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高雄
壽山動物園全台首創「AI智慧環境導覽系統」 解密黑熊「波比」行蹤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壽山動物園近期與工研院合作,推出全台首創「AI智慧環境導覽系統」,讓遊客以創新互動方式深入了解臺灣黑熊「波比」。這一系統不僅即時掌握「波比」行蹤,還能觀察牠多種姿態,深入了解其生活習性和個性化資訊,為遊客提供一場不同於傳統觀光的動物深度之旅,開創國內動物園科技導覽的新模式。 ▲台灣黑熊「波比」爬上樹梢。(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園方表示,遊客可透過旋轉升降的透明螢幕,觀察「波比」及其生活區域。當遊客將螢幕指向黑熊或其環境時,系統會自動以AR模式展示「波比」的知識介紹和生活花絮,讓每位遊客都能近距離觀察「波比」的行為。此外,該系統利用動物肢體數據開發的AI模型,能辨識「波比」的日常姿態,並依此提供趣味互動問答,讓遊客可直接向「波比」提問,例如最愛的食物、年齡,甚至牠出生時胸前是否有標誌性的V字型毛色等,增添與「波比」互動樂趣。 ▲小朋友體驗「AI智慧環境導覽系統」。(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園內目前共有四隻黑熊,考量到黑熊獨居性,特別設計獨立棲地環境,並擴大展區活動範圍。「AI智慧環境導覽系統」,讓「波比」即使不在遊客視線範圍內,也能透過即時地圖功能顯示牠動態位置,例如是否在樹後休息、進入室內獸舍或隱於陰涼處。此外,系統配備多角度攝影機,讓遊客能即時觀察「波比」的生活環境,提升參觀的沉浸感。另為服務國內外遊客,該系統還提供中、英雙語介面,確保到訪者都能輕鬆使用這項創新導覽功能。 ▲台灣黑熊「波比」萌樣。(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遊客可搭乘56號公車直達動物園,或於捷運鹽埕埔站及輕軌文武聖殿站下車轉乘56號公車。此外,壽山動物園也歡迎想為動物們盡一份心力的民眾加入動物認養行列,並按讚追蹤其臉書及IG粉絲團,隨時關心動物的日常生活。更多詳情可上壽山動物園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ouShanZoo查詢。#
水雉與美濃湖 人與自然的連結之二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每年四~九、十月之間,在美濃湖正是水雉繁殖的季節,在繁殖期宛如披著皇冠的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秀雅的長腿盈盈行於水上浮葉、姿態翩翩而有「凌波仙子」的美稱。水雉在台灣是留鳥,且被認為是瀕危物種。 ▲黃老師是主要的推動者之一,很熱心在記錄觀察水雉的生活。(圖片來源/施宇寬) 台灣是水雉終年分布的北界。而因平原濕地在經濟發展中迅速消失,導致水雉數量急遽下降,於1989年被列為台灣珍貴稀有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直到劉孝伸與黃淑玫老師於2017年春天租下一公頃窪地,邀集夥伴種下水雉繁殖所需水草,成功讓水雉留下繁殖,現由百位夥伴集資延續民間棲地的保育工作至今。 ▲美濃水雉復育地,美麗的景色寧靜清幽,非常適合水雉的生活。(圖片來源/施宇寬) 民間成功的經驗,加深了公部門投資生態保育的信心。高雄市野鳥學會於2021年認養觀光局興建的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與大灣棲地,並與美濃區蔬菜產銷班第十八班於2022年攜手共組巡守隊。每個月觀察及記錄田間水雉與其他水鳥的食蟲、求偶、育幼等行為,還配合農業部林業保育署、高雄市農業局以生態服務給付,鼓勵農民接納在田間繁殖的水雉。 ▲田區內有築巢的區域,用充滿愛心的藍色塑膠繩圍繞起來。(圖片來源/黃淑玫) 水雉繁殖期與農民經濟作物野蓮的採收是有所衝突的,水雉喜歡在野蓮將近採收時來築巢,且農民以往認為水雉下田會踏死野蓮苗,後來發現原來水雉會吃害蟲反而成為工作鳥。 ▲野蓮田上的雜草空心蓮子草意外地成為「野蓮鳥」的築巢好所在。 (圖片來源/黃淑玫) ▲值得大家好好地來支持美濃「護雉蓮盟」品牌,共創農產保育雙贏。 (圖片來源/秦毅君) 早先於2022年6月底野蓮農李金洲農民,為保護水雉的繁殖,雖然會減少收入,卻仍然將田區內有築巢的區域,用充滿愛心的藍色塑膠繩圍繞起來,避免打擾到牠們,人與鳥就這麼和平共存,至今可以看見農民們在一邊辛勤地採野蓮、水雉在一邊優雅地養小鳥,多令人感動呀!非常值得大家好好地來支持美濃「護雉蓮盟」品牌,共創農產保育雙贏。 ▲成長中的民間集資棲地的水草。 (圖片來源/黃淑玫) 從一開始農民戲稱「養鳥協會」到後來與高雄市「野鳥學會」攜手共組巡守隊,一路走來的甘苦,非外人所能體會的,如何兼顧水雉復育和野蓮的經濟發展?需有十足的智慧應對,人與自然之間應可平和共處,有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人才有安穩喜悅、世代相傳的生生不息。#
恩典曉語音樂會跨世代演出 歌曲溫馨搖滾音樂有活力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高雄市屏東同鄉會與金革唱片公司於114年4月26日下午2:00在文化中心至善廳,舉辦一場跨世代多層次的音樂會,本場音樂會適合青年、熟齡、樂齡、高齡等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聆聽,觀眾聆聽後心得是感到舒壓放鬆,而且能量滿滿。 ▲恩典曉語音樂會跨世代演出。(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銀河1966樂團主唱詹詠翔表示:搖滾樂團文化適合各年齡層,今天的表演正好是與長輩做一次最好的對話,跨世代需要交流,才能夠了解年輕人想的是什麼,年輕人也需要了解長輩喜歡的是什麼樣的搖滾音樂,所以特地改編了一首經典老歌,要獻給現場的觀眾;本次的節目總監前立委羅志明董事長也非常致力於跨世代的融合、推崇互相的扶持與關愛;三發地產集團董事長鍾俊榮也是金革唱片董事長,從年輕時即培養出對的音樂興趣,秉持「利人、利他、利己」的信念,一路跨足建築業、文創業,讓人生越來越豐盛,更是重視世代的傳承。 ▲恩典曉語音樂會跨世代演出。(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音樂會跨世代的演出,上半場由素人演唱溫馨詩歌,使人聆聽後壓力全然釋放,接著民歌令人喚起年輕時的回憶,下半場開場美聲公主葉哲安的英文歌曲,由隨想愛樂三重奏伴奏,為節目拉向不同的層次與享受;最後熱鬧歡樂的氣氛是郭瑩璱發表一首《大樹玉荷》創作曲,曲風活潑可愛為高雄大樹玉荷包帶動行銷,加上銀河1966精湛的演出,使大家精神為之一振,高亢的歌聲與金屬搖滾,使節目帶到最高潮。整場演出包含民國50年代群星會資深歌手廖美霞與女兒的母女檔合唱、60年代中華吉他屋民歌樂團師徒組合、70年代愛樂隨想三重奏樂團、80年搖滾銀河1966樂團母子檔組合。本場音樂會,堪稱是跨世代傳承與多層次的音樂盛宴,為高雄注入一股音樂暖流。 ▲恩典曉語音樂會跨世代演出。(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今年來大港演出的銀河1966樂團(主唱/吉他手詹詠翔、鼓手蔣季庭、貝斯手石哲安) ,主唱詹詠翔表示:搖滾樂團文化,在今天的表演正好是與長輩們做一個最好的對話,也是跨世代的交流,表演中他們也改編了經典的老歌〔恰似你的溫柔〕,來個經典懷舊式的搖滾風。隨想愛樂三重奏(長笛家洪敬婷、大提琴家呂超倫、鋼琴家李宜倫)、詞曲創作 演唱/郭瑩璱、鋼琴/吳如真、中華吉他屋民歌樂團(主唱鍾俊榮、吉他周重凱老師)與群星會資深歌星廖美霞同台演出,表演曲目涵蓋創作歌曲、懷舊金曲、電影配樂、流行歌曲,以及樂器演奏等,節目時而溫馨時而高昂,令觀眾有不同層次的音樂享受。 本場節目多層次的內容,使聆聽者達到舒壓放鬆,在繁忙生活中增加日後工作的動力。也讓課業繁重的莘莘學子,藉由欣賞搖滾音樂,舒解課業壓力,為大考前累積一股衝刺能量,進而促進身心健康。創作歌曲《大樹玉荷》帶動地方產業觀光,為高雄行銷帶來助力。這是一場不一樣的音樂盛會。演唱與演奏的歌曲溫馨且耳熟能詳、搖滾音樂有活力,帶動觀眾身體輕鬆擺動;最後的大合唱《奇異恩典》,更是用感人的歌聲與音符陪伴民眾度過美好的午後。#
清峰之旅/漯底山自然公園生態豐富
記者清峰/高雄報導 漯底山自然公園位於高雄市彌陀區,這裡以泥岩惡地聞名,標高雖僅53公尺,因是地形要點,山頭碉堡林立,現已廢棄不用。 ▲漯底山自然公園位於高雄市彌陀區。(圖片/清峰提供) ▲欖仁公。(圖片/清峰提供) 從欖仁公這端進入外環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步道旁的牽牛花到處綻放,透露著初夏的氣息美不勝收;蝴蝶也來湊一腳盡情地吸食花蜜。 ▲導覽地圖。(圖片/清峰提供) ▲步道旁的牽牛花到處綻放。(圖片/清峰提供) ▲蝴蝶也來湊一腳盡情地吸食花蜜。(圖片/清峰提供) 吊橋這邊是一個制高點,可以遠眺大、小崗山;木棧道是依山勢修築高低起伏,走起來運動的效果十分顯著,部分展望好的地方還可以俯瞰彌陀的海邊和台灣海峽。 ▲吊橋這邊是一個制高點。 (圖片/清峰提供) ▲木棧道是依山勢修築高低起伏。(圖片/清峰提供) ▲木棧道展望好的地方還可以俯瞰彌陀的海邊和台灣海峽。(圖片/清峰提供) 水撲滿生態池旁有兒童遊憩區及管理中心,若遇天雨可在此避雨;林蔭步道的漯底山阿婆店提供飲料及當地的物產,有需求可在此採購;步道上偶遇一對鵝正在呱呱啼叫巡視領地,一副我是地主的感覺。 ▲水撲滿生態池。(圖片/清峰提供) ▲林蔭步道。(圖片/清峰提供) ▲漯底山阿婆店提供飲料及當地的物產。(圖片/清峰提供) ▲步道上偶遇一對鵝正在呱呱啼叫巡視領地。(圖片/清峰提供) 漯底山自然公園生態豐富,來此要注意蜜蜂、毒蛇出沒及山石崩落,以保障出遊的安全。# ▲漯底山自然公園。(圖片/清峰提供)
大樹鳳梨正當時 週末神農市集網紅秀創意廚藝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神農市集」將於4月26日、27日(週六、週日)在凹子底森林公園舉辦,本月聚焦推廣高雄春夏交替之際的當季農特產品,現場集結多樣在地小農精選農產,從天然蜂蜜、季節蔬菜、有機水果,到風味獨特的醃漬品、飲品等,呈現高雄豐饒的農業面貌。不論你是來市集的家庭主婦、年輕族群,還是關注農業永續的消費者,都能在市集中發掘來自土地的純粹滋味。此外,現場更安排精彩的料理秀、魔術秀與音樂表演,為春日午後增添療癒氛圍,讓逛市集也能充滿驚喜與樂趣。 ▲「神農市集」將於4月26日、27日(週六、週日)在凹子底森林公園舉辦。(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 讓小農有機會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神農市集」,一直秉持著提升地方農業價值與消費者連結的使命,也讓更多人看見高雄農業的用心與多樣性。其積極推廣在地食材,鼓勵創新運用農特產品,並透過市集活動深化農民與市民的連結。還透過教育活動培養年輕一代對農業的關注與投入,皆為高雄農業注入新的生命力,這不僅是對當地小農的支持,也是對綠色未來的共同願景。 ▲本次市集的熱門單元「神農百味料理秀」特別邀請「一家之煮」料理節目的高人氣旅遊美食網紅-佳蓉分享創意料理。(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 本次市集的熱門單元「神農百味料理秀」特別邀請擁有超過15萬粉絲,同時也上過客家電視台「一家之煮」料理節目的高人氣旅遊美食網紅-佳蓉,她不僅擁有專業的主持能力,也曾參與過不同美食相關活動,具備豐富的料理示範與舞台經驗,將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在地好食材的創意吃法,這次的主題料理「大樹鳳梨風味焗烤三明治」以高雄大樹區當令的香甜鳳梨為主角,搭配火腿與在地生菜時蔬,再融入起司與吐司焗烤後,酸甜交織、濃郁誘人,透過簡單的料理手法凸顯大樹區鳳梨的酸甜滋味同時讓民眾在家也能輕鬆製作,呈現出屬於高雄的獨特風味,從口感到食材搭配都充滿巧思,展現高雄農產的多樣性與創意可能。 「神農市集」固定於每月第四個週六、週日下午3點至9點,在高雄凹子底森林公園與您相見歡!現場除了有優質農產與創意美食,還有精彩的魔術秀與音樂演出,搭配食農活動或現場料理秀,以及豐富的集點遊戲與神秘好禮等你來體驗、一起蒐集樂趣!# 即日起加入「神農市集」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123Nr31),即可獲得專屬優惠,並掌握最新活動資訊。更多詳情請至「高通通-高雄Super Go-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官方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KSSG12
響應世界閱讀日 壽山動物園特製「可食書」讓黑猩猩大展「閱讀」本事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為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壽山動物園今年特別發揮創意,與園區志工一起為黑猩猩設計獨特的可食用瓦楞紙書本,讓黑猩猩玩味品讀。這些特製書本是由回收紙箱製成,內頁間巧妙地藏著黑猩猩們喜愛的葵瓜子、鳳梨乾、葡萄乾等美味食物,讓牠們必須動腦又動手,才能享用到書中驚喜。讓黑猩猩透過尋找、翻頁、撕開書頁等過程,延長進食時間,同時訓練牠們觀察力和手指的靈活度。 ▲黑猩猩「曼華」仔細研究書中的奧妙。(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園方說,園內黑猩猩面對這些「可食書」展現出不同的「閱讀」風格。黑猩猩「美珍」及「曼華」以飛快速度爬上棲架再優雅翻開特製瓦楞紙書,而後埋頭享用書中葵瓜子、鳳梨乾、葡萄乾等,遠看像極了正為5月中旬打拼埋頭苦讀的會考生;反觀性急的黑猩猩「莉忠」,則直接用嘴咬開書頁,讓藏在書頁中的食物散落一地,再沿途慢慢撿拾享用,充分展現不同個體在覓食行為上的差異。此外,閱讀與動物世界密不可分,許多精彩的兒童繪本都以動物為主角,讓小朋友跟著故事情節與動物主角一起冒險,家長再帶孩子到訪動物園觀察繪本中的動物原型,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黑猩猩「美珍」埋首於書中。(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4月23日「世界閱讀日」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紀念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西班牙知名作家塞凡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等文學作家而制訂,以緬懷並頌揚他們的貢獻。這一天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也是富有浪漫色彩「聖喬治節」(Sant Jordi),按傳統當地民眾會贈送玫瑰花束給心儀的對象或心愛的人,而回禮便是送本書,藉玫瑰表達愛,以書回應智慧,象徵交流與理解。 ▲黑猩猩「莉忠」埋首於書中。(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壽山動物園誠摯邀請想為動物們盡一份心力的民眾一起加入動物認養行列,並按讚追蹤壽山動物園臉書、IG粉絲團,即時關心動物日常!詳情請上壽山動物園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ouShanZoo查詢。#
水雉與美濃湖 人與自然的連結之一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每年四~九、十月之間,在美濃湖正是水雉繁殖的季節,在繁殖期宛如披著皇冠的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秀雅的長腿盈盈行於水上浮葉、姿態翩翩而有「凌波仙子」的美稱。水雉在台灣是留鳥,且被認為是瀕危物種。 ▲水雉在繁殖期宛如披著皇冠的金黃褐白羽色。(圖/盧嘉生提供) 喜歡棲息在有浮葉型水生植物濕地環境的水雉,也能利用以漂浮型水生植物為主的棲地,水雉常吃的生物為無脊椎動物、小型兩楼類動物,例如:水躉(蜻蜓、豆娘的幼蟲)、負子蟲、水螟蛾幼蟲、蚜蟲、福壽螺幼體、扁螺、青蛙、蝌蚪等水生物,水生植物葉子上的蜘蛛、金花蟲、種子⋯⋯等。所以牠不但是益鳥,還可以是工作鳥。 ▲換羽中的水雉。(圖/邱秀梅提供) 可愛靈巧的水雉,公母外觀看起來差不多,但雌性比雄性大,母鳥體重約190~250克,公鳥大約120~150克,也要兩隻同在一處才看得出大小。有趣的是水雉是典型的一妻多夫,母鳥間會競爭領域,打贏的就是女王,可以在其後宮對多隻公鳥翻牌子,再由公鳥單獨孵育、照顧雛鳥,而水雉爸爸因體型較小,反而適合在浮葉上育雛,想像一下,因母鳥太重而整窩連蛋下沈的樣子,不禁令人莞爾,真是大自然演化的奧妙呀! ▲水雉爸爸孵蛋中。(圖/黃淑玫提供) ▲水雉爸爸帶小孩。(圖/邱秀梅提供) 屬於「早熟型」的水雉雛鳥,一孵化即可行走與覓食,休息時會躱在水雉爸爸的羽翼中,乍看之下好像多了好幾雙腳。雛鳥歷經7~8周方能飛行,遇梅雨與颱風帶來的水位上漲,易導致巢蛋被水淹沒或失溫,也令雛鳥無法順利覓食,現在又多了外來種泰國鱧的危害,嚴重破壞當地生態。 ▲53日齡大的小水雉,尾巴長出飛羽了。(圖/黃淑玫提供) ▲可愛靈巧的水雉。(圖/盧嘉生提供) 美濃湖水雉復育以湖區北側的棲地為主,好消息是近年水雉數量增加,隨著繁衍空間的不夠,已經擴散到湖區周邊的野蓮田,復育站陳柏豪主任表示,有民眾建議請竉物溝通師來請牠們留在復育區?但牠們並不是竉物,本就翺翔於天地間。大自然有其運作之行,人為因素令我們強佔了地球,人與自然的連結一直在失衡中。高雄市野鳥學會期盼以水雉為明星物種,在美濃湖畔經營人、鳥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水環境典範,提供水雉與其他水生物穩定棲所,持續的農業實踐,並增添美濃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的發展契機。#
岡山「籃籗會」熱鬧滾滾 感受古早味人擠人趕集氣息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趕集在阿嬤時代是鄉下人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早期類似趕集的活動稱為市仔,牛墟或籮仔筐會,而台灣的籃籗會現今只剩高雄岡山地區,每年僅有固定的三次熱鬧。 ▲遠從嘉義而來的籐條商家。(圖/秦毅君提供) ▲遠從嘉義而來的籐條商家,只為傳承特來參加這一年三次的盛會。(圖/秦毅君提供) 籮仔筐會在岡山叫「籃籗會」,因當時交易多以農家用具的竹類藝品為主,例如:竹椅、竹梯、竹籠、竹籃、竹筐、扁擔、竹畚箕等。而今許多用品已被取代,籃籗會所販賣之物幾乎已和夜市相似,不過仍有極少數舊式竹器產品的攤位參與盛會,為延續這項傳統習俗而盡心盡力。其中就有遠從嘉義而來的籐條商家,祖傳三代使用台灣深山所產、早年由原住民採收的籐所製作的籐條,老板早已退休,只為傳承特來參加這一年三次的盛會。 ▲祖傳三代使用台灣深山所產、早年由原住民採收的籐所製作的籐條。(圖/秦毅君提供) ▲拍打棉被的竹製品。(圖/秦毅君提供) ▲好用旳傳統掃把。(圖/秦毅君提供) 在早期淳樸的農村生活中,籃籗會對大人、小孩來說,不論是經濟或娛樂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而年長的阿公阿嬤這一輩,籃籗會所承載著美好的記憶,和阿爸阿母挑著扁擔、籮仔筐一同去趕集,是忘不了的童年歡樂時光之一。 ▲各式各樣的園藝。(圖/秦毅君提供) ▲各式各樣的園藝。(圖/秦毅君提供) 目前籃籗會因著時代變遷,雖已演化成夜市的形態,買賣的內容改為百貨雜陳、美味小吃、各式各樣的園藝等,但依舊熱鬧非凡,從各地趕來的人潮滾滾,近年來更結合文化系列等活動,很適合來場隨處走走、逛逛、感受一下古早人擠人的趕集氣息。 ▲目前籃籗會因著時代變遷,已演化成夜市的形態。(圖/秦毅君提供) ▲籃籗會演化成夜市的形態,依舊熱鬧非凡。(圖/秦毅君提供) 岡山區公所很貼心地安排免費接駁車地點,然而候車區僅一座小帳篷,接駁車又為小巴士,在炎熱的天氣中,對長長的人潮而言稍嫌不足,希望下次能有所改進。 ▲岡山區公所安排免費接駁車地點之一。(圖/秦毅君提供) ▲籮仔筐會在岡山叫「籃籗會」。(圖/秦毅君提供) 岡山籃籗會至今已逾二百餘年,每年有三次固定的時間,分別在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8月14日(中秋節前夕),以及9月15日(義民爺生日),都是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在農曆3月23日、8月14日是配合農忙與農閒的意義;而在農曆9月15日則是紀念義民爺,其背後更有一則保家愛鄉的悲壯故事,有關義民爺事蹟,有興趣者可參訪岡山區公所網站。# 活動時間:114年4月19日(星期六)18時至4月20日(星期日)24時止。(活動第2天部分攤販於午後才陸續營業,建議15:00後參訪為佳) 活動地點:岡山區河華路及巨輪路。 免費接駁車地點: 1.高雄捷運高醫岡山站對面樂購廣場。 2.岡山車站站前大型車輛臨停處旁人行道。 3.岡山區公所對面人行道。 4.活動會場入口處(服務台)旁。 5.活動會場壽峰橋與阿公店路二段入口處。 6.阿公店路二段與空醫院路交叉路口處(前峰國中前)。 接駁車時間: 114年4月19日(星期六):17:00〜22:00 114年4月20日(星期日):10:00〜22:00 (每30分鐘一班,另視實際搭乘人數、路況彈性調整)
謎樣的藍色 濱村裕二x陳聖萱「雙人展」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謎樣的藍色「雙人展」由日本樹脂藝術先驅,「濱村裕二」與臺灣樹脂魔幻藝術家「聖萱SSSHENG777」共同展出,以「藍色」為核心意象,探索自然、生命與內在情感的交織。濱村裕二以天然珊瑚沙與貝殼呈現海洋的寧靜與警示,呼應生態議題;陳聖萱則透過心流的畫面與情緒脈動,反映人與內在心境的深層宇宙連結。 ▲雄崗美術館「謎樣的藍色」雙人展覽展。(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藍色對您的感覺是什麼? 柏拉圖(Plato)提出「藍色常被聯想為天空與海洋的無限,象徵超越現象界的理型世界(入深的真理之境)」。維特根斯坦質疑:「我們能否想像從未見過的深藍?」揭示語言描述顏色時「入淺」的局限,需依靠直覺「入深」。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則認為藍色代表「內在、純粹與無限」,越深的藍色,越能帶來「靈性的平靜」。約翰.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則認為藍色是不完整的黑,代表著遙遠、寧靜、夢幻與憂鬱。此次「謎樣的藍色」展覽展出2位同樣是以環氧樹脂創作的濵村裕二和陳聖萱,為我們展現來自藍色的幻境。 ▲雄崗美術館「謎樣的藍色」展覽展。(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藍色總是帶著滿滿的謎,英國藝術家透納(J. M. W. Turner)通過油彩層疊,將海浪的淺藍泡沫與深藍漩渦並置,隱喻自然之力由表及裡的「入深」過程。日本葛飾北齋在《神奈川沖浪裏》藉著淺藍浪尖與深藍暗湧形成動態張力,呼應道家「陰陽相生」的深淺辯證。 ▲雄崗美術館「謎樣的藍色」展覽展。(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藍色成為最能透過藝術創作傳達心靈的色彩,畢竟它是大海和天空的顏色,它有時像綠,又有時像紫,因為它的深淺仿佛看到了不是藍色的藍色,這就是謎樣的藍,讓我們分不清是我們在觀看色彩,還是因為心情讓所有顏色都成為了藍色? 「濱村裕二的作品既獨特又美麗!」這是長年飽覽極致與前衛藝術的紐約觀眾們最直接的觀後感。使濱村裕二的作品獨樹一幟的,是他對材料與光線的巧妙運用。他以能展現透明質感的樹脂為材,加入雕塑性的元素,成功塑造出具有立體深度的水之空間。為了更有效地呈現這一切,他再巧妙地以光照射。雖然透納與莫內同樣描繪光與水,但濱村裕二所用的樹脂與燈光皆屬嶄新媒材與技術,正因如此,他才能成功創作出既當代又創新的藝術作品。 濱村裕二特別鍾情於如馬爾地夫一般,浮於印度洋之南、擁有翡翠綠色平靜海面的「天堂之海」。據說人類的祖先來自魚類,也許正因如此,當我們走向大海時,便會感受到一種回歸萬物根源的平靜與療癒。濱村裕二透過作品,以抽象與具象交織的方式重現這份感受,引領我們走向大自然的美之懷抱,並開啟一條不破壞環境、與地球共生的道路。 聖萱SSSHENG777:試著讓時間變得透明,讓看不見的能量以某種方式被凝結與捕捉」。聖萱喜歡探究未知的情意,以樹酯作為媒介實驗不同媒材撞擊的視覺與觸覺,像是貴金屬與礦物颗粒製造出晶體般的質感與光澤,賦予畫面立體與層次和神秘的光芒。這種『自我研究,創造融合或分離的技術中使作品不單平面化,更像是時間凝结的能量體,透過作品進入宇宙深沈的入口。 畫面中常見的星辰、月亮、太陽、眼、雨滴、光芒等符號建構藝術家內心的想望,自然與內在和諧的共生有著賽博科技與古老神話,構成介於儀式與科技、現實與神秘之間的獨特語言。於作品不只是視覺的體驗更是情感與能量的容器,引領觀者進入自身內在宇宙的幻覺,創造超越語言的體驗,讓每件作品如同一場祭壇、一座靜默的星球,一次返回內在的夢,讓宇宙成為可閱讀的圖層。# 策展人:陸銘澤 展期/ 2025.04.10~ 06.30 開幕茶會/ 2025.04.18 (五) 14:30 地點/ 雄崗美術館 (高雄市鼓山區富農路328號2F│07-5866533)
名陶藝家蔡正勝 以菊島玄武岩砂泥為基底 創造出生命的堅韌與藝術美學觀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來自澎湖西嶼鄉竹灣的陶藝家蔡正勝,自2015年起以故鄉的岩礦砂泥為基材,創作出獨具風格的「菊岩燒」陶藝作品聞名。這些作品融合了玄武岩與貝殼砂,經過高溫柴燒,展現出粗獷與細膩兼具的藝術風貌。蔡正勝的創作靈感來自父親臨終前的囑託,鼓勵他善用故鄉的土壤進行創作。 ▲陶藝家蔡正勝的作品,技術難度極高,展現出作品的獨特魅力。(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2023年,蔡正勝與妻子劉玲溫因勇敢抗癌、以藝術療癒病苦,獲得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頒發的「全球熱愛生命獎章」,並受到時任總統蔡英文的接見。蔡正勝儘管罹患攝護腺癌導致行動不便,亦以堅強的生命力面對病魔,成為藝術與生命力的象徵,並將部分作品收益捐贈公益團體,展現大愛精神。 ▲蔡正勝的藝術創作與生命故事,展現了他對故土的深情、對藝術的熱愛。(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2024年9月,蔡正勝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辦個展《菊岩采熠-陶與畫的密語》,展出包括「寶石菊岩膠彩畫」、「菊岩燒柴燒作品」與「菊岩燒─陶.金」等多元作品。其中,「菊岩燒─陶.金」系列以高純度金箔裝飾,技術難度極高,展現出作品的獨特魅力,深受收藏家與藝術愛好者的喜愛。 蔡正勝的藝術創作與生命故事,展現了他對故土的深情、對藝術的熱愛,以及對生命的堅持與奉獻。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的結晶,更是生命力的象徵,激勵著無數人勇敢面對人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