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雲嘉嘉首屆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結訓 齊力建構生命救護鏈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為培育優質急救人才、儲備醫療救治量能,辦理113年度雲嘉嘉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歷經1432小時的專業訓練後,今(27)日於雲林縣消防局5樓大禮堂舉辦結訓典禮,由縣長張麗善主持並頒發學員結訓證書,期勉42名參訓學員返回各工作崗位後能發揮所學,第一時間、第一線守護鄉親,讓鄉親生命財產更加有保障。 張麗善表示,高級救護技術員養成不易,課程內容涵蓋了許多專業證照訓練,例如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小兒高級救命術及高級小兒救命術(APLS&PALS)、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急診創傷訓練課程(ETTC)等,經歷了1432小時精實的專業訓練後,相信學員們可以更有能力守護縣民的生命安全,對本縣還有嘉義縣、市的緊急救護案件如重大創傷、OHCA案件等救護存活率的提升,定有大大的助益,且雲林縣這幾年一直致力於推動SDGs的各項指標,這次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可說是一個嶄新的里程碑,非常契合SDGs 3「確保健康生活及促進各年齡層福祉」。 ▲張麗善縣長期盼未來持續舉辦相關訓練課程,大幅提升到院前救護品質,強化救護生命鏈。(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表示,高級救護技術員在知識深度和技術層次可輔助更多的病人,在都會區因醫院多,重要性反而不如資源不足的地方。此次雲嘉嘉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有幾個特色,第一、加上韌性國家元素,於疫情過後可做更好各式各樣應變;第二、訓練時數加碼加滿使內容更豐富;第三、在縣政府支持下,團隊導入最新科技,讓參訓學員跟醫院醫生一樣可以學習現場超音波;第四、優化原本區域聯防,雲嘉嘉區域一起訓練、一起工作、一起服務。 消防局長林文山指出,此次訓練前僅有少數單位配有高級救護技術員,在張麗善縣長的支持下,消防局近年救護車相關硬體方面已全面汰新,經由此次訓練後,雲林縣增添24位、嘉義縣12位、嘉義市6位,總共42位高級救護技術員,更達成每個外勤分隊至少能有1名高級救護技術員之目標,於軟、硬體加乘下,雲林縣的到院前救護品質將能大幅提升,強化救護生命鏈。
預防過敏的秘密武器A2β酪蛋白產品 購買國產羊乳請認明GGM標章
記者陳金金 / 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養羊協會於24日舉辦羊乳推介活動,現場邀本土劇男神潘逸安來跟大家推薦國產羊乳,他自身也是雙寶爸也讓孩子飲用羊乳,孩子喝完後對羊乳的過敏反應比牛乳來得低。 現場還有新住民家庭參與羊乳創意特調比賽,透過新住民媽媽們之手也提供了羊乳不同的新喝法,除了用羊乳加奇異果的羊乳特調創新的風味外,還有羊乳巧克力糯米新吃法。 ▲本土劇演藝潘逸安與國產羊乳GGM標章合照。(圖/中華民國養羊協會提供) 中華民國養羊協強調國產羊乳「A2β酪蛋白」含量超過95%以上是不易過敏的秘密武器,羊乳是僅次於牛乳的第二大動物乳源,近幾年發現「A2β酪蛋白」這個成分,對於腸胃吸收羊乳的營養成分以及減少過敏非常有幫助,如果因為乳糖不耐症的問題不太能喝牛奶,可以用羊奶作為替代品,且「A2β酪蛋白」佔羊乳中的含量高達95%以上,等於大家只要喝羊奶就可以攝取到「A2β酪蛋白」的營養成分,羊奶屬於溫補食物,溫和不上火,比起牛奶具有更多天然活性成分,也能補充孩子成長所需的養分。 ▲農業部宋嘉霖技士及中華民國養羊協會理事長鐘承信與新住民創意羊乳飲品冠軍家庭合照。(圖/中華民國養羊協會提供) 協會每個月會針對不同廠牌的羊乳進行藥物殘留、抗生物質及生菌數等等的相關檢測,以高標準嚴格為消費者把關,民眾也可以上中華民國養羊協會官網查詢具備GGM標章的合格羊乳,全台目前有10家羊乳業者通過GGM認證,全台各地都可以宅配到府,且全台各大量販通路(超市)均有販售。
影音/台灣樂齡瑜珈協會內湖據點開幕 供銀髮族使用的瑜珈空間
記者孟憲玉/台北報導 https://youtu.be/zYP3dcBZFME 台灣樂齡瑜珈協會榮譽理事長金溥聰先生的大力支持,在短短幾天就成立台灣樂齡瑜珈協會內湖據點,訂在113年11月20日開幕。 幾天前,財團法人少鑫紀念館林澂河董事長、台灣樂齡瑜珈協會鄧燕英理事長、金溥聰榮譽理事長三人相遇,言談中,林董事長提議在台北內湖打造一個專供銀髮族使用的瑜珈空間,這個概念獲得一致同意後,籌備工作就此展開。財團法人少鑫紀念館負責場地洽詢、硬體設備及相關財務,台灣樂齡安排師資及課程資訊。有賴金先生的指導,兩造首次合作,各展所長,內湖據點就此誕生,就設在內湖區金湖路360號二樓(京舞門舞蹈工作室)。 ▲台灣樂齡瑜珈協會榮譽理事長金溥聰頒發感謝狀給財團法人少鑫紀念館林澂河董事長(右)。 (圖/業者提供) 台灣樂齡瑜珈協會運作多年,始終樂於推廣瑜珈健身的理念,並且在社區鄰里開班教學。據聞金溥聰先生在台灣樂齡學習瑜珈5年了,是一位瑜珈高手,堪稱最佳代言人。 財團法人少鑫紀念館成立47年,一直秉持創辦人林少鑫「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致力於社會公益及弱勢清寒救助工作,不遺餘力。林澂河董事長本身非常熱愛瑜珈,他感謝老天爺的安排,有機會和台灣樂齡合作,一起為銀髮族做點事。「銀髮族是家中寶,妥善照顧沒煩惱」。希望內湖據點只是一個開頭,在其他行政區會接二連三地傳出好消息。 ▲社區居民參加樂齡瑜珈課程。(圖/孟憲玉攝) 台灣樂齡瑜珈協會是一群瑜珈老師和練習者們共同申請成立的全國性人民組織(台內團字第1110053950),以推廣樂齡瑜珈、提升年長國民身心健康為宗旨,定期舉辦樂齡瑜珈師資訓練和研習,培養合格優良的樂齡瑜珈師資,在社區開設樂齡瑜珈課程。樂齡之「樂」字有“快活”、“安 樂”之含意,期許瑜珈讓更多年長者擁有快活、安樂的健康生活。 京舞門舞蹈工作室,地點:內湖區金湖路360號二樓。
嘉市加開社區疫苗接種站 籲全民左流右新拿好禮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隨著時序入冬,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將於17日下午2時至5時,在舊監獄實驗木場 (嘉義市東區維新路134巷)舉辦社區接種站,提供新冠和流感疫苗接種服務,現場也舉辦樂齡勇壯城全嘉樂起來系列活動,民眾除接種疫苗外,還可以逛逛市集和聆聽音樂會。凡在此場接種站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市民,可獲得嘉義市限定「乖乖打疫苗」聯名款乖乖1包,另65歲以上之嘉義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再加碼100元禮券。請民眾把握機會,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前往接種。 衛生局長廖育瑋表示,幼兒園、托嬰中心和學校等活動空間,學童互動較為頻繁,易造成群聚感染,學童一旦感染可能將疾病傳播給家中成員,且學齡前幼兒為流感及新冠重症之高危險族群,為了家中寶貝的健康,呼籲家長儘速攜帶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撥空至衛生所或疫苗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初次接種流感疫苗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的幼兒,可免費接種2劑流感疫苗,2劑需間隔4週以上。 衛生局表示,新冠JN.1疫苗、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同時接種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疫苗後需一段時間產生保護力,符合接種資格者應盡早接種,除透過接種疫苗防範病毒威脅,民眾平時仍應落實正確勤洗手,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有關流感及新冠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和社區接種站等相關訊息可至衛生局官網/主題專區/流感、肺鏈疫苗專區(https://reurl.cc/MNM1nv )查詢;也歡迎電洽衛生局詢問(05-2338066)。 ▲舊監獄實驗木場將於11/17舉辦社區疫苗接種站,完成接種者將可獲得限量好禮。(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54歲就中風! 博愛醫院智能復健 三個月恢復口語能力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一名54歲男子今年7月突發腦中風,因腦損傷出現失語症狀,連自己的名字都說不出來,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醫師李紹安規劃智能復健方案,以語言治療搭配電流刺激重塑腦活性,經過3個月的復健治療,成功找回口語能力。 博愛醫院表示,患者因中風導致腦部損傷,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的嚴重受損,無法指認身邊的物品圖卡,甚至連自己的名字和性別都無法表達,日常生活幾難以自理,由羅東博愛醫院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收案後,復健醫學科李紹安為其規劃一段為期三個月的系統性語言治療復健。 羅東博愛醫院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具備完整的上下肢、腦部復健設備,搭配院內齊全的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人力資源,醫師可自由組合為病人建構出個人化智能復健方案。患者使用「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系統,藉由精準的腦部定位,給予連續短暫重複磁脈衝。1-2個月後,認知功能明顯恢復,在語言治療師的引導下,他開始能正確回應有關自己的問題、自發地說出完整句子、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另外、一名婦人同月也因急性出血型中風送醫,術後下肢癱瘓,生活無法自理。在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利用穿戴式裝置下肢智能復健機器人練習行走,在積極訓練下,3個月後她已恢復至可以獨立行走的狀態,並能自行上下樓梯,日常生活能力幾乎完全恢復。 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王文斌表示,中風病人、脊椎損傷病人、腦傷病人、帕金森氏症和其他經醫師評估後適合的病人都是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收案對象。羅東博愛醫院擁有東臺灣規模最大的智能復健機器人中心,軟硬體設備資源、技術與專業團隊齊全,可說是醫療團隊的最強後援,由醫師運用資源為病人搭配出最佳的復健方案,幫助病人重回生活正軌。 突發性的腦血管疾病腦中風嚴重可能致死,若急救存活,後續的復健卻是條漫漫長路,除了造成失能失語等後遺症,頻繁的就醫也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沈重的負擔,影響生活品質。中風後六個月為復健黃金期,若有復健需求的患者,建議積極接受專業人員規劃的復健訓練,以達最佳成效。
數發部推公民科技跨境合作 臺美青年數位助早療降碳排
記者陳金金 /台北報導 數位發展部11月14日於113年資訊月開幕儀式,首度亮相其結合公民科技團隊、桃園市政府與臺東縣政府開發的「兒童早療聯合評估門診線上預約及查詢系統」與「低碳餐食碳排放計算工具平台」。本次公民團隊首度有外國籍人士參與,成果將作為公共程式提供各縣市政府使用。 數發部部長黃彥男指出,自去(112)年開辦公民科技試驗場域,藉由串連縣市政府與公民科技黑客,達成擴大數位公民參與,加速推動智慧政府和鼓勵創新數位公共服務。今(113)年該場域運行模式除被複製擴散至臺南市外,更突破國界,吸引美國籍民眾參與開發,提前達成「跨境公民科技試驗場域」目標,未來數發部將持續往臺灣作為數位民主淨輸出國邁進。 ▲ 113資訊月 數位發展部 數位國際司開箱活動。(圖/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早療系統團隊代表張永翰說明,現行各醫療院所早療流程各異,要建置民眾、醫療院所、主管機關三方都易用的共通平臺不容易,藉由此次與桃園市政府合作開發早療系統,一併解決家長資訊不流通、不透明的問題極有意義。美籍參與者Katie Lam則表示,相當感謝能與臺灣政府合作,期待有更多不同國家的有志之士能獲得相同機會。 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團隊和臺東縣政府聯手打造計算機計算餐廳料理碳排量,並推廣低碳慢食觀念。中原大學資管系廖秀莉主任表示,過程牽涉碳排量資料收集和計算公式設定,雖然挑戰不小,但提供學生參與公共事務及實踐所學的重要經驗。 ▲ 113資訊月 數位發展部 數位國際司開箱活動。(圖/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桃園市政府婦幼發展局杜慈容局長和臺東縣政府國際發展及計畫處黃俊凱科長,則對團隊短時間開發能力感到驚艷,肯定數發部協助縣市數位發展和培育青年數位人才的用心,也樂見成果能以公共程式模式開放給更多縣市政府使用,進而促進系統統合,便於資料串接。 數發部數位國際司莊盈志司長補充,即日起至17日,資訊月數位公共基礎建設願景館將展示公民科技試驗場域成果、公共程式概念和以先進簽章技術確保文件真實性與安全性的數位皮夾等重要政策推廣成果,,誠摯邀請民眾前來參觀,探索、見證未來數位社會的發展藍圖。
及早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子宮肌瘤治療多元化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子宮肌瘤是生育年齡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許多女性對肌瘤的症狀不夠了解,往往在症狀惡化後才就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林宜珈醫師指出,早期治療可以有效緩解不適,顯著提升生活品質,建議無論是月經過多、經痛,還是腹部壓迫感等症狀,皆應儘早至婦產科檢查,以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院方指出,解決子宮肌瘤的困擾,藥物治療是常見選擇之一,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指出,一位30歲的患者長期飽受月經過多和經痛的困擾,經診斷確定罹患子宮肌瘤,由於貧血經常感到疲憊,影響日常生活,決定尋求治療,林宜珈主任建議患者選擇「蜜蕊娜」緩慢釋放型避孕器作為治療,幾個月後,月經出血量顯著減少,經痛也大幅緩解,貧血情況逐漸改善。 林宜珈強調,目前針對子宮肌瘤的藥物治療多樣化,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荷爾蒙避孕藥和抗纖溶劑等,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減少經痛和經血過多的症狀,雖然效果不如緩慢釋放型黃體素避孕器(如「蜜蕊娜」)那麼顯著,但對許多患者來說,這仍是舒緩不適的有效方法,此外,荷爾蒙避孕藥也是一種常見的治療選擇,它能通過抑制子宮內膜增厚來減少經血過多的問題,並且特別適合有避孕需求的患者,此外對於出血量較大的患者,非荷爾蒙類如止血藥能有效減少出血,且不增加肌瘤壞死或血栓的風險。 在一些症狀較嚴重的患者中,荷爾蒙治療也非常有效,尤其是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劑(如Lupron),能暫時減少雌激素,緩解症狀並幫助手術前的準備。不過,這類治療可能會帶來骨質流失或偽更年期的副作用,部分患者需要透過補充雌激素來減輕這些副作用。 陽明交大醫院表示,子宮肌瘤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個別情況、症狀和生育計畫,女性都應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身體狀況與醫生密切合作,及早尋求適當的醫療建議,當藥物治療不如預期,抑或副作用過大,最終仍需要手術介入治療,無論選擇藥物還是手術,早期診斷與治療能有效減少肌瘤對生活的影響,幫助女性維持正常生活,同時改善不適症狀。
旗醫中醫科巡迴醫療服務 進駐內門溝坪里為鄉親服務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內門區位於高雄市,是一個中醫資源較缺乏的偏鄉地區,當地居民需前往市區醫療機構才能獲得中醫治療,對於年長者和行動不便的居民來說,這是極大的不便。為改善這一情況,旗山醫院中醫科特別於內門區溝坪里溝坪社區活動中心,推出巡迴醫療服務,讓當地居民能夠在家附近享有專業的中醫診療。 ▲醫師現場開立診斷。(圖/旗山醫院提供) 本次巡迴醫療服務由經驗豐富的蕭坤元醫師帶領,提供中醫看診、開立中藥、針灸治療及健康諮詢,所有服務項目均可使用健保支付。旗山醫院此項服務源自於在內門南海紫竹寺提供巡迴醫療的成功經驗,該服務廣受當地居民好評並解決了眾多居民的健康需求。此次,旗山醫院決定進一步將此模式拓展至溝坪里,讓更多內門地區的居民獲得便利的中醫資源。 ▲針對長輩健康狀況提供針灸治療。(圖/旗山醫院提供) ▲針對長輩健康狀況提供針灸治療。(圖/旗山醫院提供) 針對內門地區年長居民常見的健康問題,此次巡迴醫療特別強調針灸治療,專門應對腰背痠痛、退化性關節炎等老年常見疾病。針灸作為傳統中醫療法,能顯著緩解疼痛並提升生活品質。蕭醫師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服務,讓更多年長者受益於針灸治療,從而維持舒適健康的生活。 ▲長輩看診完即可領藥,不須回到醫院領藥。(圖/旗山醫院提供) 此外,巡迴醫療服務還將提供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藥——龜鹿二仙膠,這款中藥針對退化性關節炎、老年疲勞和貧血等症狀有明顯的改善效果,讓居民能透過健保支付部分費用即可獲得這項保健服務。 此次巡迴醫療服務的推出,深受內門地區居民的歡迎。一位溝坪里的年長居民表示:「過去我們看病都要到市區,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真的很不方便。現在有了這項巡迴醫療服務,我們能夠在自家附近接受專業中醫診療,實在是很大的幫助。」 ▲長輩看診完即可領藥,不須回到醫院領藥。(圖/旗山醫院提供) 活動詳情: 地點:溝坪社區活動中心 地址:高雄市內門區廣福40-1號 時間:每週五下午13:30至16:30 掛號方式:現場掛號,不提供預約,請攜帶健保卡 如有疑問或需要進一步了解,歡迎聯繫旗山醫院中醫科,電話:07-6613811。
嘉市串連失智友善照護資源 匯聚更完善的高齡友善城市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市推動失智友善示範社區不遺餘力,今(25)日上午於南院旅墅舉行成果記者會中宣佈成立第六個示範點,將涵蓋朝陽里、華南里及周邊鄰里。開場由今年加入的友善店家及志工,將失智者重覆點餐與未帶錢的真實情況搬上舞台,同時透過失智者視角的影片,看見所轄生活圈內的店家及居民,以及家屬對友善環境的期待,讓他們可以放心走出家門、自在購物、用餐、到郵局領錢,居住在安心的生活圈。 市長黄敏惠表示,嘉義市為全臺第一座高齡友善城市,早在2011年就在愛爾蘭都柏林,成為推動WHO高齡友善城市網絡的30個發起城市之一,也是全台第一個「高齡友善示範城市」,也期許公私協力一起建立失智友善社區網絡,成為失智友善城市,幫助失智者安心地走出家門。 ▲市長黃敏惠闡述分享政策執行重要性。(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此外,今年再整合「憶城為嘉」六支箭,包含篩檢量能擴大、診間心理關懷、到宅環境改造、年輕團體支持、免費法律諮詢及環境指引手冊等服務,整合各局處及機關資源打造更好更完善的照顧網。 衛生局長廖育瑋表示,國外失智村的模式不一定適合台灣,嘉義市致力於打造『以人為本』的失智症整合照護網。也就是在友善社區中透過前端宣導,培訓友善天使及組織,如發現疑似失智個案轉介到失智共照中心,輕度的失智個案可以轉介至失智據點或巷弄C據點接受延緩失智的服務;若待在社區也可透過友善組織的推動,友善公共空間及居家環境的改造,讓失智者在熟悉的環境中自在生活」。 衛生局表示,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邀請民眾及機關、團體及商家加入失智友善天使及組織,共同守護嘉「憶」人,歡迎洽詢國健科2338066分機512劉小姐。如有失智症照護問題請洽長照中心1966專線或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失智共照中心(2710059)及嘉義基督教醫院失智症整合中心(2764994)。
退輔會主委嚴德發蒞臨視導 高度肯定北榮新竹分院的優質服務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嚴德發主任委員,率團隊同仁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林永煬副總院長蒞臨北榮新竹分院進行視察,對於新竹分院守護當地民眾已超過一甲子,提供竹東地區、台三線及偏鄉地區優質的醫療服務,表示高度肯定。 嚴主任委員在視察過程中,深入了解新竹分院除了醫療服務外,為提供更優質及多元的服務。全國榮總分院第一所擁有P2負壓分子生物實驗室,通過衛福部認證COVID-19分子檢驗實驗室,新竹縣市唯一高壓氧治療艙,尊榮智慧病房及睡眠中心等,讓民眾免於舟車勞頓到外地治療。 嚴主任委員肯定北榮新竹分院為在地鄉親醫療照護的貢獻,並在落實榮民醫療體系三級垂直整合服務之外,更與新竹榮民服務處合作,提供榮民遺孤工讀的機會,一同守護榮民及榮眷,充分展現輔導會所屬單位的核心價值,值得嘉許。另表示醫療與科技結合是未來發展趨勢,AI智慧醫療及精準醫療是醫界同仁努力的方向,期望未來北榮新竹分院更積極地朝向行動創新、健康台灣邁進,在陳曾基院長的帶領與全體同仁戮力同心之下,讓醫療品質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