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新住民二代論壇展現生活多元樣貌 歡迎民眾報名參加打造友善環境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是全國新住民人口數量名列前茅的城市,新住民及其子女已成為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展現台中市多元共融的城市價值,台中市政府法制局與民政局將於7月29日舉辦「新住民二代論壇—跨越文化 開創未來」,邀請社會大眾一同見證新住民及新二代在台灣的努力與成果,促進彼此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法制局表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新住民族群,期盼藉由論壇搭建交流與對話的平台,讓傑出的新住民與新二代代表分享自身在媒體、文化、求職、創業等面向的真實故事,展現新住民在地生活的多元樣貌。 法制局長李善植表示,論壇規劃「媒體與文化」及「求職與職場」兩大主題,並邀請各界專家學者、新住民代表與民間團體共同對談,現場也特別設置新住民特色攤位,讓參與者近距離體驗多元文化的魅力。透過精彩的分享與交流,期盼鼓勵更多新住民及新二代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共同打造更友善的在地環境。 法制局指出,「新住民二代論壇—跨越文化 開創未來」將於7月29日(星期二)下午2時至4時45分,在台中市政府惠中樓3樓301會議室(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99號)舉行。此次論壇同步開放社會大眾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請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活動採線上報名( https://forms.gle/ArXsjGEX36g1j2Zv7 ),歡迎與新住民朋友一起跨越文化、開創未來,詳情及報名資訊也可至台中市政府法制局官網或掃描海報QR Code。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新住民二代論壇展現生活多元樣貌 歡迎民眾報名參加打造友善環境
推廣台中優質農特產品 農業局8/10靈蛇獻瑞四寶饗宴千人宴熱鬧辦桌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新社區、台中地區、大甲區及大安區農會,將於8月10日舉辦靈蛇獻瑞四寶饗宴千人宴活動,行銷台中市優質農特產品並推廣食農教育。今(11)日於葳格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記者會,農業局表示,此次活動主打「四寶」主題,推廣新社區農會菇類、台中地區農會黃金玉冷筍、大甲區農會芋頭及大安區農會豬肉等具代表性農特產,當天除了千人宴熱鬧辦桌外,還邀請青農與優秀農民在現場擺攤販售,提供民眾選購優質在地農特產品。 農業局說明,此次記者會邀請主廚介紹「千人宴」菜單,公開料理亮點,現場亦提供菜單QR碼,方便來賓掃描下載,另為增加熱鬧氣氛,還特別邀請台中地區農會北屯幼兒園老師、家長帶領兒童演出「夏日太鼓季」表演,透過太鼓聲,為活動注入活力。也期望透過靈蛇獻瑞四寶饗宴千人宴活動,讓更多人支持在地農產,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理念,在盛宴中品味在地好滋味同時,也一同支持台中農業,活動報名及詳細資訊可洽新社區、台中地區、大甲區及大安區農會。 農業局指出,新社區香菇年產量達2,448公噸,居全台之冠,得天獨厚的冷涼氣候與創新栽培技術讓當地香菇品質穩定、競爭力強;北屯地區則為竹筍重要產區,年產量約2萬8,000公噸,其中台中地區農會推出的黃金玉冷筍,透過低溫預冷技術,不僅延長麻竹筍保鮮期,更能保留其鮮嫩爽脆口感,是夏日消暑佳餚;台中也是全國最大芋頭產地,年產量約1萬3,518公噸,其中大甲芋頭栽培期長達10個月,口感香鬆綿密,品質深受市場青睞;另大安區農會則採用100%溯源豬肉,均來自大安區肉品市場,並通過多項國際認證,保障豬肉安全與鮮度。 今日活動,市議員吳振嘉、陳成添、李中、陳政顯、邱愛珊、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博士王照仁、農業部農糧署中區分署台中辦事處科員李佩蓁、台中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黃春滿、科長黃育珍、新社區農會理事長劉建灼、常務監事張金寶、總幹事羅文正、台中地區農會常務監事林子文、總幹事廖述宗、大甲區農會理事長紀定豐、總幹事黃瑞祥、大安區農會總幹事蔡建宗均到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黃健豪、市議員蔡成圭、陳文政、黃馨慧、台中市農會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推廣台中優質農特產品 農業局8/10靈蛇獻瑞四寶饗宴千人宴熱鬧辦桌
拚臺灣郵輪遍地開花 港務公司赴韓國爭取航線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為拓展臺灣郵輪版圖,臺灣港務公司與交通部觀光署及航港局組成行銷國家隊赴韓國參加第12屆「濟州郵輪論壇」(Asia Cruise Forum Jeju),與包括地中海郵輪(MSC Cruises)、三井海洋郵輪(Mitsui Ocean Cruises)、日本Japanet 旅遊及韓國樂天旅遊於展場中進行一對一會談,爭取業者增加郵輪來臺航線、在臺靠港數、延長在臺停留天數,未來臺灣港群郵輪觀光產業將朝「質量並重」的方向邁進,提升郵輪業者對臺灣市場的黏著度。 臺灣為亞太郵輪市場要角,臺灣港務公司業務副總經理張展榮受邀擔任與談人,與日本、馬來西亞、香港、菲律賓專家一同針對「亞洲郵輪市場航向2035年的展望」進行深度探討,並分享臺灣近年來推動郵輪碼頭擴建升級、優惠措施、港口鄰近地區景點的塑造、航線多元化的經驗,以及未來簡化通關流程、建置郵輪岸電設施…等永續發展目標,期望能扮演亞洲郵輪市場成長的重要引擎。 本次行銷國家隊成果豐碩,地中海郵輪東京辦公室/日韓總裁Oliviero Morelli表示,未來將評估增加來臺掛靠航次,並研議與東南亞旅行社合作,增加Fly-Cruise來臺旅客,提升彈性與市場吸引力。Japanet旅遊寄港地觀光課課長村田英祐提及2026年將延續今年的勝利方程式,安排地中海榮耀號包船掛靠基隆2航次,並評估於出港時段再次安排大受好評的煙火秀。樂天旅遊處長Roy Jung表示,近年韓國旅行社包船旅遊的風氣漸盛,未來除了現在較常掛靠的基隆港之外,可能逐步往南增加台中、安平、高雄、花蓮、澎湖各港擴散,單一郵輪創造之經濟貢獻也隨之大幅增加,將持續與臺灣港口以及觀光相關部門持續深化合作。三井海洋郵輪總裁向井常吉對於日前由臺灣港務公司安排的環臺踩線團表示感謝,並已安排旗下「海洋富士」號於2025年與2026年造訪基隆、臺中、安平、高雄、花蓮、蘇澳、澎湖等地,一網打盡臺灣港群,並在基隆、蘇澳、花蓮有部分多母港作業。未來將臺灣視為東亞航線具潛力且核心的據點,提供有別於以往的創新郵輪產品供消費者選擇。 此外,為促進區域合作並提升各港口的國際曝光度,主辦方特別設置港口展區,邀集來自亞洲各主要郵輪港口設攤參與,臺灣團隊藉此機會以跨部門整合形象推出亮相,透過專業簡介資料、行銷影片及互動交流,向國際航商與旅遊業界展示臺灣港群的接待能量與觀光魅力。同時,臺灣港務公司也以創始會員身分參加「亞洲郵輪領袖網路」(Asia Cruise Leader Net, ACLN)以及「亞洲郵輪碼頭協會」(Asia Cruise Terminal Association)年會,與各國郵輪碼頭經營者以及觀光行銷單位進行意見交流,透過互相觀摩、標竿學習的方式逐步使亞洲郵輪碼頭向軟硬體設施更均質、制度更簡便的目標邁進,吸引更多郵輪船隊擴大對亞洲的部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拚臺灣郵輪遍地開花 港務公司赴韓國爭取航線
中市新住民二代論壇展現生活多元樣貌 歡迎民眾報名參加打造友善環境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是全國新住民人口數量名列前茅的城市,新住民及其子女已成為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展現台中市多元共融的城市價值,台中市政府法制局與民政局將於7月29日舉辦「新住民二代論壇—跨越文化 開創未來」,邀請社會大眾一同見證新住民及新二代在台灣的努力與成果,促進彼此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法制局表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新住民族群,期盼藉由論壇搭建交流與對話的平台,讓傑出的新住民與新二代代表分享自身在媒體、文化、求職、創業等面向的真實故事,展現新住民在地生活的多元樣貌。 法制局長李善植表示,論壇規劃「媒體與文化」及「求職與職場」兩大主題,並邀請各界專家學者、新住民代表與民間團體共同對談,現場也特別設置新住民特色攤位,讓參與者近距離體驗多元文化的魅力。透過精彩的分享與交流,期盼鼓勵更多新住民及新二代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共同打造更友善的在地環境。 法制局指出,「新住民二代論壇—跨越文化 開創未來」將於7月29日(星期二)下午2時至4時45分,在台中市政府惠中樓3樓301會議室(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99號)舉行。此次論壇同步開放社會大眾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請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活動採線上報名( https://forms.gle/ArXsjGEX36g1j2Zv7 ),歡迎與新住民朋友一起跨越文化、開創未來,詳情及報名資訊也可至台中市政府法制局官網或掃描海報QR Code。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新住民二代論壇展現生活多元樣貌 歡迎民眾報名參加打造友善環境
推廣台中優質農特產品 農業局8/10靈蛇獻瑞四寶饗宴千人宴熱鬧辦桌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新社區、台中地區、大甲區及大安區農會,將於8月10日舉辦靈蛇獻瑞四寶饗宴千人宴活動,行銷台中市優質農特產品並推廣食農教育。今(11)日於葳格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記者會,農業局表示,此次活動主打「四寶」主題,推廣新社區農會菇類、台中地區農會黃金玉冷筍、大甲區農會芋頭及大安區農會豬肉等具代表性農特產,當天除了千人宴熱鬧辦桌外,還邀請青農與優秀農民在現場擺攤販售,提供民眾選購優質在地農特產品。 農業局說明,此次記者會邀請主廚介紹「千人宴」菜單,公開料理亮點,現場亦提供菜單QR碼,方便來賓掃描下載,另為增加熱鬧氣氛,還特別邀請台中地區農會北屯幼兒園老師、家長帶領兒童演出「夏日太鼓季」表演,透過太鼓聲,為活動注入活力。也期望透過靈蛇獻瑞四寶饗宴千人宴活動,讓更多人支持在地農產,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理念,在盛宴中品味在地好滋味同時,也一同支持台中農業,活動報名及詳細資訊可洽新社區、台中地區、大甲區及大安區農會。 農業局指出,新社區香菇年產量達2,448公噸,居全台之冠,得天獨厚的冷涼氣候與創新栽培技術讓當地香菇品質穩定、競爭力強;北屯地區則為竹筍重要產區,年產量約2萬8,000公噸,其中台中地區農會推出的黃金玉冷筍,透過低溫預冷技術,不僅延長麻竹筍保鮮期,更能保留其鮮嫩爽脆口感,是夏日消暑佳餚;台中也是全國最大芋頭產地,年產量約1萬3,518公噸,其中大甲芋頭栽培期長達10個月,口感香鬆綿密,品質深受市場青睞;另大安區農會則採用100%溯源豬肉,均來自大安區肉品市場,並通過多項國際認證,保障豬肉安全與鮮度。 今日活動,市議員吳振嘉、陳成添、李中、陳政顯、邱愛珊、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博士王照仁、農業部農糧署中區分署台中辦事處科員李佩蓁、台中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黃春滿、科長黃育珍、新社區農會理事長劉建灼、常務監事張金寶、總幹事羅文正、台中地區農會常務監事林子文、總幹事廖述宗、大甲區農會理事長紀定豐、總幹事黃瑞祥、大安區農會總幹事蔡建宗均到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黃健豪、市議員蔡成圭、陳文政、黃馨慧、台中市農會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推廣台中優質農特產品 農業局8/10靈蛇獻瑞四寶饗宴千人宴熱鬧辦桌
優質青創品牌出列! 台中十大新創之星徵件延長至7月19日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勞工局舉辦「台中十大新創之星遴選活動」,為鼓勵在地青年創業、提升品牌曝光,徵件時間特別延長至7月19日止,誠摯邀請台中市符合資格的創業青年踴躍參與,共同參與標章認證、展售機會與品牌加乘資源,勇敢讓青年品牌成為閃亮的新創之星!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台中十大新創之星遴選活動可視為品牌升級的敲門磚,創業青年藉由參與遴選活動過程,釐清品牌定位、試探市場接受度,更能累積與消費者、通路業者實際互動的寶貴經驗,作為未來品牌經營或商品規劃的靈感發想,以利青年品牌經營之路走得更長遠。往年遴選獲獎的青創商品,優質的設計與理念也持續獲得各界正面迴響,如「川咖啡」、「木筆家」及「葫巧工坊」等,分別獲得台中十大伴手禮或TCOD台中原創–工藝品類選品等獎項,顯示此活動已成為協助青年創業者累積實力、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平台,並持續獲得社會大眾與專業市場的高度肯定。 勞工局表示,此次遴選活動分為「食品組」及「文創商品組」,徵件延長至7月19日止,凡設籍台中且年滿20歲至45歲,曾接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市府勞工局或台中市各大專院校的創業輔導、曾參加過3次以上青創市集、公司或商業登記於台中中市且事業體未超過6年,符合其中一項資格即可參賽。獲選者除可獲頒台中十大新創之星「新食力」及「新創藝」標章、增加品牌辨識度外,亦可參與多場實體展售活動;包含10月18日至19日於草悟道舉行的頒獎典禮與商品展示會,當日適逢爵士音樂節期間,搭配活動人潮提升品牌能見度,再加碼針對台中十大新創之星獲獎品牌,邀請知名Youtuber現場進行直播互動,整合實體與網路活動,提供消費者不同的購物體驗,為青年品牌帶來更多商機。 此外,10月31日至11月2日與文心秀泰百貨合作辦理「快閃展售活動」,為台中在地青年品牌連結百貨通路開創多元展銷方式,讓更多具潛力的台中青創品牌被社會大眾看見,進一步推動台中市青創生態持續活絡發展。更多活動詳情請至「台中市青年一站式創業入口網」(https://www.tcdream.taichung.gov.tw/)(首頁>青年創業品牌特色標章遴選>線上報名)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優質青創品牌出列! 台中十大新創之星徵件延長至7月19日
用影像說故事! 中市客委會徵選老照片 展現文化底蘊與女力精神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推廣客家文化、展現客家生活美學,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辦理「記得,__」老照片徵件比賽,即日起徵件至8月6日止,邀請市民翻出塵封相簿、分享珍貴的台中客家記憶。市府客委會指出,無論是婚禮的熱鬧場景、節慶的飲食風味、農忙的田園日常或四季更迭中的家庭生活皆為徵件主題,尤其歡迎展現「客家女力」精神的影像,重現那些樸實卻動人的時光故事。 市府客委會說明,此次徵件活動對象為年滿15歲、熱愛攝影與分享回憶的民眾,每人或每單位最多可投稿5張。徵件採初審與複審兩階段,預計從徵件作品中選出最多50張經典老照片,特優3名、優等3名、其餘為佳作,投稿入選者將獲贈1,000元至3,000元不等禮券,並受邀參加頒獎典禮。部分獲選照片也將在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辦的「記得,__」老照片實體展覽中亮相,分享感動、喚起記憶。 市府客委會表示,自2022年起舉辦「記得客家音樂會」,今年特別擴大為系列活動,包括老照片展覽、名人講堂及音樂會等,以多元形式挖掘台中客家生活群像,帶領民眾深入體驗客家文化的人文風貌與生命故事。 市府客委會進一步指出,老照片展覽預計自9月10日至9月底於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9月27日將辦理「名人講堂」,9月28日則壓軸登場「記得客家音樂會」,以為期一個月的系列活動,打造「台中客家月」,邀請民眾一同走入記憶、共享客家之美。活動詳情與報名方式請上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官網( https://www.hakka.taichung.gov.tw/3034508/post )或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szs4RRPZG3KL85Kx5 )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用影像說故事! 中市客委會徵選老照片 展現文化底蘊與女力精神
農業部公告中市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農業局提醒7/24前申請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受114年丹娜絲颱風及0708豪雨影響,造成台中市農損,農業部在昨(10)日公告台中市為辦理香瓜、洋香瓜、苦瓜及農作物育苗作業室-水稻秧苗114年丹娜絲颱風及0708豪雨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請台中市種植以上作物損害率達20%以上的農民,自今日起至7月24日止向受災土地所在地區公所提出申請。 市府農業局表示,農業部昨日公告台中市為辦理香瓜、洋香瓜、苦瓜及農作物育苗作業室-水稻秧苗114年丹娜絲颱風及0708豪雨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香瓜、洋香瓜每公頃救助8萬元、苦瓜每公頃救助5萬6,000元、農作物育苗作業室-水稻秧苗每箱救助15元,請損害率達20%以上農民,即日起至7月24日止攜帶國民身分證、存款簿及合法土地證明文件,向受災土地所在地區公所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 此外,除中央現金救助,市府依據「台中市農業災害復建補助作業要點」規定,另有實際復耕需求者,市府加碼補助復耕資材每公頃3,600元或1萬元,協助受災農民儘速復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農業部公告中市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農業局提醒7/24前申請
西屯國安一期好宅抽籤結果出爐 最快9月起可入住新厝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今(11)日舉辦「西屯國安一期好宅」電腦抽籤作業,由住宅處長陳煒壬主持,並邀請政風室人員張卉喬、律師陳虹羽等人共同見證,過程同步線上直播,確保公平、公正與公開,正取戶將於今年9月入住。 住宅處表示,西屯國安一期為台中市第14處社會住宅,共規劃500戶住宅單元。今年3月3日至3月31日受理申請期間,共收到3,225件申請案,經審查合格為2,082件,整體中籤率約為13.02%,合格者中籤率為20.17%。扣除80戶計畫回饋戶(包含66戶共居房、13戶創業房、1戶二房型)不列入抽籤範圍後,此次共抽出420戶正取名單。抽籤結果已公布於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官網、「台中市共好社宅–共同好好生活在一起」臉書粉絲專頁及「台中市共好社宅17租」網站,供民眾查詢。 住宅處進一步說明,抽籤結果現場同步列印並即時上網公告。後續將陸續寄發公文通知正取戶辦理看選屋等作業,預計8月辦理現場看屋與線上選屋程序,9月完成簽約後即可入住。提醒民眾,如申請期間有搬遷或聯絡地址異動情形,請儘速向住宅處辦理通訊地址變更,以確保權益不受影響。如有相關疑問,歡迎洽詢住宅服務科(04) 2228-9111 分機 69300。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西屯國安一期好宅抽籤結果出爐 最快9月起可入住新厝
提升青農實務經驗 114年度台中市青年從農培訓開訓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鼓勵青年返鄉從農,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與台中市農會及產學單位合作,推出「台中市青年農民輔導計畫」,包含青年從農培訓及輔導、青農增能輔導及青農創業等輔導措施,青年從農培訓今(11)日於台中市農會憬初尋咖啡廳舉辦。農業局表示,今年青年從農培訓共錄取學員28位,安排農業基礎課程80小時及農場見習時數160小時,合計240小時,提升青農實務經驗,接軌現行產業發展趨勢。 農業局表示,今年與農業部農糧署、農業試驗所、農業藥物試驗所、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種苗改良繁殖場及農業相關老師、青農、團體等產學單位共同規劃包含作物栽培管理、加工及行銷、農場經營管理及農業相關政策與法規等4大類課程,讓參訓學員能通盤且深入了解如何經營農業,並強化智慧農業課程,推動農業科技化生產。 農業局指出,台中市青農培訓成果成績斐然,去年度共計8位青農(林煌仁、趙燿烽、顏明賢、陳君如、蔡婷伃、阮裕程、黃智鴻、莊淞洋)獲選「農業部第七屆百大青農」、今年度東勢區青農團隊一根蘿蔔榮獲「114年度全國青農創新加值團隊經營競賽」冠軍及大安區青農莊淞洋榮獲「114年度農業經營管理經驗分享-全國農業達人選拔大賽」冠軍! 農業局再接再厲戮力辦理青農培訓,由在地農會推薦並經複審選出有志從農的青年,培訓期程將自7月11日起至10月進行2階段培訓,學員受訓合格後,將核發6萬元培訓津貼,以補貼學員訓練期間減少的工時,並鼓勵利用時間至農業專業學校或研究單位學習與進修。此外,為能持續輔導歷年農業培訓青農,另以農場經營補助計畫及農場診斷輔導服務等全方位輔導,以協助青農升級農場設施(備)、建立品牌打造通路、培增營農及創新能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提升青農實務經驗 114年度台中市青年從農培訓開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