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補助 3/24起開放線上受理申請
台中市住宅發展工程處為鼓勵既有老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自主維護居住品質及提升公共安全,自114年3月24日起至114年10月31日止受理114年度「台中市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補助」,將依戶數規模補助社區1萬元至6萬元不等之獎勵金,符合「台中市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補助辦法」,且未請領過該項補助的公寓大廈。歡迎社區線上提出申請。 住宅處表示,補助對象為「台中市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補助辦法」施行 (100年4月27日)後向各區公所完成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成立報備(首次報備),使用執照申請日期在93年1月2日前,符合這項補助申請資格的公寓大廈因屋齡已逾20年以上,領取補助可用於公共環境消毒、更新消防設備等共用設施;後續亦可申請「共用部分及約定共用部分維護修繕費用補助」、「原有住宅無障礙設施改善補助」等各項補助,有效提升居住品質。另若在公寓大廈管理上遭遇困難,亦可向住宅處提出申請專業諮詢或專業團隊協助輔導開會,歡迎符合資格的社區踴躍申請。 住宅處指出,今年因應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申報擴大納入6至7層樓辦理,將針對老公寓大廈加強宣導成立管理組織並提供輔導資源,並鼓勵社區成立有主委、監委、財委編制的管理委員會,健全社區自主管理機制。另為讓申請補助更輕鬆、便利,補助採線上申辦,透過簡單3步驟,一、線上註冊。二、上傳文件。三、審核撥款辦理。不僅可節省申辦時間與成本,還可及時查詢案件進度,歡迎有興趣社區到樂居管家一站式入口網上申請。審核結果以公文及電子郵件通知,請留意信件及電子信箱收件情形。 住宅處補充,如有不瞭解公告內容或系統操作之疑義,可於受理期間上班日9時00分至12時00分,13時30分至16時30分電話諮詢(諮詢電話:04-2228-9111轉69500)。受理期間上班日的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住宅發展工程處公寓大廈管理科(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2段588號)有提供電腦進行面對面教學,歡迎多加利用。相關補助書件資料可至住宅處網站(https://thd.taichung.gov.tw/981521/Lpsimplelist)或樂居管家一站式入口網(https://taims.taichung.gov.tw/Portal/)下載參閱。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市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補助 3/24起開放線上受理申請
慎防火災爆炸風險! 中市府勞工局辦理火災爆炸危害預防宣導會
台中市政府勞工局於3月13日舉辦114年度製造業火災爆炸危害預防宣導會,會中除加強事業單位辨識及管理潛在風險場域及推廣動火許可制度,確立安全裝置及共同作業規範,也配合案例及職業安全衛生法令推廣說明,以有效預防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共同打造安心職場。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近來火災爆炸事故發生頻仍,一旦發生多造成嚴重傷亡,對於如何識別高風險場所與加強管理易燃液體的蒸氣、可燃性氣體或可燃性粉塵等潛在風險場域,為預防火災爆炸的重點。 勞工局再次表示,近期火災類型除落實動火許可制度外,更要注意承攬商的電氣及機械設備管理,確保相關作業及安全裝置機能正常。另需定期檢視工作場所的潛在風險,積極推動內部安全教育訓練,提升勞工的風險意識與應變能力,避免災害發生。 勞工局補充,此次宣導會也推廣免費線上風險評估工具,提供勞工朋友科技防災的多元選擇與改善對策,達到落實「危害辨識、評估及控制」,深化勞工及事業單位的職安意識。如事業單位對於上述危害的預防仍有疑問,可上台中市勞動檢查處官網(https://www.doli.taichung.gov.tw/)查詢或致電台中市勞動檢查處04-22289111轉36808洽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慎防火災爆炸風險! 中市府勞工局辦理火災爆炸危害預防宣導會
智慧工地管理新時代! 中市擴大舉辦優良工地評鑑 4/1開放報名
為提升工地污染防制標準,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將今年擴大舉辦「優良工地評鑑」,並首次採取雙軌制,分為「公共工程組」與「非公共工程組」,確保不同類型的工地皆能公平競爭,進一步鼓勵建設單位積極投入污染防制,推動環保與建設並行。評鑑報名將於4月1日開放,評選作業將於6月至10月進行,預計11月舉行公開表揚,表彰環保表現優異的工地,樹立業界標竿。 環保局表示,此次評鑑將延續先前強調的科技應用防制手段,包括空氣品質感測器、噪音感測器、自動灑水系統、AI揚塵辨識技術、工地影像監測等,確保施工過程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此外,特別鼓勵導入綠色施工措施,如太陽能應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及建築廢棄物減量等。 環保局說明,為強化工地管理並提升評鑑的公信力與參與度,今年工地評鑑將導入多項創新作法,確保評比公平性與透明度,評鑑將採取雙軌制,分為「公共工程組」及「非公共工程組」,讓不同類型的工地皆能在相對應的組別中競爭,另為提高營建工地污染管制透明度,將規劃標竿工地觀摩交流活動,促進優良工地的經驗分享與業界學習。 連續獲獎單位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女士曾分享,早期營建工地的污染防制主要依賴傳統方法,例如設置綠圍籬來降低揚塵,但隨著環保意識提升,工地管理也進一步引入創新技術,不僅提升污染控制效率,也讓環境管理更加精準與智慧化。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此次擴大舉辦優良工地評鑑,盼透過公開競爭與表揚機制,讓各建設單位學習與借鏡最佳作法,促進工地污染防制水準提升,共同打造永續宜居的城市環境。未來也將與建築業界及學術單位合作,進一步推動工地環保技術創新,並透過數據分析優化政策方向,讓環保與都市發展能夠和諧共存,另如有任何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相關疑問,可加入台中市營建工程污染防制LINE官方帳號(@956uccug),或電洽04-22289111分機66268吳小姐。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智慧工地管理新時代! 中市擴大舉辦優良工地評鑑 4/1開放報名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膝蓋痛就是老化?研究打臉:真凶其實不是退化,真正原因藏得更深!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成因,比你想得更複雜。許多患者並非因年齡老化導致膝關節退化,而是另有隱藏病因。被譽為「全台最難掛號」的骨科名醫呂紹睿指出,歷經百萬年演化的人體膝關節,其構造極為精密,軟骨本身不易磨損,除非受到結構性破壞(如半月軟骨破裂、韌帶斷裂、骨折癒合不良等),或是因罹患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細菌感染等疾病,才會導致所謂的「續發性」退化性膝關節炎。然而,這類病因僅占所有患者的約10%。其餘高達90%的病人並無明確病灶,卻依然出現關節退化現象,醫界稱為「原發性」退化,成因至今仍是研究熱點。 許多四十歲以上的膝痛患者,一照X光便被貼上「退化」的標籤,接受消炎止痛藥、葡萄糖胺、玻尿酸注射、甚至PRP治療;情況未改善者,可能還要接受關節鏡清創或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最終甚至更換人工關節。呂紹睿提醒,傳統療程雖為通行做法,卻未必適用每一位患者,若因此延誤真正的病因判斷,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其中,一項常被忽略卻相當關鍵的膝痛原因——「內側摩擦症候群」,在中老年人身上其實並不少見,卻因被視為年輕人疾病而未受重視。 呂紹睿團隊針對169位年齡超過40歲、共232個膝關節的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這些受試者年齡從41至82歲不等,中位數為63歲,幾乎皆有雙膝長期疼痛的經歷。 研究發現,高達95%的患者在膝內側出現皺襞與摩擦現象,其中88.4%原先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進一步檢查卻揭示:真正的問題,其實來自內側摩擦症候群。 該症候群的常見表現包括:活動時膝關節內有異物摩擦感、自覺疼痛、局部壓痛,若患者有膝傷病史或能觸及條狀物,更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一旦經關節鏡確診,透過「內側放鬆手術」可有效舒緩症狀,對大多數病患而言,是一次性解決的契機。 這項研究的另一亮點,是長達三年的療效追蹤:結果顯示,有85.5%的患者術後疼痛顯著減輕,主觀滿意度高,治療成果穩定。 呂紹睿強調,「內側摩擦症候群」不是年輕族群的專利,中老年人也可能因膝內側皺襞增厚或位置異常而飽受其苦。若長期被誤診為退化性關節炎,不僅徒增藥物與手術負擔,更延誤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治療時機。 他建議,臨床上應更細緻評估中老年膝痛原因,將內側摩擦症候群納入診斷考量,搭配關節鏡檢查與病史整理,才能為患者制定正確且有效的治療路徑。 這項研究也讓人重新思考膝痛背後的真相:所謂的「退化」,有時其實只是誤解。真正導致疼痛的,往往是尚未被辨識的內部結構問題。 呂紹睿在他的著作《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也進一步詳盡分享了這些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幫助更多人從源頭理解膝痛,走上正確的自救之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膝蓋痛就是老化?研究打臉:真凶其實不是退化,真正原因藏得更深!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成因,比你想得更複雜。許多患者並非因年齡老化導致膝關節退化,而是另有隱藏病因。被譽為「全台最難掛號」的骨科名醫呂紹睿指出,歷經百萬年演化的人體膝關節,其構造極為精密,軟骨本身不易磨損,除非受到結構性破壞(如半月軟骨破裂、韌帶斷裂、骨折癒合不良等),或是因罹患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細菌感染等疾病,才會導致所謂的「續發性」退化性膝關節炎。然而,這類病因僅占所有患者的約10%。其餘高達90%的病人並無明確病灶,卻依然出現關節退化現象,醫界稱為「原發性」退化,成因至今仍是研究熱點。 許多四十歲以上的膝痛患者,一照X光便被貼上「退化」的標籤,接受消炎止痛藥、葡萄糖胺、玻尿酸注射、甚至PRP治療;情況未改善者,可能還要接受關節鏡清創或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最終甚至更換人工關節。呂紹睿提醒,傳統療程雖為通行做法,卻未必適用每一位患者,若因此延誤真正的病因判斷,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其中,一項常被忽略卻相當關鍵的膝痛原因——「內側摩擦症候群」,在中老年人身上其實並不少見,卻因被視為年輕人疾病而未受重視。 呂紹睿團隊針對169位年齡超過40歲、共232個膝關節的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這些受試者年齡從41至82歲不等,中位數為63歲,幾乎皆有雙膝長期疼痛的經歷。 研究發現,高達95%的患者在膝內側出現皺襞與摩擦現象,其中88.4%原先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進一步檢查卻揭示:真正的問題,其實來自內側摩擦症候群。 該症候群的常見表現包括:活動時膝關節內有異物摩擦感、自覺疼痛、局部壓痛,若患者有膝傷病史或能觸及條狀物,更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一旦經關節鏡確診,透過「內側放鬆手術」可有效舒緩症狀,對大多數病患而言,是一次性解決的契機。 這項研究的另一亮點,是長達三年的療效追蹤:結果顯示,有85.5%的患者術後疼痛顯著減輕,主觀滿意度高,治療成果穩定。 呂紹睿強調,「內側摩擦症候群」不是年輕族群的專利,中老年人也可能因膝內側皺襞增厚或位置異常而飽受其苦。若長期被誤診為退化性關節炎,不僅徒增藥物與手術負擔,更延誤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治療時機。 他建議,臨床上應更細緻評估中老年膝痛原因,將內側摩擦症候群納入診斷考量,搭配關節鏡檢查與病史整理,才能為患者制定正確且有效的治療路徑。 這項研究也讓人重新思考膝痛背後的真相:所謂的「退化」,有時其實只是誤解。真正導致疼痛的,往往是尚未被辨識的內部結構問題。 呂紹睿在他的著作《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也進一步詳盡分享了這些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幫助更多人從源頭理解膝痛,走上正確的自救之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
2025新北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倒數計時 10週年追火車推限時限量限定好物
2025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即將於今年4月20日展開,賽事分為「競賽組」、「變裝組」及「企業團體競賽組」3類別,除了全數報名完畢外,其中的變裝組自第3屆2018年推出微笑號組(歡樂造型組)後,廣受追友們喜愛,更於第7屆2022年正式更名為變裝組,讓追友們在揮灑汗水的同時,也能增添賽事趣味性。 新北市觀旅局表示,回顧歷年變裝組經典裝扮,追友們運用各種巧思、創意,讓賽事化身為另類的變裝盛會,不管跑到哪人人都是全場焦點,而今年第10週年的變裝主題也鼓勵追友們可以化身自第9屆推出的七神IP角色,究竟今年變裝組的表現會是如何,也讓人非常期待,觀旅局邀民眾一起拭目以待。 觀旅局說,今年與在地店家合作,4/13至4/27共同推出追火車10週年限時限量限定好物,如:超過半世紀的海山餅店推出印有追火車10週年LOGO的綠豆餅、具有牡丹老街隱藏美食之稱的兔耳絲烘焙手作麵包推出印有追火車10週年LOGO的手作吐司、藏在馬崗漁村的馬崗咖啡石頭屋推出印有追火車10週年LOGO的石花凍冬瓜檸檬飲等,喜愛美食的你,通通都不能錯過!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的環型接力棒的造型是源於臺鐵昔日「電氣路牌閉塞制」的路牌環,為早年臺鐵防止列車追撞的機制,接力棒的形狀參考了臺鐵路牌環的設計,這不僅是對臺鐵文化的推廣,同時也成為本賽事最獨特的標誌之一,勘稱賽事經典之一。 還有一個賽事經典是團隊們一起衝向終點的那一刻,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的特色除了一棒接著一棒跑之外,每次到了最終棒次,其餘6棒隊友們都會一起跟上、共同邁向終點!是團隊間最令人振奮人心、感動的經典時刻。也歡迎民眾規劃自主遊程,體驗在地美食與人文風情,共襄盛舉追火車10週年!欲知更多活動詳情,請關注「旅跑新北」官方臉書粉絲專頁,或透過「新北旅客」及「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查詢最新資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新北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倒數計時 10週年追火車推限時限量限定好物
新北市愛德養護中心20周年 從草創到設備齊全 家屬無限感恩
新北市淡水淡海的愛德養護中心,是由新北市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提供重度身心障礙者24小時住宿型照顧服務,迄今20年累計服務291位。中心今(21)日在北海岸社福大樓,舉辦「溫暖淡海、樂活愛德」感恩會,身障者家屬代表及草創階段的工作人員回娘家齊聚一堂,回首當年慘澹經營的窘況,到現今設備齊全、溫暖明亮的環境,都有無限的感慨。 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表示,雖然做得不完美,但會盡心力去做。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等眾人,期許愛德下一個20年會更好。 感恩會由住民以太鼓表示歡迎,接著播放20年回顧影片,現任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表示,20年前他剛調來愛德服務,四周仍是一片農田和荒地,淡海地區面臨海口,在冬天時經常下雨,加上東北季風吹襲,簡直是「淒風苦雨」。尤其原有建物已閒置多年,設備不足,照服人員招募不易,前3年可謂慘澹經營。他記得當年的身心障礙福利科長許芝綺不斷的鼓勵他:「有缺什麼?我們會全力支援!」 何天元說,隨著歷任首長和社會局長的支持,以及家屬的信任和同仁的努力,目前無論軟硬體都有長足的進步。現任中心主任章芳鈺表示,目前愛德有服務人員75位,提供114位身心障礙者24小時的照顧。除了生活照顧,也有安排各式的活動與教學課程,讓藝術創作陪伴,展現身障者的生命價值。 20年前第一批入住愛德的麗珠,也參與感恩活動,她的女兒感謝每一位照顧者,等於代表子女般的奉養,偶而還會帶出去一日遊,豐富生活經驗,「這裡就像是媽媽的第二個家,工作人員就像是家人。」 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表示,感謝伊甸基金會承接愛德養護中心,20年來如一日,給予身障朋友家的溫暖。伊甸在新北,共承接3家住宿型機構,4家服務中心,18家社區式日間服務,還有各2家早期療育資源中心和公共托育中心,平時也常連結資源、醫療院所和善心團體,以提供案家最好的服務,是新北市私公協力的最佳典範。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新北市愛德養護中心20周年 從草創到設備齊全 家屬無限感恩
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 五工扶輪社捐物資及個案服務費用
新北市五工扶輪社長期關懷弱勢族群,響應新北好日子愛心大平台,集結社友們的力量,今(21)日在新莊社福中心捐贈市值約10萬元的民生物資,及13萬元的個案服務費用。社會局長李美珍特別到場感謝五工扶輪社的善心,讓社工有更好的資源可以運用,也讓弱勢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五工扶輪社社長林文川表示,該社自87年成立迄今,以愛的輪轉傳遞陽光與希望,關注弱勢家庭孩童教育,長期提供獎助學金。近年來看到新莊區各方面建設蓬勃發展,吸引大量外來人口定居,卻同時有許多經濟弱勢家庭因房價、物價飛漲,增加生活壓力,因此與社友們討論捐贈奶粉、尿布等高單價或消耗性的物品;另外也提供一些個案服務衍生的相關費用,希望有助於社工對弱勢家庭的服務。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新北市的人口居全台之冠,「從搖籃到搖椅」都是社會福利服務的範圍,社工以全人照顧的概念,讓服務對象都能在社區安居樂業的生活。新莊社福中心每年提供轄內弱勢家戶將近1,000戶次奶粉及高營養價值的物資,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改善家庭照顧的環境。感謝新北市五工扶輪社會對社福願景的重視,並結合會員們的善心,為支持、關懷弱勢家庭盡最大的心力。 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自108年6月開辦至今,獲得民間企業廠商、公益團體及善心人士的支持力量,照顧許多需要關懷的家庭。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 五工扶輪社捐物資及個案服務費用
林口「性平電影馬拉松」首場開跑 區公所與社區社團推動性別平等
林口區公所響應新北市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政策,讓性平意識透過電影傳播,今(114)年與林口運動協會、南勢社區發展協會、林口區老人會及林口區婦女會攜手辦理4場次性平電影聯演,今(21)日由林口運動協會主辦首場,熱情邀約協會會員、志工朋友及社區民眾於國賓影城共同觀賞《夜校女生》,現場觀劇朋友們熱情討論,為本次性平電影馬拉松揭開序幕。 活動特別選映兩部極具代表性的電影《夜校女生》與《BJ單身日記4:戀上小鮮肉》,透過電影賞析與討論,提升民眾對性別平等、性別認同及女性賦權等議題的關注與理解。《夜校女生》主述一名女性因環境限制中斷學業,仍堅持不懈勇敢追夢,強調女性教育權、性別歧視與自我實現等議題。 林口區長廖武輝表示,性別平等不僅僅是口號,更需要透過文化與教育的方式,讓社會大眾理解並實踐,我們希望藉由這次的『性平電影馬拉松』電影聯展,讓更多民眾意識到性別平等的重要性,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尊重與包容,也能注意到性平無所不在,影響著大眾跟你我! 林口區公所說明,本次系列電影馬拉松自今日至4月9日平假日間辦理4場次播放,獲得在地社區社團熱烈響應,吸引超過400人參與。未來,林口區公所將持續推動更多性別友善與多元文化活動,透過社區參與與教育推廣,打造更加包容與尊重的社會環境。 為響應促進性別平等,特別感謝洪孟楷立法委員特助、新北市議員蔡淑君、李宇翔、陳明義、宋明宗議員服務處共同蒞臨現場欣賞電影演出,支持本所各項多元性別友善相關藝文活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林口「性平電影馬拉松」首場開跑 區公所與社區社團推動性別平等
延續慎終追遠美德 基隆市府推清明掃墓服務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為延續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基隆市政府將舉辦114年度春祭大典,並推動一系列清明掃墓相關服務,敬請市民配合相關措施,共同維護掃墓期間的秩序與安全。本年度春祭大典訂於4月2日(星期三)上午9時,地點位於南榮公墓公立納骨塔暫厝區前(火化場旁)。 此外,為促進納骨塔空間優化,基隆市立殯葬管理所自今年開始推動無主骨灰(骸)安置計畫。經本所公告期滿後,無人認領之無主骨灰(骸)將進行二次火化,並以環保葬方式安葬。本次春祭大典將超渡20位無主無名先人,並執行樹葬。 4月3日至4月6日每日7時至14時,將實施全面交通管制,並提供免費墓區循環接駁車,請民眾多加利用,以減少交通壅塞。基隆市政府服務團隊將於掃墓期間提供便民措施,包括免費飲用水、消防提水袋、流動廁所、垃圾子母車、諮詢服務站、機車停放區及行人安全走道、計程車上車專區(集善祠前)。為分流人潮,清明連假前兩個週末(3月22、23、29、30日)及連假後一週(4月12、13日)不實施交通管制及公車接駁服務,但將與義交配合進行交通維管,車輛仍可進入殯葬所,但需依規定進入停車場,並嚴禁路邊違規停車。 為提倡環保、以功代金,殯葬所4號家祭室及火化場旁金爐設置紙錢回收箱,統一焚燒金紙,鼓勵民眾以茶水、供品取代焚燒紙錢及香燭,減少空氣污染。此外,為確保墓區安全,請勿任意焚燒雜草或紙錢,砍除後的雜草應集中堆放,避免引發火災。基隆市消防局提醒民眾,掃墓時應遵守「五不一要」原則,即不使用火掃墓、不用火除草、不燃放爆竹、不焚燒紙錢、不亂丟菸蒂,並將垃圾帶走,共同維護清明祭祖期間的環境安全。 殯葬所提醒民眾,欲瞭解春祭大典儀式流程及殯葬設施暫停租用等詳細資訊,請至基隆市立殯葬管理所官方網站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延續慎終追遠美德 基隆市府推清明掃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