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健康

嘉義縣助家庭照顧者喘息 體驗五分車尋「蜜」出遊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為了提供家庭照顧者喘息的機會,嘉義縣社會局委託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嘉義服務處,23日早上在嘉義蒜頭糖廠舉辦「一同來尋蜜-蒜頭糖廠五分車體驗活動」,邀請20位身心障礙者的家庭照顧者與家人們共同出遊,感受一段放鬆紓壓的時光。 弘道基金會嘉義服務處處長張儀芬說,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調查顯示,台灣的照顧者每天平均投入長達13.6小時工作,許多人因為需要調整工作型態,來適應照顧責任,更面臨收入急劇減少的挑戰,進而影響個人及家庭的財務狀況,增加生活的壓力。 今日活動透過乘坐五分車「尋蜜號」,行經蒜頭糖廠到故宮南院路段,尋覓過去糖業繁盛發展的歷史軌跡,感受大自然的悠閒氣氛,讓身障家庭照顧者在平日高壓的生活裡,重拾簡單的甜蜜滋味;在園區內另安排趣味闖關遊戲,在復古懷舊的氛圍裡輕鬆一下。 ▲家庭照顧者與家人一同出遊,感受放鬆紓壓的時光。(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社會局長張翠瑤指出,嘉義縣截至113年8月止,身心障礙者人口有3萬7千餘人,其中約8成與照顧者同住,但未能獲得足夠資源及資訊,導致照顧者支持系統薄弱,目前已建置2處身障家照服務據點、6處長照家照據點及2處身障及長照共融據點,提供個案管理、資源連結等服務,並定期舉辦照顧訓練課程、成長團體及休閒紓壓活動,有需求者可就鄰近服務據點或至社會局尋求協助,照顧路上不孤單。 若您或身邊的人正面臨因照顧身心障礙者,而產生照顧壓力的情況時,可尋求以下協助: 1.海區(東石、布袋、義竹、鹿草、水上、太保、新港、六腳):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家照暖一點」據點,連絡電話:05-3620976。 2.山區(大林、溪口、中埔、竹崎、梅山、番路、大埔、阿里山):國立中正大學「森活小聚」據點,連絡電話:05-2650070、05-2720411#22107。 3.身障及長照共融據點: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民雄服務據點連絡電話:05-3103607#17、18 朴子服務據點連絡電話:05-3620976

國際扶輪3482地區展現行動創造希望 發起根除小兒麻痺單騎橫跨萬里 象徵「最後一哩路」的勝利

記者呂蘋恩 / 台北報導 根除小兒麻痺(END Polio)關乎全球數百萬孩童的健康與未來,一直是全球公共衛生界不懈努力推動的計畫,國際扶輪長期以來更是投入資金與活動,確保這一疾病最終被徹底消滅;由國際扶輪3482地區發起【End Polio BIKE單騎橫跨亞洲萬里】行動計畫,王慎志社友5月份從新加坡國際年會啟航,為期87天橫跨亞洲8國12,500公里,完成這場艱難的挑戰,象徵根除小兒麻痺最後一哩路的勝利,呼籲大家一同見證人類健康史上最重要的時刻。 ▲王慎志社友5月份從新加坡啟航,87天橫跨亞洲8國12,500公里完成挑戰,象徵根除小兒麻痺最後一哩路的勝利(圖/主辦單位提供) 國際扶輪長年來積極參與小兒麻痺根除計畫,透過資金的籌集來採購疫苗,並持續發起各種創新的募款活動,今年【End Polio BIKE單騎橫跨亞洲萬里】行動計畫,由日城扶輪社王慎志社友親自參與,國際扶輪3482地區總監莊子華(DG Caoch)、地區秘書長陳品棋(DS Andy)、國際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副主委巴勒特 潘迪亞博士Dr.Bharat Pandya等貴賓和扶輪社員200位,共同於於新加坡國際扶輪年會揮旗啟航,共同見證這光榮時刻。 ▲王慎志社友將分享一路上的點滴故事(圖/主辦單位提供) 王慎志社友與陳國森社友的山富旅行社,共同策劃並執行了這次極具挑戰性的單車之旅。從新加坡出發,他們一路向北,穿越馬來西亞、泰國、寮國,進入中國西藏與新疆地區,挑戰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區與帕米爾高原的險峻地形。接著他們繼續行經中亞,橫跨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等國,最終到達塔吉克與阿富汗邊境,全程共計12,500公里,經歷了海拔超過5,000公尺的高原氣候以及沙漠的酷熱。 這次艱難的任務,不僅象徵了扶輪人對於根除小兒麻痺的堅定決心,更具象徵意義的是,活動的終點,王慎志社友將手中的小兒麻痺疫苗空瓶埋入土中,象徵國際扶輪終結小兒麻痺歷史性的一刻即將到來。 ▲接風慶功記者會並舉行拍賣募款餐會,所得款項將持續投入推動小兒麻痺根除計畫(圖/主辦單位提供) 為了慶祝並迎接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國際扶輪3482地區前總監莊子華與山富旅行社攜手舉辦了接風慶功記者會,誠摯邀請媒體與社會各界前來共襄盛舉。在記者會上,王慎志社友將分享一路上的點滴故事,以及這段旅程中所經歷的挑戰與感動。 除此之外,活動當天還將舉行拍賣募款餐會,所得款項將持續投入推動小兒麻痺根除計畫。國際扶輪再次呼籲社會各界關注並參與這一人類健康史上的重要時刻,扶輪人相信,在全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小兒麻痺終將徹底根除,為未來的世代帶來真正的健康與希望。

高醫舉辦嚴重氣喘照護沉浸式互動衛教展 8/19~8/30 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2022年《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全台約有200萬人受氣喘困擾,相當於每十人中就有一位氣喘患者。氣喘是一種常見也可能致命的呼吸道疾病,因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反覆出現氣道阻塞,造成胸悶、喘鳴音、夜間咳嗽等症狀。如果患者呼吸道受刺激物影響會導致呼吸困難,嚴重可能出現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狀況,但不少人氣喘發作時,完全沒有喘鳴聲,只有咳嗽,常被誤解為只是感冒而延誤治療。為讓民眾了解嚴重氣喘型別與個別治療方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於2024年8月19日至8月30日,舉辦為期兩週的「嚴重氣喘照護『型』動計劃」衛教展覽及講座,讓民眾可以更進一步檢視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高醫胸腔內科蔡明儒醫師,分享氣喘為階梯型治療,現今也有生物製劑可作為治療搭配選擇。(圖/業者提供) 在高醫啟川大樓一樓大廳登場的「嚴重氣喘照護『型』動計劃」衛教展覽還結合了科技,以生動的互動投影技術,深入淺出地介紹嗜酸性白血球型嚴重氣喘的診斷與治療方法。民眾可透過沉浸式的體驗模擬,了解如何利用血液檢測區分氣喘的嚴重程度,幫助患者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病情,並進一步掌握個人化治療的重要性。除了生動有趣的互動展覽,現場還有主任級醫師的精采衛教講座。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文正副院長強調:「患者應與醫療團隊合作,制定個人化治療計劃,確保獲得適切的治療。期望本次衛教展能提升大眾對嚴重氣喘的認識,並了解不同氣喘類型的治療方式。患者若出現氣喘症狀,應儘早諮詢醫師,以減少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高醫胸腔科醫護同仁共同呼籲,並期望透過衛教展覽與講座,提高國人對於嚴重氣喘認知。(圖/業者提供)  近一成氣喘患者屬於嚴重氣喘,血液檢測嗜酸性白血球數值是否高於150 cells/uL 氣喘治療方法通常採用階梯式用藥,初期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和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控制症狀。嚴重氣喘可以根據病因分為不同類型,其中嗜酸性白血球型是由於嗜酸性白血球數量過多引起的。嗜酸性白血球在免疫系統中負責對抗感染和調節免疫反應,當數量過多時,可能會引發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氣管腫脹和狹窄,嚴重時需急診或住院治療。高醫胸腔內科洪仁宇主任說明:「若患者需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或其他控制型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症狀,或使用這些藥物後症狀仍難以控制,即被歸類為嚴重氣喘。根據國外資料,嚴重氣喘約佔氣喘患者的5%-10%。若血液檢測顯示嗜酸性白血球數值高於150 cells/uL,則診斷為嗜酸性白血球型嚴重氣喘。」  高醫呼籲患者遵守醫囑用藥,控制氣喘維持生活品質  高醫胸腔內科蔡明儒醫師進一步補充:「嚴重氣喘症狀複雜且難以控制,會顯著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氣喘患者應遵循醫囑用藥,並定期記錄症狀變化,做好自我評估。建議及早進行血液檢測以確認氣喘的型別,從而調整治療方案。」他指出,不同類型的氣喘需要針對性治療,對於嗜酸性白血球數量偏高的患者,即使使用常規藥物仍無法控制症狀,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作為額外治療選擇。 洪仁宇主任也提醒:「如果氣喘患者家中有飼養毛小孩,應定期為毛小孩梳理毛髮,並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避免將毛小孩放在床上或沙發上,以降低過敏原的暴露。另外可以配合使用空氣清新機或過濾器,以改善空氣質量,並定期進行徹底清掃,降低急性發作的風險。」 高醫舉辦為期兩週的「嚴重氣喘照護『型』動計劃」衛教展,透過互動體驗和衛教講座,提升民眾對於嚴重氣喘疾病的認知。進而建立正確的呼吸道健康觀念,促使民眾檢視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提醒患者需遵循醫囑用藥,若氣喘仍無法控制,可能為嚴重型氣喘。歡迎大眾參觀並參與本次展覽,讓每一位氣喘患者都能享有更健康的生活。

旗山醫院副院長張峻瑋 低體溫療法讓嚴重腦傷併顱內高壓病人重獲新生

記者 施宇寬/高雄報導 衛生福利部所屬的旗山醫院,副院長兼神經外科主任張峻瑋以低體溫治療法,讓嚴重腦傷併發顱內高壓的病患獲得重生,這項剛剛獲得全民健保通過支付的低體溫治療法,不僅造福國民,更堪稱是台灣醫療史的一個里程碑。 張峻瑋醫師接受睿傳媒專訪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詳細介紹低體溫療法,他說,低體溫治療之前是對於非外傷導致的心室顫動或是無脈搏的心室心搏過速所造成的心跳停止為主,適用年齡大概介於18到75歲之間。此次針對於頭部外傷造成的腦壓增高,為避免腦內腫脹,腦壓增高,血流灌注不足造成細胞的損傷或死亡,使用低體溫治療減緩腦部細胞的傷害,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張醫師指出,在正常情況下,低體溫可以減少大腦的電活性,體溫每減少一度可以減少6到8 %的腦氧氣代謝率。低體溫治療可以改善缺氧後的腦損傷,也可以使人體代謝速率及氧氣的消耗率下降並且抑制自由基反應、減緩分解酵素的活性。 張峻瑋表示,在嚴重頭部外傷合併腦腫病人,若接受顱骨切除手術後腦壓仍超過20mmHg持續10分鐘以上,就可以開始啟動低體溫治療。治療中須嚴密監測病患體溫的變化、意識的變化以及在低體溫治療過程中副作用的變化。(如電解質異常、凝血功能異常、感染及敗血症的發生)都是相當重要的。 張峻瑋醫師也提供了成功的個案與大家分享。 ▲林姓患者逐漸恢復損傷的神經功能並清醒順利出院。(圖/旗山醫院提供) 63歲林姓患者於去年晚上六點左右被發現倒臥在土地公廟旁空地,頭部出血,意識不清,由119送入旗山急診救治後,診斷為嚴重頭部外傷合併右側急性硬腦膜下出血,經院方立刻安排緊急開顱手術救治後保住一命。 術後因腦傷嚴重導致腦壓極高使病患持續陷入重度昏迷狀況。所幸旗山醫院張峻瑋醫師立即啟用健保最新通過的低體溫治療,將病人體溫控制在低於正常體溫的33度C來保護腦細胞。經過一個多禮拜的細心治療,病患從完全昏迷到順利拔管,恢復意識後轉至普通病房。隨後院方也立即安排復健及中醫針灸介入整合治療,加上醫院新進的高壓氧療法,讓病人逐漸恢復損傷的神經功能並清醒順利出院。 ▲林姓患者後續回診狀況良好。(圖/旗山醫院提供) 頭部受傷之後,腦內的出血及腦組織腫脹會引起顱內壓升高,導致頭部血液灌流不足、腦組織壞死,嚴重將成為植物人、甚至死亡。過去,傳統治療的成效有限,而現今低體溫治療能改變過去的困境,以降低病患體溫的方式,達到降低腦部耗氧避免破壞腦組織,來減輕發炎、腦水腫及神經細胞受損等問題,幫助腦傷病患降低腦壓、減少腦組織損傷的範圍,也提升康復的機會。因此,針對嚴重腦損傷病患,除了經由手術及藥物治療外,合併低體溫治療,將能有效防止傷害程度進一步惡化並保存神經功能。 神經外科張峻瑋副院長表示,如今低體溫治療已納入健保給付,旗山醫院數年前就引進這一項先進治療。一開始是使用在到院前心跳停止病患,急救恢復心跳後用以保護腦細胞的缺氧損傷,讓病患能順利甦醒。現在也開始使用在嚴重腦傷的病人身上,事實證明的確對此類病人有很好的成效,相信此先進的低體溫治療引進旗山醫院之後,對旗美九區的偏鄉居民來說是一大福音。# 旗山醫院副院長暨神經外科主任-張峻瑋醫師 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副院長暨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中華民國神經外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神經脊椎外科專科醫師、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德國Johannes Gutenberg大學微創脊椎手術研習  

滑不動!手指受傷無法滑手機 博愛醫師特製手指固定器助復健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30歲上班族阿惠(化名)因車禍導致左手指疼痛、關節活動不順暢,近2個月來滑手機、電腦打字都受影響,日前前往羅東博愛醫院求診,骨科醫師宋卓俍檢查發現,手指指骨骨折合併近端指間關節半脫位問題,手術後特製手指外固定器,讓阿惠的手指得以在復健下重拾原本的靈活。 博愛醫院表示,阿惠車禍傷及左食指,原先以為小傷而不以為意,但因手指使用頻繁且持續疼痛,遂前來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門診就診,經骨X光檢查後,發現左食指中段指骨骨折,同時關節面出現損傷,近端指間關節也出現半脫位狀況,醫師宋卓俍評估,由於受傷已接近2個月,已有些許關節開始僵硬,若以傳統骨釘做內部固定,等到骨折癒合後才做復健運動,勢必會面臨更嚴重的肌腱沾黏及關節僵硬的問題,與病人討論後,決定採用能同時處理骨折復位及關節面損傷,術後又可以馬上讓關節活動、避免僵硬的手術方式。 宋卓俍表示,手術的第一部分,採用手指掌側板關節成形術,讓掌側板連同骨折碎片一同復位,重建指間關節受損的關節面,讓關節恢復穩定。第二部分,以醫用鋼線凹製出「Suzuki牽引式外固定器」,在有彈性的橡皮圈牽引下,手指關節會有足夠的穩定度,因此手術後即可開始做關節活動度的復健,避免關節僵硬及肌腱沾黏的狀況。 宋卓俍解釋,手指功能重點為靈活度,因此術後順利恢復的關鍵在於即時進行彎曲與伸直的復健運動。「Suzuki牽引式外固定器」能讓病人在術後便開始做關節活動復健,避免指節骨頭長期不活動產生沾黏,也具備一定的穩定度,讓關節面骨折處穩穩不移位。術前,阿惠的左食指近端指間關節活動度約0~30度且會疼痛,術後活動度可以增加到90度,疼痛感也漸消失,外固定器一個月後拆除,阿惠的手指已能正常使用。 宋卓俍提醒,手指受傷常第一時間被誤以為外傷而輕忽,但手指關節脫位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患部癒合不良,影響工作與生活,不可不慎。施加骨外固定器固定,提供骨折穩定的支托,兼具骨折關節的固定治療與適度活動,雖然支架可能造成短期生活上不便,但長期下來卻能縮減復健時間,讓患部儘早恢復。

M痘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疾管署升非洲7國旅遊警戒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在非洲升溫的M痘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5)日指出,即日起,調升剛果民主共和國等7國家旅遊疫情建議。  WHO14日宣布,在非洲升溫的M痘疫情現在已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此為世衛發出的最高級別警示。疾管署表示,即日起,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並將此國鄰近已有疫情、或已出現Ib型病毒的國家,包括中非共和國、剛果、蒲隆地、肯亞、盧安達、烏干達等6國,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  疾管署指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監測,此波非洲疫情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爆發中心,今年報告病例數逾1萬5600例、共造成537例死亡。主因為能快速傳播的Ib型病毒開始流行,並透過人際接觸擴散至周邊國家;目前已知Ib型病毒可能主要透過性行為和家庭接觸傳播,感染者多為年輕成人和兒童。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與先前全球流行的IIb亞型相比,Ib亞型僅需一般人際接觸就會感染,傳播力較強,且致死率達3.6%,為IIb亞型的18倍。  羅一鈞指出,因應國際M痘疫情,預定於明日召開民間團體座談會,加強社群宣導,且最快下週將邀集感染症相關領域專家、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各區指揮官等,依專家建議研議強化M痘防治策略及調整疫苗接種對象。  羅一鈞說,現有M痘疫苗對Ib亞型也有保護力,呼籲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民眾如前往高風險國家或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旅遊期間建議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的高風險場域,也應避免接觸或食用野生動物。  在防疫量能方面,疾管署表示,目前國內M痘疫苗庫存約有2萬瓶,年底將再進貨1萬瓶,共可提供7萬至8萬人次接種,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有約440人份。

「自然醒慢活祭」產業媒合平台開幕 療癒力量深耕臺東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東縣「自然醒慢活祭」產業媒合平台,15日開幕,縣長饒慶鈴表示,除了串聯臺東療癒師資及產業資源外,也開放相關領域申請使用場地,期待未來持續結合國內外身心靈領域師資及地方社區、藝術文化、在地旅宿等領域,讓更多民眾感受到臺東無以取代的自然環境療癒能量。 饒慶鈴說,「自然醒慢活祭」自2021年創辦至今,迄2024年6月底共舉辦160場次活動,總計超過300位身心靈領域師資與演出團隊、串聯近百個地方社區及產業單位、超過35,000人次參與。完整運用臺東天然資源舉辦瑜珈、靜心冥想、聲波療癒、飲食療癒、芳香療癒、肢體療癒、藝術療癒等各類型沉浸式體驗活動,不僅呼應全球自然療癒熱潮,也為臺東串聯出珍貴的身心靈療癒地圖。 位於寶町藝文中心日式建築群的「自然醒慢活祭」產業媒合平台,同時肩負著打造臺東身心靈產業基地的使命,除了串聯臺東療癒師資及產業資源外,也開放相關領域申請使用場地,包括公益活動、師資培力、藝文展演、講座、讀書會等推動身心靈療癒產業相關的活動,皆可提出場地申請。期待未來持續串聯國內外身心靈領域師資及地方社區、藝術文化、在地旅宿等領域,讓更多民眾感受到臺東無以取代的自然環境療癒能量。 「自然醒慢活祭」今年下半年將持續在臺東各地舉辦不同型態療癒活動,相關訊息可鎖定並追蹤官方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tungSpiritFestival/)或官方網站(https://www.taitungspiritfestival.tw/)。「自然醒慢活祭」產業媒合平台地址在950台東市中山路166號(寶町藝文中心),電話:089-238696。

鈺齊國際集團捐贈行動醫療車 挹注雲林偏鄉醫療量能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在雲林縣政府努力下,成功協力鈺齊國際集團,一起守護雲林偏鄉鄉親健康,於今(14)日上午在親民空間舉辦「行動醫療車捐贈儀式暨草嶺醫療照護加值方案」,縣長張麗善親自感謝鈺齊國際集團董事長林文智先生與總經理廖芳祝女士慷慨解囊捐贈行動醫療車,同時與衛生局長曾春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副院長何宗憲、衛生福利部簡任技正李中月、古坑鄉長林慧如等人共同啟動 「草嶺醫療照護加值方案」,為草嶺地區鄉親健康及遊客平安再升級。 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為解決草嶺鄉親就醫不便及因應該地日益增多觀光客的緊急救護需求,雲林縣衞生局結合轄內臺大、成大、若瑟、雲基、中國北港、雲長等6家急救責任醫院合作自今(113)年2月起推出「草嶺假日急救醫療站」」,7月1日起由臺大及成大每月上山辦理「草嶺地區巡迴醫療」。 ▲行動醫療車係經特殊設計打造,配備有行動診間、生理監測儀及AED等設備,讓醫療團隊「如虎添翼」能遊走服務於本縣偏鄉地區。(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曾春美表示,透過雲林縣工業會理事長林萬宗的媒合,董事長林文智先生與總經理廖芳祝女士捐贈雲林縣政府一輛行動醫療車,這輛醫療車係經特殊設計打造,配備有行動診間、生理監測儀及AED等設備,讓醫療團隊「如虎添翼」能遊走服務於本縣偏鄉地區。未來再搭配遠距視訊裝備與各大醫院進行遠距視訊醫療,便能同時解決距離與專科人力不足的問題,達到真正醫療無障礙的目標。感謝鈺齊國際集團的善擧不僅僅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也結合各界的力量讓雲林偏鄉的醫療照護跨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鈺齊國際集團董事長林文智表示,感謝雲林縣政府推動「偏鄉有愛,醫療無礙」政策,讓他們有機會奉獻心力,捐贈行動醫療車來回饋社會、關懷弱勢群體,希望能夠為縣民帶來健康和幸福。

即食夯樹豆輕鬆好上桌 富含蛋白質零膽固醇及膳食纖維 可鹹可甜口味多元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樹豆(Cajanus cajan (L.) Millsp.) 又名勇士豆,是臺東地區南迴線原民部落重要雜糧作物及傳統食材,食用方式有籽實鮮食與曬乾後貯存販售。成熟種子可以單獨煮食,若雜味太重,可先用川燙法或加食茱萸(別名紅刺蔥),口感更覺鮮美、燉排骨湯或燉豬腳湯(加鹽等調味料)、樹豆湯(加糖夏季清涼解渴用)、香椿樹豆湯(添加香椿嫩芽或葉,酌量加鹽等調味料)、樹豆米飯、樹豆雜糧粥、樹豆補酒(黑色樹豆炒熟,1/3的乾豆、2/3米酒浸泡2~3個月後飲用),再者種子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利水消暑、止血止痢的效用,足見樹豆的用途頗為廣泛。 ▲臺東場研發食譜,情定石榴樹豆心、樹豆邂逅傾城戀。(圖片來源/臺東區農改場)  市售樹豆多為真空包裝之乾籽實,消費者直接面臨的問題便是籽實怎麼煮?如何才能煮到鬆軟好吃?因樹豆籽實種皮較厚,一般熬煮不僅費時且不易掌握訣竅,以至於應用受限。臺東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即食樹豆加工技術,籽實成品復水性佳,浸泡熱水5-10分鐘或冷水20分鐘即可料理入菜,縱使煮成湯品仍能維持其良好口感,外觀不易塌陷變形。直接用於煮飯、料理、甜品、冰品及沖泡飲品皆宜,若與米飯一起蒸煮,風味口感俱佳,省時便利,徹底打破傳統樹豆不易烹煮印象。臺東農改場特別邀請臺北新銳餐廳TABLEAU以當代料理手法,將樹豆融入日常料理。即食樹豆又可作為休閒食品食用,隨時補充餐與餐之間的營養及能量,具產業應用潛力,有助於擴展樹豆行銷市場,由傳統應用基礎躍變為創新即食產品。 ▲開花初期的樹豆。(圖片來源/臺東區農改場) 即食樹豆產品獨具巧思,藉由簡化加工製程技術,方便農友或農企業承接應用,所製成品水活性及含水率皆低,便於常溫保存,更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即食樹豆營養成分豐富,分析其每100公克籽實熱量387.6大卡、蛋白質25.5公克、碳水化合物69.0公克、膳食纖維24.6公克、糖1.6公克、脂肪1.6公克、鈉5毫克,且含有多種必需胺基酸,尤以樹豆臺東3號產品之總花青素含量約14.9毫克,類黃酮含量約150毫克最豐富,由於其蛋白質、低鈉、零膽固醇及富含膳食纖維特點,具有發展為銀髮友善食品之潛力。 ▲樹豆養生餐,樹豆糯米飯。(圖片來源/臺東區農改場) 樹豆為全榖雜糧家族成員之一,植物分類雖為豆科作物但卻無引發過敏原的大豆成分,屬非過敏原食材,可替代精緻澱粉食物來源,增加人體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的攝取,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足感,減少攝取過多熱量,降低抗代謝症候群之風險。樹豆無論是白色、茶褐色、紅色或黑色種皮,其乾籽實皆適用於本項加工技術。即食樹豆輕鬆解決炊煮的長時間等待,符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步調,快速上菜,風味富足,兼顧營養與便利。臺東農改場開發的即食夯樹豆無添加任何調味,完全掌握原型食物之發展趨勢,做為零食點心開發食材時,可鹹可甜,口味多元,未來臺東農改場將持續開發即食樹豆產品,促進原住民族樹豆產業發展。# ▲樹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無極道門玉辰禪修道院熱心公益 捐贈復康巴士助長照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無極道門玉辰禪修道院匯集信眾捐款,11日捐贈第2輛復康巴士給嘉義縣社會局,協助長照及身障交通接送服務,社會局長張翠瑤代表縣長翁章梁致贈感謝狀,感謝無極道門玉辰禪修道院熱心公益,讓有長期照顧需求的家庭,可以減輕負擔。 無極道門玉辰禪修道院住持呂營輝表示,修道院在去年五月時捐贈嘉義縣社會局1台復康巴士,後來看見許多長照民眾及身障者仍有就醫需求,今年再次捐贈復康巴士,藉此關心有長照需求的民眾。捐車費用皆來自修道院內師兄師姐的奉獻,將善款一點一滴聚沙成塔,成就每次捐車善舉,希望幫助失能民眾更便利的就醫。▲社會社會局長張翠瑤代表縣長翁章梁致贈感謝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社會局指出,嘉義縣目前共有63輛特約長照交通車,本次受贈車輛將交給嘉義縣脊髓損傷者協會,民眾有就醫、洗腎、復健需求時可預約搭乘,很高興看見無極道門玉辰禪修道院的愛心散播在嘉義縣各個角落。 社會局長張翠瑤表示,脊髓損傷者協會多年來致力協助脊髓損傷者完成運動、生活自理、職業訓練、協助就業、復健、居住等服務,也承接嘉義縣身障日間照顧服務,相信脊髓損傷者協會收到車輛後,可以讓長者及身障朋友的生活品質變得更好。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