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日本、韓國都轉向了 台灣還要堅持對抗中國嗎?

墨新聞|編輯中心中國已經具備對美國進行「降維打擊」的能力,這並非誇大其辭,而是確鑿無疑的事實。正因如此,美國五角大廈高層才會公開表態「我們不與中國競爭」,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亦多次下令,要求美國軍方,特別是航空母艦與各型戰艦部隊,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 或許有人會感到奇怪:一向以「軍工複合體」著稱、每年軍事預算高達近八千億美元、且在全球各地頻頻挑起戰爭的美國,為何突然間變得如此謹慎而有禮?為何不再與中國「一較高下」? 原因在於,去年(2024年)年底12月26日,中國首次公開展示了兩款第六代戰鬥機,震撼全球,亦令五角大廈高層紛紛中止休假、火速返回華盛頓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會議結論是:「立即著手改良F-22戰鬥機,力求將其升級為第六代機種。」並推估,在F-22完成升級之前,美國必須以八架五代戰機才能勉強對抗一架中國的六代戰機。 然而,這僅是美國失勢的冰山一角。早在稍早舉行的「珠海航展」中,中國已經展現出具備「降維打擊」美國的軍事實力。當時,中國公開展示了包括無人狼、無人虎鯨作戰艦與九天無人航天母艦等多款無人作戰武器。 以中國目前佔全球35%的超高生產力,迅速大量部署無人作戰部隊絕非難事。而在「無人對有人」、「鋼鐵對肉身」的戰場態勢下,勝負幾乎已無懸念。尤其是當九天無人航天母艦穿梭於太空,隨時可俯衝襲擊海面上無法自由起飛的美國航空母艦,並釋放數百架無人機群圍攻航母艦載的有限有人戰機時,美國海軍又將如何應對?這無疑就是一場標準的「降維打擊」。 更何況,去年年中,美、英、俄三國分別試射遠程導彈皆告失敗,法國則選擇在未事先公告下進行秘密發射,事後自稱成功。而中國則堂堂正正通知美國五角大廈,要求美方軍艦在夏威夷外海預先定點待命,隨後以東風-31AG導彈橫跨12,000公里,在美國連續六次攔截失敗的情況下,精準命中預定海域,技術之先進令人震撼。 若這尚不足以令人警醒,近期中國更成功引爆「非核氫彈」,其蘑菇雲規模與核彈爆炸相仿,但完全基於化學反應,無需核分裂或核聚變,因而不會產生放射性污染。非核氫彈威力驚人,卻不違反聯合國禁核條約。理論上,僅需兩公斤重的非核氫彈,一旦命中航空母艦,即可將其徹底摧毀。試問,美國還剩下多少艘航空母艦可供如此打擊? 如果這一切尚不足以稱之為「降維打擊」,那麼何者才能匹敵? 在中國新一代軍事科技全面超越之下,美國原本自傲的軍事優勢已經注定失色。試問,連航母與第五代戰鬥機都難以自保的美國尚且如此,那麼,尚未擁有航母及五代機的台灣,又能以何力自保? 當前,韓國與日本都已經看清大勢,正在調整戰略,尋求與中國和平共處。台灣民眾又何必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難道還妄想以一己之力對抗中國,決一死戰嗎? 未來的選擇,將攸關生死存亡。是時候清醒了。(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日本、韓國都轉向了 台灣還要堅持對抗中國嗎?

高美濕地不一樣音樂會 中市觀旅局邀您5/3共度週末盛宴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2025高美不一樣音樂會將於5月3日下午4時在高美濕地盛大登場!現場邀請專業團隊演奏管樂、爵士樂、民謠歌曲等,並由亞洲大學時尚學系師生參與時裝走秀,展開一場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饗宴;台灣好行679台中活力海洋線也於活動現場亮相,走進彩繪公車帶你認識珍貴海洋生態,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歡迎闔家一起相約欣賞台中海線夕陽風情。 觀光旅遊局長陳美秀表示,此次「高美不一樣音樂會」邀請了台中在地台灣青年管樂團、台中中西爵士大樂團、Theseus忒修斯、海鷗K等專業團隊,展現人聲阿卡貝拉、管樂、爵士樂、民謠歌曲等多樣音樂風格,讓現場民眾倘佯於樂海之中。活動中也由亞洲大學時尚系共同走秀演出,現場共展現逾30套手作服飾,以新穎的服飾設計,表現出大專學子不受框架侷限的創意感,在海鷗K阿卡貝拉的歌聲中,呈現視覺與聽覺融合的藝術。 陳局長指出,台灣好行679台中活力海洋線也將在音樂會上亮麗登場,現場開放民眾拍照打卡及參加海洋生態教育活動。台灣好行679台中活力海洋線將於5月4日正式開行,為遊客打開台中海線最美風景,沿線景點匯萃豐富的自然生態、人文風情、在地美食,例如媽祖信仰朝聖必去的大甲鎮瀾宮、擁有最新鮮豐富漁貨的梧棲觀光漁港、結合時尚休閒的購物商城MITSUI OUTLET PARK台中港、可體驗日式風情的梧棲文化出張所,以及懷舊梧棲老街、百年宮廟等,是一條飽覽海線風情的遊憩經典路線。 觀旅局補充,此次活動現場另由海口腔協會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帶領遊客認識海洋資源的重要性,高美濕地在政府及市民常年用心維護下,木棧道旁放眼可見彈塗魚、招潮蟹等多樣物種生活,並有唐白鷺、魚鷹、彩鷸等稀有鳥種,每逢春、秋侯鳥過境時期,皆吸引大批熱衷賞鳥玩家聚集拍攝。而鄰近的高美燈塔園區於5月3日、4日辦理潮感市集,共計約有25間攤商參與及安排音樂演奏,售有各式特色文創商品,另為獎勵資源再運用,遊客如自備環保杯、環保袋、環保餐具等,市集攤商將發放點數再用於兌換高美燈塔園區商品,共同倡導珍愛自然資源。 觀旅局說明,高美濕地2024年入選交通部觀光署「台灣觀光100亮點」,並曾在日本知名旅遊網站H.I.S票選中榮獲「最想去的海外景點冠軍」,希望透過高美不一樣音樂會能讓遊客感受大自然與藝術交融的魅力,進一步推動環境保護與觀光永續發展。更多活動資訊請關注「大玩台中-台中觀光旅遊局」粉絲專頁及台中觀光旅遊網(https://travel.taichung.gov.tw/)。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美濕地不一樣音樂會 中市觀旅局邀您5/3共度週末盛宴

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時光! 中市龍井地所「翩然水色」透明水彩聯展登場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龍井地政事務所自今(27)日至5月29日,於該所一、二樓文創迴廊展出「翩然水色」透明水彩藝展,此次展覽以「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為主題,邀請林大鈞先生、柯欣妤女士、蔡碧珠女士和連德蓉女士,以他們獨特的視角,透過透明水彩的精湛技巧,呈現出日常生活中最細膩、最平凡但又最動人的瞬間。四位創作者透過水彩筆觸,捕捉身邊的美麗事物,將生活中的點滴轉化為充滿溫度和情感的畫作,帶領觀眾一起感受那些常被忽略的美好。 台中市府地政局長曾國鈞指出,地政事務所運用辦公空間辦理藝文作品展覽,不僅可提升大眾文化藝術涵養,也營造出舒適、優美、友善的洽公環境。龍井地政事務所長期舉辦各項藝文展覽,內容豐富多彩多姿,讓洽公民眾也感受到藝術的充實美好。 龍井地政事務所主任林佳慧表示,透明水彩的魅力在於獨特的透明性與渲染效果,作品中那一抹又一抹清亮的漸層色彩,無論是乾筆還是濕筆技巧的運用,都讓畫面充滿了動感與層次感。正因如此,這場展覽不僅是視覺的饗宴,更是一場心靈的旅行,讓民眾在藝術的氛圍中,細細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歡迎大家踴躍前來賞析。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時光! 中市龍井地所「翩然水色」透明水彩聯展登場

中市府協助百年港尾永興福德祠廟地回歸法人名下 盧市長贈匾「百年福德正神」祝賀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百年歷史台中市港尾永興福德祠,因歷史變遷與產權未更名,一度陷入「無主土地」危機,在信眾與地方仕紳的齊心奔走下,市府查證後確認登記歷史,依法協助完成土地確權,今(27)日舉行「土地回歸記誌紀念碑」揭碑典禮,市長盧秀燕到場參拜祈福,並致贈「百年福德正神」匾額。她表示,感謝各界堅持努力,一起守護百年香火,也祈願廟宇香火綿延、市政昌隆、市民平安。 盧市長說,港尾地區永興福德祠歷史悠久,土地原登記名義人為「福德爺」,卻因年代久遠、未及時完成登記,成為無主土地,依法歸為公有,面臨拍賣危機。所幸在地方信士堅定信仰與努力下,市府團隊仔細查證,確認土地自民國2年即有相關登記紀錄,協助福德祠完成土地確權,廟地依法順利回歸「社團法人台中市永興福德爺信仰協會」名下,讓百年香火得以延續,地方信眾也終於安心。 盧市長提到,今日揭碑儀式圓滿完成,感謝港尾里長楊忠義、永興福德祠主委廖瓊瑤、永興福德爺信仰協會理事長廖宜勇、榮譽理事長廖學志、前立委張廖萬堅、立委廖偉翔、在地議員黃馨慧、楊大鋐、林祈烽、張廖乃綸、陳淑華,以及所有參與協助的鄉親,也肯定民政局、中興地政事務所、西屯區公所團隊的積極協助,這份成果屬於所有地方信徒與民意代表的共同努力,因為有各界的堅持守護,讓歷史悠久的永興福德祠續寫新章,庇佑港尾地區更加繁榮。 民政局長吳世瑋說明,永興福德祠位於西屯區廣順段253地號,土地原登記名義人為「福德爺」。為保障土地權屬,協會112年依法提出申報,但需證明該地自日治時期即供奉土地公,歷經中興地政事務所協助查調日治時期土地台帳資料、西屯區公所提供44年間由當時里長廖學炳擔任管理人的珍貴史料,加上民政局實地輔導,與理事長及主委多次討論、蒐集與整理歷史文獻,終完成申報程序,經公告3個月無異議,市府核發「同一主體證明書」,讓廟地順利回歸協會名下。 吳局長指出,如今協會順利完成更名登記,市府特別頒贈「百年福德正神」匾額,感謝福德祠長年護佑地方合福安康、財源廣進,以及歷任里長對福德祠的管理與守護,也盼現任主委廖瓊瑤帶領的所有幹部持續秉持土地公精神服務鄉里,發揮穩定人心、凝聚社會的祥和力量。此案為地方信仰土地回歸的成功典範,未來市府也將持續提供輔導,協助更多尚未完成更名的宗教場所依法落實登記。 民政局補充,港尾居民原在現址西側野榕樹下以大石塊為「石頭公」供奉土地伯公,及至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約1925年前後)港尾子保正廖大妹先生在「石頭公」上方建築一小型土地公廟,供族人與附近里民祭拜,並由歷任里長進行管理,前里長周財坤等人於民國98年發起成立管委會,信眾日漸增加,鄉親有感於廟座處低窪飽受水患入侵之憂,106年眾心合力將原廟身搬移到現址新方位,並在前後二任立委及現埸各位議員與楊忠義里長努力下,廟地如今依法完成回歸,讓信仰的香火永傳,體現「神明有靈、信眾有情」的最佳寫照。 今日活動,盧市長、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廖偉翔、市議員陳成添、黃馨慧、楊大鋐、林祈烽、張廖乃綸、陳淑華、民政局長吳世瑋、西屯區長鄭錫禧、第六分局分局長周俊銘、西屯戶所主任林淑美、西屯區衛生所主任王素專、泰安國小校長邱義隆、前議員廖學澍、台中果菜市場董事長林國永、港尾里長楊忠義、永興福德祠主委廖瓊瑤、永興福德爺信仰協會理事長廖宜勇、榮譽理事長廖學志等人均到場共襄盛舉。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府協助百年港尾永興福德祠廟地回歸法人名下 盧市長贈匾「百年福德正神」祝賀

音符的魔法!嘉義市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宣導園遊會熱鬧登場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在東區體育館盛大舉辦「音符的魔法:親子律動『樂』翻天」園遊會,吸引約700位親子熱情參與。活動以兒童發展宣導與親子音樂律動為主軸,設有繪本故事表演、闖關遊戲、有獎徵答等多元互動,讓家長在輕鬆氛圍中認識早期療育的重要性並了解相關資源。 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今(27)日也代表市長黃敏惠出席,與多位貴賓一同持代表兒童發展意象發展篩檢、通報轉介、醫療評估、復健療育、家庭支持音符手持牌進行守護宣示,期許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幸福快樂的環境成長。 林瑞彥表示,嘉義市自25年前開始推動兒童發展通報轉介及聯合評估服務,至今已經持續了25年,這項制度就像是守護孩子成長的重要防線,讓每位孩子都能在關鍵時期獲得適當協助。過去社會普遍認為孩子「大格雞慢啼」,只是成長較慢,未必有發展問題,但隨著專業知識與數據累積,大家逐漸意識到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重要性。嘉義市從2000年起建置通報轉介機制,並陸續結合早期療育服務資源。近期也特別感謝聖馬爾定醫院加入聯合評估中心,截至年底已服務956位兒童,其中745位確診發展遲緩。過去需要等待9到10個月的評估期,大幅縮短到僅2到3個月。 林瑞彥指出,嘉義市作為雲嘉南區域的醫療中心,不僅服務本市兒童,也承接周邊縣市轉介的個案。為了強化早療服務,嘉義市共有28家醫療院所、48位受訓醫師提供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自113年7月開辦至同年底,已服務2433位幼兒,篩檢利用率達51%,高於全國平均44%;其中篩出異常率為7.3%,亦高於全國平均6.1%。而根據統計112年早療結案人數為98人,113年則提升至187人,呈現穩定成長趨勢,顯示嘉義市對於兒童發展問題的早期覺察與積極介入卓有成效。 嘉義基督教醫院副院長劉忠賢表示,孩子們的早期發展至關重要。兒童的大腦在6歲前可完成約90%的發展,因此3歲前的黃金時期尤其關鍵。透過定期的兒童發展篩檢,若發現有需要,應及早安排聯合評估並介入療育,讓孩子能在進入國民教育階段前順利銜接成長。嘉義基督教醫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兒童醫療發展,設立完善的兒童醫學部,致力於為每位孩子提供全方位照護,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在嘉義市這片溫暖土地上被妥善照顧。 市府社會處表示,未來也將持續落實《兒童權利公約》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精神,致力推動兒童友善政策,並持續提升本市家庭的親職照顧品質。若對孩子的發展評估有諮詢需求,可撥打早療中心服務專線(05)2719509,獲得最即時的協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音符的魔法!嘉義市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宣導園遊會熱鬧登場

中市社造委員會激盪火花 黃副市長:力推館際跨域合作 共築永續文化城市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今年度「台中市社區營造暨文化設施推動委員會第一次大會」日前於巨大集團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召開,由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出席聽取館舍簡報,此次大會以「台中市文化館舍跨域合作分享」為主題,邀請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郵政博物館、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以及台中市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分享自身館舍資源及跨域合作經驗。期待激盪出跨域合作的新構想。 黃副市長表示,社區營造及文化設施推動委員會近年實地參訪台中市各社區與地方文化館實有必要,藉由各領域學者專家的親訪體驗,對社區營造與文化館舍經營提供指導與建議,讓台中市民享受更好的藝文體驗。 文化局指出,呼應永續及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此次參訪選定獲得「2025 GTS綠色旅行標章」國際認證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為參加者介紹自行車歷史演變和產業發展,以及地方政府與巨大集團合作建置YouBike,呼應永續低碳精神,引導委員及市府代表探索跨域合作可能性,有效整合民間及政府資源,推動更友善環境的政策。 文化局說明,此次會議邀請分享跨域合作經驗的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藉由與台中市教育局合作「優遊台中學」課程,提供中部地區學生認識生活中的應用科學。其中立夫中醫藥博物館與南投廣興紙寮及無印良品合作,將中藥渣(材)製成手抄紙及工藝作品,不僅呼應永續發展,也將中藥材知識推廣給更多年齡的民眾。 文化局提到,此次會議也邀請到於去年底成立的郵政博物館台中館,透過新夥伴的加入,讓文化館舍的跨域合作更具多元性;除了文化場館的分享,台中市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則邀請觀光工廠、地方文化館、創意生活事業等會員彼此聯名結盟,共同推廣台中深度旅遊體驗,並推出極具創意的商品,將台中特色、台灣文化以趣味方式推廣給更多人認識。 當日與會的委員拾已寰肯定台中市政府的跨域合作相當徹底且完整,並表示台中是個蘊含文化的地方,文化內容越深厚就越有能力塑造品牌,期許夥伴們合作共創一個代表台中的品牌。此外,委員也看見產、官、學共同推動台中館舍跨域合作,以永續為目標,致力實現SDGs。 文化局表示,與會委員除了讚許台中市社造及地方文化館表現優異,在全台具標竿典範,各項交通、運輸及跨局處協調皆能具體落實,也期許公私部門齊心推動藝文資源整合,結合當今重要的低碳永續目標,共同形塑台中在地文化特色,跨域合作共創無限可能。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社造委員會激盪火花 黃副市長:力推館際跨域合作 共築永續文化城市

基隆運動i台灣2.0太極拳觀摩賽 謝國樑勉勵市民健康動起來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今(27)日,基隆市盛大舉辦114年運動i台灣2.0太極拳觀摩賽,基隆市長謝國樑特地親臨現場,為參與活動的市民朋友加油打氣,展現市府對推廣全民運動與健康生活的高度重視。 謝國樑表示,十分欣慰能見到眾多市民熱情參與太極拳運動,展現出對健康生活的積極態度。上任以來,市府致力於推動長者照護及長照政策,包括設立「長輩照護平台」LINE官方帳號、提升長照服務量能、增加個案管理員與交通車數量等,持續完善長輩照護網絡。未來也將更加積極推動各項福利政策,讓基隆成為更加有愛且友善宜居的城市,讓市民生活更加便利無礙。 今日活動吸引超過三百位太極拳愛好者參加,並結合第十五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觀摩賽,共組成17支隊伍參與,包括:大武崙隊、八斗子隊、易簡隊、光華里、暖暖隊、信義花園、早健會、四維里、長青隊、宇德堂、孝岡里、寬棋隊、仁義里、體育場隊、德和里、再城隊及成功隊,各隊伍展現出太極拳的柔韌力與內在能量,現場氣氛熱絡,展現基隆市民健康、活力的精神風貌。 基隆市政府未來也將持續推廣各類運動與健康活動,鼓勵市民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打造健康、幸福的新基隆。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運動i台灣2.0太極拳觀摩賽 謝國樑勉勵市民健康動起來

這次換爸爸拚搏!李洋陪練陪戰世壯運羽球賽

墨新聞|楊秉鈞「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5月17日登場,羽球奧運金牌選手李洋父親李峻淯將在5月21日出賽羽球雙打、5月24日羽球混雙及5月26日羽球單打,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特別邀請李峻淯拍攝影片分享心情,李峻淯說:「以前只能在場邊看兒子為夢想拚搏,這次換我站上國際舞台!」李洋也透露,除了平時陪爸爸練習羽球備戰,屆時也將親自到場為父親應援。 從看臺到賽場,「李洋爸」李峻淯用行動實現夢想 李峻淯是臺灣羽球史的重要推手之一,更是李洋邁向奧運之路的啟蒙教練。多年來,他致力於羽球基層教育,無私奉獻。這回,他選擇站上國際舞台,挑戰世壯運羽球賽事,從場邊支持者轉變成為夢想而戰的參賽者。 「以前只能在場邊看兒子為夢想拚搏,這次換我站上國際舞台!」李峻淯在影片中揮拍練習,眼神堅定地說,「無論對手來自哪裡,這場比賽,我全力迎戰!」這一次,他放下父親與教練身分,以選手之姿再度出發。用行動傳遞—「夢想不受限年齡,只等你跨出第一步」。 李洋化身父親「陪練員」 父子高手過招(圖/李峻淯) 李洋在4月25日透過個人Facebook粉絲專頁直播分享觀傳局「臺北趴趴GO」集章活動時,也邀請父親同台,進行一場精采的羽球對決。父子倆展現精湛球技,亦流露深厚親情,呈現溫馨活力的互動畫面。李洋表示,接下來最期待的活動就是「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賽事自5月17日至30日為期兩週,場館橫跨7個縣市,其中羽球賽事場地就設於本次直播的「臺北體育館」,該館亦為「臺北趴趴GO」主題活動電子集章點之一,民眾觀賽同時即可參與集章。 活出第二人生,世壯運讓每個世代都成為主角 觀傳局長余祥表示,希望藉由李峻淯的故事,展現「活出第二人生」的動人面貌,也傳遞世壯運的積極正向力量與運動精神。影片將於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FB、IG及臺北市政府官方LINE等社群平台陸續上架,邀請市民朋友持續關注相關訊息,一同迎接這場屬於各個世代的國際體育盛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這次換爸爸拚搏!李洋陪練陪戰世壯運羽球賽

澳洲權威跨海交流! 中市「人本道路論壇」引熱烈迴響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近期在國際步行便利性評比中榮登「全球前50強」,在《經濟學人》2024亞太宜居城市評比中奪得冠亞軍的澳洲,也關注台中表現;來自雪梨科技大學建築與建造學院主任里斯·威廉斯(Rhys Williams)教授,特地於25日跨海來台,出席「2025台中市道路人本環境政策發展論壇」,分享澳洲推動步行友善環境的經驗,並在參訪中央公園、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及綠美圖之後,盛讚台中在城市建築設計、景觀美感及行人空間規劃上的用心與細膩,認為台中條件優越,堪稱「國際一流城市」。 台中市府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第二屆「2025台中市道路人本環境政策發展論壇」,邀請國內外4位產、官、學等單位專家,分別就「道路及人行環境政策研討」、「交通安全設計及材料技術研討」等道路人本環境前瞻觀念發想座談。最受矚目的鼻咽癌是來自澳洲雪梨科技大學教授里斯·威廉斯,針對「蛻變中的城市景觀-亞太地區人行空間案例研討」,以澳洲在友善步行環境與城市意象塑造方面的經驗,與現場與會者分享交流。 威廉斯教授的研究橫跨北歐、日本與澳洲,專注於景觀建築設計的實踐過程、知識建構與應用,以及線上與實體空間的視覺呈現。此次來台,他特別租借YouBike騎乘至台中綠肺核心「中央公園」參訪,親身感受步行與騎行環境,並參觀國際級指標建築「台中國際會展中心」與「綠美圖」,對台中城市建築融合美學與實用性,以及以人為本營造友善行人空間的努力,表達高度讚賞。他也提到,在城市中迎著微風前行,能深刻感受到台中道路建設與景觀設計之間的緊密連結。座談期間,他與在場專家及市民分享澳洲推動步行友善環境的經驗,交流熱絡。 陳局長進一步表示,去年的論壇廣受好評,今年再度舉辦,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界共同參與,深入探討「道路與人行道政策」、「人本交通規劃設計」、「交通安全技術」、「預防性養護成本效益」及「澳洲城市意象與人本道路」等議題。論壇並特別邀請威廉斯教授,以「蛻變中的城市景觀——亞太地區人行空間案例」分享國際經驗,藉此激盪多元觀點,推動台中朝向國際級人本城市邁進。 建設局指出,今年首度舉辦「2025台中市人本環境設計學生競圖」,吸引全台13所大專院校熱情響應,收件達120件,展現學子的創意與關注。其中首獎作品「通學廊道Plus」,以「給學童一條安全的通學路」為核心概念,深獲評審肯定。得獎作品於論壇現場展示並舉行頒獎,贏得熱烈掌聲。 論壇當天同時也表揚「113年度道路養護績效考評」督導考核表現優良的養護單位。陳局長感謝市府各單位同仁,在提升道路養護品質及人本環境建設上,都能堅守崗位、監督品質。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才能讓台中市「以人為本」、「友善交通」的道路環境更前進。 建設局表示,市府團隊以「友善行人」為核心推動人本環境,截至目前已新建及改善人行道166公里、通學步道33公里、已有129校受惠。去年完成603處路口優化、63處易肇事路口改善,並增設240處標誌標線。透過擴大停等區、設庇護島、退縮行穿線及轉角欄杆等措施,整體安全性提升83%,創歷年新高,實踐盧市長「富市台中、行人安全」願景,讓市民安心漫步,朝國際城市邁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澳洲權威跨海交流! 中市「人本道路論壇」引熱烈迴響

嘉義市連續3起交通事故 市府提醒違停也有肇責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義市4月份接連發生3件重大交通事故,首案發生在忠孝路上因大貨車違規停車於忠孝路機慢車道上,導致後方機車閃避不及追撞之交通死亡事故;第二案為微型電動二輪車於玉山路巷內碰撞高齡行人,導致行人死亡事故及第三案於大雅路上,一位行人於夜間身著深色衣褲,違規闖紅燈且未行走行穿線上遭車輛碰撞事故,經送醫後不治。 有鑑於上述三件交通事故肇事型態,交通處長許啟明特別指出,微型電動二輪車作為新興交通工具,駕駛人應謹慎行駛,注意周圍路況與行人動態,並遵守交通法規,相關騎乘規定包含車速禁止超過25公里、禁止雙載、須配戴安全帽、禁止酒駕、毒駕以及拒檢、禁止擅自變更電子控制裝置或原有規格,目前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族群多為學生,市府除已要求教育處、校外會等單位加強向學生宣導騎乘應注意事項及應遵守之法規,也刻正評估辦理監警聯合稽查,針對改裝車輛速限加強稽查,呼籲市民朋友們切勿改裝車輛,請依規定速限行駛。 其次也再次提醒市民朋友,停車切勿抱存僥倖心態,若違規停車導致他人發生車禍或致人死亡,可依過失傷害罪及過失致死罪判處相關刑責,大貨車等大型車輛更應落實停車規範,車輛停妥時應將心比心,考量停放位置是否會影響他人通行安全,避免因違規停放影響交通安全。 此外,車禍發生往往伴隨著車速過快之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駕駛速度降低5%,可減少30%致命交通事故,以本市大雅路為例,大雅路道路筆直且為下坡路段,車輛易有違規超速及違規迴轉行駛情形,為遏止超速及違規迴轉跨越雙黃線行駛車輛,警察局除設置固定式測速照相機,並安排不定期勤務執行移動式測速照相取締超速車輛,交通處並已配套在大雅路增設夜間反光效果違規取締標誌牌面,附掛於路燈桿明顯處,期以有效提醒用路人並降低車輛超速及雙黃線違規迴轉行為。 安全是回家的唯一捷徑,每位市民都有責任保護自己及他人生命財產安全,呼籲全民一同遵守交通規則,共創嘉義市交通安全新局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義市連續3起交通事故 市府提醒違停也有肇責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