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全國學生盃創意茶飲調製競賽 開啟天然茶飲健康新浪潮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茶改場與大葉大學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程共同舉辦「2023全國學生盃創意茶飲調製競賽」,邀請全臺對調飲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及高中職學生,以天然、健康、少糖、零化學添加為宗旨,進行國產茶葉為主的茶飲調製競賽,全臺有16校30組隊伍報名參賽。 ▲2023全國學生盃創意茶飲調製競賽活動由茶改場與大葉大學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程共同舉辦。(圖/茶改場提供) 活動當天參賽隊伍現場調製經產官學評審團的評定下,冠軍為景文科大李錠臻及江億元同學的的作品「Source of Life-生命之源」獲選;亞軍為僑泰高中鍾佩珊及周楚薇同學的的作品「四季予茶」獲選;季軍4名分別為美和科大林卓逸及吳盈蓁同學的的作品「柚香見你」獲選,仁愛高農許家甄及江佳恩同學的的作品「雲朵上的小火龍」獲選,華梵大學柯柏丞及醒吾科大郭奕德同學的的作品「山林中最美的芬芳」獲選,建國科大吳芳穎及粘芷菱同學的的作品「國寶金絲雀」獲選,本次活動主辦單位提供冠軍得主獎金為一萬,亞軍為五千,季軍三千獎勵。 ▲冠軍作品「Source of Life-生命之源」獲選。以冷泡體現茶香,使用國產甜椒與番茄搭配,配方用料大膽,造就豐富口感層次,茶香與蔬菜香的結合,創造出了絕妙的搭配。(圖/茶改場提供)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隨著年輕消費族群的茶飲型態轉變,希望透過本次調飲競賽的辦理,增進年輕學子對茶葉及茶飲之知識及調製技能,同時從創意入手,開展國產茶葉及特色農產品結合與多元應用,除提高臺灣茶之能見度外,也為茶飲市場注入年輕樣貌,延續優良飲茶文化。 今年度適逢茶改場120週年場慶(展期5月26日至27日),預計邀請調飲競賽冠、亞、季軍共6組獲勝隊伍於5月27日至120週年場慶活動中進行頒獎,同時也將於現場調製參賽創意茶飲供民眾免費品嚐,並由民眾進行調飲最佳人氣王票選,茶改場誠摯邀請民眾熱情參與,一同體驗學子的無限創意。茶改場120週年場慶暨機關開放日設有茶與咖啡等多種精彩活動攤位,還有臺灣特色茶黃金品茗,由茶改場多位茶專家擔任講師傳授品茶眉角,此外,亦在埔心公園設置農產品推廣區,邀請全臺有機及產銷履歷TAGs優質茶農辦理展售,歡迎民眾當天前往參觀。
生活中發現時尚 知名行動電源品牌攜手「針織女王」前進北海岸藝術季
記者徐薇淳/台北報導 在2023北海岸藝術季上,GUXON古尚所代理的行動電源品牌iWALK,以創新、時尚的品牌風格參展,外觀有型,考量實用性更百搭,是人手一機的行動通訊時代,iWALK行動電源是最好的良伴。這次和台灣設計師潘怡良的合作,希望可以開啟更多人的視野,開啟對美感及生活的無邊想像。 美感體現在生活之中,忙碌的現代社會,每個人和行動裝置的連結已經密不可分,選用高質感、實用的周邊,往往能在細節處提升質感。向來擅於應用針織及多樣材質,在設計美感上推陳出新的潘怡良,與不只致力於行動電源性能開發,更關注在外在美學,推出多樣繽紛、搭配簡約設計的iWALK,在美感追求上似乎遙遙呼應。 多色繽紛的時尚行動電源 「當然很榮幸能被潘老師注意,我們作為iWALK在台灣的總代理,一直想推廣這個專注在時尚生活的精品品牌。」GUXON古尚的行銷總監劉邦全分享,這是創辦人吳冠廷之所以引進國際知名的行動電源品牌iWALK的原因。輕巧、簡約、繽紛多色,比起傳統笨重的行動電源,確實更有魅力,更適合旅行、商務使用。 圖說:iWALK Pro快充直插式行動電源(iWALK提供) 提及iWALK行動電源,是一個在全球46個國家都有發行代理的國際品牌,而台灣的GUXON古尚在去年度銷售成績更是全球代理商中No.1,其中iWALK第四代經典款,更是在去年國內熱賣了56萬顆之多。「我覺得能符合不同族群是銷售好的原因,不同風格顏色甚至還有星鑽款,非常輕便之外,能夠隨心情和穿著做出不同顏色搭配,是現在許多不同消費族群所追求的。」負責行銷的劉總監,分析旗下代理的iWALK熱門的原因,這也是導入這次2023北海岸藝術季、臺北時裝週的合作品牌的主要原因。 「我們的消費族群確實對時尚敏感度較高。」劉總監坦言,所以這次能有機會和台灣設計師潘怡良合作,是非常適切且難得的機會。「目前希望推廣的人還是針對上班族和年輕族群,無論是日常或是商旅需求,當然未來也希望會有更大的IP合作機會。」他認為要深化品牌形象,除了網路、電視廣告,最重要的是品牌營造,未來也不排斥與理念相符、形象符合的名人做代言或是廣告宣傳,已達到更深度的連結。 美學要從日常出發 年輕、自信的GUXON古尚品牌,從代理到選物,不僅有iWALK,更有ReluyME香氛、各式手機配件及居家生活產品等,從日常的消費性3C產品,到家中生活質感的營造,GUXON古尚有自己的生活美學思考。「我們的宗旨,是追求生活中的時尚,就像包款配件,人們在穿著上會有要求,那我們希望在這些日常用品也可以有相同標準。」劉總監說得真切,所有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其實都是設計能著力並加以發揮的地方。 圖說:iWALK方塊酥閃充快充頭(iWALK提供) 曾創作出二十世紀打字機的義大利設計師埃托雷.索特薩斯曾說過:「設計是討論生活的方式,如同食物、睡覺與生活般自然。」或許在時裝中,我們能想像對美感的終極追求,但在日常裡,GUXON古尚所堅持的生活美感,正體現了在生活的細微處,處處都是能追求美感,讓生活質地更升級的驚喜。 新聞來源:民生頭條
攜手「針織女王」植萃保養洗沐品牌AN PUR水恩沛成時尚圈新寵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3北海岸藝術祭上,植萃保養洗沐品牌AN PUR水恩沛,正在潘怡良品牌GIOIA PAN的時裝大秀後台,默默為模特兒及設計師所關注,二度參與時裝週,是他們對永續理念推動的重要里程碑。在2023北海岸藝術祭上,有個獨特的保養洗沐品牌AN PUR水恩沛正受矚目,默默的在潘怡良品牌GIOIA PAN的時裝大秀後台,為時尚設計師、模特兒及明星們所討論。作為第二次參與臺北時裝週的品牌,水恩沛展現的是創新與永續的未來理念。創辦人Nenso提到創立品牌的初衷,是基於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時尚永續的未來風潮裡,希望能以綿薄之力,將美好的大自然恩賜分享給眾人,而參與時裝週,更是美與自然的概念結合,是最好的連結。 ▲國寶級無患子打造洗沐用品。(AN PUR水恩沛提供) 國寶級無患子打造洗沐用品 「其實品牌創立,源於我們對自然的熱愛,水是萬物的基礎,自然的恩賜,沛然有餘而無窮。」Nenso如此分析AN PUR水恩沛的品牌名稱,從工廠發家,相當了解原物料的他們,深刻感受到在這個領域的責任,與專業的研發團隊、高標準認證的廠商攜手合作,從製程上把關,以安全無害的原料製成每一項商品。 以最讓人喜愛的明星商品:洗顏慕絲為例,成分就是古早人的洗沐智慧:無患子。「國寶級的無患子是我們的主成份,小時候阿嬤都說:『這是無患子,是上天給咱尚好ㄟ咪仔!』因為它只要用水搓揉即可起泡,又天然。」Nenso提到,長者早就有這樣的智慧,應用純天然的材料,同時能潔淨,還能達到肌膚油水平衡,舒緩敏感,非常便利,重點是溫和,且對環境無刺激。 ▲輕巧又具永續意識的設計。(AN PUR水恩沛提供) 輕巧又具永續意識的設計 現場示範的泡泡洗顏慕絲,小巧可由一手掌握的瓶身是他們的獨家特殊設計,包裝簡約的色調,在視覺上獨樹一格,又可輕便攜帶。「我們想要打造時髦簡潔的包裝,讓人一眼就看上,用了更能發現便利。」Nenso取出一瓶慕絲示範使用方式,上下拉扣的防漏設計,免瓶蓋又環保,只要直立就能透過擠壓瓶身,形成綿密泡沫,「我們把傳統按壓式瓶蓋內的金屬彈簧拿掉,改變安全鎖方向,一方面能防止長期使用鏽蝕影響清潔液,二方面更方便取用,且更環保。」他分享設計的巧思與細膩。 植萃原料,簡潔設計便於取用,具有時尚美感,完全基於永續理念打造的AN PUR水恩沛泡沫慕絲,確實是深受不同族群喜愛。「我們自己分析,使用過水恩沛產品的人,從20到40歲區間的人都有,跨度非常廣。」Nenso坦言,對美有追求,他們也希望提供最簡單直覺,又有效且實惠的保養品及洗沐用品,且不僅時尚圈,熱愛戶外運動的人們也是消費客群。 在二度參與臺北時裝週,如今AN PUR水恩沛再度於2023北海岸藝術祭上現身,從時尚圈開始打響名號,不管是泡沫洗顏慕絲、基礎保養商品,都逐漸的為人所知悉,未來,他們的快閃店櫃將於全台各大蔦屋書店出現,並以最新的產品,持續推廣永續傳承的姿態,讓人驚艷。
影音/珍貴稀有領角鴞家族現蹤臺北基督學院 綠色校園守護生態多樣性
地方中心/臺北報導 珍貴稀有領角鴞家族簡直萌翻了臺北基督學院的師生們,臺北基督學院表示,印象中的貓頭鷹都是晝伏夜出,鮮少出現在人多的地方。領角鴞被劃分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分佈在1200公尺以下的低海拔闊葉林中,很能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有時候會在環境保護較好的公園或是校園中出現,而陽明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都不難發現牠們可愛的蹤跡。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827283890831766 很幸運的是,在臺北基督學院的綠色校園中,師生們得以親眼目睹這些可愛的貓頭鷹,讓學生和教職員都感到非常開心!大家都很感謝總務處長期以來對校園環境的精心照顧,以及師生們共同努力維護的綠色校園。同時,感謝總務處資深職員蔡佳全捕捉到這些珍貴的影像,不只有清晰的照片,也製作出非常珍貴的紀錄片和大家一同分享。 除了擁有優美的校園環境,校園內四季分明有不同的花種,最有代表性的是冬天的櫻花大道以及入春時的梅樹飄香。臺北基督學院也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品格、智慧、信仰和服事。此外,學校也提供多樣化的獎學金和學雜費減免方案,協助家庭減輕負擔,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受高品質的教育。 如果想了解臺北基督學院-獨立招生問題 歡迎聯繫【國際暨公共事務室】黃專員&朱主任 ☎ 電話:02-2809-7661 # 2222、2250 ✉ 郵件:admissions@cct.edu.tw
對逝者百日的追憶 沈慶京緬懷星雲大師的體念及懸念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融合儒、釋、道的信仰內涵,台灣民間習俗對逝者百日的追憶懐思,兼具文化傳承及家庭倫理維繫的意義,是送別逝者一個重要的日子。5月15日是星雲大師住世緣盡,以97高齡辭世於佛光山開山寮的一百天,緬懷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法的信念,期許兩岸人民擁有和平幸福的畢生最後懸念,以及對社會各階層民眾的關懷體念,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以一位事業經營艱困之時,承大師關切體念的企業工作者,實有無限悲懷。 沈慶京表示,當今台灣社會各領域繁榮發展,對其中崢嶸有成者,社會上喜以「大師」稱之。事實上,大師名號至為崇髙,原係佛的十尊號之一。而在《史記•卷121•儒林傳》中,司馬遷也務實的給「大師」訂了崇髙標準,是指學問造詣很髙,為人所法者,以此覯之,星雲大師實至名歸。 累積星雲大師弘法80餘年的體驗,「人間佛教」就是佛法,「有佛法就有辦法」。他的佛法博大精深,智慧長留人間,影響不可限量,沈慶京只能瞻仰敬佩;而身為一位企業界人士,對大師為弘法而創建的數字所呈現的艱辛歷程和責任承擔,就有更深刻的體會。1976年大師在佛光山開山迄今56年間,於全球創建300餘所寺院,全球信眾達數百萬,全世界跟隨出家的弟子逾兩千人,「法水長留五大洲」,是多麼不容易的一項普照工程。 沈慶京說,大師特別重視以教育、文化弘揚人間佛教,也有數字佐證。教育方面,先後創辦美國西來、台灣南華、佛光,澳洲南天及菲律賓光明等5所大學,並於全球創建16所佛教學院,近百所中小學和多所幼兒園。文化方面,大師著作等身,出版發行著作395冊,逾4000萬字。除設立電視台及報紙外,其他公益性圖書舘、美術館等散布各地,彰顯大師以文教關懷社會的良苦用心。 大師原籍江蘇,他對文教及宗教公益活動的推動也遍及江蘇各地。如成立揚州講壇、捐建揚州鑑真圖書舘、復建南京天隆寺及宜興大覺寺等,期能以交流活動促進兩岸和諧。沈慶京多年來致力兩岸京華城的打造興建,早年台北京華城和近年揚州京華城開幕時,星雲大師都不辭辛勞與多位法師親臨現場誦經祈福,讓會眾及威京集團同仁感念不已,也讓沈慶京對星雲大師體念企業經營者艱困待解的慈悲身影永記不忘。 沈慶京猶憶揚州京華城揭幕之日,威京集團正處於財務瓶頸的紓困階段,連向法師表示感恩的隨喜錢也沒凖備,只是送了一張面額千萬元台幣的支票,由佛光山第一代大弟子慈容法師代收。據實向星雲大師説明並致歉,大師和藹的要他不要掛在心上,並且向在他身旁的慈容法師取回支票退還。沈慶京表示,「這是我真誠的心意」,又送交慈容,大師再次取回支票交還給我,並説:「威京集團仍處於財務困境,我們先收下你的心意,待集團財務好起來時,再請幫忙佛光山。」當時大師的視力已欠佳,但以慈悲心一再迅速表達關懷的至誠,深深感動了沈慶京。 星雲大師生前常提示他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沈慶京在那一年的「揚州經驗」中充分體會了。大師對個人或個別企業是服膺這種「給人希望」的哲學,對於「給台灣希望」、「給兩岸人民希望」的大問題、大方向上,大師更時刻不忘期許「讓兩岸人民共同擁有和平幸福」。幾年前,他的眼力還可支撑文章的寫作之時,他就常在報刊發表促進兩岸穩定和平發展的論述。 沈慶京說,星雲法師甚至前幾年,他的行動還方便之時,我們還可看到他搭機到掦州的「揚州講壇」演講。在「人間衞視」的轉播中,滿埸大陸民眾聚精會神、專心聽講的神情,令人感動大師在耆壽之年,仍不辭辛苦奔波兩岸之問,目的就在推動兩岸交流,以期促進兩岸穩定,有助維護世界和平。我們能否做到,不少人認為是星雲大師的最後懸念。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正氣歌》中說:「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星雲大師圓寂百日,離我們還不算太遠,何況他4000萬字的著作都還在,覓尋大師的智慧並得到啓發應該不難。
台電僱用人員招考 14日共12個考場舉行初試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台電近年每年退休人數屢破千人,為因應退休潮、確保穩定供電任務及邁向電力淨零排放轉型目標,台電積極招募新血,本次招考電力技術與綜合行政人員等18類別共1,078人,是歷年來最多錄取名額,吸引逾1.7萬人報考。 台電說明,電力技術人員負責線路施工與維護、發電廠運轉值班等第一線穩定供電重要職務,各類電力技術人員中尤以配電線路維護人員為退休最大宗,極需生力軍投入確保技術接軌。為因應人力需求,此次「配電線路」類別開缺最多達403名,共2210人報名搶當台電「蜘蛛人」、「忍者龜」,成為停電搶修、高空與地下電纜維護等任務的電力尖兵。另外,以往競爭最激烈的「綜合行政」類別今年報名人數仍最多,近萬人爭搶95個名額,錄取率僅1.02%。本次綜合行政類另增加90個名額限身心障礙人員報考,落實保障身心障礙者工作權益,近900人報名。 ▲考生等待入場的同時,也把握時間做最後衝刺。(圖/台電提供) 台電強調,為打擊不法舞弊事件,考試期間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進駐考場協助監測異常電波並進行電子與金屬探測,廉政署亦派員加強考場巡查,以嚇阻舞弊歪風,維護考生權益。隨著國內防疫規定放寬,本次應考人進入考場時不再量測體溫,且採自主佩戴口罩,但仍不開放親友陪考。初試科目試題及答案,(15)日起可至甄試網站查詢。預計7月18日在甄試網站公告複試名單,8月15日起舉行複試,複試項目包含複評測試、現場測試、實作測試及口試等。 台電說明,從事電力現場工作須兼備技術和體力,考生須通過複試項目如拉單槓、測握力、負重行走及攀高模擬等重重關卡,同時還有標示牌、辨色實作來測試眼力,方能成為守護台灣電力的生力軍。最終錄取人員須經1年訓練,考評合格正式僱用起薪約3.2萬元。甄試簡章及各項最新公告可在甄試網站或台電公司網站查詢。
南投木屐寮文化藝術季與環境教育防災宣導活動熱鬧登場
記者闕玄/南投報導 南投縣副縣長王瑞德13日上午前往竹山木屐寮滯洪園區露天舞台主持社團法人木屐寮生態文化協會辦理第一屆木屐寮文化藝術季與環境教育防災宣導活動暨「木屐仙子選拔」開幕儀式,王瑞德期許透過縣府、第四河川局、鎮公所及社區共同努力,透過在地文化、產業、生態及地方創生多元營造,使該園區成為竹山另一個觀光休憩熱點,讓全國看見竹山的美好風貌。 ▲南投副縣長王瑞德出席木屐寮文化藝術季活動。(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當天,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副局長張朝恭、縣議員陳玉鈴、蔡孟娥、游顥、竹山鎮長陳東睦、木屐寮生態文化協會理事長賴進益、及多位鎮民代表都出席,場面熱絡。 王瑞德說,民國90年桃芝風災引發東埔蚋溪土石流,衝破延平橋下游護岸,導致土石流淹沒木屐寮聚落造成巨大損失,建築嚴重毀損,還有9位居民遭活埋,經3隔月的挖尋,最終仍有4位居民未被尋獲,當時任職第四河川局長,重建期即指示該局著手規劃木屐寮滯洪園區,面積達22公頃,目前由木屐寮生態文化協會、東埔蚋溪生態文化協會認養,在政府與民間合力下,多年來成效相當良好,園區生意盎然,不僅提共民眾休閒遊憩外,也提供生態及環境教育功能,非常有意義,縣府也支持以低度利用模式,持續朝項防災、生態保育園區方向規劃充實園區設施及功能,結合地方人文及創生,促進地方繁榮。 ▲木屐寮文化藝術季活動。(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張朝恭表示,該園區在縣府、公所及地方人士用心下,該園區維護得相當好,木屐寮生態文化協會用心經營,深受各界肯定,貨該局授予績優單位殊榮,園區更是學校生態教育的首選,該局也提出全國公務機關第1個碳費專案,在園區種植5500高固炭棵原生樹種,未來30年將可獲1008公噸碳權,未來也會結合在地智慧來規劃園區,目前也規畫30顆巨石,透過巨石來說故事,讓園區更富人文概念。 賴進益也表示,在母親節前夕,該會攜手在地水噹噹舞團暨南投體育場愛笑俱樂部辦理此活動,結合文化藝術、環境教育防災宣導等元素,展現該園區的特色,讓大家更重視生態環境及防災意識。 活動中,南投體育場愛笑俱樂部舞出「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好」首先登場表達對母親的感謝,延正里也以韌性社區以防災為主軸,由里長帶領演出「防災劇場」及水噹噹舞團木屐舞表演讓在地文化藝術之美向下扎根,相當精彩,由小朋友裝扮的木屐仙子選拔,更是活潑可愛。
一周天氣出爐 周三前暖熱、周四後鋒面報到「全台有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公布一周天氣預報,周三前水氣減少,天氣暖熱,周四有另一波鋒面接近,水氣增多,周五、周六持續受鋒面影響,各地都會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 本周天氣大致分成5個階段,周一(5/15)因鋒面在巴士海峽,東臺灣、南臺灣水氣仍多,花東、南臺易有局部短暫陣雨,中部地區、北部山區也有零星雨,氣溫稍稍回升。到了周二(5/16)~周三(5/17),溫度回升,回到暖熱的天氣,僅東半部地區、午後山區有局部陣雨。 不過很快的,周四(5/18)又有鋒面接近,環境偏西南風,西半部將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東半部也有局部短暫陣雨,尤其午後機率較高,東南部也得留意焚風。接續周五(5/19)、週六(5/20)持續受鋒面影響,各地都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周日(5/21)雖然鋒面遠離,但水氣仍多,西半部局部仍有短暫陣雨,東半部多雲到晴,午後仍有局部短暫陣雨。
北市崇德路「天坑」緊急填平 北市全面清查102件工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信義區一處建案因滲水造成地下水湧入,引發道路坍陷,形成長約15公尺、深2至3公尺的巨大天坑,一度造成5人受困,所幸有驚無險,消防人員將受困者全數救出。事發後,台北市長蔣萬安下令清查全市工地,經建管處統計,北市正在開挖的建築工地有102件,已排定本周開始由三大公會逐案現場勘查,評估工地有無公安之虞,於1周內將檢查完畢;若是有公安疑慮之情形,立即勒命工地停止施工並進行改善。 建管處處長虞積學表示,天坑意外發生在13日下午 3 時 13 分,建管處收到訊息立刻派員現場了解,工地正進行地下室開挖,因連續壁體滲水造成地下水湧入基地內,引發道路坍陷,建管處立即指揮承造人進行緊急處置,要求基地外道路下陷處進行灌漿回填,基地內採填砂灌水以平衡水壓,至晚間11點道路下陷處已初步填補完成,趨於穩定,基地內仍監督持續進行基地內灌水。 另外建管處第一時間也緊急聯繫,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莊理事長及結構技師公會徐理事長均第一時間趕現場協助,緊急處置事宜方式及確認疏散範圍,目前採預防性疏散措施,疏散崇德街 60 巷 12-24 號住戶,需協助安置計 5 戶共 10名住戶,均已安排至旅館住宿。 都發局局長王玉芬進一步表示目前建管處持續在現場指揮搶救,現場並已要求承商加強設置周遭鄰房安全觀測、提高觀測頻率,現階段將持續基地內灌水至地下 3 公尺,後續將要求持續進行相關處置作為,包括地層狀況調查,檢測是否有影響建物安全之孔洞或鬆軟地層存在,並瞭解地層及建物是否穩定、執行地質改良作業,以及進入屋內檢測是否有影響建物安全之裂縫或結構損壞。 若各項結果顯示無安全顧慮,住戶始可搬回。 對於建築基地違反建築法部分現場已立即勒令停工並處承、監造人各新臺幣 9 萬元,共計 18 萬元罰鍰處分,後續須確認週邊地質及鄰房安全無虞並檢具改善 計畫經相關公會審查核可後,始得復工。
南投縣原住民族文化交流展演暨競賽熱力登場
記者闕玄/南投報導 2023南投縣原住民文化交流展演暨第8屆全國流行舞蹈大賽,13日在埔里鎮風雨球場熱力登場,有來自13隊來自各地交流展演團隊參演,全國流行舞蹈大賽部分則有雙人樂舞競賽隊伍6隊、Free style 1vs1- battle -37人、Bboy 1vs1 battle -22人,展演內容充分展現各族文化特色,流行舞蹈更是高手輩出,競爭激烈。縣長許淑華到場為參演隊伍及參賽選手加油打氣,許淑華期許藉此活動提升原住民子弟對文化的認知,進而達到傳承發揚的目標,也透過新時代元素加值,讓原住民文化能與時俱進,激發出更豐富亮麗的文化光輝。 活動由台灣原住民文藝觀光經濟發展協會主辦,縣議員陳宜君、黃世芳、林婷立、林芳伃、埔里鎮長廖志城、仁愛鄉長江子信都到場共襄盛舉。開幕儀式由國立暨大附中儀隊精采操槍表演拉開序幕,隨後展開展演及競賽,吸引許多民眾駐足參觀,縣府原住民創作歌手-全世煌特特別到場擔任活動壓軸演出嘉賓,相當精采。現場還有20個原住民美食、農特產品及工藝展售等攤位,民眾也利用演出空檔前往參觀選購,場面熱鬧。 ▲南投縣原住民族文化交流展演暨競賽熱力登場。(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許淑華說,縣府有2個原住民鄉,居住南投縣之原住民族也有布農、賽德克、泰雅、邵族及鄒族等五大族群,近年來,因就學、就業及婚姻關係等因素,遷居都會區之原住民人口日漸增加,已超過6千餘人,中央公告之16族原住民族均有設籍南投縣。南投縣是多元文化、族群融合的城市,對於居住都會區之原住民,增進其與部落文化的連結,確保其基本的生活安全,是縣府要再更加努力的政策方向。 許淑華也表示,原住民文化不僅要傳承,更重要的是要讓文化更有層次的展現,上任後即指示原民局要在傳統文化中加入流行元素,透過傳統與流行的融合,來提升原住民文化層次,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認同原住民文化,很高興此次活動結合原住民文化藝術及街舞,同時藉此創造地方原住民傳統藝術團隊與知名歌手及舞蹈團隊的交流演出,激盪出多元文化層次的特質,攤位區的原住民手作工藝更是多元創新,巧妙融合流行元素,相當豐富精緻,讓人愛不釋手。未來在議會的支持下,縣府會提高原住民文化相關預算,讓文化傳承更臻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