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性別束縛 淡水清水巖百將活動女性扮百將引關注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淡水清水巖22日端午節舉辦清水祖師遶境活動,特別融入性平元素,有多位女性「扮百將」參加,從淨身、彩繪臉譜到身穿白衫紅褲、頭綁紅頭巾、腳著草鞋繫銅鈴,呈現多元文化和性別的包容,打破過去以男性扮百將為主的傳統觀念。 ▲蔡瑩宣7年前就學習扮百將祈願,這回再次扮百將還願。(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本身也是女性的淡水清昭誠祖師會會長何嘉峰表示,「扮百將」是淡水地方上傳統習俗,也是向清水祖師爺還願的方式。其中的禁忌、妝容和衣著等各有意涵。淡水古蹟博物館攜手在地走讀團體旅學堂工作室,與該會在端午節當天舉辦淡水清昭誠祖師遶境扮百將體驗工作坊,工作坊特別邀請將容文創面師林自賢,他將妙筆神手彩繪臉譜,現場並可繪製百將圖卡,歡迎民眾參與觀賞。 ▲淡水清水巖端午節舉辦清水祖師遶境活動。(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旅學堂負責人李琪表示,此次受淡水古蹟博物館邀請承辦繞境文化體驗活動,特別納入性平元素,在過去的傳統民俗活動中,男性通常是主要參與者,旅學堂近年來與新北市政府合作推動「淡水女路」,希望讓女性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在地文化,並參與扮百將傳統民俗活動,透過女性參與繞境節慶,使活動更具性別友善。 ▲淡水清昭誠祖師遶境扮百將體驗工作坊號召許多女性參加。(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表示,聯合國CEDAW精神便是要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這也是新北市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政策的精神和目標,包括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儀典,以促進文化、禮俗、儀典及傳統觀念的性別平等,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和偏見,因此在推廣淡水的傳統民俗活動中,非常欣慰能注入性平元素,鼓勵女性積極參與。 ▲清水祖師遶境活動今年特別融入性平元素,多位女性「扮百將」一起參加。(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蔡瑩宣在7年前仍是一位學舞蹈的學生,在激烈的入學競爭中,讓她求助於清水祖師爺,發下扮百將還願,如今她如願以償進入了理想的學校,今年她將再度參與「扮百將」,以感謝清水祖師爺,也期待年輕一輩都能知道在地文化故事與傳承。 ▲淡水文史工作者吳峻毅(中)表示,傳統繞境是信仰的延續,也是敬天憫人和感謝神明的藝術。(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長期推廣淡水文化資產的文史工作者吳峻毅表示,這次活動特別邀請真理大學宗教系教授蕭進銘參與暗訪文史導覽,讓民眾了解傳統繞境是信仰的延續,是一種敬天憫人和感謝神明的藝術,也充分展現了土地和人民的連結與善念。
Hakka New World客家新世界即將啟幕 臺灣客家文化展現全球影響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副市長劉和然今(21)日赴桃園出席2023 年「世界客家博覽會」「Hakka New World」主題MV發布記者會,指出臺灣客家人口為全世界第三,約466.9萬人。客家族群具有「硬頸、忠義」精神及「晴耕雨讀」美德,在臺灣這塊土地煞猛打拼開創出臺灣特有的客家文化資產,「客家文化」已經成為臺灣發展多元文化價值非常重要的一環,客家族群在世界及臺灣都有傑出貢獻,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劉和然(右二)暢談客家文化,肯定多元共好的價值。(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提供) 透過博覽會,可以看到客家人遷徙至世界各地,發展出融合客家與當地文化的多元面貌,透過新科技與未來對話,從地方到世界、傳統到創新,打造台灣成為世界客家文化交流新平台。博覽會不只是讓社會認識客家,更要積極展示客家社會力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及其未來性,以臺灣客家作為全球客家網絡的中心,連結全球,連結未來,一同迎向Hakka New World客家新世界。 劉和然表示,族群文化沒有絕對好或不好,最重要是傳承文化的品質,客家人的「晴耕雨讀」、「硬頸精神」讓客家文化持續不斷傳承下去,所以特別感謝客家人煞猛打拼,也謝謝各個族群為這塊土地一同奮鬥,共好共榮,相信多元文化的蓬勃發展,能帶領臺灣的未來更多采多姿;而客家委員會委託桃園市辦理世界客家博覽會,是很好的抉擇,往北是雙北都會客家,往南是傳統客家庄,恰巧代表了整個臺灣客家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更彰顯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主題曲發布記者會大合影:劉和然(前排右五)受邀擔任啟動儀式嘉賓。(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提供) 2023 年「世界客家博覽會」預定8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桃園青埔地區展出,共計66天,以「 Travel to Tomorrow」天光日个客家為主軸,展現客家人遷徙至世界各地,發展出融合客家與當地文化的多元面貌,透過新科技與未來對話。世界客家博覽會3大核心目標為展現多元文化軟性國力、呈現人文關懷的「科技航空城」,並成為全球的「新客家文化中心」。主展館分為世界館及臺灣館,「臺灣館」主題為「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三大主軸為適應臺灣、改變臺灣、共享臺灣,全臺共有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雲林縣、南投縣、花蓮縣及臺東縣等,共計14個縣市共同參展。 新北市展區主題為「客之繹術」,四大主軸為新北大百科、講客同樂會、新北客當生趣、萬象玲瓏,新北市擁有67.2萬客家人,為臺灣第二大客家城市,多重的客家歷史樣貌與許多不同的族群透過「新舊共融、多元共好」不斷的演繹進化。透過「尋根」、「深耕」重新定義並塑造都會客家的面貌。以「兼容並蓄,共榮共享」作為脈絡,展區以互動式遊戲體驗、多方族群講客對談與沉浸式投影展現出多元繽紛的客家精神,成為「都會客家」的指標,展現出獨一無二的新北客家文化底蘊特色。除都會客家,還有各縣市浪漫台三線、幸福台九線、六堆等展區,讓客家文化藉由學習、使用、生產、呈現,走入人們的生活,歡迎全國民眾到世界客家博覽會親自體驗結合人文精神與科技導覽的客家文化饗宴!
一喝水就腹痛! 少女罹罕病 達文西手術精準縫合加速康復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宜蘭縣一名少女芊芊(化名)自小飽受腎臟積水所苦,水喝太多就會腰痛甚至嘔吐,就醫檢查發現是先天性腎盂出口阻塞所致,羅東博愛醫院主任張世琦與醫療團隊以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成功處理造成輸尿管阻塞問題,並將腎盂出口整型擴大,一勞永逸解決多年困擾的問題。 張世琦解釋,芊芊的病症是先天性腎臟結構性問題,因血管錯位壓迫到腎臟出口處的輸尿管,導致腎臟在身體喝水量過大時,大量尿液無法及時排出,進而引起腎積水、腫脹、疼痛難耐,因狀況罕見,加上少女體型消瘦,手術處理過程很棘手。 為了給予病人最好的照護,院方邀請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指導手術,手術中泌尿外科張世琦及林弋筑組成的達文西手術團隊,在病人身上打4個細小孔洞,讓器械手臂進入後,將阻塞的輸尿管切除,並將腎盂出口、輸尿管接口處整型擴大,讓尿液可以順暢排出,避免再次腎水腫,也得以保全腎臟功能,解除因大量喝水導致急性腫脹的危機,術後患者腹部疼痛症狀改善不少,也因達文西手臂手術在肚皮上的傷口小、手術出血量少,術後復原快速。芊芊的父親表示,能夠在地就醫、免於奔波來回外縣市,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達文西機械手臂是運用仿真手腕手術器械,取代醫師雙手進入病人體內動刀的高科技醫療儀器,不只能完全達到人手的靈活度和準確度、消除不必要的人為顫抖,更可以精準的進行手術的剪切縫合等動作,大大提升手術的品質與安全性,張世琦說,需要大量縫合的手術,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更能凸顯優勢,以芊芊的手術為例,達文西手術可以比傳統腹腔鏡手術更快更精準,縫合細緻度也更佳。 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王文斌表示,精準醫療、加速康復是未來醫療產業的發展核心,羅東博愛醫院在達文西手臂手術中導入全人全程的照護模式,同時與醫學中心技術交流,大大提升宜蘭醫療品質,落實醫療平等。
愛的呼吸李以安 為求續命父母賣房擁抱奇蹟
費奇/專訪、圖/周郁伶 提供 當一口氣不來,幾近窒息、腦脹、頭昏、眼花、全身緊繃,甚至逐漸發紺感瞬間襲來,正常人都難以抵擋排山倒海的呼吸困難、痛苦不堪;更遑論是小小歡呼兒。 「面對新生命分秒必爭在沙漏中拔河,無情考驗著新生兒,試問又有幾人可以堅持到底?」上帝恩賜的女兒李以安,在中年父母殷殷期盼中誕生,卻在上帝面前開了一個大玩笑。 41歲好不容易懷上第一胎的高齡產婦周郁伶一路產檢皆正常,為避免羊膜穿刺帶來的高風險,周郁伶特別將檢體自費送檢香港(當年台灣尚無此高科技醫療檢驗)。就在一切看來似乎理所當然,準備迎接寶貝到來,卻在生產檯上傳來噩耗。周郁伶媽媽思緒頓時拉回高齡產婦42歲那一年。夫妻倆皆是外商公司高階工程師,30歲步入禮堂。由於工作忙碌他們不急不徐也從來沒避孕沒懷孕,抱持著有沒有小孩皆順其自然下意外傳來懷孕好消息。 一路上周郁伶謹遵醫囑,姙娠期間兩位國中最好的同學特別前來禱告,給予最大祝福,然而在引產過程中女兒瞬間成為死胎,完全沒了呼吸心跳。對周郁伶猶如晴天霹靂的打擊,自然生產下孩子休克的記憶揮之不去,猶記起預產期身體犯癢,寧願忍受著身體不適堅決不吃藥,只願為心肝寶貝吸收健康營養物,永遠停留在下午三點鐘的催生狀況,打了無痛分娩針產生過敏,在醫生觀察開三指的胎動,經歷五六小時的陣痛期,看到剛出生的寶貝怎麼都沒哭啼聲,依稀聽到醫師護士手忙腳亂急救到女兒有心跳為止,但仍無法自主呼吸被安置到台大醫院小兒重度加護病房低溫插管治療;另一邊的媽媽周郁伶因為麻醉血崩必須好好靜養,爸爸經歷這場生命浩劫一邊是老婆產後大出血;一邊是新生女兒正與死神拔河,爸爸焦頭爛額穿梭在兩大醫院之間來回奔波,每天握著心肝寶貝李以安的小手,看著她為了吸一口氣,用盡全身的力量。他知道,以安就是要來當他的女兒,以安都不放棄了,為什麼我能放棄?就這樣,爸爸每天對著保溫箱不斷的唸故事給以安聽,跟她說話:「爸爸不會放棄你,你也不要放棄,我們一起加油!」即使醫生多次傳來的病危通知書,父母仍堅信以安一定能存活下來。 以安爸爸在身心俱疲之下,一樣為著以安到廟裡折蓮花,即使他是一個靠近廟就會頭暈想吐的體質。最後,爸爸心想求了那麼多神,多求一個也無妨。他在ICU以安的病床前單純的向耶穌基督禱告,求上帝救救他盼了12年的女兒。或許是一股腦兒地宣洩出來,爸爸整個人突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安心。雖然醫生一再提醒要有最壞的心理準備,表明以安的血氧很低。當晚爸爸卻夢見耶穌來到以安床前,伸出手按在以安的胸前,隔天,以安的狀況竟越來越好。 從出院24小時要帶著呼吸器,到現在睡覺需要戴上呼吸器的以安。相信這是神蹟和以安自己努力的成果。郁伶媽媽說,以安是上帝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因著以安出生後的經歷,他們感受到上帝的恩典,讓他們從原本的燒香拜拜轉為決志信主,現在一家都是基督徒。也因著信仰,讓他們有著與一般人不同的喜樂。 以安是目前歡呼兒中嚴重腦麻與癲癇患者,為了治療癲癇,父母已經賣掉中壢的一間房,但是癲癇卻一樣嚴重。一直到去年裝了迷走神經,癲癇才慢慢控制的比較好。從小顱內攝影全是白,一般被認定就是植物人。但是爸媽從不把以安當作植物人看待,他們把他當作一般小孩陪伴。媽媽為了照顧以安,在以安3歲的時候提早退休專心照顧。為了以安,媽媽去日本上課,學習照顧以安的方法,爸媽每天清晨5:30 起床,爸爸幫忙拍痰、媽媽蒸煮以安的食物,並且將它打成泥。前一天晚上泡白米,清晨將白米和上一種蛋白質電鍋蒸煮,青菜另外用少許水燜煮,再一起和成泥,一點鹽巴,一天替換一種油。每天更換食材,讓以安每天都有不同的餐點均衡營養,也因為食材簡單都能讓以安完全吸收,所以以安的皮膚白、膚況佳,身心成長都像極了正常小孩。 以安雖患腦麻,更是重度癲癇的孩子,卻喜歡聽別人講話,大腦海綿體像似不斷在進步吸收,更喜歡到處遊玩。當以安出遊的時候,時常一整天都不用抽痰,一直到了飯店,還是回到家才開始一股腦兒的咳痰,父母知道以安喜歡出遊,也想帶以安去看看上帝所創造的多彩多姿世界。他們從以安四歲開始,每個月外宿一次,等以安越來越穩定,5 歲第一次出國去香港迪士尼,然後去東京、大阪、名古屋、神戶、奈良、北海道,明年預計還要去雪梨。且在2019年11月帶以安騎腳踏車環島一圈,2022年04月推著以安從花蓮走到台東。即使在第一次去花蓮,到了當地就發高燒,第二次去台東,回程在火車上叫119,一到站就送台大急診。從外人看似不可能的事,他們卻一一克服困難,就單單因為愛以安,也相信以安只是身體被受限的小孩,她完全可以感受到外界的一切。 年過半百的父母,筆者明顯可以看見媽媽脊椎側彎,但是父母仍興致勃勃要帶以安參加三鐵比賽。明年,他們報名了三鐵競賽,抱著以安同時,父母身心靈、經濟上的考驗都很大。若非有神大大施恩,心思意念方不匱乏。 社團法人台灣歡呼兒協會有效協助居家照護,讓以安的環島到全省都有支援,父母雖很大膽,但就希望以安有生之年不白來。為了以安寶貝,不管多大困難的事父母都願意去做。 未來照顧以安仍遙遙無期,特製推車動輒幾十萬元,政府僅補助1萬2,像以安這樣的孩子是父母的不定時炸彈,沒有一分一秒可以怠懈。以安腦子活動強、身體卻不受控。大多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家庭無法承擔,媽媽和爸爸因為有了信仰,喜樂服事也對家人動工,從沒有後悔以安的到來,婚姻也重新開始學習。父母同心神定會大大施展以安,以安非常外向、聰明,目前眼球學習仍維持一周一次。 在父母無私的付出,照顧以安每月均透支,父母都已過了半百,未來會有更多的擔心與挑戰,期待新竹心安歆大樓建成,有更好的社福單位來支撐,眼前就是父母把自己身體顧好,抱著喜樂的心迎接每一天。 (認識歡呼兒) 歡呼兒是一群需要長期呼吸照顧的孩子,有的氣切、有的使用呼吸器,有的用氧氣,靠這些呼吸支持照顧,孩子才能勇敢活下去。 從孩子開始發病到恢復期,不管是身體、精神,及經濟等等各方面都是沉重的負擔。而隨著疾病的差異,有的孩子,隨著長大與細心的照顧,將來可以恢復健康, 脫離呼吸器、氧氣,關掉氣切口。有的不行,需要這些方法長期持續幫忙呼吸。 需要長期呼吸照顧的孩子,可以有幾種原因,最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神經肌肉疾病。呼吸道疾病有呼吸道的狹窄、軟化、阻塞、嚴重喉頭軟化症、聲門下狹窄、氣管狹窄、聲帶麻痺、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等。肺部疾病,則有慢性肺疾病、早產兒慢性肺疾病、免疫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低下、肺高壓、先天肺部異常、肺部發育不良等等。 而神經肌肉疾病,則有腦性麻痺、缺氧性腦病變、肌肉萎縮病變、先天換氣不足症候群、腸病毒重症、頑固性癲癇、脊髓損傷、先天代謝性疾病、腦部腫瘤等。近年來,隨著醫療的進步,神經肌肉疾病的孩子存活率上升,人數占歡呼兒的比例,已經超過一半以上,成為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希望提升長期需要呼吸照護兒童的照護品質,關心其身心發展;並且建立歡呼兒及其家庭的醫療照顧與支持系統,藉由專業服務與資源網絡整合,給孩子與家庭最好的支持,讓每位歡呼兒都能開心呼吸,努力健康長大。 (摘自∕台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 呂立) 支持社團法人台灣歡呼兒協會敬請踴躍報名參加 2023/10/28(週六) 11點半到下午五點半於台北市立內湖區明湖國小操場舉行的「為愛歡呼益起HIGH」公益運動會趣味十項全能暨美食公益義賣活動報名簡章如下 https://www.surveycake.com/s/M4aee?fbclid=IwAR2Bf5WkHiLmBuO58pJ4XXdiot71nmCmGphy4pO2SSfSHqnZSwsWHKukbEw
敬老、愛心卡7月可搭台鐵 每月補助1000元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政府補助65歲以上長者及身心障礙者搭乘大眾運輸,今年增加敬老卡、愛心卡使用範圍,預計7月開放搭乘台鐵,每月補助1000點;偏遠地區(阿里山鄉、大埔鄉)每月補助1200點(1點等於1元),可持點數搭乘嘉義縣公車、客運及新營客運、阿里山客運、興南客運、國光市區電動公車、各鄉鎮幸福巴士/幸福小黃,歡迎鄉親多加利用。 社會局指出,為鼓勵民眾乘坐長途交通運輸,將嘉義縣敬老卡、愛心卡補助擴及台鐵,目前正與台鐵簽約,預計7月起持愛心卡、敬老卡的嘉義縣民可從大林站、民雄站、嘉北站、嘉義站、水上站、南靖站上車,前往外縣市或從外縣市搭回前述六站,都可以使用點數付車資。單趟最高可扣抵200點,會優先由補助點數扣抵,超出點數上限的金額由電子錢包(自行儲值金)支付。 ▲嘉義縣社會局先行測試專用通道的刷卡扣抵功能。(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社會局表示,持敬老卡、愛心卡的民眾應走台鐵「專用通道」,完成進站刷卡、出站刷卡就能成功扣抵點數。目前進出火車站月台的刷卡設備由台鐵陸續建置,第一階段啟用的縣市有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嘉義市及屏東縣,其餘未完成設置的車站暫時無法使用優惠,搭乘規定以台鐵公布為主。 敬老卡、愛心卡正式與台鐵合作後,民眾搭乘自強號及莒光號(無劃位)、區間車、區間快車皆享有單趟次最高200元折抵。不可在觀光列車、團體列車、普悠瑪列車、太魯閣列車、新自強3000型列車使用,嘉義縣政府與台鐵簽約完成後,將盡速公告確切實施日期。
「心」守護弱勢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
記者蘇志文/高雄報導 112年6/18在高雄市小港區莿蔥腳濕地公園,舉辦了別開生面的粽享歡樂(包粽子趣味競賽),對象是高松里民及弱勢家庭,現場並有提供義剪、推拿、義相(命理)服務並邀請高松探索樂團及薩克司風手演奏音樂會與當地民眾同歡慶,提前共度端午佳節。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在高雄市小港區莿蔥腳濕地公園舉辦。(圖/記者蘇志文攝) 這次活動是由高松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由許招勤理事長率李忠寛總幹事及協會全體理監事熱情邀約里內居民參與。許理事長受訪指出「平時我們協會長期關懷里內弱勢的家庭狀況,提供協助、解決困難。所以,在端午佳節之前舉辦「粽」享歡樂音樂會,讓社區內弱勢的家庭也能過個好節。李順進、黃彥毓市議員及前市議員林宛容也先後到場和民眾寒暄招呼同樂,環保局也派員來推廣綠色生活,指導民眾如何節約用電,節能減碳。 ▲環保局於活動中推廣綠色生活,指導民眾如何節約用電,節能減碳。(圖/記者蘇志文攝) 現場訪問協會志工黃大哥,他表示平日大家為工作、為家庭忙個不停,趁這次活動「大家可以出來作伙包肉粽,交流感情、互相關懷,讓現場活動熱閙非常,尤其一些行動不便的里民,可以出來曬日頭甲大家開講,對個人心理上來講是很好調適。大家開心就好。」操著流利的台語放懷大笑。的確,雖名為包粽子趣味競賽,實則藉由里民互相幫忙協力完成包粽子過程,有身著紅布條的包粽大王、大使、媽媽、高手、天才不斷穿梭幫忙,現場所視歡騰暄鬧,所聞笑聲不斷,拉進了彼此間距離,凝聚了社區的向心力,完成的粽子由里民自行帶回過節。 ▲包粽子趣味競賽,藉由里民互相幫忙協力完成,包粽子過程,有身著紅布條的包粽大王、大使、媽媽、高手、天才不斷穿梭幫忙,現場所視歡騰暄鬧,所聞笑聲不斷。(圖/記者蘇志文 攝) 另外,義剪、推拿、義相(命理)也是滿滿排隊人潮等待服務。活動時間約三小時,主辦及協辦單位都非常用心投入,許理事長好人緣,例如現場有:公益團體高松探索樂團,提供音響設備和好友薩克司風手支援賣力演出;信義房屋贊助帳篷搭蓋;中華台灣快樂鮮廚公益聯合總會提供義剪、推拿、義相服務。活動結束後,高松社區發展協會所有志工們滿眼笑意看著大家心滿意足的提著自己包的粽子回家。# ▲「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現場(一)。(圖/記者蘇志文 攝) ▲「粽」享歡樂音樂會活動現場(二)。(圖/記者蘇志文 攝) https://youtu.be/SmCmw-Ybigo ▲「心」守護弱勢 高松「粽」享歡樂音樂會。(影片/記者蘇志文 攝) 主辦單位:高雄市小港區高松社區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李順進議員服務處、高松學堂社區關懷據點、信義房屋、逍遙民俗調理義診團、中華民國心靈命理師協會
揭露!未付加班費、未提供安全設施 294家違規雇主被公開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今(21)公布今年第3波違反勞動基準法/職業安全衛生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勞工退休金條例的雇主名單,計有294家業者,開罰逾1,800萬。 勞基法違規情形以未依法給付加班費最為嚴重,計有67家;其次未逐日記載勞工出、退勤時間,有41家;至於使勞工超時工作,則有36家。另外,未足額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計有3家。違反職安法部分,以未提供必要安全衛生設施最為普遍,計有80家。至於違反性工法部分,於工作場所發生性騷擾未採取立即有效糾正補救措施者,有2家。違反勞工退休金條例部分,未依法給付資遣費,有4家。以上違規雇主名單皆已匯入「新北勞動雲」的「違法雇主查詢」專區。 ▲勞檢進東貝光電入廠訪視。(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本次公布名單中,LED大廠東貝光電公司因經營困難及虧損向勞工終止勞動契約,惟未依規定期間預告勞工,亦未依法給付勞工工資、資遣費及未休特別休假工資,影響勞工權益重大,且該公司僱用勞工人數達百餘人,因此遭加重裁罰計114萬元。另統聯客運及指南客運均因使勞工超時工作,且兩家公司分別已是第9次及第7次違反同一規定,各遭重罰85萬及65萬元。此外,本次名單中有2家事業單位於受理職場性騷擾申訴後,未積極了解事發經過、未給予申訴人公平陳述意見的機會、未保護當事人的隱私等,因調查方式及過程顯未設身處地關懷申訴人感受,也未以公平、公正及審慎態度處理之;與雇主知悉職場性騷擾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之規定不符而遭裁罰。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若雇主知悉職場有性騷擾的情事,應採取立即有效的糾正及補救措施,若違反相關規定,最高可罰50萬元。另為因應勞基法罰鍰金額提高至100萬元,已於109年6月8日修正公告新的裁罰基準,依照違規次數、僱用勞工人數及違法情節決定罰鍰金額,違規事業單位如為上市/櫃公司者,將加重裁罰金額20%。勞工局呼籲雇主遵守法令規定,以免屆時遭受高額罰鍰。
越在地越國際!新北市原住民族政策蓄勢待發 展現族人努力與多元文化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在今(21)日市政會議上,以「越在地越國際 新北原力出擊」專題報告闡揚原民局一步一腳印為族人所做的努力,並展現市府的原住民族政策未來藍圖。 ▲侯友宜於市政會議感謝原民局的努力及各局處的協力合作。(圖/新北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提供) 市長侯友宜表示,讓台灣原住民族的語言及文化永續傳承,一直是市府對族人最首要的承諾,而台灣又是近四億人口南島語族的一份子,其中,新北市烏來區的泰雅族部落,就是全球南島語族分布的最北界,因此保存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對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至關重要。台灣的美麗有自己的名字,唯有對自己身處的這塊土地與擁有的多元文化愈了解,找出自身的競爭力,才能更自信地向國際介紹自己。 ▲北臺灣第一個原住民族地區口腔醫療站。(圖/新北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提供) 原住民族文化,是台灣這片土地的瑰寶,因此,新北市原民局為鼓勵族語向下扎根,除了興辦都會區的部落大學、開設族語學習班,也透過族語推廣人員不斷營造都市說族語的環境,並培育族語師資,另外,藉由舉辦各項族語活動賽事,讓族人更自然在生活中說自己的語言。為使族群事務發展順遂,定期邀集新北市原民團體、族群代表及耆老召開會議,由下而上討論並參與政策擬定,此外也完成了4項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列冊,目前仍持續輔導文資登錄,努力推動全民原教,讓多元文化的種子,在台灣這塊土地自信萌芽。 ▲新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開學典禮。(圖/新北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提供) 專門提供在地長者關懷、共餐等多項照顧服務的原民文健站,新北市年增一站,服務超過245萬人次原民長者,今年第25站林口站已開站,除了每週從互動交流中,給予原住民長輩心靈及生活寄託,新北市持續擴充文健站加值服務,不僅鼓勵族人參與槌球運動,今年預計在都會區與原鄉皆試辦部落廚房送餐服務,將關懷拓展至獨居或無法參與文健站長者。 ▲新北燈會—新北原住民族文化特色貨櫃屋。(圖/新北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提供) 另外,本市率全國之先,建置三峽及溪州兩文化園區都會型示範聚落,其中,溪洲文化園區在第一期家屋興建完成後,第二期的公共空間工程今年下半年完工,將打造成新店新地標,園內施作藝文廣場、複合式原民特色賣店、阿美族傳統家屋展示區、原住民族特色農園、停車場等,未來將配合地方創生、社區營造,持續讓原住民族文化在都市落地生根。 未來市府團隊將提供對族人更完善的照顧與陪伴,也會促進主流社會認識不同族群歷史與文化,打造多元平等的新北市,一起原力出擊,共創安居樂業新北新原鄉。
金門縣政府召開老人福利推動小組會議完善照顧服務
記者呂蘋恩 / 金門報導 金門縣政府於6月20日在縣府第一會議室召開「金門縣112年度第1次老人福利推動小組會議」,由陳福海縣長主持,會中除頒發新任委員金門縣政府秘書長謝世傑、民政處長陳世保、教育處長孫麗琪、社會處長葉媚媚等委員聘書外,並與其他老福委員共同檢視本縣各地方主管機關辦理及推動老人福利業務情形。 ▲金門縣長陳福海主持老人福利推動會議,並頒發新聘委員證書(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在老人福利推動小組會議中,金門縣政府社會處在業務報告表示在社區式照顧方面,持續拓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執行社會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及社區初級預防照顧等業務。在機構式照顧方面,輔導機構推動自立支援照顧服務,督導轄內機構以提升照顧品質。另外,在老人保護服務方面,持續辦理失智老人愛心手練、金平安智慧守護錶的申請、獨居老人調查以及社福資源整合等照顧服務措施。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除辦理社區大學老人教育課程、高齡者交通安全教育及提供長者舒適的運動休閒環境外,並結合地方資源共同營造尊重長者之社區文化,提供多元學習課程及環境,豐富銀髮族健康快樂的中、老年生活,建構健康、快樂、幸福的終身學習平台,達成快樂學習、忘記年齡的核心目標。 而為預防老人走失及被詐騙,縣警局透過警勤區訪查勤務及各種勤務機會,積極辦理「愛的手鍊」、「個人衛星定位器」宣導工作,並加強老人防詐及交通安全宣導,防止受騙及老人行的安全。 金門縣政府衛生局為增進社區失能長者日常生活照顧,並維持其社會功能,提供日間照顧服務,並由其相關單位提供交通接送,往返日照中心及其住家,讓家屬可以安心工作。另為提升居家失能者生活品質,減輕家庭照顧負荷,衛生局還提供長照需求者居家式之身體照顧、日常生活照顧及家事服務之支持性協助。 此外,金門縣政府車船處為便利行動不便者至金門醫院就醫、復健,車船處於該院門診時段,提供山外車站至金門醫院接駁車服務,除免除兩地步行路程,也減少年長者往來車站、醫院時間。 另以辦理設籍本縣老人安養就養服務為主的大同之家,以長期照顧養護為主的松柏園亦表示會積極提供優質服務品質,全面提升同仁之工作信念與專業技能,營造溫馨和樂的家,與長輩共創幸福的晚年生活。
「2023東石海之夏」主視覺公開! 以蚵展現嘉義獨特的海洋觀光
記者楊青琪/嘉義報導 嘉義縣東石漁人碼頭將於8月5、6、12及13日舉辦「2023東石海之夏」活動,精彩內容包括親子活動、主題市集、晚會表演以及在地美食等,為遊客帶來一場夏日盛宴。縣長翁章梁表示,今年的主視覺以嘉義沿海最著名的蚵為靈感,結合蚵殼、蚵棚及竹筏特色,融入藍色系的漸層,呈現海底動物的視角,展望著海面上的太陽之都23.5度的嘉義,希望遊客感受到嘉義之美! ▲2023 「東石海之夏」主視覺公布!以蚵展現嘉義獨特海洋觀光。(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2023東石海之夏」活動是東石漁人碼頭每年夏天的指標性觀光活動,吸引了超過50萬人次的遊客。今年的活動更加特別,除了多元的節目表演和在地美食外,還新增了海景戲水遊樂園和全新打造的「大船入港」風格觀景台,提供遊客欣賞海景和休憩的場所,讓遊客能夠享受到全新面貌的東石漁人碼頭。 文觀局長徐佩鈴表示,今年的活動內容正在籌辦中,將打造適合全國親子家庭及青少年參加的活動,活動內容相當精彩且多元,有親子活動、主題市集、晚會表演及在地美食等,將邀集嘉義在地特色店家共同參展,將嘉義最好吃、最好玩的通通推薦給遊客,更多活動訊息將陸續公佈,請鎖定「東石海之夏」臉書粉絲專頁及嘉義縣文觀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