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大淹水因下水道未設防護設施 環團斥人禍盼雲林縣府速改善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圖說:雲林豪雨造成大湖口溪水位暴漲灌進民宅,竟因下水道系統排放口未設置倒灌防護設施釀災。圖/民眾提供 記者呂泓陞/綜合報導 8月3日雲林地區遭遇強降雨侵襲,豪雨不斷,造成大湖口溪水位暴漲,水流沿著下水道直接倒灌進斗南市區建國三路一帶住宅區,導致至少300戶居民受災、生活大亂!根據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實地勘查後已確認,斗南市區淹水主因,是下水道系統排放口未設置倒灌防護設施。環團痛斥,這場災害並非天災無可避免,而是人禍造成的重大錯誤! 根據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實地勘查,斗南市區淹水是因為該處排放口未設置閘門或逆止閥等防止倒灌設施,當大湖口溪水位上升時,溪水將倒灌入下水道系統,造成系統內部壓力升高,進而產生水孔蓋冒水,導致建國3路地勢較低處積淹水。對此,台灣公民參與協會「水公民環境防災組」召集人粘麗玉主任痛批,地方排水工程沒做好基本的防洪設計,縣府未竟管理之責,讓河水透過下水道「原路返回」,灌進民宅,造成民眾財產嚴重損失! 先前雲林縣水利處長許宏博對外說明,初步勘查應是大湖口溪滿水位,導致街區積水無法排出而灌回地勢較低之處,造成積淹水,粘麗玉說,由此可證,這種基礎設施的嚴重缺失,須請地方政府全權負責設置,勿放置不處理、不改善。她批評,縣府至今仍不承認是未設置閘門及倒灌防護造成淹水,面對災情,雲林縣長不盡快檢討如何補救,反而慣性將責任推給中央,說是「降雨量大」、「溪水暴漲」、「溪流整治容量不足」等因素,這根本是混淆視聽! 對於雲林縣政府,明知下水道無防護設施,卻遲遲不補救,災害發生不該先推卸責任,粘麗玉呼籲,請正視斗南鄉親300戶受災戶之苦,身為雲林大家長的張麗善縣長,應該扛起責任、面對錯誤,而不是每次災害都「甩鍋」中央。她痛心表示,淹水不是第一次,縣府卻從未學到教訓,讓人民的家園一次又一次泡在水中。人民要的是有效治理,不是政治話術。 粘麗玉再次強調,斗南淹水不是天然災害,是地方失職的結果,身為雲林大家長的張麗善縣長,若能視民為親,向人民誠心致歉才是典範;並請提出改善時程,而非繼續推諉,勿讓人民痛心政治人物演很大,只會噴口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斗南大淹水因下水道未設防護設施 環團斥人禍盼雲林縣府速改善
深化台日城市合作! 中市建設局長率團拜會大阪市府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促進國際城市間的專業對話與經驗共享,台中市政府建設局長陳大田日前率團拜訪日本大阪市建設局,與局長寺川孝進行深度會談;雙方針對城市建設政策、公共設施管理、地震防災對策及永續發展理念等議題,展開廣泛交流,為台日城市合作開啟新契機。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感謝大阪市建設局的熱情接待,雙方業務性質高度相近,此次互動與經驗分享極具參考價值,不僅有助於強化台中市的工程技術與治理韌性,也為未來推動更友善、永續的城市建設提供寶貴啟發。他也提到,寺川局長對台中在推動公共設施與宜居空間上的成果給予高度肯定,雙方理念契合,期待未來持續深化合作。 建設局說明,此次會談涵蓋層面廣泛,台中市分享了市長盧秀燕任內多項具代表性的重大建設成果與城市治理經驗,包括綠美圖、國際會展中心、市政路延伸、東豐快速道路,以及秋紅谷景觀生態公園黑天鵝保育行動等,展現台中市在城市美學與公共建設並重的施政理念;大阪市則介紹其施政亮點,包含無電柱化推進、共同管溝整合、橋梁維護制度與都市綠化管理機制,並特別分享御堂筋道路空間改造成果,展現融合植栽景觀、歷史文化與都市機能的整體設計思維。 會談氣氛熱絡,雙方對彼此在建設挑戰與城市治理上的經驗深感共鳴,未來將持續保持聯繫,深化技術交流,攜手推動更優質的城市建設,共同打造宜居永續的生活環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深化台日城市合作! 中市建設局長率團拜會大阪市府
駐台中「客家大使館」樂活園區開館! 鄭博久大使外交五講啟動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上周於東勢客家樂活園區山城客庄傳習中心舉辦「客家大使館」系列的首場活動,邀請曾任駐聖文森、約旦、馬其頓及泰國等地的大使鄭博久主講,以「駐外經驗談」為題,分享他在各國外交工作的第一手見聞,並談及當地與客家華人的互動故事,當天大雨滂沱,仍高朋滿座。 鄭大使演講幽默風趣,從小時候的生活娓娓道來,他在高雄出生,幼時身體瘦弱,祖父要他回到台中東勢的老家調養鍛鍊,兩人日常對話都使用客語,這段經歷讓他後來擔任駐外大使或代表時,靠著一口流利的客家話結識許多優秀的華僑,在海外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鄭大使分享了一段我國外交的艱辛歷史,包含在加勒比海地區出生入死的驚險經歷,以及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與當地國家互動的真實故事,大使表示接下來的課程會越來越精彩,歡迎大家繼續參與。 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致詞表示,鄭大使的外交歷練豐富,兼具國際視野與客家情懷,以「大使駐館」的形式,帶領大家認識世界、認識客家。江主委更強調,透過系列課程不僅能加深市民對國際局勢的了解,更能看見客家族群在世界各地的足跡與貢獻。 江主委補充說明,2020年市府曾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邀請鄭博久大使舉辦以「回顧我的外交生涯」為題的沙龍講座,暢談數十年的外交歷程。當時市府副市長令狐榮達也特別出席,主持沙龍座談,兩位資深外交官分享的人生故事與國際經驗,令現場觀眾聽得津津有味、驚嘆連連。 客委會說明,今年的「客家大使館」系列活動,正是回應當年佳評如潮的回饋建議,進一步將外交視野與客家文化緊密結合。系列講座共五場,後四場於8月6日至8月27日每週三下午2點進行,內容兼具國際視野與客家特色,包括:泰國、美國駐外經驗談、客家華人、國際禮儀與客家禮儀、客家飲食與餐桌禮儀、國際與客家等。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與,一同透過「客家大使館」,感受外交與客家的深刻連結,開拓國際視野。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駐台中「客家大使館」樂活園區開館! 鄭博久大使外交五講啟動
好市多開賣焢肉飯很台味 搭酸菜蘿蔔湯會員讚絕配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圖說:繼滷肉飯後,好市多又推台味新品焢肉飯配蘿蔔湯,成了各大社群網友熱門話題。網友們分享吃過多讚很不錯。圖/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 記者廖𣿰弘/綜合報導 繼滷肉飯後,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又推台味新品,這次是焢肉飯配蘿蔔湯,成了各大社群包括instagram、threads及臉書等網友熱門話題。愛嚐鮮的網友們吃過後在社群分享,焢肉飯口味甜鹹,感覺像台南口味,五花Q勁的爌肉搭酸菜很下飯,配蘿蔔湯清爽可口,實在很不錯。網友們對南部口味大感興趣,尤其新品賣相很可以,「那個酸菜感覺好讚」,還有人許願雞肉飯。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表示,看到新品消息,身為台灣美食愛好者,他趁午休衝到好市多嚐鮮,焢肉飯加酸菜配蘿蔔湯,組合價99元,先看賣相很可以,吃起來口味甜鹹,很像台南路邊攤,尤其跟酸菜很搭很下飯,吃完不膩,焢肉口感不會柴,肥瘦剛好,蘿蔔湯較清淡,若覺得焢肉飯重口配著喝還蠻清爽。他強烈建議在北部生活的南部人,尤其台南人,想吃家鄉味可以去好市多吃新品焢肉飯! 也有網友分享,焢肉飯有兩塊焢肉,肉質軟具彈性,還有肉燥,醬汁鹹中帶甜,淋上滷肉汁、酸菜,吃起來白飯每口都吃到醬汁很夠味。不少網友迴響,直乎,好市多居然開賣焢肉飯,真的沒極限耶!看到網友PO的照片大推,「你拍的讓人好有食慾,那個肉感覺很ㄉㄨㄞ。」看到飯量,有網友希望出加量版,感覺很好吃。對於售價99元,網友們多表示能接受,還有人說,「想到我家這條路上的焢肉飯一碗都要80還很難吃」。 不少網友看到南部口味都被吸引,有台南人說下班馬上去吃看看;也有台灣小吃愛好者共襄盛舉。有人提到,家中長輩到好市多吃熟食,可以點焢肉飯了,因為吃不慣披薩牛肉捲。有人更直接說,「感覺我爸會很愛」。 對於新推出的焢肉飯+蘿蔔湯組合,好市多表示,焢肉飯嚴選豬五花肉片和台式經典肉燥,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搭配鹹香爽口的台式酸菜,附上一杯蘿蔔湯,大大滿足消費者味蕾。肥美的五花油質加上帶Q勁的爌肉,是難忘的古早美味。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好市多開賣焢肉飯很台味 搭酸菜蘿蔔湯會員讚絕配
好市多開賣焢肉飯很台味 搭酸菜蘿蔔湯會員讚絕配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圖說:繼滷肉飯後,好市多又推台味新品焢肉飯配蘿蔔湯,成了各大社群網友熱門話題。網友們分享吃過多讚很不錯。圖/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 記者廖𣿰弘/綜合報導 繼滷肉飯後,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又推台味新品,這次是焢肉飯配蘿蔔湯,成了各大社群包括instagram、threads及臉書等網友熱門話題。愛嚐鮮的網友們吃過後在社群分享,焢肉飯口味甜鹹,感覺像台南口味,五花Q勁的爌肉搭酸菜很下飯,配蘿蔔湯清爽可口,實在很不錯。網友們對南部口味大感興趣,尤其新品賣相很可以,「那個酸菜感覺好讚」,還有人許願雞肉飯。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表示,看到新品消息,身為台灣美食愛好者,他趁午休衝到好市多嚐鮮,焢肉飯加酸菜配蘿蔔湯,組合價99元,先看賣相很可以,吃起來口味甜鹹,很像台南路邊攤,尤其跟酸菜很搭很下飯,吃完不膩,焢肉口感不會柴,肥瘦剛好,蘿蔔湯較清淡,若覺得焢肉飯重口配著喝還蠻清爽。他強烈建議在北部生活的南部人,尤其台南人,想吃家鄉味可以去好市多吃新品焢肉飯! 也有網友分享,焢肉飯有兩塊焢肉,肉質軟具彈性,還有肉燥,醬汁鹹中帶甜,淋上滷肉汁、酸菜,吃起來白飯每口都吃到醬汁很夠味。不少網友迴響,直乎,好市多居然開賣焢肉飯,真的沒極限耶!看到網友PO的照片大推,「你拍的讓人好有食慾,那個肉感覺很ㄉㄨㄞ。」看到飯量,有網友希望出加量版,感覺很好吃。對於售價99元,網友們多表示能接受,還有人說,「想到我家這條路上的焢肉飯一碗都要80還很難吃」。 不少網友看到南部口味都被吸引,有台南人說下班馬上去吃看看;也有台灣小吃愛好者共襄盛舉。有人提到,家中長輩到好市多吃熟食,可以點焢肉飯了,因為吃不慣披薩牛肉捲。有人更直接說,「感覺我爸會很愛」。 對於新推出的焢肉飯+蘿蔔湯組合,好市多表示,焢肉飯嚴選豬五花肉片和台式經典肉燥,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搭配鹹香爽口的台式酸菜,附上一杯蘿蔔湯,大大滿足消費者味蕾。肥美的五花油質加上帶Q勁的爌肉,是難忘的古早美味。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好市多開賣焢肉飯很台味 搭酸菜蘿蔔湯會員讚絕配
2030國家雙語政策 補教產業AI升級 教育科技激發學生潛能
墨新聞|記者威金/台北報導由AI語音科技公司易晨智能主辦、結合新北市議員、新北市補習教育協會、大大寬頻等多方資源推動的2025年「全國金口盃英語口說比賽」日前登場,這是台灣首場採AI與真人雙重評審的比賽,更是學生們英語學習重要里程碑,也是科技、教育與政府資源合作的成果。「當科技與教育真正融合,孩子能展現的潛力及能力遠超乎想像。」 從AI初評到專業評審審核,決賽再回歸全真人評分,金口盃建立起一套兼顧公平性、專業性與效率性的評比機制。主辦單位表示,這不僅突破傳統評分的時間與人力限制,也讓孩子們能更快速收到回饋,進行自我修正與優化。 在AI科技日新月異、數位教育方興未艾的當下,一場融合創新科技與語言教育的全國性英語競賽,正悄然改變台灣孩子學習英語的方式。而在備賽期間,從語音到結構全面進化。全國金口盃競賽參賽學生來自全台各縣市,經過一關一關層層選拔,最終有15位選手脫穎而出挺進決賽。 備賽過程,各教學單位與指導老師投注心力,從內容結構、語音訓練,到台風塑造都用心規劃全面強化。其中,位於板橋的芝蔴街美語海山分校有多達10多位學員進入複賽,更有多位進入決賽,成為關注焦點,更是一大贏家。 有關這項成果,芝蔴街美語海山分校美語組長王意涵老師說,學生們除加強內容熟練度外,他們也強化上台演說的開場白與結尾設計,協助學生建立完整且具說服力的口語結構。由於許多學生平日透過 EZTalking App 持續進行口說練習,在發音與聲調上奠定穩固基礎,他們訓練重點進一步聚焦於抑揚頓挫、斷句節奏與情感表達的提升。 王意涵指出,經由多次模擬與精準演練,學生們逐漸建立自信,朗讀時自然傳遞情感、細膩詮釋文本內容,因此,比賽時面對來自各地優秀選手與現場競賽壓力,他們展現出穩健的台風、自信的儀態與清晰有力的口條,最終獲得佳績。 「AI科技助攻,學習成效看得見。」芝蔴街美語海山分校教務長林聖玫指出,金口盃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科技教育融合的成果展現。「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參與一次競賽,而是將AI科技內化為日常學習的一部分。」 林聖玫說,在EZTalking系統協助下,學生們能隨時進行語音練習與發音修正,平均學習效果提升超過50%。另一方面,教師的備課與評量時間也大幅減半,整體教學效率翻倍提升。林聖玫也指出,本班也積極參與新北市補教協會與新北市教育局「希望萌芽助學計畫」,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關懷及扶助弱勢學子,提供課程及科目全額免費學習。新北市長期推動「希望萌芽」計畫,希望透過更多元的學習機會,讓弱勢孩子也有能力發光。 易晨智能執行長許永昌則強調「善用AI已是各行各業的趨勢,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這次比賽能順利推動,正是科技、教育與政府資源攜手合作的成果。比賽範圍涵蓋六都,更延伸至花蓮、屏東等地區,真正實現了「每個孩子都有舞台」的理念。這場結合夢想與實踐的平台。從AI技術導入、學生備賽到精彩演出,證明「當科技與教育真正融合,孩子能展現的潛力及能力遠超乎想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30國家雙語政策 補教產業AI升級 教育科技激發學生潛能
黃敏惠領軍挺文創 嘉義「+1點」亮相文博會迎建城321週年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小城市、大創新」,積極推動在地文創產業升級,已連續第5年參與「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黃敏惠市長今(5)日特別北上出席台北南港展覽館開幕發佈會,除親自為參展業者加油打氣外,更大力宣傳,今年適逢嘉義市建城321週年,此次參展為年底「320+1城市博覽會」重要暖身,並以「+1點」為題,規劃四大子題區,精選16組優秀地方品牌,橫跨書寫、飲食、工藝與永續設計等面向,全方位展現嘉義市文創軟實力。 黃敏惠市長指出,嘉義市今年迎來建城321年、320+1,作為一座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我們在回顧歷史的同時,也不斷推動創新與突破,開創屬於嘉義市的文化新頁。尤其是從2021年嘉義市主辦臺灣設計展,該年也首度參與文化部舉辦的文博會,並連年參展,成果一年比一年豐碩。 嘉義市展區以「+1點、+1+1」的精神,持續疊加地方豐沛的文創力量,這些成果的背後是大家的努力,「每一個人加一點、多加一點就是不一樣」,讓每一次參與都是一次「+1點」的成長與蛻變。即日起至8月11日止,歡迎大家蒞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K6區「島嶼風尚」,走進「+1點」嘉義市展區。讓我們一起,為嘉義市的文化、為地方的創意——再加一點力量,加一點感動! 黃敏惠市長進一步說,今年特別不同的是,嘉義市首度參與Pinkoi線上展銷,與文博會B2B媒合平台,協助在地品牌拓展市場、創造商機,讓文化行動不再侷限於展場,而能進一步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這不只是展覽延伸,更是嘉義市文創產業「看見、被看見、再連結」的重要實踐。線上展區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讓嘉義的創意設計有機會與全台甚至國際市場接軌;B2B媒合平台則促成品牌與通路、企業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係,開展更多元的發展可能。 文化局謝育哲局長提到,今年首度嘗試將文創品牌參展轉化為「產業鏈結 × 策展內容 × 生活風格」三軸融合的品牌實驗現場。我們始終相信,文化的影響力,除了可以是展場的亮點,更應成為持續推動產業、改變城市的長遠動能。透過線上線下的串聯,文化不僅是「被看見」,更能「被使用」、「被購買」、「被喜歡」,成為日常生活中自然流動的一部分。嘉義市的文化力量,來自每一點持續的投入與創新。「+1點」,不喧嘩,卻堅定,正一步步帶領這座城市,在文化與創意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參與文博會已邁入第三年的傳統工藝師陳佐民老師表示,十分感謝市政府提供這樣的展出機會,讓傳統工藝能夠走向社會大眾,重新被看見。陳佐民老師坦言,隨著時代變遷,傳統工藝已屬於逐漸式微的技藝,但這次展會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並感受其美感與價值。 陳佐民老師強調,儘管當代AI科技飛快發展,但「HI」(指人類)的手工智慧依然無可取代。手作藝術具有溫度,是充滿人情味與文化底蘊的創作,不像機器量產那般冰冷。陳佐民老師更希望透過這樣的平台,能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技藝的可貴,並激發社會對其的關注與支持。 文化局表示,本次展覽以「從地方出發,為城市加一點」為核心,推出四大主題子區,包含「生根+1—地方創生啟動」、「風土+1—在地風味流轉」、「眾生+1—常民文化共鳴」、「再製+1—工藝再出發與創意」等,集結16組優質地方品牌共同參與,創下歷年最多紀錄。從策展概念、展品選品到空間語彙與敘事鋪陳等,都充分展現嘉義市在地「生活風格」。 「生根+1」聚焦地方生活與文化書寫,由平凡製作、嘉義異鄉人、下港女子、劉子新,帶來深具土地情感的創作;「眾生+1」關注信仰與傳統工藝的延續,匯聚精工刻印、桃城明山軒雕佛工作坊、鑿花匠木雕藝術工作室、陳佐民木雕工作室;「風土+1」透過永昌行、三光米、湯城鵝行、起風,描繪在地飲食與物產的風味記憶;「再製+1」則由茉莉手作坊、百木學堂–百木工匠坊、東瑭手半屋、優木良品,思索傳統工藝與當代設計的永續可能。每一件展品都是對嘉義市的深情回應,也訴說與土地深刻交織的故事,更讓大家看見嘉義市「小城市、大創新」的無限能量。 另為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新嘉義」風格,這次也邀請三位重量級講者,包括在地《下港女子》創辦人楊甯凱、移居嘉義《嘉義異鄉人》主理人孫育晴,以及返鄉實踐地方創意的北漂青年鄧澤等,分享他們對嘉義的獨到觀察與深刻經驗,帶領現場觀眾重新認識這座正在悄然蛻變、充滿活力與無限可能的城市。活動免費報名,報名網址:https://creativexpo.tw/zh-TW/events/51。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黃敏惠領軍挺文創 嘉義「+1點」亮相文博會迎建城321週年
結合中山醫大推廣科技智慧防災 中市勞工局打造科技導向職場智慧防災新模式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勞工局以「科技創造安全,智慧預防災害」為主軸,舉辦一系列科技智慧防災推廣活動,今(5)日與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學系共同舉辦首場活動—「工廠安全智慧防災平台與實作工作坊」。此次聚焦工廠化學品與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實作展演結合AI應用與智慧巡檢系統,提升事業單位風險辨識與災害預防能力,強化智慧防災應用及推動職場安全文化政策,並協助相關產業共同打造安心永續職場。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科技減災已是全球職安發展趨勢,面對勞動市場人力短缺、高齡化等挑戰,導入AI、大數據與智慧管理系統,不僅可提升災害預防能力,更可降低人為疏失與管理成本。本次工作坊內容分為兩大主軸:上半場展示AI職安系統在化學品管理及洩漏應變的實際應用,透過大數據分析與自動化應變流程,減少人為錯誤與災損風險;下半場聚焦機械安全管理與智慧巡檢,藉由實務演練協助廠商強化現場管理效能與高風險作業辨識能力。 勞工局表示,相關系列活動亦將於8月19日擴大舉辦「科技減災體驗交流暨飲食業安全衛生家族活動」,集結中山醫學大學、安全衛生技術中心、職災預防及重建中心及多家專業單位,共同推廣智慧防災與永續職場概念。後續將依8月19日場次的實施結果與業界回饋,於9月10日及10月22日再辦理主題式工作坊,勞工局將持續與學界、專業機構合作,鎖定產業實務需求,深化智慧減災應用與落實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如事業單位對於上述危害的預防仍有疑問,可向台中市勞動檢查處官網(https://www.doli.taichung.gov.tw/)查詢或致電台中市勞動檢查處04-22289111轉36808洽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結合中山醫大推廣科技智慧防災 中市勞工局打造科技導向職場智慧防災新模式
認識蛇類強化應變能力 中市蛇類防治教育訓練開課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隨著全球氣候暖化及棲地變遷,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距離不再遙遠,舊有印象中蛇類似乎只存在於野外山林間,事實上多數蛇類喜歡躲藏於潮濕陰暗處,溝渠或草叢間常見牠們的身影,蛇類入侵民宅的事件也時常發生。為提升對蛇類的認識與應變能力,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將於8月15日(五)下午2時至5時,在市府陽明大樓5樓大禮堂辦理「114年度台中市常見蛇類介紹與預防危害教育訓練」。 農業局表示,此次課程邀請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專業講師,針對台中地區常見蛇類的種類、生態習性與辨識方式進行介紹,並進一步說明蛇類對生態環境的正向功能。課程中也將示範如何運用簡易工具,例如掃把、垃圾桶及蝦籠等用具,進行防治與驅離,未來面對蛇類入侵時,能夠採取正確及安全的應對措施。 農業局說明,蛇類雖常引起民眾恐懼,但實際上牠們在生態系中扮演著控制鼠類與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角色,大部分蛇類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因此採取正確的應對方式不但能避免不必要的人蛇衝突,也能保障自身及蛇類的安全。希望透過此次訓練,能讓對待蛇類的正確觀念更為普及,保障居家環境的安全性。 此次教育訓練採線上報名(報名連結https://reurl.cc/3M3rGM),報名期限至114年8月13日止,農業局歡迎大家踴躍參加,認識蛇類也建立正確的防範觀念。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認識蛇類強化應變能力 中市蛇類防治教育訓練開課
歷經14年、三任市長終完工! 盧市長偕張議長開箱揭秘全台最先進「台中海洋館」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全國唯一全開放、展示最豐富的海洋教育場域「台中海洋館」即將誕生!歷經3任市長推動,經過14年努力,「台中海洋館」將於8月21日正式對外營運,台中市長盧秀燕、議長張清照昨(4)日首度開箱視察,其中,對於「全台首創室內濕地體驗區」及「全台首創半開放式展示」讚許有加。盧市長表示,「台中海洋館」為市府重大政策推動案,自101年起啟動規劃設計,除將成為優質海洋教育場域,更將成為海線觀光新亮點,期勉市府團隊與營運廠商做好最後準備,迎接開幕。 盧市長指出,「台中海洋館」總經費高達13億元,是全台最先進的海洋生物館,最大特色為全開放式設計,突破傳統封閉式觀賞模式,讓民眾能近距離欣賞海洋生物,並展現對遊客公德心的高度信任。館內設有互動體驗區,包括以高美濕地為概念的涉水區,讓民眾可一邊涉水觀察生物、一邊欣賞台中港與濕地美景。另設有水生生物收容中心,鼓勵民眾不棄養、不放生,以維護生態平衡;同時,復育繁殖區也全面開放,強化環境教育功能。盧市長感謝歷任議長張清照、張清堂的支持與推動,強調這座海洋館是台中多年努力的成果,也是全國唯一全開放、展示最豐富的海洋教育場域。 張議長表示,「台中海洋館」從規劃、興建到即將營運,歷經多年努力,感謝市府團隊與營運單位的用心。此館不僅是台中港區的新亮點,也將成為市民親子共遊、學習海洋知識的重要場所,期盼未來透過與周邊高美濕地、梧棲觀光漁港等景點的串聯,進一步提升台中整體觀光能量。 盧市長視察行程自3樓「台中河川」展區出發,展示大甲溪流域生態, 強調在推廣海洋教育之餘,也不忘生態保育與在地連結。接著前往4樓的濕地展區,實地體驗「全台首創室內濕地體驗區」與最大長方形花園鰻展示缸,盧市長對館方結合教育、景觀與互動體驗的巧思大加肯定,她更童心未泯跟張議長脫下鞋子在「全台首創室內濕地體驗區」踩踏,大呼小朋友會超愛!回到3樓後,盧市長更參觀水母展區及實驗室,盧市長化身盧老師,跟小朋友介紹全台最多樣水母種類匯聚於此,豐富的展示一覽無遺。 隨後盧市長來到2樓企鵝展示區,此為台中海洋館最受矚目的特色展區。不僅為「全台首創半開放式展示」,突破傳統隔離方式,體驗與企鵝近距離共處的震撼感受。盧市長表示,這種沉浸式的展示手法極具創意與吸引力,不僅小朋友會喜歡,也有助於民眾理解動物的生活環境與保育重要性。最後來到1樓「黑潮之海」及「海洋學園」展區,館內設置劇院等級的沉浸式投影與大型大洋缸,展示鯊魚、魟魚等太平洋海洋生物,相當吸引人。 觀旅局指出,台中海洋館以「從台中河川,流向世界之海」為策展主軸,不僅體現地方自然脈絡,也讓整體動線設計更具教育性與故事性。未來結合高美濕地、梧棲漁港等周邊景點,將成為推動台中海線觀光的強力引擎,歡迎全國民眾來台中探索海洋奧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歷經14年、三任市長終完工! 盧市長偕張議長開箱揭秘全台最先進「台中海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