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地方

更生保護會更生種子培訓課程 增進正向生活價值觀 服務社會

記者覃超君/高雄報導 財團法人更生保護會橋頭分會為提升更生人自立、順利賦歸社會,結合已輔導成功富有熱誠之成功更生人,辦理112年度更生人社會回饋種子服務計畫,於6/18日(每月一場)在梓官活動中心辦理培訓課程順利完成。橋頭地檢署張春暉檢察長特別重視種子訓練,因有要務無法參加,適逢端午佳節,特別準備禮品打氣小禮袋來勉勵學員,請橋檢署李德農書記官長前來代爲轉贈,並預祝大家端午佳節快樂。本次課程邀請到更生人楊九如師兄現身說法,用說故事的方式幽默豐富的為學員注入服務種子能量。 ▲橋檢署張春暉檢察長贈送打氣小禮袋,由永新幸福農場中途之家製作的古早味碰餅。(圖/記者覃超君 攝) 幽默的九如師兄過去曾開過酒店,忙著賺錢和花錢,耗掉健康和青春;現在開豆花店和當志工,日子活得充實有尊嚴。愛說故事的他先以愛迪生的故事勉勵大家,接著分享自己改變的歷程。九如師兄認為藥癮更生人的服務工作要從陪伴開始,讓願意改變的人有一個新的正向環境,使身邊充滿貴人、好的語言以及感恩的心,同時不能輕忽毒品心魔的力量。 ▲楊九如於活動中勉勵更生人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位貴人。(圖/記者覃超君 攝) ▲楊九如於活動中與更生人分享阻礙一生的六字箴言。(圖/記者覃超君 攝) 九如師兄從服務中發現世上苦人多,原來有人比自己更慘。演講的角色也讓自己更警惕自我要求,不要走回頭路。他特別強調更生復歸的環境因素,告誡學員「你過去是誰不重要,你遇到誰比較重要」,遇到對的人能「打破你原本思維提高你的認知,進而提升你的境界,帶你走上更高的平台」。九如師兄表示當志工讓自己學會與人配合,他鼓勵學員們抽離原來自己,重新定義自己。慾望要控制、學習要衝勁,相信自己能改變。最後,提醒學員自己未穩定前先不要去幫助他人,避免助人不成反被牽走,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提出進更生保護會回饋社會。 ▲楊九如以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勉勵更生人。(圖/記者覃超君 攝) ▲幫助別人亦同時紓壓自己。(圖/記者覃超君 攝) 更生保護會期盼更生種子人員完成培訓課程後,增進正向生活價值觀以及社會服務行動,在專業人員輔導追蹤成功復歸社會回饋社會。更保會也呼籲社會大眾卸除刻板標籤,對於有心悔改之更生人給予鼓勵。更保橋頭分會蔡孟勳督導除了培育更生輔導員及積極協助更生人就業之外,同時還推動明年度成立幫助更生人就醫制度。 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橋頭分會更生人社會回饋種子服務計畫,聯絡-個管員李筠威07-6128177 # https://youtu.be/5hEu0HuHu7Q ▲更生保護會更生種子培訓課程 增進正向生活價值觀服務社會。(攝影/記者覃超君 )  

與【粽】不同 品嚐金三角美食

記者程瑞/桃園報導 每逢端午節前一、二個星期假日,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內,會出現一輛造型特別的車子,賣造型特別的粽子,不是北部粽、不是南部粽,也不是湖州粽,是金三角(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區)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 ▲桃園忠貞新村內造型餐車販售金三角(緬甸、寮國、泰國交界地區)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圖/記者程瑞攝) 潑水粑粑粽是用白糯米、紫糯米加少許花生包成三角錐形的粽子水煮。食用前,沾滿椰子粉,嚐起來Q彈淡香、甜而不膩。芭蕉粽是先用白糯米煮熟,拌入椰子粉後,放入芭蕉為餡包起來後再水煮,食用前再用炭火烤,吃起來彈牙果香,也是甜而不膩。 ▲芭蕉粽食用前再用炭火烤,吃起來彈牙果香,甜而不膩。(圖/記者程瑞 攝) 傈僳族的老闆娘說甜而不膩的秘訣是加一點點鹽,緩衝一下甜度。想過個不一樣的端午節嗎?可以來桃園忠貞新村參觀異域故事館,逛逛文化園區,嚐嚐異鄉風味的傣族潑水粑粑粽與泰國芭蕉粽。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地址:桃園市平鎮區中山路70號 異域故事館:目前採網路預約制免費參觀 https://youtu.be/bqTrR26kOa4 ▲與粽不同-品嚐金三角美食。(圖/記者程瑞  攝)

因為一張照片激發出的減塑生活挑戰 收穫與分享

記者葉瑛吟/台南報導 之前記者平時做環保並沒有很嚴謹,直到今年三月份參加一場研習看到了一張照片,激發出記者的環保意識,進而演化成現在的減塑生活。對記者來說這是一個挑戰,參與這個挑戰後,意外得到了不少樂趣和收獲,藉此分享給大家。 那是一場有關SDGs的研習,什麼是SDGs呢?由於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如重兵壓境,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 SDGs 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研習時,台南市鹽行國中的沙寶鳳老師主講海洋塑膠議題的探究,在她的講義中po了一張地上充滿”海帶”的照片,充斥在課堂大大的PPT畫面裡。那當然不是海帶,而是從擱淺在海岸上的鯨豚肚子裡取出來的塑膠袋。伴隨著的是她講義的內容:「當你在營養午餐的食物中發現塑膠袋碎片時,你會選擇把它吃下去嗎?」想當然耳,沒有人會去做那種事,可是海裡的鯨豚無從選擇,他們只能傻傻的吃下去,然後滿滿的塑膠垃圾讓他們走向生命的終點。看到那張照片帶給我非常大的震撼,我跟自己說:「從現在開始,我要盡可能地減少塑膠垃圾」。”清淨在源頭”,這是記者的小孩就讀慈濟小學時學到的一句話,”源頭”指的是自己。只不過,因為盡量不造成別人的困擾以及種種因素,記者現在還沒有辦法達到完全禁用塑膠的程度。 ▲研習時令記者震撼的畫面,滿滿的塑膠袋是從擱淺的鯨豚體內取出來的。(圖/擷取自沙寶鳳老師海洋塑膠議題探究的課程講義) 雖然政府規定超市及各大賣場禁止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但是只要去全聯就知道,雖然購物用塑膠袋須由消費者付費,但生鮮食品的包裝,舉凡保麗龍盛裝魚、雞、豬、牛肉還外加PE保鮮膜,生鮮蔬果也幾乎都以塑膠袋包裝,便利消費者購買,裸賣的食物還是很少。再走一趟傳統市場更可以發現,商家為了快速服務顧客,豆腐,水餃,各種熟食以塑膠盒盛裝,不管生鮮食品還是已經包裝好的食材,還一定再免費外加塑膠提袋,只依靠大眾的環保意識根本無法遏止塑膠製品的氾濫。雖說如此,但我想,記者全家至少可以減少很多塑膠的使用。 在網路上搜尋,記者加入了”不塑之客”這個臉書社團,這個社團時常分享自己的減塑方法。記者買了優食盒,材質是矽膠,可以耐熱攝氏到230度、耐冷到零下40度,再加上本來家裡有的悶燒罐,常常放在車上,想要買外食,喝飲料時就能派上用場。 ▲“不塑之客”社團時常有人分享自己的減塑方法。(圖/截自不塑之客臉書社團) 千萬不要以為紙餐盒和紙杯就不會造成環境危害,其實那些餐具裡都淋上了一層塑膠薄膜,而且用那些餐具可是會導致不少樹木被砍伐,所以能不用就盡量不用。現在看到已經包裝好的食材會盡量不買,到麵包店會帶著自己收集乾淨的塑膠袋裝麵包重複使用,買豆漿用悶燒鍋,買便當用優食盒。而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每到周末就要到傳統市場進行採買。記者用塑膠編織特大的購物籃裝兩個大鍋子,以及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塑膠袋(可以重複使用)。用鍋子裝魚肉,蔬果可以裸買直接裝進購物籃裡。回到家再用平時洗乾淨存放在冰箱冷凍庫的塑膠袋分裝成小包裝,等到塑膠袋破掉時再丟棄。一個塑膠袋能夠物盡其用,用到再也不堪使用,不也是愛物惜物的表現嗎? 而不是像現在大家只用過一次就丟棄,太可惜了!記者發現只要有心,把這些習慣落實到生活裡,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都能完成這個挑戰。 ▲用優食盒盛裝熟食,回收再利用的塑膠袋裝麵包。盡可能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袋。(圖/葉瑛吟攝) ▲用悶燒鍋買豆漿,店員通常會盛裝多一些。(圖/葉瑛吟攝) 不過針對減塑,記者認為有兩個重要的觀念要分享。第一就是「不要和別人比較」。例如:在採買時你可能會看到別人手提著大大小小的塑膠袋,只要心裡想著:「我以前也是那樣」就好了,千萬不要有指責的心態,畢竟每個人的處境不一樣,以前小孩還很小的時候我常常忙翻天,為了方便也是那樣。更何況對環保的實踐,記者也實在比不上很多早已實施多年的前輩。甚至有一個同事為了環保全家改吃素,真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至於另一個重點就是「自然就好」,常常遇到想買的東西,比方魚肉、豆腐店家早就包裝好一包包的,記者不會要他再拿出來。不過如果還沒包裝,記者就會要求。例如,記者常向他買魚的一個魚販,每次都要幫記者裝好幾個塑膠袋,直到記者拿出鍋子請他幫忙裝後,他才不再堅持。 ▲用鍋子直接到菜市場買肉類,內有商家已經包裝好的魚肉,左上角是平時收藏在冰箱分裝肉類的塑膠袋。(圖/葉瑛吟攝) 減塑的好處很多,例如:用自己的餐具,如果是買飲料,店家有時會少收一些錢,有時會裝比較多的飲料,而且發現家裡少了很多小小的塑膠袋,也變清爽很多。而且很重要的一點,自己和家人就能少吃進去很多的塑化劑。比方,外帶熱食盛裝到塑膠袋還是令人不放心。尤其是最近記者發現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如果出門時忘記帶這些環保餐具,就會自然而然減少自己購買的慾望,額外省下不少錢,重要的是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也會減少,這應該是另類的減肥妙招吧!? 現在落實減塑時常會想到,對環境、對生態盡到自己一份小小貢獻,心情就會很美麗;而且當自己有恆心執行這項挑戰時,帶來的成就感真是無法以言語形容喔!請你也一起來試試吧! #

水來自於太一 古墓竹簡《太一生水》

記者蘇郁文/專題報導 《道德經》中有這麼一段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告訴世人,水是最接近道的存在,因此「上善」若水。而根據近年出土的古代文獻得知,古人還認為「水先於天地而生」。 《太一生水》為1993年於湖北省郭店村楚墓發掘出的竹簡。經過專家們的整理及考古,認定於該地發現的文獻及器物,為戰國中晚期之上士所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為記錄文字的八百餘枚竹簡,屬於道家典籍的包括《老子》、《太一生水》等,成篇年代距今已兩千多年。 ▲《太一生水》竹簡記載「太一」、「水」,以及天地是如何生成的。(圖/取自https://baike.sogou.com) 《太一生水》首先即說明「太一」、「水」,以及天地是如何生成的。「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而後天地互輔,於是有神明、又有陰陽。「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冷熱。冷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 藉由太一生水,進而推演出神明、陰陽、四時、冷熱與濕燥的生成順序。「成歲而止」,即上述演變的週期為「一年」。「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冷熱之所生也。冷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此段最末,作者經由反方向的推導,得出「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的結論。 「太一」是什麼呢?太一本來是中國古天文學的星名,指的是北極星。北極星是靜止不動的,在民間信仰裡被奉為天帝。在哲學意義中,北極星則意味著永恆不變、宇宙本源,也就是「道」。《呂氏春秋》裡,亦有言道為太一的說法:「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 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道。太一先有水,而後才生成天地。《太一生水》其後揭示:「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四時。周而又始,以己為萬物母。」科學昌明的今日,「水為萬物之源」已是普遍認知。然而從《太一生水》的出土文簡中可以看到,古人對宇宙及自然的認識並不亞於現代人,並且除了「水為萬物之源」,還進一步提出水與道、天地、陰陽等等的因果關聯。 《太一生水》全文如下: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冷熱。冷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冷熱之所生也。冷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四時。周而又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埋,陰陽之所不能成。此謂之道化也。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強,責於堅,以輔柔弱。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託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託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卑以柔。不足於上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 https://youtu.be/CEUZsFuRLrw ▲水來自於太一 古墓竹簡《太一生水》。  

高雄輕軌機廠站 可見列車壯麗美景

記者鄭俊宏/高雄報導 高雄輕軌機廠站  Kaohsiung LRT Depot Station 車站地址:高雄市前鎮區瑞西街與瑞北路口 車站編號:  C37。 站區位置: 環狀輕軌前鎮機廠東側(接近瑞西街)。 月台型式: 側式月台兩座 機場區別: 高雄輕軌機廠在前鎮   高雄捷運機廠在高雄捷運大寮站旁   高鐵機廠在左營 請不要混淆 https://youtu.be/FZrtaWsgaf0 ▲高雄輕軌機廠站  Kaohsiung LRT Depot Station。(攝影/記者鄭俊宏)

《舞力對決:地表撐霸》6/29 上映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夏天街舞電影《舞力對決:地表撐霸》由英國舞蹈夯片《3D舞力對決》雙導演攜原班團隊重磅回歸,將在暑假第一檔6月29日搶先英國上映。 《舞力對決:地表撐霸》集結世界各國 Breaking 冠軍好手,囊括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丹麥、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代表,一舉爭奪霹靂舞王殊榮,「八國聯軍」超威卡司空前絕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摩拳擦掌進軍明年巴黎奧運的準選手們當中,更暗藏殿堂級「地板大神」,大風車、折腰、單手定點、單手跳等各種高難度絕活在電影裡都看得到。  這部最新街舞電影由《3D舞力對決》雙導演丹妮亞帕斯昆尼、麥斯吉華執導,2010年推出的第一集上演古典芭蕾對尬酷炫街舞,南轅北轍舞風激盪超強火花,2012年續集《3D舞力對決2》融合狂野拉丁舞及熱力街舞,兩集共創下全台破億元票房,全球累積票房高達25億元台幣,當時全世界更興起一股快閃街舞風潮,蔚為話題。 https://youtu.be/vvkaXnqcp9E ▲《舞力對決:地表撐霸》6/29 上映。(圖/甲上娛樂提供)

台北萬豪「金夏豪芒」酸甜芒果下午茶登場 限定推出「豪Chill海鮮盤」 共享每人千元有找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盛夏報到!台北萬豪酒店一樓大廳Lobby Lounge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推出期間限定「金夏豪芒」下午茶饗宴,糅合愛文芒果、百香果、椰子等夏日風味,打造誘人可口的精品級美點。每套2,080元+10%,享兩人份精緻甜點、鹹食與咖啡或茶,更可選擇升級網美款下午茶,每套2,680元+10%另享粉紅氣泡酒兩杯。此外同步推出夏季限定肯瓊風味「豪Chill海鮮盤」,嚴選新鮮龍蝦,肥美白蝦等時令海味,活動價每份1,799元+10%,升級整隻龍蝦享超值加購價199元+10%,還有指定啤酒買一送一優惠,相當於兩人同行每人千元有找!詳情請洽台北萬豪酒店Lobby Lounge (02)2175-7955 ▲「金夏豪芒」下午茶饗宴,糅合愛文芒果、百香果、椰子等夏日風味,打造誘人可口的精品級美點。(圖/台北萬豪酒店提供)      

迎接端午佳節 桃園里民DIY香包 青銀共度好時光

記者鄭玉吟/桃園報導 桃園市社區大學鄭雅云老師在端午前夕,分別到中壢中山里及平鎮新榮里教導民眾DIY香包體驗,看到老中青三代和諧共樂的景象,讓人感受到香包的神奇魔力。 ▲鄭老師在中壢區中山里教導民眾做香包,大家專心聆聽。(圖/記者鄭玉吟攝) 鄭老師在教導民眾製作香包前,先就各種材料的功能進行解說,讓民眾對置入香包的藥材有所瞭解,接著實際示範如何把每一種藥材依其比例放入香包內;完成的作品放在眼前,輕吸一口氣,立即聞到一股清香撲面而來,讓人全身舒暢開懷。 ▲鄭老師解說置入香包的材料及功效,並親自示範作法。(圖/記者鄭玉吟攝) 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發展為香袋,至唐朝出現裝有中草藥的香包;演變至今,香包可以用來配戴、薰香或沐浴淨化心靈,深受大眾喜愛。鄭老師提到:「香包裡面塞滿棉花是沒有意義的!端午香包的材料是針對這個時節潮濕炎熱、脾胃不開、蚊蟲滋生等狀況,而選用艾葉、芙蓉葉、香茅、蒼术、抹草等藥材,具有健脾及祛邪穢等效果。」 ▲端午香包選用的材料,具有芳香化濕、健脾、開竅及祛邪穢等效果。(圖/記者鄭玉吟攝) 手作香包融合傳統文化與藝術,一個香包可以傳遞友情、親情、愛情,帶給人們祝福與盼望;香包做成粽子形狀更有包中的意思,帶來好預兆。鄭老師透過香包製作,不僅增進里民互動,培養民眾人文素養,並能增長中草藥材知識,達到老少共樂、青銀同歡的詳和社會,更為端午節的到來增添喜慶與溫馨。# ▲完成的香包作品外型美觀且清香四溢。(圖/記者鄭玉吟攝)

[甘家堡生態休閒園區]賞平地油桐花 親子同遊 野餐的好去處

記者楊麗珠/桃園報導 每年的4、5月是賞桐花的季節,印象中的油桐花都長的好高好高,只能遠遠的觀賞,位於桃園龍潭的甘家堡休閒園區,是屬於私人園區,入園每人收費60元,園主有開放野餐,可以帶寵物入園,每年只有短短的2周時間開放民眾入園參觀(4/24-5/7),非桐花季只開放30人以上的團體預約。 ▲位於桃園龍潭的甘家堡休閒園區,是屬於私人園區每年的4、5月是賞桐花的季節,非桐花季只開放30人以上的團體預約。(圖/記者楊麗珠攝) 園區土地面積廣大,約有10公頃,種植上千棵油桐樹,落雨松,整排的樹葡萄、桑椹、桃子、黃花風鈴木、山芹菜,還有好幾個池塘,有荷花、水中生物,生態非常豐富。這裡的賞桐步道很平易近人又輕鬆,慢慢散步約5-10分鐘就能見到雪白花毯的浪漫蹤跡,許多人撿地上剛剛掉落的桐花,製做成花圈拍照,美美的,步道迂迴的設計,繼續往上走就是一大片草皮,很適合小朋友開心奔跑,接著就到了桐花盛開最密集的至高點,也是最多人拍照打卡的地方,视野無敵好,此處的油桐花不像山中那樣高聳,多數的桐花觸手可及,跟我們的身高差不多,大家無不把握這個好時機拍夠本,這裡也是可以跟桐花同框的網美照,拍照同時也要好好保護它,不要拉扯,明年才有機會給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好地方。 ▲沉浸在桐花樹下的恣意盎然,此時此景讓人將煩惱通通拋開,盡情享受當下最美好的氛圍。(圖/記者楊麗珠攝) 在桐花樹下,一整排的野餐人潮,天氣涼爽,風景優美,不時還飄下5月雪,此時此景讓人將煩惱通通拋開,盡情享受當下最美好的氛圍,今年花期已經結束,明年可以走一趟,值回票價。# 地址:桃園市龍潭區徳湖街515巷 / 開放時間:08:00~16:00 / 停車:園區60元/次(大約40-50個停車位) https://youtu.be/cwqzDRw7G3k ▲[甘家堡生態休閒園區]賞平地油桐花 親子同遊 野餐的好去處。(影片/記者楊麗珠攝)

打造閱讀城市 台中43家獨立書店 文化幣消費「加碼送點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響應文化成年禮金發放,台中市超過50家實體書店加入藝文消費點,其中更有43家獨立書店符合點數放大優惠,最多可將1,200點文化幣放大為1,800點,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鼓勵18至21歲青年把握機會、下載文化幣APP,一起到台中逛書店、買好書,享受豐富的閱讀體驗。 ▲位於梧棲區民生街的街仔尾冊店是老屋活化的獨立書店與社區交流空間。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文教建設、打造閱讀城市,近年新建或整建完成的圖書館,有「小白宮」之稱的外埔圖書館、太平坪林圖書館、上楓圖書館、興安圖書館、后里圖書館皆已陸續開館,其中以電影為主題特色的沙鹿深波圖書館也在今年6月嶄新啟用;加上近年來許多別具特色的獨立書店在街角一一亮起來,和台中市各區特色圖書館攜手推廣閱讀,成為獨特的城市文化風景,甚至化身為重要的社區創生基地。 文化局指出,目前台中市已有43家獨立書店加入文化幣藝文消費點,涵蓋台中市山海屯城各區的多元主題,包括中央書局、瑞成書局、本冊圖書館、仰望書房、梓書房、晨熹社繪本書店、邊譜書店、回甘書店、野人讀冊店、街仔尾冊店、巷子裡的魚、自己的房間、風起人文主題空間等。此外,台中市連鎖書店,如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紀伊國屋書店等也有超過10家實體書店,加入文化幣藝文消費點。 ▲中央書局傳承豐厚的人文精神-是許多文青朝聖必訪據點。(圖/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梧棲區民生街的街仔尾冊店將老建築修復變身為藝文亮點。(圖/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說明,文化幣發放對象是18至21歲具中華民國國籍青年或符合資格的外國人士,只要運用手機下載文化幣APP完成註冊,即可立刻領取、使用1200點文化幣;其中獨立書店推出的「點數放大專案優惠」,每消費2點即由文化幣APP自動加贈1點,每人回饋最高上限為600點,最多可將1,200點放大為1,800點。 此外,配合文化成年禮金發放,台中市也有超過416家藝文展演、視聽娛樂、文創工藝、圖書出版等業者加入藝文消費店家,歡迎民眾踴躍到台中市消費,以實際行動支持藝文產業。有關各藝文消費點資訊可至文化幣活動官網(https://twcp.moc.gov.tw/prec-u/ )查詢,或關注文化小尖兵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chungCulture)各項活動訊息。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