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嘉義市召開跨局處會議 防堵南部登革熱疫情升溫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市登革熱疫情升溫,市長黃敏惠7日召開跨局處登革熱防治會議,早期採取措施應對疫情,降低其他地區疫情蔓延的風險。同時,呼籲市民積極清除生活環境中的孳生源,共同守護嘉義市。 黃敏惠表示,嘉義市目前沒有本土登革熱確定個案,但鄰近縣市已陸續出現登革熱疫情,嘉義市須慎防疫情移入風險,因此召開跨局處會議,指示要整備動員、加強巡查、環境孳清、防疫宣導、提高醫療警覺性及暢通通報等作業,並提醒要特別針對工地、市場、宗教場所、公園、校園、菜園、農場、空地、空屋及社區公寓大廈等高風險場域增加清消頻率,並要求市府各局處以身作則,針對所轄公共空間加強孳生源清除,並宣布下禮拜為嘉義市「登革熱孳生源清潔週」,請民眾務必落實「巡、倒、清、刷」的環境衛生工作並配合孳清人員作業,共同維護全家人與社區安全,提醒市民外出時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同時,市長亦請各單位加強宣導民眾自主健康監測,尤其現在正值旅遊旺季、民眾及移工國內外移動頻繁,如從疫區地方回來一旦發現有登革熱疑似症狀者,應盡速至醫療院所就醫。 ▲市長黃敏惠帶隊召開跨局處登革熱防治整備會。(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衛生局長廖育瑋表示,嘉義市持續密切監視國內外疫情發展,同時動員防疫志工加強巡查與宣導,公布布氏級數3級以上里別,請里長與里民加強巡查,並呼籲西、中醫醫療院所及藥局提高警覺,鼓勵醫療院所踴躍通報及加入嘉義市NS1快篩合約診所,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眼窩痛、出疹、肌肉痛、關節痛等登革熱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如東南亞國家返國,或有南部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以利醫療院所即時診治及通報,即時採取防治措施,以避免疫情擴大。 登革熱防治最有效的辦法是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蚊孳生,這項工作需靠民眾自動自發,積極主動參與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才能創造並維持一個清潔的居家及社區環境,澈底防範病媒蚊的孳生,遠離登革熱的威脅。有關登革熱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查閱,或撥打衛生局諮詢專線05-2341150洽詢。
陳永礎、王明宗陶藝師生展 邀請鄉親共賞陶藝之美
記者李佩勳/雲林報導 藝術家陳永礎、王明宗老師與9位學生聯合舉辦師生展,即日起至7月23日於文化觀光處展覽館3樓展出。今(8)日上午舉行盛大開幕式,這次展覽呈現80多件精彩的陶藝作品,展現了藝術之美,誠摯邀請鄉親踴躍前來觀賞,共同欣賞陶藝的創作魅力。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陳永礎老師不只是專業的陶藝家,也是縣政顧問、虎科大駐校藝術家、與多所榮民之家、與大學之藝文策展人;王明宗大師復興美工雕塑科畢業,1990年以二年時間至金門各村落的風獅爺進行田野調查,以陶藝及高粱桿灰釉塑造風獅爺形象,讓風獅爺成為金門的觀光亮點。 ▲陳永礎、王明宗陶藝師生展 ,80多件陶藝作品精彩登場,吸引不少民眾觀賞。(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陳璧君表示,王老師目前是金門風獅爺製作傳人,也是金門陶藝學會創會理事長,兩位老師都十分熱心於陶藝界發展,於個展與邀請展具豐富經驗,更難得的是兩位老師都樂於傳承並提攜後進,此次共同參展的9位學生作品,各具不同形象與意境,值得大家放慢步伐,細細品味。
特色盒餐大匯集~ 綠色盒餐節7/14~7/16北車盛大展開
記者張辰卿/ 台北報導 為迎接餐飲產業消費日漸活絡,並配合減塑及餐飲業永續發展政策,經濟部舉辦第二屆「盒餐徵選活動」,將於7月14日至16日在台北車站盛大展開-2023經濟部綠色盒餐節,邀民眾一次品味全國特色盒餐饗宴。這次以「綠色盒餐」為主題,鼓勵業者使用在地食材,減少食物里程數,同時運用環保材質餐具,如木片、甘蔗、稻殼等植物纖維,或經洗滌消毒可重複盛裝的循環餐具,進行盒餐設計及服務,減少浪費,現場提供循環餐具租借使用,減少浪費及垃圾,邀您一起食在地饗永續。 今年綠色盒餐徵選,共207家、304個品項參與徵選,透過廚師、美食、餐飲經營等不同領域專家評審委員,從中挑選出73家、82品項,不僅有米其林餐盤、綠色餐廳指南及知名老店等具特色盒餐外,也為喜愛美食的饕客們推薦20項精選品項,各種多元餐盒料理,包含臺式、異國、原民、清真料理等各樣風味盒餐,甚至還有割包、米線等特色主食融入盒餐元素,盒餐品項豐富美味。 ▲今年徵選分成「一般盒餐組」、「循環盒餐組」,餐點都是運用臺灣當地食材,烹飪出的好滋味。(圖/經濟部商業司提供) 此次,綠色盒餐節將是一場精采豐富美味的盒餐饗宴。「亞企味屋」用宜蘭在地鯖魚,燉煮主廚特調黑柿番茄醬汁,酸甜開胃清爽解膩;「一月初餐飲國際」主打低油、少鹽的營養健康盒餐,低卡少負擔減脂,同時擁有豐富味蕾享受;「日日禾日」特設計九宮格餐點,以冷盤精選不膩口的開胃菜、搭配禾日彩糰,繽紛的飯糰讓人食指大動。 還有「少點鹽健康餐盒專賣」舒肥無骨雞腿軟嫩多汁,外皮酥脆,迷人風味的義式迷迭香,最後淋上梅林,再搭配健康配菜真的很滿足;「四季村精緻美食」以炙燒三角海苔絲飯糰搭配蘑菇醬燒猴頭菇,以少油低糖低鹽烹調,滿足視覺與味蕾饗宴。 ▲鼓勵業者運用在地食材,減少食物里程數,同時運用經洗滌消毒可重複盛裝的循環餐具進行盒餐設計及服務,減少浪費。(圖/經濟部商業司提供) 綠色盒餐節,邀請您在7月14日至16日來臺北車站1F多功能展演廳參加為期三天的綠色盒餐節展售活動,現場有全台20家入圍盒餐限量販售,搭配消費滿額抽獎、線上趣味遊戲、舞台有獎徵答等好康活動,以消費支持優質的綠色盒餐店家!同時也會公告今年入圍業者電子手冊,讓大家可按圖索驥找尋到環保、美味健康的綠色盒餐與促進實際消費,讓支持永續環保的民眾可以更容易選購到安心美味的盒餐。 FB商業司關心商業大小事https://www.facebook.com/moeadoc.gov.tw FB臺灣美食 https://www.facebook.com/GourmetTaiwan
壯圍鄉112年語文競賽 共7項58人爭取優秀成績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壯圍鄉112年語文競賽,8日在壯圍國中舉行,共有58位學子分別參加7項比賽,其中又以國語朗讀、閩南話朗讀及國語字音字形等3個項目,參賽人數最多,都有10人以上,競爭最為激烈。各項比賽前三名如下: 國語演說─第一名:中道中學附設小學陳佑昇、第二名:中道中學附設小學張原睿、第三名:古亭國小呂映漩。 國語朗讀─第一名:中道中學附設小學林品言、第二名:壯圍國小林沂澄、第三名:中道中學附設小學盧郁恩。 ▲鄉長沈清山等人頒獎表揚語文競賽表現優異的學子。(圖∕壯圍鄉公所提供) 閩南語情境式演說─第一名:古亭國小林妤庭、第二名古亭國小林芷筠、第三名:壯圍國小張羽潔。 閩南語朗讀─第一名:中道中學附設國小李晟宥、第二名:公館國小邱宜韶、第三名:大福國小陳亞彤。 國語字音字形─第一名:新南國小李珮妤、第二名:中道中學附設國小林紘璿、第三名新南國小石恩綺。 作文─第一名:壯圍國小謝雲品、第二名:中道中學附設國小趙昱軍、第三名:中道中學附設國小林昕霈。 寫字─第一名:壯圍國小林佳霈、第二名:壯圍國小楊承軒、第三名:中道中學附設國小李知橙。 ▲壯圍鄉112年語文競賽合影。(圖∕壯圍鄉公所提供) 鄉長沈清山特別到場頒發獎狀、禮券表揚優異學子,第一名禮券1,200元、第二名1,000元、第三名800元、第四名500元、第五名300元及第六名200元。 沈清山表示,今日鄉內語文競賽為全國賽初賽,動態的演說(國語及閩南語)及朗讀(國語及閩南語)前2名,以及靜態的字音字形、作文及寫字前3名將代表壯圍鄉參加縣賽,期許學子們在未來的縣賽及全國競賽,都能有更好的成績,為地方爭光。
要買要快! 五結臨海三村「沙仁」土豆開始採收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深受喜愛的宜蘭縣五結鄉「沙仁」土豆,又開始採收上市囉!鄉公所8日在利澤村下褔褔德廟,舉辦一場產銷發表會,向消費大眾推荐當地出產的好吃土豆。 包括鄉長沈德茂、縣議員簡松樹、鄉公所主秘許志銘,鄉民代表會副主席林益風、鄉代陳林煌、何春金、黃子堯、張亮軒,以及利澤村長林何良等人,都出席這場「好吃土豆 產銷發表」活動。 活動現場特別展示當地種植的土豆品種,並準備水煮的土豆、香煎土豆、土豆仁湯,還有現炒土豆,讓民眾了解土豆的來源與各種煮法與口味。 當沈德茂等人輪番翻炒土豆時,現場香氣四溢,充滿了「花生」關係。眾人更頂著大太陽,到花生田裡來個現採土豆,親身體驗農友們的辛勞,籲請消費大眾用實際的行動來支持農民。 沈德茂等人表示,五結鄉臨海三個村落─季新、利澤、成興村,擁有冬山河沖積而成的沙崙沙地,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又在帶有淡淡鹹味的海風吹拂下,沙地土質種出來的花生不僅香濃,而且軟硬適中,地方上稱為「沙仁」土豆,希望藉由發表會,强化地方農產特色,增加農民收益。 想要購買優質花生,請向利澤村利成路沿線農民洽購,或洽利澤村林先生,電話:0932-265157。
全台飆高溫 18縣市發布高溫燈號
記者樊德惠/台北報導 全台今天(7/8日)氣溫高溫炎熱,體感飆41度 ,中午前後紫外線指數達過量級以上,中央氣象局上午發布18縣市高溫燈號資訊,台東縣有焚風現象發生。中午前後台北市為紅色燈號,上午11時30分社子測站氣溫已飆升到攝氏38.6度,而台北市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新北市、花蓮縣為橙色燈號,也有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 另外,基隆市、桃園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地區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新竹縣、南投縣、嘉義縣、宜蘭縣為黃色燈號,也可能有36度高溫,請民眾要注意防曬、減少戶外活動,多補充水份。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博愛國小非營利幼兒園發包 竹縣第10座力拚明年完工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表示,積極爭取興建公共化幼兒園園舍計畫,其中在教育局與博愛國小通力合作下,歷經疫情影響、缺工缺料、資材上漲、變更設計及數次流標等不利條件,博愛國小非營利幼兒園在今年4月順利決標,近期將動工,力拚113年完工,讓竹北地區的雙薪家長能安心托育,新竹縣將持續增加公共化教保服務量能。 楊文科說,博愛國小非營利幼兒園是縣內的第10座非營利幼兒園,目前縣內規劃的所有非營利幼兒園皆已全數發包,並陸續施工。楊縣長並感謝中央在幼兒教育經費的支持,核定6200萬元。新竹縣將積極盤整縣內閒置空間,爭取興建公共化幼兒園園舍計畫,提供幼兒優質、普及、平價及近便性之教保服務。 新竹縣內原有6所非營利幼兒園,為考量新竹縣快速蓬勃發展,楊文科2年前即指示教育局超前部署,積極爭取興建公共化幼兒園園舍計畫,今年加上博愛國小非營利幼兒園順利發包,2年內將規劃新設置的4所非營利幼兒園皆已順利完成發包。 教育局提到,博愛非營利幼兒園由曹登貴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並由弘騏營造有限公司得標。規劃2個3至5歲班、1個2歲專班,並配合中央降低師生比政策,未來預計招收64名幼兒。非營利幼兒園收費較便宜,第一胎每個月繳交不超過2000元,平日下課後還可以提供延長照顧服務、寒暑假也可提供教保服務,是雙薪家庭最優質的選擇。 博愛非營利幼兒園座落於博愛國小內,南側臨光明六路,以操場跟國小校區作為區域分隔,面積約3000平方公尺。教育局指出,幼兒園是孩子人生第一個勇敢探索的地方,從鬆開爸爸媽媽的手,拉起幼教老師的手開始;希望整體視覺意象上,經校門後的簡約拱門迎接孩子,拱門後是透光性極佳的挑高長樓梯直通頂樓,建物走廊對外設計圓形等幾何元素開孔變化,為孩子視覺帶來有趣影像,同時營造明亮的幼兒生活環境。
竹縣社大今辦春季班聯合成果展 支持在地社區推廣終身學習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新竹縣社區大學包含竹東社大與竹北社大,由敏實科技大學承辦,112年春季班共開設253門課程,學員人達3622人次,辦學遍及竹縣11個鄉鎮市,並與動物保護防疫所、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跨域合作,以環境永續為目標推廣動保觀念,期待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今(8)日於竹東鎮自強國中舉辦春季班聯合成果展,呈現豐富的社大課程內容與成果。 新竹縣教育局指出,新竹縣社區大學以客家文化、永續農業、流域水文以及文化資產作為發展主軸,致力建構地方知識學及社區經營,如竹東社大於橫山鄉打造「木黃山田」低碳工作室與自然生態共存的學習環境,結合農藝、園藝、食藝辦理各類活動;竹北社大「河川巡守隊」收集並建立頭前溪的水質監測數據,能夠以生活議題出發,喚起地方民眾的參與,成果斐然。 「新竹縣社區大學112年春季聯合成果」邀請入圍金曲獎的曾仲瑋老師,使用客語、華語雙語主持,內容精采豐富,同時辦理摸彩活動,現場提供社大課程諮詢,希望讓參加活動的民眾對社大課程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加入終身學習的行列。 竹東社區大學辦理「十年有你貢獻獎」表揚項目,表揚執行秘書劉桂珍女士,她熱心服務於竹東社區大學10年,全力推動大竹東地區終身教育學習工作,於110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個人獎」肯定,將於今年辦理退休。劉桂珍女士為竹東客家人,以自身在地累積超過20年的社會教育經驗及資源,致力發掘社區人才,培育終身教育師資,不遺餘力為社區民眾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 此外,112年度秋季班課程將於9月開課,7月底可向各社大辦公室報名,一起參與在地學習,課程查詢網址: 竹北社大https://zb.course.org.tw/ 竹東社大https://zd.course.org.tw/course/
竹縣美術館7月檔期 3大協會開展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最新7月展覽檔期,由「新竹縣美術協會會員聯展」、「台東縣大自然油畫協會」及「新竹縣松風畫會」自5日起至7月23日熱鬧開展,展覽內容包含油畫、水彩、膠彩、水墨、書法、版畫、陶藝、攝影及立體雕塑等作品,件件精采可期,歡迎鄉親蒞臨參觀。 「2023遊藝勤耕新竹縣美術協會會員聯展」展出近百件作品,題材豐富,各式媒材及種類甚多,作者在藝術的整體表現、藝術水平上有更進一步的提升。新竹縣美術協會於民國60年由李澤藩老師創會,創會理念為「以藝會友」,意義淵遠流長,該會不僅是新竹縣在地首創之藝文團體,同時也肩負帶動新竹縣藝文發展的重要使命。 文化局表示,新竹縣美術協會會員大多以新竹縣客家族群為大宗,舉凡客家民情風俗都是藝術家創作的題材,期望透過藝術傳承的學習與創新,將豐富的文化養分提昇至另一個新風貌的呈現,並開創嶄新的未來。也感謝現任理事長盧朝財及歷屆理事長領導下,其藝術成果豐碩。 另外,「大松自然風」展覽則是由台東縣大自然油畫協會及新竹縣松風畫會攜手舉辦交流展,首次在新竹縣共同展出,約有189件作品展出,展現兩地不同地方風情的藝術風貌,與鄉親分享創作成果。 新竹縣松風畫會表示,創會17年來,成員以新竹縣藝術先驅蕭如松老師的門生為主,會員們熱情創作,以蕭如松老師素為世人景仰的藝術風骨為榜樣。多年來在創會理事長劉達治的領導下,將會員視野擴大,5年前率會員到訪台東聯展兩次,和大自然油畫協會切磋交流,以畫會友,兩會深喜能獲良師益友相互觀摩機會。 台東縣大自然油畫協會則創會20年,過去以油畫創作為主,近年由新竹縣子弟、蕭如松老師的學生賴世榮接掌理事長,廣納油畫以外的各種媒材,銳意革新;本次藉由兩會聯展機會,率員北上共同展出,開啟會員藝友交流的機會,同時介紹台東純樸、原始、多元族群的風貌,對該會而言是劃時代邁出的第一步,期望透過展覽能與社會大眾接軌,分享協會努力成果。
竹縣推「2023暑期樂活Fun一夏」 多元活動讓學生度過充實暑假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2023暑期育樂活動已陸續展開,新竹縣政府為鼓勵學子在暑假期間參與健康正當休閒活動,除整合跨局處資源,也結合社會資源,規劃多元有益身心的暑期夏令營,並公布於教育局網站「2023暑假樂活FUN一夏」(https://reurl.cc/11O1lW),歡迎學生依據興趣報名參加,度過多采多姿的暑假。 縣長楊文科表示,「2023暑假樂活FUN一夏」共分為十大類138項活動,包括休閒體育類、公益服務類、知性藝文類、技能研習類、親子活動類、環境教育類、健康反毒類、國際文化類、台灣文化類與社區共讀站等,營隊辦理仍以防疫為優先,降低疫情傳播並落實風險評估,讓孩子快樂健康過暑假。 教育局表示,今年暑期育樂營,縣府整合跨局處資源推出一系列豐富活動,如環保局為新竹縣國中、小學生落實服務學習與友善環境的行動,辦理「小小志工解說員」訓練營;稅務局為落實宣導稅務知識,規劃「稅務『演』很大!手偶故事營」;文化局讓藝術活動走入各鄉鎮,推出一系列文藝夏令營活動,啟動「行動藝術館」巡迴展。 全縣各校也規劃多元的學習活動,在體育營隊方面,如足球、排球、田徑、軟式網球、棒壘球營隊、舞獅社團營隊及游泳營隊等;在國際文化方面,透過辦理英語夏令營,藉由外籍英語教師活動帶領,提供脈絡化的學習,創造雙語互動真實情境,培養學生多文化的包容和拓展國際觀。 為讓偏鄉的孩子們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與生活照顧,學校也規劃夏日樂學營以主題式課程進行多元跨域學習。另外,各校社區共讀站,友善敞開學校大門,帶動社區學習風潮,成立閱讀不侷限,有效扎根閱讀習慣的社區共讀,孕育終身學習態度,讓「閱讀」成為社區最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