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國會議員俞諾與法文系學生對談 強調民主價值與國際合作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韋石/綜合報導法國名譽國會議員俞諾(Michel Hunault)4月21日由前駐法大使、淡大校友呂慶龍陪同,蒞校拜會本校國際事務副校長陳小雀,並與法文系學生進行交流,分享法國與歐洲的民主制度、價值觀及國際合作經驗。 在短短40分鐘的交流裡,俞諾勉勵台灣青年勇於發聲、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並承諾對表現優異者提供參訪法國國會的機會。他強調,台法兩地在民主與人權價值上有共同理想,期盼未來持續深化交流與合作。 法文系學生問及學習法語對於政治或公共事務是否有幫助?俞諾認為,現在主流的語言是英語和中文,但學習法語,才能真正理解屬於法語區國家的文化遺產,進一步理解法國為何可以匯聚世界上各種不同元素並激盪出新想法、新思維。他鼓勵青年學習法語,深入理解法國文化與價值。當學生提問申請工作簽證的問題,俞諾及呂慶龍詳細說明法國簽證政策變革,建議有志赴法的學生先以學習簽證入境,累積經驗再申請工作簽證。 俞諾在演說中感謝呂慶龍的邀請,並回顧自己自1993年起積極參與法國國會及法國-台北友好小組的經歷。他指出,台灣在中國大陸壓力下,堅持民主與人權,與法國一樣成為世界民主價值的燈塔,強調法國以「自由、平等、博愛」為核心價值,這些理念不僅是國家精神,也是國際社會的參考。另提到當前法國社會與台灣類似,面臨強烈的社會對立與多元聲音,社群媒體讓少數意見影響力大增,民主政治必須時時保持警覺。 談及歐盟時,俞諾表示,歐盟的成立是歐洲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和解,許多國家主權已轉移至歐盟層級,三分之二的法國國會工作來自歐盟指令。他也提醒,歐洲人權公約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權利,任何人都可向歐洲人權法院申訴。 俞諾強調,良好治理與反貪腐是當代國家發展的關鍵。他指出,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金融領域的貪腐問題嚴重,反觀歐洲與台灣高度重視法治與人權。他也提及國際政經局勢變化,如美國政策對全球影響,以及烏克蘭戰爭促使歐盟更加團結。 (文/法文系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法國前國會議員俞諾與法文系學生對談 強調民主價值與國際合作
中原大學CYCUMUN 2025登場 青年外交新勢力齊聚共探全球議題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為拓展青年學子的全球視野與公共參與能力,中原大學於2025年4月26日至27日隆重舉辦「CYCUMUN 2025 中原大學模擬聯合國會議」。本次會議由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桃園市青年事務局指導,中原模擬聯合國社團籌辦,吸引來自全台大專院校與高中共40位優秀學子齊聚中原,展開為期兩天的外交模擬行動,攜手打造青年國際交流的重要里程碑,開啟與世界對話的新篇章。會議中,學生代表針對人工智慧治理與數位轉型兩大關注重點,分別提出推動「倫理影響評估機制」(EIA)與設立「全球數位轉型支援基金」(DTSF)等核心倡議,展現青年世代對全球未來發展的積極關注與行動力。 本屆CYCUMUN會議全面採用北美模擬聯合國制度(North American Procedure)及哈佛世界模擬聯合國會議規則(WorldMUN Rules of Procedure),全程以英語進行,強調即席發言、主動協商及合作解決問題,營造沉浸式外交實境,全面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臨場應變與跨文化溝通能力。會議設置聯合國大會第一與第三委員會(GA1、GA3),分別針對「人工智慧對全球資訊安全與個人隱私的衝擊」及「科技發展與勞動權之間的平衡」兩大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柯惠鈴表示,自中心成立「人工智慧倫理與全球治理學苑」以來,致力於培養中原師生在AI時代下的國際觀與責任感。本次模擬聯合國會議不僅提供學生積極參與國際議題、勇於發聲的舞台,更是學習聆聽、協作與建立共識的重要實踐場域。 本次會議以「科技發展下的人權省思」為核心主軸,圍繞「人工智慧對全球資訊安全與個人隱私的衝擊」以及「科技發展與勞動權之間的平衡」兩大議題,帶領學生從問題意識出發,展開跨國合作與社會責任的深度對話。經過兩天的積極討論,學生代表各國分別在兩個委員會中提出具體決議文。第一委員會(GA1)針對人工智慧帶來的隱私與資訊安全風險,倡議推動「倫理影響評估機制」(Ethical Impact Assessment, EIA),並提議建立國際對話平台,強化AI資料治理與軍事應用的規範,促進科技發展過程中的透明性、公平性與負責任性。 此外,第三委員會(GA3)則關注科技進步對勞動權益的挑戰,提出設立「全球數位轉型支援基金」(Digital Transformation Support Fund, DTSF),以協助低收入國家強化數位基礎建設與人才再培訓,同時設定「2035年全球互聯網普及目標」,期盼透過科技普及與能力建構,縮減數位落差,實現更加包容且永續的數位未來。 擔任本次會議秘書長的中原模擬聯合國社副社長吳佩恩同學表示:「這次模擬聯合國會議,讓我們用對話和合作,把想法變成行動,一起面對全球的難題。每一次發言、每一場討論,都是在累積改變的力量。這份在交流中孕育出的外交精神,不只屬於這兩天,更會陪伴我們帶著勇氣和熱情,踏上未來更廣闊的國際舞台!」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表示,本次CYCUMUN 2025展現中原大學學生卓越的國際交流實力,與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成功大學等校優秀學子共同演練國際協商與共識建構過程。期盼透過此一平台,持續推動青年國際化發展,激勵更多中原學子立足台灣、放眼世界,成為新世代全球治理的關鍵力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原大學CYCUMUN 2025登場 青年外交新勢力齊聚共探全球議題
新北黨部遭搜 朱立倫:東廠不顧一切往前衝 民眾反撲到獨裁者賴清德身上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中評社台北4月28日電/檢調單位持續偵辦罷免民進黨籍立委死亡連署案,今天清晨前往中國國民黨新北市黨部搜索,帶走黨部書記長及市黨部辦公室同仁,四樓市黨部辦公室也遭調查局人員搜索。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回應,這些東廠即使不顧一切往前衝,完全無視比例原則與司法正義,最後民眾反撲的力量,必定會集中到獨裁者賴清德身上。 朱立倫今在“罷免賴清德行動全國啟動”的記者會中表示,各地進行大搜索、大收押,這都是大家看到的事實,今天繼續對新北市黨部搜索、約談黨工們,這就是賴清德。 朱立倫說,我本來說剩下22天(距離520總統就職一年的日期),是不是請總統團結台灣,放下屠刀,讓台灣回到團結和諧,大家共同為台灣打拚,朝野共同面對大關稅時代努力,但是看來賴清德字典裡衹有鬥,不斷鬥、砍殺在野黨,而砍殺在野黨同時,身邊這一群鷹犬、綠衛兵,不但不知道民意何為,而縱容賴清德繼續,尤其綠委知不知道自己是民眾選出來,而民眾希望台灣和諧,因此今天綠委才是真正要罷免的(對象)!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新北黨部遭搜 朱立倫:東廠不顧一切往前衝 民眾反撲到獨裁者賴清德身上
勾惡捲入爭議風暴 網紅郭鬼鬼 Vicky教主 邱默默齊聲相挺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G奶人氣網紅郭鬼鬼主動私訊力挺 照片提供:勾起你心中的惡 以「花錢實測台灣人道德底線」爆紅、直球揭露社會黑暗面的爆料系YouTuber「勾起你心中的惡」(簡稱:勾惡,本名陳昱瑋),近日無端捲入爭議風暴,網路上出現不實指控,指稱他對女性強吻、甚至讓多位女生墮胎,引爆網友熱議,新聞鋪天蓋地。 Vicky教主主動私訊力挺 照片提供:勾起你心中的惡 但奇怪的是爆料滿天飛,卻遲遲沒有一位當事人出面指認。就在謠言持續延燒時,包括知名網紅郭鬼鬼、Vicky教主、邱默默等極品辣妹網紅,紛紛主動私訊力挺勾惡,公開認證:「長期相處下來,從沒聽過曖昧言語,更別說有任何肢體接觸。」甚至郭鬼鬼還笑說:「我一度以為勾惡是gay!」可見指控離譜至極,讓人啼笑皆非。 邱默默為勾惡護航 照片提供:勾起你心中的惡 勾惡有人冒用勾惡身份盜圖創群組,不僅詐騙投資、販售產品,甚至故意發布腥羶色下流言論:「可以X女生又有錢賺」等,試圖醜化勾惡形象。勾惡已委託律師團隊蒐證提告,並呼籲粉絲:「看到這種詐騙訊息,請直接截圖檢舉!」 面對無端抹黑,勾惡霸氣回應:「從沒讓女生懷孕,更堅持尊重每一位女性!」沒想到這番正能量發言,意外被知名保險套品牌相中,主動敲門求合作,認為勾惡具備影響力與正確的性教育觀念,極適合推廣健康安全的性行為。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勾惡捲入爭議風暴 網紅郭鬼鬼 Vicky教主 邱默默齊聲相挺
2025 AI智造新契機 金屬中心創新技術大秀實力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金屬中心連續3年參與2025台南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歷屆展會期間,均湧入數萬人潮參觀,促進地方產業升級及帶動機械產業商機交流,十分熱絡。中心深耕機械、自動化產業領域,近年來因應AI快速發展、全球永續減碳、人力缺口等議題,產業數度面臨挑戰下,積極發展智慧製造、節能、減碳等創新技術,協助產業解決痛點,陪伴轉型成果卓越; 藉由展會拓展視野,積極提供經驗,相互媒合交流,站在第一線聆聽產業需求與聲音,隨時隨地成為產業最佳後盾。 中心以「譜寫未來主旋律」展示33項技術與服務,囊括2024全球百大發明、創新界奧斯卡獎美稱的愛迪生獎技術,更是吸引全場目光焦點。2024全球百大發明獎R&D100「用於工業爐之可持久高效節能燃燒系統」。針對550~950〫C中高溫燃燒工業爐所開發,可持久高效節能燃燒系,以動態調整空燃比,讓系統廢熱回收最高80%、均溫性最高±3℃、能源節省最高25%、減碳最高30%,並可維持出廠熱交換效率95%以上。還有榮獲2025「愛迪生獎」銀獎「小型化高效銲接協作機器人」利用可即時擷取多銲道形貌,生成參考座標,提升銲接靈活性、效率與準確度,成功應用於大型造船業,後續將拓展至離岸風機、橋樑、建築和鐵路等領域。另一項銀獎「航太用AI優化放電加工設備」,透過結合大數據、AI運算與領域知識,可以進行遠程數據監控、線上品質預測、即時回饋補償優化,提升加工精度及效率並優化生產管理,提供航太零組件加工創新解決方案。 同時中心也於4/25舉行「113年度研發成果發表會」,聚焦「智慧製造」與「醫療器材」兩大領域,發表7項前瞻研發成果,並展示逾百件可應用專利,開放技術轉移與會員廠商招募,促進技術落地與產業鏈結。今年也因應AI技術發展對產業的影響,規劃「AI在金屬產業應用的創新與發展」專題演講,深入探討AI如何優化製程、提升產品性能並降低製造成本,助力台灣製造業向智慧化與高值化轉型之需求,獲熱烈回響。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表示,在內外快速變動的產業環境下,積極開發分享多項金屬材料、加工、製程技術優化,並結合日益進步的AI工具等創新應用,積極推動國內金屬及相關製造工業發展,並跨足醫材、能源、航太等領域,順應淨零碳排趨勢催化,透過創新研發,引領產業邁向智慧科技和永續發展的目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 AI智造新契機 金屬中心創新技術大秀實力
跨專科合作強化口腔癌防治戰力 基隆衛生局開辦口腔黏膜篩檢訓練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為提升基隆市有意願執行口腔黏膜篩檢服務醫師具有篩檢技巧,以早期發現與介入措施能力,衛生局26日舉辦口腔黏膜檢查教育訓練,課程採小班制,邀請亞東紀念醫院耳鼻喉科部主任廖立人醫師與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口腔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林弘斌2位醫師進行理論與實務教學,講師透過案例、圖片、影片講解症狀與危險因子,並採實作模擬檢查,讓學員們輪流練習觸診技巧,來自基隆市醫療機構7位醫師參與,學員們課間也踴躍提問,期望能將所學應用於臨床,提升篩檢量能,即早發現口腔病灶。 根據衛生福利部112年國人死因統計資料,全國共有3,610人因口腔癌死亡,口腔癌在男性癌症死因中高居第六位,顯示其對中壯年族群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基隆市屬港口型城市,傳統產業勞工比例偏高,因此吸菸與嚼檳榔等高風險行為盛行,又吸菸及嚼檳榔皆為口腔癌主要危險因子,依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報告,本市18歲以上成人吸菸率達10.8%,高於全國平均值10.1%,而18歲以上男性中有4%有嚼檳榔習慣,顯示口腔癌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口腔黏膜檢查為發現口腔癌第一線篩檢工具,對早期發現病灶、避免癌症惡化具有關鍵意義。此次訓練主要針對非牙、非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設計,課程內容包括口腔癌流行病學概述、口腔黏膜病灶辨識技巧、標準檢查流程等,講師們搭配大量的圖片與案例分享,讓學員們更容易理解與吸收。課程強調實務操作能力,提供現場模擬與互動教學,協助醫師於日常門診中融入口腔黏膜檢查,提升篩檢敏感度及篩檢服務量能。 基隆市衛生局張局長賢政表示,本市口腔癌篩檢量仍有提升空間,未來將持續擴大訓練對象,讓更多基層醫師具備初步檢查與轉介能力,提升整體醫療照護效能。並呼籲市民朋友,若有吸菸、嚼檳榔或飲酒習慣,應每2年接受一次口腔黏膜檢查。相關檢查服務資訊可洽詢本市各合作醫療院所、衛生所或至衛生局官網查詢(https://www.klchb.klcg.gov.tw/tw/klchb/4209-285615.html),共同為口腔癌防治努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跨專科合作強化口腔癌防治戰力 基隆衛生局開辦口腔黏膜篩檢訓練
基隆行人友善政策奏效 謝國樑呼籲行人遵守規則減少交通事故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基隆市政府於今(28)日召開基隆市港道路交通安全會報討論道路交通安全相關議題。基隆市長謝國樑持續推動行人友善與行人有序等交安政策,成功讓行人交通事故死傷數大幅下降,他呼籲行人務必遵行交通規則,人車相互尊重,達到實質的交通友善。 謝國樑表示,自推動行人友善政策以來,定時檢視事故數據,今年三月開始更每天親自進行數據檢討,隨時掌握各地交通狀況。過去著重在車輛違規取締,事故明顯下降,今年將努力在「行人」宣導部分,呼籲行人務必遵守交通規則,以維自身安全。 交通處長陳耀川(上圖)提到,感謝市民過去二年來的配合以及道安會報工程、教育、宣導、執法、監理、緊急醫療等小組的共同努力,協力推動「行人友善」政策,讓交通事故明顯降低。113年11月起接續推動「行人有序」政策,希望除了道安會報各小組持續協力推動「行人友善」政策各項計畫外,也希望市民朋友一起配合「行人有序」政策,穿越馬路時要走行穿線、遵守行人號誌、路口等待不過近、停看聽、確認秒數再通過、路段中間不穿越、走路不滑機、巷道面向來車靠邊行、雨天夜間視線多留意。共同努力提升行人交通安全意識,打造基隆市友善行人的交通安全環境。 依據交通部統計資料分析顯示,114年1月份基隆市在每十萬人交通事故死傷數102人為本島第2少,酒駕案件每十萬人死傷數1.7人為本島第2少,機車騎士每十萬人死傷數77人為本島第2少,高齡者每十萬人死傷數21人為本島第2少。以上數據顯示市府在道安工作的努力已有成效,也將持續進一步改善交通環境,致力降低事故死傷。 在114年3月的本市交通執法成效中,本市共取締重大交通違規3,078件,與去年同期2,982件相比增加96件;「行人友善暨護老專案」取締638件,行人事故發生31件,與去年同期相較取締增加454件,行人事故增加7件,警察局及各單位將持續強化取締車不讓人交通違規並宣導行人應遵守交通規則。 市政府表示,透過道安會報列管道路交通安全執行計畫工程、執法、教育、宣導、監理緊急醫療各小組子計畫,強化各項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已顯現成效。繼112年1月推動行人友善政策,112年行人交通事故死傷人數395人,比111年511人,減少了116人(-22.7%),113年1-10月行人交通事故死傷人數301人比112年同期310人,減少9人(-2.9%),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死傷數。 自113年11月起推動「行人有序」政策,期望透過提醒行人遵守行人號誌、路口停看聽、確認秒數足夠再通過、路口等待不過近、穿越馬路走行穿線,路段中間不穿越、走路不滑機、巷道面向來車靠邊行、雨天夜間注意視線等安全意識,以降低行人交通事故的發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行人友善政策奏效 謝國樑呼籲行人遵守規則減少交通事故
中市客委會跨海推廣客家文化音樂 台中東勢國小師生前進金門以國樂會友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台中市東勢國小合辦「客家後生藝同奏,樂聲揚外島」客家音樂表演活動。日前由市府客委會副主委魏瑞伸代表主委江俊龍率團前往金門與當地中正國小國樂團進行交流演出,兩校學生藉由演奏曲目及音樂互動,不僅增進彼此的音樂技巧,也加深對客家文化的認識。 魏副主委表示,孩子們的視野是無限寬廣的,藉由此次交流,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童激盪出美好火花。活動選用市府客委會提供的客家樂曲〈濛紗雪雨〉、〈平板隨想〉,以及改編自市府客委會所屬國樂團的作品〈繁花〉,希望透過音樂,讓更多人認識並欣賞客家文化之美。 此次交流也有一段特別緣分,中正國小國樂團特聘指揮黃光佑老師,同時也是台中市客委會國樂團的客席指揮,促成這場深具意義的合作,為推廣客家藝文增添亮點。 台中市東勢國小校長林方鈴表示,東勢國小是台中市指標性客庄學校,長期致力於客語教學與學生培育,校內樂團在各項國內比賽中表現優異。客家後生是文化傳承的希望,透過這次音樂交流,不僅將客家文化推廣到外島,也讓孩子們肩負起傳承客家精神的重要使命。 金門縣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也提到,金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此次交流意義深遠,讓兩校學生在音樂學習與文化理解上相互成長,對未來發展助益良多。 市府客委會說明,「原來是客」校園藝文表演交流活動已邁入第九年,原本是台中市多所學校校際交流活動,是由台中市議員王立任發起並大力推動,近年更擴大交流範圍,今年特別邀請金門縣中正國小參與。此次安排東勢國小學生擔任「客庄藝文大使」,以音樂為橋梁,以文化為媒介,展現不同地域文化的風采,並厚植學生的藝文素養與客家文化認同。特別感謝王議員大力促成此次交流,讓金門中正國小及台中東勢國小國樂團在音樂與文化的道路上持續精進。 當日活動,包括台中市議員王立任、台中市政府客委會副主委魏瑞伸、東勢國小校長林方鈴、金門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兩校多位教師和家長們皆到場支持,共同協助音樂饗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客委會跨海推廣客家文化音樂 台中東勢國小師生前進金門以國樂會友
澎湖8旬母跨海來台照顧重病兒 中市府啟動關懷機制表達慰問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澎湖一名八旬葉姓母親日前跨海來台,欲探視並照顧身體不佳的次子蔡先生,由於一度聯繫不上兒子,葉女士焦急萬分,所幸在警方協助下順利與媳婦取得聯繫,並找到蔡先生在豐原的住處。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事件獲報後,市府立即啟動關懷機制,豐原區長洪峰明今(28)日也前往蔡姓男子住家關心慰問,後續將持續追蹤提供適切協助。 吳局長指出,蔡先生身體情況欠佳,目前在家休養,妻子在建築公司上班,母親葉女士偶爾會從澎湖來台探望兒子,此次因一時無法記起兒子的詳細住址,又聯繫不上兒子,只好向警方求助,並在員警的協助下,順利尋得兒子住處,目前並留宿兒子家中協助照料。豐原區公所今日也前往了解關心,後續也會持續追蹤個案狀況,並依實際需要提供必要協助。 豐原區公所表示,市府高度重視弱勢與特殊家庭的照顧,結合各部門的力量,建構綿密的社會安全網絡,扶持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並時刻關注地方大小事,即時提供相關資源並給予適切協助,傳遞溫暖與關懷,用心守護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市民朋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澎湖8旬母跨海來台照顧重病兒 中市府啟動關懷機制表達慰問
守護食安與永續農業 中市府邀農友與專家學者共同推動IPM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食安問題是大家最關心且最重視的議題,為了讓市民能夠安心選,放心吃,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推動永續農業以降低農藥風險,輔導農民採用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簡稱IPM),以多元化的環境永續病蟲害防治策略,已分別於114年3月18日及4月23日,邀請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林大淵、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研究員黃莉欣及中興大學農產品驗證中心主任段淑人,針對台中市栽培柑桔、水稻及芋頭等主要作物的農友,講解IPM實務應用,未來將不定期邀請其他作物IPM專家學者講解授課,敬請農友密切關注農業局最新消息。 市府農業局表示,IPM包含預防、監測疫病蟲害、治療、檢討與改善、輔導與擴散等5項重點,透過講習強化農民知識,以物理及生物方式,或友善環境保護資材進行病蟲害防治,並籲請農友取得產銷履歷或有機驗證標章,透過第三方檢驗,以強化自主管理能力,改善農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並擴大非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以期減少農藥殘留,進而守護食安。 市府農業局補充,為提升生產源頭端安全管理量能,已輔導大甲區及霧峰區農會設置質譜快檢樣品前處理站,再經過後端質譜快檢,及時攔截不合格的農產品進入市場流通外,再搭配儲備植物醫師輔導,可針對檢驗不合格者即時進行安全用藥輔導,進而改變農友用藥習慣,建立安全生產觀念,協助農友即時檢視用藥管理模式,籲請農友及供貨農民團體,善用鄰近大甲區農會及霧峰區農會的前處理站檢驗資源。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守護食安與永續農業 中市府邀農友與專家學者共同推動I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