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法學界論壇醜化波波醫 美日等牙醫師聯盟籲學者停止帶風向
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波波醫爭議餘波未平。東吳大學法學院今日(21日)舉辦「醫事人員名額管制與憲法上的職業自由」論壇,討論議題涉及國人享有受教育與選擇職業的自由,但國家也得合理限制等內容。對此,美日等國外牙醫師聯盟理事長蕭曉玲指出,此論壇並非全面檢視醫事人員管理機制,尤其公文使用「波波」字眼是對所有海外牙醫師污名化,她呼籲法界學者應停止帶風向,不要當賴政府的打手,賴政府更應依法行政。 這場醫事法論壇由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研究中心及醫事法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並邀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國際牙醫校友會及基層牙醫師協會派代表參與。蕭曉玲表示,此次論壇安排令人疑慮,開會公文中提及討論焦點為「波波醫生的爭議」,但受邀者卻僅限牙醫師公會等相關團體,將討論範圍聚焦於牙醫人員的名額管制問題,而非全面檢視醫事人員的整體管理機制。 此外,蕭曉玲認為,由法學教授主導討論,恐有帶風向之嫌,進一步影響行政法院對相關案件的判決,實屬不當。她呼籲召開座談會的學者們,針對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擅自解釋法令,鼓動本土小牙搞階級鬥爭,醜化波波醫師等海外牙醫師,蔑視憲法保障人民的考試權、工作權,法界學者應停止帶風向,不要當賴政府的打手。 蕭曉玲不滿指出,公文使用「波波」一詞,可能對所有海外牙醫師產生污名化效應,論壇藉由近期個案,僅針對牙醫人員的名額管制進行討論,未涵蓋整體醫界,令人質疑其動機,她認為,由此看來,政府政策似乎傾向維護部分群體的既得利益,而忽視憲法所保障的國民職業選擇自由,進而試圖透過論壇來論證「員額管制不違憲」,為行政法院的判決施加影響。 蕭曉玲強調,會持續關注此事件的發展,希望政府應秉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確保所有符合資格的專業人士皆能獲得公平對待。對於海外牙醫師歷經國考一階,卻需等待十年以上才能獲得二階考試資格的現況,應予以合理檢討,而非透過論壇操控輿論,影響司法審判。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不滿法學界論壇醜化波波醫 美日等牙醫師聯盟籲學者停止帶風向
推動族語永續傳承 原民會頒發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展現原住民族語言的復振與發展成果,並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於2月21日的「世界母語日」,原民會今(21)日於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辦「2025年世界母語日—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頒獎典禮」。此次典禮邀請全國原住民族語言復振的工作者與地方政府代表出席,並由曾智勇Ljaucu主委公開表揚今年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的7位得獎者,讚揚他們在族語永續傳承的努力,促使社會更多人關注並投身於族語的保護與傳承。 曾智勇Ljaucu主委表示,為了表彰在原住民族語言推動方面有傑出貢獻的團體與個人,原民會特別頒發「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這些獲獎者來自臺灣各地,他們在原住民族語言的研究、保存、傳習與推廣上,堅持不懈,默默耕耘,讓人動容。這些令人欽佩的成果不僅代表了對原住民族語言的深刻承諾,也為後人樹立了典範。 今年的終身貢獻獎由臺灣師範大學的黃美金教授獲得。黃教授將畢生心力投入原住民族語言的守護與研究,進行南島語言的田野調查與語料搜集,並編纂三套臺灣南島語言叢書。從學術研究到政策推動,從師資培訓到教材編寫,黃教授的無私奉獻為社會帶來深遠影響,無疑是學者履行社會責任的最佳典範。 曾智勇Ljaucu主委進一步表示,自2017年《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實施以來,原住民族語言已正式成為國家語言,政府亦大力支持族語的發展。行政院支持充裕的經費,讓原民會得以與各級政府、民間團體、部落和族人協力合作,共同推動族語的永續傳承,讓族語成為臺灣文化的重要一環。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推動族語永續傳承 原民會頒發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
高雄榮服處拓展服務據點 派駐醫院志工職前訓練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市榮民服務處為延伸服務照顧量能,日前於榮服處三樓會議室,舉辦「派駐高雄地區醫院新進志工教育訓練」課程,讓新進志工具備專業知能,以利提升良好的服務品質。 榮服處為擴大服務據點,服務更多的榮民(眷),未來將於國軍左營總醫院及岡山分院內增設志工人力,爰招募24位新進志工進駐,加上原有的國軍高雄總醫院及高雄榮民總醫院,未來高雄地區總共有4處醫院服務據點,為在地榮民(眷)服務。 劉雅魁處長於開訓前表示,本次訓練課程係帶領新進志工認識輔導會的各項服務項目、內涵及志工服務法規等,更著重於就學、就業、就養、就醫及服務照顧工作的解說,期能提升志工的專業知能,提供榮民(眷)更優質貼心的服務照顧。 新進志工在6小時的訓練課程中,加深對輔導會的認識,本次學習的課程,將可有效運用於服務上,本次上課的志工受益良多,未來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加入溫暖的志工行列,為自己的生活增添美麗色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雄榮服處拓展服務據點 派駐醫院志工職前訓練
不滿法學界論壇醜化波波醫 美日等牙醫師聯盟籲學者停止帶風向
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波波醫爭議餘波未平。東吳大學法學院今日(21日)舉辦「醫事人員名額管制與憲法上的職業自由」論壇,討論議題涉及國人享有受教育與選擇職業的自由,但國家也得合理限制等內容。對此,美日等國外牙醫師聯盟理事長蕭曉玲指出,此論壇並非全面檢視醫事人員管理機制,尤其公文使用「波波」字眼是對所有海外牙醫師污名化,她呼籲法界學者應停止帶風向,不要當賴政府的打手,賴政府更應依法行政。 這場醫事法論壇由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研究中心及醫事法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並邀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國際牙醫校友會及基層牙醫師協會派代表參與。蕭曉玲表示,此次論壇安排令人疑慮,開會公文中提及討論焦點為「波波醫生的爭議」,但受邀者卻僅限牙醫師公會等相關團體,將討論範圍聚焦於牙醫人員的名額管制問題,而非全面檢視醫事人員的整體管理機制。 此外,蕭曉玲認為,由法學教授主導討論,恐有帶風向之嫌,進一步影響行政法院對相關案件的判決,實屬不當。她呼籲召開座談會的學者們,針對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擅自解釋法令,鼓動本土小牙搞階級鬥爭,醜化波波醫師等海外牙醫師,蔑視憲法保障人民的考試權、工作權,法界學者應停止帶風向,不要當賴政府的打手。 蕭曉玲不滿指出,公文使用「波波」一詞,可能對所有海外牙醫師產生污名化效應,論壇藉由近期個案,僅針對牙醫人員的名額管制進行討論,未涵蓋整體醫界,令人質疑其動機,她認為,由此看來,政府政策似乎傾向維護部分群體的既得利益,而忽視憲法所保障的國民職業選擇自由,進而試圖透過論壇來論證「員額管制不違憲」,為行政法院的判決施加影響。 蕭曉玲強調,會持續關注此事件的發展,希望政府應秉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確保所有符合資格的專業人士皆能獲得公平對待。對於海外牙醫師歷經國考一階,卻需等待十年以上才能獲得二階考試資格的現況,應予以合理檢討,而非透過論壇操控輿論,影響司法審判。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不滿法學界論壇醜化波波醫 美日等牙醫師聯盟籲學者停止帶風向
基隆公益青年電動機車中籤名單出爐 每月21日準時直播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環境保護局於今(21)日上午10時,透過臉書直播抽選出本月1,000名公益青年就業電動機車補助計畫可申請人名單。未來每月21日上午10時將固定於環保局臉書舉辦當月抽選作業(若遇假日順延),請申請人多加留意。 環保局表示,本月自114年2月1日上午9時開放線上登記至2月15日24時止,共計2,523名市民朋友登記參與,相關名單資訊請參考環保局網站與臉書最新公告。環保局最新公告連結:https://www.klepb.klcg.gov.tw/tw/klepb1/3886-297935.html 基市府副發言人曾冠誠表示,基隆市自112年推動「公益青年就業電動機車補助計畫」以來,已有超過1萬5,266名市民朋友響應參與。依照交通部公路局公佈114年1月最新統計資料,基隆市電動機車依人口數與車輛數比例與密度已達全台之冠,平均每10輛機車就有一輛是電動機車。基隆市補助電動機車有成,推動淨零碳排具亮眼成績,不僅響應中央政策,也讓更多基隆市民有機會親身體驗騎乘電動機車的好處與優勢。期待符合資格的市民朋友踴躍申請,讓基隆市邁向淨零永續城市。 環保局局長馬仲豪提醒,請當月中選民眾,至本局官網下載書面申請表,下載網址:https://www.klepb.klcg.gov.tw/tw/klepb1/3886-296139.html。填寫完成請將資料妥善裝袋彌封,於兩個月內(含假日)提交至戶籍所在地之電動機車友善車行,由車行協助送件至區公所進行後續資格審查。 友善車行查詢網址:https://www.klcg.gov.tw/tw/economy/2627-296111.html。本局諮詢服務專線0900-756879、0921-940150(服務時間:上午08:00-12:00;下午13:00-17:00國定假日除外)。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公益青年電動機車中籤名單出爐 每月21日準時直播
推動族語永續傳承 原民會頒發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展現原住民族語言的復振與發展成果,並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於2月21日的「世界母語日」,原民會今(21)日於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辦「2025年世界母語日—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頒獎典禮」。此次典禮邀請全國原住民族語言復振的工作者與地方政府代表出席,並由曾智勇Ljaucu主委公開表揚今年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的7位得獎者,讚揚他們在族語永續傳承的努力,促使社會更多人關注並投身於族語的保護與傳承。 曾智勇Ljaucu主委表示,為了表彰在原住民族語言推動方面有傑出貢獻的團體與個人,原民會特別頒發「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這些獲獎者來自臺灣各地,他們在原住民族語言的研究、保存、傳習與推廣上,堅持不懈,默默耕耘,讓人動容。這些令人欽佩的成果不僅代表了對原住民族語言的深刻承諾,也為後人樹立了典範。 今年的終身貢獻獎由臺灣師範大學的黃美金教授獲得。黃教授將畢生心力投入原住民族語言的守護與研究,進行南島語言的田野調查與語料搜集,並編纂三套臺灣南島語言叢書。從學術研究到政策推動,從師資培訓到教材編寫,黃教授的無私奉獻為社會帶來深遠影響,無疑是學者履行社會責任的最佳典範。 曾智勇Ljaucu主委進一步表示,自2017年《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實施以來,原住民族語言已正式成為國家語言,政府亦大力支持族語的發展。行政院支持充裕的經費,讓原民會得以與各級政府、民間團體、部落和族人協力合作,共同推動族語的永續傳承,讓族語成為臺灣文化的重要一環。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推動族語永續傳承 原民會頒發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
北市環保局推電動機車補助 最高補助4萬2,300元
記者楊秉鈞/台北報導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及改善空氣品質,臺北市環保局持續推動電動機車補助計畫,鼓勵市民汰換老舊車輛及選擇綠色運輸。市民淘汰老舊機車換購電動機車最高可享3萬2,300元補助,中低收入戶民眾最高更可獲得4萬2,300元的補助(含中央各部會補助款,詳附表)。另,針對純淘汰二行程機車者,補助通勤月票最高1萬4,400元(12個月通勤月票)或獎勵金3,600元,方案二擇一。環保局歡迎市民踴躍申請,加速汰換高污染車輛,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環保局表示,為持續鼓勵民眾改變旅運習慣及減輕購買電動機車負擔,持續推動「臺北市政府113年至115年電動機車補助計畫」,除放寬出廠滿10年以上的老舊機車(含二行程機車),市民換購電動機車最高補助3萬2,300元(含中央各部會補助款),新購電動機車補助最高可達1萬7,000元,針對中低收入戶額外加碼補助1萬元;另單純淘汰二行程機車可選擇補助通勤月票最高1萬4,400元(12個月通勤月票)或領取獎勵金3,600元。 環保局提醒,申請補助者須為設籍臺北市滿1年的市民,且新購電動機車發票開立日期及登記掛牌日期需與提出申請補助同一年度。另外,申請汰購補助的老舊機車需符合「車籍須於112年12月31日前登記北市」、「自113年1月1日起至報廢日止,持續登記於北市,期間無遷出紀錄」、「於申請補助同一年度完成報廢及回收」及「報廢或回收日前2年內有1次排氣定期檢驗記錄」等條件。 環保局呼籲市民儘早汰換老舊機車,選擇電動機車或搭乘大眾運輸,以減少空氣污染及碳排放。若有符合「臺北市政府113年至115年電動機車補助計畫」申請條件的市民,可透過「臺北市汰舊換新及新購電動機車線上申辦系統」進行申請,或加入「臺北市環保局-定檢好康愛報報」官方LINE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北市環保局推電動機車補助 最高補助4萬2,300元
國內外瘋看「女媧」!展演13天破400萬參觀人次 中台灣元宵燈會倒數最後週末 中市觀旅局:再不來會後悔
2025中台灣元宵燈會自2月8日開幕以來,以全台唯一會「蛇」出來的主燈秀、國內單一場域最大的地方型燈會等亮點,吸引國內外各地遊客到訪,一睹全國最美主燈女神「女媧」補天、造人的史詩級大戲,展演13天以來,觀賞人次已突破400萬!隨著燈會進入倒數最後的週末,台中市政府觀旅局邀請民眾把握最後賞燈機會,揪親友來到中央公園欣賞璀璨燈海及精彩主燈秀,「再不來會後悔!」 觀旅局長陳美秀表示,今年燈會歷經超過半年的研商、9大主題燈區的設計、近20個局處單位的協力,為大眾呈獻一場無與倫比的節慶盛會,回顧整個過程像是「倒吃甘蔗」一樣,越辦越甘甜,克服了天氣不穩、主燈展演技術革新、其他縣市引進IP等種種挑戰,以貼心的服務、豐富的燈組、精彩的展演,贏得賞燈民眾的掌聲與按讚,紛紛直言:「女媧美到我吹口哨」、「還好有來現場看」、「超乎想像的震撼」! 陳局長進一步說明,中台灣元宵燈會一直以來都是台中年度盛事,每年都能吸引大量遊客來訪,今年燈會還沒閉幕就突破400萬人次,儼然已成為中台灣指標性的節慶活動!無論是融入在地特色(如台中鍋烤節)與當代議題(如環境保護)精心打造的燈組,還是融合現代科技的互動裝置(如拍照屏幕、AR擴增實境)與主燈秀(如光束投影、精密機械結構),都讓到場賞燈的民眾目不暇給,成為社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觀旅局提醒,市府提供假日接駁服務,週六、日可於台中捷運市政府站、松竹站(台鐵松竹火車站)搭乘免費接駁車直抵會場,下車即賞燈。來台中賞燈也不用怕餓,「蛇も市」主題市集每逢假日有百攤以上商家進駐,各類熟食、輕食、異國風味甜點任君選擇,還有療癒植栽、糕餅好禮、手飾配件、手繪明信片等文創商品等您來逛,吃得盡興,也把最甜美的賞燈回憶帶回家!更多燈會資訊,歡迎至台中觀光旅遊網(https://reurl.cc/467rVj )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國內外瘋看「女媧」!展演13天破400萬參觀人次 中台灣元宵燈會倒數最後週末 中市觀旅局:再不來會後悔
揭娛樂圈潛規則 賣淫產業鏈揭秘讓觀眾不寒而慄
林予晞(左)薛仕凌右)聯手查真相。 照片提供:鏡文學 記者梁偉華/ 台北報導 由鏡文學出品,台灣首部以娛樂記者為題的懸疑犯罪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自2月8日播出以來,話題熱度不斷攀升。作為台灣首部以娛樂記者為題材的影集,該劇不僅在劇情鋪陳上充滿張力,揭露的娛樂圈潛規則更引發全網熱烈討論。各播出平台收視表現上更是節節高升,在Netflix與CATCHPLAY+亦是熱門影片的常勝軍。 即將播出的第5、6集中,劉知君(林予晞飾)、莊大海(薛仕凌飾)攜手查真相,深陷醜聞疑雲的高佑霖(宋柏緯飾)又牽扯一位自殺女性,讓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另外,潘慧如飾演的馬姐再度登場,劇情將揭開她的真實身份,背後究竟隱藏什麼樣的祕密?這一發展將為劇情增添更多謎團。 台灣首部以娛樂記者為題的懸疑犯罪影集,話題熱度不斷攀升(左起)林予晞、六月 照片提供:鏡文學 女記者林姵亭命案也愈發複雜,隨著Mina(小薰飾)的死,知君掌握到另一個重要線索「小安」,使案件走向更深的黑暗。知君與大海攜手追查真相,是否也讓自己身陷更大的危險?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自播出以來,被網友形容為「預言神劇」,因爲影集雖為三年前拍攝,劇情卻預言了許多事件的發生,每一集都像是對娛樂圈潛藏醜聞的真實寫照。 林予晞揭娛樂圈潛規則 照片提供:鏡文學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的編劇團隊實際訪問多名圈內神秘人物,深入了解娛樂圈潛規則、情色產業、政商名流等利益緊密勾結的生態鏈,讓劇情的真實性和張力大大提升。這種真實感,也是該劇播出後成功吸引觀眾叫好叫座的原因之一。 網友紛紛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的觀後感,有人稱:「這部劇真實得讓人背脊發涼,娛樂圈黑幕讓人不寒而慄!」更有觀眾表示,劇中每一個角色都像是在現實中有對應人物,讓人不禁懷疑現實真相是否比劇情更驚人。 深陷醜聞疑雲的高佑霖(宋柏緯飾)成為殺人嫌疑犯之一 照片提供:鏡文學 播出後,劇中主角的一舉一動成為大家關注焦點。林予晞在情人節PO文:「知君今天不追獨家,只想專心追你,我就是你一人的狗仔。」短短時間引來上萬粉絲按讚,更有粉絲表示:「被撩爆!好幸福。」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揭開賣淫產業鏈真相(左起)李銘忠、柯淑勤、王月 照片提供:鏡文學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無疑是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懸疑大作。即將隨著劇情的深入,真相浮現之日是否會迎來更大的風暴?請鎖定《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全劇共8集,2月8日首播後,每週六晚間9點在公視播出,晚間10點則可透過Netflix、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CATCHPLAY+等平台收看。此外,每週日晚間9點在八大戲劇台播出,並於3月9日起,每週日晚間9點在CATCHPLAY電影台61頻道播出。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 第五集預告 https://youtu.be/GWPmfKQyQQs?si=w_JtmSwfWbmU3LJL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揭娛樂圈潛規則 賣淫產業鏈揭秘讓觀眾不寒而慄
揭娛樂圈潛規則 賣淫產業鏈揭秘讓觀眾不寒而慄
林予晞(左)薛仕凌右)聯手查真相。 照片提供:鏡文學 記者梁偉華/ 台北報導 由鏡文學出品,台灣首部以娛樂記者為題的懸疑犯罪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自2月8日播出以來,話題熱度不斷攀升。作為台灣首部以娛樂記者為題材的影集,該劇不僅在劇情鋪陳上充滿張力,揭露的娛樂圈潛規則更引發全網熱烈討論。各播出平台收視表現上更是節節高升,在Netflix與CATCHPLAY+亦是熱門影片的常勝軍。 即將播出的第5、6集中,劉知君(林予晞飾)、莊大海(薛仕凌飾)攜手查真相,深陷醜聞疑雲的高佑霖(宋柏緯飾)又牽扯一位自殺女性,讓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另外,潘慧如飾演的馬姐再度登場,劇情將揭開她的真實身份,背後究竟隱藏什麼樣的祕密?這一發展將為劇情增添更多謎團。 台灣首部以娛樂記者為題的懸疑犯罪影集,話題熱度不斷攀升(左起)林予晞、六月 照片提供:鏡文學 女記者林姵亭命案也愈發複雜,隨著Mina(小薰飾)的死,知君掌握到另一個重要線索「小安」,使案件走向更深的黑暗。知君與大海攜手追查真相,是否也讓自己身陷更大的危險?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自播出以來,被網友形容為「預言神劇」,因爲影集雖為三年前拍攝,劇情卻預言了許多事件的發生,每一集都像是對娛樂圈潛藏醜聞的真實寫照。 林予晞揭娛樂圈潛規則 照片提供:鏡文學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的編劇團隊實際訪問多名圈內神秘人物,深入了解娛樂圈潛規則、情色產業、政商名流等利益緊密勾結的生態鏈,讓劇情的真實性和張力大大提升。這種真實感,也是該劇播出後成功吸引觀眾叫好叫座的原因之一。 網友紛紛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的觀後感,有人稱:「這部劇真實得讓人背脊發涼,娛樂圈黑幕讓人不寒而慄!」更有觀眾表示,劇中每一個角色都像是在現實中有對應人物,讓人不禁懷疑現實真相是否比劇情更驚人。 深陷醜聞疑雲的高佑霖(宋柏緯飾)成為殺人嫌疑犯之一 照片提供:鏡文學 播出後,劇中主角的一舉一動成為大家關注焦點。林予晞在情人節PO文:「知君今天不追獨家,只想專心追你,我就是你一人的狗仔。」短短時間引來上萬粉絲按讚,更有粉絲表示:「被撩爆!好幸福。」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揭開賣淫產業鏈真相(左起)李銘忠、柯淑勤、王月 照片提供:鏡文學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無疑是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懸疑大作。即將隨著劇情的深入,真相浮現之日是否會迎來更大的風暴?請鎖定《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全劇共8集,2月8日首播後,每週六晚間9點在公視播出,晚間10點則可透過Netflix、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CATCHPLAY+等平台收看。此外,每週日晚間9點在八大戲劇台播出,並於3月9日起,每週日晚間9點在CATCHPLAY電影台61頻道播出。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 第五集預告 https://youtu.be/GWPmfKQyQQs?si=w_JtmSwfWbmU3LJL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揭娛樂圈潛規則 賣淫產業鏈揭秘讓觀眾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