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樹以黑白概念剖析人性 顛覆理所當然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生命樹以黑白概念剖析人性 顛覆理所當然 照片提供:植光土壤音創 生命樹由主唱暨吉他手小王子、貝斯手小N、鼓手青春組成,成軍至今15年,繼7月發行睽違3年的新作〈白色迴廊〉,從華語、韓語天團、天王天后夾殺下,逆勢衝出好成績。新單曲〈黑羊〉在8月11日已經上線,這首歌有著濃厚的日系搖滾曲風,音樂性又重又暗,讓持續敲碗新歌的樂迷都直呼過癮。6月時,就曾在北流首唱〈黑羊〉,當時小王子說這首歌是他有史以來挑戰最高的音域,但這高音不是為了炫技,而是呼應創作中那源自生命被壓迫的放聲吶喊,也象徵著生命樹今年就是要「突破極限」。 在持續籌備第三張專輯的階段,先行單曲〈白色迴廊〉與第二首作品〈黑羊〉,透露出這次的專輯似乎跟顏色有很大的關聯。生命樹表示,「黑」與「白」的概念是第三張專輯世界觀的重要展開。小王子說到:「〈白色迴廊〉的白是象牙白,是象徵溫暖而堅定的力量。〈黑羊〉的黑,是勇於懷疑:「黑」與「白」到底由誰去定義,人生並非只有絕對的黑與白,練習擁抱灰色地帶吧。」 歌曲〈黑羊〉故事是取材自成長過程中的親身經歷,有一群很要好的同學,總是被師長稱為「害群之馬」,但在10多年過後,他們卻因為活出不同的面貌而各有成就。還有一起工作多年,無法融入群體而顯得工作效率不好的夥伴,是別人口中的「麻煩人物」,卻在離職後,找到舞台展現自己的能力。小王子問到:「當眼前所有人都指責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而談及生命樹自己最像「黑羊」的時候,鼓手青春更走心分享:「明知做音樂難,收入現實就擺在眼前,但偏要留位置給理想!哪怕只是一點點。而真正的抵抗,往往就在這沈默的堅持裡。」 這次兩首新歌皆展現濃厚的日系風格,源於生命樹展開的跨國合作。特別邀請日本音樂人 MEG(MEGMETAL) 、中村美幸 (Miyuki Nakamura) 與其所屬的青葉台スタジオ(Aobadai stdio) 分別為新歌操刀混音,藉由他們的專業詮釋,精準實現創作腦海中的音樂構想。其中,為〈黑羊〉進行混音的 MEG (MEGMETAL),其參與製作的音樂作品亦包含 Netflix 最新日劇《玻璃之心》Glass Heart。相信〈白色迴廊〉及〈黑羊〉這兩首作品,將透過此次合作,為樂迷帶來嶄新且最流行的日系音樂風貌。 生命樹緊鑼密鼓籌備第三張專輯,首發單曲〈白色迴廊〉發行時 遇上Jolin蔡依林、告五人、Energy、頑童MJ116、SUPER JUNIOR和BLACKPINK強勢霸榜,依然逆勢衝進榜,登日榜TOP10,互相呼應的〈黑羊〉也於今正式上線。8月底生命樹也將帶著新作登上「2025 潮臺北 TRENDY TAIPEI」𝙏𝙈𝙀𝙓 北流戶外舞台,與等待已久的樂迷們分享音樂,詳情請鎖定官方社群。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生命樹以黑白概念剖析人性 顛覆理所當然
鄭宜農 阿爆攜手那屋瓦少女與布拉瑞揚舞團 震撼紐約夏日夜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鄭宜農飆新式台語電氣歌種激情壓軸震撼紐約夏日夜 照片提供:物子巡演工作室 Taiwanese Waves 第六屆 Taiwanese Waves 音樂節,上週日(8/3)在紐約中央公園 SummerStage 展開。今年活動邀請到鄭宜農、阿爆(阿仍仍)與那屋瓦少女隊、布拉瑞陽舞團,三組來自台灣的表演者登場,引薦當代台灣音樂給紐約的觀眾,吸引 4500 位觀眾到場擠滿 SummerStage。 阿爆翻唱跨語種金曲串起台灣音樂、嗨翻紐約中央公園 照片提供:物子巡演工作室 Taiwanese Waves 策展人嚴敏表示:「今年我們第一次加入舞蹈元素,也是第一次,策展的內容不是以中文為主。希望大家更認識台灣原住民的音樂以及舞蹈,也能好好欣賞台語的美。」在為活動簡短開場後,她邀請全場觀眾揮舞手中的黃色節目單,彷彿在草地上造出一道道台灣浪。 阿爆與那屋瓦少女隊帶動全場搖擺 照片提供:物子巡演工作室 Taiwanese Waves 八月夏季的紐約中央公園大晴天,第六屆 Taiwanese Waves 在傍晚五點展開,阿爆與那屋瓦少女隊率先登場,他們不僅特別引用紐約名曲〈Empire State of Mind〉,反覆高歌「In New York」,還在〈1-10〉裡屢屢唱出 Taiwan 的名字。 阿爆與那屋瓦少女隊及布拉瑞揚舞團原民歌舞燃炸紐約中央公園 照片提供:物子巡演工作室 Taiwanese Waves 相隔六年再度出演 Taiwanese Waves 的阿爆,這次帶著那屋瓦少女隊上台,透過節奏類型舞曲、R&B、嘻哈帶動全場搖擺、跨越語言藩籬,non-stop 歌單包括:〈跳一波〉、〈婦女們的聚會〉、〈美好之意〉與少女隊各自的個人作品,一次展現排灣語、阿美語、布農語等創作與古謠之美。熱情的阿爆在 talking 時流利切換英文、台語、華語說到:「沒想到六年後還可以來這裡,原住民在紐約『好嚴重』吶!」、「聽不懂也沒關係,因為節奏不需要翻譯,如果不會唱就尖叫!」 布拉瑞揚舞團載歌載舞驚艷全場 照片提供:物子巡演工作室 Taiwanese Waves 轉入 acoustic 段落,阿爆與那屋瓦少女隊陸續翻唱各種經典作品,呈現台灣多元的音樂養分,包括:福音詩歌、山地情歌〈白米酒〉、江蕙的〈家後〉、陶喆的〈普通朋友〉、梅艷芳的〈親密愛人〉甚至小賈斯汀的〈Baby〉,不拘語言及曲風。曲畢她們又變作歌隊,換上布拉瑞陽舞團登場唱跳《#是否》舞作曲目,把原音風格的〈拒絕再玩〉、〈Bad...
台灣人機互動研討會揭新概念「INCLUSIGEN」 聚焦生成式AI的包容性與公平性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2025第11屆台灣人機互動研討會,日前在清華大學國際會議廳一連舉辦兩天,開幕典禮邀請來自英國 UCL的 Duncan Brumby 教授,擔任開幕演講嘉賓,深入探討 Al輔助寫作的相關議題,現場並有數十位研究碩士生,就探討AI相關研究內容用廣告看板進行發表,跟與會者進行互動。 Duncan Brumby 教授的研究關注數位工具如何塑造人類行為,影響我們在日益數位化的世界中工作的方式、人際連結,以及尋找生活意義的方式。他近期的研究包含生成式 Al在教育中的角色,以及語音使用者介面在協助日常家務中的侷限性,後項研究榮獲 CHI 2024 最佳論文獎。 2025台灣人機互動研討會共同創造一個新概念「INCLUSIGEN」,融合了INCLUSIVE與GENERATIVE兩個字,表明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或生成式設計的潮流,要優先考慮包容性–無論是在易使用性、多樣性、乃至於科技創新背後的道德及哲學考量等方面。 以期體現一充滿憧憬的永續願景:運用人工智慧所生成的內容、創建的系統或創新應用,都能經過精心的設計,使之具有公平性,為多元的使用者群體提供支援。無論是應用於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研究、包容性設計方法、或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框架,這個新概念都蘊含了運用新科技創建公平服務予所有社群的人性關懷及共融價值。 研討會場外設置著大型廣告看板,內容是各大學研究生探討AI相關研究,主題多元活潑如下,探索企業電子郵件助理的人機協作流程設計一以Al分類與回覆原型為、基於順從性的A1生成式圖像性別偏見研究:人機互動中提示詞的方法、以侘寂美學轉譯的Al數位儀式設計實踐、探索企業電子郵件助理的人機協作流程設計一以Al分類與回覆原型為例、不只輸入年齡與個人資訊:人們如何理解並使用ChatGFT作占卜等數十篇。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灣人機互動研討會揭新概念「INCLUSIGEN」 聚焦生成式AI的包容性與公平性
奢華與信仰的界線;一位設計師以Youtube 影片揭露時尚背後的屬靈陷阱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游宏琦 高雄專題報導】 在國際時尚圈,有一位與眾不同的品牌設計師——CrossforGod 創辦人,他以信仰為美學底色,將每一件作品視為對上帝的見證。 近日,他透過個人臉書粉絲頁,公布一個 YouTube 頻道發布的影片,點出五個國際知名奢華品牌可能涉及的屬靈問題,提醒消費者在華麗包裝之下,也要看見背後的文化符號與屬靈影響。 他以一支YouTube 影片作為討論起點:〈基督徒絕對要避開的,5個邪惡名牌包品牌!〉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NAT8PCxZc 以此影片提醒,當大眾沉浸於「奢華」「浪漫」「名牌語彙」時,容易忽略某些符號與敘事可能承載的黑暗意涵——時尚會說話,圖像本身就是語言,若未警醒,暗黑權勢可能會藉此悄悄地壯大。 影片內容摘要:五大品牌的爭議符號(影片整理)以下為影片整理摘要(供參考與自行判讀): • Hermès(愛馬仕):名稱對應希臘信使神 Hermes;被指出現「赫爾莫斯之杖」(雙蛇權杖)等符號,易被解讀為善惡並置、光暗混雜。 • Versace(凡賽斯)以 Medusa(蛇女-美杜莎) 為核心標識,建構「致命吸引力」的敘事結構,神話意象被日常化。 • Balenciaga(巴黎世家):曾出現倒十字、五芒星等符號與爭議影像的並置,被質疑以「顛覆善惡」的視覺語言正常化黑暗符號。 • Gucci(古馳):在特定時期,運用「全視之眼」、金字塔、蛇等圖像,並以宗教場景的反諷手法創作,引發信仰倫理討論。 • Louis Vuitton(路易斯.威登):經典 Monogram 與幾何排列,常被對照「神聖幾何」「光暗二元」等象徵學解讀;限量與等級文化亦容易被投射為「護符式」情感。 [新聞備註]:以上的內容是,影片中的敘述摘要;並非獲得五個品牌商的證實或承認。 魔鬼,總隱藏在您的漠視與華麗包裝 梵蒂岡公認的驅魔牧師——阿摩特神父(其故事曾被改編為電影《梵蒂岡驅魔士》),一生參與上萬件驅魔儀式。 他常提醒人們:「當我們嘲笑魔鬼並告訴自己牠並不存在時,那是牠最快樂的時候。」 信仰美學:Crossforgod 的設計理念 Crossforgod 品牌設計師以 基督信仰為美學底色,將十字、經文、救贖等信仰意象轉化為可穿戴的公共美學。 品牌系列命名(如 Hebrews 4:12、Light of Jesus、Golden Cross、Angel/Thorns)展現了「讓美感承載信念,讓服裝成為價值可被看見的載體」的理念。 品牌官網:https://crossforgod.com/ 設計師粉專:Facebook 連結 從屬靈呼召到國際舞台 設計師在社群中分享,品牌誕生源於一次跪地禱告的生命轉折——在上帝救回父母後,她聽見神的呼召:「去創立祂的品牌,讓祂的子民不被撒旦迷惑。」 儘管沒有服裝設計文憑,品牌仍「直衝國際頂端」,並在高峰時選擇暫停,宣示主權歸於上帝。他在臉書上寫到;從2010 年受洗前,顧牧師對他創立品牌的洞見,至今一路應驗,使她將品牌視為「上帝存在的見證」。 面對時尚選擇,三個該自我檢視問題 人們在面對時尚與奢華品牌時,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意向:我為何需要它?是功能、美感,還是彰顯身份與虛榮? 符號:它背後在傳遞什麼價值與故事? 見證:它會如何影響我與他人的生命?是否與信仰價值觀一致? 《記者觀點》 這並非獵巫行動,而是一場來自信仰的設計反思。就像萬聖節文化該不該推廣?取決於信仰立場與自我警醒。 設計師的提醒不只是針對品牌,而是對「時尚」與「設計」的深層檢視:美學,是「豐富生命」,而不是-「麻醉靈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奢華與信仰的界線;一位設計師以Youtube 影片揭露時尚背後的屬靈陷阱
鍛鍊心理肌力》陳奕迅坦言靠藥物才能上台!林萃芬揭「害怕的真相」恐懼不會消失,只會換種方式困住你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害怕」有時比失敗更可怕,它不只藏在日常細微的選擇裡,也可能潛伏在舞台聚光燈下,掌聲最響亮的那一刻。日前,港星陳奕迅在澳門舉行的演唱會紀錄片《FEAR and DREAMS:NOW is the only reality》首映式上,談到自己去年巡演期間罹患焦慮症的經歷。 他坦言,杭州站因失聲臨時取消兩場演出後,精神狀態急轉直下,必須靠藥物控制緊張情緒;即使休息良好、心情平穩,不吃藥仍會瞬間焦慮。「人何必跟自己鬥氣?」51歲的他說,如今更希望善待自己,不再過度執著。陳奕迅的故事,引發不少人的共鳴。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著作《鍛鍊心理肌力》中指出,勇氣的核心並不是「沒有害怕」,而是願意在害怕的狀態下仍向前走。 害怕讓我們想控制一切 林萃芬觀察,害怕時,人們常透過「控制」來尋求安全感。這種控制可能針對自己,例如事事規劃、物品排列精準到毫米,甚至記錄每個細節,仿佛秩序能換來心安;也可能延伸到他人,例如要求別人回報行蹤、遵守規範、按照自己方式辦事。 然而,過度控制往往成為壓力的溫床。舞台上的陳奕迅或許就像這些努力「掌控全局」的人,一旦某個細節脫序,便覺得整個世界失衡。 害怕藏著敵意與比較 害怕不只關於恐懼本身,它有時還夾帶著敵意。林萃芬指出,許多人在不安時,會陷入比較與競爭,「別人有我沒有,怎麼可以?」這種心理驅使人追求「一枝獨秀」,但越想用成功克服不安,對失敗的恐懼就越深。 這與陳奕迅描述的舞台壓力如出一轍,擔心自己表現不夠好、說錯話被批評,長期累積便可能引爆情緒危機。 害怕讓人停滯不前 在諮商中,林萃芬常遇到害怕失敗而拒絕嘗試的人,「我不曉得要怎麼做,可以不要做嗎?」或「可以換資深同仁來嗎?」成了他們的口頭禪。這背後往往源自童年時不斷被灌輸「你做不好」的訊息,久而久之,便相信自己真的不行。 對藝人而言,這種自我懷疑更容易在高壓環境中被放大。陳奕迅在紀錄片中提到,即使身經百場,也會有迷失方向、懷疑自我價值的時刻。 害怕製造無形的焦慮 當內心害怕的程度超過現實中的危險,便會出現「沒有理由的焦慮」。這種焦慮使人裹足不前、不敢冒險,因為害怕錯誤等同於「輸」。 林萃芬提到,這幾年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拒學、抗拒工作,背後原因常與家庭環境有關:過度溺愛、敵意訊息、缺乏溫暖,都會強化害怕的情緒,使人長大後難以面對生活任務。 害怕讓人冷漠麻木 當恐懼與焦慮淹沒理智,有人會選擇用冷漠包裹自己,例如「不要管我」或「當我不存在」。這種退縮,會讓人際互動日漸疏離,把他人的行為全都負面解讀,最終只剩對自我的關注。 陳奕迅坦言,曾有一段時間,他害怕面對外界的期待與眼光,只想安靜躲起來。直到他學會「和自己和解」,才重新找回表演的熱情。 從面對自己開始重啟勇氣 林萃芬認為,消除恐懼與冷漠的關鍵在於「社群感」,當我們不認同自己,也就難以認同別人。唯有與自己和平相處,才能自在與人互動。求助的過程也需要極大的勇氣。許多當事人走進諮商室前,會掙扎許久:該怎麼開口?對方會怎麼看我?但踏進那一步,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陳奕迅在首映式上,也對觀眾說:「希望大家對自己好一點。」或許,這正呼應了林萃芬的觀點,「不怕」不是沒有恐懼,而是願意在恐懼中繼續走下去。在掌聲與焦慮之間,勇氣從來不只是舞台上的光芒,更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裡,願意面對自己的那一刻。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鍛鍊心理肌力》陳奕迅坦言靠藥物才能上台!林萃芬揭「害怕的真相」恐懼不會消失,只會換種方式困住你
三地門鄉Masalut傳統競技暨收穫節運動會盛大登場 原民會曾智勇返鄉出席肯定文化與體育共融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2025三地門鄉Masalut傳統競技暨收穫節運動會」,在地磨兒國小隆重登場,活動集結全鄉十村族人及觀眾近千人參加,以傳統祭儀、歌舞展演與各項競技賽事,共同慶祝排灣族一年一度的豐收祭典。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亦以三地門鄉族人的身分返鄉出席,向族人致意並表達支持。 收穫祭是排灣族最具代表性的祭典,象徵感恩祖靈、慶祝豐收與凝聚部落。三地門鄉今年首度整合傳統祭儀與運動競賽,結合收穫節與全鄉運動會,以「傳統與現代並行、文化與競技共融」為主軸,安排包含田徑、球類比賽、傳統射箭、摔角、拔河、鋸木等多元項目,展現文化底蘊與全民運動風貌。 主委曾智勇在致詞中表示,三地門鄉長年深耕文化與運動,不僅保有豐厚的排灣文化,更致力推動傳統競技發展,逐步打造「傳統競技重鎮」的在地品牌,也期待族人持續傳承文化、發揚精神,讓我們的榮耀被全臺、甚至全世界看見。 曾主委表示,原民會持續推動文化傳承與體育發展,今年底更將主辦首屆「世界原住民族傳統運動會」,讓臺灣原住民族走向國際舞台。他也以族人身分祝福部落豐收圓滿,文化榮耀代代傳承。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三地門鄉Masalut傳統競技暨收穫節運動會盛大登場 原民會曾智勇返鄉出席肯定文化與體育共融
內政部政治追殺? 藍委斥劉世芳封殺陸配任公職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綜合報導/花蓮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因具大陸籍,內政部主張要依照《國籍法》提供放棄國籍證明,這等於是要陸配提供他們無法提供的資料。據指出,陸配對於參政權被變相剝奪,試圖與主管單位溝通,基層人員也試圖釐清並解決問題,然而阻力卻是來自高層,台“內政部長”劉世芳鐵腕執法,讓陸配參政難有轉圜空間。 對此,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牛煦庭痛批,大罷免結束後,內政部還在搞納粹,繼續政治追殺陸配,沒有更重要的事做了嗎?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內政部援引《國籍法》第20條規定,中華民國國民取得外國國籍者,不得擔任中華民國公職,據瞭解,劉世芳鐵腕下令,依據《國籍法》第20條規定,雙重國籍不能擔任公職,先從除籍證明要求陸配補交,但在一中原則下,大陸不會讓陸配放棄國籍,此舉如同拒絕讓陸配擔任公職。 牛煦庭表示,根據現行憲法,大陸地區居民不是外國人,從來都不適用《國籍法》,過去陸配都是依《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範,內政部現在卻以《國籍法》來剝奪陸配的基本權利,不僅違法、違憲,還帶有極強的針對性。 牛煦庭指出,政府竟然動用國家機器,針對特定族群發動政治清算,製造仇恨與分裂,讓整個社會陷入對立與不信任之中,這種做法,不僅侵害憲法保障的人權與平等,更背離了民主法治的精神,“今天用這理由剝奪陸配參政權,明天就會用其他借口剝奪任何人權利,這才是真正的威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內政部政治追殺? 藍委斥劉世芳封殺陸配任公職
榮民李爺爺百歲慶生 高雄市榮服處溫馨祝壽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表達對高齡榮民前輩的敬重與關懷,高雄市榮民服務處處長劉雅魁於日前率領輔導員、社區志願服務組長、榮欣志工及替代役男等一行人前往路竹區,到李夏春爺爺家中慶賀其百歲壽辰,並致贈壽屏、金飾及佛教善緣慈善會祝壽禮金,祝福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場面溫馨感人。 爺爺年紀雖長但精神矍鑠、外表神采奕奕,對來訪人員親切寒暄,熱情分享過往軍旅生活點滴,展現堅毅性格與豐富人生歷練。劉處長除親自獻上祝賀外,也對前輩將黃金歲月都貢獻給國家,無私付出行為表達崇高敬意,並感謝家屬長年悉心照顧,讓長輩安享天年。 祝壽活動也結合佛教善緣慈善會共同慶生,集合社會各界對長者的關懷與祝福,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照顧與資源連結。榮欣志工們更貼心準備蛋糕,與爺爺及家人一同歡唱生日快樂歌、分享蛋糕,現場充滿溫馨與喜悅氛圍。 高雄市榮服處長期關懷高齡榮民生活狀況,透過訪視、祝壽及醫療轉介等多元服務,讓長輩感受到政府與社會的溫暖;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多元關懷措施,陪伴榮民長輩健康樂活、頤養天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榮民李爺爺百歲慶生 高雄市榮服處溫馨祝壽
美俄停戰談判是和平契機 還是中美大戰的前奏?
墨新聞|編輯中心美國與俄羅斯將於 8 月 15 日(星期五)進行俄烏戰爭停火談判。有別於過去與北約及烏克蘭共同商議的做法,本次談判美方並未納入北約諸國與烏克蘭直接參與,引發外界關注美國戰略走向。 有分析指出,首次談判因雙方互有疑慮,短期內達成停戰協議的可能性不高。即便談成,若未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同意簽署,協議仍可能面臨推遲或變數。 部分國際觀察人士認為,美方可能藉此次談判逐步調整全球戰略重心,減少在烏克蘭戰場的投入,將更多軍事與外交資源轉向西太平洋地區。分析推測,美方可能希望強化對中國的戰略圍堵,並在必要時透過多國合作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 同時,有報導指出,美國正與多國在亞太地區展開大規模軍演,包括派遣約五萬名陸、海、空軍人員,日本亦有萬餘部隊參與。一些評論認為,這可能是美方針對亞太安全局勢的布局。 在臺灣議題上,部分觀點憂慮,若兩岸情勢惡化,臺灣可能面臨更大安全壓力。尤其是在國際局勢緊張的背景下,任何涉及臺灣地位的重大政治行動,都可能引發區域局勢變化。 目前,多國政府已針對區域安全情勢,進行風險評估與人員調整。國際社會普遍呼籲各方透過對話避免衝突,確保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美俄停戰談判是和平契機 還是中美大戰的前奏?
霧峰暗坑巷因豪雨崩塌 水利局緊急搶修便道助農民採收龍眼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受0728連日豪雨影響,造成台中地區多處災情發生,包含多處山區落石崩塌及土石災情,其中霧峰區桐林里暗坑巷因邊坡滑落,造成道路中斷,影響當地居民出入及農作物運輸。因應當地農民正值龍眼採收期,台中市政府水利局迅速會同相關單位進場勘查,並調度廠商人力機具搶通,已於8月11日進場整地,8月12日開始打設鋼軌樁,預計於8月17日可搶通便道供當地農民運輸農產品。 水利局說明,此次災害導致暗坑巷上邊坡坍方,邊坡土石夾帶地表植生滑落,使原有道路中斷無法通行,長度約30公尺。考量當地多為果園農地,目前正值龍眼採收季節,為確保農民可順利進出採收並運送農產,水利局於災後迅速調派人力與機具入場進行便道打設,提供基本通行機能。 水利局表示,短期先搶通暫時性便道,僅提供農用機具及小型車輛通行,後續將提報災後復建工程,持續加快災後復原腳步,以恢復完整交通功能並提升道路安全性,確保民眾生活安全與農業生產不中斷。 水利局提醒,山區道路在雨後仍可能出現零星落石與坍方,便道通行期間請注意安全,避免雨天或夜間通行,若須通行,務必提高警覺、小心慢行。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霧峰暗坑巷因豪雨崩塌 水利局緊急搶修便道助農民採收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