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屏東傑出演藝團隊接力演出 傳遞華夏客家文化之美
記者覃超君/臺東報導 屏東傑出演藝團隊藍衫樂舞團、蘇家班掌中劇坊,分別於11月4日、11日在屏東演藝廳音樂廳、實驗劇場帶來精彩演出,透過演藝團隊傑出的表演,不斷精進藝文團隊表演創作能力,提供表演舞台扶植團隊穩定營運。 首先登場的是11月4日晚間7時半以「移墾」和「耕讀」為主題,深入探討六堆客家文化核心價值觀的《歸來‧六堆》,由藍衫樂舞團在屏東演藝廳音樂廳演出。這部作品透過舞蹈,呈現了六堆先民對家園的珍愛和對傳統的傳承,旨在呼喚後代子孫不忘祖宗言,弘揚六堆客家的文化精神,傳遞華夏文化之美。 ▲蘇家班掌中劇坊11月11日將於屏東演藝廳實驗劇場演出《所羅門王的金鑰匙》。(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蘇家班掌中劇坊於11月11日下午3時,在屏東演藝廳實驗劇場演出《所羅門王的金鑰匙》,故事描述了劇團團長阿財因得到一本傳說中能致富的劇本,開啟了一場與魔靈爭戰的奇幻冒險。本場演出不僅融入了法國布袋戲藝術大師楊輝的戲劇指導,還結合了台灣金光布袋戲的演繹手法,呈現出一場輕鬆、活潑又富有刺激性的親子劇場。 兩場節目購票請洽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屏東藝遊卡會員享購票75折-8折優惠,每卡限購4張,欲了解更多活動資訊,請瀏覽屏東藝遊網站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官網。#
「薪傳歌仔戲劇團」致力傳承與推廣 為傳統藝術傳遞文化魅力
記者秦毅君/彰化報導 「薪傳歌仔戲劇團」由國寶藝師廖瓊枝老師所創辦,廖老師於1988年獲頒教育部薪傳獎,為開拓更寬廣的薪傳之路,成立「薪傳歌仔戲劇團」,以實踐傳統歌仔戲的傳承精神,推出許多內台經典劇目。劇團以其細膩的身段與優美的唱腔,堅持傳統歌仔戲的演出風格,使歌仔戲藝術持續地精緻化,「具備高度的專業戲劇素養,深耕歌仔戲人才培育與舞台培力」更是劇團多年來致力於演出、傳承與推廣工作所堅持的原則與理念,使薪傳歌仔戲劇團從2013至2023年連年獲得文化部及國藝會評選為年度演藝團隊。 ▲「薪傳歌仔戲劇團」伸港福安宮演出,做為巡演的終點。(圖/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連年推出的「傳統藝術開枝散葉-民間劇場重塑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擇選全國各地適合的宮廟廟埕,或戶外廣場辦理傳統戲曲演出。今年度的彰化場次,由彰化縣政府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共同主辦,年初已於3月份在大村鄉大庄慈雲寺演出三天。在臺南市、新北市的場次演出完畢後,又再度回到彰化,來到伸港福安宮演出,做為巡演的終點。前兩日分別由高雄市的「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帶來《蒼狼血印》,以及台南市的「鶯藝歌劇團」演出《五府千歲與萬善爺》;22日晚間則是由「薪傳歌仔戲劇團」帶來膾炙人口的劇碼《三人五目》。 ▲「薪傳歌仔戲劇團」帶來膾炙人口的劇碼《三人五目》。(圖/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本次演出的劇碼《三人五目》是民眾耳熟能詳的故事,媒婆崔水好熱中撮合世間男女,這次以其三寸不爛之舌撮合獨眼小姐與跛腳公子的好姻緣,情節詼諧幽默,令人捧腹大笑,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薪傳歌仔戲劇團」帶來膾炙人口的劇碼《三人五目》。(圖/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今年度「傳統藝術開枝散葉計畫」在彰化伸港福安宮的演出中畫下了完美的句點,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開枝散葉計畫多年,讓傳統戲曲深入常民生活,重新體驗傳統戲曲的親和力,傳遞優質的傳統戲曲促使現代人能欣賞與感受,讓文化得以傳承。# ▲傳遞優質的傳統戲曲促使現代人能欣賞與感受,讓文化得以傳承。(圖/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臺東原住民文化「原物志」原民之美 分享原民資產保存成果
記者秦毅君/臺東報導 悠久而複雜的遷移演化史,使臺灣擁有語言、文化互異的族群多達二、三十種,為全世界南島語族語言、文化最分歧之地區,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針對館藏千餘件原住民族文物,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進行系統性文物普查,並指定其中5案6件原民文物成為臺東縣文化資產古物,今年與南藝大再度合作將研究成果集結成《原物志》一書出版。藉由文物普查與新書保存臺東原民文化,預計將書籍配送至各鄉鎮市立圖書館,分享原民文物的珍貴知識與文化,讓臺東原民之美讓更多人看到。 ▲10月21日《原物志》新書發表會,進行新書開箱儀式。(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文化資產科提供) 臺東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原住民族,作為這片土地最早的居民,他們的故事與歷史,是獨特且無法抹滅的一部分。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針對館藏原住民族文物,啟動一系列文物普查數位建檔、文化資產價值調查研究。對於這份豐富的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凝聚成《原物志》這本書,記錄了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古物的珍貴知識與訊息,透過藝術史的研究與科學方法,分享原住民族的物質文化,傳遞文化給後人。 ▲南藝大盧泰康教授。(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文化資產科提供) 縣府自106年起委託南藝大盧泰康與邵慶旺老師團隊,展開對文化處館藏原住民族文物的全面性普查工作;隨後於108年啟動第二階段的深入調查研究,透過嚴謹的藝術史探究與科學檢測,揭示這些文物的重要文化資產價值。其中6件文物更因第二階段調查研究的成果,獲得指定為文化資產古物的殊榮。 ▲南藝大邵慶旺專任助理教授。(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文化資產科提供) 《原物志》一書收納了臺東縣文化資產古物「雅美(達悟)族銀質頭盔」、「雅美(達悟)族陶罐」、「古陶壺(排灣/魯凱族)」、「阿美族陶罐」及「排灣族複串琉璃珠胸飾」及藤盒的精彩研究成果,全書內容豐富,顯示臺東原住民族文化之厚實。#
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周公法鬥桃花女」 國寶級藝師10/14豐原登台
記者秦毅君/臺中報導 10月14日在臺中豐原登場的「藝起Art go go—山海屯城四方起藝」系列活動,將於這週六10月14日晚間7時30分邀請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在豐原區葫蘆墩文化中心戶外廣場演出《周公法鬥桃花女》,由台灣第一丑角國寶級藝師陳勝在、當家小旦鄭雅升將領銜主演。 ▲明華園日字戲劇團「藝啟微笑-藝展風華」。(圖/台中市政府文化局表演藝術科提供) 去年「藝起Art go go」匯演也邀請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在葫蘆墩文化中心戶外廣場演出《猩猩膽》,現場近2千位民眾一同觀賞,佳評如潮。今年再次邀請明華園日字戲劇團演出經典大戲《周公法鬥桃花女》,這部作品為明華園首席編導、國家文藝獎得主陳勝國導演所編撰,故事節奏流暢、內涵華夏傳統禮俗教育意義,劇場式舞台轉場效果尤為人稱讚,是歌仔戲界首屈一指地華麗精湛演出作品。 ▲明華園日字戲劇團演出「周公法鬥桃花女」。(圖/台中市政府文化局表演藝術科提供) 在後疫情時代,盼藉由「丑藝與女戲」的表演藝術能量,正向傳遞給社會大眾,《周公法鬥桃花女》故事融合民間信仰真武大帝傳說、台灣嫁娶禮俗,觀眾可藉由觀戲了解嫁娶時常有的繁文縟節,而八百二十歲長壽仙人彭煎(彭祖)求仙壽過程也巧妙融入劇情,劇中鬥法、戰智慧、詼諧笑料不斷。 ▲明華園日字戲劇團演出「周公法鬥桃花女」。(圖/台中市政府文化局表演藝術科提供) 「藝起Art go go—山海屯城四方起藝」系列活動好戲連連,節目內容包含現代戲劇、馬戲、唸歌、掌中劇及歌仔戲等,將持續至12月3日止。10月另有君舞蹈劇場、台灣揚琴樂團、台灣音樂世紀樂團、凡徒表演藝術及台灣青年管樂團在歌劇院登場,大開劇團在中山堂,以及瓊瑢舞蹈團在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奏廳帶來精彩劇作。民眾可至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網站「台中市文化局 2023 TCPA+」品牌旗艦館(https://www.opentix.life/o/tcpa)查詢更多節目資訊。#
112國慶焰火在臺中 一日暢遊
(記者黄琪雅/台中報導) 大家若沒有趕上前幾日國慶週的系列活動,趕緊安排國慶日來台中一日遊吧。今年的國慶焰火將於10月10日當晚8點起在台中最大的都會公園—中央公園璀璨登場,將結合爵士風格配樂,連續施放36分鐘,近3萬發的焰火彈。期間一大亮點是在8點30分時將展開無人機搭載煙火的精彩表演。 國慶日當晚除了璀璨焰火表演外,中央球場區邀請到全台許多街藝好手前來表演。自傍晚5點起,至7點30分,包括了鋼鐵特技、魔術雜耍互動秀、大型氣球秀、國際級扯鈴秀等。街藝匯演沒有設置舞台,讓觀眾可以更融入於表演中。而在漢翔公司南側草皮的主舞台區將由聶雲、曲艾玲主持,自晚間5點30分起有一連串的表演,包括舞蹈、樂團及知名藝人演出,直到晚間9點30分。因此大家在看完焰火表演後,別急著離場,欣賞演出的同時,亦可以疏散離場人潮。 ▲有「街頭小太陽」之稱的魔術互動表演藝人—周子益。(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政府規劃了國慶焰火的「合適觀賞點」和「次佳觀賞點」共15處,讓大家可以不一定要擠進會場才能觀賞到璀璨焰火。當然,若想近距離觀賞焰火,首選就是焰火施放現場的中央公園裡的停機坪,地點寬敞且臨場感十足,大家記得早些前往卡位。 ▲國慶焰火「最佳」和「次佳」15處建議觀賞點。(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中央公園「主舞台」、「街頭藝人匯演場地」和「民眾觀賞區」。(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交通方面,建議大家多使用大眾交通運輸前往。搭乘高鐵或捷運,可搭乘至「文華高中站」或是「文心櫻花站」,沿指標再步行20分鐘左右到會場。亦可搭乘捷運到「市政府站」再轉乘市府線接駁車。搭乘火車,則建議於台鐵松竹站下車,再轉乘「松竹線」接駁車。接駁車往會場時間為下午4時至晚間8時;離開會場往接駁站的時間為晚間8時30分至晚間10時30分,原則上10分鐘一班車,乘滿即發車。大家可以視自身情況把握搭車時間。(交通路線的詳細資訊請見台中市政府官網) 另外,會場周圍亦有設置停車處,大家可以透過網址查詢,可點擊「導航」,並提供最新剩餘車格資訊。 ▲搭乘接駁車及捷運的交通資訊。(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交通管制資訊。(圖/臺中市政府交通局提供) 在晚間「璀璨國慶之夜」來臨前,大家可以參考台中市政府推出的「山城悠揚爵士行」、「海線濱海夕陽遊」、「屯區親子歡樂行」等特色之旅,把握連假最後一天,規劃出適合自己的國慶一日暢遊。 ▲山城爵士悠揚行。(圖/臺中觀光旅遊局提供) ▲濱海夕陽遊。(圖/臺中觀光旅遊局提供) ▲屯區親子歡樂行。(圖/臺中觀光旅遊局提供)
「雙城情緣」音樂會10/13壯盛登場 經典之夜奏響璀璨樂章
記者秦毅君/臺南報導 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和高雄市國樂團聯演的「雙城情緣」音樂會,將在10月13日晚間於臺南文化中心盛大開演,共同奏響璀璨的樂章。本場演出由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團長、知名指揮家黃光佑領銜,為南台灣音樂史留下美好印記。 ▲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聯合高雄市國樂團,共同奏響璀璨的音樂會。(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長期以來,「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和「高雄市國樂團」以專業和奉獻精神深耕國樂領域,持續不斷地精進藝術表現。他們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演出,為觀眾帶來多元化的音樂體驗,同時也為國樂的長遠未來鋪平了道路。此次的「雙城情緣」,是兩大樂團繼2013年的【如果遇見秋天,在臺南。】和【中秋鳴樂】,以及2023年的【梁祝琴緣】之後的第四次聯袂演出,音樂會的編制多達80人,讓國樂的層次更加豐盈充沛。 本次公演在獨奏家的安排上亦見巧思,雙打擊協奏曲《龍年新世紀-太陽》邀請了兩團擊樂高手林芝妏和王盈智,雙二胡協奏曲《楚頌》則由兩團二胡精銳張仕杰和陳思潓擔綱。這樣的安排展現了南臺灣國樂的高水準和多樣性。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喜逢「中華民國國樂學會」創立七十週年,全台以不同方式歡慶此一樂界盛事,感念國樂前輩們自始即堅持從創作中找尋並保存對這塊土地的情感與聲音,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舉辦了「國樂學會創作發表會-合奏作品」網路票選,旨在掌握本世代臺灣國樂的脈絡,並於此次演出得票最高的兩首作品:劉昱昀的《大稻埕邊的亭仔腳》及朱雲嵩的《遶境隨想》,充分體現了國樂的傳承與創新。前者讓聽眾感受到「大稻埕」不僅是個物產集散地,更是臺灣新文化運動的發跡地;後者則演繹香火繚繞、鐘鼓齊鳴的場景,萬民虔誠的心靈在樂音中得以昇華圓滿。 音樂具有超越時空和跨越族群的特質,是形成多元文化的珍貴元素。「雙城情緣」經典之夜無疑展現了此一特質。開場的《龍年新世紀》是關迺忠大師完成於21世紀第一個龍年的經典之作,本次演出第一樂章〈太陽〉,搶鮮迎接2024的龍年,太陽是光和熱的源泉,也代表著信念和力量,全曲充滿祝福的美意。李博禪的《楚頌》,透過二胡娓娓道出:柔情虞姬和英勇項羽在烽火中長相廝守的淒美愛情。作品採奏鳴曲式,用「英雄」主題與副主題「愛情」交織貫穿整曲。旋律間的氣韻考驗著演奏家如何扮演英雄美人,動靜綿延,情意深遠的形象生動鮮明。趙季平的《鄉愁》融合了藝術性和鄉土性,「鄉愁」是許多人心中一種說不出的隱痛,也是孤獨無助時強而有力的精神支撐,此曲兼具傳統與創新,傳達了深厚的情感。彭修文的《秦・兵馬俑幻想曲》則寫秦代士兵長年行役,離別故土和妻兒父母殷殷期盼的心情。六首樂曲,樂思層層遞進。經典之夜,樂音經典,觀眾不僅欣賞到兩大樂團的出色演奏,更能感受到音樂世界的廣闊和無限深遠。 「雙城情緣」於10月13日(週五)晚上7:30,假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票價為:300、500、800、1000、1200元,購票請洽OPENTIX售票系統,或逕赴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歸仁區信義南路78號;Tel:06-3306505)、7-ELEVEN ibon 便利生活站皆可輕鬆購得。另外,18至21歲青年朋友使用「青年文化幣」購買音樂會門票,可享超級購票優惠及「限量、專屬」青年席位。#
「鼎昌號」李宅保存再生計畫 揭開屏東市百年老宅神秘面紗
記者秦毅君/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現正進行屏東市「鼎昌號」李宅保存再生計畫,積極發掘潛在文化資產與推動歷史再造場域,為了讓民眾了解老建築保存與再生的多樣工法,縣府城鄉發展處將於10月13日開放鼎昌號參觀,由修復建築師講解修繕過程,歡迎民眾報名參加。 ▲屏東市「鼎昌號」李宅空拍圖。(圖/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提供) 城鄉處指出,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係文化部針對尚未具備文化資產身份,卻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老建築,補助所有權人進行維護與保存,並委由縣府代辦機關推動,目前縣內執行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中,鼎昌號李宅為具有豐富歷史脈絡的補助標的。鼎昌號李宅鄰近萬年溪畔,是座擁有華美庭院與建築的精緻老建築,隨著時空轉換,漸漸被繁華的城市發展掩上了面紗。然而李氏家族渡台奮發,在屏東白手翻身鉅富等等事蹟,代表著台灣近代史興衰起伏,饒具歷史文化意涵。 城鄉處期盼透過活化老宅,串聯縣內各族群的生活足跡,讓在地的歷史紋理、地景風貌,經由保存與再生手法,持續傳承與深化。目前鼎昌號修復工程已進入尾聲,城鄉處特別開放參觀,邀請民眾參與,由李宅委託規畫團隊林光浩建築師,講解修復李宅的歷程,及分享接觸修復老建築經驗中的種種故事,更希望藉由民眾沈浸老屋環繞場域氛圍,能更珍惜身旁的老建築。活動時間為10月13日下午2時於屏東「鼎昌號」李宅(屏東市自由路121號)辦理,歡迎有興趣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相關訊息請洽詢城鄉發展處建築管理科,電話:08-7320415轉3341、縣府輔導團隊社團法人屏東縣建築師公會,電話:08-7326714。
「與家人的幸福時光」台南徵集老照片活動開跑
記者葉瑛吟/台南報導 還記得小時候全家人一起坐在阿嬤家三合院前的龍眼樹下,泡茶聊天,或是跟爸媽與街坊鄰居齊聚廟口,熱鬧看戲的回憶嗎?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鼓勵市民朋友們透過翻閱家中老照片,回憶家人相處點滴並促進不同世代經驗交流,傳承延續家庭的記憶,自今(2)日至11/17(星期五)辦理「與家人的幸福時光」老照片徵集活動。 本次徵集民國80年(含)以前在臺南拍攝,以家人日常生活為主題的照片,希望透過照片徵集及文字紀錄,讓每個家庭再次回味人生中的各個重要時刻,將以前記錄下來的歷史珍貴畫面,與家人分享美好記憶,進而增進不同世代間的交流,讓家人關係更為緊密,透過徵集民眾於臺南拍攝之照片,尋找臺南不同時期之復刻風華,將臺南之美持續傳揚下去。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因應臺灣於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家人相處時間也增長,父母與子女的互動及祖孫隔代間互動,皆為家庭教育關注的重心,期待透過本活動,讓大家在忙碌生活之餘,放下手邊工作,共同翻閱家中相簿找尋珍視的老照片,激發家人情感鏈結。 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張冰嫈提及,每一張老照片背後皆有一段故事,不論是和另一半走入婚禮的重要時刻、家有新生兒誕生或是家人出外旅遊踏青等,都是與家人相聚的幸福時光,藉由尋找合適的照片參加活動做為媒介,拉進家庭成員距離,重溫美好回憶。 家庭教育中心補充,將從投件作品中評選出特優3名、優選5名、佳作10名,共18名,預計12月15日(星期五)前於「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官網及FB粉絲專頁公布得獎名單,獲獎老照片將於113年5月國際家庭日慶祝活動展出,期待與大家分享老照片的故事。歡迎市民朋友踴躍投件並分享活動訊息,詳情請參閱「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family)。
廖仁彬•謝玉花「行萬里路,以自然為師」詩情畫意雙聯展
記者葉瑛吟/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民治市政中心藝文展,今(2)日起至10月31日,由中華國際樂活文創協會(CLCA)蕭雅文會長帶領廖仁彬、謝玉花老師聯合展出水墨作品計30件。此次會員聯展作品,秉持「行萬里路,以自然為師」的理念,接近大自然,高山流水、人事物、融入生活,經過創作者的主客觀構圖,展现出大地情蘊、詩情畫意的作品。 秘書處表示,中華國際樂活文創協會(CLCA)由蕭雅文老師於2018年創設,以推動各地文創產業發展與創新為宗旨,成立之初由蕭雅文老師擔任創會會長。蕭會長上任後,積極帶領會員到北京及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參展;回到台灣後,隨即聯繫安排到各縣市辦理會員巡迴展,對開拓繪畫交流與開展創作視野,助益甚大;蕭會長希望將台灣有才華的藝術家作品加以推廣,並期能在國際上發揚光大。 會長蕭雅文指出,這是CLCA協會首次以會員雙人聯展的方式辦理策展。其中展出水墨畫家謝玉花老師是台南人,早年旅居日本,回台後從事現代水墨畫創作研究,曾獲日本全日展國際美術展大賞、韓國亞細亞美術招待展大賞、中國北京當代女書畫家聯盟展金獎;曾出版「大的行腳」、「大地之美」創作畫集。另畢業於台藝大書畫系的廖仁彬老師,除創作外並積極推廣藝術教學與傳承,廖老師曾獲海峽兩岸首屆神州杯書畫銀獎,作品獲新光美術館、青海美術館典藏,他認為大地蘊含萬千氣象,豐富多彩的意境都是創作題材,其水墨寫意的造詣,備受兩岸書畫界推崇。 謝玉花老師表示,展出作品中「外婆的澎湖灣」與「墾丁關山夕陽情」,藉由水墨細緻與暈染筆觸,描繪澎湖特殊的人文地景風貌與墾丁珊瑚礁台地觀夕照的暈紅賦彩,以及斜坡上老漢駝推腳踏車後座上撐傘老妻回家的畫面,都是心有感觸悸動之作;廖仁彬老師的作品「大豹溪一隅」、「濤聲解煩憂燭臺嶼一隅」,體現自然為師,他常深入幽谷山林或觀聽濤聲浪花中,通過身心洗禮以汲取創作靈感;畫家的山水畫面,山韻和水流的線條有力,色彩淡雅且層次清晰,畫面禪靜讓人窺谷忘返;在驚濤擊岩氣勢營造上,則靈巧運用筆墨濃淡、轉折,畫家心中的激蕩盡情揮灑其中。 ▲謝玉花老師及其作品。(圖/台南市政府秘書處提供) ▲廖仁彬老師及其作品。(圖/台南市政府秘書處提供) 秘書處表示,中華國際樂活文創協會(CLCA)會員廖仁彬與謝玉花雙聯展,即日起至10月31日於民治中心一樓大廳展出,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邀請您來欣賞畫作,並與畫家來一趟心靈相印及交會共鳴的對話之旅。#
新北歡慶雙十 街道萬面旗海飄揚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政府今年國慶升旗典禮將於10月10日國慶日當日上午8:00於新北市市民廣場舉辦,結合各區同步升旗,現場並於7:00開始免費發送2,000份活力蔬果包給參與民眾,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此外,為慶祝光輝10月,市府已陸續於市區重要道路、境內及聯外橋樑插掛國旗,預計超過萬面以上,讓民眾感受濃濃的國慶氛圍。 ▲新北市府已陸續於市區重要道路、境內及聯外橋樑插掛國旗,預計超過萬面以上,喜迎雙十國慶。(圖/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民政局長林耀長表示,今年國慶升旗典禮主場在新北市市民廣場,特製長18公尺、寬12公尺大國旗,由中和區退伍憲兵協會120 位弟兄護旗,展現磅礡氣勢,同時邀請林口國中熱舞社、緬甸歸僑協會擺夷舞活力開場,及穀保家商棒球隊領唱國歌。現場並發送3,000份手搖國旗及國旗貼紙套組,讓民眾可以一起揮舞國旗,也歡迎市民朋友發揮創意,以各種國旗元素妝扮參加慶典,共同祝福國家生日快樂。 ▲活動現場於7:00開始免費發送2,000份活力蔬果包給參與民眾,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圖/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另外新北市幅員遼闊,各區也同步升旗,方便市民就近參與,各現場將打造旗海飄揚的團結意象,讓大家熱情飛揚。許多公所並結合活動、表演、發放限量宣導品等,邀請民眾熱血參與,如萬里區安排1.2公里健走活動,蘆洲區由原住民團體領唱國歌、汐止區邀弗莎巴西打擊樂團表演等。 而公所發送的限量好禮也很吸睛,新莊區發放陶瓷碗、石碇區發折疊傘、石門區提供不鏽鋼餐盒及農特產品,雙溪區、汐止區則分別提供復古茄芷袋、運動毛巾等好禮,三重、永和等9區,也提供活力蔬果包 。 林耀長說,為迎接光輝十月,市府自9月30日起陸續於市區重要道路、境內及聯外橋樑插掛國旗,各區公所懸掛數量更比往年增加3,000面,讓民眾感受國慶的歡騰氛圍。 其中,由市府大樓周圍延伸至中山路、縣民大道、新府路、區運路、新站路、漢生東路、民權路、文化路等8條主要道路,分別在分隔島及道路兩側燈桿,垂直懸掛8號國旗,新北市境內及跨臺北市、桃園市的12座重要橋梁,包括新海橋、秀朗橋、三鶯二橋、萬板大橋、華江橋、中興橋、忠孝橋、臺北橋、文化一路、文化二路、文化三路、文化北路等也皆會插掛國旗,紅色旗海飄揚的壯麗視野,將成為熱門打卡場景。 此外,市府也鼓勵民眾於住家一樓或社區大樓懸掛國旗,展現愛國心,像是五股區貿商社區每年國慶期間,社區中庭、大樓周邊國旗飄揚,住戶也自發性在住家門前插掛國旗,齊展愛國熱忱。 林耀長提醒,國旗將插掛至10月28日,期間市府每日會派員至各插掛地點巡查,但插掛國旗數量眾多,民眾若發現國旗有毀損、傾斜之情形,可以撥打本市市民熱線1999協助通報,相關單位將派員前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