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AI賦能城市 積極打造AI City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第四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mart City Summit & Expo, SCSE)將於3月20日至3月22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舉行!本屆共計有500個攤位規模,涵蓋5G AIOT、智慧治理、智慧醫療、綠能永續、智慧交通等多元應用方案。為期三天的展會將舉17場跨領域專業論壇,預計吸引超過4萬名專業人士參與,可為廠商帶來巨大的商務機會,另有來自全球近200位的海外訪客,將共同探討及交流智慧城市與淨零城市的發展經驗,並創造城市間實質的合作。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簡志誠表示,SCSE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發展成為全球指標性的智慧城市展覽,亦是亞洲最具規模的物聯網產業盛會。今年展覽以「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Digital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為主題,期藉由展覽及論壇等活動,讓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或者城市官員共同探討運用最新的AI、物聯網等創新科技來落實智慧城市或淨零城市的各種可能性,同時創造帶動南部地區產業升級的契機。 本次展會匯聚眾多產業龍頭企業與在地業者,包括中華電信(2412)、中保科技(9917)、中油、中鋼集團(2002)、日月光(3711)、台電、金屬中心、宏碁智通、遠傳電信(4904)、電信技術中心、華電聯網、叡揚(6752)等,及南部地區的16家醫院、2所大專院校攜手展示最新的智慧科技與淨零排放的解決方案。 高雄市政府持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本屆展覽特別設立「高雄市政主題館」,展示市府各局處的智慧治理應用與創新成果。其中「智慧高雄AI燈塔計畫」將建立屬於高雄的主權AI系統,打造城市級的生成式AI平台,應用於交通管理、災害防治等領域,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城市運作效率,讓高雄成為AI City。此外,獲得本屆「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的「韌性城市工務管理暨決策輔助平台」,導入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強化市政決策與工程管理,同時涵蓋「建物淨零碳排」與「建築結構安全」,進一步提升高雄的城市治理能力。 智慧醫療是本屆智慧城市展的一大亮點,展區以「永續× AI = 智慧醫療新未來」為主題,集結南臺灣18家醫療院所與大學,呈現智慧醫療創新應用。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旗津醫院、大同醫院、小港醫院、鳳山醫院、聯合醫院、岡山醫院、民生醫院、高雄秀傳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阮綜合醫院、高醫岡山醫院,以及中山大學、陽明交通大學等單位。希冀透過展會的多方合作與資源整合,共同推動南部智慧醫療產業聚落的發展,促進醫療創新應用與永續智慧醫療環境之建構。 此外,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將於展會期間舉辦「智慧醫院院長大會」,邀請全台百餘位醫院院長,共同響應政府推動「健康台灣」願景,探討智慧醫療如何提升照護效率並減輕醫療負擔。另外,「2025智慧醫療論壇:打造健康台灣、智慧與永續醫療展望」亦將同步登場,由台北市電腦公會與聯合報聯手舉辦。面對台灣即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論壇將探討如何利用ICT產業優勢,建構智慧健康照護體系,以數位科技與AI創新技術改善醫療資源配置,提升全民健康福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榮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成功導入智慧科技改善復康巴士病友就醫流程,透過數據分析與智能調度,有效縮短等候時間,大幅提升病患就醫體驗。面對全球環境與能源挑戰,高雄積極推動低碳智慧城市轉型。「淨零新創主題館」今年進入第三屆,遴選南部8所大學與10家新創企業,共展出27項創新技術,涵蓋能源管理、資源循環、農業、醫療與製造等領域。亮點技術包括車輛冷鏈系統、儲能技術、碳捕捉與再利用、AI回收系統、水下環境檢測及氫能發電等,並展示智慧醫療領域的健康篩檢、藥物治療與醫療儀器等創新方案。透過綠色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減少碳足跡,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今年首次移師到高雄展出,以公私協力方式,從自主研發製造、感測器布建、資料匯集、到產業化創新應用與國際化推廣。以空、水、地、災四個面向之亮點技術成果呈現,包含:移動式空氣品質感測器、高解析度空氣品質預報、空品智慧稽查、複合水質感測系統、水情智慧預警、智慧灌溉監測系統、海陸地震聯合觀測網、智慧地震預警系統、地震速報系統、AI地震預警與結構安全監測、全災害決策系統、應變管理資訊系統及Band20骨幹網路應用等,打造人民有感、產業智慧化及數位經濟發展。 透過創新技術,提升防災效能、促進產業智慧化,打造有感的智慧城市。 本屆高雄智慧城市展將透過AI技術應用、智慧醫療創新、淨零新創技術、國際氣候峰會、智慧城鄉館及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等亮點,全面展示高雄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上的卓越成果。透過多方合作與技術創新,高雄正加速邁向智慧永續城市,為市民帶來更高品質的生活體驗,並為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提供最佳示範。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將是一場不可錯過的科技盛會。 展出日期:2025年3月20日(四)至22日(六),展出地點:高雄展覽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AI賦能城市 積極打造AI City

陳其邁率團赴美參加 NVIDIA GTC 2025大會 強化高雄產業合作與城市轉型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受邀參加NVIDIA GTC 2025大會,將於3月16日至20日率市府團隊訪問美國西岸,並拜訪當地指標科技大廠、政府單位及學研機構,推動智慧城市與科技創新合作。此次訪問團由經發局、工務局、交通局、環保局及水利局組成,期盼透過交流深化國際合作,加速高雄產業升級與城市轉型。 陳其邁表示,高雄正從傳統工業城市轉型為智慧科技重鎮,並積極布局AI產業與智慧治理的發展。本次參加 NVIDIA GTC 2025 大會,將掌握 AI 及相關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並與 NVIDIA 高層進行會談,深入討論現有合作專案,並交流未來在技術應用的合作機會,整合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各個軟體應用平台,進一步提升高雄在智慧城市、5G AIoT與數位治理等領域的發展動能。 陳其邁說,這次也會順道拜訪學研機構和地方政府,針對智慧交通、數位孿生、城市永續、防災等領域進行交流,以強化落實智慧醫療領域合作、灣區水岸經濟及相關建設等公共服務,並出席各項技術性或區域合作研討會,加速高雄城市轉型。 陳其邁進一步指出,為建構以高雄為示範場域,打造高雄城市級的生成式主權AI平台,去年底於亞灣香蕉碼頭正式啟動「智慧高雄燈塔計畫」,攜手中華電信、NVIDIA、Linker Vision、港務公司等國公營企業共同建置本地端AI模型與平台,以提升政府智慧治理的效率,加速智慧城市發展願景。 此外,陳其邁說,建立主權AI必須加快腳步,因應未來城市治理越來越複雜,他也以凱米颱風雨量預測為例,當時運用生成式AI預測相當準確,也顯示新科技的運用帶動科技與城市治理顛覆性的革命,高雄是台灣第一個推動主權AI的城市,鑑於城市治理所面臨的問題往往是跨局處、複雜,且必須迅速解決,唯有利用生成式AI平台,才能夠發展出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打破每一個領域個別、獨立的AI訓練或系統,產生跨系統、跨局處的整合解決方案。 此次行程也將前往舊金山灣區,考察水岸經濟發展模式,並拜訪史丹佛大學、Berkeley新創加速器SkyDeck等產官學研機構,借鏡國際經驗,強化高雄在AI城市治理與智慧經濟的競爭力。市府期盼透過這次訪美,深化全球鏈結,推動高雄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智慧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陳其邁率團赴美參加 NVIDIA GTC 2025大會 強化高雄產業合作與城市轉型

陳其邁率團赴美參加 NVIDIA GTC 2025大會 強化高雄產業合作與城市轉型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受邀參加NVIDIA GTC 2025大會,將於3月16日至20日率市府團隊訪問美國西岸,並拜訪當地指標科技大廠、政府單位及學研機構,推動智慧城市與科技創新合作。此次訪問團由經發局、工務局、交通局、環保局及水利局組成,期盼透過交流深化國際合作,加速高雄產業升級與城市轉型。 陳其邁表示,高雄正從傳統工業城市轉型為智慧科技重鎮,並積極布局AI產業與智慧治理的發展。本次參加 NVIDIA GTC 2025 大會,將掌握 AI 及相關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並與 NVIDIA 高層進行會談,深入討論現有合作專案,並交流未來在技術應用的合作機會,整合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各個軟體應用平台,進一步提升高雄在智慧城市、5G AIoT與數位治理等領域的發展動能。 陳其邁說,這次也會順道拜訪學研機構和地方政府,針對智慧交通、數位孿生、城市永續、防災等領域進行交流,以強化落實智慧醫療領域合作、灣區水岸經濟及相關建設等公共服務,並出席各項技術性或區域合作研討會,加速高雄城市轉型。 陳其邁進一步指出,為建構以高雄為示範場域,打造高雄城市級的生成式主權AI平台,去年底於亞灣香蕉碼頭正式啟動「智慧高雄燈塔計畫」,攜手中華電信、NVIDIA、Linker Vision、港務公司等國公營企業共同建置本地端AI模型與平台,以提升政府智慧治理的效率,加速智慧城市發展願景。 此外,陳其邁說,建立主權AI必須加快腳步,因應未來城市治理越來越複雜,他也以凱米颱風雨量預測為例,當時運用生成式AI預測相當準確,也顯示新科技的運用帶動科技與城市治理顛覆性的革命,高雄是台灣第一個推動主權AI的城市,鑑於城市治理所面臨的問題往往是跨局處、複雜,且必須迅速解決,唯有利用生成式AI平台,才能夠發展出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打破每一個領域個別、獨立的AI訓練或系統,產生跨系統、跨局處的整合解決方案。 此次行程也將前往舊金山灣區,考察水岸經濟發展模式,並拜訪史丹佛大學、Berkeley新創加速器SkyDeck等產官學研機構,借鏡國際經驗,強化高雄在AI城市治理與智慧經濟的競爭力。市府期盼透過這次訪美,深化全球鏈結,推動高雄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智慧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陳其邁率團赴美參加 NVIDIA GTC 2025大會 強化高雄產業合作與城市轉型

興連城建設「以心連城,讓善加成」 為邊緣弱勢個案安置提供支持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在地企業團隊「興連城建設有限公司」,秉持以善良、正直、誠信的理念營造各類建築作為民眾的避風港-「家」,並致力於回饋社會,透過捐款、資源捐贈等方式支持各項公益計畫,特別是關懷社會困境、弱勢族群的服務。此次該公司捐贈10萬元協助社會局辦理邊緣個案安置照護、就醫協助計畫,今(14)日高雄市社會局副局長葉玉如出席捐贈儀式,感謝興連城建設有限公司共同看見弱勢個案的需求,以實際行動實踐社會企業責任,一同攜手與社會局在城市中構築溫暖。 近年來家庭結構改變,未婚、無子女、親屬支持系統薄弱的民眾持續增加,如遇到傷、病、失能等急難變故,很容易陷入生活困境,加上不符合老人、身心障礙或低收入戶等法定福利資格,即無政府資源可運用,更難以從身體傷病、或經濟困境中脫身。為協助這群社會福利邊緣弱勢個案,社會局自103年起推動「非屬身心障礙、老人之弱勢成人保護個案安置協助實施計畫」,由社工進行個案安置服務、就醫復健、出院轉銜、增進家屬支持系統等關懷服務,以陪伴弱勢取得合適資源及照顧,能度過人生難關,並早日復歸社區及溫馨的家。 葉玉如感謝興連城建設有限公司,願意對弱勢群眾伸出援手,讓邊緣弱勢者能夠獲得完善的照顧,為社會挹注正向支持的力量。社會局期望有更多民間企業團體也能一同加入,溫暖關懷處於社會角落的弱勢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興連城建設「以心連城,讓善加成」 為邊緣弱勢個案安置提供支持

興連城建設「以心連城,讓善加成」 為邊緣弱勢個案安置提供支持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在地企業團隊「興連城建設有限公司」,秉持以善良、正直、誠信的理念營造各類建築作為民眾的避風港-「家」,並致力於回饋社會,透過捐款、資源捐贈等方式支持各項公益計畫,特別是關懷社會困境、弱勢族群的服務。此次該公司捐贈10萬元協助社會局辦理邊緣個案安置照護、就醫協助計畫,今(14)日高雄市社會局副局長葉玉如出席捐贈儀式,感謝興連城建設有限公司共同看見弱勢個案的需求,以實際行動實踐社會企業責任,一同攜手與社會局在城市中構築溫暖。 近年來家庭結構改變,未婚、無子女、親屬支持系統薄弱的民眾持續增加,如遇到傷、病、失能等急難變故,很容易陷入生活困境,加上不符合老人、身心障礙或低收入戶等法定福利資格,即無政府資源可運用,更難以從身體傷病、或經濟困境中脫身。為協助這群社會福利邊緣弱勢個案,社會局自103年起推動「非屬身心障礙、老人之弱勢成人保護個案安置協助實施計畫」,由社工進行個案安置服務、就醫復健、出院轉銜、增進家屬支持系統等關懷服務,以陪伴弱勢取得合適資源及照顧,能度過人生難關,並早日復歸社區及溫馨的家。 葉玉如感謝興連城建設有限公司,願意對弱勢群眾伸出援手,讓邊緣弱勢者能夠獲得完善的照顧,為社會挹注正向支持的力量。社會局期望有更多民間企業團體也能一同加入,溫暖關懷處於社會角落的弱勢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興連城建設「以心連城,讓善加成」 為邊緣弱勢個案安置提供支持

簽訂提升小港醫院 「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MOU  陳其邁:6年內完成認證 完善南高雄緊急醫療資源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與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簽訂提升「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合作備忘錄,優先提升市立小港醫院之急重症醫療處置量能,市長陳其邁今(14)日見證雙方簽署MOU時表示,高醫在偏鄉、公衛政策上給予市府最大協助,不僅長期照顧市民健康,更進一步提升市民醫療水準;承諾市府將提供必要協助,6年內完成小港醫院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認證,以完善南高雄緊急醫療資源,符合市民對緊急醫療需求。 陳其邁指出,根據統計資料,小港醫院急診就醫人數113年每月平均5,525人次上升至114年1至2月7,014人次,增幅約27%,其中重傷檢傷1、2級人數月平均從321人次增加至368人次,成長15%;此外,小港醫院為屏東地區轉診重點醫院之一,東港安泰醫院火災事件,許多病患就直接轉診至小港醫院,數據顯示小港醫院醫療量能已有迫切提升需求,從急診人數數據顯示,小港醫院為高雄市急救責任醫院中急診人次第4高,僅次於高雄長庚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醫附設醫院及高雄榮民總醫院。 陳其邁說明,小港醫院在106年於陳菊市長任內與高醫簽約,打造為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近年因人口結構老化,市民醫療需求逐漸擴大,特別是重度級急救需求,今日透過MOU簽署,將小港醫院提升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將可完善南高雄及屏南等地醫療需求。 陳其邁感謝高醫團隊長期以來發揮醫者仁心精神,照顧高雄市民健康,另市府持續與高醫各大醫學中心合作,發展智慧醫療,從成立高雄聯合學習醫療智慧聯盟,到智慧醫療領域應用,在岡山、小港、旗津推出智慧藥局、智慧照顧、智慧復康巴士等相關服務,已有卓著成績,期望未來透過鑑別式AI與生成式AI功能,能更即時、更全面、更有效率提供醫療服務,妥善照顧市民健康。 衛生局表示,目前高雄4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主要集中在北高雄地區醫學中心,市立小港醫院鄰近工業區、高雄港和小港機場,人口密集且移動頻繁,約有近90萬人之緊急醫療服務人口,民眾急重症醫療需求殷切,急需規劃位處南高雄且具備重度級緊急醫療能力之醫院;市立小港醫院成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後,可24小時全天候對急重症患者及時進行緊急醫療處置,由市立醫院率先提升,落實市立醫院公益責任,並提升醫療可近性。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簽訂提升小港醫院 「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MOU  陳其邁:6年內完成認證 完善南高雄緊急醫療資源

2025第1屆世界賞鳥博覽會在台中! 執行委員拜會中市觀旅局

世界賞鳥博覽會(World Birdfairs Council, WBC)的6位執行委員昨(13)日拜會台中市政府,由觀光旅遊局長陳美秀代表市長盧秀燕接待,雙方就2025第1屆世界賞鳥博覽會在台中、生態旅遊及國際觀光等面向進行交流。陳局長感謝委員們肯定台中生態旅遊及鳥況資源的潛力,選在台中舉辦首屆世界賞鳥博覽會,並承諾市府將偕同交通部觀光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共同合作主辦博覽會。 陳局長表示,23年前就與台灣WBC執行委員結下「鳥緣」,並互稱「鳥人」,因此台中從去年5月開始與觀光署密切合作籌辦這場盛事,就博覽會場地、外賓生態旅遊參訪、交通接駁等進行規劃,最終選定在市民廣場辦理為期2天的博覽會,並安排外賓參訪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去年8月更特別打造森林系台灣好行889大雪山線,車體內裝結合大雪山豐富生態塑造,以綠色運具便利遊客親山;今年也將輔導大雪山賞鳥協會增設大雪山借問站,並串連公車、在地店家優惠、旅遊景點以及旅遊資訊服務,讓大雪山成為台中生態遊程新亮點。 代表台灣的WBC執行委員、台灣生態旅行促進會榮譽理事長余維道表示,世界賞鳥博覽會各執行委員會是代表世界各地觀鳥活動的全球性機構,今年首次擴大規模邀請亞洲、非洲、美洲、澳洲、歐洲等五大洲的25個以上國家鳥類組織參與,並擇定台中作為首屆活動舉辦地點,屆時將有世界上百位賞鳥愛好者齊聚台中,間接促進在地經濟。這次安排國際委員來台灣現地勘查並拜會市府,期盼共同合作;烏干達的Herbert Byaruhanga委員表示,他積極投入女權運動,很高興得知台中市長是女性,同時也大力拔擢多位女性擔任機關首長,回國後也將與社區分享此行台中女力城市的感受。 來自巴西的Maria Martha委員表示,巴西將於2027年辦理第二屆世界賞鳥博覽會,並提到台灣如此積極的準備,讓她擔心屆時巴西勢必更加努力才能超越台中的水準;馬來西亞的Andrew Sebastian委員則讚揚台中捷運將七種在地鳥鳴聲作為閘門進出音效;菲律賓的 Mike Lu委員表示,感謝盧市長的支持,使台中能成為首個舉辦世界賞鳥博覽會的城市,這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全世界的鳥類觀察與生態旅遊界將永遠記住台中;另外阿根廷的Horaico Matarasso委員表示,透過這次共同合作,非常有信心台中能打造最好的首屆賞鳥博覽會。 觀旅局表示,此次活動將於今年9月20、21日在市民廣場舉辦,藉由這場盛事讓台中成為國際生態旅遊首選第一站!更多世界賞鳥博覽會資訊可至台中觀光旅遊網(https://travel.taichung.gov.tw/zh-tw/event/activitydetail/9652)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第1屆世界賞鳥博覽會在台中! 執行委員拜會中市觀旅局

2025冬季特奧會台中好手賴儀庭勇奪金牌 運動局長盛讚台中之光

2025冬季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傳捷報!台中2名特奧選手遠赴義大利參賽,今(14)日傳出佳績,包含賴儀庭選手在女子200公尺雪鞋項目,力挫世界各國好手,不負眾望勇奪金;陳怡真選手則是表現亮眼獲得第四名。消息一出台中身心障礙體壇歡欣鼓舞,台中市政府運動局長游志祥亦第一時間向選手表達恭賀,在世界好手激烈競爭下,取得佳績相當不易,盛讚兩位選手不但是台中之光,更是台灣之光! 游局長指出,2025冬季特奧會於3月8日至3月15日在義大利杜林舉行,賽前即偕同台中市身心障礙體育總會理事長林孟令及後援會長賴鴻毅前往集訓場地,關心選手的備戰狀況;2位參賽選手賴儀庭及陳怡真,對此次賽事的努力有目共睹,賽前即進行高強度的集訓和密集練習,因此即使面對寒冷的氣候以及各國優秀選手的競爭,最終還是脫穎而出,為台灣奪得好成績、名揚國際。 游局長表示,兩位特奧選手不只在雪鞋項目表現亮眼,賴儀庭更是首次入選就奪金,充分展現身心障礙運動挑戰的精神,在去年全障運的特奧輪鞋競速項目也奪得1金1銅的成績;另一位好手陳怡真更是繼2023年夏季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網球單打及混合雙打雙金後,再度入選國手,她也是113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為台中勇奪特奧女子羽球雙打金牌的好手;同時也要感謝選訓委員鍾淑華老師集訓前中後的辛勞,讓兩位選手無後顧之憂,奪得好成績。 身障體育總會理事長暨市議員林孟令表示,由於國內沒有雪地環境,因此都只能在沙灘上進行訓練,但沙子比雪還重、還熱,給選手增加了許多負荷,不過為了登上特奧選手最高層級的國際賽事-特奧會,2位選手依舊努力不懈,只為在最高殿堂展現自我。感謝市長盧秀燕及市府團隊長期支持,讓選手有機會為台中的榮譽奮戰,也期許更多身障運動員以他們為榜樣,投入運動、享受運動,用運動為國爭光! 運動局補充說明,台中市是首座成立身心障礙體育總會的城市,每年積極與台中身心障礙體育總會和特奧委員會合作,辦理如特奧滾球大集合、特奧球類訓練站等活動,未來市府也將持續帶動台中身心障礙運動風氣、推動運動平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冬季特奧會台中好手賴儀庭勇奪金牌 運動局長盛讚台中之光

基隆市府攜手職業工會 推動職安卡訓練提升勞工安全意識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長期關注勞工職場安全與身心健康議題,並與在地各行各業職業工會緊密合作,共同推動職安教育與訓練。為了提升勞工的職場安全觀念與自我防護能力,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勞工行政科今(14日)攜手基隆市模板業職業工會,積極辦理台灣職安卡證照訓練及安全衛生講座,吸引66名學員報名(其中40名為原住民朋友)希望透過產官合作機制,共同打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根據統計,基隆市112年的職災給付千人率為3.617,113年度下降至3.445,顯示職安推動已初見成效。而本市模板業職業工會已有1,215名會員,在113年度更成功培訓107名會員取得台灣職安卡,為勞工提供更完善的職安保障。 市府特別關注弱勢勞工的職業安全,其中基隆市原住民市議員陳明建亦全力支持此項計畫,他也鼓勵更多勞工參與職安訓練,提升自我防護能力,確保職場安全。 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表示,市府將持續強化與各職業工會的合作機制,透過培訓課程、政策推廣及職場監督等多元方式,提升基隆市整體職業安全水準。她特別感謝理事長鄭念輝所帶領的模板業職業工會團隊,在職安教育上的積極投入,也呼籲更多勞工朋友善用政府資源,積極參與職安課程,共同營造安全、健康的勞動環境。 本次動亦是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合作,以落實政府對勞工安全的承諾,提供更完善的安全教育訓練,幫助勞工在工作環境中更有效預防職業災害。 為持續推廣職安教育, 4月22日也將舉辦另一場次,尚未報名的勞工朋友均可踴躍參加,透過專業培訓取得6小時教育訓練證明,進一步提升職場安全意識,確保自身權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市府攜手職業工會 推動職安卡訓練提升勞工安全意識

向性騷擾Say No 中市性暴力防治影像巡迴座談起跑

為加強社會大眾對性暴力議題的認識與防治意識,台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響應衛生福利部,舉辦6場性暴力防治影像巡迴座談,首場座談會今(14)日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登場,社會局主任秘書侯淑茹表示,性騷擾被害人超過九成為女性,呼籲大眾提升防治意識,重視性侵害、性騷擾、兒少性剝削及數位性暴力等議題。 侯主秘指出,遭到性騷擾的女性中,18歲到未滿30歲的年輕族群比例最高,最常遭遇的行為是趁機親吻、擁抱或觸摸身體隱私部位(占37%),其次為羞辱、貶抑、敵意或騷擾言詞或行為(占27%),利用電話、傳真、電子通訊或網路展示、傳送或傳閱猥褻文字、聲音、圖畫、照片或影像資料則是第3位(占21%)。 社會局也說,由於性騷擾行為不一定造成明顯的身體傷害,加上蒐證困難,許多案件容易被忽視或淡化,使得被害人錯失及早求助的機會,甚至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此次播映的劇情片《女性日常》改編自6部性騷擾短片,帶領觀眾以旁觀者視角檢視日常生活中性騷擾的樣貌,更深刻理解性騷擾問題。 帶領映後座談的性平專家林育苡律師表示,當社會習慣對性騷擾與性暴力視而不見,被害人可能選擇沉默,進而形成默許暴力的氛圍。因此,除鼓勵被害者勇敢發聲,也呼籲社會大眾學習同理心,支持受害者走向復原之路。家防中心持續推動性騷擾與性暴力防治工作,呼籲各界共同參與,一同打造台中市成為更安全、尊重且友善的生活環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向性騷擾Say No 中市性暴力防治影像巡迴座談起跑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