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地方北北基

探訪淡水紫藤花園 賞玩春季迷人的紫色風暴

記者楊麗珠/新北報導 春暖花開,百花齊放,美的事物總讓人心情開朗,4月初來到位於淡水的紫藤花園,二號水源園區,入園費用1人300元,不能抵消費,入口處有賣水和瓶裝茶,園區面積有萬坪,種植上千株紫藤,有寬大的草皮空間,開放可攜帶寵物,旅客也可以自行準備點心、野餐墊,坐在紫藤花旁休息,也是一大享受。 ▲鳶尾花與紫藤相互輝映。(圖/楊麗珠攝) 最先走到的是以棚架式生長的紫藤,一串串的滿開,如雨瀑流洩而下,隨風搖曳並散發清香的紫藤花海,是春末初夏絕對不能錯過的絕美風景! 再往裡面走有紫藤隧道,樹形紫藤,拱門造景,還有水池倒影,佈置的很用心,不管走到那個點,拍起來都是網美照。 ▲棚架式生長的紫藤,一串串的滿開,如雨瀑流洩而下。(圖/楊麗珠攝) 美景的背後,賴園長付出相當多的心力,紫藤比櫻花還要嬌嫩,每年開花期只有20天左右,辛苦照顧一整年,僅在盛開時節營業,其它時間不對外開放,為了讓台灣人在國內也能觀賞到這樣迷人景色,園主還特地向日本知名紫藤園做技術交流,真心佩服園主的堅持,二個園區僅開放約20天,要維持不虧損需要大家的支持,讓大家之後的每年都可以來欣賞這片紫海,園主是台灣人的驕傲。 ▲走入園區,隨處都是美拍景點。(圖/楊麗珠攝) 交通:因為園區旁只有約30個車位,路比較狹小,建議開車者可以停在天元宮,再自費1人40元搭接駁計程車前往,機車可停園區的停車場較方便。#

南投縣農會脆梅DIY體驗活動 嘗到酸澀變甘甜的滋味

記者李金/台北市報導 南投縣農會日前在希望廣場有多場教民眾親手做脆梅的體驗活動,看到民眾以雙手用手腕的力量在紅盆內搓揉著青梅,約搓揉15至20分鐘後等青梅跟粗鹽濕潤後才算揉鹽完成,再將青梅拍裂連同鹽一起裝袋帶回家洗淨及漂水。 有民眾因是親手製作而津津樂道,笑容滿面,不清楚的地方也是追著工作人員問到懂後才肯離開,現場氣份歡樂,和諧融洽。據現場詢問,揉鹽及漂水是為了去毛並破壞表皮組織及去苦酸澀。漂水是盛滿青梅的盆裡加滿水並讓水持續少量注入流動約24小時,也可持續更換水。南投縣農會每年都會在希望廣場舉辦DIY體驗活動,民眾可隨時留意或詢問。 ▲南投縣農會在希望廣場有多場教民眾自己親手做脆梅體驗活動。( 圖/記者李金 攝) 梅為多年生落葉果樹,適合生長於氣候溫暖地區,產期為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國產梅集中在中央山脈西側栽植,分布200至1500公尺山坡地,以南投產區栽培成果卓著尤以信義鄉為主要。甚早在2000年前就有以梅花為詩賦吟誦題材,而後男女贈梅以表衷情,亦有以果梅當藥引如烏梅等,或因梅含有機酸加工製成漬梅食用,如此賞梅、吃梅就形成了中國傳統梅文化了。 ▲南投縣信義鄉多數種植梅園並開放觀光 民眾可前往賞梅 。(圖/記者李金  攝) ▲山坡地滿山滿谷老欉梅花盛開及樹幹優美姿態置身其中讓人流連忘返  。(圖/記者李金  攝) 梅子含豐富有機酸成分,是種天然機能性健康食品,日本人譽為『鹼性食物之王』,果實飽滿未成熟時稱為青梅,約7至8分熟,是脆梅的材料。果實成熟變黃稱為黃梅,是醃漬梅所用如紫蘇梅等,兩種皆需加工製成,脆梅脆口而紫蘇梅軟Q,那種甜中帶點酸的口感讓人真想一顆接一顆的吃不停。 https://youtu.be/6tttQdUzZII ▲南投縣農會於台北希望廣場舉辦脆梅DIY體驗活動。(影片/記者李金  攝) 希望廣場是為替民國90年921大地震後,在地農民營造商機帶來『希望』而命名的,行政院農委會尋覓此地並輔導創建展售據點,開放給農民設攤,藉由商業生機讓重建居民逐步走出921大地震的巨大傷痛,只週六、日開放,網羅全國各地最優質農特產品,他們的特色是物美價實、戶外陽光、產地直銷新鮮保障、產銷班嚴格管控品質安全衛生。現場產品多元還有特賣會時段,記得找時間來一趟希望廣場尋寶趣。# 希望廣場地址: 100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1號華山藝文特區旁/ 電話: 02 23930801

戀戀大稻埕的魅力-賞遊台北舊城之絕代風華

記者陳諭瑩/台北報導 大稻埕位於台北市大同區,據記載﹕早期因為是一片的曬穀廣場而得名,在18世紀末,因淡水港正式開埠後,開始大放異彩,過去是北部重要貿易樞紐,隨著城市發展重心轉移,榮景逐漸褪去,一度曾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所幸透過一群關懷歷史文化人士及市政府的努力,推動歷史街區保存計畫,讓大稻埕擁有不同於以往的嶄新風貌,所涵蓋的範圍很廣,其中迪化街不僅是是聞名全台的年貨大街外,也為重點觀光區域。 ▲百年古樓重拾風采,活化再利用。(圖/記者陳諭瑩 攝) 清末到日治年間,大稻埕無論在經濟、社會、文化活動上,引領台北快速發展與成長,在輸出本地產品的同時,也接收了西方現代都市文化,建築型式受其潮流影響,從古樸的閩南式老舖到華麗典雅巴洛克式洋樓,建築豐富多樣化,更是人文薈萃之寶地。 ▲古典雅緻的建築,蘊含懷舊氣息。(圖/記者陳諭瑩 攝) 若想來趟古蹟之旅,並一窺台北人文底蘊,大稻埕是不二首選,走過百年,經歷很多的歷史變遷及社會的作用,繁華盛極一時,大稻埕留下許多寶貴的史蹟遺產,這裡的一磚一瓦凝聚了台北老城的記憶,每一個地方、角落皆傳遞著有溫度的故事,讓民眾體會到台北歷史文化深厚的美學。 於鼎盛時期大稻埕創造了許多富商巨賈,最顯著的例子是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家族,隱藏在大稻埕市街的豪華辜宅,由於當時經營鹽業,故被稱為「鹽館」,1961年辜家遷出大宅,1963年現址設立為「榮星幼稚園」,延續到今天。這棟建築極有特色,反映了那個年代西風東漸的風潮,同時是富豪之家的象徵,辜家在此興盛崛起,也成為台北的一頁歷史。 ▲辜家豪宅,今作榮星幼稚園,列市定古績。(圖像來源:台北市文化局) 大稻埕近年來文青小店進駐,老屋翻新整修後,不忘發揚與創作的過程,與百年建築激盪出新舊交融的風貌,展現都市裡特有的古典新魅力,化為見證歷史的博物館,也為大稻埕寫下更多璀璨的篇章。 走進百年歷史長廊,彷彿穿梭過去與現代,眼觀古蹟,品賞人文,在街巷間感受大稻埕的絕代風華。不論是想探索台北純樸古早的一面,漫步在兩旁的華麗洋樓老宅之間,還是品嚐各式台味美食,或逛逛滙集在地創意的設計店鋪,且已被國家認定為三級古蹟的霞海城隍廟,吸引海內外遊客慕名前來祈求好姻緣,也是必去的景點之一,甚至是在碼頭欣賞浪漫的日落景色,都可以在大稻埕一次滿足。 ▲壯觀的拱形長廊,曾吸引時代劇慕名取景。(圖/記者陳諭瑩 攝) 昔日起卸貨物之大稻埕碼頭,現今是很有特色的水岸景觀,除了迎節慶放煙火外,沿岸並闢建自行車道,近年來更設有貨櫃市集,已轉型為民眾休閒遊憩的好去處。 太陽西下後,大稻埕碼頭又綻放另一種風情,能一邊盡賞絕美河畔,一邊享用貨櫃市集裡的美食佳餚,燈光美、氣氛佳,越夜越美麗,超適合來場浪漫之旅。 ▲入夜後,別有一番風情。(圖/記者陳諭瑩 攝) 而值得一提的是大稻埕碼頭首先受矚目的地標~唐山帆船,象徵著“唐山過台灣”的精神,有其歷史意義。大陸先民遷台歷史源遠流長,今天不論是遷台的第幾代,這些多元移民,隨著落地生根的歷程,漸次的“在地化”,已漸漸融合為命運共同體,讓我們體認到血濃於水不可分的關係,也展望族群和諧願景。 簡而言之,兼容並蓄,傳承與創新共存,賦予大稻埕新的活力與能量,重拾文化老街的風韻,所呈現的獨特魅力,令人著迷並趨之若鶩,已成為國內外觀光客新興的旅遊景點,也是文青必訪之文創商圈。# 位置﹕位於台北市大同區。 https://youtu.be/TSSOUiNEVcQ ▲戀戀大稻埕的魅力-賞遊台北舊城之絕代風華 。(影片/記者陳諭瑩 攝)  

數位媒體寵兒 Podcast 帶給生活愜意自在

記者江秀惠/台北報導 Podcast近年來有愈多選擇性,從國際時事、人物專訪、科技新知、旅行觀點、社會人文、心理學、自我成長、行銷創業等,有知名作家也有素人,聽眾可下載或串流檔案來欣賞,讓耳朵聽見全世界。 ▲減法生活哲學,聽聽Podcast網路廣播是個不錯的選擇,反而有更多想像及感性。(圖/記者江秀惠  攝) 現代人視覺24小時不斷被刺激著,像在馬路、公車上、捷運上、不斷播放各類廣告,手機上的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也推播各類短視頻,真的讓人目不暇給地非常忙碌,減法生活愈來愈加必要,不妨換個方式,聽聽Podcast網路廣播是個不錯的選擇,反而有更多想像及感性。 ▲假日早晨陽光下,到附近公園散散步,坐在長椅上,聽著Podcast線上廣播節目帶給生活愜意自在。(圖/記者江秀惠  攝) 若在假日早晨陽光下,到附近公園散散步,坐在長椅上,聽著Podcast,像「劉軒的How to人生學」這類的聲音節目,吹著大自然的微風,看著樹葉間投射下來的光影變,非常愜意自在。#  

台北天母《忠誠山東蔥油餅》排隊美食 口感鬆脆香氣四溢

記者江秀惠、鄭玉吟/台北報導 位於台北天母之《忠誠山東蔥油餅》此燈亮有餅店,已邁入第27個年頭,店裡只賣蔥油餅及厚餅,平日不論是晴天或雨天,店員煎餅的手從未停歇,排隊的人潮更是絡繹不絕,營業時間從早上9點到晚上7點半,生意門庭若市;入口牆面貼著一個告示:「能賣多少估不準,廣告燈亮∙有餅」,看著此項聲明,總算明白為何刊板上會寫著:此燈亮有餅。 ▲忠誠山東蔥油餅》店所賣食品,都是現場和麵純手工製作,店裡共有5個煎鍋。(圖/記者鄭玉吟攝) 來到店裡,可以看見店員將桿平的蔥油餅放在鍋子裡面煎,煎熟之後會一直不斷的擠壓,一鍋一次只能用一張餅,店裡共有五個鍋子,負責煎餅的店員手腳俐落,煎好後的蔥油餅,不添加胡椒粉及味素,吃起來口感鬆脆且不會太油,外層酥酥的,裡面很鬆軟,每一口都有麵餅的香氣與蔥香,即使冷掉也好吃,但是老闆告訴我們趁熱吃口感最好。 ▲店員將桿平的蔥油餅放在鍋子裡面煎,一鍋一次只能用一張餅。(圖/記者鄭玉吟攝) 全張的蔥油餅賣100元,單買1/4張30元,一個人吃剛剛好;厚餅的價格為55元,吃下去的口感很紮實,且麵皮及蔥的香氣濃厚,吃一個就會很飽,因為厚餅煎一個要50分鐘,所以店裡有公告:先說先取,不照排隊順序,另外店裡還有賣生蔥糰,可以買回去自己煎。 ▲全張的蔥油餅賣100元,單買1/4張30元,一個人吃剛剛好,吃起來口感鬆脆香氣四溢。(圖/記者鄭玉吟攝) 《忠誠山東蔥油餅》店所賣的食品,吃過的人都豎指稱讚,其店面雖小,東西卻毫不遜色,經由新客及老顧客呷好道相報,已建立口碑。由於店裡的蔥油餅及厚餅都是現和麵純手工製作,店員笑著說:我們都是體力活;也因著全員之用心經營,讓廣大消費者得以一嚐美食,並對蔥油餅的香酥美味,留下美好回憶,下次路過時可別錯過哦!# https://youtu.be/WqV8LQRF1JE ▲台北天母《忠誠山東蔥油餅》排隊美食 口感鬆脆香氣四溢。(影片/江秀惠製作) 忠誠山東蔥油餅 此燈亮有餅創始店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克強路3號

2023新店碧潭水舞閃亮再現 農夫市集 野餐派對 輕鬆有趣又好玩

記者 李金/新北市報導 一年一度的新店碧潭水舞已於3月31日晚間18:30璀璨熱鬧開幕,展期至5月28日止,每晚18:30至20:30每半小時表演一場,最後一場為20:45共6場,清明連假期間還有『野餐派對』可以逛,水舞期間每週日都有農夫市集加入熱鬧行列。 ▲2023年碧潭水舞光影秀,從新店捷運1號出口走到碧潭河岸約5分鐘左右就到了。 (圖/李金 攝影) 4月3日/清明假期晚間17:30實地走一趟新店碧潭觀看水舞光影秀,從新店捷運1號出口走到碧潭河岸約5分鐘左右就到了,天色尚亮,沿途蠻多人的,商店街熱鬧非常,走上碧潭橋前有小販兜售小朋友玩具風箏等等,碧潭一片碧綠、遊艇水面處處,東區商圈及農夫市集也是人潮滿滿,真是商機處處也。碧潭河岸邊的座位區已坐滿人等著看水舞表演,再往後面走,入眼一片翠綠雖是野草但微風吹拂,草動野花舞,令人心情舒暢,蠻心曠神怡的。 ▲天色尚亮,沿途蠻多人的,商店街熱鬧非常。 (圖/李金 攝影) ▲碧潭河岸邊的座位區已坐滿人等著看水舞表演。 (圖/李金 攝影) ▲『DCC碧潭廣場 這髮有意思野餐派對』愛的浪漫宣言活動區也是拍照熱點。 (圖/李金 攝影) ▲水舞活動期間主辦單位設有醫護、警備、服務處等服務民眾。(圖/李金 攝影) 每年的水舞都有他各自的特色,今年水舞加雷射光影及投影在和美山間的各種造型如圓圈、泡泡等,動物造型如飛鳥、青蛙等,每半小時分兩首曲目交互演出,夢幻柔美舞動觀賞者的心弦是唯美視覺饗宴,連碧潭橋都有光影造型,真蠻吸睛的。在繁忙的都市生活閒暇時,不妨來趟碧潭欣賞湖光山色放鬆心情,從早到晚都有精彩有趣的體驗喔。# ▲碧潭橋又稱情人橋是情人約會欣賞夜景之處。(圖/李金 攝影) https://youtu.be/kohpCvn93Lc ▲2023新店碧潭水舞閃亮再現 農夫市集 野餐派對 輕鬆有趣又好玩。(影片/李金 攝影)  

[璀燦花語] 春暖花開彩蝶般的鳶尾花悄悄綻放了

記者張敏敏/台北市報導 春暖花開,百花盛開爭相鬥豔,花園裡的鳶尾花悄悄優雅的綻放了。鳶尾花,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葉子形狀宛如鳶鳥尾巴而得名,花色有藍、紫、黃、白、紅等顏色,其屬名Iris原為希臘語彩虹女神的名字,比喻鳶尾花花色豐富如彩虹一般。滿園鳶尾花盛開時模樣有如蝴蝶翩翩起舞,較常見的是藍紫色,又稱紫羅藍、藍蝴蝶、紫蝴蝶。Iris愛麗絲女神,在希臘神話中是眾神與人間的使者,鳶尾花花語是「愛的使者」,一年只在3~5月間開花。 ▲鳶尾花又稱愛麗絲、紫羅藍、藍蝴蝶、扁竹花。(圖/記者張敏敏攝) 鳶尾花還是法國國花呢! 法國人以鳶尾作為國花,據說有三種意義:其一是象徵王室的權力。傳說法蘭克王國開國君主克洛維領受洗禮時,上帝賜予他一件禮物-鳶尾花,法國人為紀念先祖,便把鳶尾花當做標誌。其二是宗教上的意義,鳶尾花的三枚花瓣,代表著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其三是法國人認為鳶尾花代表光明和自由,顯現出法蘭西民族純潔、尊嚴和光明磊落的特性。此外,鳶尾花也常被視為聖母瑪利亞的象徵,代表著純潔。 ▲鳶尾花示意紋章(左上)承載著法國皇室的歷史與象徵。(右圖/記者張敏敏攝) ▲《鳶尾花》(Irises)是荷蘭畫家文生·梵谷的作品。( 圖片來源:http://tennysonlee.files.wordpress.com/2011/07/arts-at-getty-museum-4.jpg) ▲鳶尾花(Iris) 因葉形如鳶鳥尾巴而稱之。(圖/記者張敏敏攝) 荷蘭名畫家梵谷一生創作過許多以鳶尾花為題材的畫作,其中著名的《鳶尾花》(Irises),畫面呈現出鳶尾花美麗流暢的線條,以及色彩豐富飽滿的花朵。有些品種的鳶尾花香氣淡雅,可萃取用來調製香水。但是要注意的是鳶尾花全草有毒,以根莖和種子較毒,尤以新鮮的根莖更甚。#  

幽默大師林語堂 中文打字機發明者 陽明山故居展出

記者鄭玉吟/台北報導 林語堂先生出生於清光緒21年福建省龍溪縣,是一位以英文書寫而揚名海外的作家,因其提倡幽默文學,有「幽默大師」之稱,著有京華煙雲、風聲鶴唳、朱門及蘇東坡傳等經典名著,文學上的成就,使他在生前獲得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而位於台北市陽明山麓的林語堂故居,是一座藍白相間的歐式洋房,在故居的閱覽室,擺放著先生的全部著作、藏書及手稿等,還有他花費多年的時間,投入十幾萬美元所發明的「明快中文打字機」。 ▲林語堂先生於民國55年離美返台定居,故居的閱覽室,擺放著林先生的藏書及手稿。(圖/記者鄭玉吟 攝) 林語堂先生說:「我對華文打字機及華文檢字問題,可以說是自1916年起,經過50年的思考,並傾家蕩產為之。」林先生運用暢銷書的版稅收入試製中文打字機,經過不斷的摸索及改良,「明快中文打字機」於1947年在紐約發明成功,造價12萬美元,後於1951年,由美國麥根塔勒公司收買過去。 ▲林語堂先生發明第一台有鍵盤的華文打字機。(圖/記者鄭玉吟 攝) 然而機器雖好,成本太高,所以麥根塔勒公司不敢進行製造;多年以後,林先生的女兒試著向廠商要回這台機器,但恰逢公司在幾個月前搬遷,機器裝在箱子裡面已被清走,以致我們未能見到打字機的原型。後來,這台打字機的鍵盤授權使用於IBM的中譯英機器,另神通計算機也根據林先生發明的上下字形檢字法,發明簡易輸入法,可見其卓越貢獻。 ▲林語堂先生著有:吾國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風聲鶴唳、朱門、老子的智慧、蘇東坡傳等經典名著。(圖/記者鄭玉吟 攝) ▲林語堂故居開設「有不為齋」餐廳,透過飲食來重溫林語堂家的滋味。(圖/記者鄭玉吟 攝) ▲比利時畫家Alard所繪林語堂先生年輕時神態。(圖/記者鄭玉吟 攝) ▲本次假日參觀,巧遇餐廳於開放前,為華興中學的學生準備午餐。 (圖/記者鄭玉吟 攝) 林語堂先生因思鄉情切,於民國55年離美返台定居,該住所是政府所贈,由林先生親自設計,平日先生喜歡行至陽台,欣賞夕照落於觀音山際,去世後長眠於故居後園中,享壽82歲。目前故居開設之「有不為齋」餐廳,主打閩廈家常菜,提供各式餐飲茶點;林語堂故居則委託東吳大學經營,提供研究林語堂學的資料,並宣導林先生的各類成就。# ▲林語堂先生於民國65年長眠於故居後園,山上故居清幽靜謐,墓園對面是觀音山。(圖/記者鄭玉吟 攝) 林語堂故居參觀時間: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週一休館。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二段141號。

逛逛 永和智光黃昏市場

記者李金/新北市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智光商職附近,民享街與民光街周邊的智光黃昏市場,市場主街還是以民享街為首要而向四方延伸,約下午二到三點左右攤位上的吃食、物品陸續擺放出來,到四點後就已就位完成,五點後便可見人潮洶湧。 市場一入口就可看到賣『麥仔煎素食餅』的傳統麵餅,小小一個並不起眼的,就一爐灶而已,但已有40年以上的資歷了,甜鹹皆有,可當正餐又可當點心,新品 (高麗菜餅)餅皮內餡都好吃,先買一個邊走邊吃囉。 ▲市場入口處的傳統美食『麥仔煎素食餅』攤位。(圖/李金 攝影) ▲一個爐灶就是一生,煎出了店家的輝煌歲月。(圖/李金 攝影) 往裡走沿途可看到販賣煎炸物、炒飯、炒麵、炒菜、滷味等等,各電視媒體爭相報導的美食。還有現切食物及各式即食菜餚,讓下班或無法下廚的人,回家後餐桌上增添幾份美味菜色,蔬菜水果則可買回去現炒現吃,當然還有賣服飾用品的攤位,讓大家慢慢逛慢慢買。 ▲炒飯、炒麵即食佳餚讓下班或無法下廚的人,回家後餐桌上立即增添幾份美味菜色。(圖/李金 攝影) 另有一家排隊美食就是『永安蔥油餅』,幾乎天天是排隊的,不只賣蔥油餅還賣黑豬肉餡餅、蘿蔔絲餡餅、韮菜盒子等,平價又實吃。 ▲蔥油餅、豬肉餡餅、蘿蔔絲餡餅平價又實吃,攤位前幾乎天天都是排隊人潮。(圖/李金 攝影) 約傍晚五點半後,天色已暗,回頭一看,哇哇!!真是人潮滿滿,人手提好幾袋,想想這就是市井百姓生活的一部份天地,還蠻趣味的。 ▲市場內川流不息, 滿滿的人潮。(圖/李金 攝影) 續向前走突然被叫賣聲吸引,原來是魚貨產品叫賣,有時聽不懂他喊什麼但覺有趣,喊到一價格可以買的人就買走,然湊熱鬧觀望的人也是有的,或許在等越晚越便宜才下手吧。 夜暗了,收穫也有,該回程了。黃昏市場約到晚上八點左右就陸續收攤了,這或許是跟夜市不同之點,夜市是越「夜」越熱鬧的。#  

蔣萬安上任首拆釘子戶 木柵公辦都更案順利推動

記者鄭玉吟/台北報導 蔣萬安就任台北市長之後,首次下令拆除釘子戶,為木柵都市更新案的順利推動奠下基礎。 文山區木柵更新案位於木柵路二段、興隆D2社宅旁,由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公開甄選將捷公司為實施者,權利變更計畫於110年核定,並於同年8月取得拆除執照,然而截至112年3月13日代拆戶期滿後,仍有1戶沒有搬離,不願拆遷戶為3層樓的老屋。由於多數同意戶皆已搬離家園,經台北市政府權衡同意戶及代拆戶的情況後,決定依法執行代拆,爰於3月22日由北市都發局及營造廠商到現場完成拆除作業。 ▲木柵都更案位於木柵路二段、興隆D2社宅旁,由將捷公司施作。(圖/記者鄭玉吟攝) 據瞭解,該公辦都更案之前的屋況老舊,且消防、結構不安全,因此有迫切更新之必要。經實施者與多數地主協商後,啟動後續搬遷計畫,並於半年完成安置,更新後預定興建3棟建物提供544戶,其中分回公有地部分,將規劃282戶社會住宅及環狀線南環段捷運共構宅。本次處理的釘子戶問題,已存在一年多,產權所有人,一切依照都更相關規定,有分回相關權值房子及車位,但屋主遲未搬遷也不住裡面,經市府再次協商及公告後仍未搬離,才由北市都發局進行代拆;這將是台北市蔣萬安市長上任後,辦理都更案開拆的第一個釘子戶。 ▲木柵都更案施工過程,注意交通維持及灑水措施,避免工地揚塵污染。(圖/記者鄭玉吟攝) 蔣萬安市長表示:「我們就是依法執行代拆,最重要就是促進公益確保權利。」而為了不讓釘子戶,成為都更案的阻礙,蔣市長已於今年3月3日公告實施「公辦都更7599專案計畫」,推出「早進場、幫試算、助選屋」3大服務,其中,公辦都更案的第一階段受理意願門檻,從原本的90%降到75%,藉由政府提早進場協助,協助民眾推動都更程序。期盼未來在市府、民眾及民間專業團隊的攜手努力下,台北市的老舊房屋能加快更新腳步,讓市民早日見到一個幸福、宜居且安全的嶄新城市。#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