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健康

如廁「不髒不濕不臭」 提升嘉義縣第一印象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乾淨、舒適的公廁是城市進步的象徵,嘉義縣環境保護局自108年起推動提升優質公廁計畫迄今快5年,已改善46處、140座公廁,修繕金額達5,639萬4,091元,除汰換管線、便器、洗手台、照明等設備外,也藉由更換天花板、牆面或加裝通風設備,達到「不髒、不濕、不臭」的標準,也為尊重差異,優先補助各單位設置無障礙廁所、親子廁所及性別友善廁所。 ▲各單位設置無障礙廁所、親子廁所及性別友善廁所。(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嘉義縣持續改善老舊公廁,今112年向環境管理署爭取4,013萬2,800元補助,並由嘉義縣政府編列地方配合款739萬1,401元,預計於112至113年修繕表演藝術中心、嘉義縣立棒球場、田徑場、網球場、東石漁人碼頭、左岸公園、森林公園、梅山公園、鹿草市場及地方行政機關計14處公廁,改變大眾對公廁的刻板印象,也提升本縣形象促進觀光。 ▲各單位設置無障礙廁所、親子廁所及性別友善廁所。(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縣長翁章梁說,環境整潔、公共衛生是國家生活水準進步的重要指標,而公廁品質更是觀光客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嘉義縣目前列管公廁1,538座,其中特優公廁達1,471座,比例95.64%,未來將持續推動公廁改進計畫,打造符合國際環境衛生水準的公廁,讓嘉縣成為國內外旅客必訪的熱門城市。#

家長放心 屏東縣持續追查進口蛋流向 營養午餐採用國產蛋

記者黃雪若/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20日表示,依據農業部提供本縣進口蛋品倉儲地、洗選場及加工廠名單,截至20日已全面完成清查,市售端也稽查45家業者,超過226件生鮮雞蛋,並未發現進口蛋及相關缺失。由於相關銷售資料由中央畜產會統一管理,衛生局已函請農業部提供相關出貨資料,以供核對數量及追查蛋品流向。 同時,衛生局也會同教育處,調查縣內各級學校營養午餐使用雞蛋情形,結果全數使用國產蛋。教育處表示,屏東縣學校午餐食材均列入採購契約書規範,並於招標時載明CAS產品檢驗報告,或藥物殘留檢驗合格證明,違規可終止契約,且考量安全衛生,廠商供貨蛋品並無液態蛋,請家長放心。 自農業部9月18日公布中央畜產會庫存進口雞蛋的冷鏈倉儲地,衛生局連日加強稽查,進口蛋除了巴西,還有泰國、土耳其及澳洲,到期待銷毀蛋品已全數控管於倉儲地點,不會流入國內市場,全權由中央畜產會辦理銷毀事宜。而倉儲內的「庫存」蛋品亦由中央畜產會全權處理,衛生局會持續監督庫存蛋品數量。 衛生局日前(19日)也前往屏東、長治二處倉儲稽查,經初步清點2處倉儲未到期進口蛋總計約223萬顆,到期待銷毁進口蛋總計約2321萬顆,上述蛋品均放置於冷藏庫及冷凍庫內,且有明顯區隔,到期待銷毁進口蛋外箱有張貼「報廢品待銷毀」字樣,衛生局責令業者過期蛋品不得擅自移動。 此外,衛生局亦針對農業部提供的進口蛋品代工廠進行稽查,現場進口蛋均在效期內製成茶葉蛋或滷蛋,目前已無庫存進口蛋。 衛生局表示,目前仍持續加強查核轄內大型量販店、超市、超商及市場等販售通路及烘焙業者,截至19日已稽查45家業者,226件生鮮雞蛋,尚無發現進口蛋及相關缺失,另同步抽驗生鮮雞蛋檢驗動物用藥殘留,以維護縣民食的安全。 ▲ 屏東縣衛生局人員不辭辛勞,為校園營養午餐食安把關,連日加強稽查。(圖片/屏東縣衛生局提供)

金秋時節慶豐收 「神農市集」天然新鮮農特產品展售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辦的「神農市集」,將在本週末(9月23及9月24日)於凹子底森林公園新鮮展售。隨著秋季的到來,神農市集將迎來豐收的時節,集結全高雄優質小農與中南部地區優選農園,百位攤商共同展售,各式新鮮的時令蔬果將陸續登場,此次「神農百味料理秀」邀請到無國界環境料理師-努亞.阿海納親臨教學料理,及「食農教育推廣」應景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推出柚子百變創意推廣,現場還有免費農特產品試吃等眾多精采舞台活動規劃,提供給民眾獨特的市集體驗。 ▲集結全高雄優質小農與中南部地區優選農園,各式新鮮的時令蔬果將陸續登場。(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表示。神農市集作為高雄代表性的農產市集,致力於提供消費者高品質的農特產品,並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以促進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臺灣,高雄是最佳的香蕉生產地區,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優質的品質而聞名,尤其旗山更有「蕉城」之美譽,經過農民精心種植和嚴格管理,具有甜美的口感和營養豐富的特點,深受大眾的喜愛,以及香蕉加工製作的果乾等,充分展示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和創新能力。 ▲現場還有免費農特產品試吃。(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眾所期待的「神農百味料理秀」至今已邀請眾多星級飯店及知名餐廳參與,包括高雄洲際酒店、H2O水京棧國際酒店、義大皇家酒店、帕莎蒂娜等,本次料理秀更將推動邁向國際化,邀請到來自蒙古的知名無國界環境料理師-努亞.阿海納站台,使用來自高雄甲仙區代表的經濟物產芋頭和竹筍,結合六龜區手作醃漬的梅子,並選用高雄美濃147香噴噴的米飯,製作出可為主食,亦可甜點的一道佳餚;而食農教育推廣活動,邀請旗山糖廠東九道之驛餐廳蔡光大經理教學DIY柚子燈以及品嚐美味的柚子冰沙,應景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讓大家團圓時能將好玩有趣的柚子燈與家人一起同樂。 ▲「神農市集」天然新鮮農特產品展售。(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神農市集於每月第四個週六、週日下午三點到九點在凹子底森林公園舉辦,為提供更便利的服務,邀請民眾加入神農市集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123Nr31),即可免費享好康,並即時掌握參展小農資訊,還有神農百味料理秀、食農教育等精采舞台活動皆可查詢;更多活動詳請上「高通通-高雄Super Go-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SSG12查詢。# 供稿來源:高雄市政府農業局

「小米造咖」推廣高齡均衡飲食理念 長輩吃出美味營養與健康

記者秦毅君/屏東報導 中秋佳節將至,為讓長輩吃出美味、提升營養健康,屏東縣政府打造「小米造咖」,縣長周春米擔任一日客座主廚,與大仁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副教授張淑貞共同推廣全穀未精製雜糧,結合高齡均衡飲食理念,用在地多樣性飲食文化特色點綴健康美味佳餚,製作成精美「鮪魚櫻花蝦米月餅」,與萬巒鄉當地「蠻蠻聚樂部」長輩們開心互動,場面相當熱絡。 ▲縣長周春米擔任一日客座主廚,與大仁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副教授張淑貞共同推廣全穀未精製雜糧。(圖/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提供) 「小米造咖」今日來到萬巒「蠻蠻聚樂部」,以低脂、低糖、低熱量概念,製作出精美「鮪魚櫻花蝦米月餅」,巧妙運用全榖、未精製雜糧及東港在地食材鮪魚及櫻花蝦,降低油脂用量至 30%以下,因應高齡化時代來臨,長輩常因牙口老化、咀嚼不易影響進食,讓牙口不好的長輩也能一起享用創意健康美味米月餅,展現屏食力,讓長輩「食」在健康免煩惱。 ▲未來會運用不同食材,規劃一系列在社區實作與教導長者如何料理。(圖/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提供) 縣長周春米表示,「小米造咖」是結合在地食材及行動廚房概念,研製「米」在地料理,以「閩南、客家、原住民、新住民」多元飲食文化,加入高齡營養及未精製全穀雜糧元素,設計營養美味高齡米料理,舉辦實作料理營養課程,教導長者如何製備「米」料理,帶入高齡友善營養概念,未來會運用不同食材,規劃一系列在社區實作與教導長者如何料理,突破場域限制,在全屏東33鄉鎮市社區走透透,呷營養顧健康。 衛生局呼籲「想要呷好米,要有好嘴齒,要吃要嚼,吃出好健康」,屏東縣政府補助65歲以上長者裝假牙,下半年追加補助1,000萬元,可增加500位長者受惠,只要戶籍連續設在屏東縣滿3年以上,有需要的長者請踴躍申請。#

高雄市旗山區農會 「金包銀 銀耳露」 新品發表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夏祭新鮮市「旗山香蕉文化節」將屆,高雄市旗山區農會將地方特產香蕉,結合白木耳推出即時飲品「金包銀 銀耳露」,於日前(9/14)舉行新品發表會,由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張清榮局長、高雄市議員林富寶、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長戴順發、旗山區長謝健成和旗山區農會總幹事方介佐共同推薦。方介佐表示,「金包銀 銀耳露」是萃取香蕉的蜜甜精華加上新鮮銀耳做成,風味獨特,迎接中秋佳節,即日起至10月底止,購買「金包銀 銀耳露」禮盒可享9折優惠,想嚐鮮的民眾動作要快。 ▲貴賓聯合推薦香蕉產品。(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旗山區農會總幹事方介佐表示,素有「香蕉王國」美譽的旗山是高雄重要的香蕉產地,因位處旗美東九區入口的地理優勢,提供市區與鄉間連通的媒介與休憩地,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讓旗山生產的香蕉等農特產品因為優良的品質而頗負盛名。旗山區農會為提高香蕉的多元利用與商品價值,利用高溫高壓技術蜜漬香蕉,再與白木耳經過長時間熬煮提煉膠質菁華,製成「金包銀 銀耳露」,方介佐說,「金包銀 銀耳露」原料成份都是天然的食材,不但能吃到滿滿果粒,清爽又解膩,加入甜湯、牛奶或冰品也都十分合適,中秋送禮自用兩相宜。 ▲金包銀銀耳露。(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今日發表會現場冠蓋雲集,所有與會長官貴賓對於「金包銀 銀耳露」滿滿的蕉香及軟綿滑順的口感讚不絕口,農業局長張清榮表示,夏祭新鮮市「旗山香蕉文化節」即將在9/30、10/1於旗山體育場舉辦,是旗山一年一度的盛事,當日於活動會場及門市皆會販售新品,並舉辦各式手作體驗活動、在地社團與街頭藝人表演,還有免費大型氣墊、夢幻旋轉木馬及小火車設施讓大小朋友同樂;而配合夏祭新鮮市最後一場次活動,現場的展售市集也提供多種商品優惠,歡迎民眾把握中秋連假,闔家暢遊旗山! ▲大小朋友都愛夏季甜品。(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金包銀 銀耳露」禮盒即日起至10月底止,享9折優惠,訂購請洽旗山區農會「旗農的店」 (07)662-8666,或高雄首選電商平台 https://www.khagri.org.tw/ 夏祭新鮮市~2023旗山香蕉文化節活動,活動資訊請見「高雄市旗山區農會」網站或「高雄市旗山區農會」FACEBOOK粉絲專頁,或洽(07)651-2003#139及(07)743-1391活動小組。# 供稿來源:高雄市政府農業局

台東部落食尚創意⼤賞 烤茶地奪首獎 美食與工藝創新原民文化

記者秦毅君/臺東報導 台東縣政府於9月18日舉辦「台東部落食尚⼤賞暨釀市集啟動記者會」,特別邀請3位跨領域講師胡天蘭、林志豪、潘晨綱進⾏⽂化產業論壇對話,並辦理部落食尚大賞決選頒獎,由「烤茶地」獲首獎。縣長饒慶鈴表示,部落食尚計畫今年進一步推動店家與工藝師或工坊合作,利用陶土、月桃葉及藤編等製作食器,將食物與文創工藝連結,明年縣府規劃開放外縣市業者報名參加競賽,期待以多元豐富的飲食特色帶領民眾認識原民文化。 ▲利用陶土、月桃葉及藤編等製作食器,將食物與文創工藝連結。(圖/臺東縣原住民族行政處部落經濟科提供) 饒慶鈴指出,縣府推動「台東部落食尚」計畫邁入第5年,至今輔導29間店家,今年再結合工藝意象,發揮1+1大於2、產業再升級的概念,從食材延續至食器及工藝。食器不僅是食物的容器,更是文化、傳統和創意的體現,也為用餐體驗增加美感,讓祖先的故事及傳統技藝延伸至餐桌。今天食尚大賞看到結合工藝的多樣化食器,兼具美學與永續理念,並運用以洛神、荖葉、刺蔥等在地食材製作的餐點,為原民飲食文化激盪出更多火花。 ▲運用以洛神、荖葉、刺蔥等在地食材製作的餐點,為原民飲食文化激盪出更多火花。(圖/臺東縣原住民族行政處部落經濟科提供) 縣府原民處說明,上個月辦理器皿美學工作坊,邀請講者分享器皿搭配技巧與美學應用,也推薦以竹編、檳榔鞘、椰殼等製作食器的工藝家與店家合作,致力提升部落特色餐食。今年首度辦理部落食尚大賞,以「一口食」呈現,在決選中各店家展⽰了獨特的餐飲與食器搭配,經過激烈⾓逐後,從11間決選店家中頒發冠軍烤茶地、亞軍髒孩子工作室、季軍部落草地便當,分別獲得6萬、3萬及1萬元的⼯藝器⽫採購⾦,以及優勝蓋亞那工作坊、少妮瑤工作坊與最佳人氣獎烏尼曩工作坊,分別由縣長饒慶鈴等人頒獎,以鼓勵店家將傳統的⼯藝⽇常留在餐桌,帶領⼤家進入豐富的部落餐食五感體驗。 ▲美食作家胡天蘭表示,這次的體驗有別於各種美食競賽。(圖/臺東縣原住民族行政處部落經濟科提供) 美食作家胡天蘭表示,這次的體驗有別於各種美食競賽,台東原民美食與工藝的完美交織,彷彿詩意在舞動。品嘗每一道職人端出來的料理,同時間飄散著誘人的香氣,品味著創意的美妙,故事力和文化力非常動人,展現台灣最獨特也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料理篇章。 原民處補充說明,10⽉8、9⽇聯合「阿米斯⾳樂節」於都蘭⿐舉辦「台東部落食尚釀市集」,將呈現全新的「釀」作食尚盛典,「釀」更象徵著台東的⼈⽂與風⼟,經過時間發酵,所醞釀出台東獨⼀無⼆的部落風味;今年更進⼀步結合⼯藝意象,將「釀」的精神從食材延續⾄與⽇常⽣活的食器連結。另10⽉7⽇及10⽉10⽇安排「部落食尚專屬-南島藝文⼩旅⾏」套票活動,邀請各地旅客前往共襄盛舉。# 更多資訊請見台東部落食尚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tstylefood/)以及南島台東-台東縣原民處(https://www.facebook.com/aborigine089/)。    

《自然醒慢活祭》舉辦大地祝福與音療體驗 身心靈平衡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首創身心靈休閒美學品牌《自然醒慢活祭》,今年「夏日療癒祭」已於9月16、17日在鐵花新聚落療癒登場,由創作鬼才DJ林強、金曲歌王陳建年、實驗搖滾樂團漂流出口等團隊輪番上陣,副縣長王志輝及社會處長陳淑蘭與數千民眾一同沉浸在音樂與自然結合的療癒氛圍。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持續深耕身心靈休閒產業,今年不僅將課程走入社區和部落,還首次將臺東的慢活療癒魅力帶到臺北,10月底也將以溫泉為題,舉辦慢旅行,歡迎民眾一起來體驗臺東的療癒時光。 ▲《自然醒慢活祭》舉辦大地祝福與音療體驗。(圖/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及社工科提供) 兩度受颱風攪局的「夏日療癒祭」,舉辦場地由杉原灣移至市區的鐵花新聚落,但仍保有一貫的自然療癒風格,更特別於活動首日開場加入「大地祝福」儀式,以鼓聲和吟唱連結臺東的土地與森林大樹,為近期受到颱風影響的臺東居民與土地,帶來心靈的撫慰和安定的力量。與一般音樂性演出不同的是,夏日療癒祭兩日活動皆由瑜珈老師林逸屏開場,帶領參與者透過瑜珈體驗打開肢體;入夜後,則由音樂接力,以音療派對、靈性舞會、手碟演奏等內容,創造一個讓觀眾自由漫舞、放鬆自我的療癒場域。 ▲夏日療癒祭由瑜珈老師帶領參與者,透過瑜珈體驗打開肢體。(圖/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及社工科提供) 饒慶鈴表示,臺灣近年來音樂活動如雨後春筍般興盛,然而臺東以獨具的「療癒力」為主調,因此在《自然醒慢活祭》夏日療癒祭特意做出區隔,從演出節目到主題內容,皆將身心靈概念融入其中。希望民眾不僅享受音樂的美好,更能深度體驗並欣賞臺東的自然之美,從中獲得療癒的力量。 ▲藝術共創活動,吸引眾多親子家庭共同參與。(圖/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及社工科提供) 夏日療癒祭的豐富內容不止於音樂。由在地藝術工作室Cool Color設計的「海洋生命樹」藝術共創活動,吸引眾多親子家庭共同參與,在老師引導下一起彩繪珊瑚造型的生命之樹與海洋生物,傳遞愛護海洋的觀念。同時,來自身心靈文創攤商及社區發展協會的40攤心靈市集,展售各式療癒小物、芳香精油、按摩指壓、自然美食等特色商品和服務,加上《自然醒慢活祭》自製文創商品,豐富多樣的內容讓活動更具吸引力。許多首次造訪自然醒慢活祭的民眾直呼:「好特別的活動,下次還要再來!」 《自然醒慢活祭》規劃將在10月28日至29日舉辦「淨心慢旅行」系列療癒遊程最終場,知本溫泉深度紓壓二日遊。# 感興趣的民眾請把握報名機會,詳細活動訊息請詳見官方網站(https://taitungspirit.pse.is/4xad28)、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tungSpiritFestival)和社群平台(https://www.instagram.com/taitungspiritfestival/)。

愛在原鄉 陽明交大醫院斥資千萬 行動醫療e起出發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98年起加入宜蘭縣IDS(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團隊,照護南澳、大同原民鄉居民的健康,最近斥資上千萬元,啟動IoMT醫療物聯網,第一線醫療資訊經由遠距系統傳輸,與醫院醫師溝通討論,提供遠距照會服務,給予精準完善的治療。 陽明交大醫院19日在東澳復健醫療站,舉辦「愛在原鄉,行動醫療e起出發」記者會,由院長楊純豪、健保署長官及地方代表共同啟動IoMT醫療物聯網儀式,宣告陽明交大醫院的偏鄉遠距行動醫療將跨入新世代。 陽明交大醫院表示,結合公共衛生教育、醫療,自95年即從醫學生教育開始投入教育與醫療的資源; 98年起牙醫、西醫參與宜蘭偏鄉IDS(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的醫療服務計畫,關懷照護弱勢,前往南澳鄉提供耳鼻喉科、婦產科及牙科巡診服務;100年起另增加大同鄉的腸胃科、眼科及內外科山地巡迴醫療服務。 定點的東澳復健醫療站於102年2月起開始啟用,目前提供當地民眾家醫科、復健科、風濕免疫科及中醫科等專科看診,改善當地民眾復健醫療的可近性,免於長期奔波勞苦並減少藥物負擔,針對當地民眾就醫需求所設立的專科醫療科別,幾乎等於是小型綜合醫院。 此外,山地鄉牙醫醫療資源貧瘠,多年來,陽明交大醫院行動牙科醫療團隊每周定期至南澳衛生所駐診及國小學童巡迴醫療、塗氟及口腔衛教,偏鄉學童齲齒率大幅下降,民眾就近獲得牙醫資源,同時為減少偏鄉病患牙齒檢查和治療的等待時間與回診的次數,由經濟部國貿局、外貿協會與台灣精品企業贊助支持,並與台灣利他資源整合社會企業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團隊合作打造而成的「數位牙科巡迴車」增加機動性,提升到宅牙科醫療的廣度。 院方說,原鄉交通不便,醫療設備不足,原鄉部落長輩除了慢性疾病外,也有許多「專科醫療」需求,各大醫院考量整體醫療量能,要能持續前往偏鄉執行診療服務,的確不容易,如今陽明交大醫院參與偏鄉醫療超過十年,院方思考如何把醫院的專科設備與專業照護帶入原鄉,守護偏鄉醫療不中斷,而未來運用新醫療科技與遠距照護更將是發展重點。 2023愛在原鄉,將嶄新邁進E世代行動醫療里程碑,強化原鄉的行動專科醫療儀器,最近投入上千萬元,結合複合式遠距醫療資訊網路與電子病歷應用,可以將生理監測、專科檢查數據或影像即時傳至醫院資訊系統,必要時由專科醫療照護團隊,提供遠距照會服務,亦將建立遠距照護平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2023愛在原鄉行動醫療設備」由社會善心人士集結愛心,捐贈全自動隧道式血壓計、復健訓練智能機器手、12導程心電圖、手持電子眼壓計、手持無線裂隙燈、手持式數位眼底攝影機、高階攜帶型五官科鏡檢、鼻咽喉內視鏡檢查儀器、全身性體外超音波檢查儀器、耳鼻喉科治療台、生理監視器、看診/靜態醫療影像傳/資訊貯存傳輸等軟硬系統等共十二項醫療設備儀器,提升原鄉醫療可近性與及時性,提供更加舒適和便利的醫療體驗。

後疫情時代護理專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即將登場!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112年10月14日至15日,將於集思會議中心交通部舉辦一場極具意義的國際研討會,探討後疫情時代的護理專業發展。 邀請到來自美國的Pamela Cipriano以及日本的南弘子Hiroko Minami兩位傑出學者,他們將一同分享國際對抗COVID-19疫情的措施和未來挑戰的因應策略。 自2019年底COVID-19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都面臨巨大挑戰,對健康、人權、經濟、文化、社會和教育等多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護理專業作為全球最大的健康照護領域之一,在應對疫情、保護公共健康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經過近四年的COVID-19應對和復原,護理專業在後疫情時代將面臨如何更具彈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挑戰,這也是台灣護理界在應對未來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挑戰時的一個重要課題。 國際交流: 研討會將匯聚產、官、學界和國際學者專家,分享各國應對COVID-19疫情的實務經驗和專業建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進行經驗交流、反思,並共同形成共識,同時也將成為全球在地化護理專業發展的參考依據。 未來發展:將討論如何將護理專業人員視為國家級戰略資源,包括應對災難時護理人力的整備、動員與投入;護理專業賦權與角色功能擴展;人力資源管理與教育培養議題;創新照護模式;以及以全球在地化為基礎的區塊鏈連結/區域整合,以促進護理專業的永續發展。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0月1日,額滿即止,請速報名。 參加對象:歡迎護理及其他醫事人員、教育人員、相關學生或任何對此感興趣的人參加。 更多詳情見活動官網:https://pro-nursing.com/。

魚油母湯這樣吃!吃錯比沒吃更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了保養身體,現代人經常會針對需求補充各式維他命、保健食品,但有營養師就提醒,經常遇到民眾為「省時間」或「怕忘記吃」等原因,也不管每種保健品的特性,「有吃有幫助」一口氣把各種保健品都吞下肚,結果可能浪費錢還沒辦法充分發揮效用。 營養師高敏敏在其粉專貼文指出,以下這些保健品可要記得分開吃: 1.葉黃素 & β-胡蘿蔔素 兩者都屬於胡蘿蔔素,在腸道中吸收的路徑相似,同時服用可能導致互相競爭。 2.鐵 & 草酸、植酸、單寧酸 草酸、植酸、單寧酸等,會影響鐵質吸收,例如咖啡、茶類,因此建議分開食用。 3.鈣 & 魚油 鈣屬於礦物質,和魚油同時吃下去,可能會形成皂鈣,使腸道無法正常吸收 造成便秘或吸收不佳。 4.魚油 &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有吸附油脂的特性,和魚油一起吃,容易降低魚油的吸收。 5.鐵 & 膳食纖維 由於膳食纖維會降低鐵的吸收,所以高纖建議飯後吃,鐵劑建議隨餐或飯後吃,稍微避開就可以囉! 6.鈣 & 鐵 鈣和鐵同時吃,會互相競爭吸收,建議分開補充,並注意混合在一起的保健品及食品。若想補充鐵與鈣,建議是每天輪流著吃,或空腹時吃鐵劑、睡前吃鈣片。 高敏敏並提醒,每款保健營養品內含多種成分,各有特性,加上每個人身體狀況也不同,因此建議服用的時段也會有所不同。記得除了服用時間要注意,保健身體前必須先理解自己的需求,購買時要看清楚標示,以及想要攝取某種保健品時,不妨先詢問醫生、藥師或營養師。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