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的故事] 木柵渡船頭福德宮-守護木柵在地的居民
記者梁志祥/台北報導 木柵渡船頭福德宮,是屬於駐守河流的土地公廟,傳說昔日木柵道南橋未設,先民往來景美溪,依賴船隻擺渡,潺潺流水危險四起,有人因此而溺斃,因此有“死人窪口”的舊地名。在此建立廟宇,說明了護佑船渡的生命安全,而本廟駐守於景美溪畔,也有另一種說法是守護木柵人的財富不使外流之意。 ▲木柵渡船頭福德宮內義工。(圖/記者梁志祥攝) 早期的木柵渡船頭福德宮,廟身只有半人高,無法容人進入。隨著時代進步,在當地地方人士的努力擴建下。現已大不同,前有拜亭,上有高大的篷頂,旁有圍牆,足以遮風擋雨。大門口石階處有鐵門,保護廟產安全。 ▲木柵渡船頭福德宮神像。(圖/記者梁志祥攝) 廟內除了供奉土地爺ㄧ尊,亦供奉石頭公一尊。平時雖少有專人在場服務,但主事者和義工,亦投注不少心力維護整潔使其井然有序。隨著時空流逝,昔日木柵的渡船頭已不復存在,只留存在人們記憶中,然而只有土地公,世世代代默守在溪畔,守護木柵在地的居民。# ▲福德宮內石頭公。(圖/記者梁志祥攝)
北台灣汐止新山夢湖 湖光森林療癒美景令人忘憂
記者劉惠美/新北市報導 【新山夢湖】是位於北台灣五指山系東南群山環抱中海拔325公尺的離層海泊,為私人所有地,且不收門票喔! 翠綠色的湖水倒映綠林,時而淡藍,時而翠綠,湖光山色,碧波盪漾,保存了最原始的自然景觀。 望向夢湖也有造景鞦韆在湖面上,為這湖光山色更增添幾分詩意,來汐止一遊絕對不要錯過最美【夢湖】。 ▲碧綠湖水有著稀有生態水生植物,放養在此的淡水魚也優游自在。 (圖/劉惠美 攝) 【夢湖】水源主要來自新山山區,碧綠湖水有著水生植物,很稀有,放養在此淡水魚也優游自在,看起來很放鬆,站在木棧道隨地而坐吹吹風感覺很棒,是許多人到此都會體驗一番的。 隱藏在深山的秘境,湖面湛藍的景色與大都市的高樓築牆形成強烈對比,療癒景色,真是個令人流連忘返解憂的好地方。 ▲延伸到湖心的木棧橋,隨地而坐吹吹風感覺很棒,此處也是美拍熱點。(圖/劉惠美 攝) ▲夢湖生態之美需要大家一起維護。(圖/劉惠美 攝) 主人無私大方的開放,提醒前往的民眾也要發揮公德心,離開時不要留下垃圾,大家一起好好地維護夢湖生態讓美麗的地方能永續生存更多人可以欣賞。# 夢湖交通資訊: 巴士:於汐止火車站搭乘新北市新巴士F910五指山線至「夢湖路口站」,再循指標健行約45分鐘,即可抵達。 汽車:由國道1號,汐止交流道下右轉,於大同路二段及汐萬路一段交叉口右轉接汐萬路行駛至汐萬路三段,汐萬路三段右轉進入夢湖路,直行夢湖路約3公里,即可抵達。
馬偕醫學院視光學系成立 八月招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馬偕醫學院獲教育部肯定並成功爭取新設全國第一所隸屬於醫學院體系之視光學系,預定於112年8月招收首屆視光學系學生,未來將與馬偕醫療體系及國內各大醫院合作,提供實習場域、協助眼科學及臨床視光專業臨床訓練。 該校指出此標題彰顯視光學系成立的三個核心價值:「愛」為人類共同心靈需求,並回應基督信仰及馬偕精神;「未來」係呼應社會需求(如高齡化等)、臨床及智慧化科技產業之應用潛力;「眼光」將協助學子們職涯發展,落實人生志業與生命價值。 ▲馬偕醫學院李居仁校長於創系活動中簽名留影。(圖/馬偕醫學院提供) 該校視光學系的課程規劃涵蓋專業必修課程基礎醫學、臨床視光學及驗光配鏡學專業能力外,也特別設計跨領域選修課程,包括視光醫材光學、視光醫學工程與視光生物醫學等智慧醫療跨領域學程,並搭配規劃課程附贈今年入學每位新生同學iPad使用,以利視光教材等數位化學習。馬偕醫學院視光學系也是北台灣唯一的視光領域高等教育體系,秉持著培育視光學基礎學術研究發展創新及高階臨床視光管理人才的教育理念,期許本學系學生須具備基礎科學、臨床醫學、臨床視光檢測、隱形眼鏡配戴製作、低視力檢測與評估、功能性視覺評估、臨床跨領域整合、視覺科學研究發展、智慧醫學工程、視光醫材光學設計與應用等十項核心能力,馬偕醫學院視光學系的成立將對台灣的視光學之視覺科學創新視力-健康-促進產業做出嶄新貢獻。 ▲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許正格理事長於創系活動中簽名留影。(圖/馬偕醫學院提供) ▲立委蘇巧慧出席馬偕醫學院視光學系創系活動。(圖/馬偕醫學院提供) 該校李居仁校長特別指示,成立視光學系是一承繼馬偕博士精神的重要教育志業,這將對於馬偕醫學院未來發展為馬偕醫學大學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馬偕是目前唯一推動「視力一體健康」的大學,著重於預防醫學之第一線視覺健康照護能力,特別在馬偕醫療體系四大醫院眼科及醫學院基礎學科的全力支持下,整合基礎科學、臨床醫學、臨床視光學與跨領域學程並建構視光學生態系。此外,未來也將積極參與國際視光專業領域之研究及服務社群,成為國際視光社群的新星。李校長並期許視光學系的四項使命與任務:構建視光學教育生態系培育多專長驗光師人才、創立視光學與視覺科學研發中心、建立視光學知識網之平台作為大眾教育暨終身專業訓練以及拓展與延伸視光醫電之跨領域發展,特別著重於人工智慧與視力健康促進,並成為台灣視光領域的核心及研究重鎮。 現階段除招收高中畢業生外,未來也將開設二年制視光學系與視光學系碩士班,除了提供北部視光領域的專科畢業生升學管道與相關業界人士進修的選項以外,也能深入及擴展各項視光相關領域研究;此外,也將與國外以視光學學術與專業為著名之各大學(如美國太平洋大學等)建立教學與研究合作關係,發展台灣視光學研究特色並培養視光學研究人才,期望馬偕醫學院視光學系,將開創臺灣視光學教育的新典範。#
[土地公的故事] 永和店仔街福德宮 庇佑一方百姓
記者李金/新北市報導 福德宮供奉的福德正神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土地公,保護一方百姓家園,掌管人間鄰里大小事,普受人民尊敬愛載,雖是天上派下的一小官,卻是民間最接近的保護神。 ▲永和店仔街福德宮廣場也是民眾休憩閒聊處 。(圖/記者李金 攝)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的永和店仔街福德宮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迄今已有350年以上的歷史,原本只是鄉村路邊小祠,後因屢顯靈驗,有求必應,幾經擴建,現已成為北台灣有名土地公廟之一。 永和店仔街福德宮主殿內供奉土地公及土地婆,最有名的是他們的前方還有尊『帶子土地公』照看鄉里小孩,全台僅此有帶子土地公。另一般虎爺公都在神桌下方,此間的虎爺公是獨立出來建於廟後方自己有神桌的。 ▲土地公土地婆前方的帶子土地公。(圖/記者李金 攝) 永和店仔街福德宮另建側殿,配祀多位神明金身,包括關聖帝君、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五路財神等等,而五路財神有獨立空間,他們的前方有一大型金元寶,信徒只要摸摸金元寶再摸摸自己的所有口袋意謂保佑荷包滿滿,很受信徒喜愛。另廟內有尊彌勒佛及廟外一尊土地公都可摸摸肚子鬍鬚拐杖手等各有其代表意義。 ▲有獨立神桌的虎爺公。(圖/記者李金 攝) 土地公聖誕為農曆二月初二與十二月十六,商家也都會固定在每月的農曆初二、十六供奉水果或牲禮以示尊崇。 ▲摸元寶荷包滿滿。(圖/記者李金 攝) 永和店仔街福德宮週邊附近有樂華夜市,如是傍晚後過來可逛逛夜市或走約15分鐘左右往頂溪捷運商圈逛逛韓國街及探索美食或一樣走約15分鐘左右往永安捷運商圈逛逛,都是很棒的回程。#
[土地公的故事] 台北市中庒仔福德宮 散發濃濃人情味的土地公廟
記者陳諭瑩/台北報導 中庒仔福德宮位於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上,為主祀福德正神之廟宇,該廟宇興建於1941年,後來也成立財團法人的組織型態,更於1995年重新修建,為仿古之建築,廟宇上也雕龍畫棟,相當美觀。 土地公的尊稱是『福德正神』,台灣每個地方幾乎都有土地公的存在,這是我們特有的人文情懷,對土地公的信仰淵遠流長,除了「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更源自於民眾對土地的尊敬與感恩,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榖,供給民眾生活之所需,有了土地公的庇佑,可以過得更安心,是最貼近人民生活的神明,也是各行各業的守護神。 ▲中庒仔福德宮主祀為福德正神,是當地居民的守護神。(圖/記者陳諭瑩攝) 中庒仔福德宮同時也奉祀福德正神夫人~俗稱土地婆,以及配祀觀音佛祖、保儀大夫、玄天上帝、關聖帝君、天上聖母、五府千歲、三太子、地藏王菩薩等多位神明,還有相傳是福德正神的坐騎~窩在神明桌下的虎爺公。 土地公廟旨在宏揚五倫八德,鼓勵人群正義,促進信眾和睦福利,並對於參與地方公益事業不遺餘力,管轄的範圍為附近之中庒里、中卲里、新生里、興亞里、中原里等信眾都會來朝拜,香火鼎盛。 ▲土地公廟旨在宏揚五倫八德,鼓勵人群正義,促進信眾和睦福利。(圖/記者陳諭瑩攝) 因為中庒仔福德宮頗為靈驗聲名遠播,且公益善行有口皆碑,獲得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前副總統連戰及前台北市長高玉樹致贈匾額以示嘉勉,上面的題字依序為『福佑平安』、『慈德佑民』、『福佑吾民』、『三星拱照』,也正是這塊土地上的民眾最直接、最殷切之盼望。 ▲廟宇雖不大,卻頗受好評,前總統李登輝及陳水扁都致贈匾額。(圖/記者陳諭瑩攝) ▲前副總統連戰致贈的匾額。(圖/記者陳諭瑩攝) 福德宮透過很多方式與社區保持互動,散發濃濃的人情味,固定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土地公聖誕及得道升天的日子,也就是每年農曆之二月初二及八月十五會盛大舉辦祭典,並邀請附近的里民共襄盛舉,營造熱鬧喜氣的氣氛,就在今年的二月份為慶祝土地公生日,特地發給入廟信眾一人一顆雞蛋,正當全台鬧蛋荒、價格也上漲之時,溫馨送禮暖人心,民眾爭相排隊,長長的人龍,隊伍綿延數百公尺,空前盛況令人大開眼界,現場還備有多種美食,供應「平安餐會」讓民眾填飽肚子,也凝聚了地方感情。 ▲前台北市長高玉樹也致贈匾額。(圖/記者陳諭瑩攝) 福德宮照顧鄉里回饋社會,善行義舉繁多,捐贈清寒紓困,急難救助等公益,除於106年捐贈消防局1000只住宅用火災警報器,108年捐贈消防局熱影像探測器3具外,更致力於提升緊急醫療救護品質,去(111)年再度集十方信眾善款,捐贈消防局高頂救護車1輛,增進消防人員救災救護效率,保障民眾生命安全,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守護鄉里,關懷社區的精神不落人後,處處可見。# 中庒仔福德宮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庒里236巷35號
[土地公的故事] 二二八公園福德宮 全臺灣管最大的土地公
記者鄭玉吟/台北報導 二二八公園福德宮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懷寧街上,主廟占地僅2.2坪,主祀福德正神,為博愛特區知名土地廟,管區包含總統府、立法院、行政院、監察院及臺大醫院等公家機關,有天下第一大廟之稱。每逢初二、十六信眾必定前來祭祀,農曆二月初二、八月十五聖誕,附近居民、上班族及許多年輕人也都會來祭拜祈求平安;廟裡同時供奉月老、文昌君、媽祖、關公等神明,雖是一間小廟,但因廟的位置極佳,香火鼎盛。 ▲二二八公園福德宮臨近總統府,號稱是全台灣管最大的土地公。(圖/記者鄭玉吟攝) 廟的起源相傳是清代嘉慶年間,有民眾在這個公園內發現一塊類似土地公的石像,開始燒香敬拜,祈求出入平安,稱為「石頭公」,時間一久逐漸成為地方信仰中心;1980年代經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員工奔走重建,並於2000年代成立管理委員會,經臺北市政府同意立案;另位於福德宮旁的「急公好義坊」,乃是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為表揚仕紳洪騰雲的熱心公益而建。 ▲福德宮旁的急公好義坊,是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為表揚仕紳洪騰雲的熱心公益而建。(圖/記者鄭玉吟攝) 土地公為地方的行政神,有如里長伯時時保護鄉里安寧平靜,有關里內的農作、婚嫁及日常生活大小事,都可以來問祂。據二二八公園福德宮的黃主委表示,10多年前,這座廟供奉的關聖帝君神像,曾有鬍鬚增長6公分的神奇事蹟,當時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黃主委進一步提到,感於周朝張福德擔任朝廷稅官時,為官清廉、勤政愛民,死後百姓為其建廟,並尊為「福德正神」而祭拜。如今位於二二八公園的福德宮,同樣秉持著「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理念,管理會也把信眾歷年添給神明的香火錢捐出,希望藉此傳送援助給那些生活陷入困頓的家庭,並宏揚福德正神照顧百姓之心。# 二二八公園福德宮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懷寧街109號 ▲二二八公園福德宮的位置極佳,吸引許多上班族、附近居民及年輕人前來禮拜,香火鼎盛。(圖/記者鄭玉吟攝)
「乘風破浪.青年好YOUNG」座談 謝國樑盼讓基隆青年安居樂業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救國團基隆市團委會總幹事趙長權20日與各校優秀青年代表,和市長謝國樑進行「乘風破浪.青年好YOUNG」座談交流,謝國樑強調市府團隊會持續努力,打造基隆成為青年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 謝國樑由市府發言人余治明陪同,於貴賓接待室接見各校優秀青年代表,同時聆聽青年對市政發展建言,包括城市生活、交通運輸、觀光景點、市容整潔、無障礙設施、室內運動空間等面向提出看法,並建議善用國門廣場舉辦市集活動。 謝國樑和青年朋友暢談市政發展現況,及仍須努力之處,肯定青年朋友擁有寬廣視野與高度,強調市府團隊會持續努力做好市政工作,同時正緊鑼密鼓籌備青年事務委員會,希望讓基隆成為青年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 青籌會副主席梁閔皓同學提到,希望基隆在交通領域,無論是市公車或國道客運運輸都能再優化,希望留住更多優秀青年在家鄉就讀,也盼增加室內體育空間,方便市民運動,同時提升觀光景點設施品質,吸引國內外觀光客來訪。 救國團基隆市團委會表示,青年代表國家未來的希望,救國團為慶祝青年節,每年會邀請高中以上青年代表,組成青年節籌備委員會,今年主題為「乘風破浪.青年好YOUNG」,並陸續舉辦捐血活動、淨灘環保活動、青年工作坊、拜會機關首長及舉行優秀青年表揚大會等。
二二八公園賞花趣 喜見杜鵑浪漫登場
記者鄭玉吟/台北報導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畔,多美麗啊! 隨著美妙的歌聲及春天的腳步到來,漫步在二二八公園,隨處可見杜鵑花綻放枝頭,帶來滿園春色。 ▲漫步在二二八公園,隨處可見杜鵑花綻放枝頭,帶來滿園春色。 (圖/記者鄭玉吟攝) 杜鵑花是臺北市的市花,在臺大校園、中正紀念堂、大安森林公園、介壽公園、忠孝東路、仁愛路及羅斯福路等街頭,皆可見其美麗身影。 杜鵑花外形豔麗而繽紛,花瓣的顏色有紫紅色、粉紅色、桃紅色、鮮紅色、深紅色和白色等,萬紫千紅的美景,成為臺北市特有的街景,為這座城市帶來幸福及迷人的香氣。 ▲二二八公園杜鵑花熱閙綻放。 (圖/記者鄭玉吟攝) ▲二二八公園杜鵑花繽紛綻放。 (圖/記者鄭玉吟攝)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原名為臺北公園,後改稱臺北新公園,是一座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公園,民國85年2月28日,適逢公園內的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碑正式揭碑,以及基於歷史紀念意涵,因而將新公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 杜鵑花每年依時於公園綻放,其鮮豔燦爛的光彩,能讓人們聯想到美好的事情,並帶給人們心靈的快樂與平靜,希望大家都能互相友愛、和平共處。 # ▲二二八公園杜鵑花夜間綻放。 (圖/記者鄭玉吟攝)
發現陽明山 全新完工「半嶺圳步道」絕美瀑布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發現陽明山社團成立宗旨在於提供到訪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最新遊憩資訊,讓訪者可以非常輕易了解目前陽明山有哪些風景、地景等可觀賞。 遊全新完工半嶺圳步道,絕美瀑布,現在就跟著胡一刀走路上陽明山觀瀑賞景去。# ▲半嶺圳步道長1200公尺,以仿木紋石板打造遊客行走安全。(圖/取材自胡一刀發現陽明山fb社團) ▲觀瀑平台讓遊客可近距離欣賞瀑布之美。(圖/取材自胡一刀發現陽明山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613152568/videos/1905186603161266/ ▲全新完工「半嶺圳步道」絕美瀑布。(影片來源:取材自胡一刀發現陽明山fb社團)
新北中和自強公園 讓公園成為距離城市最近的後山
記者江雪鳶/新北市報導 在都市公園進行輕爬山、微健行是件酷炫的事情,「在城市中爬山」也是許多人沒有的體驗。新北市政府的「城市覓徑」計畫便是將都市公園結合周邊環境,依其原有的地形條件,規劃登山、健行步道,打造森林綠地的親山環境,讓民眾免於舟車勞頓,即可沈浸在自然綠意之中。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自強公園便是這樣一座富有野趣的都市森林公園,有別於一般平面式公園。 ▲中和自強公園在其入口設有遊樂設施。(圖/記者江雪鳶攝) 站在街旁乍見中和自強公園,多數人會以為這是一個小公園,但是事實上它佔地廣闊,環境多樣豐富,還包含了饅頭山及市定古蹟「瑞穗配水池」,是一座自然與人文歷史兼具的公園。在高樓林立的都會中,能夠輕鬆漫步在山丘公園,遠離都市塵囂,是相當舒暢的休閒活動。而中和自強公園規劃了三條不同挑戰性的路線,吸引民眾前來挖掘隱身在綠蔭中的秘境。 ▲新北中和自強公園依地形、坡度,規劃輕爬山、微健行、逍遙遊3種路線,民眾可依體能體驗不同路線。(圖/記者江雪鳶攝) 民眾來到這裡輕爬山、微健行,順著小徑閒步而上,可以挑戰三條路線,分別有: 1.「輕爬山路線」全長約600公尺,沿途採用壓花地坪階梯,高度平緩,而泥土質地的登山步道,也設有拉繩設施,讓民眾在挑戰登山樂趣的同時,也可以兼顧安全性,登頂後還可以看到市定古蹟「瑞穗配水池」,青壯年族群可嘗試此路線挑戰體能。 2.「微健行路線」全長約500公尺,有較平緩的步道可供輪椅及嬰兒車使用,無障礙的通行空間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體驗。 3.「逍遙遊路線」全長約520公尺,是以木棧道構成的環山步道,兩側大樹林立,漫步其中,吸收芬多精,感受山中小徑的氛圍,十分適合中老年族群前來走走。 ▲步道階梯高度平緩,好踩易走。(圖/記者江雪鳶攝) ▲新北中和自強公園「城市覓徑」輕爬山路線全長600公尺。(圖/記者江雪鳶攝) ▲泥土質地的登山步道,設有拉繩設施,從此處可以輕易上到山頂。(圖/記者江雪鳶攝) ▲無障礙的通行空間可供輪椅及嬰兒車使用,讓民眾帶長輩和幼童前來更加方便。(圖/記者江雪鳶攝) ▲以木棧道構成的環山步道,兩側大樹林立,吸引民眾前來享受森林浴。(圖/記者江雪鳶攝) 中和自強公園讓公園可以成為距離城市最近的後山,如果您在附近,不妨來這裡走走,感受這座藏身在市區的森林祕境,讓身心靈得到滿足和放鬆。 ▲山頂有市定古蹟瑞穗配水池,旁邊和前方有建造說明。(圖/記者江雪鳶攝) ▲瑞穗配水池古蹟旁邊設有相關說明。 (圖/記者江雪鳶攝) ▲瑞穗配水池建造原因,一為當地居民受飲用水所苦,二為海山煤礦洗煤需水源。(圖/記者江雪鳶攝) https://youtu.be/aiIMYWFshwA ▲極富野趣的都市森林公園。影片:(圖/記者江雪鳶攝) 中和自強公園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國光街37-59號 大眾運輸:公車可搭乘667、F512、藍17至「自強國小站」(莒光路)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