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雲林古坑鳳梨搖身百變 全新產品打造夏日旺來饗宴
記者張辰卿/雲林報導 雲林縣府積極輔導在地農會與廠商合作開多樣化農產加工產品,延續去年度古坑鄉農會與蜜蜂故事館合作推出的蜂蜜咖啡口味的乖乖,7/21日發表兩項加工新品「蜂蜜鳳梨酒」、「蜂蜜鳳梨果茶醬」,即日起在蜜蜂故事館等在地店家都可以買到,此外,未來也會和周邊飯店與通路商合作,讓消費者透過更多管道認識新產品,體驗雲林在地優質鳳梨。 ▲消費者透過更多管道,體驗雲林在地優質鳳梨。(圖/雲林縣府提供) 現在正值雲林鳳梨產季,為協助農民多元加工並增加多元行銷管道,雲林縣府農業處輔導古坑農會於5月首波推出鳳梨膠質飲及鳳梨愛玉凍飲,清涼消暑又健康,後與蜜蜂故物館合作加碼開發蜂蜜鳳梨酒、蜂蜜鳳梨果茶醬2項新產品,以能感受食材好滋味及食用方便快速兩大原則,飲品口味獨特,果茶醬由新鮮鳳梨鮮果熬煮出來,不僅能抹吐司,也能入菜,呈現許多創意果醬料理食譜,非常適合喜愛創新的消費者嘗試。 今日發表會中,農會聘請主廚將鳳梨加工品運用在餐飲之中,提供多樣化料理,包含果茶醬佐生菜沙拉搭配究好豬肉片、果茶醬烘焙之甜點、鳳梨鮮果盤及鳳梨冰品等料理,打造極致饗宴,現場也邀請艾澤拉斯小酒館調酒師以蜂蜜鳳梨酒、蜂蜜鳳梨茶果醬、蜂蜜檸檬水現場特調低酒精氣泡飲,共同呈現風味絕佳的鳳梨下午茶饗宴。 ▲雲林古坑鳳梨搖身百變 ,打造夏日旺來饗宴。(圖/雲林縣府提供) 此次共同開發新產品的蜜蜂故事館,是全台灣第一個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的蜂蜜加工廠,也是雲林縣農會輔導的產銷班,今天首波上市的2200罐果醬,約需1千多斤鳳梨,全部果肉來源均出自古坑農會團隊親手削皮、切塊再送至加工廠製造,完美比例也獲加工廠大讚。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接下來縣府也將協助接洽電商、部落客、團購主、網紅等互聯網通路,多元管道行銷,加速推廣古坑鳳梨及加工新品,增加產品競爭力,為日後擴大量產做準備。未來將持續輔導農會及在地業者,為「古坑鳳梨」建立品牌優質形象來促進鳳梨銷售。 ▲鳳梨加工品運用在餐飲之中,提供多樣化料理。(圖/雲林縣府提供)
竹縣3特色公園超好玩 榮獲2023年建築園冶獎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致力推動「一鄉一特色公園」,如今已完成19座,而其中的竹北公24興隆公園、芎林公四水霧公園以及芎林公一方口獅特色公園,日前經評選榮獲「2023年建築園冶獎──公共建築景觀類」殊榮,給予縣府及施工、設計團隊莫大肯定與鼓舞。 新竹縣長楊文科說,竹縣目前已經完成19座特色公園,而本次獲獎的3座公園,歷經3場說明會、7場工作坊活動、2場專家學者以及多次的設計審查、分案發包執行打造而成。能夠榮獲「2023年建築園冶獎──公共建築景觀類」,無疑是對新竹縣政府及設計、施工團隊給予莫大的肯定和鼓舞,期許讓設計融入生活,為民眾帶來全新的樣貌。 新竹縣府產業發展處指出,竹北公24興隆公園、芎林公四水霧公園與芎林公一方口獅特色公園在去年陸續完工啟用。竹北公24興隆公園以「森林」為題,擁有目前新竹地區最長的200公尺Push Bike跑道,利用地形變化設計出具有高低起伏並環繞基地的輪具車道,讓孩子們能夠帶著直排輪、腳踏車、滑板各種輪具,充分體驗冒險與速度感。中央保持大面積草皮使其能持續集水與提供人們多元休閒活動,搭配一旁的森林蝴蝶攀爬網等10項遊具,增添小朋友們冒險犯難的勇氣。 芎林公四水霧公園則以芎林歷史文化與水文地景元素,巧妙地將芎林當地淺山地形融入狹長型的公園地景,再以水霧設施呼應營造氤氳雲霧的環境特色,視覺上讓人有迷霧森林的感受,又兼具調節遊戲場氣溫功能的特色公園。 而芎林公一方口獅公園腹地雖不大,卻擁有世界首座方口獅主題遊具,讓所有來訪的親子,玩樂之餘也能認識芎林的「客家獅」文化。 其中,竹北公24興隆公園與芎林公四水霧公園,也在去年榮獲「2022年美國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公園景觀類金、銀獎殊榮。
醫師癌友分享抗癌 8/12中醫大新竹附醫舉行病友會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病患在得到癌症後會感到很徬徨,心情沮喪,甚至家人也不知道怎麼面對,如何照顧?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和新竹縣腸腸久久協會,在8月12日(六) 上午09:00~11:30 將舉辦病友會,由院長陳自諒和外科部長沈名吟先和病友以及家屬分享如何抗癌,再由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張巨成演講「大腸直腸癌手術後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及衛教」,並且由營養師黃琳惠說明「培養抗癌好食力」,最後邀請三位病友分享抗癌歷程。 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邵彥誠表示,其中一位病友王先生是大腸直腸癌第三期,先做放射線治療跟化學藥物治療,原本約五公分的腫瘤縮小到約兩公分,最後由達文西手術切除直腸癌,手術之後,腫瘤期別從第三期降到只剩第一期,之後接受化療,手術後已經一年半了,目前每三個月回來追蹤。王先生手術前擔心,直腸癌切除會造成他生活上的困擾,比如說頻便,失禁等問題,但術後都沒有發生,目前已經回到工作崗位,生活恢復正常,他非常樂意和癌友分享抗癌過程,希望給癌友心靈上的支撐和幫助。 營養師黃琳惠指出,癌症患者除了生食、菸酒、檳榔、毒品及特殊偏方外,飲食上沒有太多限制。為了避免體重減輕,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尤其是新鮮的蔬菜水果還有優質的蛋白質,同時避免過度加工、燒烤、精緻的飲食,都是維持體重及免疫功能的關鍵營養素。充足的熱量及蛋白質攝取,並依照個人需求或營養師規劃,考慮補充其他的營養素,例如魚油、高蛋白粉或麩醯胺酸等,不要盲目補充。 這場活動開放有興趣的民眾參與,有任何大腸直腸癌相關問題,都可以在病友會諮詢醫師和營養師。時間是8月12日(六) 上午09:00~11:30,地點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教學大樓五樓階梯會議室。
2023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開跑 ~ 重返榮耀部隊集合 支援前線去
記者呂蘋恩 / 金門報導 「15位大膽老兵帶著鋁盆及圓鍬在斗門社區集合,目的要進行坑道修繕及清淤,提供居民及遊客安全的旅遊環境,金門縣李文良副縣長在軍民一家的軍事標語前,特別感謝老兵弟兄支援前線外,特別交辦一個新的任務,要求大家配合2023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邀請曾在金門服役的弟兄返金集結。」 ▲2023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開跑 ~ 重返榮耀,部隊集合,支援前線去。(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每年在年底舉行的老兵召集令今年提早於7月15日正式啟動,曾在金門服役的弟兄,帶著可以佐證在前線服役的資料或照片,到金門任一觀光景點打卡,不僅有機會成為未來老兵特展的主角外,也能換取老兵主題酒等紀念品,歡迎曾在金門服役的弟兄們重返英雄島。 ▲2023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開跑 ~ 重返榮耀,部隊集合,支援前線去。(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表示,老兵召集令活動今年已經邁向第六年,每年會依老兵弟兄的建議調整活動設計,考量冬季溫度較低、823砲戰紀念日等相關紀念活動及老兵也想帶家人一起見證當年服役的歲月外,特別提早於7月中旬舉辦,誠摯歡迎老兵重返英雄島。 金門縣政府觀光處李銘培處長說,為避免過往在機場壅塞情形,今年另設置老兵活動專屬網(https://kinmen.veteran.tw/register),提早報名後即可加快到現場老兵報到速度;另外,今年的老兵活動網站,將持續彙整歷年的返金的軍友照片與故事,未來將舉辦各類主題的線上榮團會,也有機會放在特定的展館或活化據點中公開展示。尚義機場旅遊服務中心完成現場報到作業後,隨即就能領取老兵紀念帽,並享受金門272特約店家專屬的優惠服務;之後在金門旅遊的過程中,可以到金門植物園、莒光樓、總兵署、烈嶼鄉文化館、后麟步槍射擊體驗館及金湖飯店任一地點,提供老照片或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換取老兵紀念酒兌換卷,紀念酒換取地點則包括尚義機場金酒門市、經武坑道及金門陶瓷廠,有別以往,今年有紀念酒加購服務,好酒敬老兵,找同梯一起開心暢飲。 ▲2023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開跑 ~ 重返榮耀,部隊集合,支援前線去。(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今年的活動也沒忘記陪同老兵回來的同行親友們,只要在金門任一觀光景點合照,並標註『#金門老兵召集令』或『#我在金門OO行軍』並公開分享於臉書或IG等網路社群,憑七日內的來金機票及身分證,即可兌換老兵同行親友紀念品乙份,兌換地點則為金門陶瓷廠或獅山砲陣地旅服中心;今年特別規劃的親友紀念品是三合一的手機充電線,不僅功能強大,而且別具特色的軍事造型,只有到金門才有機會取得。 ▲2023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開跑 ~ 重返榮耀,部隊集合,支援前線去。(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何斗里里長陳福林說,老兵召集令活動深具金門特色,斗門聚落保留許多的軍事標語,地下坑道約興建於民國67年,當年由自衛隊、民防組織及附近的軍隊一起開挖興建,多年過去了,再讓老兵支援整理,忠實呈現當年軍民一家的氛圍;斗門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范姜輝強調,社區地下坑道總長度約870公尺,由於歷史悠久,仍保留當年設置時的景觀,坑道內較潮濕泥濘,建議民眾可透過老兵活動專案,與社區連絡,不僅有導覽解說還有金門紅龜粿DIY體驗課程,之後斗門坑道也會開放給老兵粉筆簽到,如同雷霆演習,尋找更多同梯的回金門。 另外,金門縣政府觀光處行銷科科長鐘立偉補充提到,活動至7月15日開跑後,截至7月22日共計有710老兵返金,家屬則有1303位,而目有三位超過90歲的老兵,特別返金參與召集令活動;此外,也是因為新冠疫情衝擊的影響,金門縣政府有接獲多通老兵退伍後首度再回來的詢問電話,考量不少都是70歲以上的老兵,特別提醒軍友與家人同行返金,確保旅遊安全;這次老兵參與斗門坑道整理活動過後,社區居民陳其德先生特別回家找到民國68年執行坑道挖掘任務的王世傳先生照片,希望能透過活動新聞傳播,找到當年執行坑道挖掘任務的弟兄,參與返金活動。
「杜蘇芮」增強為中颱 最快周一發海警、周二陸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颱風「杜蘇芮」已在周日(23日)晚間8點增強為中度颱風,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方1080公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時13公里速度,向西北轉北北西進行。預測周一(24日)晚間8點的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方810公里海面上,菲律賓東方海面航行及作業船隻應特別注意,氣象局預估,周一夜間到周二清晨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機率高,周二白天可能發布陸上颱風警報。 周一開始迎風面水氣就會稍增,東半部、基隆北海岸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清晨中南部地區及澎湖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及恆春半島沿海有長浪發生的機率,請特別注意。 氣象局預估,周二(25日)颱風接近台灣東部近海,風雨漸增,東台灣有短暫陣雨、較大雨勢,其他地區也有局部、間歇陣雨;到了周三(26日)、周四(27日)「杜蘇芮」距臺灣最近,暴風圈有機會涵蓋各地,雨勢由東向西加劇,各地嚴防大雨、豪雨及強陣風,風強浪大有長浪。直到周五(28日)颱風遠離,風雨漸緩,但各地天氣仍不穩定,各沿海風浪仍大。 氣象局特別叮嚀,「杜蘇芮」颱風直接侵襲臺灣的機率高,民眾請做好防颱準備;目前預報仍有不確定性,影響天氣的程度與颱風路徑高度相關,須留意最新氣象資訊。
解憂祭音樂節登場! 到太麻里賞花聽歌忘憂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打造臺東為療癒之都,協助太麻里鄉公所辦理「解憂祭下班音樂節」,22、23日一連兩天在華源國小舉行,並與華源村共同推廣土壤栽培的咖啡,活動包括舒壓工作坊、音樂活動及親子野餐等,還有2023南迴藝術季、「自然醒慢活祭」夏日療癒祭等活動將登場。 22日上午自然醒慢活瑜珈,讓大家放慢呼吸、伸展身體,暖暖自然醒,並舉行睡袋奔跑比賽、親子野餐等;23日除解憂市集及音樂表演,還有好夢聊癒室等,無論是因工作或生活壓力影響睡眠品質、或是無法對周遭的人訴說的話,非常適合到現場體驗。 活動邀請來自全國的表演團體,不只在地獨立創作的樂團-亞立山大,去年首次登場就引發話題的史東與酥麻樂隊,以及來自地方的古謠傳唱隊,其中更有金曲獲獎者的加持,逾十組表演者,讓大家在不同音樂氛圍下聽歌解憂。 今年解憂祭與台東香草職人-小村遠遠推出聯名商品,取材自苦橙與臺東大武聖山紅檜調配而成的社畜調養護精油;阿柔陶工作室為瞑夢音樂節量身打造的白雲與雲彩精油項鍊;金崙咖啡職人黑手咖啡嚴選,帶有茶系尾韻的淡麗果香調咖啡,以及金針山洄洄山林地方設計工作室的充氣躺椅,透過周邊商品的設計,推動地方產業。 活動也與台東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推出旅宿訂購九折的入場方案,除了推廣太麻里飲食、文化、產業職人外,為臺東觀光產業帶來新商機。
受颱風杜蘇芮影響 中華職棒宣布台東場賽事調至10/17-19原地舉行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受到颱風杜蘇芮影響,中華職棒宣布原訂7/25-27日在台東棒球村第一棒球場辦理的三場中信兄弟主場賽事;調整至10/17-19日原場地舉行。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表示,7/15日線上登記的各場次縣民回饋票券,將依序延用至10/17-19日,比賽當日下午2點起至6點止,在第一棒球場憑序號及身份證證明文件兌換票券,如當日因雨延賽,民眾可持已兌換之票券上中信兄弟官網公布場次觀看比賽。相關資訊逕上中華職棒大聯盟、中信兄弟及台東縣政府官網瀏覽。
足球紮根 宜蘭市兒童及青少年足球夏令營登場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112年宜蘭市兒童及青少年足球夏令研習營活動」,23日至27日在宜蘭河濱公園足球場舉行,透過課程設計,提升足球運動在地扎根並深入基層與校園,藉由專業教練課程指導與練習,營造樂趣與學習方式,讓足球運動更容易融入課程學習與吸收,達成足球運動扎根基層目標。 宜蘭市公所表示,活動以多元的教學方式讓兒童體驗足球的樂趣,增進足球專業技能及運動時自我安全防護的意識,在訓練與比賽過程中強化孩子的專注力與抗壓性,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提升兒童自我認同及榮譽感,讓家長們了解與認識足球運動,進而支持與鼓勵孩童的學習。 此次兒童足球夏令研習營活動,預計有40位學員報名,希望透過本次研習營,讓對於足球有興趣學童,透過專業訓練及樂趣互動,培養兒童學習更多足球技能,也期待有更多兒童未來投入足球運動行列。
憂心杜蘇芮颱風來襲 壯圍農民搶收哈密瓜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杜蘇芮颱風朝著台灣而來,宜蘭地區的稻作雖然大致上已經完成收割,但對壯圍鄉尚在收成的哈密瓜農而言,卻心憂心忡忡,連日來一邊忙著搶收瓜果及整理農用設施,一邊祈求老天庇祐,颱風能快快轉向、不要來。 對於哈密瓜的故鄉─壯圍鄉的瓜農而言,今年普遍都有好收成,而且相當搶手,但有部分農民特地採取分區輪作,調整市場供需,旺山農場就是其中之一,場方以溫室栽培,從生產季節開始,迄今仍有哈密瓜採收上市,讓內行的消費者還有優質的哈密瓜可以享用和送禮。 ▲旺山農場展售自家生產的哈密瓜。(圖∕陳木隆攝) 詎料,杜蘇芮颱風形成了!而且依據氣象預報路線,恐會登陸台灣,這對辛苦的農民無異是晴天霹靂!旺山農場主人望園興嘆的同時,不得不忙著搶收哈密瓜,即使烈日當空,汗如雨下,也不願稍作休息,因為不想讓他們投入的大半心血付諸東流。儘管如此,尚未成熟的瓜果,還是强摘不得,只能祈求上蒼保佑了。 目前,採收的哈密瓜和洋香瓜,就在旺山農場展售,個個碩大香甜,常引來路過民眾的試吃與購買,也有一些消費者會以電話預購宅配。
積極支持新住民家庭融入臺灣社會 桃園市「新˙生活DIY」計畫暖心啟動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為提升新住民在臺生活適應、與家人溝通的技巧及促進親職教育能力,桃園市政府社會局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於今(112)年7月2日、9日及23日分別在桃園市新住民文化會館與內壢家庭服務中心辦理新住民支持性服務方案「新˙生活DIY」,活動內容包含新住民生活適應暨家庭溝通技巧、增進親職教育能力及豐富的手作活動,並於活動中安排性別平等宣導,培養新住民家庭瞭解性別平等觀念。 ▲「新˙生活DIY」增進新住民親職教育能力。(圖/桃園市社會局提供) 本次活動參與者有來自大陸、越南及印尼籍的新住民及其家庭成員共同參與,活動過程藉由具趣味性的互動小遊戲、精彩的經驗故事分享等,使參與成員瞭解新住民在臺的角色、臺灣的教育與醫療相關資源、夫妻間的溝通技巧及親子溝通類型等,並讓參與者手作彩繪面具、馬賽克杯墊及精油擴香石,同時在活動過程中,由參與者進行練習與分享,使新住民及家庭成員看見彼此文化的差異,從而產生不同的想法、生活習慣及溝通方式等,更加能夠從接納、包容的角度出發,並且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技巧與家人溝通及互動。 ▲「新˙生活DIY」活動過程中,由參與者進行練習與分享,使新住民及家庭成員看見彼此文化的差異。(圖/桃園市社會局提供) 截至112年5月底,桃園市新住民人口數已達6萬5,844人,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積極投入新住民照顧服務,以「友善尊重」、「權益保障」、「多元服務」及「培力發展」為原則,本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亦透過新住民個案管理服務、辦理通譯服務及多元文化宣導等服務,創造多元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