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地方
民眾長期餵食獼猴 人猴衝突不斷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高雄非常著名的特色之一是在壽山區域有野生獼猴出沒,讓登山的遊客可以極近的距離觀察野生動物,惟因民眾長期餵食的影響,導致山上的臺灣獼猴慣於自人類手上取得食物,不但容易造成人猴之間的衝突,也因為人的食物含高鹽、糖、油等成分,對獼猴的健康造成極不良的影響。 ▲違規餵食的行為。(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植物防疫暨生態保育科提供) 高雄市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在101年即制定,禁止接觸及餵食獼猴,同時設有檢舉餵食臺灣獼猴獎勵辦法,若有看見違規餵食的行為,可進行蒐證並舉報,農業局會依影片及照片內容判斷是「主動餵食」還是「食物被搶」,以此做為開罰準則;只要案件經查證屬實並處以罰鍰者,檢舉人可依實收罰鍰金額百分之二十獲得檢舉獎勵金。 餵食野生動物的行為不但使動物更加依靠人類獲取食物,喪失覓食的本能,同時使動物更加靠近人類活動區域,造成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民眾在野外休憩時,若發現野生動物,保持距離觀察即可,不要隨意接觸,同時收拾好隨身物品及食物,避免吸引野生動物注意。#
南湖高中心想食橙學生餐廳開幕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南湖高中歡慶雙十一,結合E化、節能、美學、多元四大特色目標的餐廳也以新名稱「心想食橙」與新風貌隆重復出解決了原有熱食部廚房設施設備老舊、學生購餐動線擁擠及無空間可供學生用餐等問題。 自108年展開籌備,111年獲准申請,歷經一年的規劃執行及半年的施工,新風貌終於在今年10月誕生,並在今天(11/6)22週年校慶的同時,隆重舉行餐廳及廚房啟用剪綵儀式。 ▲南湖高中學生餐廳及廚房啟用剪綵儀式。(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教育局非常重視學生在校能吃到熱騰騰的營養午餐,南湖高中是本市設有中央廚房的幾所學校之一,校內提供的熟食不但是熱騰騰的,有些品項還是現點現做的。而為了縮短學生點餐的等待時間,南湖高中做為本市數位校園4.0的示範學校,早已將購餐結合校園智慧點餐系統,大大提升線上預約購餐、廚房接單備餐、定時定點取餐之效率。同時,無現金交易也是南湖人的日常,無論是到合作社購買文具、到餐廳臨櫃訂購餐點、用點餐機預約點餐、或是到自動販賣機購買飲品等,只要學生證一卡在手,便能輕鬆嗶卡完成支付。 除了E化點餐之特色外,改造後的餐廳與廚房換裝了LED燈具、變頻冷氣,加設落地窗以導入自然光等巧思落實節能;優雅而不失活潑的空間配色蘊含美學;餐廳也不再只是餐廳,課程可拉到美食街,喝著咖啡一起腦力激盪、聽著音樂發揮創想,多面貌特色表露無遺! 變裝後的餐廳占地寬敞,四樓設有早餐區、點心區、麵食區、滷味區及用餐座位區,五樓設有自助餐飯食區與線上預購取餐區,希望提供全校師生更多元的餐食選擇及更優質的用餐環境。南湖高中校長吉佛慈表示,為使全校師生對改裝後的餐廳更有感,本次特別舉辦早餐區、麵食區、點心區、用餐座位區及餐廳整體意象命名活動,經師生踴躍發揮巧思及線上表單票選後,最終由陳竫媛同學與林怡蓁同學從27組角逐者中,以「早安美之橙」、「來橙碗麵」、「點點心橙」、「橙客請坐」為名對應各區,以「心想食橙」為整體意象脫穎而出,意喻全校師生在滿足味蕾的同時也能讓夢想願望「心想事成」。
新北耶誕環保挖寶趣 捐好物作公益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歡樂耶誕城17日即將開城,環保局一年一度的「耶誕環保挖寶趣─二手好物歡樂派對」義賣活動將在12月23日於新北市民廣場舉辦,今(6)日發布二手好物召集令,自即日起至12月15日止,歡迎民眾將鮮少使用且功能完好的二手物品交給清潔隊循線收運資源回收車,或各區清潔隊的「好物窗口」,活動義賣善款將全數納入「新北市愛心大平臺」,不只能延長二手好物的生命週期做環保,更能做公益、讓愛循環。 環保局表示,新北市辦理歡樂耶誕城系列活動「耶誕環保挖寶趣」已邁入第9年,為全國最大的愛心跳蚤市場,去(111)年活動吸引了近3萬5千人熱情參與,盛況空前,而過去8年累積義賣金額約新臺幣608萬元,皆納入「新北市愛心大平臺」幫助需要的人。 今年活動將於12月23日下午展開,以歡樂派對為主題,設置48個二手好物義賣攤位,歡迎民眾捐出各式鮮少使用且功能完好的物品,年底一起挖寶趣。活動詳情可至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網站查詢(http://www.epd.ntpc.gov.tw/)。
秋天品蟹食鰻最佳時刻 高雄異國料理豐盛濃郁美味海鮮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秋天是品味螃蟹、鰻魚等海鮮的絕佳時刻。西班牙私廚餐廳「Nido」將深海大西洋蟹汆燙後開殼上桌,豐盛濃郁的美味讓饕客瞬間成為蟹膏富翁;日料專賣店「僕‧燒鰻」則以屏東出產的秋季肥美白鰻製作多樣鰻魚料理,以美味海鮮度過食慾之秋。 ▲「Nido」設在自家一樓客廳,負責人Sonia(左)與主廚Jon(右)希望帶給顧客「歸巢」的回家感受。(圖片來源「Nido Spanish Cuisine」臉書粉專) 「Nido Spanish Cuisine」主廚Jon出生於西班牙臨海小鎮巴斯克,這裡也是著名甜點巴斯克乳酪蛋糕的發源地。Jon從小跟著奶奶進出廚房,傳承了許多西班牙私房菜做法,後來他到台灣學中文時認識太太Sonia,兩人有共同的料理興趣,再三考慮後Jon決定放棄建築師一職,一起回到巴斯克廚藝學校進修,也在西班牙開設餐酒館,2021年為了孩子再度搬回Sonia的家鄉高雄開設餐廳,推廣最道地的西班牙料理。 「Nido」西班牙文為「巢」,以在家聚餐的概念出發,餐廳就開在住家一樓客廳,讓大家能到家裡來感受西班牙獨特飲食文化,餐廳採全預約制,不翻桌,每日採買食材,依照不同人數及季節規劃菜單,以西班牙原裝進口辛香料調味,僅稍微調整鹹度、甜度,讓每位客人吃到最新鮮的西班牙料理。Sonia和Jon也因為好客,和許多客人變成朋友,Nido也成為饕客們包場的口袋名單。 ▲「墨魚大鍋飯」以蝦頭、石斑魚頭熬製高湯,微帶鍋巴的飯體使主餐口感增添層次,令人食指大動。(圖片來源「Nido Spanish Cuisine」臉書粉專) Nido的「墨魚大鍋飯Paella Negra」是店內熱門主食,以蝦頭及石斑魚頭高湯燉煮16分鐘後,直接從火爐送到客人桌上,香氣逼人,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而熱門加點項目「深海大西洋蟹Buey de Mar」,肉質本身帶有非常濃郁的油脂,蟹膏蟹卵豐盈,鮮甜爽口,主廚採用傳統加利西亞式煮法,整隻螃蟹以海水汆燙後立即冰鎮開殼上桌,一匙蟹膏豪邁送入口中,真的讓人秒成「蟹膏富翁」。 ▲「僕‧燒鰻」炭火慢烤鰻魚料理,其鰻丼三重奏,是將鰻魚一半蒲燒、一半白燒、再倒入柴魚湯製成泡飯,有多樣化吃法。(圖片來源「僕‧燒鰻」臉書粉專) 除了螃蟹,為了過冬而囤積脂肪的鰻魚也是秋日美味料理,隱身在林森二路巷弄內的「僕‧燒鰻」,嚴選屏東產白鰻製作各式鰻魚料理,從炭火慢烤的經典蒲燒鰻、鰻魚丼到鰻魚壽司、鰻魚玉子燒等應有盡有。負責人許峻豪曾多次赴日考察,為推廣日本食鰻文化不遺餘力,也讓餐廳成為台灣清酒協會每年「土用丑日」的指定聚餐場所,近來更開發冷凍鰻魚禮盒,讓客人在家即可享受鰻魚料理的美味。#
「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參加全國最大旅展ITF台北國際旅展 特色農遊驚奇連連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為持續推廣「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參加全國最大旅展「ITF台北國際旅展」,11/3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歷年來推出許多一日行程,今年社區也開始發展特色節慶活動,現場民眾驚奇連連。 ▲「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參加全國最大旅展ITF台北國際旅展。(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農村發展科提供) 近年來農村採果及深度體驗一直為全年齡層的旅遊主軸,此次主打六龜新發社區榮獲ITQI 3星的山茶的文化及製茶體驗、旗山糖廠社區生態遊程、食農體驗及古早味的手作椪糖DIY、龍目社區的鳳梨採果文化深度旅遊、旗山南勝社區的荔枝木餐具DIY、永安新港社區的漁村文化及石斑魚料理等。現場也能品嚐到同樣於本年度ITQI獲獎的新港社區魚餅及蜂巢氏蜂蜜飲,現場的民眾諮詢相當踴躍,也吸引許多旅遊相關業者洽談農村遊程合作方案,深度了解高雄農村文化及農村旅遊。 ▲「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參加全國最大旅展ITF台北國際旅展。(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農村發展科提供) 曾經參加過高雄一日農夫遊程的陳小姐表示,這次看到一日農夫體驗讓她感到相當驚艷,也迫不及待想再度造訪高雄,已經規劃冬天來趟高雄體驗農村旅遊,親自體驗製茶DIY和採果行程,感受農村風情,再將自己做好的茶及好吃的水果帶回台北,與親朋好友一起品嚐。 ▲「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參加全國最大旅展ITF台北國際旅展。(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農村發展科供) 推動「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及農村再生相關政策,高雄的農村一年比一年更加豐富有趣,深入體驗高雄農村社區,支持高雄在地物產,讓高雄農村能更加進步茁壯。# ▲「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趣」參加全國最大旅展ITF台北國際旅展。(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農村發展科提供)
廟宇老市場小吃環繞的輕軌站 滿是百姓生活軌跡的C17站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對於住在鼓山二路這個區塊的住戶而言,於2021年1月12日開通的C17鼓山區公所輕軌站,帶來了不一樣便利的交通方式,多了這一項大眾運輸系統兼觀光作用,生活的軌跡更加豐富了起來。 ▲輕軌站兩旁的廟宇。(圖/秦毅君提供) 毗鄰輕軌站的鼓山玉旨地嶽殿,奉祀東嶽仁聖大帝、地藏王菩薩、李府大神,廟宇坐落於鼓山區河川市場內,早期香火鼎盛時川流不息的香客,帶動了市場蓬勃發展。其所屬之八家將團(陣),為高雄最早的八家將團,經高雄市政府核定為高雄市定傳統民俗表演藝術;輕軌站對面的天軍殿,主祀玄壇真君趙元帥(武財神)。分靈自澎湖縣湖西成功天軍殿,天軍殿的一大特點是,每次廟會遶境隊伍時,因為入口巷弄的關係,只有神轎會進去拜廟。 ▲充滿古意的廟宇和現代彩繪樓房。(圖/秦毅君提供) 軌道沿途大片色彩鮮明的彩繪非常搶眼,充滿古意的廟宇和現代彩繪樓房,呈現出視覺的沖擊卻無違和感。 ▲充滿古意的廟宇和現代彩繪樓房。(圖/秦毅君提供) ▲品格烤肉笑意滿面又親切的老闆、老闆娘正在做營業前的準備。(圖/秦毅君提供) 下車向北走就到的品格烤肉,只有每週五1730到0300限定上市,因美味平價滿滿的碳香,常常很早就賣完了,賣完就收攤,原來這是在地人才知道的攤位,見證了夜市的興衰,由早期的夜市(五),演化至現今只剩下這一家烤肉還在賣。據老闆表示,因家樂福的設立,造成周邊商店受影響,不過隨著年紀漸長,老闆已萌生退休的打算了。延續下去的市場內外也有幾間在地人推薦的無名美食小店,都值得令人品味一番。 ▲品格烤肉五點半過後,人潮漸顯。(圖/秦毅君提供) ▲上海生煎包隱藏巷弄內的美味小吃。(圖/秦毅君提供) 往南走到綠川街口的上海生煎包,則是隱藏於巷弄內的美味小吃,店面看起來像路邊攤,店內的裝潢竟是意想不到的復古,充滿了老舊的情懷,煎得恰恰脆脆的招牌生煎包,表面灑上芝麻口味很是特別,而皮薄餡多的小籠湯包,熱熱吃當正餐或是小點心都可以,另有多樣上海手路菜美味地道,來用餐還可以點上一壺茶慢慢喫。 ▲店內復古的裝潢,充滿了老舊的情懷。(圖/秦毅君提供) ▲煎得恰恰脆脆的招牌生煎包,特殊的肉鬆皮蛋豆腐意外的好吃,有夠勁的酸辣湯。(圖/秦毅君提供) ▲上海生煎包價目表。(圖/秦毅君提供) C17鼓山區公所輕軌站對當地居民帶來生活上的方便,除了公車又多了便捷的輕軌可以選擇,是一個充滿民生氣息又交通便利的好車站。# ▲軌道沿途大片色彩鮮明的彩繪非常搶眼。(圖/秦毅君提供)
高雄復古微風市集吃有機拿好康 全台最大有機農夫市集16周年慶
記者秦毅君/ 高雄報導 全台最大有機農夫市集「微風市集」今年滿16歲了,11月4日、5日在鳳山婦幼青少年活動中心與三民新客家文化園區、蓮池潭高雄物產館前廣場舉辦週年慶活動,消費者除了可以買到高雄在地、產地直送的有機蔬果、加工品外,現場還有DIY體驗、消費滿額贈及玩遊戲拿好禮等活動,共計近40攤在地有機農夫與文創特色攤商參與。 ▲全台最大有機農夫市集16周年慶。(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行銷輔導科提供) 微風市集由「社團法人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自主營運,為全台第一個立案的農民組織,為照顧生產小農、友善對待土地、維護食物安全、落實社區互助, 16年來秉持順手自然、地產地消,提供優質有機農產,深獲消費者肯定。 ▲全台最大有機農夫市集16周年慶。(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行銷輔導科提供) 微風市集本次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合作,由師生團隊協助美化市集攤位,設計微風吉祥物、農民布條及文創商品,為微風市集增添活力與熱鬧氣氛。活動以《微.復古.風》為主題,將在地蔬果結合復古童玩,推出消費滿額抽抽樂、會員回娘家、古早味柑仔店戳戳樂,令人感受濃濃的古早童趣氛圍。 ▲全台最大有機農夫市集16周年慶。(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行銷輔導科提供) 蓮池潭高雄物產館場次為本次周年慶最大亮點,除了消費滿額及抽獎活動外,還有社區團體表演節目,還有「畫糖職人DIY體驗」及「自然家族躲貓貓」集點遊戲,找出隱藏在市集中的6位吉祥物,以LINE掃碼集點,可兌換微風市集16周年慶限定鑰匙圈。 ▲全台最大有機農夫市集16周年慶。(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行銷輔導科提供) 每週六上午07:30~11:00微風市集於鳳山婦幼青少年活動中心、新客家文化園區,週日則在高雄蓮潭物產館前廣場,提供高雄在地、綠色的有機農產品,16年來從不缺席,無論晴雨每週末提供市區民眾最新鮮、小農自產自銷的有機蔬果,吃出健康、吃出美麗。# ▲全台最大有機農夫市集16周年慶。(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行銷輔導科提供) 更多資訊可上微風市集官方LINE帳號、微風市集FB或IG
天氣漸涼嘉義茶園步道覓茶香 稜線上遼望青蔥蓊鬱群山仙境
記者秦毅君/ 嘉義報導 嘉義茶園步道的大景讓人讚嘆,同時還能品嚐阿里山高山茶和咖啡。嘉義縣文觀局近期策劃「2023嘉義行旅.覓茶香」到指定步道與柴語錄打卡參加抽獎,更於「慢遊嘉義」FB及IG社群上推出步道短影音,上線28天,觀看流量即突破百萬。 ▲石棹步道群雲之道。(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嘉義百條步道絕不讓你失望。」嘉義茶園不僅出產無可取代的「阿里山高山茶」,茶園步道更擁有高顏值、高人氣,有蜿蜒在綿延起伏的360度茶海步道小徑,有能走在稜線上遼望青蔥蓊鬱群山,有的還能沿途欣賞杉木林、竹林與茶園。山區天氣漸涼,走步道前可先熱身活動筋骨,不論是喜歡有一點挑戰還是輕鬆不太費力,即便體力無法走完全程,途中欣賞風景也是很棒的收穫。 ▲石棹步道群霞之道。(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現今是無限媒體的時代,如何運用社群媒體加強資訊傳播,嘉義縣近年不只透過臉書、IG及YT等管道強力曝光旅遊資訊,也掌握行銷流行趨勢,以「短影音」抓住遊客的眼球,在短時間內提供遊客最即時有效的旅遊資訊。 ▲石棹步道群霧之道。(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近期在慢遊嘉義IG平台推出的嘉義步道短影片,上線28天觀看數就破百萬,影片分享數更達萬人,不只可看出嘉義縣步道的高人氣,也足見短影音的魅力,讓嘉義縣的步道旅遊成為新的觀光品牌。 ▲頂湖步道。(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接下來將迎來一波秋冬旅遊熱潮,景區紛紛出現上山追雲海大景的人潮,台18阿里山公路餐廳提供無敵山景海景第一排,讓民眾不只眼睛吃飽、肚子也吃飽;想要深度旅遊,阿里山公路和梅山的瑞里、太興也能預約業者推出的茶和咖啡體驗。 ▲雲之南道步道。(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今年首次將步道結合IP角色「柴語錄」,在6個步道設置打卡裝置,分別為二尖山步道、二延平步道、頂湖步道、石棹步道群、雲之南道步道及瑞峰珍愛步道,每一處都有柴語錄特別為步道打卡設計的「廢語」。 ▲瑞峰珍愛步道。(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自10月7日起至12月7日舉辦線上打卡抽獎活動,只要跟柴語錄打卡版拍照上傳至個人FB或IG,並hashtag標註步道名稱,將貼文連結發送至指定信箱( f3150072@gmail.com ),就有機會抽中柴語錄的限量保鮮隔熱碗。更多嘉義旅遊資訊可至「慢遊嘉義」臉書粉專及文觀局官網查詢。#
彰顯牡丹社事件歷史價值 關鍵一役石門古戰場登錄為史蹟
記者秦毅君/ 屏東報導 牡丹社事件發生源自於語言隔閡的誤會,此事件為日後日本帝國的野心提供了有益的預演,並對台灣的經濟價值與戰略地位有一定的認識。牡丹社事件前,台灣東部不屬於清廷治理範圍,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轉為積極經營台灣,增設府縣,並對台灣東部及原住民地區以「開山撫番」進行開發。而日本則藉由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取得台灣後,鑒於此次攻台與接收過程中病死人數遠多於戰死,在台灣開始著手規劃建設醫療衛生設備,以方便統治台灣。 ▲石門古戰場。(圖片來源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 石門古戰場為牡丹社事件關鍵一役「石門之役」發生地,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禦日軍入侵之處,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重要歷史事件,經屏東縣文資審議會通過登錄為史蹟,明年牡丹社事件將屆150週年之際,更加彰顯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牡丹社事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871至1874年間,從「琉球漂民事件」至「日本出兵台灣」攻打牡丹地區台灣原住民族的一連串歷史事件,史稱「牡丹社事件」,為一涉及台灣原住民族、琉球、中國及日本多方面的國際事件。西元1874年,日本藉口琉球漂民事件出兵台灣,與台灣原住民發生激烈的戰爭,排灣族人據石門天險以槍枝、石塊抵禦日軍的攻勢。牡丹社頭目aruqu(阿祿古)父子等多名原住民戰士在戰役中奮戰而亡,史稱「石門之役」。 石門古戰場中的石門峽谷,由石門山及五重溪山夾而成,狀似門戶,故稱為石門,其地勢險要,形成天然的隘口,故有「石門天險」之名,排灣語稱為「macacukes」,有相互支撐之意,另外引申出抵禦外侮之意涵。石門之役是牡丹社事件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不僅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決心,更凸顯在台灣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macacukes石門古戰場通過登錄屏東縣史蹟,亦成為全國第七件法定史蹟文化資產。#
「戒癮不孤單 醫療來幫您」衛生局感恩成果會 助藥癮個案重新回歸人生
記者秦毅君/臺東報導 112年「戒癮不孤單,醫療來幫您!」感恩成果會,臺東縣衛生局日前溫馨辦理,會中邀請臺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陳妍萩、觀護主任許玄宗、整合藥癮醫療示範中心柯又予醫師及醫療專業團隊,還有毒防中心愛心志工們,透過話劇表演,呈現毒防中心個別管理師的日常及毒防中心的服務功能,進行成果發表,也藉由「舞動健康」表現健康的生活模式。 ▲防毒中心日常影片欣賞。(圖/臺東縣衛生局心理衛生及檢驗科提供) 臺東縣醫療資源有限,尤其藥癮專業人力缺乏,自109年透過建置臺東縣藥癮醫療服務支援模式計畫,聘請更多行動心理師、社工師專業團隊加入,提供更多藥癮個案心理治療及家族治療服務,提高藥癮醫療服務量能;同時連結東區藥癮示範中心資源,協助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每週一下午新增藥癮戒治門診,藉由醫療的方式讓施用毒品人口可以戒除毒癮,以真正杜絕對於毒品之依賴,重新回歸人生正軌。 ▲戒癮不孤單,醫療來幫你。(圖/臺東縣衛生局心理衛生及檢驗科提供) 今年臺東縣推動多元戒癮治療的亮點,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王聲昌醫師、臺東地檢署一起合作計畫,除提升藥癮個案之毒品危害防治知能,讓個案有結構性生活及時間的安排以穩定其生活,有助於個案後續的持續性復元;另外,透過計畫提供專業人員接觸藥癮族群的機會,以更加認識該族群及精進藥癮領域的專業服務,進而培養在地藥癮領域的專業人才。 毒品是複雜的行為問題,面對成癮者,期待社會給予個案及家屬更多的關心及協助,並鼓勵成癮者積極尋求專業協助,若身邊所認識的親朋好友有藥物濫用相關諮詢需求,可撥打24小時免付費專線0800-770-885(請您,幫幫我)或於上班時間撥打臺東縣毒防中心市話專線089-325-995(救救我),將有專人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