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生活

電動機車補助多 花蓮購車好輕鬆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為提升花蓮縣空氣品質,環保局積極推廣騎乘電動機車,祭出新購、汰舊換新等多項優惠措施,要讓民眾輕鬆購、快樂騎!工作人員為民眾解說本縣電動機車補助方案 ▲工作人員為民眾解說電動機車補助方案。(圖/環保局提供) 112年度於1月1日開始受理花東基金換購電動機車補助申請,每輛補助1萬元,另環保署針對「淘汰」民國96年6月以前出廠的燃油機車,即可獲得2,000元補助及300元回收獎勵;若民眾有新購機車需求,則鼓勵「換新」購買電動機車,每輛電動機車在其生命週期中可以減少2.3公噸CO2e,依據「淘汰老舊機車換購電動機車溫室氣體減量獎勵辦法」,民眾可選擇由環保署(每輛1,000元)或竹科管理局(每輛1,500元)收購汰舊換購電動機車減量效益,竹科管理局分兩年收購10萬輛,名額用完為止,除了環保署及花東基金加碼,另有經濟部工業局及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補助,最高共可補助2萬2,800元。 ▲電動機車補助方案。(圖/環保局提供) 電動機車擁有無廢氣、低噪音之特性,近年來花蓮環保局積極推廣並提供高額補助及廣設電動機車充電站及電池交換站,民眾換購意願逐漸提升,所以有興趣換購電動機車的鄉親朋友,請趁早申請,以免錯失高額補助。

影音/感謝有您 議員陳玉姬偕企業贈醫護運動毛巾

記者曹靜怡/彰化報導 縣議員陳玉姬為了感謝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的辛勞,偕同企業人士送了一千多條運動毛巾給部立彰化醫院,院方也趁機會推毛巾操,不用出門只需要小小的空間就可以輕鬆做運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NLzVv5SDKc&feature=youtu.be 復健師帶領大家用一條簡單的毛巾就可以做運動,為了感謝醫護人員在防疫期間的辛苦,縣議員陳玉姬特別送來一千多條的『運動毛巾』,希望辛苦的醫護人員可以利用時間多運度照顧自己的身體。 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表示:「醫護人員在防疫前線打拼,很感謝有豐沛的後勤做支援,過去陳玉姬議員不斷送口罩等防疫物資給醫院,疫情過後送毛巾,滿足醫護人員運動需求」。 議員送來一千多條的毛巾,彰化醫院院長也馬上想到找復健師來教『毛巾操』,透過簡單的動作,讓醫院的醫護人員都可以輕輕鬆鬆做運動。

快閃專屬優惠聳立街頭 吳瀅瀅:Lamorcom化身黑馬與嘉義市一起拚經濟

記者李喬智/嘉義報導 嘉義市區在15日起出現了幾塊特別的看板,主打「響應黑馬,共拚嘉義經濟」,引發民眾好奇,原來那是企業家吳瀅瀅提供自家產品全品項八折的專屬優惠給嘉義市,凡是在地的鄉親,或是從各地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只要掃瞄看板上的QR-CODE,就可以進入「嘉義市民專屬優惠」網站進行消費。 Lamorcom品牌概念是「Lamor愛+coming健康美好自然到來」,創辦人吳瀅瀅的創業初衷,是希望以女性角度出發,幫助更多人提升自我狀態及生活品質,並傳遞「愛自己的女人,必然最美」的理念。她認為:「嘉義市近年來改變相當大,就像黑馬一般在各縣市中竄出,我希望Lamorcom也能像嘉義一樣異軍突起!」 的確,就如同吳瀅瀅的觀察一樣,現在的嘉義市不僅變得很不一樣,而且擺脫了全台最老縣市及青年人口流失的窘境,重現活力與魅力。像是點亮舊城,成為嘉義市潮流代名詞的「新二通文創街區」,就是最好的例子,過往被稱為二通的中正路,在「青年創業獎勵補助計畫」及「特色店家形象再造計畫」的加持下,整個中央第一商場煥然一新,包含嘉義針車行、新華美西裝社等歷史悠久的老舖,也都有了「老靈魂、新活力」的創新樣貌。 此外,還有雙月份第三周固定在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的「開嘉!Open Possible Market青年創業實戰市集」,以及結合各項潮流元素的「花海生活節」等大型活動,都是創業家們最好的表現舞台,因而成功帶動大批嘉義游子回鄉打拚,甚至吸引不少外地青年前來創業、落地生根。 ▲Lamorcom創辦人吳瀅瀅將好康小確幸分享給嘉義市民。(圖/Lamorcom愛康提供) 「與嘉義市一起創造經濟奇蹟!」吳瀅瀅表示,自從2020年疫情席捲全世界以來,觀光旅遊業受到極大衝擊,如今好不容易見到了曙光,各地都開始慢慢復甦,因此她特別希望人們可以勇於走出家門,重新擁抱這個美好的世界。提供給嘉義市的專屬優惠,唯有實際到現場掃描看板上的QR-CODE才能使用,目的就是希望能藉此刺激嘉義市的經濟力,讓在地鄉親出門消費,並讓遊客們有「來嘉義市玩還能享受好康」的小確幸。 Lamorcom是台灣製藥大廠「愛康製藥」旗下的新創品牌,主打商品有「Ak100+孅‧益生菌」、「AK37暢‧果蔬酵素軟糖」及「AK30潤‧膠原胜肽飲」,商品命名由AK與數字組成,AK是愛康製藥的英文縮寫,數字則點出產品特色。 其中,別名為「孅女QQ」的「果蔬發酵軟糖」,就以獨創的配方榮獲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金牌獎、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獎銀牌獎,也取得了台灣新型專利第M585619號認證,同時更邀請超人氣營養師高敏敏作為代言人,種種因素加乘使得銷售成績宛如黑馬,在低迷的市況中寫下營業額突破千萬的奇蹟。 近期在嘉義市區走動時,別忘了多多抬頭尋找Lamorcom的專屬優惠看板,全市共有四面,都在非常顯眼的地方,優惠期間從即日起至7月20日止,對Lamorcom產品有興趣的民眾敬請把握機會。 Lamorcom官方網站:www.lamorcom.com/ 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GpZjQtk 形象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s304_Ha9I&t=3s&ab_channel=Lamorcom%E6%84%9B%E5%BA%B7

福隆生活節x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x極點慢旅  2023東北角登場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為了推廣福隆的在地生活觀光體驗,東北角管理處推出「福隆生活節」活動,以福隆為核心透過自行車旅程,帶領遊客實際深入體驗福隆、貢寮及雙溪當地人文特色、自然風景,6/9日於福隆沙灘舉行「福隆生活節x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x極點慢旅」開幕活動,並安排知名鼓樂團-十鼓擊樂團演奏雷霆交鋒,磅礡震撼的鼓聲響徹天際為活動揭開序幕。 交通部觀光局張錫聰局長表示,自行車旅遊為熱門體驗台灣美景的方式,近年觀光局持續完善自行車旅遊觀光資源,並以4極點燈塔推廣極點慢旅自行車旅遊,引領民眾尋訪燈塔美麗的身影及體驗周邊小鎮景色,結合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帶領遊客以樂活慢遊方式感受道地福隆生活特色;陸續並將於「極南-鵝鑾鼻燈塔」、「極西-國聖港燈塔」及「極北-富貴角燈塔」,推出系列自行車旅程,歡迎國內外以自行車最舒服的方式,體驗台灣、親近台灣的美好。 ▲交通部觀光局張錫聰局長(中)於沙雕前與來賓合影!。(圖/主辦單位提供) 樂騎遊-自行車主題騎遊  此次自行車騎遊旅程,採網路報名,規劃安排2條經典路線:初級版-舊草嶺海岸漁村線及進階版-貢寮雙溪小鎮故事線。以自行車騎乘之旅結合導覽解說,沿途欣賞東北角美麗的海岸線、舊草嶺隧道、龍門吊橋,深入在地海線小鎮、享受農村風情、品嘗在地風味、探訪老街人文、找尋特色工作室和在地人文書屋,以悠然漫長的腳步,感受山城小鎮悠長的歷史歲月。 饗食光-草地浪花音樂會 福隆的海洋風景是最令人著迷、享受,自行車騎旅結束後不妨留宿於福隆,聆聽午後音樂時光、逛逛異國美食餐車市集,享受音樂、沙灘、海浪及美食的慢活樂趣,來場視覺聽覺及味覺的草地浪花音樂會,還可以到福隆車站旁的星空×藝素村,融合友善環境和純素飲食理念,透過集結多元職人攤位,打造以環保、慢活、藝術為主題的文創市集,展售有海廢再生藝術、風格創作小物,手感溫度點心等好物。 追海風-海洋風箏嘉年華 今年特別邀請亞洲國際風箏聯合會,以「海洋‧奇想」為題,一方面讓風箏技藝飄揚在福隆海灘上,另一方面結合海洋意象,注入大東北角景觀的活力、潛力、創造力,故結合了生態意象與海洋形象,以海洋為主題,帶來充滿巧思的風箏秀。 ▲福隆生活節x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登場。(圖/主辦單位提供) 極點慢旅 漫遊台灣美景 由交通部觀光局、航港局攜手,結合雲嘉南管理處、北海岸及觀音山管理處、東北角暨宜蘭海岸管理處、大鵬灣管理處和墾丁國家公園,以位在台灣「極東-三貂角燈塔」、「極西-國聖港燈塔」、「極南-鵝鑾鼻燈塔」與「極北-富貴角燈塔」等4個極點燈塔,做為點亮台灣的自行車之旅,號召國內外遊客共同來體驗極點燈塔的魅力。極點慢旅自行車旅程除福隆生活節的自行車騎遊旅程結合「極東-三貂角燈塔」,其他系列活動: 「極南-鵝鑾鼻燈塔」自行車活動將於9/10(日)舉辦,以串聯史詩級大劇「斯卡羅」拍攝場景,並結合自行車旅遊,從鵝鑾鼻燈塔出發,推出親子組及挑戰組等旅程路線,不僅有集點送禮活動,另外參加活動如有搭乘兩鐵列車、參與配合之社區套裝遊程、住宿屏東縣合法住宿,以及租借自行車與電輔車,還有機會獲得限定好禮或補助費。 「極西-國聖港燈塔」5/20日至6/30日推出「極點卡冊-多元自行車路線自主認證活動」13個點之「打卡認證送好禮」,並於6/18舉辦〈極西.集希〉鹽途必Bike.希望騎旅活動,將帶領300名車友完成1日長達34.5公里的鹽道騎旅,另推出饕客文化騎旅、Bike訪鹽之古道、海觀光慢騎等主題小旅行,騎訪安平老街、鹽田產業、北門潟湖鳥類生態及濱海秘境美拍等景點體驗。 「極北-富貴角燈塔」將於6-9月每月推出4路線打卡認證活動(雙灣、灣塔、萬金及外木山自行車道)、7-8月推出自行車踩風親子遊及自行車深度體驗小旅行、9月將舉辦〈極北點富貴角燈塔騎遊〉活動,帶領民眾體驗騎乘樂趣。 活動資訊請關注「東北角觀光旅遊網」與「東北角之友」臉書粉絲團了解最新資訊;另極點慢旅旅程請搜尋極西-國聖港燈塔(雲嘉南管理處粉絲團-雲嘉南好好玩!!!)、極北-富貴角燈塔(北觀臉書粉絲團-幸福北海岸)、極南-鵝鑾鼻燈塔(大鵬灣管理處官網)。

「紫斑蝶與魯凱族」影片呈現茂林之美 義守大學大傳系學生奪獎

記者李喬智/高雄報導 高雄茂林紫蝶幽谷是全世界僅有的2處越冬型蝴蝶谷之一,每年約10月至隔年3月,紫斑蝶會從臺灣中、北部陸續南飛至中央山脈大武山麓的山谷避寒,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大四生郭佳鑫,透過鏡頭將紫斑碟飛舞盛況,以及魯凱族文化特色,拍攝成「積累與飛舞──紫斑蝶與魯凱族」影片,精彩呈現茂林之美,也勇奪由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的「募集你的高屏生活提案」比賽影片組金獎。 郭佳鑫拍攝的作品「積累與飛舞──紫斑蝶與魯凱族」,於去年12月開始拍攝,影片中以介紹紫斑蝶為開場;每年冬季定期出現的紫斑蝶,被居住在茂林區的魯凱族居民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郭佳鑫更將茂林區魯凱族文化特色融入影片中。郭佳鑫以精湛的影像技術與深度創意結合運用,將在地獨具特色的文化與美景,藉由鏡頭讓更多人看見茂林的與眾不同,傑出的表現獲得評審青睞勇奪金獎肯定。 能夠從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郭佳鑫表示非常開心,尤其在作品中發揮在校所學的攝影技巧與剪接技術,加上實習單位遙空映畫影像公司的協助與合作下,完成這部嘔心瀝血之作。郭佳鑫指出,經過四年的學習與師長指導,他不斷突破自我,去年還和同學一起拿下由陸委會舉辦的第五屆「eye臺灣win兩岸」短片徵選競賽貳獎,是前三名得獎隊伍中,唯一以學生身分獲獎的團隊,實力備受肯定。如今,郭佳鑫在畢業前夕再次獲得獎項肯定,這絕對是最棒的畢業禮物。 大傳系主任林崇能指出,義守大學傳設學院無論在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場域,都是南部首屈一指的指標,加上與業界緊密鏈結,為學生帶來多元的實習機會,以增強實務經驗成為未來職場即戰力;林崇能再進一步表示,此次獲獎的郭佳鑫不只在攝影方面表現傑出,他的畢業作品是以時下年輕人最關注的YouTube頻道節目經營為製作,義大學子多方學習與嚐試,成為全方位的傳播專業人才。義守大學大傳系培育許多優秀的系友,去年拿下第57屆廣播金鐘「教育文化節目獎」的廣播製作人陳子云,就是來自義守大學;義守大學提供舞台讓學子盡情發揮,每一次的學習體驗,都是即戰實力的累積。

全聯就買得到!星巴克前店員推薦靜岡抹茶粉!神還原抹茶那提!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抹茶相關的甜點、飲料越來越多,造福了廣大的抹茶控。然而今年二月星巴克宣布抹茶那提品項將下架,消息引發許多網友感嘆再也喝不到一樣的味道。 但早在星巴克宣布下架前,便有網友在臉書社團分享一款抹茶粉,號稱可以還原95%的星巴克抹茶那提,文章引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平價版星巴克!」「剛剛一大早就去買了,真的超好喝,味道跟星巴克簡直是一模一樣」「我加牛奶或優酪乳都好喝耶!」 Youtuber梅根也指出,用T世家抹茶粉可以「做出跟星巴克將近,我覺得有八成以上相似的抹茶那提。」 許多網友也分享配方、比例,以及各式抹茶粉的應用,成品完全不輸市面上的產品,掀起一股抹茶浪潮。尤其無糖抹茶粉更好運用,直至近日依然有網友持續的分享各種創意點心。 ▲網友們分享自己用抹茶粉做的飲品,質感直逼廣告。(圖/由T世家提供,取自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說臉書) 另外不少部落客和營養師也紛紛推薦。例如廖欣儀營養師近日便指出「抹茶含有兒茶素、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並且富含膳食纖維」,大餐後可以減低油膩的感覺;部落客小胖盈也表示「完美還原星巴克抹茶那堤!」,很適合應用在各式甜點上,「T世家抹茶粉是我用過CP值最高的抹茶粉了!」;Kiki媽咪也提到「T世家抹茶粉的抹茶味很棒,不會太苦澀,而是把其他食材的味道都帶出來,滿滿的茶香,我這抹茶鬆餅配方真的超優的」。無獨有偶,鏞鏞甫甫的美麗媽咪Tiffany也指定推薦「這是來自日本靜岡的抹茶粉,我獨愛它的濃韻溫醇,茶湯香凝悠遠」,深受廣大網友一致認同。 ▲部落客小胖盈分享用T世家抹茶粉製作各式甜品。(圖/由T世家提供,取自小胖盈的花椒人蔘 部落格) 但也有不少網友指出太夯買不到、連續幾天跑了好幾家都沒看到等,可見抹茶熱度之高。T世家抹茶粉目前全臺全聯皆有販售,抹茶控們都可以到全聯逛逛。試試來自日本靜岡、媲美星巴克的抹茶粉吧!

南臺資傳系舉辦「影像治療所」影展 傳達用影像療癒身心的理念

記者李喬智/台南報導 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於昨(8)日在南臺科技大學N棟音樂廳,舉辦為期2天的小型成果影展「影像治療所」。活動邀請校長吳誠文、副校長張瑞星以及設計學院院長陳炳彰、副院長黃國禮和各個老師教授與會,現場空前盛況,此次活動為資訊傳播系三年級全體學生共同舉辦,以「影像治療所」的主軸,希望透過活動可以表達「為個人需求,提供個別化影像服務,透過影像達到療癒身心」的理念,讓參與此影展的師生們都能從所播放的影片中感受到身心的療癒。 「影像治療所」主視覺以五隻動物(浣熊、鹿、狐狸、白鼬、黃金獵犬)代表資訊傳播系精通的五大類別(劇情、紀錄、新聞、動畫、行銷)。浣熊象徵劇情類影片,浣熊的黑眼圈暗示拍片生活的日夜逆轉;鹿代表紀錄片,其名稱「錄」與記錄有諧音,紀錄大地上發生的大小事;機靈的狐狸代表新聞,如同做新聞時需要保持機智與理性,將最真實的資訊分享給大家;白鼬隨著季節變換毛色,就像動畫從空白轉變為彩色;黃金獵犬活潑好動,需要積極主動且善於社交,就如同行銷的特性。 展出的作品皆是該系學生從大一開始努力製作的成果,其中包含育秀盃、TVBS 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金犢獎、四面楚歌智慧對決短片競賽、第十三屆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等等,各項作品皆是學生們辛苦的成果,在拍攝和剪輯上用了很多技巧和巧思,表現相當亮眼! 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蔡銘益總指導老師表示,此次影展除了彰顯學生們的才華和創造力,同時展現他們對於資訊傳播領域的熱情與探索,感謝各位貴賓們撥冗光臨,和學生們分享寶貴的經驗,也希望藉由觀眾的參與,讓學生們獲得鼓舞和啟發。 南臺科大數位設計學院院長陳炳彰表示,此次參展的作品都具有特色,展現南臺科大資傳系的學習成果,是學校培育「務實致用」人才的具體表現,希望學生們繼續成長茁壯,在明年畢業展可以展出更驚豔的作品。

證照加持幫助學生就業 大葉空設系18生取得室內裝修乙級

記者李喬智/彰化報導 實作學習接軌產業,證照加持成就好業!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結合理論與實務,幫助學生打造就業競爭力,18位大四生考取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證照。 空設系劉凱群老師指出,空間設計學系以德國師徒制引導學生養成專業能力,並輔導學生報考相關證照,強化就業競爭力。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是目前室內設計領域最高階的證照,證照有助於學生就業前景,系上特別邀請畢業學長劉興衡共同輔導學生考照,此次計有陳湘霖、王波淼、陳靜雯、黃品瑜、劉威宏、葉彤、黃子芸、李敏傑、曾奕彰、傅郁涵、李政緯、劉品吟、劉雅婷、許凱翔、桌欣言、柯詠藤、陳思羽、項心怡、吳品瑢18名大四學生順利考取。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證照幾乎每年全國都有超過五千人報考,考試包含學科跟術科,對於專業知識和現場作業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學生們可以在大學畢業前夕就取得證照,表示學生的專業度與實作能力已和職場接軌。 空設系大四生傅郁涵表示,未來如果想要創業,一定要有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證照與室內設計乙級證照,才能夠申請成立室內裝修設計工程公司,她大一升大二、大三生大四的暑假都曾經到業界實習,確立了想往室內設計發展的目標,因此把握大學時間準備證照考試,讓自己將來投入職場有更多選擇,謝謝老師一步步帶著大家練習,讓她順利取得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證照。 另一名通過證照考試的王波淼同學說,國中考高中時,就很嚮往建築領域,雖然後來念了普通高中,但考大學時就決定要以空間設計為第一志願,系上提供了多元且扎實的課程訓練,並且輔導有志報考證照的學生準備,很開心能通過證照考試,這張證照對於即將畢業找工作的他很有幫助。

臺科大建築系畢展主題「靈感販賣所」 建構後疫情時代城市新風貌

記者李喬智/台北報導 臺科大建築系即日起(6/9)至12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展出畢業展,現場共有51件作品,本屆主題為「靈感販賣所」。取名『靈感販賣所』是因為學生們有感兩年的疫情為生活帶來巨大改變,但唯有創作的火炬永不停歇,畢業生透過建築設計,述說屬於他們每個人的靈感故事,包括「都市建築與風場」、「地域文化重生」以及「台北城市生活新印象」等等。 在開幕式上,臺科大校長顏家鈺表示,臺科大建築系是臺灣數一數二優秀,同學的作品可以為臺灣創造很多印象,設計學院院長阮怡凱也回想,受到疫情影響,這屆學生在大二、大三時都是線上上課,當時有很大的挑戰,但超乎預期,同學的畢業作品反而因此跟生活產生很多連結。 疫情改變了生活型態,也改變了工作型態,作品是研究商辦大樓與風場關係的建築系學生吳岩瑾就發現到,疫情期間「分流辦公」已成新趨勢,因此她的案場除了傳統的總部辦公空間,更將一部分比例設計為共享辦公空間。 在吳岩瑾設計的商辦中,特別強調機能、空間靈活運用,也融入節能與綠化的元素,每個共享辦公室也都設計有露台,「希望在空中能創造出地面的條件」,讓大家都能在舒適的環境下工作。然而,要提升舒適度,研究環境控制的吳岩瑾也特別在意她作品中「風場」以及微氣候對都市建築的影響,希望建築能同時降低對行人、使用者及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長期投入城鄉發展計劃的學生呂京樺,在大學期間一直在台東關山服務,幫助當地具民修建步道,修建樹屋。一次機緣,他與指導老師邱韻祥跟當地居民進行壘球友誼賽,賽後阿美族朋友表達,他們很渴望能重溫小時候在稻田裡、踩在土上打壘球的時光。呂京樺靈光一現,何不利用關山11、12月農民休耕期間,來舉辦關山田野壘球賽。他的「地域文化重生」作品設計採用當地的竹構法,再用模矩化方式計算出面積,便可以在當地農會米國學校附近搭建出臨時壘球賽場。 呂京樺表示,「我希望透過這樣的田野壘球賽,讓大家體驗到阿美族文化,也希望藉由這活動更親近土地,同時我希望可以加入大眾參與、社區參與的元素」。因此,無論是構法,還是結構組裝,呂京樺都設計成大家方便重複拆用,若當地居民要舉辦豐年祭活動也可以使用,非常符合永續設計的概念。 城鄉有不同風景,學生林靖騰的『台北城市生活新印象』則是觀察東南亞移工,在假日每每都聚集在台北車站的東側廣場,因為文化、種族、職業差異,造成一些負面觀感。 林靖騰指出,「我希望能因著他們的需要打造一個沒有壓力,又能促成國籍交流,有包容力的空間」,於是他帶著他的印尼籍同學進行田野調查,訪查店家、移工的需求,以台北車站東面的「台北小印尼」為基地,設計出能舉辦大型活動的廣場,與開放和室內兼具的小型空間,還有一些串流空間,希望藉由空間設計也能讓國人與外籍移工有更多自然的交流,也讓改善各地遊客對台北的印象。

臺中文學獎總獎金149萬創新高 即日起徵件至7月31日止

記者李喬智/臺中報導 「第十二屆臺中文學獎」徵件起跑!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今年以「文學百川」為主題,即日起至7月31日向全球華文創作者開放徵件,為吸引更多優秀作品投稿,今年小說類第一名獎金提高為15 萬元、散文類第一名12 萬元、新詩類第一名10 萬元,皆創下各該文類歷屆最高獎金,總獎金高達149萬元,歡迎對文學創作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參與這場年度盛會。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臺中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而文學正是建構城市人文風景的重要元素。臺中文學獎今年邁入第12個年頭,發掘了許多文學新星,如去年小說類首獎陳禹翔年僅19歲,為歷屆小說類最年輕得主,還有近來備受矚目的臺中作家林楷倫及楊双子等,也都曾獲臺中文學獎。文化局期待藉由文學獎發掘更多優秀作家,寫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篇章,也讓臺中成為廣納百川的文學中心。 「文學可以是一趟路程,一片美麗的地景,也可能是一杯咖啡,或一碗大麵羹,隨時發生在每個角落。」臺中文學貢獻獎得主劉克襄今年應文化局邀請擔任代言人,拍攝徵件活動形象影片,在影片中他沿著綠川、柳川漫步,接著走訪鄰近的第五市場和臺中文學館,傳達文學在生活日常中俯拾皆是,涓滴文字可以聚流成河,呼應「文學百川」的主題意象,也突顯臺中文學獎文類的多樣性。 文化局指出,今年徵件分為小說、散文、新詩、古典詩、臺語詩、客語詩、童話、國高中職生散文等八大類,創作內容不限主題,投稿方式採紙本寄送或線上報名皆可。 文化局說明,7月1日、7月16日將舉辦兩場推廣講座,分別由暢銷作家洪愛珠分享「如何寫成了這個樣子」及知名詩人任明信暢談「幸福與虛無-現代詩創作分享與導讀」;並規劃兩場工作坊,7月2日由第十一屆臺中文學貢獻獎得主廖振富老師帶領學員走進古典詩的浩瀚天地,7月15日則由蔡淇華老師主講,歡迎踴躍報名(https://reurl.cc/x7OWzL)參加。此外,形象影片及徵件簡章請上「文化小尖兵」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mDqoOj) 及臺中文學館官網 (https://shorturl.at/axGK2)。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