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消費

高雄輕軌之旅-你可能還不知道的事

記者林澄璋/高雄報導 高雄輕軌是台灣第一條輕軌,搭乘輕軌時可以發現沿途都沒有電纜線,不僅美觀安全,列車行走在馬路上就像是一幅移動的風景。電車是如何供電行駛呢? 答案就在輕軌電車本身有搭載超級電容及蓄電池,當電車靠站時,車頂的集電弓會升起快速充電並在乘客上下車完畢前充電完成。輕軌通車後這項技術還吸引不少鐵道迷前來研究朝聖。 高雄輕軌列車的外觀設計也頗具特色。第一階段車輛由西班牙CAF公司生產,圓融流線的外型來自義大利超跑公司操刀設計。 ▲高雄輕軌第一階段車輛由西班牙CAF公司生產,外型圓融流線。  (圖/記者林澄璋攝) 二階列車由法國Alstom公司生產,塗裝與CAF車輛相近,明顯差異為鴐駛艙前方玻璃下面改為黑色,整體車頭造型也較為方正。車內座椅為軟式坐墊,也是與第一階段車內硬質坐墊不同。# ▲高雄輕軌第二階段車輛由法國Alstom公司生產,鴐駛艙前方玻璃下面改為黑色與一階車輛明顯差異的地方。(圖/記者林澄璋攝) ▲高雄輕軌第一階段車輛內的座椅為硬質坐墊。(圖/記者林澄璋攝) ▲高雄輕軌第二階段車輛內的座椅為軟式坐墊。(圖/記者林澄璋攝) https://youtu.be/FiL-0gpZcms ▲高雄輕軌之旅-你可能還不知道的事。(影片/記者林澄璋攝)

輕軌高雄美術館站 龍貓森林與藝文創意的串聯

慢悠悠的高雄輕軌,搖晃著胖胖的車身,穿過市區喧囂,來到高雄美術館站,不同於其他輕軌站的商業氣息,立即可以感受到鄰近三個藝文展演機構帶來的藝文氛圍,捎帶著綠意盎然的輕鬆自在。 2022年10月輕軌通車,使高雄美術館轉變成為交通十分便利的藝文中心,不但有高美館本館,還有兒童美術館及內惟藝術中心。本館內有日式禪風的抱一茶屋 Tearoom Bowie,也有法式風格的帕莎蒂娜烘焙坊,圓形廣場邊另有高美書屋的咖啡、餐廳、創意選物的多元複合藝術場域,不論是經過抑或置身其中,都可以沈浸在滿滿藝術氛圍裡。 ▲充滿藝術氛圍的高美館。 (圖/記者秦毅君 攝) 來到輕軌美術館站(C21),一定要朝聖的就是和內惟藝術中心(C21A)這短短五百多米之間,兩側被小葉欖仁綠色樹叢包覆著的輕軌軌道,宛若充滿童趣的龍貓隧道,是網美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如同來到秘密林徑,好像下一秒多多龍就會拿著雨傘跳出來,還好輕軌車廂內十分地乾淨整潔,不然ススワタリ(灰塵精靈)恐怕都要涌現在角落裡了。 ▲美術館站(C21),和內惟藝術中心(C21A)這短短五百多米之間,兩側被小葉欖仁綠色樹叢包覆著道,宛若充滿童趣的龍貓隧道。(圖/記者秦毅君 攝) 輕軌美術館站的週邊,有著大片草地和廣大的內惟埤,四周邊有環形步道,適合悠閒地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環境,自然生態非常豐富,不時可見松鼠跑來跳去,爬上爬下的,整個園區結合美術館公園的裝置藝術,提供市民一個兼具藝術、文化、休閒、生態的多元生活園區,偶爾假日也會舉辦市集、活動和音樂會,因為有了輕軌便利的交通,讓人可以在此擁有漫步及野餐的樂趣,充滿著一種秀拉大傑特島的星期日下午寧靜光彩的生活態度。 ▲舉辦各種活動的圓形廣場。 (圖/記者秦毅君 攝) 在高美館公園的內惟埤原只是一個水塘,清朝康熙年間,為了便利農田灌溉,內惟開始建立水利設施,逐漸被開闢為人工水埤,日治時期內惟埤整體土地利用仍呈現農業區狀態。國民政府來台後,歷經多次都更,至民國75年(1986年)市長指示在內惟埤學產地上興建美術館,2019年鐵路地下化美術館園區段完工,並進行前瞻計畫水域改造工程,2020年7月前瞻內惟埤生態園區水環境營造計畫完工,漸進式的成為一片豐富生態美麗之湖畔。# ▲有著豐富生態的寧靜內惟埤。 (圖/記者秦毅君 攝) https://youtu.be/m6nBADHJURg ▲輕軌高雄美術館站 龍貓森林與藝文創意的串聯。(影片/記者秦毅君 攝) 高雄市立美術館 營業時間:星期二~星期日 09:30–17:30 高雄市立兒童美術館 營業時間:星期二~星期五 09:00–12:00  13:30–16:30/星期六、日 09:30–17:30 高雄市立內惟藝術中心 營業時間:星期二~星期日 11:00–21:00

全國學生盃創意茶飲調製競賽 開啟天然茶飲健康新浪潮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茶改場與大葉大學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程共同舉辦「2023全國學生盃創意茶飲調製競賽」,邀請全臺對調飲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及高中職學生,以天然、健康、少糖、零化學添加為宗旨,進行國產茶葉為主的茶飲調製競賽,全臺有16校30組隊伍報名參賽。 ▲2023全國學生盃創意茶飲調製競賽活動由茶改場與大葉大學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程共同舉辦。(圖/茶改場提供) 活動當天參賽隊伍現場調製經產官學評審團的評定下,冠軍為景文科大李錠臻及江億元同學的的作品「Source of Life-生命之源」獲選;亞軍為僑泰高中鍾佩珊及周楚薇同學的的作品「四季予茶」獲選;季軍4名分別為美和科大林卓逸及吳盈蓁同學的的作品「柚香見你」獲選,仁愛高農許家甄及江佳恩同學的的作品「雲朵上的小火龍」獲選,華梵大學柯柏丞及醒吾科大郭奕德同學的的作品「山林中最美的芬芳」獲選,建國科大吳芳穎及粘芷菱同學的的作品「國寶金絲雀」獲選,本次活動主辦單位提供冠軍得主獎金為一萬,亞軍為五千,季軍三千獎勵。 ▲冠軍作品「Source of Life-生命之源」獲選。以冷泡體現茶香,使用國產甜椒與番茄搭配,配方用料大膽,造就豐富口感層次,茶香與蔬菜香的結合,創造出了絕妙的搭配。(圖/茶改場提供)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隨著年輕消費族群的茶飲型態轉變,希望透過本次調飲競賽的辦理,增進年輕學子對茶葉及茶飲之知識及調製技能,同時從創意入手,開展國產茶葉及特色農產品結合與多元應用,除提高臺灣茶之能見度外,也為茶飲市場注入年輕樣貌,延續優良飲茶文化。 今年度適逢茶改場120週年場慶(展期5月26日至27日),預計邀請調飲競賽冠、亞、季軍共6組獲勝隊伍於5月27日至120週年場慶活動中進行頒獎,同時也將於現場調製參賽創意茶飲供民眾免費品嚐,並由民眾進行調飲最佳人氣王票選,茶改場誠摯邀請民眾熱情參與,一同體驗學子的無限創意。茶改場120週年場慶暨機關開放日設有茶與咖啡等多種精彩活動攤位,還有臺灣特色茶黃金品茗,由茶改場多位茶專家擔任講師傳授品茶眉角,此外,亦在埔心公園設置農產品推廣區,邀請全臺有機及產銷履歷TAGs優質茶農辦理展售,歡迎民眾當天前往參觀。

農三代吳仁格 種植天然繽紛水果玉米 養生又健康 贏得好口碑

生活中心/雲林報導 雲林縣農三代吳仁格棄十五年台塑百萬年薪工作返鄉務農, 因種繽紛水果玉米種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吳仁格經營的慧軒農場將近四甲地,透過分批計畫性輪耕種植六品種水果玉米,玉米從播種到採收約二個月,全年皆可採收,經濟價值高,農場一小部分種地瓜,一小部分種大蒜,大蒜則是一年一收,都有主顧客。 ▲農場透過分批計畫性輪耕種植不同品種水果玉米,全年皆可採收。(圖/吳仁格提供) 農場不用除草劑,以中耕機及人工除草,以減藥、提早停藥來降低農藥的殘留。堅持用天然方式耕作,種出無毒農作物,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養生訴求,也因此農場生產的水果玉米,地瓜,大蒜等都是很受喜愛。 ▲有機大蒜一年一收,也有固定主顧客。(圖/吳仁格提供) ▲天然有機地瓜健康養生很受歡迎。(圖/吳仁格提供) 慧軒農場天然耕作,自產自銷,部分供應餐廳及超市,部分供應電商,以北部客人居多,再因產地鮮採直送,通常下單後宅配約3-5天即可送達,客戶滿意度極佳也因此贏得好口碑,至今已累積上萬名客戶,客源相當穩定。 慧軒農場種植六品種玉米分別是白龍王牛奶水果玉米,雙色水果玉米,黑寶水果玉米,黑寶糯玉米,彩虹甜糯,甜玉米等,其中又以白龍王水果玉米最為大眾喜愛。吳仁格表示白龍王水果玉米是來自北海道牛奶水果玉米品種,蘊含水梨香味,甜度約22度可生吃,口感像水果水梨,也可剝下玉米粒作成沙拉,亦可煮湯或作各式烹調。自家農場也是通常在忙完農事之後煮上一大鍋紅蘿蔔玉米排骨湯一起享用,不僅營養美味,也吃得健康。 https://youtu.be/aT_Uz0-8bCY ▲農三代吳仁格 種植天然繽紛水果玉米 養生又健康 贏得好口碑。(圖/吳仁格提供) 相關訂購訊息  

彰化源泉花旗木花海遇上火車的浪漫之旅

記者上官芸/彰化報導 在彰化縣警察局田中分局源泉派出所對面,彰化集集支線源泉社區,沿鐵軌約長300公尺左右種植了一整排的花旗木,在這裡可以拍到鋼硬的火車及柔軟粉紅的花海及花雨,一鋼一柔美不勝收。花旗木別名泰國櫻花,平地櫻花,泰國櫻。原產於泰國、越南、緬甸、印度一帶。花期為每年 3~4 月間,為賞花最好的時節。▲二水鐵道追風線,小摺慢騎沿途欣賞美景。(圖/記者上官芸  攝) 因為花旗木花開可維持約 45 天,在假日到彰化集集一遊,可由二水到集集或是集集到田中的小火車,在源泉站下車走上10分鐘就可到達。 記者在源泉站沿著鐵軌欣賞風景,意外發現一間三合院的老屋,原來是一間假日才營業的劉阿爸咖啡屋,老闆介紹為了照顧年邁的父親,將三合院打理出來,花了很大的心力。因為經濟能力有限,所有事物都親力親為。▲三合院的老屋,是假日才有營業的劉阿爸咖啡屋。(圖/記者上官芸 攝) ▲老闆為了照顧年邁的父親而開的咖啡屋,店內擺設全是自己親手佈置。(圖/記者上官芸 攝) 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竹子的椅墊、掛飾及圍籬,全是老闆自己編製,院中種了許多花草,再走進一看種植花草的地方竟然是豬圈及牛圈,真是感嘆老闆的巧手及巧思,老闆說:「來源泉花旗木之旅,先喝杯咖啡再賞花吧。」# https://youtu.be/Fdd8RZ1Q5Go ▲彰化源泉花旗木花海遇上火車的浪漫之旅。(影片/記者上官芸 拍攝製作)    

⦗攝影記事⦘阿里山受鎮宮 春季神蝶朝拜

記者盧嘉生/嘉義縣報導 阿里山受鎮宮,舊稱受森宮,是位於臺灣嘉義縣阿里山鄉香林村、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北帝廟,主祀玄天上帝、還有祭拜福德正神和註生娘娘,以近農曆三月初三時會有枯球籮紋蛾停駐而聞名。 自1969年改建以來,在農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聖誕前,都有數隻蛾類飛來,停留在神像上,不食不飛,直到慶典過後才自行飛離,因此被喻為「神蝶朝拜」或「神蝶祝壽」。#

仁和雅咖啡獨特低調 人和與優雅 打開品嚐咖啡的另一個境界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位於旗山區中山公園小山丘旁建築物的仁和雅咖啡,其外表一點也不顯眼,但顯得獨特和低調,工作之餘拜訪在地人介紹的咖啡店。來到咖啡店,點了藝妓咖啡以及鬆餅。特別的咖啡風味以及美味的鬆餅,感受到人和與優雅,打開品嚐咖啡的另一個境界。 ▲仁和雅咖啡極受在地人喜愛,蘊含獨特與低調之美。(圖/記者施宇寬  攝) 店內空間不大,但橘橙色的色調,溫馨感十足,店內沙發,桌椅以及店內的各種咖啡杯的陳設,還有畫作的佈置,讓人覺得非常的高雅,真的感受到人和善高雅的意境。有軟墊沙發椅,讓人坐下來舒服,輕鬆聯誼聊天、閉目養神,或靜下來休息,慢步調的氛圍,舒緩的空間,讓人更放鬆,且專注於咖啡的味道。 ▲店內空間不大,但橘橙色的色調,溫馨感十足。(圖/記者施宇寬  攝) 裡面有很多種的手沖咖啡,譬如維納斯塔莊園、藝妓村以及薩爾瓦多巧克力情人莊園…等,有數十種咖啡種類,可以任君選用。單品藝妓咖啡有熱咖啡及冰滴咖啡,讓人有非常驚艷的感受。冷熱的搭配,呈現出豐富的咖啡層次,感受了咖啡的精萃,提高了另一個層次。另外鬆餅量大,風味美。不喝咖啡則有古典玫瑰園系列、氣泡飲以及冰沙,另外各式各樣鬆餅外,還有其他的輕食可以食用。如培根、燻雞、火腿、蔬食輕食以及帕里尼。聊天中,細細的品嚐咖啡、鬆餅,是溫馨放鬆的好地方,值得你來體驗一番。 ▲咖啡的種類多為了品嚐咖啡,各點了一杯藝妓咖啡,熱咖啡和冰滴咖啡(圖左),店內輕食鬆餅也是賞心悅目(圖右)。(圖/記者施宇寬  攝) 這次的老二哲學,體驗到雖然對咖啡不是那麼了解,選擇了第二高單價的咖啡,也可以感受到咖啡高層次的風味,進而提升對於咖啡的品味。# https://youtu.be/54jzJoZxfXc ▲仁和雅咖啡獨特低調 人和與優雅打開品嚐咖啡的另一個境界。(影片/記者施宇寬拍攝製作)   

宛若莫內印象秘密花園 上河壩蓮花池柳蓮忘返咖啡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美濃獅子頭水圳鄰近的上河壩蓮花池裡,有著宛若莫內筆下的荷花般美景,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地主在賞蓮客的建議而成立了柳蓮忘返咖啡。   ▲咖啡館內散發著悠閒、溫馨又優雅的氛圍,是典型的歐式鄉村風。(圖/記者秦毅君 攝) 咖啡館內散發著悠閒、溫馨又優雅的氛圍,是典型的歐式鄉村風,邊賞花邊品味特色咖啡,不論是藝伎或冰滴咖啡,都令人回味無窮,老闆和老闆娘也是親切可人;館外是美不勝收的荷花池及五彩繽紛的花園,叫人忘卻塵世的煩憂,尋一片平靜的心靈力量,愜意細細品味之後,滿滿的能量再出發。 ▲美濃獅子頭水圳鄰近的上河壩蓮花池裡,有著宛若莫內筆下的荷花般美景。(圖/記者秦毅君 攝) 附近另有飄漂生態農場及稻美濃生態農場兩處可供親子露營,獅子頭水圳自行車道也可悠遊騎乘,水圳內還保有傳統洗衣的水道,更棒的是在地的獅山社區發展協會,每年夏天會在水圳河道舉辦「夏日漂漂河」活動,是夏天孩子們戲水的天然水池,非常適合親子同遊,留下難忘的溫情記憶。# https://youtu.be/1U8QoIHnVPM 美濃 上河壩蓮花池 柳蓮忘返咖啡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龜山街6-1 號 / 電話: 0958999769 營業時間:(星期二 休息)/星期日、一、六 07:30–19:00/三、四  08:00–18:00

【人物專訪】橙莊有機農場主人莊順任 秉持初心 提供安心健康有機食材

記者鄭玉吟/雲林報導 橙莊有機農場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農場主人莊順任先生曾任工廠主管,後因母親生病,想買無毒蔬菜給媽媽食用,卻因當時有機食品尚未普遍,不易買到,便辭去工作全心投入有機耕種,於2008年開始認證,希望打造一座安心、無毒的自然農場。經過多年的堅持及細心照料,不僅通過有機認證,並以自銷及契作方式提供各類有機蔬菜,其卓越之成就,於2015年獲頒雲林縣菁英農民獎肯定。 ▲橙莊有機農場希望打造一座安心、無毒的自然農場。(圖/橙莊有機農場提供) 莊先生告知:因古坑地區是種植柳橙的故鄉,再加上自己的姓氏,爰命名橙莊有機農場。目前該農場以種植有機小葉菜為主,如青江菜、莧菜、芥藍等,並依季節性搭配種植,像小黃瓜、豆類、玉米、玉米筍、高麗菜、花椰菜、苦瓜、南瓜、茄子等作物。照顧這麼多種類的蔬菜想必十分辛苦,然而莊先生提到:因為本身有興趣,所以不覺得苦,種植的初心就是希望提供最天然、無農藥殘留且安心有保障的食材給大家,讓自己食用安心,也讓消費者安心。 ▲農場以種植有機小葉菜為主。(圖/橙莊有機農場提供) 莊先生進一步提到,有機種植的栽種方式,不噴灑農藥及除草劑,每口都可品嚐到蔬菜獨特的天然原味,不會有腥味;而為了暢通銷售的管道,該農場除在彰化設有直營店,在雲林也有店面,線上亦有訂購網站,並曾至台北世貿中心推廣有機農產品。另為多元化經營,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對面的有機門市還販售自製的綠拿鐵,主要是以綠色有機葉菜為基礎,將蔬菜先川燙過,加上其他有機水果、穀奶或鮮奶及綜合堅果打成果汁,因為蔬菜是自己種的,有助降低成本。 ▲橙莊有機農場彰化門市。 (圖/橙莊有機農場提供) ▲彰化門市販售自製的綠拿鐵,主要是以綠色有機葉菜為基礎,將蔬菜先川燙過,加上其他有機水果、穀奶或鮮奶及綜合堅果打成果汁。(圖/橙莊有機農場提供) 在台灣要成為有機農產品,需從一開始的生產,到後續的加工、分裝、流通過程都遵照政府訂定的規範,並經過合格的「驗證機構」審查通過。莊先生指出:農田要通過有機認證需付出一定的成本,尤其為降低鄰田污染,有機農需設置隔離設施,以防範可能的風險。另為因應當前農業缺工困境,莊先生已將原本種植的面積由3公頃降為1公頃,並針對人力短缺的問題指出:老一輩的人還願意做農活,但隨著他們的年齡增大,也常力不從心,而年輕人大都喜歡從事服務業,因此不易找到人手;此外,從事農業有其精緻的一面,光是割菜就要學三個月,採收起來的菜要直接包裝,並讓消費者不用再挑,這是一門學問,還有遇到葉菜遭逢嚴重的病蟲害時,需將其直接根除,重新再種;至於農田的雜草,亦需定期除草,才不會有養份競爭的問題。 有機農耕實在不簡單,今日我們能吃到安全的蔬菜,全是農民辛苦耕作的成果,衷心感謝莊先生及所有為台灣這塊土地默默付出的農友,有你們真好。# https://youtu.be/FhNycDzxx8w ▲橙莊有機農場主人莊順任 秉持初心 提供安心健康有機食材。(影片製作/記者鄭玉吟  ) 橙莊有機農場地址:雲林縣古坑鄉陽明路73-6號

美濃陶藝坊 有知性感恩 有創意溫馨 一起來支持陶土藝術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第一次接觸美濃陶藝坊是為了幫朋友製作杯子,所以聯繫到老闆願意製作,在接觸的過程中,了解到這個行業的確不容易,都是秉持著一份創業藝術的初心,希望讓陶土藝術能夠在延續,甚至發展,讓更多的人來接觸這一項的藝術品。 ▲親切可愛的鍾老闆熱愛陶藝創作。(圖/記者施宇寬 攝) 老闆特別有談到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陸續培養年輕人,喜歡這樣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創業,也可以創作自己的藝術品,如杯子、瓶子…等,這裡有接受預約,包括公司團體、學校同學、及朋友們。能夠透過陶藝的創作互動能夠更深入了解,也更喜歡藝術的創作,進而吸引更多的人,投入民俗陶藝的行業,讓陶藝的文化能夠跟延綿的發展。看似簡單,可是同樣跟泥土每天生活在一起,沒有人可以對話,只能靜靜的融入在藝術的創作中,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鍾老闆為客人親自示範陶藝工法。(圖/記者施宇寬) 美濃陶藝坊成立於民國84年,主要是推廣鄉土的陶藝文化,能夠培養出藝術氣息。場地約有數百坪,可以容納兩百多人,來玩陶土,老闆也會現場的解說,及個別的教學指導。 場地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擺設,陶土杯、瓶子、花瓶、喝茶的杯子以及門牌等,許多的創作的物品都非常的精美,並有兩句話,也有很深的涵義。「知性感恩的禮品。創意溫馨的藝品。」 ▲美濃陶藝坊創作「知性感恩的禮品。創意溫馨的藝品。」(圖/記者施宇寬) 跟鍾老闆聊天中,可以感受是一個純樸可愛天真的長輩,在自己的家園奮鬥努力,開創自己的一份事業,雖然40多年了,仍然不忘記能夠培育更多的人才,讓更多的同學,年輕的朋友能夠喜歡陶土的藝術,進而投入成為一生的志業,開創陶土更新的里程碑。 ▲店內陳列精美陶土花瓶。 (圖/記者施宇寬 攝) 鍾老闆親自說明製作陶土的一些流程。一、練土,是要把土裡面的空氣擠壓乾淨。第二,拉坯完後,需要一週來做陰乾。三,陶土表面處理毛細孔。四,可以寫字、提字,主要是名字或一些詞句。五,上釉料,南部的部分需要把顏料做調配,鍾老闆是用噴槍噴的,六,上釉料完後,會放在台子上,然後依照做作品的大小裝滿後,全滿或半滿,就進入窯內,1200多度燒兩天,之後才出窯,及再包裝。每完成一個作品真的都需花費很多的心血。 一個陶土杯的製作、幾百元的花費,實際的行動,卻可以帶來鄉土藝術的成長,讓純樸的藝術能夠生根在地方。# https://youtu.be/kl534EqET6c ▲美濃陶藝坊 有知性感恩 有創意溫馨 一起來支持陶土藝術。 (圖/記者施宇寬 攝)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