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運動
2023第20屆金門海上長泳 ─ 泳渡天海一色習山海灣
記者呂蘋恩 / 金門報導 第20屆金門海上長泳於本年華麗轉身,慶祝20歲生日的同時也轉換至了新場域─金門烈嶼習山海灣,主辦方金門縣政府評估新場域之安全性,限制活動僅提供1000名參賽,促使於活動於開放報名2個月內即額滿,顯現出想體驗新海域的泳者熱情,此次海泳總報名人數為1000人,男生報名669人,女生報名331人,分為800公尺組、1200公尺組、2400公尺組三個組別,除確保菁英組選手能暢遊2400米外,亦提供高手組1200米及體驗組800米,讓熱愛游泳的泳者們能夠一同參與,一起同樂。 ▲2023第20屆金門海上長泳 ─ 泳渡天海一色習山海灣(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門縣政府李文良副縣長於活動開幕致詞表示,這次活動場地是海洋與親子遊憩的結合,也具備大金門與小金門心連心的特殊意義,金門大橋通了,就是要讓大家能夠來這裡體驗一下不一樣的金門之旅,這場海泳活動辦在這裡,就是要趁這機會讓各地泳者們攜家帶眷一起來烈嶼鄉旅遊,體驗秘境的美和這海天一色的習山海灣,也歡迎各地的朋友們,大手牽小手,小腳伴大腳,來參與本縣打造的與親子同樂、凝聚家庭親和力─伴著孩童走到戶外參與活動成長的親子遊憩聖地,在這裡謹代表縣長陳福海,祝福各位遠道而來的泳士們,泳出佳績,享受這個全新的泳渡海灣,也希望大家在挑戰海泳挑戰後,能好好暢遊金門,好好享受一下金門特有的文化特色。 ▲2023第20屆金門海上長泳 ─ 泳渡天海一色習山海灣(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活動於7:50熱身操大會師之後,8:00即鳴槍下水,大會依往例準備計時晶片,個別計時不爭先恐後,千名泳者依組別下水,同時主辦方也贈予參加海上長泳者泳帽、紀念服、泳畢證書、園遊券90元、精美紀念品等,讓大家能於完賽後參加現場園遊會,享用在地街頭美食,另外於挑戰完後,便陸續頒發「榮譽泳士獎」,讚譽參與超過13屆的超群泳者們,此獎代表一種毅力,也象徵著一種海泳泳者的榮譽。另外本次活動場邊亦提供豐富的帶狀活動體驗,泳者可依先前報名參加聲光科技智能運動體驗、戰技考驗、飛鏢好手活動參加,還會有精美小禮等著拿,豐富多樣的第20屆金門海上長泳,給各地的泳者們帶來一個全新的海泳體驗。 ▲2023第20屆金門海上長泳 ─ 泳渡天海一色習山海灣(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本次活動現場有一13歲不具名小泳士,由家長協助報名參與本活動2400組菁英組,並順利完賽,現場工作人員均表示實力堅強,值得嘉勉,依現場大會報告,本次活動獲得最佳團隊獎項第一名為SBC悠泳部落客(參與人數48人)、第二名為DVTT醫聲論壇鐵人隊(參與人數29人)、台南市崑山早泳會及沙鹿早泳會則並列第三名(參與人數25人);本屆榮譽泳士(參與金門海上長泳累計13屆以上者)共頒發陳思華、李榮章、洪松江、林明聖、方朝良、洪松柏、吳信立、吳鉉超、蕭人豪、蔡麗慧、呂娶治、陳茂勝、張志福、李清俊、翁雄太等15位,參活動於上午11點前圓滿結束。
金廈泳渡「媽祖助力」200名好手泳向金門
記者呂蘋恩 / 金門報導 第11屆金廈泳渡華人接力公開賽本屆於廈門正式開幕,200名包含中國、香港、澳門、台灣、英國、葡萄牙籍等華人好手總成100組的雙人接力賽,齊聚廈門椰風寨,於早晨8點30分鳴槍出發,泳士們縱身入水,士氣高昂,我方由金門縣李文良副縣長、立法院陳玉珍委員、金門縣議會歐陽儀雄副議長、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孫麗琪處長等人出席與會,廈門方則由廈門市廖華生副市長、福建省體育局董勁松副局長、廈門市體育局阮敦梁局長等人出席參與開幕儀式。 ▲金廈泳渡「媽祖助力」200名好手泳向金門。(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廈泳渡華人接力公開賽依照往例,雙屆以金門烈嶼鄉雙口村出發游至廈門椰風寨,單屆則輪換,讓每屆選手於海中競速時,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今年泳道狀況宛如媽祖神助,風向為北風,風速2級,浪向西南向,浪高0.1米,流速0.2~0.4節,對選手們來說海流稍有助力,是個不錯的消息;氣溫28度至34度,氣候晴天時雲,在炙熱的夏天裡這也是一種另類的挑戰,但澆不熄泳士們的熱血,對他們來說,睽違四年的勇闖金廈泳道,勢在必行,賽程隨著7000公尺的L型泳道,第一棒游至檳榔嶼後交棒,再由第二棒游向小金門雙口海灘衝過終點,直播船於遠處記錄著泳士們的英姿,同時也會有戒護船隨行做安全戒護,確保泳士們安全無慮。 ▲金廈泳渡「媽祖助力」200名好手泳向金門。(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此次公開賽分為三個組別,男A組(14歲以上,30歲以下),男B組(31歲以上,55歲以下),女子組(14歲以上,55歲以下),每組別取前二十名頒發獎金,各組別總獎金高達人民幣10萬元,我方徵選之好手有卓沛齊、廖梓丞、黃世昌、倪君耀、董育昇、黃仲凌等金廈泳渡常客參賽,同時也吸引了眾多華籍好手加入,再請觀眾們一起為他們加油。 依活動大會報告,男子A組第一名選手於早上約9點56分上岸,男子A組第一名趙捃博航-張滋航(成績85分29秒)、第二名唐浩洋-劉祚良(成績85分33秒)、第三名余承遠-曾楷文(成績87分14秒);男子B組第一名李光鑫-徐逸君(成績106分05秒)、第二名闫少鵬- 陳震宇(110分31秒)、第三名洪健智-陸晉湟(成績113分49秒);女子組第一名陳張怡-陳慈(成績91分11秒)、第二名劉佩冉-成涵瑀(成績92分14秒)、第三名周鑫雅-吳靜萱(成績95分18秒),整場活動約於11點15分前關門,本場賽事活動順利落幕。
影音∕「國防部長」張育成炸裂! 傷後回歸MLB首轟、本季第4轟出爐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效力大聯盟(MLB)波士頓紅襪隊的台灣好手張育成,今年4月因左手鉤骨斷裂,進入傷兵名單接受手術並積極復健,7月7日正式回歸大聯盟。今天在相隔83天後,張育成轟出本季第4轟,也是傷後復出的首支全壘打。 今天紅襪出戰芝加哥小熊隊,張育成擔任先發游擊手、打第9棒,前兩個打席都吞下三振,第三打席敲出左外野平飛球,遭到接殺;到了第四個打席,張育成擔任9局上第1名打者,面對到小熊隊救援投手Javier Assad,鎖定一顆147公里的內角伸卡球,一棒轟出左外野陽春砲,飛行距離足足418英尺。 張育成傷後復出開轟,突破連9打數無安打、吞5K的低潮,這場比賽紅襪隊友也一共敲了5支全壘打,國防部長張育成也加入行列,終場紅襪就以8比3擊敗小熊。 張育成炸裂精彩畫面(20+) Watch | Facebook
陳皇宇爭取在大潭埤旺萊公園水域進行遊憇體驗活動
記者黃文博/台南報導 台南市關廟區大潭埤古名弼衣潭、白衣潭,鄭氏時期即已開墾,為關廟最早開發之處,清領時期時大潭埤曾被列入台灣八景之一,其春耕時秀麗風光,更被美稱為「香洋春耨」。 台南市議員陳皇宇經過幾個月與台南市政府各局處會勘討論,希望在大潭埤旺萊公園的水域進行遊憩體驗,將在今明(7/15-16)首次在大潭埤舉行2023台南市水域遊憩體驗活動。 ▲台南市議員陳皇宇爭取在大潭埤旺萊公園水域進行遊憇體驗活動。(圖/陳皇宇提供) 現場有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獨木舟、龍舟板,也有近幾年很流行的 SUP(立式划槳),這次還特別在大潭埤旺萊公園增加2場好玩的 #獨木舟 拔河趣味競賽,利用水域的特色設計,讓參與的民眾玩得更開心。 今日陳皇宇邀請立委 王定宇 一起來首次開放的大潭埤上划獨木舟,體驗關廟不同的美。現在正值暑假期間,陳皇宇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廟區大潭埤旺萊公園體驗水域活動,來參加完水域遊憩活動,別忘了順遊關廟區的景點,享受關廟美食。
高雄國際帆船賽7月15日揚帆 愛河邊同樂 嗨音樂逛市集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3年高雄海洋派對活動重頭戲「高雄國際帆船賽KIR」即將於7月15、16日兩天,在愛河灣揚帆開賽,賽事岸邊除了各式遊艇帆船開放參觀、船艇搭乘與駕訓體驗外,還有美秀集團演唱會與海洋市集等活動,而樂天啦啦隊女神岱縈更會在週末時親臨現場,與大家體驗精彩活動與賽事,一起同樂Fun暑假! 7月15日主場活動「高雄國際帆船賽KIR」,首次與「台琉盃國際帆船賽」、「澎湖島帆船賽」等台灣大型帆船賽事共同合作,此次完成三大賽事的隊伍,將可獲得獨特的完賽紀念獎項。 ▲高雄國際帆船賽吸引各國帆船好手與帆船愛好者參與。(圖/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提供) 今年的賽事吸引各國帆船好手與帆船愛好者,齊聚愛河灣展開精采賽事,爭取高達20萬元的比賽獎金。除了獎金收入,主辦單位也希望藉由此賽事提供選手間良性競爭與交流的平台,讓帆船運動愛好者們相聚,交流和分享經驗。 熱愛潛水、玩水的陳其邁市長,為表示對水上運動的支持,日前也率領市府團隊多位局處首長,與同樣熱愛海洋活動的議員們,一同參加重型帆船訓練課程。 除了海上精采的帆船賽事,同時間愛河灣的堤岸邊也準備了豐富的活動內容,包括了各式遊艇帆船開放參觀、船艇搭乘與駕訓體驗;海洋金曲演唱會則有「美秀集團」和原住民少女團體「追風少女FALI」等輪番演唱;另有 HI YOUNG市集限量1元喝海尼根、水樂園新增幼兒戲水池、還有海洋世界AR擴增實境遊戲等,精彩內容一波接一波,適合親子暑假同遊高雄,感受港都熱情。詳情請上網搜尋「2023高雄海洋派對」活動官網(網址https://2023kop.com.tw/)或搜尋「高雄海味地圖」粉絲專頁。#
驕傲桃園 張善政祝福選手們出征世大運 期許創佳績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今(13)日桃園市政府辦理「桃園市選手參加第31屆成都世界大學運動會-慰勞嘉勉儀式」,特別規劃於長期孕育本市韻律體操選手的龍潭國小舉辦。 由桃園市長張善政親自到場關心韻律體操教練及選手訓練情形,同時恭喜韻律體操、射箭及划船等33位選手成為第31屆成都世界大學運動會(下稱世大運)中華代表隊成員,勉勵桃園市選手參加世大運能獲得佳績、成就夢想,張善政也特別致贈賀卡及行動電源,祝福選手們能保持最佳狀態,迎戰每一場賽事。 ▲張善政致贈賀卡及行動電源給選手們。(圖/桃園市體育局提供) 第31屆世大運原訂110年8月18日至29日舉辦,因疫情因素兩度宣布延期,將於112年7月28日至8月8日於中國成都舉行,且因應賽會延期放寬參賽年齡至27歲,為本屆賽事增添挑戰。此次舉辦種類有田徑、水上運動(游泳、跳水、水球)、體操(競技體操、韻律體操)、籃球、排球、桌球、網球、擊劍、柔道、跆拳道、射箭、羽球、射擊、划船及武術等18個競賽種類,我國計16個競賽種類212位選手取得參賽資格。 桃園市計有33位選手將參加世大運,包含競技體操李智凱、曾為聖;韻律體操詹庭甄、蔡瑞珊、賴新雅、羅郁晴、彭凡晞;划船徐意軒;田徑傅兆玄、彭名揚;射箭張正韋、彭家楙、李彩綺、許嬿樺、羅苡瑄;射擊吳承倫、宋諭婷、林柔羽;跆拳道陳家樂、邱義睿、林禹翰、黃奕承、蘇柏亞、林婕妤;桌球簡彤娟;羽球宋碩芸、董秋彤;籃球林俊吉、張鎮衙、廖瑋晴;排球林謙、李尼希米、林錦龍等,其中李智凱選手曾在2017、2019世大運、2018亞運拿下鞍馬金牌,2020東京奧運奪得鞍馬銀牌,跆拳道蘇柏亞曾在2018亞運、2019世大運獲得金牌,射箭彭家楙曾在2019世大運獲得金牌、2018亞運獲得銀牌,選手各個經驗豐富,實力堅強。 值得一提的是,世大運代表隊韻律體操選手5位均由郭甯亞教練一手帶大,其中詹庭甄、蔡瑞珊及羅郁晴自6歲起於龍潭國小接受郭教練的指導,而賴新雅及彭凡晞則於14歲起加入郭教練的團隊,5位選手在郭教練嚴格指導、悉心培育下,於「110年全國運動會」韻律體操團隊全能競賽拿下二連霸,於「2019年拿玻里世大運」韻律體操團隊全能、單項5球及單項3環4棒皆獲得第四名,於「2022年亞洲韻律體操錦標賽」單項3帶2球獲得第三名,為我國拿下亞洲韻律體操錦標賽首面獎牌,又於「2023年亞洲韻律體操錦標賽」團隊全能獲得第六名及單項3帶2球獲得第五名,在各項國際賽中累積不少經驗與佳績,今(112)年6月份郭甯亞及徐紫綺教練也帶領選手至保加利亞移地訓練,增進選手競技實力,並參加當地Prize of Julieta Shishmanova國際公開賽,獲得團隊全能金牌,詹庭甄選手則獲得個人全能第四名,單項環第三名,期許5位選手在世大運能有優異表現。 今(112)年因應疫情趨緩,國際賽事陸續舉辦,本市各級選手上半年度於多項國際賽事斬獲佳績,世大運參賽選手李智凱於「2023世界盃埃及開羅站」男子鞍馬項目獲得金牌,又於「2023新加坡體操公開賽」男子鞍馬及團體項目皆獲得金牌,另曾為聖選手於「2023新加坡體操公開賽」男子跳馬項目獲得金牌;射箭彭家楙選手於「2023世界盃第二站-上海」反曲弓女團獲得銀牌、「2023世界盃第三站-哥倫比亞麥德林」反曲弓混雙及女團皆獲得銅牌,李彩綺選手於「2023亞洲盃射箭賽第一站臺灣暨世界排名賽」反曲弓女團獲得金牌、「2023世界青年/青少年錦標賽」U21反曲弓混雙組獲得銀牌,張正韋選手於「2023世界盃第一站-土耳其安塔利亞」複合弓男團獲得銅牌,許嬿樺及羅苡瑄選手於「2023亞洲盃第三站-新加坡」複合弓女團獲得銅牌。另划船選手徐意軒及吳惠晶2位預計7月15日至保加利亞參加「2023年U23世界划船錦標賽」女子輕量雙人雙槳競賽,作為世大運前的暖身,期待她們獲得佳績,凱旋歸國。 ▲張善政和與會貴賓及桃園選手們共同合照。(圖/桃園市體育局提供) 本市近年來致力於發展競技運動,持續推動各項培訓計畫以及完善四級銜接體系,本屆世大運代表隊桃園市籍選手高達33位,桃園倍感榮譽並以選手為榮。市府體育局特別感謝龍潭國小長期提供場地作為本市韻律體操選手培訓基地,孕育多位國手,讓龍潭成為我國韻律體操發展重鎮,此外,感謝各位教練長期付出心力培育運動選手,也感謝本市各大專校院及體育總會各單項委員會對於選手培訓工作的支持與努力,期勉本市參加世大運的選手們,在比賽中能堅持到底、超越自我、獲得佳績、成就夢想,同時期勉選手們在這次世大運的比賽中,獲得許多寶貴經驗,以迎戰接下來2022杭州亞運及2024巴黎奧運。 今(112)年市府體育局將延續辦理「菁英運動選手培訓計畫」、「重點運動種類資源充實計畫」、「全國運動會奪金項目培訓計畫」、「績優運動選手培訓補助金」、「優秀運動教練聘用計畫」、「優秀運動選手醫療服務計畫」等六大培訓計畫,並辦理「競技運動科學輔助暨防護支援計畫」,以及推動「績優運動選手就業輔導實施要點」,期提供選手運動科學及防護資源,並協助其就業,全方面照顧本市選手,提供本市選手行政協助,作為選手最強後盾,培育更多優秀選手代表我國參加國際賽會。
世界中學跆拳錦標賽勇奪金牌 高市教育局嘉勉頒發獎勵金
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2023世界中學生跆拳道錦標賽」於6月28日在墨西哥落幕,楠梓高中體育班高二學生高心怡,在競技對打女子組55公斤級金牌戰,對上烏克蘭跆拳道好手,高心怡展現壓倒性實力擊倒對手,一路過關斬將,勇奪金牌為國爭光;高雄市教育局謝文斌局長,7月12日上午10點特別到校關心高心怡訓練情形,並代表陳其邁市長頒發兩萬元獎勵金。 謝文斌局長表示,教育局支持體育運動向下紮根,鼓勵基層學校運動團隊發展,更期許優秀運動員走出臺灣,站上國際運動舞台與各國好手同台競技。高雄市楠梓高中是高雄市體育人才培育的重點學校,跆拳道、自由車、田徑、足球均能在全國賽事展獲佳績,許多優秀選手在國際賽事上也表現優異,值得嘉獎。高雄市將持續推動學校體育團隊發展,為高市培育更多卓越運動員進入國家代表隊效力。 謝文斌局長也強調,教育局除了推動學生運動發展,也重視選手運動安全,從109年起,教育局與市立大同醫院合作簽訂「高雄市體育班運動選手整合照護合作計畫備忘錄」,成立「選手整合照護中心」,結合骨科、復健科、兒科、影像醫學科等四大專科以及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心理師、藥師、放射師等五大專業,提供選手更全面的醫療照護服務。 此外,於全中運賽事期間,全台首創提供骨科、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及行政團隊等組成醫療防護團,駐點本市團本部及巡迴各賽場,及時提供高雄市代表隊選手賽前、賽中及賽後第一線運動防護與醫療服務,成為本市選手最強後盾。
「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圓滿落幕 張善政表揚肯定中原大學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表揚中原大學辦理「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有功。 張善政表示,今(112)年5月6日至10日中原大學承辦「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除了開幕式邀請總統出席,還有超過60所大專院校校長出席,賽事期間所有競賽項目也非常成功,可說是桃園之光。 張善政談到,「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除了教育部經費補助,桃園企業界及宮廟也捐款贊助相關場館整修,並協助添購許多設備,而中原大學也不負使命,順利讓112年全大運成為亮點活動,桃園也以成功舉辦112年全大運為榮。 體育局表示,「11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共計146所大專校院、約1萬2,500名隊職選手參賽,其中11項競賽共計13人次破全國紀錄,29項競賽共計35人次破大會紀錄,有效提升我國競技運動水準,同時也促進桃園的運動觀光。
實踐「責任運動」精神 新北萬金石馬拉松獲得國際責任運動銀標章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12日舉行的新北市政會議,市政府體育處長洪玉玲將萬金石馬拉松「國際責任運動銀標章」證書獻給市長侯友宜,同時宣布取得ISO 20121永續管理系統認證及完成ISO 14067碳足跡盤查,實踐「責任運動」精神,成為臺灣運動賽事綠色永續的倡議者。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獲美國「國際責任運動銀標章」。(圖/新北市體育處提供)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是第一個簽署「氣候緊急宣言」的城市,並發布「新北市2050淨零路徑暨氣候行動白皮書」,以「2030年減碳三成,2050年淨零碳排」打造永續城市,2023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以SDGs促進健康與福祉為目標,為國內首場依照環保署查證機制完成碳盤查及取得國際責任運動銀標章的馬拉松賽事。 ▲2023萬金石工作人員穿環保外套。(圖/新北市體育處提供) 在競技層級上,我們是全國唯一金標籤賽事,在永續議題上,我們也是全臺領頭羊,這是全民的驕傲也是新北市的榮耀,更是市政的延續。2023年賽事,我們使用環保可回收材質製作選手跑衣、用剩餘布料製成工作外套、將選手衣保袋與新北環保兩用袋結合、賽後帆布回收再製成商品,以實際作為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2023萬金石淨街跑官方場。(圖/新北市體育處提供) 體育處補充,美國責任運動協會的國際責任運動標章分為認證標章、銀標章、金標章及長青標章,象徵在社會、環境及經濟層面上,降低對環境衝擊,比照世界六大馬芝加哥及倫敦馬拉松,對環境永續表示負責,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率全臺之先取得銀標章,期望帶領國內路跑賽事共同打造對環境友善的運動賽事。ISO 20121是依據PDCA流程,透過利害關係人的反饋、檢視流程、調整改善,產製屬於萬金石馬拉松的管理系統,打造符合期待的高品質賽事。ISO 14067碳足跡盤查,從賽事食、衣、住、行各面向的生命歷程檢驗碳排放量,2023年萬金石賽事碳排為每人公里0.35公斤,未來將以此為減碳基準線,逐年遞減10%,預計每年減少385公斤的碳排,相當於騎機車環臺8圈的碳排放量。 ▲2023萬金石綠時尚特展環保跑衣展示。(圖/新北市體育處提供) 本次碳足跡盤查及各項查證仰賴環保局、警察局(金山分局)、消防局等18個市府局處及32個贊助夥伴的協助,在籌辦賽事過程中同時需配合查證員進行實地稽核、書面審查、佐證資料補強等要項,終究完成這項臺灣馬拉松界的創舉,尤其感謝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共同投入,一起邁向環境永續的下一萬步。
臺北新北攜手打造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 創造超過100億元經濟效益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今(10)日上午於臺北市政府召開「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會議首次由主任委員臺北市長蔣萬安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共同主持,體育署長鄭世忠等61名委員出席會議,展現中央及地方攜手合作,成功打造最具臺灣特色的世界壯年運動會的決心。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圖/新北市體育處提供) 侯友宜表示:賽會籌備至今,已經過了2年半,這段時間確定35個競賽種類、66處競賽場地、完成雙北相關業務局的人力編組,最重要的是在去年11月正式自國際壯年運動總會執行長手中接下IMGA會旗;侯友宜強調距離賽會還有將近2年的時間,透過整合中央及地方的行政資源與組織量能,相信2025年的壯年運動會,將會讓國際友人體驗臺灣最豐富多元的人文風景,用運動搭起國際友誼橋梁,帶動運動觀光、提升周邊經濟效益,創造超過新臺幣100億元的總體經濟收益。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 鄭世忠致詞。(圖/新北市體育處提供) 蔣萬安表示: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是一場展現臺灣文化、觀光旅遊特色的一場國際運動賽會,臺北市及新北市作為主辦城市,下半年將展開跨縣市的拜會,透過積極與各縣市政府溝通合作,共同為賽會的成功舉辦而努力。今年9月也將展開一系列的世壯運暖身活動,透過各式運動體驗及運動訓練課程安排,提供國內民眾參與運動的機會,為參賽做準備,並邀請世界各地的壯年運動員,2024年2月一起來報名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 大合照。(圖/新北市體育處提供) 2025雙北世壯運除宣揚終身運動及全民運動價值理念外,結合雙北市落實SDGs的目標,針對賽會永續訂定四大方向,包含環境行動、健康福祉、社會提倡及產業經濟,將打造第一場具永續計畫的世界壯年運動會。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由執行辦公室針對整體籌備進度、2023年下半年工作規劃及系列暖身活動進行報告,今年9月系列暖身活動,包含運動訓練營及體驗營等,藉此加深民眾對賽會的認識;2025雙北世壯運將在5月17日至30日舉行,2024年2月啟動報名作業,賽會相關訊息請隨時留意2025雙北世壯運官網及FB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