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略學會學術研討會22日舉行 汪誕平主講「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中華戰略學會五月份學術研討會,定5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台北市非政府組織會館(青島東路8號)舉行。主講人是前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現任「台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會」理事長汪誕平,主題為: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 汪理事長將針對中國大陸12年前倡議推動的「一帶一路」計畫與發展現況,作深入探討分析。「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中國大陸於2013年主導的跨國經濟帶,投資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其範圍涵蓋中國歷史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行經的中國大陸、中亞、北亞和西亞、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南美洲、非洲、大西洋地區的重大開發計畫。 汪誕平主講「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將聚焦以下重點: 一、「一帶一路」的現狀 1、範圍 2、貿易 3、投資 4、工程 5、中歐班列 6、亞投行 二、「一帶一路」的挑戰 1、西方國家集體抵制 2、川普對等關稅要挟 3、大陸經濟成長趨緩 4、沿線國家債務增加 5、地緣政治詭譎多變 三、「一帶一路」的機遇 1、單邊主義減弱集體威脅 2、美國壓制迫使對外突破 3、俄烏戰爭可望短期結束 4、美歐關係轉變對華有利 5、中國東盟經貿關係強化 四、「一帶一路」與台灣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華戰略學會學術研討會22日舉行 汪誕平主講「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
士林官邸1號固定公廁全新亮相 首設久待示警功能 看顧長者安全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四季繁花盛開,充滿園藝文化歷史景觀的士林官邸公園,近期完成園藝展覽館旁1號公廁的大規模改造,以「安全、舒適、明亮、人性化」為核心,導入智慧科技與貼心設計,為市民打造一座真正友善的如廁空間。無論是長者、身障者、推嬰兒車的家長,甚至是獨自帶孩子出門的媽媽,都能在此感受到城市溫度。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繼完成座公園流動公廁改造為景觀公廁後,北市府公園處持續推動公廁2.0計畫,將目標擴展至固定公廁,這次士林官邸1號固定公廁改造的重點是,將無障礙廁所從公廁內部移至入口處,方便輪椅族與行動不便者第一眼就能找到。全新設計的電動開關門與壁掛式洗手台,讓身障者也能輕鬆如廁、洗手無障礙。針對親子需求,則設置了兒童馬桶、安全椅與換尿布台,讓不同年齡層都能安心使用,展現城市對多元需求者的包容與體貼。 士林官邸1號公廁同時導入最新物聯網(IoT)與智慧感測系統,廁所內的耗材(如衛生紙、給皂劑、消毒液)若即將耗盡,會即時透過LINE推播通知清潔人員,確保使用不中斷;智慧空間感應則自動控制燈光與設備電源,有人使用即自動開啟,無人後15分鐘關閉,達到節能效果。 此外,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特別導入「久待示警功能」,當使用者在廁所內停留超過30分鐘,系統將主動通知人員前往確認,預防意外發生。這不僅是科技的應用,更是對生命安全的守護,這也是公園公廁的首次創舉。 公園處長藍舒凢表示,我們不是只在做一間廁所,而是打造一種讓人感到被照顧、被尊重的空間。從設計到建置,我們用心思考每一位使用者的需求。園藝管理所主任吳旻靜則補充,透過智慧型設備的數據累積,有助於AI未來發展應用,公園公廁能更精準地服務民眾,城市公共空間也將持續優化。 這項公廁改善工程展現臺北市政府對高齡友善與智慧城市的堅持與實踐,不只讓如廁變得更方便,也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與進步。士林官邸不再只是賞花名所,也成為智慧宜居生活的縮影。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士林官邸1號固定公廁全新亮相 首設久待示警功能 看顧長者安全
心靈環保浴心佛 法鼓慶佛誕千人朝山禮觀音
墨新聞|地方中心記者蔡進男/綜合報導 藉由「朝山、浴佛、禮觀音」,傳遞心中對佛陀與親長的感恩。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於5/17、5/18,迎來2千多位從各地前往參加佛誕慶典的民眾。新北市長侯友宜與地方嘉賓代表,也應邀與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在18日上午10點的浴佛法會上,同為社會大眾祈願平安、健康、快樂與幸福。 由警政署與海巡署前署長姚高橋、王進旺率團的永青聯誼會一行,也於18日上午專程前往法鼓山浴佛、拜會方丈和尚,並參訪園區及校區。對於法鼓山的開山紀念館與特展、法鼓文理學院著名的「大願橋」及「海印三昧」,在在展現各界善信協助僧團,推動提昇人品、建設淨土的願力,都令20多位同行的警政人士和眷屬留下深刻的感動。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向民眾及訪賓表達,朝山、浴佛是佛教徒為感恩釋尊降生人間成佛,教導眾生淨化自心,開啟人人慈悲、智慧的寶山,也就是法鼓山用以建設人間淨土的「心靈環保」;在浴佛的同時也要為天下所有的母親祈福,包括養育我們的大地,勸請大家用生活、禮儀、自然及心靈等四種環保來愛護環境、節省能源,人人都能微笑、祝福、行好願,讓子孫永續生存、讓人間淨土實現。 感念 聖嚴法師將法鼓山坐落在金山,為世間帶來祥和,留下永續環保的理念與方法。侯市長說,方丈和尚贈予的「有大願力」掛軸,指引他從心發起大願:第一,所有的人都是用感恩、正向的初心與善念,看待對方;第二,國泰民安、社會祥和,關懷需要幫助的人,帶動永續發展;第三,臺灣能在國際上站有一席之地,成為締造世界和平的力量。 無論是水聲淙淙的臨溪步道,還是綠樹成蔭的藥師古佛迴環步道、法華公園步道,從早晨7點半開始,步道上滿是民眾高唱佛號的梵音,藉著3步一拜的方式,向心中的靈山虔誠頂禮;最後同在祈願觀音殿前,將朝山的功德,迴向給養育生命成長的父母親長與大地,感恩諸佛菩薩開啟慧命的慈悲護佑。 來自宜蘭,於18日第一梯圓滿朝山的王秀如說,這是第一次來體驗,朝山時心裡很舒暢,也忘卻了煩惱,祈願能將功德迴向給媽媽身體健康。同隊的劉宗漢說,看到84歲的媽媽,在師姐們的陪伴下,完成首度朝山的願望,他和媽媽都很開心、很感恩,祝福所有參與的同伴們,大家都能平安快樂。 來自美國羅格斯大學的Jade Miller說,為了瞭解臺灣的佛教文化,這是她第一次到臺灣也是首次參加浴佛,同行參加訪問團的同學們也都覺得,來到法鼓山之後,心底就有種平和寧靜的感動,她也在佛前祈願,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生活在和平之中。 法鼓山表示,週末有近40輛朝山專車從各地到園區來參與佛誕慶典,感謝義工們維護環境,並提供數十道友善蔬食,成就大家每年5月前來觀音道場禮佛,圓滿報恩的心願。2025年是園區開山啟用20週年,民眾到法鼓山參訪,可以看到「淨零法鼓‧綠生活特展」,以及多項回顧歷史、前瞻未來的聯合展覽;體驗用心靈環保來浴心中的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心靈環保浴心佛 法鼓慶佛誕千人朝山禮觀音
從穀倉走向世界 中市「藝術新聲」串聯全台11校146新秀齊綻放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由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年度藝壇新秀盛事「藝術新聲」大展,串連臺灣北、中、南藝術學系,即日起至6月4日在大墩文化中心展出。副秘書長張大春今(18)日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致贈展出校系感謝狀,並感謝在地合作畫廊及提供年輕藝術新秀展覽平台,同時也感謝台中市當代藝術家吳綿珍女士贊助經費提供藝術新秀至7月份的臺中藝術博覽會展出,歡迎市民朋友共同欣賞青春創造力的無限可能。 總策展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陳一凡教授表示,「藝術新聲」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於彰化福興穀倉舉辦的七校畢業生推薦展,自2014年起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統籌後逐年擴大規模,至今已邁入第12年,今年共計11校13系,146位藝術新秀共同參與,展覽逐漸在專業藝壇中嶄露頭角,成為臺中市當代藝術的重要指標。今年參展作品橫跨繪畫、水墨、陶藝、雕塑、裝置、複合媒材、數位新媒體等多元形式,由各校推薦展出者,展現新生代藝術家的創作語彙與思想能量,各校系獨特的風格與特質在展場中彼此交織,不僅激盪出創意火花,也牽起當代藝術與民眾對話的更多可能。 文化局指出,「藝術新聲」的珍貴,在於它為年輕創作者保留一個「說第一句話」的空間。對即將從校園邁向藝術職涯的參展者而言,這不僅是一場成果發表,更像是人生第一次將內心攤開在大眾面前的告白。他們將尚未確定的方向、還在醞釀的情緒、剛剛萌芽的信念,透過藝術誠實呈現,也讓每一屆展覽充滿驚喜與無限可能。 文化局進一步表示,今年也將持續與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合作,遴選推薦藝術新秀進入「ART TAICHUNG台中藝術博覽會」展出,提高國際曝光機會,也持續推動「藝術星勢力 Art Star 合作計畫」,將藝術地圖擴散至臺中在地畫廊,不只為新生代藝術家開拓更多機會,更成為年輕創作者產學接軌的平台,同時也活絡在地畫廊的能量與藝術探索! 大墩文化中心表示,今年度展出作品富含藝術新秀個人特色。來自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春羽軒、王逸家、徐志誠等人,其書藝創作已展現鮮明的思想脈絡和藝術特徵;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賴詩芸的膠彩創作《Meet》,在人物表情、髮型乃至佩飾的細節處理上,處處展現巧思,為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衝擊;而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黃俊燁的裝置藝術和盧相維的影像紀錄,則深刻注入了對社會現象的思辨、對日常生活的凝視,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想像。這些多元作品的匯聚,不僅展現當代創作者的豐沛的情感與創作力,也呈現出各校系鮮明的藝術風格及世代間多樣的藝術語彙。 今(7)日開幕式,包含副秘書長張大春、文化局長陳佳君、總策展人陳一凡、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蔡承佑、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活動贊助人吳綿珍女士,以及參與展出各校系代表、藝術新秀皆到場共襄盛舉。大墩文化中心說明,「藝術新聲」致力於打造全國優秀藝術新秀的展示平台,透過產官學合作,「藝術新聲」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場文化能量的匯聚行動。更多展覽資訊,歡迎上大墩文化中心官網(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從穀倉走向世界 中市「藝術新聲」串聯全台11校146新秀齊綻放
守護兒童健康 嘉市衛生局辦「小勇士來+1」闖關活動倡導發展篩檢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18)日於嘉義市國民運動中心舉辦「小勇士來+1」親子闖關活動,吸引近150組家庭熱情參與。活動設計將「視力保健」、「兒童發展」與「幼兒安全」等融入闖關主題,富有教育性與趣味性,讓家長與孩子協力完成挑戰,共創寓教於樂的親子時光。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長廖育瑋說明,國民健康署113年7月起針對7歲以下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由醫師提供幼兒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語言、社會發展等面向的評估,若發現有疑似發展遲緩,會協助轉介至本市嘉義基督教醫院、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及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等3家聯合評估中心,由跨專業醫療團隊提供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服務,依醫師建議接受適當療育。 她指出,兒童發展篩檢可搭配「兒童預防保健」與「預防注射」時程,請家長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帶幼兒到醫療院所接受發展篩檢服務,希望及早發現發展遲緩兒童,及早療育,把握孩童最佳的黃金治療期。嘉義市有28家醫療院所提供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可至衛生福利部「兒童醫療健康資訊整合平台/兒童就醫地圖/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合約院所」網頁或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網頁查詢(https://reurl.cc/eMZxRM)。 廖育瑋表示,近視是疾病,年齡愈小近視,度數增加愈快。醫學實證,學童增加「戶外活動」及「防止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具有預防近視之效果,因此呼籲家長務必落實護眼守則「3010120」,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減少使用3C產品,每年定期1-2次視力檢查。 嘉義市政府已連續4年免費為本市幼兒園大班學童提供散瞳視力檢查,檢查幼兒的「遠視儲備量」是否足夠,遠視儲備被視為視力的健康存摺,若存款不足,表示幼兒快要近視了,提醒家長要養成幼兒正確的用眼習慣及增加戶外活動來預防近視。就讀本市幼兒園大班學童請家長持通知單及同意書至15家合約眼科醫療院所(https://reurl.cc/mx7ERl)檢查。 闖關活動結合遊戲與健康資訊,融入視力保健、兒童發展、幼兒安全等,設計出「接住吧!挑戰賽」、「護眼撈撈樂」、「Strike大挑戰」、「彩杯神投手」、「GOAL射靶挑戰」等親子互動遊戲,參與的幼兒須運用認知力、觀察力、大小肌肉的控制力及手眼協調來挑戰闖關,親子一起攜手合作並促進親子感情。現場氣氛熱烈,親子攜手合作、通力完成各項挑戰,笑聲不斷。參與活動的謝先生表示,闖關內容很實用,學習到孩子的發展里程碑,也了解如何從日常中預防意外事故發生,假日能帶著孩子邊玩邊學真不錯! 5月15日是全國兒童安全日,衛生局特別提醒家長,除了健康上的照護,也需要建構兒童安全健康環境,幼兒乘坐汽車務必使用嬰幼兒專用汽車安全座椅、注意睡眠安全、居家環境安全、預防跌墜落等,時刻注意才能預防意外事故發生,守護孩童安全。活動也邀相關單位共同宣導與兒童健康、安全相關訊息,包括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輔具資源中心、消防局、社會處、環保局等,希望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提升社會大眾對幼兒健康議題的關注,一起守護幼兒健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守護兒童健康 嘉市衛生局辦「小勇士來+1」闖關活動倡導發展篩檢
從自助到人助!安樂一期都更案取得地主同意 廣宇建設接棒推動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基隆首件以「公私協力、自助人助」模式招商成功推動的私人老舊社區都市更新案—安樂一期國宅六號基地再創新里程。 更新會及實施者廣宇建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7日特別舉辦感恩餐會,在基隆市府方定安秘書長見證下,安樂一期六號更新會移交事業計畫同意書給廣宇建設,取得實施者身份啟動下一階段報核整備作業。同時也慰勞更新會理監事及志工團隊的長期奔走,並感謝全體地主的信任與支持,讓本案能穩健推進至今日成果。餐會當日,方定安親臨現場給予大家鼓勵,強調市府將持續扮演後盾角色,與居民、建設公司齊心協力,早日落實更新願景。 方定安也指出,自謝國樑市長上任以來即啟動都市更新制度的多項改革與精進措施,包含設置「都更專案辦公室」及駐點工作站、簡化都市設計審議流程、舉辦都更招商座談會以及推動都市更新相關法規修訂等,目的就是讓像安樂一期國宅這樣的老舊社區,有機會透過市府公私協力的推動方式完成都更重建。 方定安肯定更新會的積極作為,並和大家分享自身都更經驗,都市更新除了時間與耐心,更需要社區的凝聚力。六號基地的成功,有賴於更新會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心力在社區耕耘與整合,以及每一位地主充分掌握正確都更知識。今天的感恩餐會不只是感謝,更是慶祝我們共同完成了更新旅程中的重要里程,能夠往更新事業計畫報核階段邁進。 六號基地更新案自109年成立更新會以來,歷經疫情波折,依然穩步推進。113年10月20日,更新會舉行選商大會,由會員投票選出「廣宇建設」為優先議約建設公司,接著雙方持續討論契約內容。至今契約確認,合約簽署比例也突破60%,象徵本案已正式進入送件報核前的實質推動期。廣宇建設也在確認合約簽署比例後,主動舉辦本次感恩活動,凝聚後續推進的信心與士氣。 都市發展處長謝孝昆強調,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協助社區蓋新房子,而是重建社區的希望與信任。都市更新是改變城市體質的重要工具,而安樂六號基地的故事,證明透過民間自主整合與市府從旁行政協助雙軌並進,就能推動不可能的任務。未來,市府會一路相挺,在各階段提供相應行政協助,促使社區能早日開工重建,重獲安全、舒適且新穎的生活環境。 謝孝昆補充,安樂一期國宅依建照劃分共有8個基地,六號基地只是其中之一。市府預計以六號基地的成功模式,逐步推展至其他基地,實現安樂一期區域性整體再造,歡迎有更新重建意願的居民前往安樂一期都市更新工作站現場諮詢,市府將提供專業法令諮詢服務,協助社區釐清更新法規以及整合方法,逐步推動安樂一期整體都市再造。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從自助到人助!安樂一期都更案取得地主同意 廣宇建設接棒推動
竹縣體育場再獲世界田總一級認證 場地維護優良測量師也說讚
墨新聞|記者姚霞芬/新竹報導新竹縣體育場田徑場合成橡膠跑道於108年9月竣工並取得世界田徑總會場地一級認證,效期至113年10月止,為維持國際級場地認證,今年5月6日再取得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場地一級認證,教育局感謝弘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永昇運動興業有限公司共同捐贈經費,協助安排認證事宜,並期待以符合國際標準、最專業的場地發展競技運動,齊心打造健康活力、幸福宜居的新竹縣。 新竹縣體育場田徑場經過國內實驗室場地初測,初測通過後,接續安排國際實驗室測量,相關測量數據良好,終於在114年5月6日再次取得認證,效期至117年9月止。教育局表示,測量過程中,世界田徑總會認可的國外場地測量師對場地維護讚譽有加,直呼「田徑場維護工作做得很好」。 教育局說明,經國際認證後,選手若在新竹縣體育場田徑場參加國際賽事,在場地所創造的紀錄就可被世界田總承認。新竹縣體育場田徑場同時擁有主副場地,可以辦理國際賽事,目前全台擁有此條件的體育場只有3個縣市,除了直轄市台北市、高雄市外,就是新竹縣。 在縣長楊文科的帶領下,新竹縣在遠見雜誌「運動城市排行榜」中,連續兩年蟬聯「運動投資之都」美名。縣府致力於教育預算及體育經費的投入,營造優質運動環境,培育優秀運動選手,推動全民運動風氣,展現縣市活力。 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新竹縣體育場田徑場是民眾鍛鍊身體與休閒育樂的好地方,新竹縣體育場分為主場田徑場及副場第二運動場,是北部地區少有主副場接鄰的田徑場地,具有辦理國際賽事規格之場地,此次主場再度獲得世界田徑總會場地一級認證,不僅是工程品質耐久性的展現,更代表新竹縣在體育發展上的前瞻佈局。未來,新竹縣政府的第一田徑場及第二運動場將能夠提供選手高規格訓練場地,推動各項運動項目發展,以實際的行動展現新竹縣的活力與熱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竹縣體育場再獲世界田總一級認證 場地維護優良測量師也說讚
打造淨零宜居城市 中市府持續推動永續轉型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立法院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策進會日前舉辦「能源轉型2.0關鍵議題座談會系列」,台中市政府以具體行動及成果呼應此議題,台中市推動永續淨零轉型榮獲「2024第十七屆台灣企業永續獎」白金級第一名,顯見台中市政府推永續淨零轉型的努力已逐步展現成果倍獲肯定。 環保局指出,台中市2023年發布《自願檢視報告VLR 2.0》,全面呈現中市在環境、經濟與社會三大面向的永續推動成果,並具體規劃「2050台中市淨零碳排路徑」。報告內容涵蓋六大零碳關鍵策略及二十項淨零碳排路徑,說明現階段執行成果及未來因應措施,並納入與利害關係人之溝通機制與成果,展現市府推動永續淨零轉型的整體方向與進程。 環保局也說,該報告以「活水經濟富強城市」、「友善宜居幸福城市」及「永續韌性淨零城市」三大專章為主軸,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具體呈現各項政策的施行成果與推動進度,及為強化執行成效,市府亦精進內部推動機制,將永續指標由原103項擴充至148項,永續計畫亦自106項增至145項,透過分組考核方式推動各局處落實行動,持續檢討與優化施政策略,提升中市永續發展目標的整體推動成效。 在空氣品質提升方面,台中市成效卓著,透過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及導入AI智慧監控系統,加強污染源查核與空污減量,去年PM2.5年均濃度降至13.9微克,不僅達到當年度國家空品標準(15微克),更優於全國平均,創下近十年第二佳紀錄。面對中央今年起調降PM2.5標準至12微克,市長盧秀燕也指示各局處持續精進努力,積極朝新標準邁進,提升市民健康福祉。 溫室氣體減量部分,台中市政府積極落實氣候行動,以112年溫室氣體盤查成果為例,112年總排放量為3,509萬1,909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範疇一(直接排放)占51.79%,範疇二(電力使用)占48.21%,顯示直接排放略高於間接排放。若納入林業碳匯吸收,112年淨排放量為3,436萬7,74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環保局說明,為掌握各類型排放源特性,依據環境部「縣市層級溫室氣體盤查計算指引」分類為能源部門、工業製程、農業、廢棄物及森林碳匯五大部門。其中,能源部門為主要排放來源,佔總排放量約70.86%,工業製程部門次之,佔28.23%。另根據「台中市氣候緊急宣言」,台中市2030年須將排放量減少至2,258萬公噸,目前距離未來目標尚有約1,179萬公噸的減量空間。 未來面對減碳挑戰,台中市政府同步提出綠能策略,包含在技術層面,能源部門推廣閒置土地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及應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於大型建物外牆、農業部門則導入乾濕交替灌溉技術及使用抑制甲烷飼料及廢棄物部門持續加速污水處理普及率及強化資源回收與源頭減量;管理層面,工業製程部門,針對不同產業舉辦減碳說明會及輔導推動自主減量。 環保局表示,永續城市發展是持續的治理實踐,未來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與全民參與,強化永續治理能力,持續邁向「幸福永續.富市台中」的願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打造淨零宜居城市 中市府持續推動永續轉型
第二屆新北市長照卓越獎頒獎 侯友宜:115年成立長照處 打造長者安養幸福城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第二屆新北市長照卓越獎頒獎典禮」16日舉辦,新北市長侯友宜頒獎予19位優秀長照人員及11家績優長照機構,感謝他們對長者照護工作的無私奉獻。侯友宜表示,為提升行政效能並整合長照資源,新北市預計明(115)年在衛生局之下成立「高齡長期照顧處」,盼與民間建立更緊密連結,共同減輕照顧者家庭壓力,打造長者能安享晚年的幸福城市。 侯友宜指出,新北市65歲以上長者已超過77萬人,占總人口19.3%。面對超高齡社會挑戰,市府除了推動在地安養,積極提升硬體設備和照護服務,更規劃於明年成立長照處,整合跨局處長照資源,完善長照專業人員培訓機制,並與民間團體、長照專業團隊緊密合作。 侯友宜表示,長者為社會奉獻良多,希望讓每一位長輩都能在熟悉的地方生活,有尊嚴地安享晚年,隨長照需求增加,期盼藉由長照卓越獎鼓勵更多人投入長照行列。今日侯友宜分別頒發「團體卓越獎」、「個人菁英獎」、「長照服務貢獻獎」及「熱心服務獎」,表揚19位優秀長照人員及11家績優長照機構,感謝他們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協助長者照護。 衛生局說,新北市有超過1萬4,000名長照人員,長照特約服務單位近1,000家,提供失能者專業、在地化的長照服務;市府會持續精進長照服務品質,攜手民間團體及長照專業團隊,打造完善的社區與居家照顧網絡,實踐安居樂業、在地老化的願景。此外,家中如有失能失智者,需申請長照服務的市民,可撥打免費專線電話「1966」,將有照管中心專人協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第二屆新北市長照卓越獎頒獎 侯友宜:115年成立長照處 打造長者安養幸福城
侯友宜至法鼓山禮佛、浴佛 分享「三大願力」盼國泰民安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法鼓山年度盛事「朝山、浴佛、禮觀音」活動今(18)日登場,新北市長侯友宜赴金山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參加禮佛、浴佛大典,祈願國泰民安、社會祥和。 侯友宜表示,今年適逢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開山二十周年,謹懷虔誠之心前來參加禮佛、浴佛大典,感謝法鼓山師父們多年來延續聖嚴法師的願力,秉持慈悲為懷的心情,長年關懷弱勢族群,更開辦社會大學及圖書館,持續為臺灣社會注入正向善念。 侯友宜也分享自己的「三大願力」,第一個願力是從自身做起,抱著感恩的心對待每個人,讓對方感受到正向善念,並期許自己能幫助更多人;第二個願力是希望國泰民安、社會祥和,凝聚善的力量創造社會和諧;最後則是希望集眾人之力,順利讓臺灣接軌國際,世界和平永續走下去。 民政局說明,法鼓山「朝山、浴佛、禮觀音」活動5月17、18日一連兩天舉辦,邀請各方信眾到金山教育園區體驗禪悅境教。「朝山」是佛教常見的禮佛儀式,信眾由山下至山上,沿著山道三步一跪,藉由頂禮大地,感恩大地孕育一切萬物;「浴佛」則是藉香湯灌沐佛太子像儀程,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達到心靈淨化。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侯友宜至法鼓山禮佛、浴佛 分享「三大願力」盼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