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綜合

【道德經】道經 絕聖棄知章第十九(2)

文學/道德經 此三者,言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註解: 言三者,不足為文法,故令有所屬別立,教令使其各有所屬。 以靈修觀點解說: 以立法感化人,以仁德協助萬物,仁義成大事,靈巧運作機權治理奸賊及誘盜,此三者不能以文字定法則,因此必須個別定立,以教化各有個類之人。 這一句是說,靈性法則感化人、以仁德協助萬物、仁義成大事,必須依靠靈性法則來運作,治理天下之大亂。此三者不能以文字定法則,因此必須力行靈修方式,個別符合靈性法則;以自然感化力量來感化人類個體,促使人本性之惡消除,靈性善引發出來。

純天然中藥製 端午[祈褔香包] 精巧細緻愛不釋手

記者楊麗珠/桃園報導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中山市民活動中心,於端午前夕,由二位志工老師教導里民做[祈福香包],很特別的是放入香包裏的中藥材是由中山里頂樓自己栽種的,採收後洗淨曬乾備用,這次的藥材有:薄荷、芙蓉、香茅、迷迭香、艾絨、艾葉…等6種草藥,這幾種藥材都是氣味比較重的,有驅蚊、祛邪、避穢的作用,如果有蠶豆症的小朋友和孕婦可以不要放入「薄荷」,這點要特別注意。 ▲民眾踴躍參與端午香包縫製活動。(圖/記者楊麗珠攝)  二位老師很用心的選用3種不同花色的布,分別先裁剪好,配上5彩線,代表祝福,意義非凡。來參加的里民相當踴躍,包含各個年齡層: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小朋友都有,大家一起共襄盛舉。要自己獨力完成一個香包並不容易,還好老師和志工們都非常有耐心,老師特別交代在裝中藥材時,先用少許棉花把中藥材包在中間,因為要讓香包的每個角都好看,飽滿,才有[粽香包]的樣子,雖然花了2個多小時,當完成的那一刻,相信大家都很有成就感,獨一無二,非常有質感,每個花色都不一樣,每個人都能夠在家試做看看。 ▲端午香包內有薄荷、芙蓉、香茅、迷迭香、艾絨、艾葉等6種草藥具驅蚊、祛邪、避穢的作用。(圖/記者楊麗珠攝)  ▲香包的活動,爸爸媽媽,小朋友都有,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圖/記者楊麗珠攝)  ▲香包的活動,讓里民們互相交流情感,整場笑聲不斷。(圖/記者楊麗珠攝)  王里長透過手做香包的活動,讓里民們互相交流情感,整場笑聲不斷,第一次到訪也感受到社區里民的溫暖熱情,感恩在心裏,製做和配戴香包是我國傳統的民俗之一,也是過端午節的重要活動,經由用心的縫製,使它蘊涵了一份深摯情意,尤其是當作禮物送人,更傳達了溫馨無限,也可增添人們的生活情趣,好處多多。#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396號(夢幻公園內) https://youtu.be/TqpNxm4onYU ▲純天然中藥製 端午[祈褔香包] 精巧細緻愛不釋手。(影片/楊麗珠 攝)

【道德經】道經 絕聖棄知章第十九(1)

文學/道德經 絕聖棄知,人利百倍。絕仁棄義,人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註解: 聖人立法化人,智者設計興利,有法則有罪,有利則有害;仁能濟物、義可立事、濟有不濟,事有不事;巧作機權、利美天下,賊從奸生,盜因利誘。 以靈修觀點解說: 如修行至高無上之人立法感化人。有才識之人謀劃興計以利國,有法律必有罪人,有利益必有害處;因此仁德才能協助萬物興盛,仁義才能成大事。如以立法不能協助萬物,不能成大事,則必須靈巧運作機權,以治理天下之奸賊、誘盜。 這一句是說,一個靈性高層次之    靈性上師立靈性上之法則,是用來感化人類。世上有才識之人都制定凡俗上之法律,以利益於國家維持秩序,以致產生了有法律,必有罪人之存在;有了利益,必有害處。因此,靈性上之德才能協助萬物興盛。也就是把自己修道所產生的靈性之德,才能協助萬物興盛;仁慈之心才能穩定大事。假如一個沒有修道、又沒有靈性而制定的凡俗上之法律,則不能協助萬物,亦不能成大事。所以必須以靈性法則運作,治理天下之奸賊誘盜。 這種唯有神仙下凡行道,才能以靈性法則去自然感化人類從善,治理天下之大事。由此,人必須力行修道,才能使自己心靈平靜,而且做事情才能自然成功,也才能自然地幫助自己的事業穩定。  

⦗攝影記事⦘ 新強公園 葡萄胸椋鳥育雛

記者盧嘉生/高雄市報導 葡萄胸椋鳥在台灣屬於逸出鳥,新強公園有葡萄胸椋鳥育雛,葡萄胸椋鳥的特徵包含虹膜暗褐色,眼周圍黑色,嘴和腳橘黃色,頭部、頸部和胸部為汙白色,背部和羽翼為暗灰褐色,而腹面為酒紅色。# ▲葡萄胸椋鳥在台灣屬於逸出鳥。(圖/記者盧嘉生攝) https://youtu.be/td9hl4o82gA ⦗攝影記事⦘ 新強公園 葡萄胸椋鳥育雛。(影片/記者盧嘉生 攝)

「心」守護弱勢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

記者蘇志文/高雄報導 112年6/18在高雄市小港區莿蔥腳濕地公園,舉辦了別開生面的粽享歡樂(包粽子趣味競賽),對象是高松里民及弱勢家庭,現場並有提供義剪、推拿、義相(命理)服務並邀請高松探索樂團及薩克司風手演奏音樂會與當地民眾同歡慶,提前共度端午佳節。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在高雄市小港區莿蔥腳濕地公園舉辦。(圖/記者蘇志文攝) 這次活動是由高松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由許招勤理事長率李忠寛總幹事及協會全體理監事熱情邀約里內居民參與。許理事長受訪指出「平時我們協會長期關懷里內弱勢的家庭狀況,提供協助、解決困難。所以,在端午佳節之前舉辦「粽」享歡樂音樂會,讓社區內弱勢的家庭也能過個好節。李順進、黃彥毓市議員及前市議員林宛容也先後到場和民眾寒暄招呼同樂,環保局也派員來推廣綠色生活,指導民眾如何節約用電,節能減碳。 ▲環保局於活動中推廣綠色生活,指導民眾如何節約用電,節能減碳。(圖/記者蘇志文攝) 現場訪問協會志工黃大哥,他表示平日大家為工作、為家庭忙個不停,趁這次活動「大家可以出來作伙包肉粽,交流感情、互相關懷,讓現場活動熱閙非常,尤其一些行動不便的里民,可以出來曬日頭甲大家開講,對個人心理上來講是很好調適。大家開心就好。」操著流利的台語放懷大笑。的確,雖名為包粽子趣味競賽,實則藉由里民互相幫忙協力完成包粽子過程,有身著紅布條的包粽大王、大使、媽媽、高手、天才不斷穿梭幫忙,現場所視歡騰暄鬧,所聞笑聲不斷,拉進了彼此間距離,凝聚了社區的向心力,完成的粽子由里民自行帶回過節。 ▲包粽子趣味競賽,藉由里民互相幫忙協力完成,包粽子過程,有身著紅布條的包粽大王、大使、媽媽、高手、天才不斷穿梭幫忙,現場所視歡騰暄鬧,所聞笑聲不斷。(圖/記者蘇志文 攝) 另外,義剪、推拿、義相(命理)也是滿滿排隊人潮等待服務。活動時間約三小時,主辦及協辦單位都非常用心投入,許理事長好人緣,例如現場有:公益團體高松探索樂團,提供音響設備和好友薩克司風手支援賣力演出;信義房屋贊助帳篷搭蓋;中華台灣快樂鮮廚公益聯合總會提供義剪、推拿、義相服務。活動結束後,高松社區發展協會所有志工們滿眼笑意看著大家心滿意足的提著自己包的粽子回家。# ▲「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現場(一)。(圖/記者蘇志文 攝) ▲「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現場(二)。(圖/記者蘇志文 攝) https://youtu.be/SmCmw-Ybigo ▲「心」守護弱勢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影片/記者蘇志文 攝) 主辦單位:高雄市小港區高松社區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李順進議員服務處、高松學堂社區關懷據點、信義房屋、逍遙民俗調理義診團、中華民國心靈命理師協會

【道德經】道經 大道廢章第十八(4)

文學/道德經 國家昏亂,有忠臣。 註解: 有忠臣,言主失其治道。 以靈修觀點解說: 當國家昏亂之際,而以感化方式來治理,才能顯現出忠臣以盡心來報效國家。 這一句是說,當一個國家昏亂的時候,要以感化之方式去治理。領導的人必須以自己修道的無為感化力量,去治理國家大事,去迎合    道本體之法則及軌道,才能教化出效忠國家之人,來盡心報效國家。相對地,一個人生長在凡俗上之世界,當自己有心靈動亂不安的時候,必須要藉著靈修無為的磁波去治理心靈,才能促使心靈安靜,端正心靈,以保固自己身體健康。 「本章要旨〕 悟治者,即以無為行之。 也就是說體悟到治理的方法,要以修道感化方式去治理。

更生保護會更生種子培訓課程 增進正向生活價值觀 服務社會

記者覃超君/高雄報導 財團法人更生保護會橋頭分會為提升更生人自立、順利賦歸社會,結合已輔導成功富有熱誠之成功更生人,辦理112年度更生人社會回饋種子服務計畫,於6/18日(每月一場)在梓官活動中心辦理培訓課程順利完成。橋頭地檢署張春暉檢察長特別重視種子訓練,因有要務無法參加,適逢端午佳節,特別準備禮品打氣小禮袋來勉勵學員,請橋檢署李德農書記官長前來代爲轉贈,並預祝大家端午佳節快樂。本次課程邀請到更生人楊九如師兄現身說法,用說故事的方式幽默豐富的為學員注入服務種子能量。 ▲橋檢署張春暉檢察長贈送打氣小禮袋,由永新幸福農場中途之家製作的古早味碰餅。(圖/記者覃超君 攝) 幽默的九如師兄過去曾開過酒店,忙著賺錢和花錢,耗掉健康和青春;現在開豆花店和當志工,日子活得充實有尊嚴。愛說故事的他先以愛迪生的故事勉勵大家,接著分享自己改變的歷程。九如師兄認為藥癮更生人的服務工作要從陪伴開始,讓願意改變的人有一個新的正向環境,使身邊充滿貴人、好的語言以及感恩的心,同時不能輕忽毒品心魔的力量。 ▲楊九如於活動中勉勵更生人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位貴人。(圖/記者覃超君 攝) ▲楊九如於活動中與更生人分享阻礙一生的六字箴言。(圖/記者覃超君 攝) 九如師兄從服務中發現世上苦人多,原來有人比自己更慘。演講的角色也讓自己更警惕自我要求,不要走回頭路。他特別強調更生復歸的環境因素,告誡學員「你過去是誰不重要,你遇到誰比較重要」,遇到對的人能「打破你原本思維提高你的認知,進而提升你的境界,帶你走上更高的平台」。九如師兄表示當志工讓自己學會與人配合,他鼓勵學員們抽離原來自己,重新定義自己。慾望要控制、學習要衝勁,相信自己能改變。最後,提醒學員自己未穩定前先不要去幫助他人,避免助人不成反被牽走,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提出進更生保護會回饋社會。 ▲楊九如以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勉勵更生人。(圖/記者覃超君 攝) ▲幫助別人亦同時紓壓自己。(圖/記者覃超君 攝) 更生保護會期盼更生種子人員完成培訓課程後,增進正向生活價值觀以及社會服務行動,在專業人員輔導追蹤成功復歸社會回饋社會。更保會也呼籲社會大眾卸除刻板標籤,對於有心悔改之更生人給予鼓勵。更保橋頭分會蔡孟勳督導除了培育更生輔導員及積極協助更生人就業之外,同時還推動明年度成立幫助更生人就醫制度。 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橋頭分會更生人社會回饋種子服務計畫,聯絡-個管員李筠威07-6128177 # https://youtu.be/5hEu0HuHu7Q ▲更生保護會更生種子培訓課程 增進正向生活價值觀服務社會。(攝影/記者覃超君 )  

與【粽】不同 品嚐金三角美食

記者程瑞/桃園報導 每逢端午節前一、二個星期假日,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內,會出現一輛造型特別的車子,賣造型特別的粽子,不是北部粽、不是南部粽,也不是湖州粽,是金三角(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區)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 ▲桃園忠貞新村內造型餐車販售金三角(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區)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圖/記者程瑞攝) 潑水粑粑粽是用白糯米、紫糯米加少許花生包成三角錐形的粽子水煮。食用前,沾滿椰子粉,嚐起來Q彈淡香、甜而不膩。芭蕉粽是先用白糯米煮熟,拌入椰子粉後,放入芭蕉為餡包起來後再水煮,食用前再用炭火烤,吃起來彈牙果香,也是甜而不膩。 ▲芭蕉粽食用前再用炭火烤,吃起來彈牙果香,甜而不膩。(圖/記者程瑞 攝) 傈僳族的老闆娘說甜而不膩的秘訣是加一點點鹽,緩衝一下甜度。想過個不一樣的端午節嗎?可以來桃園忠貞新村參觀異域故事館,逛逛文化園區,嚐嚐異鄉風味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地址:桃園市平鎮區中山路70號 異域故事館:目前採網路預約制免費參觀 https://youtu.be/bqTrR26kOa4 ▲與粽不同-品嚐金三角美食。(圖/記者程瑞  攝)

【道德經】道經 大道廢章第十八(3)

文學/道德經 六親不和,有孝慈。 註解: 有孝慈,孝慈為無敬恭。 以靈修觀點解說: 自古雖然立孝慈之名,即因父子情節,至衰世的時候,當父者不慈眾多,因此立慈之法規讓天下之父行事之;為人之子者不孝眾多,因此立孝教化天下之子。 這一句是說,在上古的時候,雖然有孝慈之名稱,這種父子情節是自然的。但到下古的時候,當長輩的人對下輩不仁慈眾多,因此才訂仁慈之法則,讓天下當長輩去行使;而當下輩之人對長輩不孝順眾多,因此才立孝之法則,以教化下輩「對長輩產生孝道」這種人為因素之法則。所以我們要回復到上古的時候,長輩自然對下輩產生慈愛;而下輩自然地對長輩產生孝順。人必須力行修道,才能回復到上古時代孝慈為自然之道。

因為一張照片激發出的減塑生活挑戰 收穫與分享

記者葉瑛吟/台南報導 之前記者平時做環保並沒有很嚴謹,直到今年三月份參加一場研習看到了一張照片,激發出記者的環保意識,進而演化成現在的減塑生活。對記者來說這是一個挑戰,參與這個挑戰後,意外得到了不少樂趣和收獲,藉此分享給大家。 那是一場有關SDGs的研習,什麼是SDGs呢?由於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如重兵壓境,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 SDGs 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研習時,台南市鹽行國中的沙寶鳳老師主講海洋塑膠議題的探究,在她的講義中po了一張地上充滿”海帶”的照片,充斥在課堂大大的PPT畫面裡。那當然不是海帶,而是從擱淺在海岸上的鯨豚肚子裡取出來的塑膠袋。伴隨著的是她講義的內容:「當你在營養午餐的食物中發現塑膠袋碎片時,你會選擇把它吃下去嗎?」想當然耳,沒有人會去做那種事,可是海裡的鯨豚無從選擇,他們只能傻傻的吃下去,然後滿滿的塑膠垃圾讓他們走向生命的終點。看到那張照片帶給我非常大的震撼,我跟自己說:「從現在開始,我要盡可能地減少塑膠垃圾」。”清淨在源頭”,這是記者的小孩就讀慈濟小學時學到的一句話,”源頭”指的是自己。只不過,因為盡量不造成別人的困擾以及種種因素,記者現在還沒有辦法達到完全禁用塑膠的程度。 ▲研習時令記者震撼的畫面,滿滿的塑膠袋是從擱淺的鯨豚體內取出來的。(圖/擷取自沙寶鳳老師海洋塑膠議題探究的課程講義) 雖然政府規定超市及各大賣場禁止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但是只要去全聯就知道,雖然購物用塑膠袋須由消費者付費,但生鮮食品的包裝,舉凡保麗龍盛裝魚、雞、豬、牛肉還外加PE保鮮膜,生鮮蔬果也幾乎都以塑膠袋包裝,便利消費者購買,裸賣的食物還是很少。再走一趟傳統市場更可以發現,商家為了快速服務顧客,豆腐,水餃,各種熟食以塑膠盒盛裝,不管生鮮食品還是已經包裝好的食材,還一定再免費外加塑膠提袋,只依靠大眾的環保意識根本無法遏止塑膠製品的氾濫。雖說如此,但我想,記者全家至少可以減少很多塑膠的使用。 在網路上搜尋,記者加入了”不塑之客”這個臉書社團,這個社團時常分享自己的減塑方法。記者買了優食盒,材質是矽膠,可以耐熱攝氏到230度、耐冷到零下40度,再加上本來家裡有的悶燒罐,常常放在車上,想要買外食,喝飲料時就能派上用場。 ▲“不塑之客”社團時常有人分享自己的減塑方法。(圖/截自不塑之客臉書社團) 千萬不要以為紙餐盒和紙杯就不會造成環境危害,其實那些餐具裡都淋上了一層塑膠薄膜,而且用那些餐具可是會導致不少樹木被砍伐,所以能不用就盡量不用。現在看到已經包裝好的食材會盡量不買,到麵包店會帶著自己收集乾淨的塑膠袋裝麵包重複使用,買豆漿用悶燒鍋,買便當用優食盒。而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每到周末就要到傳統市場進行採買。記者用塑膠編織特大的購物籃裝兩個大鍋子,以及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塑膠袋(可以重複使用)。用鍋子裝魚肉,蔬果可以裸買直接裝進購物籃裡。回到家再用平時洗乾淨存放在冰箱冷凍庫的塑膠袋分裝成小包裝,等到塑膠袋破掉時再丟棄。一個塑膠袋能夠物盡其用,用到再也不堪使用,不也是愛物惜物的表現嗎? 而不是像現在大家只用過一次就丟棄,太可惜了!記者發現只要有心,把這些習慣落實到生活裡,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都能完成這個挑戰。 ▲用優食盒盛裝熟食,回收再利用的塑膠袋裝麵包。盡可能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袋。(圖/葉瑛吟攝) ▲用悶燒鍋買豆漿,店員通常會盛裝多一些。(圖/葉瑛吟攝) 不過針對減塑,記者認為有兩個重要的觀念要分享。第一就是「不要和別人比較」。例如:在採買時你可能會看到別人手提著大大小小的塑膠袋,只要心裡想著:「我以前也是那樣」就好了,千萬不要有指責的心態,畢竟每個人的處境不一樣,以前小孩還很小的時候我常常忙翻天,為了方便也是那樣。更何況對環保的實踐,記者也實在比不上很多早已實施多年的前輩。甚至有一個同事為了環保全家改吃素,真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至於另一個重點就是「自然就好」,常常遇到想買的東西,比方魚肉、豆腐店家早就包裝好一包包的,記者不會要他再拿出來。不過如果還沒包裝,記者就會要求。例如,記者常向他買魚的一個魚販,每次都要幫記者裝好幾個塑膠袋,直到記者拿出鍋子請他幫忙裝後,他才不再堅持。 ▲用鍋子直接到菜市場買肉類,內有商家已經包裝好的魚肉,左上角是平時收藏在冰箱分裝肉類的塑膠袋。(圖/葉瑛吟攝) 減塑的好處很多,例如:用自己的餐具,如果是買飲料,店家有時會少收一些錢,有時會裝比較多的飲料,而且發現家裡少了很多小小的塑膠袋,也變清爽很多。而且很重要的一點,自己和家人就能少吃進去很多的塑化劑。比方,外帶熱食盛裝到塑膠袋還是令人不放心。尤其是最近記者發現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如果出門時忘記帶這些環保餐具,就會自然而然減少自己購買的慾望,額外省下不少錢,重要的是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也會減少,這應該是另類的減肥妙招吧!? 現在落實減塑時常會想到,對環境、對生態盡到自己一份小小貢獻,心情就會很美麗;而且當自己有恆心執行這項挑戰時,帶來的成就感真是無法以言語形容喔!請你也一起來試試吧!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