部分,游局長表示,自盧市長上任以來,即推動全國首創「兒童運動中心」,目前已設有6座國民暨兒運中心與4座專屬兒童運動中心。這些場館整合六大核心設施與周邊資源,打造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運動空間。例如北區國運擁有一館三池,推廣親水課程如水上芭蕾與泡泡冒險營;朝馬國運則有標準羽球場地,舉辦多場兒童羽球課程及賽事;大里國兒運則引進壁球運動設施,潭子國兒運則整合球類、水域、陸上教學,鼓勵孩子多元發展。 游局長也說,市府積極活化閒置空間,建構專屬兒童運動場域。如沙鹿兒運中心台中首座彈翻床設施、西大墩兒運中心則打造攀岩抱石訓練牆等。即將推出的豐原國兒運主打「樂此不匹」的樂樂棒球與匹克球球場、清水國兒運則主打兒童極限運動、太平國兒運結合森林探險課程、烏日全民館為室內外棒球樂園、西區兒運將成為兒童技擊訓練基地,將提供柔道、跆拳等訓練,讓孩子從小建立運動習慣與自信。市府總投入經費逾60億元,113年度使用達400萬人次,展現台中打造兒童友善運動城市的成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各縣市紛紛取經!從親子館到兒童運動中心  盧市長讚:打造「全方位」兒童友善空間

捐發票免費換入場門票 中市地稅局「民歌50 傳唱稅樂」演唱會 6/23起開始兌票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將於7月12日晚上7時30分在台中市中山堂舉辦「民歌50 傳唱稅樂」演唱會,邀請實力唱將施孝榮、殷正洋、南方二重唱、白安等藝人同台演唱,還有「森之聲合唱團」帶來開場表演,精彩可期。只要到地稅局各分局或指定圖書館,捐贈發票即可兌換入場券,募得發票將全數捐贈給台中市慈善機構,歡迎民眾共襄盛舉,響應社會公益。 地稅局長沈政安表示,為宣導輕稅簡政措施及推廣雲端發票政策,並響應社會公益,演唱會以捐發票兌換入場券方式辦理。6月23日至7月8日,上班日上午8時30分到下午4時30分(中午12時至下午1時休息),到該局所屬文心、大智、大屯、東勢、東山、豐原、民權及沙鹿分局,或市立圖書館開放時間,到總館、大墩、北區、西屯、溪西、南屯、葫蘆墩及潭子分館,捐贈今年5至7月實際付款金額10元以上紙本發票正本8張或雲端發票5張,即可兌換入場券1張,每人限換6張,兌完為止。溫馨提醒,圖書館僅受理紙本發票捐贈兌票。 地稅局說明,活動當日必須憑票入場,視障朋友可帶導盲犬進入。活動現場並設有租稅、檔案應用及廉政宣導攤位,邀請民眾欣賞民歌時共賞台中稅史、共讀童趣十足「擁抱陽光之心」漫畫集,輕鬆認識廉潔誠信之重要性。 地稅局補充說明,為滿足無法至現場觀賞的民眾,也於粉絲專頁提供線上直播,民眾如想進一步瞭解活動相關資訊,請於地稅局網站或「中市稅輕鬆」粉絲專頁查詢,也歡迎撥打地稅局免費服務電話 0800-000321 或04-22585000按1轉全智慧客服中心,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捐發票免費換入場門票 中市地稅局「民歌50 傳唱稅樂」演唱會 6/23起開始兌票

以創新行動推動台中農村再生 返鄉青年黃郁茹扎根烏日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來自烏日的返鄉青年黃郁茹,以實際行動回應地方需求,積極參與農村再生與社區營造工作,透過創業、教育推廣與資源整合,成功搭建都市與農村之間的溝通橋梁。黃郁茹深耕地方、創新推動的成果,獲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推薦為此屆農業部「農村領航獎」候選人,展現返鄉青年在農村發展上的實踐典範。 市府農業局說明,黃郁茹返鄉後創立「黑皮泥思有限公司」及「Happiness土地學院」,推動以教育與體驗為核心的農村參與模式,連結地方農民與都市民眾。透過一系列體驗活動、農產品行銷與食農教育課程,協助烏日農村社區開拓鄰近都會市場,促進城鄉連結與農村轉型。 在「人」的連結方面,黃郁茹特別重視跨世代、跨領域的協作模式。她攜手在地老中青三代農民與各級學校共同推動食農教育,培育農業意識並深化對土地的理解。同時促成「烏日合作社」的成立,成功凝聚青年農友,建構互助共學的合作平台。 在空間場域的營造上,黃郁茹以系統性思維推動多個據點建置,從「青仔巷青年創客基地」、「青銀共創場域」到「烏日農青共創館」,逐步打造出支持農村青年與小農的實體平台。該場域除提供青年農民展示產品與資訊交流功能外,更成為日常聚會、會議討論與資源共享的據點,促進在地農業人才穩定發展。 市府農業局表示,黃郁茹跳脫傳統單一部門服務社區的運作模式,展現其在第一線深度參與農村的整合能力與創新精神。她結合地方資源、建構實體平台、串聯世代力量,全面提升農村社群的公共能見度與永續發展潛力。此次獲推薦參選「農村領航獎」,實至名歸,期盼透過表揚機制鼓勵更多青年投入農村,為台中農業注入更多創意與能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以創新行動推動台中農村再生 返鄉青年黃郁茹扎根烏日

太平山區門戶道路全面升級! 中市一江橋段夜間燙平完工 提升行車安全與舒適度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太平區市道中129線及136線(東平路及長龍路)為區域重要交通要道,串聯頭汴坑溪兩側的一江橋,更是通往太平山區各大景點的關鍵聯絡橋梁。為提升道路品質與行車安全,市府建設局日前進行為期三天的夜間刨封作業,日前工程已順利完工,全面優化通行條件,提供市民更安全、舒適的行車環境。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太平區市道中129線及136線不僅可串聯至南投國姓鄉,沿線更鄰近蝙蝠洞、酒桶山、赤崁頂等知名景點,假日吸引大量民眾與自行車族群造訪。燙平工程範圍自東平路79號至長龍路一段162號,包含一江橋、東平路與長龍路一段,全長約865公尺,施作面積達1.1公頃,總經費約700萬元,目前工程已順利完成,感謝沿線居民與用路人的支持與體諒。 建設局說明,此次燙平作業除完成一江橋前後路段整修,長龍路二段亦預計於今年8月中旬前展開燙平工程,施工長度約970公尺,完工後將進一步提升通往山區景點的行車安全與舒適度。工程採夜間施工,並事前公告施工範圍與時程,期間設有明顯標示及交通指揮人員,引導用路人提前改道,盡量降低對交通的影響。 建設局補充,工程施作前已主動邀集里長、在地居民及鄰近的頭汴國小、光華高工召開施工說明會,充分溝通施工內容並取得夜間施作共識,獲得地方、校方及用路人高度支持與配合,工程已於6月10日順利完成。未來市府團隊將持續推動路面燙平計畫,積極提升道路品質,打造市民有感的優質交通環境,落實市長盧秀燕「富市台中、行人安全」的施政願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太平山區門戶道路全面升級! 中市一江橋段夜間燙平完工 提升行車安全與舒適度

千隻鱟寶寶回家了!北市40校學子用行動守護海洋生態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市以推動不臨海的海洋教育為特色,恰逢6月20日國際鱟日前夕,北市學生以實際行動響應全球性海洋保育盛事,北市自113年起啟動鱟知鱟學計畫,114年國中小共40所鱟養殖保母學校師生在經過10個月的照顧,在5月在新北市八里區的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將成功孵育的1000多隻鱟寶寶送回大海。 教育局推動「113年度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海洋公民科學教育實施計畫」,由臺北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攜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結合「鱟保母學校」活動,透過跨縣市合作,讓臺北市雖不臨海,卻能讓學生親身參與海洋復育行動,實踐海洋公民的責任與行動力。教育局積極整合博物館資源、科學探究與戶外教育,不僅提升學生的海洋科學素養,更激發他們對環境保育的情感與責任。從飼養到放流,學生體驗的不只是科學知識,更是關懷生命與守護生態的實踐行動。 東新國小陳同學表示:「這兩個學期我們科學隊養了活化石—鱟,在這段時間我的心情是感動,因為我們看著牠從一齡鱟養到二齡鱟讓我非常感動。我要祝小鱟們平平安安在大海裡生活。」幸安國小林主任表示:「今天我帶著孩子們一起參加「送小鱟回大海」活動,看著來自40所學校的孩子們從小心翼翼地將照顧10個月,從卵到孵化後的小鱟放回海中,眼神裡充滿了期待與關愛。 他說,這不只是一次親近自然的體驗,更是一堂生動的海洋保育課。孩子們從中學會尊重生命,也懂了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感謝教育局與海科館推動這麼有意義的公民科學活動,我相信,這顆守護大自然的種子,已悄悄種在他們心理。」 儘管放流當日天候不佳仍澆不熄學生們的熱情參與,114年教育局持續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海洋公民鱟科學,將「親海、知海、愛海」的精神轉化為深具內涵的教育行動,涵養海洋意識與海洋科學素養,為海洋的友善共融永續,奠定優質的發展基礎。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千隻鱟寶寶回家了!北市40校學子用行動守護海洋生態

高市府攜手民間挹注社宅量能 打造智薏宜居新典範 助攻亞灣區產業發展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亞灣第二期智慧社宅之興建採取公辦都更方式,經由公開招商徵選實施者負責新建後再交由市政府營運;本案於本(114年)年3月間公開評選結果由國揚集團子公司威力國際開發與藏美集團之藏裕營造兩家公司組成合作聯盟獲選。 今(06/17)日由高雄市政府林欽榮副市長代表市政府與該合作聯盟所申設成立之「亞灣智能股份有限公司」郭君傑董事長,共同簽約宣布正式啟動。全案投資金額預計約110億元,規劃興建2棟智慧型社會住宅及2棟集合住宅,以「5G AloT智慧住宅」、「城市中的公園」為概念設計優質宜居宅,並預計於120年完工。該案緊鄰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與5G AloT產業聚落,將為亞灣地區再新增658戶社會住宅,與原本高雄市政府自建亞灣第一期634戶社宅基地直接相鄰,並將以綠意連通平台串聯,共計將提供約1,292戶社會住宅,成為高雄市核心區重要的全齡智慧宜居聚落。 林欽榮副市長指出,本案基地緊鄰「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不僅是高雄數位科技產業聚落,同時也是金管會於今年4月宣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高雄專區基地,基地位置鄰近輕軌軟體園區站、捷運獅甲站與未來捷運黃線捷運站,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基地為因應發展所帶來的交通需求,特別規劃於啟聖街退縮4.5公尺為供道路(加計原有8公尺路幅則為12.5公尺路寬)使用,以提升周邊道路交通流暢度與安全性,展現前瞻的交通與都市設計整合能力。 都發局長吳文彦表示,本案基地是繼特貿三都更案後,再度釋出位於亞洲新灣區的市有土地辦理公辦都更,基地面積約1.4公頃,位於復興三路與啟聖街口,將申請取得綠建築黃金級、智慧建築銀級、低碳建築第二級等多項標章,打造安全、節能、智慧的高標準居住品質。未來將為亞灣地區增658戶社會住宅,與一期634戶社宅相加全區可提供約1,292戶社會住宅。全案採低建蔽設計,地面層留設約1公頃的大面積開放空間,打造「城市中的公園」,未來將提供智慧公宅、一般住宅、商業店鋪及AI醫療室、AI會議中心、智能無人商店、智能全齡健身中心、厨藝教室暨銀髮樂活中心、兒童圖書室,建構全齡宜居住宅社區。 都發局表示,亞灣智慧公宅二期展現公私協力的成功模式,由威力國際開發與藏裕營造合作組成的亞灣智能公司擔任實施者,投資金額逾110億元。承辦團隊亦發揮企業社會責任,於基地周邊設置公共藝術品及YouBike租賃站等多項社會回饋亞灣智慧公宅二期預計於120年完工啟用,未來將結合第一期既有的托育、日照、社區照護,形塑完整的智慧宜居生活圈,市府將持續穩健推動社會住宅及都市更新政策,落實在亞灣區透過「產業、居住、商業」三位一體整合發展,推動高雄朝向智慧城市與居住正義雙軸並進的城市願景前行。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市府攜手民間挹注社宅量能 打造智薏宜居新典範 助攻亞灣區產業發展

料理夢想飛越國界 臺北育達餐飲科征戰韓國奪四銅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育達高級中學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班在2025年6月前往南韓首爾,參加由世界廚師協會(World Chefs Association)主辦的國際賽事——「SFH Culinary Challenge 2025」。此次比賽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廚師與餐飲新秀,競爭激烈,學生與教師憑藉精湛廚藝與高度專業表現,勇奪四面銅牌,為臺灣技職教育再添佳績。 該校說,此次參賽團隊由餐飲管理科一年級建教班學生與教師組成,包含1年8A班學生莊雅芸與指導老師鐘尤君老師共同前往。在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其中,莊雅芸同學在「Main Course Meat or Poultry」項目中以精緻創意與細膩手法獲評審肯定,榮獲銅牌肯定;此外,莊雅芸同學與鐘尤君老師搭檔參賽「Hot and Cold Pasta Duo」項目,再度摘下銅牌,展現師生協同作戰的優秀默契與技術傳承。鐘尤君老師同時個人出戰「Asian Noodles」項目,憑藉深厚的亞洲料理底蘊與創意演繹,再度榮獲銅牌,展現臺灣餐飲教育人才的國際實力。 本次參賽成績不僅是選手自身努力的成果,更凝聚了幕後指導團隊的辛勞與熱情。校方表示,鐘尤君老師與陳建佑師傅在賽前投入大量時間進行菜色設計、實作訓練與國際規格演練,幫助學生理解國際競賽的評分標準與料理趨勢,並在精神與技術上給予全方位支持。 臺北育達高中長期重視技職教育的實務經驗與國際視野,此次能在世界級的競賽舞台上展現臺灣技職教育的成果,不僅為校爭光,也鼓舞更多學生勇於挑戰、放眼國際。校方亦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國際交流與專業培訓,期望讓更多學生站上世界舞台,發光發熱。此次佳績象徵著臺北育達高中餐飲科教學品質與實作能力的高度肯定,證明臺灣技職教育在國際舞台上具備高度競爭力,也讓世界看見臺灣年輕世代的無限可能。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料理夢想飛越國界 臺北育達餐飲科征戰韓國奪四銅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