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大葉大學會資系學生未畢業先就業 實習直接升正職
記者李喬智/彰化報導 成就好業!大葉大學會計資訊學系以德國師徒制引領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同時鼓勵學生大四下學期參加全職實習,接軌產業,大四學生林宜萱、陳品臻2月進入彰化市的冠穎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實習,認真積極的態度獲得企業肯定,4月份直接獲聘為正職員工,未畢業先就業。 冠穎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蔡沼玲認為,工商時代念會計不怕找不到工作,實習是銜接職場的最佳途徑,大葉大學會資系不只是幫學生奠定專業基礎,更結合實習,為在地培育優秀會計人才,目前在事務所服務的李宴青就是大葉會資系校友,實習後直接留任。今年到事務所實習的林宜萱、陳品臻都展現了熱忱、認真、專業的特質,適逢事務所業務成長、有人才需求,因此4月份直接以正職員工聘任兩名同學,開創產學雙贏,未來也歡迎大葉繼續提供好人才給事務所。 大葉大學會資系大四生林宜萱畢業於溪湖高中,在地升學同時在地就業。林宜萱指出,謝謝系上安排了完整的輔導制度,協助她大四進入冠穎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她並不是成績特別突出的學生,大學期間參加DN熱舞社也花了很多時間練舞,剛開始實習很緊張,擔心自己無法勝任,但系上提供的會計相關訓練其實很扎實,在過去參加社團的經驗也培養了溝通能力,加上冠穎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前輩很熱心帶領她,讓她很快就能步上軌道,很開心可以透過實習接軌職場,提早就業。 另一名實習轉正職員工的陳品臻同學畢業於田中高中,同樣在地升學銜接在地就業。陳品臻說,大葉大學的師徒制提供她許多幫助,剛開始不確定自己可以做什麼,在系上的輔導下,確立了大四全職實習的目標,並在楊秉森老師的協助下,順利媒合到實習單位冠穎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不只是累積實務經驗,學習到如何把知識應用在職場,也學到很多課本沒有的事物,像是人事應對等,收穫很多。 會資系副主任楊秉森表示,會資系透過課程、證照輔導、國稅局報稅實習等多元活動,幫助學生養成專業,並輔導學生在大一到大三期間報考會計技能檢定、ERP、記帳士等相關證照,系上更推動全職實習,與台中市會計師公會與在地事務所合作,媒合學生在大四最後一個學期到會計事務所實習,提早累積職場經驗。參與全職實習的大四生林宜萱、陳品臻,實習表現受到冠穎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肯定,4月開始轉任正職員工,未畢業先就業,謝謝台中、彰化地區多家會計師事務所持續提供實習機會給大葉會資系,期許學生們都能實踐所學,在職場發光發熱。 畢業後被實習單位留任,已經在冠穎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正式員工三年多的會資系校友李宴青鼓勵學弟妹們,把握大四的時間進入會計事務所實習,不只是能了解報稅與稅務的實務,也能提升細心度與溝通協調能力,對於銜接職場很有幫助。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湖光山色 風景優美
記者梁志祥/桃園報導 佔地3.8公頃的「三坑自然生態公園」湖光山色,風景優美!沿著環湖步道悠閒漫步或是騎著單車連接三坑鐵馬道享受微風吹拂,公園設有涼亭可以休息,帶著野餐墊就能在大草坪上坐著野餐。三坑自然生態公園隱藏著免費戲水景點,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玩,週邊景點有三坑老街、紅橋,並串連三坑鐵馬道,是個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位於景色優美的石門水庫大漢溪畔,佔地約3.8公頃。(圖/記者梁志祥攝)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在日據時代曾是渡船頭,公園裡特別設置了三坑子、二段子的解說牌介紹,讓遊客們了解當時河運暢通時,港口商旅船舶的盛況。後渡船頭因河道的淤塞而沒落,近年則引入石門大圳的水源,採生態工法建造,種植當地的原生花草樹種,結合自然景觀,打造廣闊的生態湖與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態公園。 ▲全區採用生態工法建造,並大量種植當地的原生花草樹種,將生態公園融合了自然景觀。(圖/記者梁志祥攝)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規劃的相當完善,這裡還有一個生態湖,湖水清澈午後陽光照射,波光粼粼非常的美麗,來到龍潭絕對不能錯過這麼棒的免費景點。# ▲三坑生態公園展現了豐富的水岸生態,也成為龍潭山明水秀的代表之一。(圖/記者梁志祥攝) https://youtu.be/cgkhzPm_Ypw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湖光山色 風景優美。(影片拍攝製作/記者張敏敏)
高雄市府補助青年推廣食農教育 昱禾樂生態有機農場人氣高
記者李喬智/高雄報導 後疫情時代,戶外活動蔚為潮流,加上近期食農教育的概念興起,不少民眾喜愛到有機農場體驗活動。獲高雄市政府青創基金補助的昱禾樂生態有機農場,主打「種子到餐桌、餐桌到產地」的全齡體驗課程,讓民眾不分老小都可以實際栽種、採果之外,也可以結合園內的蔬果進行五感體驗,有趣豐富的課程,以及鄰近橋頭捷運站的交通便利性,每月吸引上千人次入園參與。 「昱禾樂生態有機農場」創辦人潘秀玲23歲時締造高雄最早開業的法式餐館店長紀錄,多年的餐飲經驗讓她對有機食材有所認識,進而開創有機農場,她秉持著推動農業生產、生態、生活及健康有機的理念出發,耕耘出一片適合民眾造訪的有機田園,並積極以多元型態經營,包括在疫情期間推出「有機蔬果箱」宅配及各種食農體驗課程。潘秀玲表示相當感謝青年局青創資金的協助,讓她可以規劃田間綠農教室的總體環境,打造蔬食景觀和設計課程,使有機農場可以穩固發展。 農場種植多種有機蔬果,如草莓、木瓜、紅蘿蔔及萵苣等,讓民眾體驗一日農夫的樂趣,其中最受歡迎的活動為「莓好時光」的採草莓體驗,民眾除了可以採摘一顆顆碩大飽滿的新鮮草莓外,還能把辛苦採摘來的果實製作成大福或是果醬等美食。有機農場亦有團體導覽活動,帶領大小朋友學習有機種植、生態環境知識等,並可針對不同需求客製化農作課程,讓民眾在親近大自然之外,也能體驗學習。 青年局局長張以理表示,為了讓青年能夠在實現自我的創業路途中有更穩固的靠山,青年局於112年持續推出「高雄市政府青年創業貸款」及各式創業相關補助等一系列協助方案。呼籲有需求的青年朋友們可以多加善用政府資源,減輕創業過程中的各種難題。歡迎可至青年局官網查詢相關資訊,亦可搜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成為官方FB、IG與Line@好友,避免遺漏各項好康資訊。
粉色上身野餐去!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2023粉粉佳人野餐節」5/6-7登場
記者余政哲 / 新北報導 五月天悠閒午後,穿粉粉來野餐吧!滬尾藝文休閒園區「2023粉粉佳人野餐節」,5/6(六)、5/7(日)連續兩日將於3F埔頂草原登場,現場規劃有Live音樂演出、ADC街舞表演、霹靂大頭俠雜耍特技秀,以及全盲咖啡師廖晉宏現場手沖咖啡表演等。因應母親節即將到來,今年野餐節特別以「粉粉佳人」為主題,邀請大家無論是帶上俏媽咪,或是與朋友閨蜜相約,躺坐在千坪草坡上,沐浴在和煦暖陽中,拍美照、聽音樂、看表演,盡情享受悠閒美好的午後約會。 ▲與俏媽咪、靚閨蜜或是萌小孩,一起來場少女心大爆發的粉粉野餐吧!(圖/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提供) 位於新北淡水的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將於5/6(六)、5/7(日)舉辦「2023粉粉佳人野餐節」,兩日活動自下午兩點半開始免費入場、自由參加,規劃一系列精采活動,包含有森森Sensen音樂演出、霹靂大頭俠雜耍特技秀、全盲咖啡師廖晉宏手沖咖啡表演,週六場(5/6)特別邀請淡水在地「ADC街舞教室」帶來街舞表演,週日則是邀請園區【第三屆新星召集令】歌唱組冠軍蔡昀儒同學現場演唱,周邊還規劃有市集攤位以及粉紅泡泡拍照區,野餐節當日穿著粉色服裝至粉紅泡泡拍照區,拍照上傳園區粉專/IG指定貼文,即贈送水果茶一瓶(數量有限,換完即止),並有機會抽中雙人下午茶券。來吧~與俏媽咪、靚閨蜜或是萌小孩,一起來場少女心大爆發的粉粉野餐吧! ▲凡訂購「雙人食尚野餐組合」,當日免費提供野餐籃及野餐墊使用。(圖/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提供) 針對野餐節活動,將捷金鬱金香酒店5/6、5/7限定推出「雙人食尚野餐組合」,包含主廚特製蔥抓餅燻雞肉捲*2、香檸汁綜合水果沙拉*1、堅果&蔓越莓甜糕*1、沛綠亞氣泡水*2,以及贈2L保冷托特袋,凡訂購本組合,野餐節當日免費提供時尚野餐籃及野餐墊使用(須支付押金,歸還後退回)。此外,每日前10名訂購組合,贈送S.DIAMOND淨化杏仁酸面膜乙盒(市價$980),預訂專線:02-2626-9970。 ▲購買野餐組合贈保冷托特袋,每日前10名加碼贈送淨化杏仁酸面膜乙盒。(圖/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提供) 【2023粉粉佳人野餐節】 日期|2023/5/6(六)、5/7(日) 時間|14:30〜18:00 地點|滬尾藝文休閒園區 3F埔頂草原(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2號) 免費入場,雙人食尚野餐組合>>預訂專線:02-2626-9970 更多活動訊息 請上 將捷金鬱金香酒店官網>>http://www.goldentulip-fabhotel.com.tw/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官網>>https://www.fabmall.com.tw/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abmalltw/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即將啟程 醫師提醒勿以含糖飲料補充水分
記者李喬智/台中報導 一年一度的台中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在明天(21日)深夜正式展開,由於疫情解封的關係,不必強制戴口罩,預期會吸引許多信眾參加。大甲李綜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劉有增表示,在人潮眾多的情況下建議信眾還是帶口罩,畢竟病毒還是存在;另外,腎臟科醫師陳采峰也提醒,要適時補充水分,切勿喝含糖的飲料,自覺身體出現異狀不要勉強自己,以免導致急性腎衰竭。 劉有增說,雖然台灣疫情解封,口罩政令除了在醫療院所強制佩戴外也全面解除,但是大甲媽祖遶境起駕前,在鎮瀾宮總是擠滿信眾幾乎水洩不通,由於病毒是藉由飛沫空氣傳染,萬一其中有人帶有病毒,在空氣不流通的情況下,沒帶口罩恐會被感染,儘管有人感染過了一次,還很有可能二次染病。 劉有增指出,信眾跟著媽祖遶境如果不想戴口罩,建議在空曠、空氣流通、人潮分散的地方才拿下口罩,另外,沿途有不少熱心的民眾提供食物,在食用前也別忘記進行手部清潔,最好能自行攜帶餐具,除了可以減少病菌感染,也減少一次性餐具的浪費。 國內猴痘疫情擴大,也有人開始擔心會不會造成流行?劉有增強調,猴痘主要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而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在大甲媽遶境人潮眾多時,不會特別接觸染病個案,個案更不會趴趴走,因此,不用過度擔心可能造成傳播,只需要做好個人衛生清潔,同時適度的補充水分。 腎臟科醫師陳采峰提醒信眾,跟著媽祖遶境期間,不斷走路再加上天氣炎熱,很容易口渴,補充水分不要喝含糖的飲料,除了避免增加身體負擔,也減少糖尿病及痛風發生的機率。根據研究顯示,含糖飲料中的玉米多糖,當身體在分解它時,便會釋放普林產生代謝物尿酸,尿酸會在關節處沉積造成疼痛的晶體,就是痛風的因子之一。 「千萬不要勉強自己,遶境累了一定要休息。」陳采峰強調,遶境是長時間的走路運動,平常人很少一下子走路走那麼久,如果出現肌肉痠痛或肌腱發炎,一定要適度休息,不要怕被笑或覺得不虔誠、對媽祖不尊敬,避免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造成急性腎衰竭,如果有感到任何不舒服,可立即尋找周圍醫療照護團隊協助。
誠信建商深耕嘉義 金石建設打造「家」的幸福藍圖
地方中心/嘉義報導 金石建設持續關注建築品質與客戶需求,成為嘉義地區知名的建設公司。以「誠信、品質、服務、安全、創新、執行力」六大核心為公司文化,將這些價值貫徹於每一個項目中。 金石建設堅持使用台灣MIT建材及日本、德國衛浴五金,採用鋼筋避震結構及大樓結構筏式基礎施工,確保建築結構堅實且能承受地震。此外,公司還深度強化對施工品質、結構安全的注重,從地段開發、外觀設計、格局規劃到建材品質等細節都嚴格把關,讓每一個項目都能達到高品質的標準。 ▲金石建設堅持使用台灣MIT建材。(圖/業者提供) 金石建設的品質堅持不僅得到了客戶的認可,也贏得了業界的肯定。公司多次獲得建築業者評鑑委員會所頒發的「建築工程優良獎」及「建築工程獎」等獎項,成為嘉義地區建築界的佼佼者。於2023年亦榮獲中華優質企業經貿發展協會舉辦 台灣優良誠信企業獎「建築建設類別」得到最高榮譽肯定。 在企業文化方面,金石建設深信員工是公司最大資產,致力提供幸福企業的各種福利規劃,強化施工安全、衛生,防止職業災害的產生。同時,公司也以標準化的施工流程把關,承諾為客戶提供最全方位的服務,從購屋到居住期間都能享有最好的保障。 ▲金石建設也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圖/業者提供) 除了注重品質與服務外,金石建設也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關注地方社區的發展。二代接班人柯建利接手後,除了推動企業轉型外,還將自己熱愛的桌球運動與企業結合,打造了「金石乒乓球館」,並積極參與地方公益活動,成為嘉義地區社會責任的典範。 金石建設深信「買房才是服務的真正開始」,當客戶把對「家」的藍圖交付在團隊手中,團隊提供最佳居住環境規劃、創新完善的售後服務,讓客戶從購屋至居住期間都享有最好的保障。
金門老兵召集令特約店家招商
記者呂蘋恩 / 金門報導 2023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將於7月15日展開,為了讓返金弟兄能找到更多當年回憶及買到更優惠的在地商品,即日起金門縣政府觀光處開始募集友善老兵特約店家,今年特別徵集可以提供「電繡」或「軍事體驗」的商家或社區,讓活動內容能更加多元接地氣。 ▲金門老兵召集令特約店家招商(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門縣政府觀光處長李銘培表示,今年老兵召集令活動邁向第6年,前五年累積的活動經驗及老兵給的回饋,今年會有若干幅度的調整,除活動時間提早到暑假,增加家人陪同共遊的機會外,考量老兵返回駐地、探望當年朋友及就近消費需求,特別邀請金門各行業、新、舊店家,踴躍參與活動,讓老兵享有返金消費優惠的同時,並促進彼此情誼。 ▲金門老兵召集令特約店家招商(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此外,為更有效的辨別參與活動的老兵身分,今年將設計活動主題帽,透過與合作店家繡符號及姓名的方式,重新演練一次當年新兵生活體驗,另也會設置專屬網站,蒐集老兵的回憶與照片,未來將擇定某個特定的展示空間公開陳展;也歡迎各鄉鎮社區或團體能提供屬於老兵專屬的遊程體驗,觀光處則會另外編輯活動手冊及在既有的網路社群上進行廣告行銷。 ▲金門老兵召集令特約店家招商(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特約店家報名期限,自即日起至111年5月15日止,網路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FUkmmzT8rgtzJiV77,洽詢電話324194,宋小姐。
【道德經】道經 三十輻章第十一(2)
文學/道德經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註解: 譬如埏埴是造器皿之具,當其未成器之時,心中亦有此用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譬如水和土是製造器皿(放東西之器具)之用具,當還沒有製造成器形的時候,人人都知道有用,但不知道用在何處? 這一句是比喻製造放東西的器具是由水和土混合形成。而人類處在物質世界當中,有兩種世界存在:一種是有形世界,就是物質世界;一個是無形世界,就是靈性世界。靈性世界就是以靈修為主的世界。假如沒有靈修的人,是不知道有兩種世界存在。而這兩種世界對人類生存之影響作用力,唯有靈修者才能以靈性上去體悟出物質世界與靈性世界是共同存在的。而物質世界必須以靈性世界為主,因為凡俗世界必須依賴著靈性世界而生存。也就是說,人類必須依賴元神體存在而生存於地球上。相對地,求道者受到神仙點化是很重要的。如果凡人沒有靈修,則不知道神仙點化是多麼重要。
台北希望廣場 假日展售農特產品 傳遞幸福與盼望
記者鄭玉吟/台北報導 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華山藝文特區旁之希望廣場農民市集,由新北市農會管理,每週六及週日有來自全台各地將近120個攤位展售,透過產地直送,販售新鮮嚴選的農產品。每當週休二日的清早,或是前一天的深夜,可以見到一輛輛載著蔬果及農特產品的貨車,將貨品搬進台北希望廣場,農民們細心的將自家產地採收的蔬果上架,以方便消費大眾選購。 ▲希望廣場的商家販售各類農產品,提供民眾購買時多重選擇。(圖/記者鄭玉吟攝) 希望廣場於民國90年5月開始營運,成立之初是為了協助九二一重建區內的農民走出傷痛,爰由農委會輔導創建農產品展售據點,並命名為「台北希望廣場」;經過多年營運,現已成為全台各縣市都可展售的假日農市,不僅有農特產品展售,亦有產品特賣會及親子等活動。來到此地有如進入尋寶園地,全省精華的農產品或是加工品都匯集此處,展售的農產品皆由各縣市產銷班嚴格管控品質,東西物美且衛生,是台北民眾選購農產品的優質場所。 ▲小農所賣的紅蘿蔔、蕃茄及蔬菜,經由產地直送,新鮮美味。(圖/記者鄭玉吟攝) 希望廣場除銷售農產品外,尚有用餐的地方。商家販賣蘿蔔糕、麵食、滷肉飯、雞肉飯、肉粽及肉羹等各種美食。其中,有一攤來自彰化賣手工糯米腸的好棒棒總江店,其糯米腸鬆軟好吃,不含防腐劑,米腸內包著整顆的花生十分可口,他們是全家一起從彰化開車到此做生意,張大姐為人豪氣,負責張羅店裡大小事,媽媽做炒麵、弟弟是老闆煮肉羹湯,兒子烤香腸,每天賣量超過100條,全家和樂融融一起工作,不僅喜鵲來做客,對於整理場地的工讀生,店家也經常請他們吃東西,讓人感受到快樂的氛圍。 ▲為人熱心豪氣的張大姐與兒子合照,店裡所賣的香腸美味可口。(圖/記者鄭玉吟攝) 張大姐提到,店裡賣的東西都是自己製作的,去希望廣場的客人,有些是從鄉下北上的,他們會來跟我們買花生糯米腸、自製鹹豬肉、古早味香腸,是因為吃這些東西讓他們回想到家鄉的感覺。曾有個大叔,於921災後離開那個傷心地來到台北,當他來到這裡,一直說好想家鄉,原來吃到古早味讓他想起故鄉,回去時又各帶了花生糯米腸拼盤及控肉飯,說要回去慢慢吃。張大姐進一步提到,人生或有一些不順心的事,但現在她看得很開,只要天天快樂、平安健康就好,所以她經常帶著2個兒子,去做生意及公益,有時會烤雞蛋糕仔、雞蛋仔送給孤兒院,讓孩子們展現笑臉,度過開心的一天。這是一家傳遞溫暖的美麗商家,有空可以去坐坐。# https://youtu.be/5Zr7CyRmNNw ▲台北希望廣場 假日展售農特產品 傳遞幸福與盼望。(影片拍攝製作/記者鄭玉吟)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1號(華山藝文特區旁) ☆搭乘大眾運輸 公車:37、49、205、208、232、253、265、307(南松山)、307(區)、527、604、615、671 於善導寺站下車後,往華山藝文特區方向,步行北平東路約5分鐘。 捷運: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善導寺站6號出口,即可到達台北希望廣場。 ▲希望廣場展場外的綠地,提供民眾休憩及親子遊樂的埸所。(圖/記者鄭玉吟攝)
府中15展出《Light Cave》、《怣人不在》雙檔影像藝術創作 一探影像藝術的多元面貌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Light Cave》、《怣人不在》雙檔影像藝術創作展將於府中15齊開跑,邀請您一起從藝術家的視角,一探影像藝術的多元面貌! ▲《怣人不在》展覽藝術家邱怜禎作品〈Live with me〉。(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府中15長期致力於動態影像藝術之推廣,包含動畫、電影、紀錄片、實驗影像等,帶給觀眾影像藝術多元可能性。今年首次推出2檔精彩當代影像藝術創作展,由兩組創作新生代以不同視角切入,集合多位藝術創作者,透過影像及新媒體手法,探討時下當代議題。 ▲《Light Cave》展覽藝術家謝佑承《作品星叢+》系列。(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走進3樓《Light Cave》展覽,觀眾彷彿進入漆黑洞穴中,策展人張皓甯指出,「光」是世界萬物成像的要素,當光照進洞穴,將伴隨著由謝佑承、林哲宇、周子筠、張家翔、林家鴻、王宣懿、蔡承佑等7位藝術創作者,分別以自身觀點揭開對「光」本質不同關注的多元想像;其中藝術家張家翔作品〈沒有出口〉,將現實與虛幻結合,讓觀者產生矛盾情感,進而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 ▲《Light Cave》展覽藝術家張家翔作品〈沒有出口〉,將現實與虛幻結合,讓觀者產生矛盾情感,進而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4樓《怣人不在》展覽,由吳佳容、邱怜禎、黃于洋、殷湘婷等4位創作者,帶觀眾一起放慢步調,走進生活中的失神時刻,感受身心靈游離狀態。您是否曾經有過失神的感覺?是否曾經在生活中經歷過「在卻不在」的心靈狀態?在藝術家的失神世界裡又訴說著什麼樣的故事?藝術家殷湘婷創作〈乾媽的家〉,以自身經驗打造對神形象的想像及其存在空間,當您走進,抬頭仰望,映入眼簾將是一片絢麗奪目的花海景象,觀眾彷彿闖入另一個平行時空,感受心神游離時刻。 《Light Cave》、《怣人不在》即日起至6月4日止在府中15的3、4樓展出,邀請您跟著藝術家一起走進影像的異想世界,更多訊息請上府中15官網查詢,或洽(02)2968-3600分機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