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鄰持刀跟車又敲牆 淡水印籍闆娘驚恐數月終獲解脫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圖說:張男持刀尾隨林女及其丈夫車輛,更拿榔頭砸牆擾鄰,恐怖行徑讓被害人寢食難安,警方已介入調查,並逮捕張嫌法辦。翻攝照片 記者廖濬弘/綜合報導 在新北市淡水區開店的印尼籍林姓女子日前投訴,最近幾個月來遭受惡鄰持刀騷擾威脅,隔壁修車廠男子多次持刀闖入其店鋪聲稱要「找女朋友」,還持刀在門外尾隨林女及其家人的車輛,讓其家人心生畏懼,這名男子還持榔頭敲打牆壁,留下多個恐怖孔痕。淡水警方今天證實,已接獲報案,該男子疑有精神疾病,男子已於清晨落網並移送地檢署偵辦,現已與店家建立聯繫管道、加強周邊巡邏密度,以防危害發生。 44歲的印尼籍林小姐在新北市淡水區的鼻頭街開設印尼商店,她指出,從今年5月間起遭隔壁修車廠37歲張姓男子持菜刀入店騷擾,聲稱要「找女朋友」,她不認識張男,更沒有他所指稱的「女朋友」,經安撫說明,要求張男放下刀子,這樣的狀況發生數次。有一天,她請男子將刀放回其汽車廠後,有讓其再進入店內查看,隨後離開。 林小姐說,6月28日晚間10左右,商店打烊後,準備搭乘丈夫所開車子離開,張男再度持刀現身店外,一開始先拿著菜刀尾隨其丈夫所開車輛,而且車上還有他們的小孩,張男拿刀跟了一段路後,吸引不少路人注意,該男之後又回頭到店門外找她,並出言恐嚇,過程她飽受驚險,當晚隨即到警局報警。 林小姐指出,7月11日中午,張男又拿出榔頭在她商店門口晃,害她不敢開門營業,直到下午3點許才到店內,就聽聞有警察到訪,原來是有住戶指控聽到異聲擾鄰,她到外查看,這才發現隔壁鄰居牆壁裝潢都是坑坑洞洞,疑似是張男持榔頭敲打自家牆壁所留下,令她相當擔心,故再前往警局報警。 「我只是想保護我的小孩與店鋪安全,不知道他下一次還會不會再來。」林小姐語帶無奈地表示。這事件引發附近民眾關注,盼望警方能正視類似潛在暴力行為,積極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悲劇發生。 淡水警分局表示,依規定受理報案後已完成被害人筆錄,張男也於今天凌晨到案,全案依刑法恐嚇罪及社會秩序維護法函送士林地檢署偵辦;另本案因張嫌疑似有精神疾病,依規定填輸「社區滋擾案件處理紀要」,通報衛生局知悉。 警方後續已和店家建立熱線聯繫管道,爾後碰到狀況將會立即到場,由警力即時介入保護民眾,目前也已加強周邊巡邏密度,以預防危害情事發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惡鄰持刀跟車又敲牆 淡水印籍闆娘驚恐數月終獲解脫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明明沒跌倒,骨卻裂了?X光也難發現的隱形傷,其實藏在你的「日常壓力」裡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種情況:腳莫名隱隱作痛,甚至連走路都感到不適,卻始終查不出原因?足踝專科名醫朱家宏醫師在他的著作《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中提到,這種情況,極可能就是被忽略的「足部疲勞性骨折」。與我們熟知的因跌倒、撞擊導致骨折不同,疲勞性骨折的元兇是日積月累的微小壓力。朱家宏解釋:「骨頭不是水泥柱,它是活的、有生命的組織,會隨外力調整形狀與密度。」這種能力,被稱為「沃夫法則」(Wolff’s Law)。 骨頭其實每天都在進行修復與再造。朱家宏指出:「就像蛇蛻皮,新的組織會進來,舊的會被代換,骨頭每隔幾年就會被更新一次。」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拇趾外翻患者,在手術矯正骨頭軸向後,骨頭會因壓力線改變而重新塑形,外側骨頭慢慢吸收,新的骨質會在正確的位置增生。 骨頭會蛻皮,卻也可能因你一再忽略而「慢慢裂開」 但若外力長期過大、頻率過高,骨頭就來不及完成這些修復工程,在你沒有跌倒、沒有扭傷的情況下悄悄裂開,這就是疲勞性骨折。朱家宏曾接診一位中年患者,長期腳痛卻始終找不到原因。走遍各科診所、未拍X光也未做斷層掃描。最後在他的判斷下,才於第二蹠骨發現一道細微裂縫,成功確診。朱醫師強調:「X光只是工具,真正該被治療的,是你這雙會痛的腳,而不是一張沒有感覺的影像。」 這類骨折常發生在蹠骨與小腿骨,且容易被誤以為是肌腱炎、扭傷、足底筋膜炎等。若診斷不清,可能延誤數月甚至惡化成完全性骨折。朱家宏比喻:「一面牆可以被榔頭敲壞,也可能因風吹日曬年久失修,自然崩裂。」疲勞性骨折就像後者,不是瞬間爆裂,而是慢性疲勞所致。車禍撞壞的車與開到報廢的車,也有一樣的差別。 高風險族群包括軍人(又稱行軍腳/新兵腳)、長跑者、健走愛好者與馬拉松選手。像世界三鐵冠軍Jan Frodeno、破日本紀錄的設樂悠太也曾為此受困。即使身體素質極佳,只要訓練超過負荷,骨頭仍可能無聲斷裂。 治療不是修傢俱,而是修你這雙每天在承壓的腳 朱家宏指出:「我是在幫你修會痛的腳,不是在組裝傢俱。」疲勞性骨折的治療關鍵是「強迫休息」,透過石膏固定、壓力分散鞋墊、輔具支撐等方式,讓骨頭有時間自癒。那位蹠骨骨折的患者,僅靠兩三個月固定,就恢復正常行走。 目前也有進階療法可選擇,像是超音波刺激、體外震波,以及teriparatide注射,都能幫助骨頭癒合更快。而在預防方面,朱家宏特別提醒:「如何避免疲勞性骨折與骨質疏鬆,其實答案是一樣的,營養均衡與適度運動。」他進一步解釋:「運動太多,骨頭會因反覆受力來不及修復,產生疲勞性骨折;運動太少,骨頭會因缺乏刺激而變得脆弱,進一步演變成骨質疏鬆。兩種情況雖然方向相反,本質卻都是骨頭撐不住。」 預防關鍵除了運動,還包括蛋白質、鈣質、維他命D等營養的攝取,女性荷爾蒙的穩定與是否長期服用某些消炎止痛藥(如ibuprofen)也會影響骨質健康。日常生活中維持肌力、改善步態與減重,也都有助於減少骨頭長期承壓。朱家宏最後提醒:「疼痛,是骨頭發出的求救訊號。當你願意傾聽,骨頭就會慢慢重生。別再只盯著X光片的結果,而是要真正照顧你的雙腳。」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明明沒跌倒,骨卻裂了?X光也難發現的隱形傷,其實藏在你的「日常壓力」裡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明明沒跌倒,骨卻裂了?X光也難發現的隱形傷,其實藏在你的「日常壓力」裡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種情況:腳莫名隱隱作痛,甚至連走路都感到不適,卻始終查不出原因?足踝專科名醫朱家宏醫師在他的著作《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中提到,這種情況,極可能就是被忽略的「足部疲勞性骨折」。與我們熟知的因跌倒、撞擊導致骨折不同,疲勞性骨折的元兇是日積月累的微小壓力。朱家宏解釋:「骨頭不是水泥柱,它是活的、有生命的組織,會隨外力調整形狀與密度。」這種能力,被稱為「沃夫法則」(Wolff’s Law)。 骨頭其實每天都在進行修復與再造。朱家宏指出:「就像蛇蛻皮,新的組織會進來,舊的會被代換,骨頭每隔幾年就會被更新一次。」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拇趾外翻患者,在手術矯正骨頭軸向後,骨頭會因壓力線改變而重新塑形,外側骨頭慢慢吸收,新的骨質會在正確的位置增生。 骨頭會蛻皮,卻也可能因你一再忽略而「慢慢裂開」 但若外力長期過大、頻率過高,骨頭就來不及完成這些修復工程,在你沒有跌倒、沒有扭傷的情況下悄悄裂開,這就是疲勞性骨折。朱家宏曾接診一位中年患者,長期腳痛卻始終找不到原因。走遍各科診所、未拍X光也未做斷層掃描。最後在他的判斷下,才於第二蹠骨發現一道細微裂縫,成功確診。朱醫師強調:「X光只是工具,真正該被治療的,是你這雙會痛的腳,而不是一張沒有感覺的影像。」 這類骨折常發生在蹠骨與小腿骨,且容易被誤以為是肌腱炎、扭傷、足底筋膜炎等。若診斷不清,可能延誤數月甚至惡化成完全性骨折。朱家宏比喻:「一面牆可以被榔頭敲壞,也可能因風吹日曬年久失修,自然崩裂。」疲勞性骨折就像後者,不是瞬間爆裂,而是慢性疲勞所致。車禍撞壞的車與開到報廢的車,也有一樣的差別。 高風險族群包括軍人(又稱行軍腳/新兵腳)、長跑者、健走愛好者與馬拉松選手。像世界三鐵冠軍Jan Frodeno、破日本紀錄的設樂悠太也曾為此受困。即使身體素質極佳,只要訓練超過負荷,骨頭仍可能無聲斷裂。 治療不是修傢俱,而是修你這雙每天在承壓的腳 朱家宏指出:「我是在幫你修會痛的腳,不是在組裝傢俱。」疲勞性骨折的治療關鍵是「強迫休息」,透過石膏固定、壓力分散鞋墊、輔具支撐等方式,讓骨頭有時間自癒。那位蹠骨骨折的患者,僅靠兩三個月固定,就恢復正常行走。 目前也有進階療法可選擇,像是超音波刺激、體外震波,以及teriparatide注射,都能幫助骨頭癒合更快。而在預防方面,朱家宏特別提醒:「如何避免疲勞性骨折與骨質疏鬆,其實答案是一樣的,營養均衡與適度運動。」他進一步解釋:「運動太多,骨頭會因反覆受力來不及修復,產生疲勞性骨折;運動太少,骨頭會因缺乏刺激而變得脆弱,進一步演變成骨質疏鬆。兩種情況雖然方向相反,本質卻都是骨頭撐不住。」 預防關鍵除了運動,還包括蛋白質、鈣質、維他命D等營養的攝取,女性荷爾蒙的穩定與是否長期服用某些消炎止痛藥(如ibuprofen)也會影響骨質健康。日常生活中維持肌力、改善步態與減重,也都有助於減少骨頭長期承壓。朱家宏最後提醒:「疼痛,是骨頭發出的求救訊號。當你願意傾聽,骨頭就會慢慢重生。別再只盯著X光片的結果,而是要真正照顧你的雙腳。」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明明沒跌倒,骨卻裂了?X光也難發現的隱形傷,其實藏在你的「日常壓力」裡
奔走雲林四鄉鎮!丁學忠會勘9處農水路盼早日改善
墨新聞|地方中心雲林縣多處農路、水路因年久失修導致排水不良、影響農民耕作安全,立法委員丁學忠與立委張嘉郡昨(15)日聯袂邀請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處長,前往虎尾鎮、土庫鎮、東勢鄉與元長鄉等地會勘,爭取共計9條農水路改善工程。 丁學忠指出,雲林縣為農業重鎮,但各鄉鎮的農路、水路設施多數歷經多年使用未獲改善,尤其在豪雨季節,因排水不良導致農田淹水頻傳,不僅損害農作,更危及農民及居民的通行安全。他強調,改善農水路是基礎工程、也是民生所需,「農民需要的是一條安全的路、穩定的耕作環境。」 針對地方民眾反映的問題,丁學忠表示,他與張嘉郡已多次接獲陳情,並持續關注農業基礎設施狀況。此次邀請雲林管理處現地勘查,針對老舊與損壞的農水路提出具體改善方案,盼能加速行政審查與核定進度,讓工程儘速啟動、早日完工。 他也強調:「這不只是農路問題,更是農村安全與生產效率的保障。」未來也將持續與中央及地方單位溝通協調,爭取更多資源投入,逐步提升雲林農村整體環境品質。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奔走雲林四鄉鎮!丁學忠會勘9處農水路盼早日改善
奔走雲林四鄉鎮!丁學忠會勘9處農水路盼早日改善
墨新聞|地方中心雲林縣多處農路、水路因年久失修導致排水不良、影響農民耕作安全,立法委員丁學忠與立委張嘉郡昨(15)日聯袂邀請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處長,前往虎尾鎮、土庫鎮、東勢鄉與元長鄉等地會勘,爭取共計9條農水路改善工程。 丁學忠指出,雲林縣為農業重鎮,但各鄉鎮的農路、水路設施多數歷經多年使用未獲改善,尤其在豪雨季節,因排水不良導致農田淹水頻傳,不僅損害農作,更危及農民及居民的通行安全。他強調,改善農水路是基礎工程、也是民生所需,「農民需要的是一條安全的路、穩定的耕作環境。」 針對地方民眾反映的問題,丁學忠表示,他與張嘉郡已多次接獲陳情,並持續關注農業基礎設施狀況。此次邀請雲林管理處現地勘查,針對老舊與損壞的農水路提出具體改善方案,盼能加速行政審查與核定進度,讓工程儘速啟動、早日完工。 他也強調:「這不只是農路問題,更是農村安全與生產效率的保障。」未來也將持續與中央及地方單位溝通協調,爭取更多資源投入,逐步提升雲林農村整體環境品質。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奔走雲林四鄉鎮!丁學忠會勘9處農水路盼早日改善
「台中巨蛋」突破歷史性里程碑! 土方開挖完成 正式進入主體結構階段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巨蛋歷經「孵蛋」19年,重大進展再突破!去年3月11日正式動工的「台中巨蛋興建工程」,在建設團隊全力推進下,於6月底順利完成土方開挖作業,邁向歷史性里程碑,正式進入主體結構工程階段;今(16)日建設局長陳大田及運動局長游志祥親赴現場視察工程進度,勉勵施工團隊持續嚴謹作業,確保工程品質與安全,推動台中巨蛋如期完工,成為中台灣重要運動新地標。 陳局長表示,「台中巨蛋興建工程」總經費99億9,800萬元,皆由市府自籌預算支應,目前進度達7%,已完成深度18.9公尺開挖作業,進入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期間嚴格把關工程品質,導入智慧AI科技系統,運用人臉辨識、車牌辨識及電子圍籬等功能,全面監控工區狀況,精準掌控施工進度與安全管理,全力朝119年完工邁進。 陳局長進一步說明,「台中巨蛋」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攜手台灣九典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採用獨步全國的「雙蛋」場館造型,主場館導入全台首見的最高規格「聲學設計」,屋頂桁架則採推進工法施作,有效提升施工安全與精度,整體工程品質堅持最高標準,也因此榮獲「國家建築金質獎」規劃設計類全國首獎,為台中爭光。 游局長表示,主副場館具高度彈性,主場館可容納15,500席,副場館則規劃3,000至5,000席,能依賽事調整座位配置,除籃球、五人制足球、技擊類等國際賽事外,亦可舉辦大型演唱會與展覽;副場館則適合作為暖身場地或中小型展演空間。兩館以開放式「天空迴廊」串聯,設置跑道、步道及屋頂花園,兼具休憩、逃生與綠化功能,並導入雨水回收與節能設計,展現新世代綠建築特色。 建設局表示,為完善周邊交通機能,建設局表示,市府超前部署,投入約4.7億元辦理「北屯區崇德十九路延伸至更生巷道路開闢工程」,日前已順利完工通車,有效提升整體路網通行效率,強化巨蛋區域交通銜接。 建設局指出,工區外圍設有施工圍籬與防護網,並配置噪音監測設備及限制施工時段,降低對周邊干擾;同時設置防塵網,配合灑水、覆蓋與噴霧抑制粉塵,並定期清理工地垃圾、落實分類回收,兼顧施工與環境保護。施工團隊也持續與鄰近居民溝通協調,積極回應意見,建立良好互動,打造市民安心的重大工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巨蛋」突破歷史性里程碑! 土方開挖完成 正式進入主體結構階段
「台中巨蛋」突破歷史性里程碑! 土方開挖完成 正式進入主體結構階段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巨蛋歷經「孵蛋」19年,重大進展再突破!去年3月11日正式動工的「台中巨蛋興建工程」,在建設團隊全力推進下,於6月底順利完成土方開挖作業,邁向歷史性里程碑,正式進入主體結構工程階段;今(16)日建設局長陳大田及運動局長游志祥親赴現場視察工程進度,勉勵施工團隊持續嚴謹作業,確保工程品質與安全,推動台中巨蛋如期完工,成為中台灣重要運動新地標。 陳局長表示,「台中巨蛋興建工程」總經費99億9,800萬元,皆由市府自籌預算支應,目前進度達7%,已完成深度18.9公尺開挖作業,進入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期間嚴格把關工程品質,導入智慧AI科技系統,運用人臉辨識、車牌辨識及電子圍籬等功能,全面監控工區狀況,精準掌控施工進度與安全管理,全力朝119年完工邁進。 陳局長進一步說明,「台中巨蛋」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攜手台灣九典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採用獨步全國的「雙蛋」場館造型,主場館導入全台首見的最高規格「聲學設計」,屋頂桁架則採推進工法施作,有效提升施工安全與精度,整體工程品質堅持最高標準,也因此榮獲「國家建築金質獎」規劃設計類全國首獎,為台中爭光。 游局長表示,主副場館具高度彈性,主場館可容納15,500席,副場館則規劃3,000至5,000席,能依賽事調整座位配置,除籃球、五人制足球、技擊類等國際賽事外,亦可舉辦大型演唱會與展覽;副場館則適合作為暖身場地或中小型展演空間。兩館以開放式「天空迴廊」串聯,設置跑道、步道及屋頂花園,兼具休憩、逃生與綠化功能,並導入雨水回收與節能設計,展現新世代綠建築特色。 建設局表示,為完善周邊交通機能,建設局表示,市府超前部署,投入約4.7億元辦理「北屯區崇德十九路延伸至更生巷道路開闢工程」,日前已順利完工通車,有效提升整體路網通行效率,強化巨蛋區域交通銜接。 建設局指出,工區外圍設有施工圍籬與防護網,並配置噪音監測設備及限制施工時段,降低對周邊干擾;同時設置防塵網,配合灑水、覆蓋與噴霧抑制粉塵,並定期清理工地垃圾、落實分類回收,兼顧施工與環境保護。施工團隊也持續與鄰近居民溝通協調,積極回應意見,建立良好互動,打造市民安心的重大工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巨蛋」突破歷史性里程碑! 土方開挖完成 正式進入主體結構階段
藝童山海YA!基隆山海藝術節三週末精彩不間斷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2025基隆山海藝術節」將於8月2日至3日率先在國門廣場登場,8月9日移師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碧水巷廣場,8月16日則於暖暖碇祥里風雨籃球場精彩接力,邀請市民與遊客一同在山海之間感受基隆獨特的文化魅力。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局長江亭玫表示,基隆山海藝術節今年邁入第三屆,這個活動的初心,就是希望把藝術帶進城市生活,讓市民不需要走進展演廳,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遇見藝術。今年我們以「藝童山海YA!」作為活動主題,就是希望讓更多家庭一起走出戶外,在暑假期間帶著孩子們一起親近藝術、親近自然,透過一場場表演和活動,把藝術真正帶進山與海之間,也讓基隆成為大家心中最有溫度、最適合親子同遊的藝術城市。 本次活動邀請紙風車劇團、臺灣特技團、十鼓擊樂團、刺點創作工坊、天馬戲創作劇團、慾望劇團、虎劇團、小青蛙劇團、UNI優尼客當代馬戲團、搏逗兄弟、基隆八斗國小竹搖琴、基隆市雨都舞蹈團、鋼琴家許哲誠,集結以上深受親子歡迎的團隊輪番演出,並結合街頭藝人展演以及DIY活動,另外,8月2日至3日於國門廣場有限定美食市集,邀請基隆在地店家設攤,讓大家認識基隆的飲食文化。 此外,活動期間還規劃多項精彩配套活動。國門廣場場次限定提供每場100份美食市集贊助「打卡禮」,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民眾於街藝文創攤位消費即可獲贈限量「2025基隆山海藝術節限定發光溜溜球」,消費三攤以上還可參加現場抽獎。抽獎獎項豐富,包含大獎麗星郵輪基隆至那霸三天二夜行程(每場1名)、二獎基隆長榮桂冠酒店海景房(每場1名)、三獎超商電子禮券500元(每場10名),每日大獎於每日最終表演結束後於舞台抽出,服務台也會同步公告得獎人,獎品由廠商另行寄出,讓現場觀眾盡情享受看表演、逛市集還能抽大獎的樂趣。 活動結束後,民眾於8月20日前上傳活動現場照片至基隆市文化觀光局FB粉絲專頁,還可參加線上加碼抽獎,最大獎為百夫長28吋行李箱(1名),另有Marshall Emberton II藍牙喇叭(3名)與超商電子禮券(10名)驚喜好禮,誠摯邀請大家踴躍參與,在這個夏天享受專屬基隆的藝術盛宴。 江局長進一步表示,希望此活動能成為基隆人的共同記憶,也歡迎大家在這個夏天,帶著家人朋友一起來走進山與海之間,用最輕鬆的方式,感受藝術就在我們的生活裡。 更多活動詳情請參考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官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藝童山海YA!基隆山海藝術節三週末精彩不間斷
藝童山海YA!基隆山海藝術節三週末精彩不間斷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2025基隆山海藝術節」將於8月2日至3日率先在國門廣場登場,8月9日移師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碧水巷廣場,8月16日則於暖暖碇祥里風雨籃球場精彩接力,邀請市民與遊客一同在山海之間感受基隆獨特的文化魅力。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局長江亭玫表示,基隆山海藝術節今年邁入第三屆,這個活動的初心,就是希望把藝術帶進城市生活,讓市民不需要走進展演廳,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遇見藝術。今年我們以「藝童山海YA!」作為活動主題,就是希望讓更多家庭一起走出戶外,在暑假期間帶著孩子們一起親近藝術、親近自然,透過一場場表演和活動,把藝術真正帶進山與海之間,也讓基隆成為大家心中最有溫度、最適合親子同遊的藝術城市。 本次活動邀請紙風車劇團、臺灣特技團、十鼓擊樂團、刺點創作工坊、天馬戲創作劇團、慾望劇團、虎劇團、小青蛙劇團、UNI優尼客當代馬戲團、搏逗兄弟、基隆八斗國小竹搖琴、基隆市雨都舞蹈團、鋼琴家許哲誠,集結以上深受親子歡迎的團隊輪番演出,並結合街頭藝人展演以及DIY活動,另外,8月2日至3日於國門廣場有限定美食市集,邀請基隆在地店家設攤,讓大家認識基隆的飲食文化。 此外,活動期間還規劃多項精彩配套活動。國門廣場場次限定提供每場100份美食市集贊助「打卡禮」,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民眾於街藝文創攤位消費即可獲贈限量「2025基隆山海藝術節限定發光溜溜球」,消費三攤以上還可參加現場抽獎。抽獎獎項豐富,包含大獎麗星郵輪基隆至那霸三天二夜行程(每場1名)、二獎基隆長榮桂冠酒店海景房(每場1名)、三獎超商電子禮券500元(每場10名),每日大獎於每日最終表演結束後於舞台抽出,服務台也會同步公告得獎人,獎品由廠商另行寄出,讓現場觀眾盡情享受看表演、逛市集還能抽大獎的樂趣。 活動結束後,民眾於8月20日前上傳活動現場照片至基隆市文化觀光局FB粉絲專頁,還可參加線上加碼抽獎,最大獎為百夫長28吋行李箱(1名),另有Marshall Emberton II藍牙喇叭(3名)與超商電子禮券(10名)驚喜好禮,誠摯邀請大家踴躍參與,在這個夏天享受專屬基隆的藝術盛宴。 江局長進一步表示,希望此活動能成為基隆人的共同記憶,也歡迎大家在這個夏天,帶著家人朋友一起來走進山與海之間,用最輕鬆的方式,感受藝術就在我們的生活裡。 更多活動詳情請參考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官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藝童山海YA!基隆山海藝術節三週末精彩不間斷
協助動保及防疫業務 賴副市長頒發感謝狀:里長是動物保護最堅實後盾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了感謝積極協助動物保護及防疫業務的里長們,台中市副市長賴淑惠今(16)日下午特別於動物保護諮詢委員會議中公開表揚58位里長,感謝里長們在113年期間主動向里民宣導飼主責任,協助提升犬貓狂犬病疫苗施打率與絕育率,對加強飼主責任觀念及動物福利貢獻良多,成為在地方基層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 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表示,為了防止狂犬病傳播,動保處在高風險地區與獸醫醫療資源不足的地方辦理狂犬病疫苗巡迴注射,強化犬貓的免疫屏障,同時深入社區辦理免費犬貓絕育,減少繁殖帶來的生殖疾病與遊蕩動物問題,從源頭控管。在推動過程中,特別感謝53位里長全力支持,從協助場地安排、積極對里民宣導,到活動當天引導與場地復原,給予動保處最即時、實質的幫助,讓每場活動都順利圓滿,也把動物保護的理念帶入鄰里每個角落,讓更多人能從生活日常中實踐飼主責任。 犬貓源頭管理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里長們平日除了照顧里民各項大小事務,更以實際行動投入宣導動物保護觀念,成為讓動保工作在基層深耕茁壯的穩定力量,一同朝著打造市民、動物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宜居城市目標邁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協助動保及防疫業務 賴副市長頒發感謝狀:里長是動物保護最堅實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