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導師 少龍圓寂 弟子感念恩師遺愛人間
睿傳媒/生活中心報導 靈修師父 少龍於2025年2月圓寂,享年72歲,本(11)日上午11時,近千名信眾齊聚台北市第二殯儀館參加告別式,來悼念及送別少龍最後一程,感念恩師一生致力教導靈修,帶領無數人走向光明大道。 ▲靈修師父少龍於2025年2月圓寂,告別式的會場莊嚴肅穆。(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少龍一生奉天行道,秉持謙虛、仁慈之心,將《道德經》與靈性修行相結合,啟發眾生智慧,帶給許多人心靈上的平靜與力量。他用歌聲傳遞愛與正能量,無論是靜心吟唱還是教誨開示,皆讓人如沐春風,深受啟發。 ▲少龍給予弟子生活中的教化,溫暖弟子心靈,讓大家成為正直、良善之人。(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許多弟子回憶,少龍對門人關懷備至,總是充滿愛心,悉心指導每位弟子,並且少龍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也不愛世俗的讚美,以身力行教化,帶領弟子們力行修行、淨化身心,讓無數人從迷惘中找到人生方向,猶如燈塔般照亮人們心靈。 ▲少龍一生致力教導靈修,對每位弟子因材施教、無為感化,其典範永存人間。(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然而,世間總有誤解與流言,少龍行道期間曾多次被弟子告上法院,但熟知內情的弟子們表示,恩師少龍始終秉持正念,不求名利,並無媒體報導之負面情事,只願將修行智慧與眾生分享,過去檢調單位曾於少龍住處查扣的8千萬元案件,法院已認定少龍並無任何違法行為,還其清白。弟子進一步指出:「少龍一生為人清廉,面對誣告和構陷始終保持沉默,這是因為他相信事實終將勝於一切謠言。法院的判決證明了師父的無辜與委屈。」 ▲面對外界紛擾,少龍清者自清,法院還其公道,弟子們以實際行動支持敬愛的師父。(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今日的告別式,很多人眼框溼潤,對少龍的離去滿懷不捨。有一首歌「我心都給你」,歌詞唱到:「自從我開始認識你,改變了我自己,我覺得生命裡有意義,人生也有意義……。」正說明弟子對少龍無法言語的感恩之情。此時此刻,少龍已雲遊仙鄉,但其仁慈之心與靈性教化,將長存於天地之間,持續引領世人走向修行;每當人們孤獨或寂寞的夜裡,少龍總如天邊「最閃亮的一顆星」在遠方指引前行,將愛與光明傳遞給更多人 https://youtu.be/mh5EKMr56AA
少龍師父告別式弟子齊聚追念 憶及過往教導向善 法院審理獲清白 籲大眾正視真相
睿傳媒/生活中心報導 少龍師父的告別式於2月11日莊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弟子和信眾齊聚一堂,懷著無限感恩與追思,悼念這位一生致力於弘揚善行與仁愛的精神導師。現場氣氛肅穆莊嚴,弟子們追憶師父的教誨與恩德,並重申他正直清廉的品德,同時澄清針對他的各項不實指控。 ▲少龍師父生前以仁慈與無私精神照拂弟子,身體力行,藉由「無為感化」的方式教化眾人,行道路艱難。(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提昇弟子靈性 倡行公益 善行影響深遠 少龍師父生前以仁慈與無私精神照拂弟子,身體力行,藉由「無為感化」的方式教化眾人。他一生致力於教導靈修,扶助弱勢群體,倡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理念。他的無私奉獻,對弟子與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追悼儀式中,許多弟子紛紛感念道:「師父的精神將永遠存於我們心中不滅。他所傳遞的慈愛與修身養性的道德觀,將繼續指引我們未來的道路。」 ▲少龍弟子們表示:「師父教導我們要以善為本,不與人爭,因此我們選擇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不實指控。」(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司法判決 還師父清白 針對外界曾質疑的財務問題,少龍師父的住所曾遭檢調單位查扣8000萬元資金,引發社會熱議。然而,法院經過詳細審理,確認資金來源合法,師父並未涉及任何違法行為。司法判決最終還師父以清白。一名弟子代表表示:「師父一向正直無私,面對不實指控時,他選擇以沉默應對,堅信事實勝於謠言,清者自清。如今法院的判決,正是對師父人格的最佳證明。」 ▲少龍弟子深信師父的精神會繼續光照人間,永遠指引他們的修行與人生之路。(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嚴正呼籲 停止抹黑 還原真相 針對部分媒體引用前弟子言論,惡意中傷、抹黑師父名聲一事,乃覬覦道場資產構陷師父於不義。他們指出,師父一生以正直清廉為信仰核心,致力於教化世人、扶助弱勢,這些善行有目共睹。 弟子們表示:「師父教導我們要以善為本,不與人爭,因此我們選擇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不實指控。」他們同時呼籲社會各界尊重司法裁決,不再輕信謠言與抹黑之詞,懇請大眾以公正、客觀的態度正視真相,避免被輿論帶風向。 ▲整場告別式在弟子們的祈禱與追思中莊嚴落幕,眾人懷著感恩之情,銘記師父一生的善行義舉與教誨,願其精神永續流傳。(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承擔罪業 以德報怨 少龍師父因遭誣告而短暫入獄,期間體弱的身體狀況進一步惡化。然而,他始終無怨無悔地承受困境,堅守清譽,一心只為弟子著想,至死不渝。弟子和信徒們深受感動,相信師父之靈返回天界仍會時刻護佑著大家。弟子們表示:「我們深信師父的精神會繼續光照人間,永遠指引我們的修行與人生之路。」整場告別式在弟子們的祈禱與追思中莊嚴落幕,眾人懷著感恩之情,銘記師父一生的善行義舉與教誨,願其精神永續流傳。
五教共主少龍返歸仙界 憶師恩弟子垂淚 藥事法鉅款案 法院判無罪歸還 證明清白信眾欣慰
睿傳媒/生活中心報導 五教共主 少龍2/11(二)在二殯舉辦告別式,現場眾多信徒參加送教主最後一程,少龍生前就曾對外多次宣告預言,但最後都被世人拿來當作茶餘飯後笑談,甚至惹上多起官司纏身吃上牢飯,讓最後幾年的行道之路備感身心俱疲,曾經心生感慨。 據一位追隨少龍數十年的信徒說 少龍師父在面對外界的眾多不實言論或是承受莫需有的罪名時曾表示:不在乎外界怎麼看他,只要信徒相信他是清白的好好修行就足矣。 ▲來自北中南的信徒齊聚送師父最後一程。(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信徒說:少龍師父所教的是先天性靈脈輪修行法,平常透過打坐造化身心靈健康, 提升靈性,並非外界所傳誇大不實汙衊,看到媒體報導信徒直言:很誇張。 眾多信徒在少龍師父的告別式上齊聚,送他最後一程,因為堅信他們的師父為人清白及神性教化,一位信徒說:師父無為而治的神性力量無所不在,讓他领略不過度强求,顺應自然规律,使得内心的寧静如潺潺溪流,潤澤生活,人生也更有意義。 ▲現場佈滿對少龍師父感恩與思念的花籃。(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而對於信徒捐贈蓋道場之事,弟子代表說:師父曾說道場是屬於弟子的,是修行的地方,他只是代管,現如今隨著他的離世,便由弟子管理,持續維護他們的修行環境,信徒相信少龍教主的神性力量時刻護佑著他們,盼外界別再抹黑,尊重其信仰自由。 昔日被檢調以詐欺罪起訴強扣的8千萬經偵查之後已獲判無罪歸還,證明了少龍師父的清白,而藥事法也已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少龍師父亦是清白的,人生最後一程汙衊冤案案情走向明朗化,這讓少龍信徒很欣慰。 https://youtu.be/A-lJ_2s3uHg
[ 攝影雲遊趣 ] 2025年2月封面主題 瑞芳鼻頭角
文/周祖詮 鼻頭角是位於臺灣東北角海岸的岬角,因形狀如「鼻頭」而得名。鼻頭角集東北角海岸海蝕地形之大成,尤其海崖、海蝕凹和海蝕平臺之發育更冠絕全臺。除了特殊的臨海峭壁地質,加上步道、燈塔和瞭望點,從外海看鼻頭角美如國外風景。 因鼻頭角突出岬角為黑潮潮交會處,所以釣客在此都可以有不錯收獲,也可觀看到北邊海象平靜東邊海象浪大,為此地最重要的觀景重點。 白色的鼻頭角燈塔佇立在海岬的最尖端上,供往來船隻夜晚航線指引。 該塔始於西元1896年,二次大戰時毀於美軍轟炸,直到1971年才重建為塔高12.3公尺的圓形燈塔。鼻頭角步道燈塔線因地勢陡峭、目前岩層石風化龜裂嚴重,有土石崩落之危險,為維護遊客安全,暫時封閉不開放通行前往燈塔步道!
台北探索館12/30閉館 功能、理念將納入城市博物館呈現新面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探索館」於113年12月30日熄燈閉館,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表示,陪伴大家走過22個年頭的台北探索館兼負社會教育、市政宣導與城市行銷等職責,其功能、理念未來將納入城市博物館規劃,以創新方式呈現臺北歷史及發展歷程。 ▲台北探索館於113年10月25日至12月16日舉辦「細數22年足跡,用感恩說再見」回顧展。(圖/北市觀傳局提供) 位於臺北市政府市政大樓「台北探索館」,配合市府市政大樓延壽計畫正式於113年12月30日熄燈閉館,為感謝民眾多年來的支持,觀傳局特於113年10月25日至12月16日舉辦「細數22年足跡,用感恩說再見!」回顧展,透過知性展覽與紀念拍貼照活動,讓民眾與台北探索館進行道別,回味曾經共同記憶。 觀傳局說明,未來將配合市府於臺北市議會舊址設立台北城市博物館規劃,以構建城市市民認同感為核心,發揮「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城市行銷」與「國際交流」等功能,創新呈現臺北歷史、現況及未來遠景。
謝國樑為基隆第7座特色候車亭揭幕 可愛「OPEN將」現蹤跡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基隆市政府與統一超商7-ELEVEN攜手合作,共同於中山區「統一新城」打造一座以「海邊咖啡廳」為主題的候車亭,並在(8)日由市長謝國樑、副市長邱佩琳與統一超商營運群總經理謝蓮塘等人共同主持揭幕儀式,充滿設計感的「海邊咖啡廳」候車空間,還有可愛的「OPEN將」陪伴旅客享受嶄新的候車體驗。 ▲可愛「OPEN將」陪伴旅客享受嶄新的候車。(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謝國樑致詞時,特別感謝邱副市長自從加入市府團隊以來,推動多個公私協力候車亭。作為基隆市第7座公私協力候車亭,這次改造徹底翻新了統一新城的候車環境,更是與統一集團的完美結合,他也期盼有更多企業來到基隆參與公私協力候車亭,呈現基隆更多美好的一面,候車亭翻新的過程,就像基隆改造的縮影,期盼在大家通力合作之下,為周邊建築物外牆進行配合色彩重新油漆粉刷,煥然一新。透過細膩的規劃與各單位的通力合作,成功將這處候車空間打造為社區新亮點,充分展現「城市美學走動性」的理念,讓更多角落變得更加美麗。 ▲統一集團與基隆市府合作,讓原本簡陋的候車亭煥然一新。(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邱佩琳則感謝統一集團與市府合作,讓原本簡陋的候車亭煥然一新,包括將破損的地面改以湖水藍地坪鋪設,為候車空間注入清新氣息;並針對周邊雜亂叢生的樹木進行修剪,不僅改善日照,更提升整體景觀;同時修繕斑駁涼亭的頂棚並加以粉刷,讓休息的民眾也能感受愜意的社區環境;在電線桿部分,特別針對周邊凌亂外露的電線、纜線進行收整,並為電線桿重新上漆。 公車處長鄭永陽指出,市府相當感謝7-ELEVEN長期以來對城市發展的支持與投入,這次合作計畫不僅展現了企業的創新思維,更體現出企業對在地生活品質的重視與用心,這座融合在地特色與品牌精神的候車亭,也是企業回饋社會的典範。市府副發言人曾冠誠認為,本次合作的成功,再次突顯了基隆市政府與企業攜手共創的無限可能,唯有透過持續性的公私協力,才能為市民打造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市府將持續與更多優質企業合作,以創新思維推動城市建設,讓基隆的每個角落都能展現獨特魅力,為市民打造一座充滿活力與品味的海洋城市。
新莊知產新地標,導入TOD打造空中商業大平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政府為推動大眾運輸導向(TOD)的都市發展策略,積極打造高效緊湊的城市發展,以TOD都市策略結合商業發展核心為願景,目前已受理43件TOD申請案。其中新莊知識產業園區位於機場捷運、環狀線雙捷運與溪北交通轉運站的交匯處,以交通便捷優勢搭配都市計畫劃定核心商業區及特定產業專用區,成為「溪北都心國際創新區」,本次透過都市設計審議,將溪北交通轉運站及相鄰特專區之地標建築,以大型空中商業活動平台串連、強化街角廣場與林蔭步道等設計手法,具體落實TOD以人行優先的步行城市。 ▲建築物立面立體綠化。(圖/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提供)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局長黃國峰表示,透過市府相關局處協調合作,運用3D策略(發展強度提升、混合使用、設計優化)及一日生活圈概念,訂定地面開放空間、空橋與空中廊道的立體連通原則,將溪北交通轉運站旁占地1.5公頃之41層大型商業辦公大樓,總樓地板面積逾23萬平方公尺,於商辦大樓3樓設置大型空中平台連結溪北交通轉運站,該平台採複層綠化規劃,有效串聯交通場站與商業空間,結合商業活動鼓勵使用大眾運輸,創造舒適、便捷之都市步行環境。 ▲特定產業專用區商辦大樓與交通轉運站都審構想圖。(圖/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提供) 此外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都市設計科科長吳敏漳表示,為創造都心地標建築,都市設計審議除要求與溪北交通轉運站整體規劃,強化商業區與捷運場站的立體連結外,於建築物東、西、南向陽台設置立體綠化,提供7,000平方公尺以上綠化面積,降低熱輻射與耗能並提升固碳效能,建築立面更引入新穎之燈光科技,成為新莊知識產業園區新高層地標建築物。
新北公安小組鐵腕斷水電 住宅區非法經營陪侍茶室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五、六O年代時流行一時的茶室場所,現今雖已因時代變遷而式微,但以陪侍茶室營業的方式搭配著卡啦OK於住宅區巷道中,出入複雜且夜夜笙歌,已嚴重影響居住安全及安寧。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多次臨檢及取締、城鄉發展局屢次勸導及裁罰,業者仍不改善,新北市政府公共安全聯合稽查小組本週前往淡水區長興街鐵腕執行斷水斷電,以保障地區居民安寧。 ▲新北公安小組前往淡水區長興街鐵腕執行斷水斷電,以保障地區居民安寧。(圖/新北城鄉發展局提供) 業者於住宅區經營酒家業(陪侍茶室)及視聽歌唱業,未辦理商業登記、未設商店招牌且多次更換現場負責人,已違反都市計畫法相關規定,經統計該址近3年多次查獲違規,累計裁罰金額高達96萬餘元,新北市政府公共安全聯合稽查小組迅依都市計畫法第79條規定處以罰緩,併同執行斷水及斷電處分,有效遏阻不肖業者的違法經營使用。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黃國峰局長重申,住宅區禁止經營八大行業,勿以身試法、規避罰款,在選擇營業地址前務必確認土地使用分區,避免觸犯都市計畫法規相關規定,土地或建物所有權人也應善盡管理人之法律義務,共同維護土地使用秩序。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開發管理科張記恩科長表示,累積近6年來新北市府公共安全聯合稽查小組已就違反都市計畫法進行第26處違規案件強制斷水電,其中包含23處違規視聽歌唱業及3處妨害風化案件。呼籲業者勿持僥倖心態,應合法經營及使用,市府將持續清查此類違規行為,並由公共安全聯合稽查小組持續不定期稽查取締,凡經查獲違規情節重大者,一定會立即採取必要強制作為,確實地執行公權力。
新北旅宿輔導提升品質 業者參與踴躍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於今(113)年辦理旅宿輔導團計畫,規劃了3場次旅宿業輔導課程、2場次跨縣市標竿民宿體驗團,以及旅宿業軟硬體輔導健診團,總計參與人次達百餘人,對於本次輔導系列活動及提升旅宿品質給予高度肯定。 旅宿輔導課程部分,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精心規劃了3場次針對不同需求的輔導課程,安排旅館業提升數位行銷競爭力課程、民宿軟硬體品質提升課程及民宿設立經營輔導課程,並邀集有關局處現場就法規層面為民眾解惑,課程內容豐富精彩,現場討論十分熱烈,與會者表示授課內容相當實用且有幫助,如對申請民宿的流程更瞭解、釐清建築相關法規、民宿可運用的硬體空間、周邊觀光資源結合運用、SEO實際操作、數位工具應用、尋找目標客群建立品牌行銷策略等正面回饋。 另2場標竿民宿體驗團部分,觀光旅遊局帶領參與者參訪外縣市包括宜蘭以及桃園之標竿民宿,每場次行程包含民宿深度參訪與經營理念交流,實地學習與觀摩民宿經營成功之道,分享民宿經營所需成本、民宿主人的工作內容、如何結合在地觀光資源發展專屬特色民宿等,與會者亦表示收穫不同民宿老闆的理念與故事,增進經營民宿的知識且有增強想要設立民宿之興趣。 此外,本次規劃旅宿業軟硬體健診團,針對個別旅宿業者改造需求,安排專家學者進行實地現勘與線上輔導及專屬的輔導建議,內容包括打造民宿專屬特色風格,協助業者進行空間改造,如安排硬體專家學者實地輔導溪邊小築民宿,與業者討論改造需求並提供實際執行建議;針對數位平台與網路行銷等專業內容提供建議,提升業者官方網站與社群媒體如Facebook和IG的使用效率與界面美觀,增強其數位行銷能力,如嶼民宿接受本次軟體輔導後,IG粉絲人數成功增長逾5成。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楊宗珉表示,今年推動旅宿輔導計畫,除了能精進旅宿業者的經營管理能力之外,也希望能藉由規劃一系列的課程與參訪,讓與會人員更進一步瞭解旅宿業相關法規規定。未來,新北市政府將持續針對業者需求,規劃不同的輔導計畫,以期全面提升新北市旅宿業者的市場競爭力。
[ 攝影雲遊趣 ] 2024年12月封面主題 馬來西亞馬六甲河
文/周祖詮 馬六甲位於馬六甲海峽出口的樞紐位置,為一個古老的海港。馬六甲也曾經是本區域的香料貿易中心,被喻為東方的威尼斯。主要觀光景點沿著馬六甲河二岸,搭乘觀光船延著馬六甲河行駛可見到許多當地特色建築。 ▲馬六甲曾被喻為東方的威尼斯。(圖/周祖詮 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8年宣布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走入馬六甲市中心的任何一條小巷,不難發現許多古老建築物、傳統買賣以及手工藝品古香的氛圍,成為馬來西亞最多遊客到訪的旅遊據點。 ▲這棟河邊很有特色的建築,原來是豪華公廁。(圖/周祖詮 攝) ▲位於巨型船舶複製品上的馬六甲海事博物館,提供有關港口歷史的教育展。(圖/周祖詮 攝) 荷蘭廣場是荷蘭殖民過留下的歷史建築,可以搭乘人力三輪車遊古城,在荷蘭廣場附近有許多超喧鬧的人力三輪車,一邊大聲播放早期華語流行歌曲,一邊奮力穿梭在街道上。 ▲荷蘭廣場街道。(圖/周祖詮 攝) ▲超喧鬧的人力三輪車,這輛是可愛的貓咪。(圖/周祖詮 攝) 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其中五次停靠馬六甲。非正史記載,來自中國的「漢麗寶公主」與五百名隨從到達馬六甲,嫁給蘇丹滿速沙,但是明朝並無公主出嫁國外的記錄,因此「漢麗寶公主」的真實身分至今眾說紛紜。其五百名隨從與當地人通婚而後定居在鄭和曾駐紮的(三保山)。這些人的後裔,男的稱峇峇(Baba),女的稱娘惹(Nyonya),後來擴散到全國各地,檳城和新加坡有最多娘惹。其中國廚藝手法,配合多種不同香料所烹飪的娘惹佳餚,為馬六甲道地的傳統美食。 ▲獨立紀念館建築本身是英國殖民時代的麻六甲俱樂部,內部介紹了早期蘇丹王朝到近代國家獨立民主進程。(圖/周祖詮 攝) ▲鄭和研究院。(圖/周祖詮 攝) 雞場街原義取自於閩南語「街場街」,全名為:馬六甲雞場街文化坊,結集古蹟、文化、休閒三體合一的古老街道。雞場街為主幹的二十多條周邊街巷為早期華人遷居南洋最早的集中聚居地區,擺攤展售各種地道美食、精美藝品、聞名土產等,店員大多通曉華語 。 ▲雞場街入口。(圖/周祖詮 攝) ▲雞場街文化坊,結集古蹟、文化、休閒三體合一的古老街道。(圖/周祖詮 攝) 馬來西亞華人俗稱巨蜥為四腳蛇,比起印尼的科摩多龍,馬來西亞水巨蜥體型稍小一號,性情溫馴,見人就躲。沿著馬六甲河繁衍生息,一直是馬六甲人生活的一部分,偶爾可見到在河岸曬太陽,是馬六甲都市奇景。 ▲水巨蜥性情溫馴,沿著馬六甲河繁衍生息。(圖/周祖詮 攝) ▲水巨蜥偶爾可見到在河岸曬太陽,是馬六甲都市奇景。(圖/周祖詮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