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祈福光影夜 故宮南院「無人機展演」本週六登場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近日南部地區因極端天候與災情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與關懷,為凝聚祈福能量,嘉義縣政府將於8月9日(本週六)舉辦「2025無人機日」活動,並於當晚7時30分,在故宮南院辦理無人機展演,透過光影傳遞祝福、撫慰人心。 本次展演活動獲得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及美商索尼影業台灣分公司的大力支持,象徵宗教與企業攜手合作,以科技藝術為載體,向天祈福,為台灣祈求平順、平安。 主辦單位表示,展演當晚將以數百架無人機在夜空中拼組各式意象,結合燈光與音樂,營造溫馨感人的氛圍,不僅展現科技美學,更希望在災後時刻,為民眾帶來力量與希望。 故宮南院誠摯邀請民眾與家人朋友於週六共襄盛舉,親身感受這場集宗教文化、企業公益與科技藝術於一體的祈福盛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南部祈福光影夜 故宮南院「無人機展演」本週六登場
南部祈福光影夜 故宮南院「無人機展演」本週六登場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近日南部地區因極端天候與災情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與關懷,為凝聚祈福能量,嘉義縣政府將於8月9日(本週六)舉辦「2025無人機日」活動,並於當晚7時30分,在故宮南院辦理無人機展演,透過光影傳遞祝福、撫慰人心。 本次展演活動獲得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及美商索尼影業台灣分公司的大力支持,象徵宗教與企業攜手合作,以科技藝術為載體,向天祈福,為台灣祈求平順、平安。 主辦單位表示,展演當晚將以數百架無人機在夜空中拼組各式意象,結合燈光與音樂,營造溫馨感人的氛圍,不僅展現科技美學,更希望在災後時刻,為民眾帶來力量與希望。 故宮南院誠摯邀請民眾與家人朋友於週六共襄盛舉,親身感受這場集宗教文化、企業公益與科技藝術於一體的祈福盛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南部祈福光影夜 故宮南院「無人機展演」本週六登場
科博館盛夏啟航 移師台中10天限定 2025海洋教育嘉年華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增進全民對海洋的認識與關注,培養愛海、永續的核心價值,由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科工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共同舉辦2025「海洋教育嘉年華」巡迴教育活動,7日起來到台中的科博館了!打造全臺暑期最具影響力與啟發性的海洋教育盛事,邀請大朋友、小朋友、家長、老師相揪出遊。 「海好有你!海洋教育嘉年華」7月剛在科工館快閃6日限定,今起至17日正式在科博館登場,展出行動式、遊戲式的大型教具,都是全球獨家、飽含知識、創意十足,包含「波浪發電」、「洋流發電」、「離岸風電VR體驗」、「找回海洋顏色」、「海洋保衛戰」、「行動愛海洋」、及「捕碳高手」等,所有人都可以親手操作,探索海洋知識,體驗海洋科技的奧秘,了解海洋保育與永續的重要性,「做中學,學中玩」,感受海洋的奇妙與美好。現場更設有由玉豐海洋科儀股份有限公司協助開發的「水下無人載具」(ROV)互動體驗教具,搭配實機展示,讓參觀民眾近距離了解水下科技如何應用於深海探勘、能源維護與海洋科學研究等領域。透過寓教於樂的體驗設計,讓知識成為行動的起點,一同成為守護海洋的力量。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非常重視海洋教育,尤其生命起源於海洋,海洋不僅孕育萬物,更為地球提供超過50%的氧氣,也就是說,我們每呼吸的兩口氣中,就有一口來自於海洋。因此,海洋委員會管主委爭取4年總經費新臺幣3億9,400萬元推動全國海洋素養教育,強調透過實驗、操作、探索及驗證等多元學習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深入理解海洋,唯有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實際接觸海洋知識,才能真正啟發對海洋的好奇與關懷,進一步建立對海洋的謙卑、感恩與敬畏的態度。這樣的價值觀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生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形塑海洋素養的關鍵。只有培養臺灣下一代具備正確的海洋觀,懂得如何與海洋共處、共融,才能共同邁向海洋永續的願景。 海洋委員會劉國列主任秘書致詞表示,保護海洋應成為全民共同的信念,更需要具備正確的海洋知識與觀念。為了讓海洋教育推廣到臺灣每個角落,海洋委員會辦理「海洋教育嘉年華」巡迴活動,自111年起,已到高雄、臺中、小琉球、澎湖、臺北、屏東、宜蘭等地,累積超過7萬3,000人次參與,每一場活動不僅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進行親子體驗,還有不少國、高中生也主動投入,一起探索海洋的奧秘,達到海洋教育向下扎根的成效。此外,海洋委員會也於114年1月16日頒布「海洋無障礙制度推動指引」,協同各相關部會、地方政府一起推動海洋平權共融,並獲行政院核定支持「海域遊憩安全暨親海無礙躍升計畫(115年-118年)」,總經費超過新臺幣4.1億,將協助地方政府強化海域遊憩安全、打造親海無礙環境及辦理無障礙親海體驗活動,讓所有人都可以體驗海洋的美好。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館長致詞表示,去年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合作成立「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是為推廣海洋保育教育、培養海洋生態人才重要基地,114年6月27日至115年5月3日,經由海洋保育署補助,於館內規劃「鯨掘」特展,包含臺灣島嶼的誕生與演變、當代鯨豚保育議題,體現自然與人類深層連結及海洋保育、共生的重要性,歡迎大家一起向海學習。 五大互動亮點,一次玩個夠! 1. 波浪發電:親自製造波浪,感受海洋能量轉為電力的驚奇瞬間。 2. 捕碳高手:透過動畫與遊戲,了解碳捕捉、碳封存,以及海洋與海洋生物如何成為地球重要的天然碳匯與儲碳小幫手! 3. 找回海洋的顏色:駕駛艦艇閃避八爪海怪丟出的海洋廢棄物,體驗即刻淨海行動,還給海洋原本的清澈與繽紛! 4. 行動愛海洋:12生肖海洋驛站吉祥物任你挑選,彩繪屬於你的簽署卡,許下護海承 諾,圖卡掃描後還會出現驚喜動畫。 5. 水下無人載具(ROV)的奇幻之旅:模擬操控ROV,完成「深海探勘、風機檢修、海底攝影」等挑戰,認識深海前沿科技。 展覽日期:114年8月7日(週四)至8月17日(週日),週一為休館日,展覽時間:每日10:00–12:00、14:00-16:00,展覽地點:科博館2F 地球環境廳。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科博館盛夏啟航 移師台中10天限定 2025海洋教育嘉年華
科博館盛夏啟航 移師台中10天限定 2025海洋教育嘉年華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增進全民對海洋的認識與關注,培養愛海、永續的核心價值,由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科工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共同舉辦2025「海洋教育嘉年華」巡迴教育活動,7日起來到台中的科博館了!打造全臺暑期最具影響力與啟發性的海洋教育盛事,邀請大朋友、小朋友、家長、老師相揪出遊。 「海好有你!海洋教育嘉年華」7月剛在科工館快閃6日限定,今起至17日正式在科博館登場,展出行動式、遊戲式的大型教具,都是全球獨家、飽含知識、創意十足,包含「波浪發電」、「洋流發電」、「離岸風電VR體驗」、「找回海洋顏色」、「海洋保衛戰」、「行動愛海洋」、及「捕碳高手」等,所有人都可以親手操作,探索海洋知識,體驗海洋科技的奧秘,了解海洋保育與永續的重要性,「做中學,學中玩」,感受海洋的奇妙與美好。現場更設有由玉豐海洋科儀股份有限公司協助開發的「水下無人載具」(ROV)互動體驗教具,搭配實機展示,讓參觀民眾近距離了解水下科技如何應用於深海探勘、能源維護與海洋科學研究等領域。透過寓教於樂的體驗設計,讓知識成為行動的起點,一同成為守護海洋的力量。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非常重視海洋教育,尤其生命起源於海洋,海洋不僅孕育萬物,更為地球提供超過50%的氧氣,也就是說,我們每呼吸的兩口氣中,就有一口來自於海洋。因此,海洋委員會管主委爭取4年總經費新臺幣3億9,400萬元推動全國海洋素養教育,強調透過實驗、操作、探索及驗證等多元學習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深入理解海洋,唯有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實際接觸海洋知識,才能真正啟發對海洋的好奇與關懷,進一步建立對海洋的謙卑、感恩與敬畏的態度。這樣的價值觀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生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形塑海洋素養的關鍵。只有培養臺灣下一代具備正確的海洋觀,懂得如何與海洋共處、共融,才能共同邁向海洋永續的願景。 海洋委員會劉國列主任秘書致詞表示,保護海洋應成為全民共同的信念,更需要具備正確的海洋知識與觀念。為了讓海洋教育推廣到臺灣每個角落,海洋委員會辦理「海洋教育嘉年華」巡迴活動,自111年起,已到高雄、臺中、小琉球、澎湖、臺北、屏東、宜蘭等地,累積超過7萬3,000人次參與,每一場活動不僅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進行親子體驗,還有不少國、高中生也主動投入,一起探索海洋的奧秘,達到海洋教育向下扎根的成效。此外,海洋委員會也於114年1月16日頒布「海洋無障礙制度推動指引」,協同各相關部會、地方政府一起推動海洋平權共融,並獲行政院核定支持「海域遊憩安全暨親海無礙躍升計畫(115年-118年)」,總經費超過新臺幣4.1億,將協助地方政府強化海域遊憩安全、打造親海無礙環境及辦理無障礙親海體驗活動,讓所有人都可以體驗海洋的美好。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黃文山館長致詞表示,去年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合作成立「中臺灣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是為推廣海洋保育教育、培養海洋生態人才重要基地,114年6月27日至115年5月3日,經由海洋保育署補助,於館內規劃「鯨掘」特展,包含臺灣島嶼的誕生與演變、當代鯨豚保育議題,體現自然與人類深層連結及海洋保育、共生的重要性,歡迎大家一起向海學習。 五大互動亮點,一次玩個夠! 1. 波浪發電:親自製造波浪,感受海洋能量轉為電力的驚奇瞬間。 2. 捕碳高手:透過動畫與遊戲,了解碳捕捉、碳封存,以及海洋與海洋生物如何成為地球重要的天然碳匯與儲碳小幫手! 3. 找回海洋的顏色:駕駛艦艇閃避八爪海怪丟出的海洋廢棄物,體驗即刻淨海行動,還給海洋原本的清澈與繽紛! 4. 行動愛海洋:12生肖海洋驛站吉祥物任你挑選,彩繪屬於你的簽署卡,許下護海承 諾,圖卡掃描後還會出現驚喜動畫。 5. 水下無人載具(ROV)的奇幻之旅:模擬操控ROV,完成「深海探勘、風機檢修、海底攝影」等挑戰,認識深海前沿科技。 展覽日期:114年8月7日(週四)至8月17日(週日),週一為休館日,展覽時間:每日10:00–12:00、14:00-16:00,展覽地點:科博館2F 地球環境廳。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科博館盛夏啟航 移師台中10天限定 2025海洋教育嘉年華
搶鮮趁現在!北農16項蔬菜平穩價8/8起限時7天開賣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日前中南部地區遭逢連日豪雨侵襲,產地受損嚴重,北農今(7)日蔬菜進貨量較昨(6)日減少169噸,價格平均上漲每公斤4.4元。為平穩蔬菜價格,北農配合臺北市政府,再次啟動第三波「平穩價格蔬菜」措施,限時7天,快把握機會囤新鮮、吃安心! 16項平穩價格蔬菜限時優惠自8月8日起至8月14日止,通路涵蓋雙北地區多家連鎖超市,以實惠價格回饋消費者,包括牛心番茄、日本山藥、國產馬鈴薯與進口洋蔥等日常食材,亦有非基改玉米筍、有機秀珍菇、有機厚肉香菇及履歷紅蘿蔔等講究品質的健康選擇。此外,韓國大白菜、進口青花菜、早安地瓜、蘿蔔、美國結球萵苣及西洋芹菜、等也同步納入優惠範圍。本次促銷活動特別新增新品項「南瓜及進口蘿美」,提供消費者更多樣化、高品質的選擇,滿足日常不同烹調與營養需求。 同時為服務無法前往實體超市的消費者,除實體通路外,北農嚴選電商平台亦推出「有機-平穩價格蔬菜箱-免運專案」,每日限量300箱,內含多款本地生產的有機葉菜、根莖與菇類蔬菜,供消費者於線上平台選購,購買網址:https://tapmc.pse.is/tezvb 北農表示,未來蔬菜價格仍需視中南部地區等產地雨勢是否趨緩、農田積水能否有效排除,農民才能進行復耕,整體供應量方有望逐步恢復平穩。北農將持續配合臺北市政府政策,發揮穩定物價與調節供需的功能,積極調配貨源、掌握產銷脈動,確保市民能夠在各大通路穩定購得價格合理、品質優良的生鮮蔬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搶鮮趁現在!北農16項蔬菜平穩價8/8起限時7天開賣
畢生深耕台中文史 盧市長頒贈褒揚狀追念陳炎正先生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表彰長年投入地方文史整理調查研究與推廣工作的已故學者陳炎正先生,台中市政府特派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江俊龍代表市長盧秀燕,今(7)日出席告別式並頒贈褒揚狀,以彰顯其對台中市文化資產保存、知識傳承與社區教育推動的卓越貢獻。現場氣氛莊嚴溫馨,親友與地方人士深受感動。 江主委指出,陳炎正老先生畢生致力於台中各區文史資料蒐集、口述歷史紀錄及文化景觀挖掘與族群源流考證,足跡遍及台中山、海、屯、都各區,長年耕耘文史工作,他身體力行,深入田野、實地走訪、記錄耆老回憶,逐步建構在地歷史資料庫,不僅保留文化記憶,更鼓勵居民參與歷史建構,使文化傳承成為社區共同使命。他的學術精神與為人風範,深受後輩敬仰,堪稱台中地區「國寶級」的文史耆老。 客委會提及,近年老師聽力不佳,每次來會裡僅能用筆交談,但他仍不斷關心台中市的文化和歷史傳揚,以其一生實踐「文化是記憶的延續」這句箴言,不僅是地方文史的撰述者,更是文化價值的守護者與傳播者。他留下的著作、為學與做人的精神資產,將成為台中市未來文化治理、教育推動與世代對話的重要基石。未來市府將持續與地方文史工作者、文化團體合作,深化文資保存、影像紀錄與歷史教育推廣,延續陳先生留下的文化根脈,讓在地知識世代流傳、永續發展。 客委會說明,陳老師著作等身,曾擔任台中縣文化諮詢委員,主編台中縣12個鄉(鎮、市)志,以深厚學養與實務經驗,推動地方知識制度化,為台中市文化保存奠定穩固基礎,舉凡《大台中傳:歷史跫音》、《葫蘆墩圳開發史》、《中縣古蹟巡禮》、《清代之新廣莊》、《大臺中客家人足跡》、《台中縣寺廟大觀》、《大埔客與臺中地方開發:以張達京為例》、《筱雲山莊:台灣歷史文化地標》、《台中傳奇》、《台灣傳統建築典範:摘星山莊》、《台中縣鄉賢傳》、《臺中鄉土物語.西大墩史》等皆出自其手,內容涵蓋地理、族群、宗教、人文、建築等多方面向,是研究台中在地發展脈絡的重要典籍,對台中文化大事紀與方志編纂著有貢獻。 客委會補充,除撰寫志書外,陳先生也積極參與文史實作與文化推廣,曾擔任台中葫蘆墩文教協會理事長,協助籌辦各式藝文與教育活動;在推動客家文化方面,曾出任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第三屆委員,倡議客家文化保存與推廣;他同時也是催生台中縣山線與海線社區大學的重要推手,對提升市民文化素養與推展終身學習理念功不可沒。 客委會表示,今日陳老先生告別式,由江主委代表盧市長頒發褒揚狀,陪祭有市議員羅永珍、中市府客委會副主委魏瑞伸、神岡區民政課長張燕群、豐原區富春里長陳麗鳳、神岡區岸裡里長謝繼潭、大社里長高元平等,另外,立法委員楊瓊瓔、市議員徐瑄灃、蕭隆澤、周永鴻、吳建德、吳呈賢服務處皆派代表與祭,現場隆重哀榮。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畢生深耕台中文史 盧市長頒贈褒揚狀追念陳炎正先生
活用積木發揮科技力 2025世界機關王大賽台中盛大登場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2025世界機關王大賽 」今(7)日於靜宜大學登場,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到場為參賽師生們加油打氣,熱情歡迎各地選手來到台中。此次大賽由靜宜大學及世界機關王協會共同辦理,提供學生們更多元的科學體驗及動手做機會,共有來自全台各地及印尼、印度、香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蒙古等國家計386支隊伍參加,教育局也透過市賽選拔出44支隊伍參賽,共同角逐2025世界機關王最高殊榮。 蔣局長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科技教育,投入資源鼓勵學校為學生的科技教育扎根,提供學生運用STEAM跨學科融合理念及實際操作場域,強調改變學習思維、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活用知識,多注重學習過程。此外,「創客教育」近幾年已成為世界各國爭相推廣的重要主題,「動手做」是未來創新教育與人才培育的關鍵字,因為「想得出來,就做得出來」的創客精神和主張,正在重新定義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迎來科技化社會。 教育局表示,「2025世界機關王大賽」透過積木、動手實作及運用程式編寫等方式發揮巧思及創意,並以科學原理為基礎,融合STEAM(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藝術以及Mathematics數學)五個構面的學習與發展,設立三種不同的賽事「機關整合賽」、「機器人任務賽」及「積木創客盃」,藉以激發高中以下學生對於科學創造的興趣與熱忱,將創意思考融入積木組裝,讓學生盡情發揮巧思。 教育局補充,為迎接科技化社會,市府已在富春國小、大甲國中、立新國中、北新國中、潭秀國中、沙鹿國中、成功國中及西苑高中等8所學校成立「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同時也在翁子國小、大墩國中、大華國中、大雅國中及忠明國小附設幼兒園設置STEAM教育示範中心,為學生的科技教育扎根。教育局未來將持續深耕發展科技教育,並透過運用STEAM跨學科融合理念,提升台中市學生科技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活用積木發揮科技力 2025世界機關王大賽台中盛大登場
托嬰中心違規遭退準公托 中市社會局主動聯繫家長啟動轉介服務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臺中市梧棲區某私立托嬰中心以離職托育人員名義收托新生,遭當事人提告登載不實準文書罪,經臺中高分院判決定讞。社會局依據衛福部函釋結果,於114年7月16日起與該中心終止準公共服務契約,並追繳相關獎補助費用558萬元。社會局啟動持續發放托育補助、主動聯繫家長啟動轉介服務等兩大應變措施,保障孩子的受照顧權益。 社會局指出,托嬰中心屬於兒少福利機構,營運狀況若有改變,應該提出幼童與工作人員的安置計畫,但業者拒不提供家長名單,社會局已另循途徑主動聯繫家長,啟動轉介服務,亦透過地方議員協調,持續與家長說明,積極協助該中心原本收托60名幼童,其中40名幼童順利銜接幼兒園或有其他照顧安排,還有26名幼童(含8月1日入托新生)持續送托。 社會局強調,該中心退出準公托後的6個月內,送托家長仍可持續領取托育補助每月13,000元;若6個月後繼續送托該中心,家長也可改申領育兒津貼每月5,000元。 社會局補充,居家托育服務提供者(保母)也是準公共托育的一環,送托準公保母也可以領取托育補助13,000元。社會局會盡力協助家長銜接適當的托育資源,以確保孩子的照顧不被中斷。 社會局說明,該中心負責人與主任明知托育人員已離職,卻在隔月於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托育服務整合資訊系統,以其名義新收托幼兒,臺中高分院判決確定2人觸犯業務上登載不實準文書罪。社會局請示衛福部,認定已構成準公托作業要點「以詐術、提供不實或失效資料」,依規終止與該中心的準公托契約。 業者對於終止準公共服務契約與追繳補助費用等相關行政作為有疑義,社會局已函釋衛福部並提供行政救濟管道。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托嬰中心違規遭退準公托 中市社會局主動聯繫家長啟動轉介服務
大學生伴爺奶做水苔球 聖功日照中心變身植物園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當「青春」遇上「長青」,會擦出什麼火花?聖功醫院失智日間照顧中心化身為療癒系教室,樹德科技大學行銷管理系李瑩怡老師,昨天(5日)上午帶領15位學生走進本院失智日照中心,和30位長輩一起手作水苔球,長輩與年輕學子一起用雙手包裹水苔、用棉線細細纏繞,製作成一顆顆圓滾滾,綠意盎然的「水苔球」,這是長輩的手指活動,更是一場跨世代的溫暖交流。 聖功醫院醫療副院長賴炳彰醫師親自到場參與,示:「這不只是園藝活動,更是有意義的代間共融交流,學生們用心陪伴、長輩們樂在其中,場面非常溫馨。」他也提到,失智照護不只是醫療照護,更需要情感的連結,今天就是最好的實踐例子。樹科大李瑩怡老師也說:「學生們實際參與照護互動,從協助長輩纏繞水苔球到主動關心他們的反應,真正體會到溝通與同理心,才是服務與行銷最重要的核心。」對許多學生來說,這是第一次和失智長輩近距離互動,雖然開始有點緊張,當「青春」與「長青」合作纏線、綁結、裝飾,彼此的距離也悄悄拉近。還有學生說:「我教奶奶包水苔,奶奶教我怎麼繞線,沒想到這麼好玩。」 聖功醫院表示,失智日照中心未來會持續舉辦代間共融活動,讓更多年輕世代進入長照場域,陪伴長輩、也累積生命智慧,讓「理解、陪伴、互動」成為失智照護中最動人的風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大學生伴爺奶做水苔球 聖功日照中心變身植物園
臺灣港埠協會 交通部航港局及高雄港務分公司攜手送AI到花蓮 原鄉學童用科技玩出藝術新想像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科技教育與藝術美學向下扎根,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攜手交通部航港局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於114年陸續前往花蓮觀音國小、德武國小與富源國小,辦理「送AI到原鄉」課程,期盼將智慧科技與藝術美感的種子播撒至花蓮原鄉學校,透過藝術與AI科技結合,引導學童從實作中探索科技世界,並培養自信與藝術創作力。 114年AI列車首站為全校人數僅17人的觀音國小,該校是少數特殊偏遠地區的原鄉國小。課程運用「積木機器人」為教具,帶領學童組裝機器人,並藉程式模塊,讓學童學習控制指令與迴圈設定等邏輯觀念。為強化在地連結,特別結合花蓮港區地圖進行「花蓮港運貨挑戰」任務,模擬港區貨物裝卸作業,讓學童操作機器人完成指定運送任務,在趣味中認識港埠產業特性,同時提升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 第二站來到同為原鄉國小的德武國小,校園內充滿原民文化的雕刻、圖像及學生手作作品,展現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美感表達。本次課程改採mBot機器人實作體驗,讓學童實地操作並學習基礎程式模塊運用。課堂最後,更將世足賽的風潮帶入課程,展開一場刺激又歡樂的「機器人足球競賽」AI對決,學童們在巧拼球場上操控機器人踢球,現場氣氛激情熱烈,競賽不只帶來歡笑,更讓學童互相激勵,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第三站暑期營隊於富源國小熱烈展開,為期兩天的課程於首日上午揭開序幕,由曾任花蓮港務分公司、現為高雄港務分公司王派峰總經理親臨嘉勉孩子們勇於嘗試、發揮想像,並鼓勵大家盡情探索AI世界的可能性。課程在AI積木機器人基礎上,更進一步融合藝術創作與趣味設計,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的同時,也能透過色彩、形狀與創作表達,體驗科技與藝術跨域整合的樂趣與創新。 學童在課堂上化身小小設計師,自由組合積木,為自己的機器人打造獨一無二的外觀造型,在介紹創作的環節中,學童們大方的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如以「廚房」、「露營車」等作為創作主題,這些富有想像力創意,讓課堂充滿笑聲與驚喜。課程並延伸「AI繪圖創作」單元,孩子們輸入各種元素,如貓咪、狗狗、青蛙、大海,甚至卡皮巴拉,透過人工智慧生成一幅童趣十足的藝術作品,天馬行空的圖像展現原鄉學童豐沛的想像力。 此外,營隊也安排團康遊戲,包括傳球問答、乒乓球投擲、氣球不落地挑戰及氣球夾運賽等遊戲,特別是傳球問答時,當要回答「你最喜歡的歌手是誰?」時,學童立刻興奮地喊出韓國女團的名字,還提議要唱跳一段音樂舞蹈。在乒乓球投擲與氣球挑戰中,更讓學童在歡笑與競合中建立默契、增進人際互動與自信心,2天的學習時光充滿活力與趣味,為暑期生活添上滿滿笑容與能量。 「送AI到原鄉」系列課程以創意啟發、培養學習動機為核心,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並透過遊戲化設計,讓學童在實作與競賽中學習、在科技創作中成長。臺灣港埠協會李賢義理事長表示,本系列活動不僅是社會責任的重要實踐,更是推動科技教育與數位平權的關鍵行動。透過人工智慧課程與在地文化的融合,讓每位孩子無論身處都市或偏鄉,都能機會均等接觸科技、開拓視野、建立自信。相信這些科技的種子在孩子心中悄悄萌芽,未來終將茁壯成長,成為驅動智慧時代的重要力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臺灣港埠協會 交通部航港局及高雄港務分公司攜手送AI到花蓮 原鄉學童用科技玩出藝術新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