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校園健康推動有成 三校獲全國獎項肯定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長期推動健康促進教育,持續整合教育資源,深化學生健康素養與正向生活態度。在教育部國教署辦理的「114年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競賽」,台中市北屯區東光國小榮獲「卓越銀質獎」、太平區新高國小榮獲「卓越推動獎」;另113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前後測成效評價」成果報告評選,東勢區新盛國小獲得優良殊榮,展現台中市深耕校園健康、促進教育的卓越成果。 教育局指出,北屯區東光國小榮獲「卓越銀質獎」,該校將健康促進納入校務發展願景,以「健康身」、「快樂心」、「自然情」、「世界觀」為推動主軸,透過多元活動推廣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戶外教學及環境教育,並結合社區資源,打造全方位健康學習環境,深獲評審肯定。太平區新高國小則榮獲「卓越推動獎」,該校以「健康好兒童」為核心理念,整合師生、家長、社區與民間團體力量,建立完整的健康促進網絡,推動健康從小扎根,營造全校參與、共享健康的正向氛圍。 教育局也提到,113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前後測成效評價」成果報告評選中,東勢區新盛國小以「『心』寬『體』健-國小學童正向心理跨議題方案」展現出色表現,獲得優良殊榮;該計畫融合心理健康與跨領域教學,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提升整體學習與生活福祉,實踐素養導向健康教育目標。 教育局表示,台中市持續深耕健康促進教育,參與學校數量逐年提升,顯示健康促進已成為學校發展重要一環,未來將持續透過經費補助、教師研習及資源平台建置等措施,攜手衛生局、牙醫師公會、驗光師公會等相關單位,深化落實政策,共同營造健康快樂的校園環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校園健康推動有成 三校獲全國獎項肯定
翻轉族譜想像!文獻館展出72件創意作品 重現臺灣家族記憶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族譜還能是什麼模樣?臺北市立文獻館「鳴笛啟程 尋根列車之旅」以72件創作翻轉大家印象中的族譜, 透過作者視角的創意族譜、老照片及短影音作品,呈現獨特的家族譜系與故事。創意族譜展正於西本願寺「樹心會館」展出,即日起至7月13日止免費參觀,每日限量觀展專屬禮送給您。 這屆創意族譜展品處處可見臺灣家族多元組成的縮影,不容錯過的還有「記憶中的模樣」及「時光列車」展區!文獻館首次募集「我們這一家」老照片及短影音作品參與展示,獲得民眾熱情響應,以物件、人物或景觀為起點,呈現團聚、逝去、家族遷徙等主題,記錄各家的家族故事,15件脫穎而出的作品是本屆展覽的一大亮點,是大小孩子們對家族的尋找,也是小手牽起大手的追溯,帶領觀眾進入每一個家庭的獨特風景與深刻情感。 「記憶中的模樣」短影音展區讓觀眾在靜謐中專注觀看、走進每一段「記憶中的模樣」。這些短片由參賽者親自拍攝與敘述,內容或為家族的遷徙記憶、或為傳家寶,也有返家的思念,展現世代之間的對話與傳承。觀眾可在觀賞影像的同時,在孩子們的影像語言中,聽見家的聲音,感受同一血脈的情感流動。 〈最好的老爸〉是施智臏用影音寫給父親的一封信,透過鏡頭記錄與父親久別重逢的過程。因父親長年旅居廈門工作,兩人每年僅有數次相見,成年後,他首次踏上廈門,親身走入父親的生活場景,影像語言平實而真摯,呈現一段跨越時空的家庭情感,不僅彌補多年未能相伴的缺憾,也深深觸動觀眾對「家」與「陪伴」的思索。 「 時光列車」老照片展區則以多張與家族生活密切相關的歷史影像及其背景故事為核心。每張泛黃的影像承載著記憶的溫度——可能是一張全家福的合影、一場傳統儀式的定格、一段童年的瞬間,映照著被時間塵封卻不曾被遺忘的過去。圖文並呈,讓觀眾理解影像背後的故事,也觸發對自身家庭記憶的追索與共鳴。 蔡侑臻以〈爺爺的故事〉為題投稿,其中一張老照片拍攝於民國71年,背景為當時軍事練習場所,爺爺身著整齊筆挺的軍裝、神情堅毅,是退伍前所拍下的紀念照片,不僅記錄了蔡爺爺青春歲月中的一段軍旅人生,更蘊藏著上上一輩對家、國使命的雙重承擔。作者希望將爺爺的故事記錄下來,讓這份關於責任與溫柔的記憶,能陪伴家人也傳遞給未來的一代。 該館說,「鳴笛啟程 尋根列車之旅」觀展專屬禮送給您!本次展覽規劃多項關於姓氏、稱謂及家譜等主題展區與互動體驗,展期內於任一展區拍照、打卡並上傳社群平臺,即有機會帶走每日限量經典童玩!數量有限,贈完為止。歡迎大小朋友欣賞創意之作,關注家族間的記憶,也在互動中發掘族譜的奧秘與獨一無二的家族故事。更多展覽詳情敬請關注「尋根溯源~創意族譜展」Facebook粉絲專頁(於Facebook搜尋「創意族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翻轉族譜想像!文獻館展出72件創意作品 重現臺灣家族記憶
改善通洪瓶頸! 中市軟埤仔溪整治完成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神岡區崎溝橋為軟埤仔溪通洪瓶頸點,且兩側護岸老舊,為此市府水利局透過中央前瞻計畫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約4,967萬元(中央約4797萬元,地方約170萬元)辦理「軟埤仔溪排水0K+000~2K+651治理工程(第一期)」,工程112年9月1日開工,今年汛期前已完工,改善該區域護岸及束縮瓶頸點,有效改善周邊水患淹水問題,並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水利局長范世億表示,軟埤仔溪排水下游年久失修,部分現況護岸為老舊漿砌卵石護岸,多處已破損,且崎溝橋為束縮瓶頸段,颱風或豪大雨來臨時將嚴重影響防洪安全。為有效解決當地社區易淹水問題,透過新建及加高護岸451公尺並闢設水防道路、側溝、新設導水路、箱涵及改建崎溝橋,將橋梁長度由16.5公尺改建增加至26.8公尺,橋寬則由8公尺拓寬至10公尺,並將橋梁高度抬高1公尺左右,以達到整治及改善效果,有效改善附近易淹水問題,大幅降低附近居民對居住安全的擔憂及財務損失。 水利局表示,工程除了修建護岸及改善崎溝橋瓶頸段,解除淹水問題外,同時考量農民灌溉問題一併改善引水道取水口。另外,水利局也提醒,目前已進入汛期,汛期期間仍請市民朋友保持危機意識,並可利用手機及平板電腦下載「台中水情APP」,掌握台中市最新水情,如對改道方式有疑問或建議事項,也可透過台中市民一碼通「1999專線」洽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改善通洪瓶頸! 中市軟埤仔溪整治完成
嘉義市建設處長田長沛將離任 黃敏惠市長感性送別獻祝福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建設處處長田長沛因另有生涯規劃,將於今年7月3日辭去現職。今(24)日市務會議中,市長黃敏惠特別頒贈紀念品,表達對田長沛的期勉與祝福。黃敏惠細數與田長沛共同為市政努力的點滴,語帶哽咽感性表示:「原本還想再多留你一下,但知道你有新的職涯規劃,我們也為你感到高興與驕傲。」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黃敏惠感謝田長沛這些年在建設處的堅持與努力,展現了市府強大的執行力與跨局處整合的高度效能,不僅讓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也讓更多人看見嘉義市的魅力。黃敏惠細數這些年來與田長沛共同推動的市政成果,強調市政成績從來不是個人功勞,而是整個團隊上下齊心協力的結果。 黃敏惠也特別提到田長沛在忙碌公務之餘仍努力通過會計師考試,展現了不懈的毅力與自我要求,她笑著說「這份永不放棄的努力,正是嘉義人的精神」,也祝福田長沛未來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能持續發揮專業所長。 田長沛則在致詞時向黃敏惠及市府團隊表達深深的謝意。提到嘉義市能成功招商引入IKEA,除了市府團隊展現不懈的誠意及毅力,在黃敏惠帶領下,嘉義市成為雲嘉南觀光休閒消費中心、展現消費潛力,成為IKEA繼推出快閃店後,決心入駐嘉義市原因。 除了工商業的繁榮,建設處能邀請到吳永培博士研發推出幸福嘉義米「博士來育種,農民來耕種,與市府團隊組成幸福嘉義隊,一同推動嘉義農業發展,後續更將台農82號幸福嘉義米推向國際,田長沛說,「若沒有這個團隊,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這幾年來無論是建設規劃,還是跨局處的整合推動,每一項努力、每一份心力,都是大家一起努力出來的。他感謝每一位夥伴的支持與包容,也特別感謝黃敏惠的信任與鼓勵,「是市長讓我勇敢去嘗試,也不怕失敗,才能累積成今天的經驗與養分。」 田長沛也幽默回憶,當年在備考會計師執照時,正值工作繁忙、市政推動密集之際,是市長一句「再不考過就打屁股」的叮嚀,讓他不敢鬆懈,終於順利通過台灣會計師考試。未來將赴會計師事務所歷練,但無論未來身在何處,都是嘉義市政府力量的延伸。並表示,若市府未來赴中央爭取重大建設如輕軌,「不論是否在職,只要需要,我一定到場支援」全場笑聲與掌聲交織,氣氛溫馨感人。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市建設處長田長沛將離任 黃敏惠市長感性送別獻祝福
基隆市毒防績效全國領先 連兩年獲評特優縣市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基隆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持續展現卓越防毒反毒佳績,在全國競爭激烈的「113年度毒品防制聯合視導考評」中,連續兩年脫穎而出,榮獲「特優」縣市殊榮。於今(24)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的「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由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代表領獎,獲行政院長卓榮泰公開頒獎表揚。反毒工作需要縱向與橫向的跨局處合作,是謝國樑市長帶領各局處及毒防網絡夥伴的共同努力,並結合地檢署、法院、醫療院所及各民間團體的協力,形成全面而有效的防制網絡。 基隆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以「有愛無毒、共創安心未來」為目標,結合公私部門跨局處團隊攜手合作,推動多元共管服務,整合衛政、社政、教育、警政及醫療機構,設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門診。依據本市藥癮個案特性與需求,發展整合式藥癮處遇計畫與宣導模式,使本市維持治療留置率高達85%,極為不易。 另導入性別議題與家庭支持元素,積極串聯社區與民間資源,創新設計各類方案。也善用本市港口城市的文化特性,將反毒宣導融入在地文化節慶與特色活動中,並透過多國語言進行深入宣導,使本市毒防中心諮詢專線(800-770-885)認知率提升至63.4%,讓防毒觀念深入至社區每一個角落。 張賢政指出,本市繼去年獲得112年度毒品防制聯合視導考評特優殊榮後,今年再度蟬聯特優,是感謝本市各級機關、學校、醫療機構、社福團體及民間組織,長期以來對毒品防制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基隆市的毒品防制策略,不僅強調專業處遇,更重視以人為本的關懷,我們將持續努力,打造一座真正有愛無毒的幸福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市毒防績效全國領先 連兩年獲評特優縣市
北捷新公司揭牌 黃清信無酬兼任董事長領航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由臺北捷運公司及臺北市政府共同投資的「北捷遊憩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14年6月23日正式選出第一屆董事及監察人,依據公司法第208條規定,應由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互選一人為董事長之規定,經董事共同推選臺北捷運公司總經理黃清信先生擔任新任董事長。 董事長黃清信隨後主持董事會議,感謝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議會的支持,以及全體團隊的辛勞與付出;黃董事長並期許新公司以積極活化場館空間、引進多元品牌、提升市府效益、豐富市民遊憩選擇及強化目標族群吸引力為經營目標,以顧客需求為核心,發展深度體驗及在地特色活動,提供貼心服務體驗,以超越顧客期待。 北捷遊憩事業公司董事長黃清信為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學系及其研究所畢業,透過捷運特考及高考進入捷運公司,為高運量第一代站長,目前擔任北捷總經理一職。此次兼任北捷遊憩事業公司董事長,不額外支領薪資,借重其在智慧轉型、數位營運及北捷豐富的實務經驗,逐步推動專屬營運模式與品牌特色,結合創新思維與專業規劃,打造兼具娛樂、教育、互動及共享的多功能場域。 董事長黃清信於北捷遊憩事業公司籌備期間,多次赴臺北市議會溝通,努力爭取議員支持,並傾聽外界聲音,了解社會期待;同時,帶領主管及同仁盤點遊憩三館現有空間,積極思考導入多元品牌及創新業態,作為未來經營規劃參考。 北捷遊憩事業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成員,分別為臺北市政府財政局主任秘書張孟純、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長陳今儀、臺北市政府交通局主任秘書劉嘉祐、眾智旅遊總經理張嘉齡;臺北捷運公司總經理黃清信、高雄餐旅大學校長陳敦基、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陳美秀、臺北捷運公司資深協理黃景南及臺北捷運公司財務處長黃雅芬。監察人部分,為臺北市政府主計處主任秘書廖美純、臺北市政府法務局局長連堂凱。 臺北捷運公司為專注於軌道本業,參考JR東日本、近畿鐵道集團等國外鐵道業者做法,轉投資成立北捷遊憩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將遊憩生活事業版圖交由專業團隊營運;隨著北捷遊憩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亦象徵臺北捷運在集團化經營方面達成重要里程碑,未來將持續整合資源,強化集團效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北捷新公司揭牌 黃清信無酬兼任董事長領航
決戰鮮筍之巔 今夏最強綠寶石誕生!木柵區筍農周福隆摘冠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市綠竹筍品質評鑑比賽」今(24日)天在臺北市政府1樓中庭舉辦,有來自全市9個區農會多達103位前來互相交流筍農高手參賽(包含木柵、士林、北投、內湖、景美、南港、大安、松山、中山)。今年的評鑑比賽將由筍體的外觀完整度、色澤光澤、柔軟度與纖維細緻度、以及甜度等四大面向進行綜合評分,最終選出三大獎項。其中「綠竹筍王」由木柵區筍農周福隆獲得冠軍,該筍品筍形勻稱、筍殼緊實,整體品質穩定。 其次,甜筍王」由木柵區筍農張若梅奪得,其筍心甜度高達7.1度,口感清甜如水果;而「美筍王」則頒發給士林區筍農王文玉,作品外型優美、色澤潔白、筍殼細薄,視覺與口感兼具。藉由評鑑機制的建立,不僅表揚表現優異的筍農,也讓消費者對「臺北市綠竹筍」的品質有更清楚的認識,強化市場信賴度與產地價值。 年穀雨過後,雨水滋潤的北臺灣山系孕育出晶瑩透亮的「臺北綠竹筍」,脆嫩多汁、纖維細緻,被饕客譽為「仲夏綠寶石」。為深化產地品牌、推廣在地食材,北市府產業局今年再度攜手臺北市農會推出一系列綠竹筍整合行銷活動,包含綠竹筍評鑑、食農教育及採筍體驗等;同時亦與天成大飯店合作,推出綠竹筍主題料理,邀請市民以多元方式品味臺北的夏日風情。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陳俊安表示,為了確保綠竹筍食用安全,凡參與評鑑者皆需通過農藥殘留檢驗合格後方可參賽,並落實源頭管理與品質控管。透過評鑑制度的建立,不僅讓筍農之間有良好的交流平台,也讓民眾能夠更安心選購高品質的臺北市綠竹筍,進一步強化「從產地到餐桌」的信任與連結。 臺北市農會理事長潘清森表示,綠竹筍是臺北市代表性農產,市府與農會持續推動「產地到餐桌」理念,今年特別與臺北天成大飯店翠庭中餐廳合作,自6月25日至7月27日推出「筍香御宴」,由主廚以評鑑得獎綠竹筍入菜,將充份展現臺北市綠竹筍的鮮甜脆嫩。 此外,為深化民眾參與,7至8月由北投、士林、景美、木柵、松山等五區農會聯合辦理「採筍趣」活動,邀請民眾走入筍園親手挖筍、體驗簡易料理,感受土地的筍之味。6月28、29日,台北市農會也將在花博農民市集規劃綠竹筍主題攤位,設置互動式模擬採筍體驗及食農教案展示,讓無法上山的市民也能透過實體操作與解說,了解綠竹筍的栽培過程與營養特色,提升對在地農業的認識與支持,共同為臺北市農業注入新活力。 立夏過端午,正是綠竹筍最脆嫩的時節。透過產地評鑑、餐桌饗宴、食農體驗三管齊下,臺市府邀請民眾走進山林、走進市場、也走進餐廳,共同品味自然的甘甜。更多相關活動資訊,請洽「台北市休閒農業資訊入口網」,讓今夏的每一口,都留下「筍」香滿溢的山林印記。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決戰鮮筍之巔 今夏最強綠寶石誕生!木柵區筍農周福隆摘冠
第44屆瓊斯盃7月開打 中華藍白隊齊聚迎戰國際強敵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灣年度籃球盛事「第44屆雙北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即將點燃戰火,中華女籃與世大運培訓隊於7月2日在臺北和平籃球館迎戰列強,男子組則由中華藍、白隊於7月12日在新北新莊體育館力抗強敵;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游竹萍局長表示,瓊斯盃匯集臺灣頂尖球星與潛力新星,是難得可在國內近距離欣賞國家隊身手的指標賽事,歡迎球迷們踴躍入場,預祝中華隊能斬獲佳績,為緊接登場的亞洲盃籃球賽先奪好彩頭。 由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新北市政府體育局與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共同主辦的瓊斯盃,今(24日)舉辦賽前記者會。本屆賽事女子組於7月2日至6日進行,中華隊及世大運培訓隊將對陣日本、韓國、泰國與菲律賓;男子組於7月12日至20日登場,中華藍隊、中華白隊將迎戰日本、卡達、馬來西亞、澳洲、阿聯、巴林及菲律賓等強敵。 今年女籃由旅外好手彭詩晴、林育庭等球員領軍,對上以全國家隊來襲的韓國、菲律賓、泰國;而男籃賽場則有甫在CBA冠軍賽對壘的陳盈駿、林秉聖組成後場雙雄,攜手賀丹、賀博兄弟強力出擊;旅美好手林現惟則要與UBA歷史得分王劉丞勳,迎戰各國強權及中華藍隊學長們,用實力擦亮臺灣籃壇下個世代的招牌。 游竹萍局長指出,邁入第44屆的瓊斯盃乘載國內不同世代對籃球的共同熱情與喜愛,是每年暑假最受矚目的籃球盛事;而臺北市籃球風氣鼎盛,今年在包括HBL、UBA的學生賽場上,北市學校戰果豐碩,體育局將持續推動基層訓練站、健全軟硬體環境,孕育更多能踏上瓊斯盃球場的國手們。而中華隊後續還將前進亞洲盃,期望能藉此機會以戰備戰、再創佳績。 該局表示,本屆瓊斯盃女籃在臺北和平籃球館開打、男籃則於新北新莊體育館激戰,歡迎球迷們踴躍入場、共同捍衛臺灣主場,也能透過緯來電視網、緯來精采台、緯來體育台YouTube 與 Twitch的會員功能,以及公視+觀看比賽。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第44屆瓊斯盃7月開打 中華藍白隊齊聚迎戰國際強敵
今夏最香任務啟動!跟著蝴蝶遇茉莉 吃筍拚人氣 AI解謎全場驚豔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6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點,《2025世界茉莉盛典 × 花壇竹筍節》聯合開幕記者會於花壇鄉農會(彰化縣花壇鄉花壇街273號)的茉莉花壇夢想館盛大舉行。現場啟動三座象徵活動主軸的「綻放盒」儀式,蝴蝶翩翩飛舞,正式開啟這場融合感官體驗、香氣解謎與地方文化的夏日盛典。 這場年度盛會由花壇鄉農會與花壇鄉公所攜手主辦,活動將於6月28日(星期六)正式展開。當天上午8點30分至中午12點30分,由竹筍節「好筍好順」主舞台活動打頭陣,而《世界茉莉盛典》感官任務十大活動體驗,將持續至下午2點,邀請全民開啟茉莉感官漫遊,啟動全國民眾與茉莉的夏日「香」遇。 2025年世界茉莉盛典的香遇茉莉,蝶舞季,以「今夏,跟著蝴蝶遇茉莉」為主軸,特別設計「十大感官任務 × 集蝶活動」,包含茉莉咖啡亭、茶香亭、絹印、摺氣球、小花旗、空靈鼓、食農教育繪本說故事、茉莉晶球與AI密室解謎等十站體驗,只要完成任選四站,即可獲得集蝶貼紙兌換「茉莉花牌抽抽樂」,讓大小朋友都能化身「集蝶達人」。 今年最大亮點莫過於全台首次導入「AI語音導覽 × 密室解謎」的沉浸式互動體驗。民眾進入茉莉花壇夢想館後,掃描專屬QR碼即可啟動AI導覽模式,在限時內完成觀察與解題任務,揭開茉莉花香背後的產業與文化祕密,讓展覽從「看」升級為「玩與破解」。 花壇鄉農會總幹事顧碧琪表示:「茉莉花是花壇的文化香氣,也是我們農民的驕傲。今年透過AI導覽的導入,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用新的方式了解茉莉,不只是聞香,還能參與、解謎、收藏一段專屬記憶。」她也補充,今年的活動強調互動性與多感體驗,讓文化不再只是靜態展覽,而是可以全身投入的遊戲現場。 而對於今年花壇竹筍節的地方活動策劃,花壇鄉公所鄉長顧勝敏表示:「我們將最在地的鮮筍美味與節慶活動結合,推出『好筍好順』主題活動,包含竹筍美食大胃王比賽、竹藝手作DIY,讓大人小孩都能從舌尖到手作,體驗花壇的真功夫。」 現場最吸睛的啤酒主舞台,今年推出「茉莉啤酒暢飲爭霸戰」,此外小舞台不遑多讓,三大挑戰賽──單人對決、雙人接力與三人團體滑飲賽,考驗參與者的反應與酒量,是活動中最受矚目大人限定的歡樂焦點。而DIY體驗區,則串聯茉莉與竹筍兩大元素,包含春仔花吊飾、茉莉手沖咖啡、馬賽克竹杯墊與竹編畫創作等,將傳統工藝與自然素材轉化為現場最療癒的角落。 活動全區採自由探索形式,持「體驗券」即可穿梭各站,任選項目參加。今年加碼設計限量版感官任務集蝶手冊與花牌遊戲站,鼓勵親子與朋友前來挑戰。早鳥票特別加開至26日截止,民眾要搶要快!讓茉莉香氣與遊戲笑聲,在花壇交織成這個夏天最美的記憶。 今夏,讓我們一起跟著蝴蝶遇茉莉,從竹筍的鮮香到茉莉的優雅,打開三座綻放盒,不只是打開活動序幕,更是一場關於文化、創意與土地的香氣的結合。6月28日,花壇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今夏最香任務啟動!跟著蝴蝶遇茉莉 吃筍拚人氣 AI解謎全場驚豔
北市樂齡進修券抽籤結果出爐 2400幸運兒7月起報名社大享優惠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14年「樂齡市民進修券」自5月21日至6月11日開放民眾登記,共有9,507人完成登記並取得抽籤資格,抽籤結果已公告於主題網站,中籤通知將依民眾登記時所填寫之手機號碼或Email發送,民眾可至「樂齡市民進修券」主題網站(http://taipei-seniorcitizens-learning-voucher.com)登入後領取票券。 教育局表示,此次抽籤作業由系統隨機抽取,依「新、舊生」分別抽取「新生正取600名、舊生正取1,800名」;另公告「新生備取300名、舊生備取900名」,以供後續遞補資格使用。領券民眾可自7月1日至7月30日前至北市任一社區大學報名114年秋季班課程,並出示票券QR Code及身分證明文件,經核對無誤後即可折抵學分費用。 票券使用時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正取)使用期間為7月1日至7月30日止,若第一階段票券尚有餘額,將於8月1日通知備取民眾。第二階段(備取遞補)使用期間為8月1日至8月16日止,若第二階段仍有票券未使用完畢,將於8月17日通知備取民眾,並依序遞補至名額用罄為止。第三階段(備取遞補)使用期間為8月17日至8月30日。教育局特別提醒,為避免「樂齡市民進修券」名額浪費,並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參與社區大學課程,請領券民眾留意相關使用時程及規範,「如未於第一、二階段期間內使用,且未於系統主動勾選放棄使用者,(115)年登記抽籤資格將暫緩1次」。 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者,因採外加名額保障,無須參與抽籤,登記成功即可直接領取票券,並於7月1日至8月30日前至本市任一社區大學報名114年秋季班課程,經出示票券QR Code、身分證明文件(含114年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資格證明),核對無誤後即可折抵學分費用。 臺北市12所社區大學結合在地資源與特色推動多元課程與社區發展,文山社大為全國首創之社大,聚焦濕地生態及單車旅遊學習;北投社大以文化英文導覽、陶藝創作及火山地景觀察為主;士林社大著重自然生態與地方聚落文化;內湖社大推動城市生物多樣性及有機種植;松山社大以文史導覽與生態永續為主軸;中山社大則圍繞歷史走讀與人文探索;中正社大關注古蹟走讀及在地巷弄故事;大安社大聚焦文化探索及減碳淨零行動,更多精彩課程歡迎至「臺北市社區大學聯網」查詢。(網址:https://www.ccwt.tp.edu.tw ) 教育局鼓勵獲得「樂齡市民進修券」的市民,積極參與社區大學多元豐富的課程,並從中探索興趣、拓展視野,讓學習豐富樂齡人生,體現「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的終身學習理念。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北市樂齡進修券抽籤結果出爐 2400幸運兒7月起報名社大享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