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國中泳隊畢業生自辦海泳典禮 橫渡基隆嶼紀念青春
墨新聞|記者陳姿羽/台北報導天母國中游泳隊八名畢業生在3位教練帶領下,6月23日舉辦海泳畢業典禮,選擇從象鼻岩游至基隆嶼,為3年的國中青春生涯劃下最壯闊的句點。 這場活動並非由學校安排的畢業活動,而是由學生們自行發起、親自籌劃的畢業挑戰,同學們沒有選擇辦慶功宴,而是選擇以自己做熱愛的游泳,游向外海,送給自己最具意義的畢業禮物。 一群剛從校園畢業的天母國中生游泳隊,他們是由熱血家長與教練共同自發組成的民間社團,從訓練安排、賽事參與到日常資源,全靠一群家長所組成的後援會協力推動,打造出一個不只重視競技表現,更強調多元成長的訓練環境,讓孩子在運動中同時培養品格與多元發展。 這支隊伍由前奧運國手徐國棟教練領軍,教學不僅關注成績與技巧,更重視孩子的品性與長遠發展。他以幽默與創意教學風格,陪伴這群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穿越難關,也在非賽季期間帶領學生進行水球、開放水域訓練,讓他們跳脫競技的框架,從其他領域與運動中維持熱情。 這場泳渡基隆嶼畢業典禮,也與民間專業團體合作,由自助海泳社、海洋護衛隊進行安全支援,護衛隊長陳子挺率領戒護團隊親自下水護航,海上則由熟悉海域的「活塞教練」駕駛動力船,全程守護學生安全,構築一道堅強的海上防線。 挑戰路線自潮境公園出發,由至基隆嶼,全程約6公里,這段海域波流複雜,即便對成年泳者來說也是一項挑戰,對年僅15歲的青少年而言,更是一次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自我極限的探索。這群孩子征服的不只是海,更是他們內心的恐懼與不安,徐國棟教練深有感觸地說著。 教練徐國梀表示,同學們沒有選擇輕鬆的告別方式,而是以行動面對未知,用勇氣與堅持定義畢業的意義。這份經歷會成為畢業生人生路上最重要的養分,也許多年後,他們才會真正理解,這一刻的勇氣,早已為未來種下自由與信心的種子。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天母國中泳隊畢業生自辦海泳典禮 橫渡基隆嶼紀念青春
公館國小特邀聖文森國大使頒發畢業生獎 國際交流從小做起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台北市公館國小今年幼兒園畢業生中,有一位孩子來自聖文森國,該校特邀請到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前來擔任嘉賓。學校四年前轉型成為雙語教育實驗學校,吸引附近台大、台科大教授及外籍研究生子女就讀。目前全校將近300位學童中,外籍生共有10位,分別來自德國、美國、印尼、越南及聖文森等國家。 國際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孩子學習與尊重不同文化,以及跨文化的溝通能力,國際教育應當從小做起。台北市公館國小位於大安區蟾蜍山下,學區大部分為台灣大學及北科大校園,人文薈萃又同時兼有自然生態。 在幼兒園畢業生中,有一位孩子來自聖文森國。我國與聖文森國邦交超過40年,這40年來,兩國在外交、教育及文化上,交流頻繁且友善。因此公館國小邀請到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前來擔任嘉賓。柏安卓大使在聖文森,擔任過聖國第一女子中學的校長,在此次典禮上,不僅為孩子們致詞與祝福,也跟大家一起共舞;學校為了接待大使,也從國小學生中,選出外語流利、態度大方的兩位同學,擔任外交小尖兵,為大使進行引導和翻譯的工作。 柏安卓大使在畢業典禮結束後,告訴學校,她覺得公館國小此次的畢業典禮,非但溫馨,而且有趣;外交小尖兵們則認為,此次活動不僅可以跟大使近距離接觸,又能感受到大使的親切與風範,是一次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校長則認為,這一次的接觸,不僅拓展邦誼,也為孩子們和家長們帶來深刻的國際交流體驗,未來學校將會持續深化國際及雙語教育,為國家培養具有國際觀以及外語能力的人才;本校今年轉型大學區制,歡迎所有外籍人士子女就讀本校。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公館國小特邀聖文森國大使頒發畢業生獎 國際交流從小做起
翻開書頁、見證奇蹟! 中市文化局《華美的跫音》尋回半世紀失散姊弟情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文化局111年出版專書《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台中生活》,以1950至1960年代美軍為協防亞洲戰事,進駐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為歷史背景,透過文學性和故事性的筆調,回顧美援時期對台中文化生活帶來的深遠影響,富有故事性和記憶溫度,廣受讀者喜愛,並於112年獲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推廣性文獻書刊類佳作。文化局表示,書中提及台美混血兒尋親、身為美國人的作家賽珍珠成立「賽珍珠基金會」給予因美軍撤離而沒有父親陪伴的台美混血兒生活上的協助等篇章,意外成為一位混血女子尋找親人的重要線索,牽起一段橫跨半世紀的感人重逢! 文化局分享,故事主角林女士,約於1970年代出生於台中水湳地區,為台美混血,即是透過本書跨海找到親人!她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對父親的身分一無所知。林女士的母親年輕時自嘉義北上,於美軍駐紮期間與一名美籍軍人相識,陸續生下一女一子。當時社會觀念保守、經濟壓力沉重,母親忍痛將尚在襁褓中的兒子送養至美國,姊弟從此失散。 直到111年《華美的跫音》出版後,這段塵封的記憶被重新喚醒。林女士的老同學從書中讀到台美混血兒尋親的案例,遂於113年間借書轉交給林女士。書中提到「賽珍珠基金會」曾幫助混血兒尋親的案例,讓她燃起希望,並在當年下半年主動聯繫該基金會,提交DNA樣本進行比對。 文化局進一步說明,沒想到半年之後奇蹟似地收到回信,林女士居然真的找到了她從未謀面的弟弟,她的弟弟目前住在香港,工作穩定,也一直在尋找親人。這場跨越半世紀的重逢,讓姊弟倆不禁紅了眼眶,彼此眼中看見的,正是年輕時母親的模樣,也讓他們生命中那塊缺失的拼圖,重新補上了。 文化局補充,《華美的跫音》原係為保存地方文化記憶而編纂,透過史料整理與口述訪談,呈現1960年代美軍駐台對台中地方生活的影響,沒想到竟成為尋親的重要關鍵,令人動容,也彰顯文化出版蘊藏的深刻人文價值與社會意義,透過本專書的出版與紀錄,每一段故事得以被發掘,猶如投下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這股溫柔而持續的力量正逐漸擴散發酵,讓更多珍貴記憶得以傳承與共鳴,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台中市各區圖書館借閱。 此外,為了向國際社會推廣這段獨特的台中故事,預計於今年9月推出《華美的跫音》英文版,並同步上架至電子書平台。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翻開書頁、見證奇蹟! 中市文化局《華美的跫音》尋回半世紀失散姊弟情
關心健康不分國界 北市邀移工免費健檢送按摩好禮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為促進外籍移工的身心健康,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自93年起即與慈濟人醫會合作,持續推動「外籍移工健康關懷活動」,迄今已累計服務超過1萬7千人。今年第2場將於6月29日在臺北車站大廳多功能展演區舉辦,歡迎雇主與仲介踴躍協助,帶著移工朋友一同參加。 臺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表示,今年度預計辦理4場外籍移工健康關懷活動,首場已於2月23日完成,接下來分別為6月29日、9月7日與11月9日,盼協助忙碌的移工朋友利用休假日關心自身健康,現場也將安排雙語人員協助翻譯,提供即時溝通支援,讓移工能安心參與健康檢查與衛教諮詢,呼籲雇主與仲介多加鼓勵移工參與,把握這項免費健檢的機會,照顧自身健康,也讓遠方的家人更安心。 6月29日活動時間為中午12點30分至下午4點30分,凡前20名完成健檢流程的移工,還可獲得「叮叮按摩小棧」提供的15分鐘視障按摩服務兌換券,體驗專業按摩、舒緩身心;或可選擇領取超商禮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健檢項目則包含一般身體健康檢查、牙科、耳鼻喉科、內科、婦科、身心醫學科、中醫等多科別服務,並特別加開腹部與婦科超音波檢查,只要攜帶合法居留的身分證明文件即可免費參加。 重建處說,現場也結合衛生局心理健康促進宣導、中華郵政公司推廣「小額安心匯款」服務等多項活動,期盼讓移工在異鄉工作之餘,也能感受到臺北市的溫暖與實質支持,進一步打造更友善的移工生活環境。相關資訊可鎖定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手牽手at Taipei」Facebook粉絲專頁及本處網站,或來電洽詢。聯絡電話:(02)2338-1600轉4210夏小姐。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關心健康不分國界 北市邀移工免費健檢送按摩好禮
跟著科學「趣」旅行 攜手共度暑期閱讀饗宴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市立圖書館每年皆會在暑期舉辦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藉由豐富多元的活動方案及活潑有趣的活動設計,鼓勵親子共學,幫助學生擴展閱讀視野,從活動中領略學習的美好和趣味。今年北市圖「跟著科學『趣』旅行」暑期兒童閱讀活動,即以「物理」、「化學」、「地科」、「生物」為主題,帶領學生探索科學的奇妙世界,培養學生學習好奇心及自主學習能力。 活動期間,北市圖將發送「科學巡禮任務手冊」給各位小朋友,「科學巡禮手冊」是結合閱讀學習和集章遊戲的手冊,內容根據難易程度,分為國小1-3年級版本及國小4-6年級版本,學生可以自發性閱讀並增進相關知能。只要完成任務,經館員確認後即可兌換證書及獎品1份(數量有限,換完為止)。除探索式的「科學巡禮任務手冊」,本次也特別為青少年規劃「FAKE NEWS」線上活動,題目共計6題,分布於總館、各分館及民眾閱覽室。只要於活動期間內完成所有題目,即可兌換獎勵品(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該館要市民也千萬不要錯過「環遊科學60天」系列活動,活動內容包含講座、研習班、體驗工作坊及手作活動等趣味內容,透過多元化的參與形式,讓孩童從不同角度「閱讀」並「探索」科學的奧秘。 圖書館說,本次活動更搭配了暑期主題書展、吳大猷科學沙龍講座、科學繪本故事屋及科學小博士信箱等豐富活動,同學不妨趁著暑假挑戰閱讀任務、到圖書館翻翻書展區的精選好書、聽聽故事志工說的精采故事或是動動腦查找小博士信箱的問題。該館希望市民用想像力和創造力度過一個充實而精彩的暑假。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跟著科學「趣」旅行 攜手共度暑期閱讀饗宴
六角引言人接力以聲音串起金曲每一刻 凝聚流行樂壇重要盛會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金曲36六角引言人 Energy 照片提供:台視 《第36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6月28日(六)晚間在台北小巨蛋隆重登場,今年頒獎典禮有別於以往,將由六組橫跨不同世代與音樂風格的代表性音樂人擔任「六角引言人」,分別為 Energy、Trash、桑布伊、許富凱、蔡健雅及羅文裕。他們將在節目的各個段落中登場,以自身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和觀眾一同走進金曲獎的多元樣貌,也呼應本屆主視覺「六角螺絲」中象徵不同角色緊密結合、共同建構音樂產業的精神。 時隔21年合體復出,Energy 再度叩關金曲獎,一舉入圍「最佳演唱組合獎」與「年度歌曲獎」兩項大獎,更將擔任《第36屆金曲獎》開場引言,為典禮揭開序幕,象徵意義十足。他們表示:「很榮幸可以一起擔任六角引言人,這次 Energy 的復出已經獲得太多。」也不忘感謝一路支持的歌迷,承諾將全力以赴完成這次任務,並期待與全世界一同共襄盛舉這場音樂盛宴。以流量神曲〈星期五晚上〉入圍「年度歌曲獎」,Energy 分享這首歌受歡迎的原因:「它貼近一般人的生活節奏,下班後就是要放鬆解脫;再加上『16蹲』的創意設計,讓大家可以一起互動、挑戰、跳舞,從小孩到大人都能參與其中。我們很開心這首歌能帶給大家能量,也感謝金曲給予肯定。」 金曲36六角引言人 TRASH 照片提供:台視 搖滾樂團TRASH今年將第四度角逐「最佳樂團獎」,此次以「六角引言人」身分站上金曲舞台,為典禮段落增添亮點。他們感性分享:「從第一次入圍到現在,一轉眼已過了10年,金曲獎每一年總是出乎意料、驚喜不斷。今年能以這樣的方式參與,真的覺得很幸運也很感恩。」他們也以極具TRASH風格的比喻描述金曲:「對很多人來說,金曲像是旅程的終點;但對我們而言,更像旅途中最道地的餐廳、或是一處加油站,讓音樂人們在這裡短暫停留、相聚後,再踏上各自的音樂旅程。」並浪漫表示:「無論我們是以何種方式存在,我們都坐在名為『幸福』的這班車裡,繼續行駛在音樂的旅程中。」 金曲36六角引言人羅文裕 照片提供:台視 卑南族歌手桑布伊,三度榮獲「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以富含文化深度與土地情感的創作,唱出原住民語言的靈魂與現代共鳴。今年他也將擔任《第36屆金曲獎》的六角引言人,透過舞台傳遞語言的力量與文化的厚度。他表示:「希望能讓大家聽見這些古老的語言、感受到族人的精神和土地的力量,並藉此感受語言與文化的魅力。」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音樂人投入族語創作,對此桑布伊深感欣慰,也溫暖勉勵:「繼續唱、繼續寫,以傳統音樂為根基,創造新時代的原住民音樂。」 台語金曲歌王許富凱,過去曾以入圍者、得獎人、表演嘉賓、頒獎人與評審等多重身分參與金曲獎,今年則以「六角引言人」身分再度登場。他感性表示:「能不斷以不同身分成為金曲的一份子,真的是三生有幸。這次是完全不同的視角與緊張心情,備感榮幸。」他也分享金曲在他心中的重要意義:「金曲獎對我來說是一年一度的音樂聚會,讓不同語言、風格、喜好的人都能因音樂相聚。也透過評審銳利的耳朵,把過去一年可能被忽略的作品重新挖掘,讓更多才華被看見。」 金曲36六角引言人蔡健雅 照片提供:台視 金曲歌后蔡健雅,曾十度入圍「最佳華語女歌手獎」,並四度奪下歌后寶座,今年以專輯《不夠善良的我們》再度入圍「最佳華語女歌手」,笑說:「這是第一次除了入圍,又多了引言人的身分,覺得很新鮮。剛好也能把緊張能量轉移到其他地方,但說話、唸台詞偏偏是我最不擅長的」打趣和觀眾喊話:「請大家為我加油,(老花眼鏡先帶在身上)哈哈哈!」談及今年由音樂人擔綱六角引言人,蔡健雅也有深刻感受:「音樂人平常都在各自的世界裡自在地創作、唱歌、寫歌,卻不見得最會說話。這次由一群音樂人來『主持』音樂,感覺不只是單純地傳遞個人色彩,而是從內心出發,為自己、也為所有從業者打氣鼓舞,一起進化、昇華,共同完成這場華語音樂的盛會。 金曲36六角引言人許富凱 照片提供:台視 身為創作歌手、製作人,也曾擔任金曲獎評審,蔡健雅與金曲獎的連結深厚。面對本屆「最佳華語女歌手獎」競爭激烈,她以平常心看待,並感性表示:「與其說是一場競爭,更開心的是,藉由金曲獎的入圍肯定!感謝我們當初選擇用音樂為大家發聲,也慶幸我們夠瘋狂,才能繼續不計代價地生存在這條音樂路上——Music is Life!」 曾兩度榮獲「最佳客語歌手獎」肯定的金曲歌王羅文裕,長年耕耘母語創作,也擔任過多位歌手的重要製作人。今年他以「六角引言人」身分參與《第36屆金曲獎》,並透露將為彭佳慧的演出揭開篇章。彭佳慧曾以《我在客廳做的夢》專輯榮獲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正是由羅文裕擔任製作人,能見證眾多音樂人走上榮耀時刻,羅文裕表示,這是自己音樂旅程中最榮幸的事。作為前輩,他也鼓勵年輕創作者:「在這個語言多元、分眾精準的時代,音樂最大的力量就是做自己。別想太多,找到你的風格,堅持創作,累積作品與能力,專心去做就對了。」 金曲36六角引言人桑布伊 照片提供:台視 《第36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6月28日(六)在台北小巨蛋舉行,請行經的車輛小心慢行,周邊停車不易,請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系統。承辦單位台視於當天下午5點將live轉播星光大道及晚間7點的頒獎典禮,並在臺灣電視台與全球金曲YouTube播出。此外,也可以透過LINE TODAY、LINE MUSIC官方帳號收看直播,其中LINE TODAY也將提供多視角直播服務,提供觀眾更多選擇。其他播出平台還包括中華電信MOD、新加坡StarHub「HUB都會台」、馬來西亞sooka及Astro(含汶萊)等都會播出。全球觀眾只要透過以上各平台皆能觀賞第36屆金曲獎頒獎典禮精采盛會。《2025金曲國際音樂節》將於今年6月25日至27日舉辦「音樂論壇」、「商務媒合會」、「商務交流會」、「金曲Showcase售票演唱會」等系列活動,活動相關訊息請搜尋金曲活動官網或追蹤FB【金曲GMA】粉絲專頁。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六角引言人接力以聲音串起金曲每一刻 凝聚流行樂壇重要盛會
曾心梅逾十年沒新作品 為宣導關懷精障人士做公益動心起念想「生」了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曾心梅為彰化喜願家園擔任公益代言人 照片提供: 願有情 金曲台語歌后曾心梅動心起念想「生」了?!致力於公益不遺餘力的曾心梅近期因伍宗德導演所帶領的「願有情」團隊號召下,無酬為宏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的「喜願家園」擔任代言大使並拍攝宣導影片,在捲起衣袖做公益的同時,受到伍宗德導演以自身的影響力及才華免費幫助全台許多弱勢機構的善舉所啟發,也觸發了曾心梅想再發新作品的心,並期望透過自己的歌聲取感動人心,進而呼籲大家去幫助更多人;她表示:「如果未來有機會發片,想做一張溫暖正向情感的歌曲,節奏輕快輕鬆,用溫暖的唱腔向過去曾經幫助過我表達感謝,也希望能透過歌曲給予大家正向力量,去幫助身邊更多需要協助的朋友。」 曾心梅動心起念想「生」了! 照片提供:雲凱工作室 事實上出道36年的曾心梅出過的代表作無數,更靠著穿透力的唱腔及過人的敘事唱功感動無數人,這次的「喜願家園」的宣導公益短片的片頭、片尾曲還特別以曾心梅的經典〈半包菸〉、〈天公疼憨人〉穿插,再次喚起大家對曾心梅好歌回憶的同時,歌迷也聲聲喚期望這位金曲歌后能再發更多新歌,對此曾心梅表示:「前幾年因為做生意而淡出演藝圈,其實中間有許多唱片公司及歌手都有來找一起合作,但是因為我自己的個性比較是屬於無法分心做事的人,只要專注一件事就想把它做到好。」除了做生意,她也舉自己考取潛水執照一例,證明自己追求完美的個性。如今前些年把生意部分結束的曾心梅開始接主持也接商演活動不斷,這兩年也跟著主持大哥胡瓜參加高流「藍寶石」及「鑽石舞台」巡演演出,再次燃起她在音樂事業上發歌的熱情,超過十年沒發片的她透露目前腦中已有新歌初步的概念跟想法,更進棚拍了全新宣傳照,她表示:「想以新世代的元素做結合,並把台語的美再傳承下去,同時秉持著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好的決心,這也是從瓜哥身上學習到的事。」此外曾心梅更放話期望與各種不同類型歌手及團體合作,「對我來說,每一位歌手都是我的夢幻名單!」 曾心梅(右)與伍宗德導演(左)所帶領的「願有情」拍攝公益宣導影片 照片提供: 願有情 提及這次到彰化的「喜願家園」擔任代言大使並拍攝宣導影片,曾心梅難忘過程中看到社工團隊耐心地協助這些精障人士入鏡拍攝的情景,「一開始接觸這群精障朋友們難免會有點緊張,但其實他們都很像小朋友一樣可愛,在社工的引導下,學著去感受他們的情緒跟他們溝通,幾個小時相處下來,很快地跟他們打成一片,讓我拍完影片感觸良多,除了能以代言人的身分去推廣這份愛之外,也讓我從中學習甚多!」曾心梅更以曾在牛津大學任教的一位李察博士所寫的書裡面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我們的學習不是以愛的發心去綁架他人,而是為了要用更周到的智慧,在隨順眾生中去自立跟利他。」她表示:「很多人去做幫助別人的事情,無形中也在幫助自己學習,我很榮幸跟開心,希望可以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公益團體,一起社會上有能力的人共襄盛舉,去幫助專業的團隊來幫助社會角落中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曾心梅(中)跟喜願家園工作人員合照 照片提供: 願有情 曾心梅除了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去盡一己之力奉獻做公益,更勉勵自己在各方面保學習新事物的熱情;不過提及「老」這件事,現年54歲的曾心梅可說「凍齡」完全看不出年紀,她透露自己「抗老」秘訣正是「動起來」及「保持學習熱情」兩大不二心法,更舉例自己每天都要運動,「爬山、慢跑、快走,都是我運動的方法,也是保養方式。」此外,她更靠著培養看書習慣來保持學習熱情,「以前沒有看書習慣,這三四年養成看書習慣,看書對我來說是抒壓,也可以沉澱思緒,現在主持節目,再來也要思考新專輯的風向,每天有一些功課要做,這些是保養我內在或外在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因為家人的小孩生小孩,讓曾心梅正式晉升為「姑婆」,被稱為最年輕「姑婆」的他笑說:「聽到『姑婆』二字真的憂喜參半,雖然變成高一階的長輩感覺被叫老了,但看到小孩子都各自自立門戶,還是很開心啦!」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曾心梅逾十年沒新作品 為宣導關懷精障人士做公益動心起念想「生」了
陳乃榮帶Band《未完待續》登場 還有愛妻指定曲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陳乃榮睽違多年再度舉辦個人專場 照片提供:Heartbeats Production 「這場是我的傑作!」陳乃榮(22日)於NUZONE舉辦陳乃榮《未完待續》演唱會,睽違多年再度舉辦個人專場,將17首私密歌單,分為七大篇章呈現,細膩鋪陳愛情、親情、人生各階段的心境轉折。演唱會不只是一場音樂演出,更像是他人生的縮影與真情告白,從舞台前的準備到音符後的情感堆疊,皆用盡全力。 開場他選擇〈一起散步吧〉作為序曲,這也是新專輯的開門歌,象徵人生旅途從此刻啟程。接續〈Paradise〉與〈光芒〉則以自彈自唱方式演出,情感更見純粹。其中〈光芒〉格外動人,是陳乃榮早年寫給許瑋倫的作品,惋惜說:「但還沒錄完,她就走了。」 接下來他依主題分段演出「愛情的自我」與「愛情的背德」系列,包括〈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偽裝〉、〈夏夜〉、〈真戲假做〉等作品,一首接一首勾出關係裡的掙扎與本我。他分享:「愛情不是童話,是現實裡的不斷協調。」台下觀眾頻頻點頭。 來到〈妳〉時,他笑說:「這首是老婆指定一定要唱的,而且只能用純木吉他。」一語道出夫妻間默契,也讓全場瞬間變得柔軟溫暖。緊接〈落跑新郎〉與〈愛妻守則〉更是輕鬆爆笑, 事實上,為了準備這場演出,陳乃榮早早投入練團、強化體能,不只苦練唱功補肺活量,每天運動不間斷。他更一肩扛起音樂總監的重任,事必躬親、日理萬機,從音樂設計到細節安排一手掌控,對自己要求極高。他透露:「有時練完團都累到虛脫,是老婆天天煲湯給我補身,才讓我今天站得穩、唱得久。」 在「親情」段落,他再度自彈自唱〈殘陽〉,畫面感濃烈,情緒沉澱後接連帶出主題曲〈未完待續〉與〈如果沒有你我想我已經陣亡了〉,字字句句誠懇寫實,不少觀眾已紅了眼眶。 安可曲〈短歌行〉與〈召喚獸〉收尾,全場合唱震撼落幕,氣氛不輸大型音樂節。走到舞台最前方,陳乃榮望著台下滿場觀眾,眼神炯炯有神、語氣堅定說:「我想這場不只是演唱會,是我想留給我人生的一個里程碑,也希望你們的未完待續,都能繼續下去。」 從17首歌構築七個段落的動人篇章,到一肩扛起音樂總監大任、背後勤練體能、老婆每日煲湯相挺——這場《未完待續》不只是感動寫實,更是陳乃榮用盡全力傾注而成的真誠之作。演唱會全程無冷場,情緒流動自然,現場觀眾從頭站到尾、笑淚交織,最終以大合唱收尾,為這場演出寫下最熱烈註解,《未完待續》大成功!緊接7/5他將舉辦杭州站,令人期待不已! 陳乃榮睽違10年再度帶Band演出,樂迷早已守候已久!今一早就有粉絲在會場門口排隊,更有來自星馬、日本的粉絲一下飛機就趕到現場,還有海外樂迷感性表示,這趟除了來朝聖最愛的陳乃榮,還計畫將他〈一起散步吧〉MV裡從民生社區走到淡水北海岸的散步路線一一踏遍,來趟「陳乃榮式的台北散策」,讓陳乃榮聽了也相當感動。 陳乃榮以文青氣息結合空氣感旋律打造的輕熟男樂風,在整場演唱會中緩緩流淌,如夏夜晚風吹拂,沁人心脾,讓現場所有男女粉絲都陷入恬淡愜意的氛圍之中。「夜的詩人」陳乃榮更鋼琴自彈自唱,瀟灑風采電爆全場,魅力無法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陳乃榮帶Band《未完待續》登場 還有愛妻指定曲
蔣萬安參與巴黎市長峰會 與各國代表分享臺北氣候治理經驗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蔣萬安受邀出席「市長峰會:從巴黎到貝倫——全球氣候行動十週年」(Summit of Mayors: From Paris to Belém: 10 Years of Global Action for Climate),並於當地時間6月23日親自與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領袖,包括米蘭市長Giuseppe Sala、蒙特婁市長Valérie Plante、剛果布拉薩市長Dieudonné Bantsimba、喀麥隆杜阿拉市長Roger Mbassa Ndine、荷蘭烏特勒支市長Sharon Dijksma、摩洛哥拉巴特市長Fatiha El Moudni,以及創業、地域與創新講座共同創辦人兼科學總監Carlos Moreno共同參與第一輪論壇,分享臺北市在推動環境永續政策上的具體作為與經驗。 該峰會由巴黎市長Anne Hidalgo主持開幕,並邀請歐盟理事會主席António Costa與法國前總理,同時也是COP21主席Laurent Fabius發表致詞。 Hidalgo市長特別指出,今日聚集眾多城市首長與國際專家學者,除了紀念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更重要的是要將過去的承諾轉化為實際的政策與行動。她強調,全球暖化是當前各國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期盼透過此次會議,凝聚更多共識,攜手找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解方。 蔣萬安作為亞洲地區唯一的與會講者,在論壇中分享臺北市如何將永續理念深植於市民的日常生活。他指出,臺北之所以能夠在永續治理上取得實質進展,關鍵在於兩項簡單卻深具影響力的改變:垃圾處理方式的革新與交通運輸習慣的轉型。 蔣萬安在現場哼唱起家喻戶曉的《給愛麗絲》旋律。他說,在臺北,當市民傍晚聽到這段旋律,就知道是倒垃圾的時間。大家提著藍色的政府指定垃圾袋出門,一邊丟垃圾、一邊與鄰居寒暄,這個看似日常的小小儀式,其實反映出一場深刻的文化變革。 他進一步說明,臺北市從「垃圾不落地」制度開始,規定垃圾車每日僅於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收運,市民不得任意棄置垃圾;隨後又推動「隨袋徵收」制度,要求居民使用具價格的政府專用垃圾袋丟棄垃圾,回收則維持免費。這樣的「按袋付費」制度讓市民丟愈少、省愈多,有效鼓勵了民眾自主進行垃圾減量。政策推動後成果顯著,家庭垃圾量減少65%,如今每位市民每日製造出的垃圾低於半公斤,回收率也從原本的2%提升至超過66%,每年更為臺北市節省逾4億美元的垃圾處理成本。 談及交通政策,蔣市長指出,臺北捷運每日運量達200萬人次,是全球最可靠的捷運系統之一。臺北市的YouBike與巴黎Vélib’系統非常相似。他分享,自他上任後推動了YouBike前30分鐘免費騎乘的優惠,大幅提升使用率,成功促使四分之一的使用者從開車或騎乘機車轉而使用共享單車。 蔣萬安也透露,臺北市政府今年將投入超過6億美元用於氣候行動,包括2030年前公車全面電動化,以及持續擴大捷運路網。他同時也熱情分享,臺北市將於2029年主辦全球智慧運輸盛會——世界智慧運輸大會(ITS World Congress),並摯邀請與會各國市長屆時來臺北,親身見證臺北如何將政策化為行動,並透過行動推動改變。 蔣萬安感謝《巴黎協定》的制定,他肯定了表示這項國際協議為臺北等城市提供了明確的行動方針。他指出,臺北是臺灣第一個通過《淨零自治條例》的城市,並已訂下2030年減碳40%、2040年減碳65%,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明確目標。 他也分享,上個月NVIDIA(輝達)宣布選擇臺北作為其全球首座海外總部「The Constellation」的所在地,這不僅將為臺北帶來就業、投資與創新,但也引發另一項值得深思的提問:「我們是否能在不增加碳排放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成長?」。蔣市長堅定表示,臺北的答案是肯定的。市府將北士科打造為一座完整的淨零示範區,具備低碳建築、風廊設計與永續基礎設施,而The Constellation就將座落其中,成為臺北科技願景的象徵,也實證了「綠色成長」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除了論壇議程中的分享,蔣萬安從前一晚的歡迎晚宴到今日的議程中,也多次與倫敦市長 Sadiq Khan、鳳凰城市長 Kate Gallego、洛杉磯前市長 Eric Garcetti、布魯塞爾市長 Philippe Close、蒙特婁市長Valérie Plante等首長進行場邊交流。而在蔣市長完成論壇分享後,多位市長與專家代表也紛紛表達肯定,其中烏特列支市長Sharon Dijksma更盛讚臺北的實踐具體,成效令人備受鼓舞。蔣市長在表達感謝之餘,也進一步致贈臺北宣傳手冊予與會代表。 相關圖片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蔣萬安參與巴黎市長峰會 與各國代表分享臺北氣候治理經驗
嘉藥調香雙星奪2025 AIFA國際賽冠季軍
墨新聞|記者宋秉祥/台南報導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學生王書卉與陳晁嘉,在國際香氛設計舞台上再創佳績!日前代表學校參加首屆2025年AIFA國際美學調香大賞動態組競賽,與來自亞洲各地約60位調香好手同場較勁,最終分別拿下冠軍與季軍,為嘉藥再添國際榮耀。 AIFA國際美學調香大賞可說是亞洲香氛設計界重要賽事之一,尤其動態組競賽挑戰性極高,參賽者須現場抽圖命題,並於110分鐘內即時完成命名、香氛調配與創作理念發表,極度考驗反應力、創造力與美感整合實力。 獲榮獲冠軍的王書卉,已是調香比賽的常勝軍,今年4月才剛獲得日本「Monday Moon 香氛設計比賽」審查員特別賞。此次以包括茉莉幽香、丁香酚與龍涎酮等16種精油,呈現主題作品「我們」,傳達「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獲得評審一致讚賞,拔得頭籌。畢業於松山工農綜合高中科的她,自大三修讀香料學課程後,便展現對香氣的高度敏銳與熱情,在副教授劉孟春的啟發與指導下,積極參與國內外調香競賽,今年畢業的王書卉,也將繼續朝著香水產業發展,成為一名調香師。 首度參賽即奪下季軍的陳晁嘉,則是在王書卉的鼓勵下踏入調香世界。副教授劉孟春表示,調香是一門兼具感性與理性的藝術,學生們能不畏壓力下穩健創作,正是長時間練習與熱情累積的成果。 系主任梁家華也強調,粧品系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競賽,不僅精進專業技術,更開拓國際視野。此次佳績不僅展現嘉藥粧品系的教學實力,也體現香氛與美學跨域教育的成效。未來,系上將持續推動創意美粧人才的培育,打造兼具文化素養與創造力的產業新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藥調香雙星奪2025 AIFA國際賽冠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