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桃園中壢區基層座談對話 市府聚焦忠貞、新明市場轉型改造

墨新聞|記者潘明賜/台北報導記者潘明賜/桃園報導 114年桃園市長訪視基層中壢區座談會,今(10)日在中壢區水悅莊園隆重登場,市長張善政率領市府團隊與會,市府經濟發展局以「新明市場及忠貞市場改善」為題進行專案報告。立法委員魯明哲、市議會議長邱奕勝、議員彭俊豪、張曉昀、黃崇真、魏筠、葉明月、王仙蓮、謝美英、市府各局處代表,以及中壢區長李日強等人,均出席座談會,市府與地方展開面對面對話,場面相當熱烈。 張善政指出,基層座談是市府傾聽地方建言的重要平台,透過與里長深度對話,掌握第一線民意,作為政策推動與建設規劃的依據。市府將持續投入多項公共建設,期盼與地方攜手推動中壢區整體發展,打造優質的生活環境與城市景觀。 在座談會中,經濟發展局以「新明市場及忠貞市場改善」為題進行專案報告。經發局指出,為改善新明市場周邊人行空間長期遭違規占用問題,市府同步啟動整體改造計畫,強化稽查與違規查處,提升交通與市容品質。忠貞市場則將分階段推動環境與動線優化,並配合周邊土地整體開發,促進區域發展與文化融合。 中壢區為桃園發展重鎮,市場機能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張善政表示,在忠貞市場方面,現有攤商已遷入臨時市場,周邊龍平路拓寬工程亦預計8月完工,整體環境將大幅改善。市府將同步推動「桃園市忠貞市場消防公安、環境及交通改善執行計畫」,以龍平路、中山路為優先路段,分階段推動整體提升,並整合市場、停車場與商業區,融合在地文化,打造具特色之商場空間,帶動商圈繁榮發展。 至於地方關切忠貞市場攤集區規劃及棚架設置議題。張善政指出,因部分區域屬住宅用地,將請都發局與經發局實地勘查,釐清法規與現況,視情況評估是否擴大臨時市場範圍,保障攤商權益。同時,市府也將在龍平路拓寬完工後,依現場情形及符合法規前提下,評估設置棚架之可行性,全力配合地方需求。 在新明市場方面,大樓原為海砂屋,結構老化、抗震能力不足,雖於104年進行補強,但至去(113)年檢測時已全面不合格。張善政表示,市府秉持「先建後拆、原地安置」原則進行重建,並於廣明停車場設置中繼市場,預計116年底完成安置,119年底完工啟用,確保攤商營運不中斷,提升整體安全與功能。 中壢區公所指出,市府與區公所合作無間,持續推動公共設施改善,提升市民生活品質與城市整體風貌。建設方面,中正公園地下停車場預計於8月底完工,新增345席汽車位及605席機車位,並新建中央與興南兩座市民活動中心。環境景觀方面,持續推動老街溪水岸再造計畫,優化水質、整合沿岸建築立面與彩繪牆面,營造兼具生態與文化的親水空間。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桃園中壢區基層座談對話 市府聚焦忠貞、新明市場轉型改造

政府補助鼓勵用分解菌代替焚燒稻草 提供農田地力兼具守護環境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南部地區一期稻作進入收穫尾聲,為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農糧署積極推動農民使用含稻草分解菌有機質肥料,可加速稻草自然分解,避免傳統的露天燃燒行為,改善空氣品質並降低對人體健康的風險,更有助於提升土壤肥力及永續農業的發展。而為鼓勵農民使用分解菌處理稻草,農糧署與環境部共同提供每公斤(或公升)5元補助金,每公頃最高補助1,000元,減輕農民資材成本負擔,亦不會因焚燒稻草違反空污法行為而挨罰,利人又利己。 ​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傳統農民為了快速清理田區,常選擇直接焚燒稻草,然而此舉不僅產生大量空氣污染,還可能危及行車安全與公共健康。為此,農糧署與環境部聯手推動使用稻草分解菌,提供補助鼓勵農民改變耕作習慣,農民僅需檢附種稻申報書或其他可證明耕作的文件,即可至所在地鄉鎮農會購買分解菌肥料,並享有補助後的優惠價格。以每包20公斤產品計算,每包可補助100元,大幅降低使用成本。農糧署南區分署進一步表示,政府推動分解菌肥料政策,不僅有利土壤改善與農業生產,也為空氣品質與生活環境加分。農糧署期望農民多加利用補助資源,一起守護農地、維護空氣品質,攜手打造永續農業的新未來。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政府補助鼓勵用分解菌代替焚燒稻草 提供農田地力兼具守護環境

政府補助鼓勵用分解菌代替焚燒稻草 提供農田地力兼具守護環境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南部地區一期稻作進入收穫尾聲,為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農糧署積極推動農民使用含稻草分解菌有機質肥料,可加速稻草自然分解,避免傳統的露天燃燒行為,改善空氣品質並降低對人體健康的風險,更有助於提升土壤肥力及永續農業的發展。而為鼓勵農民使用分解菌處理稻草,農糧署與環境部共同提供每公斤(或公升)5元補助金,每公頃最高補助1,000元,減輕農民資材成本負擔,亦不會因焚燒稻草違反空污法行為而挨罰,利人又利己。 ​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傳統農民為了快速清理田區,常選擇直接焚燒稻草,然而此舉不僅產生大量空氣污染,還可能危及行車安全與公共健康。為此,農糧署與環境部聯手推動使用稻草分解菌,提供補助鼓勵農民改變耕作習慣,農民僅需檢附種稻申報書或其他可證明耕作的文件,即可至所在地鄉鎮農會購買分解菌肥料,並享有補助後的優惠價格。以每包20公斤產品計算,每包可補助100元,大幅降低使用成本。農糧署南區分署進一步表示,政府推動分解菌肥料政策,不僅有利土壤改善與農業生產,也為空氣品質與生活環境加分。農糧署期望農民多加利用補助資源,一起守護農地、維護空氣品質,攜手打造永續農業的新未來。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政府補助鼓勵用分解菌代替焚燒稻草 提供農田地力兼具守護環境

AI人才向下扎根熱議 1111邀產官學探討跨產業合作模式

墨新聞|楊秉鈞圖說:【解決科技人才荒 如何向下扎根】AI線上論壇,7月10日下午在FB與YouTube進行雙平台直播。左起為: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黃雅萍、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科技金融研究所教授孫大千、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百齡高中校長張盈霏、若美科技執行長李厚毓、科技立委葛如鈞。(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記者楊秉鈞/台北報導 AI 浪潮的推波助瀾,輝達股價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也讓其市值正式衝破4兆美元,成為史上第一家市值超過4兆美元的企業,未來3年,輝達預估仍將維持年均 32% 的高速成長。隨著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台灣,執行長黃仁勳更在公開場合表示,台灣是「AI的起點」,進一步催化國內理工人才的供不應求現象,不僅人才需求已經外溢到數學、物理學類周邊系所,更不乏大學教授積極倡議科技立國,就要從小扎根STEAM教育。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指出,有超過4成的企業預期未來2-3年的AI人力需求將明顯增加,但是同時也面臨人才痛點,包括「無明確的AI人才職能標準,難以制定招聘策略」(13.32%)、「難以找到具備實作經驗的 AI 人才」(13.28%),凸顯企業在人力招募階段即面臨辨識與選才困境,再者「企業內部缺乏 AI 專業培訓資源」(13.24%)、「產學合作不足」(12.93%),也都說明了企業在人才培育與接軌學界方面依然存在落差。 有鑑於此,1111人力銀行十分重視科技人才荒的核心問題,連續舉辦一系列論壇,深入分析AI時代人才培育策略、教育體系改革,以及跨產業合作模式,全面盤點AI人才培育的瓶頸與出路。7月10日(四)線上論壇,由AI金融研究中心執行長孫大千主持,與現場來賓討論熱烈,立法委員葛如鈞、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黃雅萍、若美科技執行長李厚毓、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以及百齡高中校長張盈霏等也都提出獨到見解,探討如何善用輝達帶來的契機,建構台灣AI人才生態圈,為下個世代布局做好準備。 孫大千指出,台灣現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其實極為短缺,所謂的短缺不是說使用人工智慧的工具,而是說如果要建立大模型,要建立演算法,你希望在人工智慧的技術上有進一步的提升,這方面領域的人才,其實我們相當的匱乏。因此我認為,未來在教育向下扎根的工作裡,這是我們現在應該要積極進行布局跟調整的,從現在開始,我們除了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在教育的過程中,鼓勵他們學習、使用人工智慧工具,讓人工智慧工具幫他們解決各式各樣領域的問題;同時,我們在整個的教育科目的調整上,也應該要朝這樣的方向來進行新的佈局,我們需要更多的數學家,我們需要更多的電腦工程師,這都有賴於我們教育向下扎根。 對於台灣AI人才的缺口,葛如鈞委員認為有三個重要的部分,包含AI基本法的制定,由上到下有遵循的依據;再者,是教育單位的努力,包含教育部、國科會都應該繼續有培育方針和配套措施,另外則是可仿效國際間的作法,開放外部人才進入,互相學習也可以帶動產業蒸蒸日上。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黃雅萍表示,數發部與人工智慧學校等民間機構合作,針對電腦視覺、自然語言等主流應用領域,制定AI人才指引和認定標準,加速AI產業發展。「AI人才認定指引」將AI人才分為三大類,包含AI應用型人才、開發AI型人才、研究型AI人才,邀請資服業者、學校和AI領域專業機構共同討論,該指引預計會在今年下半年發布,期望協助企業識別職缺所需AI人才。 向下扎根超前部署臺灣各產業未來人才,攜手國內外大廠AWS、Google、 Intel、Microsoft、NVIDIA、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神通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 家國際大廠課程合作,針對高中生開辦扎根人才三階段培訓課程。第一階段為「AI 線上課程」,第二階段為「AI 實作體驗營」,第三階段為「成果發表展」,以健全AI 人才培育體系,AI 人才培育向下扎根讓在學生能及早學習體驗AI 知識及應用內容,培育未來AI 應用人才。 百齡高中校長張盈霏也回應表示,我們可以在既有課程中融入科技素養的元素,例如在專題探究、自主學習、選修課或社團中,引導學生用AI工具解決真實問題,這樣既有趣,又能應用在實際生活中,也不會變成另一種「考試壓力」。此外,科技人才的培養不一定要讓每個孩子都變成工程師,而是讓他們具備「理解科技、善用科技、創造價值」的能力。這些能力,在未來各行各業都是基本功。所以我相信,高中階段絕對有可能成為科技人才培養的起點,只要我們用對方法、找到學生的動機,學習就不再只是壓力,而會變成一種驅動力。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表示,AI浪潮席捲而來,上班族自我提升意識高漲,調查指出有超過五成(54.4%)的上班族,曾經參加過AI或數位技能相關課程,另有36.3%表達出高度興趣但尚未有具體行動。進一步問及,若有AI職場轉型訓練課程,有九成以上(92.8%)表達願意投入時間積極學習。顯示了AI的確正在重塑工作樣貌,未來有許多工作項目,的確可以仰賴AI工具優化工作流程、取代人力,因此能否熟練駕馭,已成為職場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若美科技執行長李厚毓指出,輝達還沒在台灣設立總部之前,我們在探索人才加入團隊的過程中,就已經有很大的挫折,也感受到一些壓力,因為求職者會進行條件的比較,尤其我們公司規模小,環境比不上跨國企業,只能透過一些幸福元素去填補吸引人才。目前對公司而言,未來要找的是會使用AI的人才,透過經驗值不斷優化,即使是非本科系生,建議朝向如何操作、如何應用去發揮,好好使用AI工具去積累能力,往應用領域去做專項發揮,例如熱分析、影像製作等,相信都有機會被企業選用。 科技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在線上論壇中指出,國際大廠來台固然加劇搶人大戰,但也為高教帶來轉型契機。他強調,學界應積極「搶人才、養人才、留人才」,推動跨域教育與產學共創,讓學生不只被搶,更要被搶得起、還要站得穩。淡江大學早在2020年便成立AI創智學院,以「AI+SDGs=∞」為發展願景,攜手微軟、NVIDIA、AMD等企業推動國際證照課程、實習與專案合作,甚至從大二就開始安排實務參與,強化學生即戰力。「包班養才」在人才供給不足的情況下是務實做法,但更重要的是共學、共研、共創,讓學生的價值思辨與跨域能力同步成長。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表示,為了協助企業加速導入AI,協助求職者提升專業能力,1111人力銀行與科技島「AI人工智慧學院」,除了定期舉辦論壇,也提供最新技術趨勢與實務應用建議,與企業合作建立內部培訓機制,於7月24日下午在政大公企中心 A2國際會議廳舉辦「HR3.0:AI如何幫HR提高績效」實體論壇,協助企業人資走在變革前線,不再只是扮演找人的角色,而是「留才、育才、決勝人才」的幕後推手,活動採取事先報名免費入場,邀請全台人資夥伴共襄盛舉;現場聚集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臺大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陳縕儂等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深入分享AI時代下如何提升人資效能與工作效率,一同掌握AI帶來的工作新利器。 論壇報名:( https://www.technice.com.tw/ai-academy/aiforum_list/hr3-0/ )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AI人才向下扎根熱議 1111邀產官學探討跨產業合作模式

AI人才向下扎根熱議 1111邀產官學探討跨產業合作模式

墨新聞|楊秉鈞圖說:【解決科技人才荒 如何向下扎根】AI線上論壇,7月10日下午在FB與YouTube進行雙平台直播。左起為: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黃雅萍、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科技金融研究所教授孫大千、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百齡高中校長張盈霏、若美科技執行長李厚毓、科技立委葛如鈞。(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記者楊秉鈞/台北報導 AI 浪潮的推波助瀾,輝達股價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也讓其市值正式衝破4兆美元,成為史上第一家市值超過4兆美元的企業,未來3年,輝達預估仍將維持年均 32% 的高速成長。隨著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台灣,執行長黃仁勳更在公開場合表示,台灣是「AI的起點」,進一步催化國內理工人才的供不應求現象,不僅人才需求已經外溢到數學、物理學類周邊系所,更不乏大學教授積極倡議科技立國,就要從小扎根STEAM教育。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指出,有超過4成的企業預期未來2-3年的AI人力需求將明顯增加,但是同時也面臨人才痛點,包括「無明確的AI人才職能標準,難以制定招聘策略」(13.32%)、「難以找到具備實作經驗的 AI 人才」(13.28%),凸顯企業在人力招募階段即面臨辨識與選才困境,再者「企業內部缺乏 AI 專業培訓資源」(13.24%)、「產學合作不足」(12.93%),也都說明了企業在人才培育與接軌學界方面依然存在落差。 有鑑於此,1111人力銀行十分重視科技人才荒的核心問題,連續舉辦一系列論壇,深入分析AI時代人才培育策略、教育體系改革,以及跨產業合作模式,全面盤點AI人才培育的瓶頸與出路。7月10日(四)線上論壇,由AI金融研究中心執行長孫大千主持,與現場來賓討論熱烈,立法委員葛如鈞、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黃雅萍、若美科技執行長李厚毓、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以及百齡高中校長張盈霏等也都提出獨到見解,探討如何善用輝達帶來的契機,建構台灣AI人才生態圈,為下個世代布局做好準備。 孫大千指出,台灣現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其實極為短缺,所謂的短缺不是說使用人工智慧的工具,而是說如果要建立大模型,要建立演算法,你希望在人工智慧的技術上有進一步的提升,這方面領域的人才,其實我們相當的匱乏。因此我認為,未來在教育向下扎根的工作裡,這是我們現在應該要積極進行布局跟調整的,從現在開始,我們除了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在教育的過程中,鼓勵他們學習、使用人工智慧工具,讓人工智慧工具幫他們解決各式各樣領域的問題;同時,我們在整個的教育科目的調整上,也應該要朝這樣的方向來進行新的佈局,我們需要更多的數學家,我們需要更多的電腦工程師,這都有賴於我們教育向下扎根。 對於台灣AI人才的缺口,葛如鈞委員認為有三個重要的部分,包含AI基本法的制定,由上到下有遵循的依據;再者,是教育單位的努力,包含教育部、國科會都應該繼續有培育方針和配套措施,另外則是可仿效國際間的作法,開放外部人才進入,互相學習也可以帶動產業蒸蒸日上。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黃雅萍表示,數發部與人工智慧學校等民間機構合作,針對電腦視覺、自然語言等主流應用領域,制定AI人才指引和認定標準,加速AI產業發展。「AI人才認定指引」將AI人才分為三大類,包含AI應用型人才、開發AI型人才、研究型AI人才,邀請資服業者、學校和AI領域專業機構共同討論,該指引預計會在今年下半年發布,期望協助企業識別職缺所需AI人才。 向下扎根超前部署臺灣各產業未來人才,攜手國內外大廠AWS、Google、 Intel、Microsoft、NVIDIA、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神通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 家國際大廠課程合作,針對高中生開辦扎根人才三階段培訓課程。第一階段為「AI 線上課程」,第二階段為「AI 實作體驗營」,第三階段為「成果發表展」,以健全AI 人才培育體系,AI 人才培育向下扎根讓在學生能及早學習體驗AI 知識及應用內容,培育未來AI 應用人才。 百齡高中校長張盈霏也回應表示,我們可以在既有課程中融入科技素養的元素,例如在專題探究、自主學習、選修課或社團中,引導學生用AI工具解決真實問題,這樣既有趣,又能應用在實際生活中,也不會變成另一種「考試壓力」。此外,科技人才的培養不一定要讓每個孩子都變成工程師,而是讓他們具備「理解科技、善用科技、創造價值」的能力。這些能力,在未來各行各業都是基本功。所以我相信,高中階段絕對有可能成為科技人才培養的起點,只要我們用對方法、找到學生的動機,學習就不再只是壓力,而會變成一種驅動力。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表示,AI浪潮席捲而來,上班族自我提升意識高漲,調查指出有超過五成(54.4%)的上班族,曾經參加過AI或數位技能相關課程,另有36.3%表達出高度興趣但尚未有具體行動。進一步問及,若有AI職場轉型訓練課程,有九成以上(92.8%)表達願意投入時間積極學習。顯示了AI的確正在重塑工作樣貌,未來有許多工作項目,的確可以仰賴AI工具優化工作流程、取代人力,因此能否熟練駕馭,已成為職場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若美科技執行長李厚毓指出,輝達還沒在台灣設立總部之前,我們在探索人才加入團隊的過程中,就已經有很大的挫折,也感受到一些壓力,因為求職者會進行條件的比較,尤其我們公司規模小,環境比不上跨國企業,只能透過一些幸福元素去填補吸引人才。目前對公司而言,未來要找的是會使用AI的人才,透過經驗值不斷優化,即使是非本科系生,建議朝向如何操作、如何應用去發揮,好好使用AI工具去積累能力,往應用領域去做專項發揮,例如熱分析、影像製作等,相信都有機會被企業選用。 科技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在線上論壇中指出,國際大廠來台固然加劇搶人大戰,但也為高教帶來轉型契機。他強調,學界應積極「搶人才、養人才、留人才」,推動跨域教育與產學共創,讓學生不只被搶,更要被搶得起、還要站得穩。淡江大學早在2020年便成立AI創智學院,以「AI+SDGs=∞」為發展願景,攜手微軟、NVIDIA、AMD等企業推動國際證照課程、實習與專案合作,甚至從大二就開始安排實務參與,強化學生即戰力。「包班養才」在人才供給不足的情況下是務實做法,但更重要的是共學、共研、共創,讓學生的價值思辨與跨域能力同步成長。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表示,為了協助企業加速導入AI,協助求職者提升專業能力,1111人力銀行與科技島「AI人工智慧學院」,除了定期舉辦論壇,也提供最新技術趨勢與實務應用建議,與企業合作建立內部培訓機制,於7月24日下午在政大公企中心 A2國際會議廳舉辦「HR3.0:AI如何幫HR提高績效」實體論壇,協助企業人資走在變革前線,不再只是扮演找人的角色,而是「留才、育才、決勝人才」的幕後推手,活動採取事先報名免費入場,邀請全台人資夥伴共襄盛舉;現場聚集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臺大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陳縕儂等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深入分享AI時代下如何提升人資效能與工作效率,一同掌握AI帶來的工作新利器。 論壇報名:( https://www.technice.com.tw/ai-academy/aiforum_list/hr3-0/ )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AI人才向下扎根熱議 1111邀產官學探討跨產業合作模式

一卡通iPASS MONEY穩健成長 推出「LUCKY 7」三大超商回饋活動 最高抽777點一卡通綠點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一卡通公司旗下電子支付品牌 iPASS MONEY 用戶數正式突破 700萬 大關,穩居台灣電子支付市場要角。為感謝廣大用戶支持,並慶祝這深具意義的時刻,iPASS一卡通特別推出「LUCKY 7」 優惠活動,即日起至 7月22日 止,用戶持 「一卡通iPASS MONEY」APP 至全台三大超商消費累積滿百元,即有機會抽中最高 777點一卡通綠點。 iPASS MONEY 自推出以來,以其卓越的服務與創新功能,持續在台灣電子支付市場中扮演關鍵角色。此次用戶數突破700萬,不僅彰顯了iPASS一卡通深耕電子支付場景的努力,更證明了其廣受民眾信賴與使用的實力。未來iPASS一卡通將持續強化自主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優質、便利的支付體驗,並致力於打造更完善的支付生態圈。 為歡慶用戶數突破700萬,iPASS MONEY 限時推出「LUCKY 7」抽獎活動。即日起至 2025年7月22日,凡使用「一卡通iPASS MONEY」APP中的「付款碼」,在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累積消費每滿 100元,即可獲得一卡通綠點抽獎機會,保證「包包有獎」!最大獎為 777點一卡通綠點 (價值等同於新台幣777元),每人最高可享7次抽獎機會,活動總抽獎次數高達 20萬次。民眾點擊抽獎獲得點數後,隔日即可至APP選擇該筆超商消費使用一卡通綠點折抵換取儲值金回饋,輕鬆消費抽點數,可100%折抵超有感。這個暑假,別忘了走進超商,讓iPASS MONEY為你的消費加倍回饋!詳細活動辦法請見一卡通官網活動頁面。 「一卡通iPASS MONEY」APP 不僅是便捷的電子支付工具,更是實踐永續生活的幫手。透過 「一卡通綠點」 回饋機制,鼓勵用戶選擇環保支付方式,累積的點數均可於全台大眾運輸(包含交通月票)、生活繳費及全台三大超商等多元場域進行累計折抵,讓每次消費都成為實踐 ESG永續發展的起點。其直覺易用的介面設計,簡化了點數兌換與折抵步驟,讓用戶輕鬆享受綠色回饋,為荷包省下更多。 此外,「一卡通iPASS MONEY」APP 持續優化用戶體驗,最新版本 1.20.0 更推出 「會員卡管理」 新功能。用戶可於「錢包帳戶」 中新增三大超商會員卡,並在 「付款碼」 頁面直接滑動出示會員卡條碼供店員掃描,大幅提升超商消費的便利性,輕鬆累積會員點數。這項創新功能不僅簡化了支付流程,也讓「一卡通iPASS MONEY」APP 成為更全面的行動錢包管理工具,讓支付與生活完美融合。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一卡通iPASS MONEY穩健成長 推出「LUCKY 7」三大超商回饋活動 最高抽777點一卡通綠點

高雄榮服處跨區送暖感動人心 孩子終於不再睡地板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落實對榮民榮(眷)的即時關懷與支持,高雄市榮民服務處日前展現跨區協作精神,協助居住於美濃區、生活陷困的榮民家庭,成功媒合並送達急需物資予榮民一家,具體實踐「服務即時、資源整合」的核心理念。 該榮民為邊緣戶,獨自扶養三名年幼子女,並長期照顧年邁母親,因工作不穩定致使家中經濟陷入困境。全家僅有兩張床墊,孩子們只能席地而眠,居住空間狹小且環境凌亂,生活條件極為艱難。 美濃區輔導員在瞭解實況後立即回報,經處長劉雅魁指導,啟動跨區資源媒合機制。由岡山區輔導員負責聯繫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阿福食物銀行」,成功取得一張大型彈簧床墊、真空白米三包及關廟麵五包等實用物資。 為讓物資盡速送達,輔導員親自駕車前往岡山提領後,再返回美濃區將物資親送至案家,並協助整理環境與安置新床。榮民一家對來自社會與榮服處的即時援助深感溫暖,案主感動地表示:「這張床對我們意義重大,孩子終於不用再睡地板,真的非常感謝!」 處長劉雅魁強調,榮服處秉持「榮民在那裡,服務到那裡」的宗旨,持續整合社會資源,協助弱勢家庭走出困境。此次跨區協力正是落實「有感服務」的最佳體現,未來也將持續深化與民間團體的合作,擴大社會支持網絡,以實際行動傳遞關懷與溫度,陪伴榮民眷屬走過每一段難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雄榮服處跨區送暖感動人心 孩子終於不再睡地板

馬偕醫院台北、淡水、兒醫碳盤查通過驗證 邁向綠色醫療新里程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圖說:馬偕紀念醫院完成自主進行碳盤查並通過驗證,今(10)日舉行授證典禮,邀請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左二)頒發證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右二)代表授證。圖/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危機,企業推動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而醫療院所的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消耗、醫療廢棄物處理及供應鏈管理。馬偕紀念醫院為實踐醫療永續、發展綠色轉型的社會責任,完成自主進行碳盤查並通過驗證,今(10)日舉行授證典禮,邀請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頒發證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代表授證,宣告馬偕醫院朝向節能減碳,能源轉型的邁向重要里程。 馬偕紀念醫院早在2014年完成全臺第一家G3.1版本醫療體系認證的企業永續報告書,並一舉拿下非營利組織類金獎肯定。今年則榮獲遠見ESG企業醫療永續獎社會公益貢獻首獎殊榮,並推派30位主管接受教育訓練課程取得「氣候與健康管理師」,達到健全機構治理、發揮社會影響力、落實環境永續的目標。 本次由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查證,針對醫院設施、能源使用、廢棄物處理等項目,全面盤查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依ISO 14064-1:2018標準完成驗證。透過數據化管理與專業第三方查證,建立可持續追蹤與改善的基礎,有助於未來規劃碳減量行動方案,並由該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進行授證,分別由台北總院長張文瀚、淡水馬偕醫院負責醫師洪大川副院長及兒童醫院陳治平副院長代表接受。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在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時即訂下每年10月16日為「馬偕ESG日」,馬偕也以此為目標,在各項目致力做到為病人、為員工、為地球環境品質而努力,未來也將秉持永續發展的精神,持續在追求醫療進步的過程中達成綠色轉型,更是馬偕醫院對環境與下一代的愛與承諾,為落實與貫徹執行,院內並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此團結與整合內部單位與共識,將能源淨零理念循序漸進推動。 馬偕紀念醫院溫室氣體盤查召集人許希賢副院長表示,台北、淡水與兒童醫院花了近3個月時間,針對範疇一、二、三等進行全面盤查,由於醫院內冷氣、冰箱、製冰機、空調等具冷媒的設備非常多,因此範疇一的盤查格外耗時,其次並掌握範疇二電力消耗部分,針對範疇三所列明的廢棄物運送路程等也列入計算,整體而言,是一項非常耗大的工程,結果獲得認證,足見醫院對各範疇均有非常重要的努力成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馬偕醫院台北、淡水、兒醫碳盤查通過驗證 邁向綠色醫療新里程

街口支付股權交易無效 法院前往街口金科執行查封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圖說:台北地院司法事務官(左一)今天率警方,前往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公司執行查封,泰山公司律師黃福雄(圖右戴眼鏡者)也在場。圖/民眾提供 記者呂泓陞/綜合報導 國內電支龍頭「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公司,以36億元出售4成股權給泰山公司,台北地方法院判決交易無效,須返還交易款,並准泰山假執行;法院依據泰山公司聲請,今天下午2點半由員警陪同前往台北市長安東路2段街口金融科技公司總部,針對36億元債權執行查封。 未料司法事務官抵達現場,街口集團各樓層員工臨時收到「居家上班」指示,紛紛離開辦公室,1樓入口處招牌也被抽走。街口支付范姓主管說,7樓辦公室是街口支付在使用,沒有街口金科的財產。泰山公司律師認為街口金科登記業務繁多,卻沒有任何員工在場,承租的辦公室及設備又都由街口支付使用,質疑街口金科迴避查封。司法事務官要求泰山公司律師再陳報相關查封資料。 街口金融科技公司是全資主導「街口支付」的母公司,如今遭法院執行查封,甚至可能被債權人泰山公司進一步聲請拍賣,「海角36億」的追償風暴是否影響街口支付658萬用戶權益,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泰山公司2023年爆發經營權之爭,時任董事長詹景超被控為阻止市場派,炒作自家股價,賣掉金雞母全家便利商店持股,以36億元高價買進街口支付4成股權,罔顧股東權益。經營權易手,泰山公司股東向台北地檢署告發詹景超涉犯特別背信等罪,泰山公司也以街口支付交易案違法,向台北地院提起返還投資款的民事訴訟。 今年5月,法院判決街口股權交易案無效,街口金科必須返還近36億元及5%年息,並准泰山繳交近12億元擔保金,啟動假執行。但法院向銀行調閱街口金科相關帳戶及股息紅利等所得,有5個帳戶執行無效果,銀行函覆有的結清、幾無往來、存款不足千元,當初匯入台新銀行的36億元也被全數轉走,成為流向成謎的「海角36億」。 街口金科創辦人胡亦嘉日前親上火線,強調股權交易合法合規,宣稱泰山換了經營團隊合約就不算,太離譜了!否認36億元憑空消失;並主張泰山是街口的股東,街口有權運用投資款。 泰山公司為維護自身權益,上週緊急向法院遞狀要求街口金科限期陳報財產,不排除進一步聲請管收負責人胡亦嘉。由於相關帳戶執行無效果,台北地院民事執行處依據泰山公司的聲請,今天下午前往台北市長安東路2段街口金科公司總部針對36億元的債權執行查封。 為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避免債務人拖延訴訟擴大損害,民事訴訟法設有「假執行制度」;在案件起訴後直到判決確定前,如果法院宣告假執行,債權人繳交一定金額的擔保金,就可以聲請查封拍賣債務人的財產。泰山公司根據法院查封情形,可依法聲請拍賣街口金科被查扣資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街口支付股權交易無效 法院前往街口金科執行查封

馬偕醫院台北、淡水、兒醫碳盤查通過驗證 邁向綠色醫療新里程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圖說:馬偕紀念醫院完成自主進行碳盤查並通過驗證,今(10)日舉行授證典禮,邀請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左二)頒發證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右二)代表授證。圖/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危機,企業推動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而醫療院所的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消耗、醫療廢棄物處理及供應鏈管理。馬偕紀念醫院為實踐醫療永續、發展綠色轉型的社會責任,完成自主進行碳盤查並通過驗證,今(10)日舉行授證典禮,邀請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頒發證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代表授證,宣告馬偕醫院朝向節能減碳,能源轉型的邁向重要里程。 馬偕紀念醫院早在2014年完成全臺第一家G3.1版本醫療體系認證的企業永續報告書,並一舉拿下非營利組織類金獎肯定。今年則榮獲遠見ESG企業醫療永續獎社會公益貢獻首獎殊榮,並推派30位主管接受教育訓練課程取得「氣候與健康管理師」,達到健全機構治理、發揮社會影響力、落實環境永續的目標。 本次由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查證,針對醫院設施、能源使用、廢棄物處理等項目,全面盤查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依ISO 14064-1:2018標準完成驗證。透過數據化管理與專業第三方查證,建立可持續追蹤與改善的基礎,有助於未來規劃碳減量行動方案,並由該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進行授證,分別由台北總院長張文瀚、淡水馬偕醫院負責醫師洪大川副院長及兒童醫院陳治平副院長代表接受。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在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時即訂下每年10月16日為「馬偕ESG日」,馬偕也以此為目標,在各項目致力做到為病人、為員工、為地球環境品質而努力,未來也將秉持永續發展的精神,持續在追求醫療進步的過程中達成綠色轉型,更是馬偕醫院對環境與下一代的愛與承諾,為落實與貫徹執行,院內並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此團結與整合內部單位與共識,將能源淨零理念循序漸進推動。 馬偕紀念醫院溫室氣體盤查召集人許希賢副院長表示,台北、淡水與兒童醫院花了近3個月時間,針對範疇一、二、三等進行全面盤查,由於醫院內冷氣、冰箱、製冰機、空調等具冷媒的設備非常多,因此範疇一的盤查格外耗時,其次並掌握範疇二電力消耗部分,針對範疇三所列明的廢棄物運送路程等也列入計算,整體而言,是一項非常耗大的工程,結果獲得認證,足見醫院對各範疇均有非常重要的努力成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馬偕醫院台北、淡水、兒醫碳盤查通過驗證 邁向綠色醫療新里程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