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生茶研究發展協會成立 發揚促進台灣與國際間的茶文化與藝術交流 讓消費者多認識台灣好茶
記者陳錦蘭/台北報導 台灣原生茶研究發展協會由宗理事長與一群在茶領域學有專精的茶友們所組成的協會,於2023年9月23日正式成立,儀式簡單而隆重,以發揚促進台灣與國際間的茶文化與藝術交流宗旨。本會是一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舉凡各界愛茶人士或關心台灣原生茶發展的人士,竭誠歡迎加入,可藉此平台相互交流與切磋,讓更多消費者瞭解台灣好茶,本會也將朝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方向前進,宗理事長語重心長地期許著。 ▲宗孝安理事長(右)與一群學有專精的茶友們有緣齊聚一堂,氣氛熱絡。(圖/台灣原生茶研究發展協會提供) 當天喜好茶道、茶藝相關的多位社會菁英人士有緣共同齊聚一堂,分別從各個角度去探討發表,包括以中醫觀點、生化內容或自己的親身體驗,剖析如何喝茶達到保健的功效,對原生茶的研究、發掘不遺餘力,如葉老師、李教授等更深入到雲南或中國各角落訪查,找尋好的原生茶,葉老師致詞表示茶樹基因長壽,動輒百年甚至到千年,植物與人類基因雖不同,卻可從基因最強壯最不會生病的茶樹中,希望幫助人類也能延年益壽活得更好。 ▲林中醫師從中醫的觀點來闡明茶對人體的幫助。(圖/台灣原生茶研究發展協會提供) 而宗理事長致詞表示,無論百年樹或千年樹,一直以來是前人種樹,我們喝茶,由前輩祖先們去發掘再加以利用,我們都是在享用成果,於是亦滿懷抱負許下發展的目標,希望從我們這一代開始,由受益者變成奉獻者,仿效祖先,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從種子培育、產生幼苗到長成大樹,讓這些茶樹持續能活百年千年,除了造褔後代子孫,並為社會樹立良好的典範。 ▲葉老師精彩的解說,從茶樹長壽的基因,讓人體達到保健的效果。(圖/台灣原生茶研究發展協會提供) 茶早在古代就是生活必需品,日常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之於人,是物質與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在台灣社會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也喝出濃濃的生活情趣與人情義理,是台灣眾多家庭飯後的日常儀式,也是最普遍的社交媒介,同時茶與養生有關,現代專家學者ㄧ再證明其各種功效,喝茶已超越飲食、生理範疇,不論自斟自飲或客來泡茶,一盞清茗酬知音,既暖心又韻味無窮,長期延續下來更發展出專屬的茶文化及生活美學。 ▲由切磋交流之中,進而更瞭解飲茶的好處。(圖/台灣原生茶研究發展協會提供) 台灣原生茶有豐富的資源和優良的歷史文化,除了從中國大陸移植的茶種之外,台灣早有原生茶種,記載中指出台灣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兩千公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樹,及東部較低海拔的山區,分布區域似乎與台灣原住民也有密切的關係,據了解「茶」是中國的國飲,飲茶文化千百年來早已深入生活,文人雅士莫不與茶為伍,而台灣飲茶歷史也悠遠,地處海角一隅有海峽相隔的台灣,無論物種或生活文化都有其相關性,又具有發展出獨特性的優秀條件,彷彿是一座等待開發的寶山,彌足珍貴。 ▲台灣原生茶研究發展協會成立,新任會長宗孝安(右二)與理監事們於活動現場,拍下溫馨大合照,大會圓滿完成。(圖/台灣原生茶研究發展協會提供) 宗理事長也提到中國地大物博,環境不太一樣,茶種豐富而多元,台灣原生茶從北到南的茶種、工藝雖不同,也有極品好茶,因此我們應該珍惜這份寶藏,妥善照顧其生長特性,希望把台灣好茶推向國際舞台展現風華,讓全世界各地認識台灣好茶,藉以促進台灣原生茶永續發展,也是本協會的任務之一,協會後續也將規劃推動國際茶文化活動、產業對接、深度茶旅等系列活動,歡迎愛茶人士一起來參與。#
穿越數位未來 職能發展學院 明年度精彩課程 提升職場競爭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即將公布113年度的自辦職前訓練與職能進修課程,希望能協助渴望提升專業能力、增強競爭力、擴大職場就業機會,或需要快速適應新工作環境的人們。職能學院提供多樣豐富的課程,讓學員能根據個人需求和興趣選擇最合適的方向。 明年度的數位課程將涵蓋眾多熱門領域,包括網頁設計、程式設計、新媒體內容創作、物聯網應用、電子技術等。學院不僅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更協助學員獲得寶貴技能,提升職業競爭力,開拓新的職業前景。學院持續調整和更新課程,以反映產業趨勢,同時邀請業界專業師資,確保學員能夠順利就業。不論是已在相關領域工作多年的人,或是對這些領域充滿好奇心的新手,都有適合您的課程,提供最專業的職業培訓。 華馨是職能學院的受訓學員,在報名參加學院的課程前,一直在積極尋找提升自己技能和知識的機會。他分享了他的學習體驗:「參加學院的課程對我來說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些課程不僅讓我獲得了實用的技能,還激發了我對新知識的渴望。我現在更自信,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期待」。 北市勞動局高寶華局長表示,誠摯邀請所有想學習和成長的人來參加的課程。無論需求的目標是提升職業技能、轉行,還是想探索不同職業領域,都有適合的課程。 詳情請密切關注職能學院網站,預訂於11月中刊登最新的課程資訊,現在就開始您的學習之旅,與職能學院一起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紀念錶遺落車上 北市大同分局警員協助尋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建成派出所警員日前接獲一位陳姓民眾報案,稱自己坐車到大同區朝陽公園下車後手錶遺落在車上,請求警方協助尋找,警員隨即協助調閱轄內監視器,因當時有多輛計程車在朝陽公園上下乘客,只好逐輛比對車牌以及撥打電話詢問車上還有無該手錶,終於比對到相符車輛並順利聯繫上司機,司機隨即驅車至派出所將手錶歸還,陳男稱雖然手錶不是特別值錢,但因為是家人送的,所以非常有紀念性,陳男非常擔心找不回來,沒想到警方真的幫忙找到,非常感謝警方為民服務的熱忱與認真執勤的態度。 大同分局呼籲如有貴重物品,應妥善保管,放置於有拉鍊的包包內或隨身攜帶,避免遺落。
新北歡慶雙十 街道萬面旗海飄揚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政府今年國慶升旗典禮將於10月10日國慶日當日上午8:00於新北市市民廣場舉辦,結合各區同步升旗,現場並於7:00開始免費發送2,000份活力蔬果包給參與民眾,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此外,為慶祝光輝10月,市府已陸續於市區重要道路、境內及聯外橋樑插掛國旗,預計超過萬面以上,讓民眾感受濃濃的國慶氛圍。 ▲新北市府已陸續於市區重要道路、境內及聯外橋樑插掛國旗,預計超過萬面以上,喜迎雙十國慶。(圖/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民政局長林耀長表示,今年國慶升旗典禮主場在新北市市民廣場,特製長18公尺、寬12公尺大國旗,由中和區退伍憲兵協會120 位弟兄護旗,展現磅礡氣勢,同時邀請林口國中熱舞社、緬甸歸僑協會擺夷舞活力開場,及穀保家商棒球隊領唱國歌。現場並發送3,000份手搖國旗及國旗貼紙套組,讓民眾可以一起揮舞國旗,也歡迎市民朋友發揮創意,以各種國旗元素妝扮參加慶典,共同祝福國家生日快樂。 ▲活動現場於7:00開始免費發送2,000份活力蔬果包給參與民眾,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圖/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另外新北市幅員遼闊,各區也同步升旗,方便市民就近參與,各現場將打造旗海飄揚的團結意象,讓大家熱情飛揚。許多公所並結合活動、表演、發放限量宣導品等,邀請民眾熱血參與,如萬里區安排1.2公里健走活動,蘆洲區由原住民團體領唱國歌、汐止區邀弗莎巴西打擊樂團表演等。 而公所發送的限量好禮也很吸睛,新莊區發放陶瓷碗、石碇區發折疊傘、石門區提供不鏽鋼餐盒及農特產品,雙溪區、汐止區則分別提供復古茄芷袋、運動毛巾等好禮,三重、永和等9區,也提供活力蔬果包 。 林耀長說,為迎接光輝十月,市府自9月30日起陸續於市區重要道路、境內及聯外橋樑插掛國旗,各區公所懸掛數量更比往年增加3,000面,讓民眾感受國慶的歡騰氛圍。 其中,由市府大樓周圍延伸至中山路、縣民大道、新府路、區運路、新站路、漢生東路、民權路、文化路等8條主要道路,分別在分隔島及道路兩側燈桿,垂直懸掛8號國旗,新北市境內及跨臺北市、桃園市的12座重要橋梁,包括新海橋、秀朗橋、三鶯二橋、萬板大橋、華江橋、中興橋、忠孝橋、臺北橋、文化一路、文化二路、文化三路、文化北路等也皆會插掛國旗,紅色旗海飄揚的壯麗視野,將成為熱門打卡場景。 此外,市府也鼓勵民眾於住家一樓或社區大樓懸掛國旗,展現愛國心,像是五股區貿商社區每年國慶期間,社區中庭、大樓周邊國旗飄揚,住戶也自發性在住家門前插掛國旗,齊展愛國熱忱。 林耀長提醒,國旗將插掛至10月28日,期間市府每日會派員至各插掛地點巡查,但插掛國旗數量眾多,民眾若發現國旗有毀損、傾斜之情形,可以撥打本市市民熱線1999協助通報,相關單位將派員前往處理。
知名月餅老店佳德 餅香飄千里
記者程瑞/台北報導 創立於 1975年迄今將近半世紀的佳德糕餅店,因嚴選食材,用料實在,當日現做,風味獨特,高標管理環境衛生,通過SGS食品安全檢測,讓顧客品嚐到健康美味的精緻糕點,一試成熟客。 近幾年,佳德陸續榮獲經濟部最佳台灣美食伴手禮獎、商業處台北十大伴手禮、衛生局台北鳳梨酥達人賽銀牌獎、台灣觀光特產協會最佳人氣風雲獎、台北市政府最佳台灣美食伴手禮獎與台北鳳梨酥文化節原味鳳梨酥金賞獎冠軍及創意鳳梨酥金選獎冠軍等獎項與認證,深得客觀第三方的肯定。 ▲店員頭部戴上防塵頭套,重視衛生。(圖/記者程瑞拍攝) 每逢佳節必大排長龍,排隊人群中,約有2至3成比率為外國旅客拉著行李箱排隊,店員會沿路發放產品訂購單請顧客先行填寫,並告知那些商品告罄,要帶出國者,有些國家有特殊限制,有蛋、肉成分的商品可能不能帶入境…等溫馨提醒。記者排隊排了約2小時才進入店裡,面對玲瑯滿目的點心,各種珍味可口的糕餅,令人食指大動,讓人樣樣都想買。 ▲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樣樣都想買,收銀檯附近放滿熱銷糕點禮盒,店員就近取貨,提高結帳速度。(圖/記者程瑞拍攝) 店家如何消化購買尖峰潮呢?店裡可分為訂購宅配出貨區與現購收銀區,收銀區有4個收銀台,若所買的皆是訂購單上所列商品,因這些商品已放在收銀區附近,可以直接到收銀區排隊,將先前所填寫的訂購單交給櫃台,店員依訂購單就近取貨,待顧客清點品項及數量後,一人收款(現金或刷卡) ,另一人裝袋或裝箱給顧客。高品質的美食,有效率的分工,讓人不知不覺被圈了粉。 想品嚐經典佳餚、創意美味的糕點,展開全新的味蕾饗宴嗎?平日嘴饞,佳節應景,訪友伴手,出國送禮,佳德糕點,可以列為口袋名單喔! 營業時間:平日08:30-20:30,9/25~9/28營業時間延長,早上提早1個小時,晚上延後半小時,即7:30~21:00 地 址: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88號 聯絡電話:02-2212-8905 #
天造地攝綴人生 陳信華師生攝影聯展9/4~10/30 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記者程瑞/台北報導 中國攝影學會於112年9月4日至10月30日期間,在新北市立青少年圖書館舉辦陳信華老師師生聯展,為喜歡攝影的朋友,添加了交流攝影心得的好去處。 ▲由中國攝影學會主辦的陳信華老師 師生聯展 展期至10/30。(圖片來源:余岱潔老師) 相機可捕捉剎那的美麗,可記錄人生的美好,可紓解生活的壓力,可表達內心的情緒,更可吸收正面的能量。在這手機就是相機的年代,人人皆會拍照,要如何操作手機拍照出數位相機的水平呢?李蓉生老師於聯展期間分享手機攝影與創作的精彩講課,讓人大開眼界,改變手機拍照的刻版印象,原來手機也可以拍出這麼特別的相片。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參觀陳信華老師師生聯展,欣賞手機拍攝的極限藝術。 ▲活動吸引許多攝影愛好前往參觀。(圖片來源:余岱潔老師) ▲人手一機的時代,用手機拍照記錄美麗精彩的畫面是許多人的興趣。(圖片來源:余岱潔老師) ▲李蓉生老師講解手機攝影與創作。(圖片來源:余岱潔老師) ▲師生聯展作品一隅。(圖片來源:余岱潔老師) 展覽時間:9/4(一)08:30-10/30(一)17:00 活動地點: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 1樓大廳、特展室 聯展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2段151號 聯絡電話:02-2212-8905 #
新北三芝區銀髮族健康活力秀 豐富長者健康生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高齡化社會來臨,三芝區銀髮族人口比例已達21%,為了活化長者健康,三芝區公所與淡水馬偕醫院特別舉辦疫情過後,睽違二年的舞動銀髮享壽樂活-「健康活力秀」計劃,邀請三芝區各社團、關懷據點長輩齊聚一堂,以熱鬧歡樂的競賽方式鼓勵長者投入表演準備,透過長輩間的互動及經驗分享,鼓勵長者能活到老、動到老,提升自我生命價值,營造高齡友善健康的環境。 ▲三芝區公所與淡水馬偕醫院合力舉辦銀髮族健康活力秀競賽,邀請三芝區各社團、關懷據點長輩齊聚一堂。(圖/三芝區公所提供) 此次活動邀請65歲以上長者組隊參賽,以健康促進為活動目標,透過健康操、手語表演、排舞、歌唱、樂器演奏等多元表演方式,促使長者走入社區,豐富健康生活,達到在地老化、活躍老化。 本次報名十分踴躍,共計有7支隊伍組團參加,除了有三芝在地團體熱情相挺外,石門區馨窩尖鹿隊也共襄盛舉。每支隊伍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展現揮灑汗水後的豐碩成果;在激烈的競爭下,最後由三芝區埔頭站馨窩關懷據點的三芝馨窩古錐團以「郵遞馬車」、「陪你可可愛愛陪你奇奇怪怪」表演曲目榮獲第一名殊榮。 ▲ 本次活動有7支隊伍組團參加,三芝區長賴小萍(中)與參賽隊伍合影。(圖/三芝區公所提供) 整場活動展現出無比活力與熱情,無論是服裝、道具、走位或舞臺設計,每支隊伍都別出新裁,運用創意與靈活的手作能力,巧把回收資源再利用,改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吸睛道具,搭配長者熱情有勁的律動,在錯落有致的鼓聲、輕快的音樂節奏烘托下,活動歡樂活潑,現場的志工團與親友團也都享受了一場兼具視覺與聽覺的音樂盛會。 ▲ 雙連三和活力千歲團以茶葉青組曲獲第二名 。(圖/三芝區公所提供) ▲幸福快樂隊以桃太郎,幸福快樂太極鼓組合表演獲第三名。(圖/三芝區公所提供) ▲石門馨窩尖鹿隊精彩表演「噗仔聲加催落」在現場贏得許多掌聲。(圖/三芝區公所提供) 三芝區長賴小萍表示,透過本次活動的激勵措施,希望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加團體活動;除了藉由團隊參與的力量,激發長者創意思考,共同設計與發想表演活動,展現出長者的自信與活力,也能將健康帶進生活,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的情況,減少衰弱風險。#
SMAT 推動電動機車「333」政策 淨零轉型大貢獻促綠色經濟發展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 24 日舉辦「淨零世代 共好未來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發表會, SMAT 與台灣綜合研究院共同完成的《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中指出,推動電動運具產業發展,不只能為淨零轉型帶來貢獻,更能創造3.9兆新台幣的產值,帶動 57 萬個工作機會。因此 SMAT 呼籲政府應進行跨部會協作,推動「333」政策,促進綠色經濟,創造綠色就業,讓電動運具產業成為護國群山。 ▲SMAT 理事長邱俊榮,於會中呼籲政府應跨部會共同努力,推動「3 3 3」政策。(圖/SMAT提供) SMAT 理事長邱俊榮表示,「運具電動化」已是台灣 2050 淨零轉型的 12 項關鍵戰略之一,尤其發展電動運具對淨零轉型、經濟、產業及就業都有極大推動效果,因此有賴政策積極推動落實。但在達成「2050 淨零轉型」目標的過程中,要讓所有利害關係人能夠共好,並讓人民有感,因此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共同努力,推動「3 3 3」政策。 「3 3 3」政策的內涵包括:第一,經濟部提供機車行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每輛 3 千元,協助傳統機車行進行公正轉型;第二,環境部恢復新購電動機車補助每輛 3 千元,提高民眾綠色消費意願;第三,交通部補助民眾電池資費每月 3 百元,在油電銜接的過程,平衡燃油運具與電動具的使用成本。惟有多管齊下,才能讓人民與產業、環境共好,達成「淨零世代、共好未來」目標。 副總統 賴清德因為南下屏東,因此錄製影片表達對台灣電動運具產業的支持。賴表示,發展電動運具不僅帶來減碳效益,也將帶動產業發展。尤其台灣機車超過 1,400 萬輛,運輸部門佔全台灣碳排量 13%,推動「運具電動化」絕對是推動淨零轉型、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關鍵。 ▲賴清德預錄影片表達對台灣電動運具產業的支持。(圖/SMAT提供) 賴副總統指出,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就曾指示各部會要合力建構發展非燃油機車生態系,落實推動產業轉型。未來也將繼續推動台灣電動運具發展,達成五大目標,包括推動電動運具成為兆元產業;結合 ICT 產業以及淨零轉型技術,成立「淨零科技平台」;加速推動機車產業電動化;組成國家隊帶動電動運具打入新興市場;持續推動「公正轉型」。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 2050 淨零轉型是台灣重要目標,推動淨零轉型必需依賴運具電動化,而在運具電動化部份,台灣近年來最有成果及進展的是電動機車,因為台灣的電動機車供應鏈非常完整,在機車電動化的部分比全世界都走得快。目前已和東南亞有一些合作和輸出的計畫,希望能推廣到全世界。龔明鑫指出,為達成淨零目標,今年政府的預算是 680 億元,明年會增加到 960 億元以上。而在運具電動化、無碳化部分,到 2030 年規畫投入1680億元預算。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出席會中表示推動淨零轉型必需依賴運具電動化。(圖/SMAT提供)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為獎勵民眾使用電動機車,經濟部明年起將針對南部四個工業園區,提出更積極的補助計畫,包括為獎勵汰舊換新,會對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提供碳權 2 千元、空汙...
深坑老街 大茄冬樹下 豆腐的故鄉值得一遊
記者施宇寬/台北報導 帶著兩、三好友去逛深坑老街,看到豆腐的故鄉以及聞到豆腐的味道,覺得有一些熟悉的感覺。在古老的房舍以及非常指標性的大茄冬樹下,踏進深坑老街,沿路上陽光和人潮,非常的熱鬧,好似歡迎遊客的到來。悠閒的午後時光,與家人朋友相約到深坑老街走走逛逛,多麼自在、多麼愜意啊 ! 深坑名稱因地理位置四面環山,形似坑底而得名,過去深坑是台北往返宜蘭必經之路,再加上附近地區茶葉與染料以此為集散地,成為今日深坑老街的由來。老街入口有一顆大茄冬樹地標,最有名的是豆腐美食,令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深坑老街路門口,一顆大榕樹下,非常標的景點。(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已經大概好多年,沒有來到這個地方了,有一點點陌生,又有一點點熟悉。在好友華哥的介紹下,慢慢地去了解深坑老街,各樣各式的特色深坑老街美食,除了厲害的臭豆腐系列,還有碳燒豆腐霜淇淋,全國第一間碳燒豆腐霜淇淋創始店,是當地具有特色的豆腐霜淇淋,該店在地已經營二十幾年,也是觀光客去深坑老街必吃美食之一。深坑豆腐霜淇淋一隻25元,吃過的人都說讚不絕口,記者實際現場走過以後,發現店外大排長龍,吃過後發現霜淇淋口感獨特,口中豆腐香濃不退。 ▲豆腐霜淇淋口感特殊大排長龍。(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來到深坑老街,若只知道吃臭豆腐、豆腐霜淇淋就太可惜啦。深坑的麻糬、草仔粿、紅龜粿、黑糖糕、奶油酥餅,吹雪紅豆丸,也是難得的美食。深坑阿珠芋圓堅持手作,美食作品有綠豆芋圓、地瓜芋圓、芋頭芋圓、紅豆芋圓,等等四種口味,所有的產品均用天然食材製作而成,芋頭圓特別挑選大甲特選芋頭製作,去頭去尾只取芋頭中心最綿密的地方。記者買回並吃過以後,感覺跟九份的芋圓不同,比較Q一點。但是每個人的口感不一樣,喜好不同,值得大家品嚐一下。 ▲阿珠芋圓現場實作以及四種口味。(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阿珠芋圓現場實作以及四種口味以及價格。(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草仔粿、黑糖糕,紅豆丸等各式各樣的小吃。(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草仔粿、黑糖糕,紅豆丸等各式各樣的小吃。(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走在深坑老街上,有人在賣甘蔘,那是豆豆先生的老闆,老闆一直強調它們的東西和外頭賣的八仙果及羅漢果不一樣。老闆很大方,每一個朋友都分一小袋試吃。豆豆先生輕食養生,賣的食品都是低温烘焙,制作時六至八小時,原食材百口味道、健康、安心。還有很多的小吃及商品,如美酒故事館,以及台灣柑仔店裡面也是很熱鬧,沿路還有各式各樣的小吃,以上許多的小吃點心,除了現場食用以外,也可以買回去當伴手禮喔。 ▲豆豆先生輕食養生堅果。(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不是八仙果,也不是羅漢果,是豆豆先生的甘蔘。(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最後我們在名店「味的豆腐」用餐,店的位置就在深坑老街入口榕樹旁,10人套餐有白斬放山雞、滷桂竹筍、鴨血臭豆腐、豆瓣豆腐魚、蝦仁豆腐捲、鮮味豆腐羹、深坑黑豬肉等,瞬間就與好友一行人吃了人生可能遇過、聽過的各種豆腐料理,真的不虛此行。 ▲豆腐料理名店「味的豆腐」門口。(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味的豆腐」店內豆腐羹及麻辣鴨血臭豆腐。(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記者走訪老街後,發現這樣熱鬧的景象,其實對當地的商店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機,在忙碌當中,可提供客人各式各樣的商品,吃的、用的,樣樣都有,玲瓏滿目。在這麼多人潮的支持下,每個商家都可以安定生活,也可展望未來。好的經濟發展,也可以帶動深坑老街持續去提供更好的服務,及更好的品質,讓遊客更滿意。 吃完的深坑豆腐,心中慢慢也了解深坑老街的文化,華哥特別提醒,說不可以帶臭豆腐回去,因為搭高鐵回去,因為那個味道會讓周邊的旅客受不了,所以我們只好在現場,就把它食用完畢,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假日,半日遊,有到新北深坑的朋友,可以來到深坑老街,來品嚐一下這裡的豆腐風味大餐,祝你有美好的假日。# https://youtu.be/_T-Cv2fnMGg
深耕台灣永續從選擇在地開始 百年企業福壽 開創糧農新契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加速實現農業數位轉型,國科會科研產業化平台補助之臺灣國際產學中心(TGC)促成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偕國內糧農循環大廠福壽實業於(22)日舉行聯合研發成果發表會。 現場展出一系列的數位技術和解決方案,產學攜手滿足消費大眾對健康安全產品的期待,同時確保農業及食品產業永續發展,一起實踐環境永續(ESG)社會責任。 ▲產官學合作為農業發展注入科技創新能量,合力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圖/福壽實業提供) 福壽董事長洪堯昆指出,福壽實業2018年成立數位發展辦公室,與工研會、資策會合作導入人工智慧技術,建構新世代智能製造及智能營運體系,現已完成建置自動化包裝、福壽通APP銷售管理系統、廠區智慧監測與防災系統、食用油脂生產監控管理等項目。更於2022年與北科大、中興大學產學合作,進行白肉雞精準生產、飼料廠異味管控、生產製程優化、人才培育等多項合作計畫,驅動福壽實業朝工業4.0與數位轉型發展,帶來新風貌。期許產官學研多方合作一同落實在地糧農循環價值,擴大環境永續的社會影響力。 百年企業福壽實業自1920年以製油起家,至今已103年歷史,經營範疇涵蓋各式食用油脂、穀物食品、寵物食品、農業資材、畜水產飼料、畜水產製品,及生技農業領域,多年來以「提供全民健康安全的食糧」的使命,注重產品研發不斷精進,以符合消費市場需求。 ▲福壽實業在地深耕1世紀,為國內糧農循環主要推手。(圖/福壽實業提供) 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趨勢,始終以「誠信實在」為核心價值,探索多元發展趨勢。福壽董事長洪堯昆強調,遵循糧農循環理念,秉持對台灣土地的關懷,邁向「綠色企業」的願景,2018年榮獲SGS「BS 8001:2017循環經濟標準」最佳化(Optimum)等級認證,成為台灣首家通過循環經濟標準驗證的食品製造商;不僅投入有機堆肥、微生物製劑的研發、製造與推廣,減少化學肥料對土地的影響,同時持續使用國產雜糧,降低國外購買運輸途程的碳排量;另外跨足養殖產業,著重動物福利及人道飼養雞、豬隻,建立產銷履歷,提升資訊透明化,為禽畜產品嚴格把關,提供消費者優質安全的產品。子公司洽富實業白肉雞電宰加工廠,更為全台首家採用歐盟食安規格氣冷式降溫屠宰設備的業者,大大提昇國內電宰雞肉品質。 ▲子公司洽富實業白肉雞電宰加工廠是全台首家採用歐盟食安規格氣冷式降溫屠宰設備的業者。(圖/福壽實業提供) 為善盡對地球與台灣這片土地的責任,以製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植物性渣粕,以及農場的禽畜糞、電宰廠副產品、使用過的菇包等加以利用,製造成有機堆肥,提供給農民種植玉米、芝麻、花生等農作物;福壽實業再向農民收購這些農作物,製造成飼料、寵物食品及食用油等商品。透過農畜產業廢料回歸生態系統,延長資材使用壽命,重新再進入福壽生產體系,形成循環利用的「糧農循環」的體系。 ▲糧農循環體系促進綠色經濟。(圖/福壽實業提供) 2014年成立生技發展中心,陸續導入農業科技應用,成為國內第一家添加微生物製劑的有機肥料廠商,每年銷售有機肥產品近萬噸。另外於綠色採購方面,也採購符合「美國黃豆永續確保規範(U.S. Soy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Protocol,SSAP)」認證的黃豆,呼應致力於降低土地利用影響、減少水土流失、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及減少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等永續生產的原料,2022年福壽實業所購入美國黃豆中,符合美國黃豆永續確保規範認證量,占全年黃豆採購量的23%。 除了原料重視永續採購,對於物料食品用紙箱也有25%是選擇NGO組織「森林監管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 認證通過、森林友善的FSC食品用紙箱。這些,都是福壽實業與永續潮流接軌,以實際行動呼應永續發展目標SDGs 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的努力,未來持續完成公司集團溫室氣體盤查及驗證,透過能源管理系統掌控能源使用情況,設立永續發展目標,逐年檢視與調整,朝減碳目標前進,近期參與美商鄧白氏ESG評比獲得高評分,及「鄧白氏ESG永續標章」使用權。 除了營運策略靈活調整,這幾年福壽實業所有部門運作皆以糧農循環為主軸並落實至產品面,2022年透過收購國產玉米製造寵物食品業績達8-9億元,旗下產品亦有芝麻油、柴魚花、寵物食品等22項產品取得碳足跡標籤證書,是全臺擁有最多類別碳足跡產品的食品廠商。 糧農永續需要一同努力,後續福壽實業規劃推動多項專案,與上下游各相關廠商單位合作,擴大糧農循環聯盟體系,期一起提升企業形象並爭取消費者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