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夏季戲水活動圓滿閉幕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夏季戲水活動昨(26)日圓滿落幕,儘管活動前後歷經0403、0423大地震、凱米颱風肆虐,造成公、鐵路中斷,但為期近兩個月的戲水活動,仍有超過6萬人次遊客相挺,縣長徐榛蔚感謝國人回復對花蓮的旅遊信心。 ▲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夏季戲水活動,深受國人青睞。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徐榛蔚表示,知卡宣戲水活動從104年啟動以來,每年都是國人最為期待的暑期盛事,花蓮縣政府持續優化知卡宣公園設施,除了水上設施外,近年也在陸上設施著力,打造共融遊戲場,讓知卡宣成為一個全齡的樂園。今年戲水活動期間,縣政府精心規劃周周精采多樣活動,每週末邀請在地農村職人於園區內種子圖書館舉辦知卡宣農村自然療癒體驗手作課程,帶領民眾透過手作體驗農村的生活面貌,24堂活動吸引超過500人參加。 ▲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戲水活動,是花蓮縣暑期指標性活動。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徐榛蔚感謝活動期間各單位攜手合作,為知卡宣戲水活動增添多元豐富興味,包括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犬貓認養及狂犬病疫苗免費施打活動、花蓮縣地方稅務局捐發票換好禮活動及稅務宣導、縣府保育單位講座系列~花蓮縣臺灣狐蝠棲地保育行動之認識、臺灣狐蝠及牠的食源植物。 ▲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擁有多元的戲水設施。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另外,也有半島與數鷹人-墾丁遷徙猛禽調查的過去與想望、花蓮市農會愛稻花蓮玩米趣、花蓮縣養豬協會七夕國產豬肉美食饗宴等,每星期都會推出不同主題的活動,園區內也有販賣部Casual隨意點雞蛋糕、洄瀾香、瑪布隆、娟的覓蜜手作、阿蜜斯活力早午餐、華姐的店及聖手泳裝等攤位,提供全天候吃喝穿及打氣服務,增加多樣性、便利性,讓遊客享受豐富多彩的夏日時光。 徐榛蔚指出,活動期間,北花蓮地區經歷凱米強颱肆虐,陣風高達14級,花蓮縣連續2日達停班課標準放災防假,園區植栽樹倒眾多,所幸遊具及戲水設施並未受到大損害,感謝園區工作人員和協辦廠商不辭辛勞復建,雖然讓大家稍等4日,但快速恢復園區開放,保障遊客戲水安全和遊玩樂趣。 徐榛蔚強調,今年花蓮夏季戲水活動遇到挑戰,但很高興看到不少遊客來訪,享受暑假愉快時光。花蓮依然美好,自9月1日起到11月30日,國人到花蓮住房獎勵,從現行「每人限用1次」,擴增為「每人每月1次」、每房1,000元,歡迎大家繼續來花蓮一玩再玩。「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戲水活動,期待明年再相會!」
鳳林游泳池平時未開放 魏嘉賢促改善城鄉體育資源分配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炎炎夏日,大家喜歡戲水消暑,但暑假期間鳳林鎮唯一的游泳池卻未對外開放,導致在開放水域戲水的學生與民眾頻生意外,花蓮縣議員魏嘉賢認為,既然有泳池資源,理應充分利用,使鄉親能在較安全的環境享受戲水樂趣。 ▲鳳林鎮唯一的游泳池暑假期間未能對外開放,縣議員魏嘉賢認為理應改進。(圖/魏嘉賢服務處提供) 魏嘉賢指出,臺灣四面環海,溪流縱橫,擁有眾多開放水域環境,親水是日常,學習如何安全親近水域,不容忽視。但並非所有人都擅長在開放水域中活動,因此,作為游泳教學和體育訓練重要場域的游泳池,對社區來說,非常重要。 縣立鳳林國中是鳳林鎮上唯一設有游泳池的場所,目前由四季晨泳會協助管理,除了繳納會費的會員可在晨間游泳活動,以及學生在學期間的體育課使用外,其餘時間游泳池大門緊鎖,不對外開放。 魏嘉賢表示,他能理解非市區學校辦學之餘,無力維持泳池營運,也瞭解晨泳會因救生員及泳客有限,而無法長時間在不虧錢的前提下開放。然而,該游泳池屬於全民稅收所建的國民體育基礎設施,本身就不應以營利為主要考量。此外,該泳池平時不開放,不僅有違發展全民體育的初衷,更大幅增加鎮民在外戲水受傷的風險,以及警消醫療救援的外部成本。 魏嘉賢呼籲,縣政府應與鎮公所等單位合作,投入適當資源讓該校游泳池能夠在固定時段對外開放,供全民使用。另外,他也建議,縣政府應平衡縣立體育場館的資源,使中、南區都至少有一處國民運動中心或縣立游泳池,以促進城鄉間體育資源的均衡發展,避免鄉鎮人口因基礎建設不足而持續外流。
吉安中園排水護岸全面升級 徐榛蔚:防護與景觀並重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長徐榛蔚今(27)日由建設處長鄧子榆陪同關心「中園排水1K+252~1K+432護岸改善工程」,對該項工程有效提升排水防護功能之餘,還能提供堤頂步道休閒運動、賞景的多重樂趣,大為激賞。 ▲縣長徐榛蔚(右二)由建設處長鄧子榆(右一)等人陪同,關心吉安鄉中園排水護岸改善工程。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吉安鄉中園排水1K+252~1K+432護岸改善工程,於今年3月5日開工,8月2日竣工,工程內容包括,既有人行步道鋪面改善、新設護岸及人行步道、設置生物通道,以及設置仿木欄杆,另外還有排水溝及集水井的設施,全面提升區域排水系統品質。 ▲縣長徐榛蔚(左)要求中園排水區段護岸改善工程,必須安全防護、景觀休閒並重。(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徐榛蔚會勘時,不僅要求相關單位務必確保護岸的高度與結構符合防洪標準,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還特別要求工程設計必須兼顧景觀美化,讓鄉親在享有安全防護的同時,也能親近自然,享受優化後的宜居環境。 ▲吉安鄉中園排水區段護岸改善工程,達到安全防護、景觀休閒等多重功能。(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鄧子榆指出,吉安中園排水區段的護岸設施逐年老化,部分區域甚至缺乏護岸保護,為解決此問題,縣府結合既有的排水治理計畫,投入約1150萬元經費,辦理老舊護岸改善工程,同時將護岸堤頂規劃為步道,並完成上游至下游的堤頂步道,使兩岸環狀銜接,形成適合鄉親散步與運動的循環路線。
推動與日本與那國島交流 宜蘭縣「山海蘭陽」計畫獲觀光署核定補助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向交通部觀光署並獲核定「山海蘭陽-石牌縣界公園優質環境提升計畫」,包含設計、監造及工程等計總經費1,770萬經費,地方款654萬9,000元,預計113年9月底前完成設計作業並提送交通部觀光署審查,113年10月底前完成工程發包作業,114年9月底前工程竣工。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力推台灣和日本與那國島交流,2023年6月26日回宜蘭與宜蘭縣政府等相關權責單位討論在宜蘭設置與那國島的眺望點,以擴展國內旅遊,並促進與日本與那國島的觀光交流,規劃「山海蘭陽-石牌縣界公園優質環境提升計畫」,挑選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規劃設置的台九丁線9點9公里「烏岩角」、11點4公里「望那之丘」,及宜蘭縣政府管理的北宜公路台九線56點6公里「石牌縣界公園」等三處地點,增設景觀台及眺望相關設施。 其中位於蘇花公路的「烏岩角」公路局新設觀景平台、及新設「望那之丘」等2處晀望點景觀設施均已完成。於「山海蘭陽-石牌縣界公園優質環境提升計畫」中,將由縣府於「烏岩角」新增望遠設備1座;另「望那之丘」空間較大,除新增望遠設備1座外,另增設花崗石座椅2座與遮蔭設施,以提供遊客更優質的眺望、賞景、休憩環境。 「石牌縣界公園」眺望點,位於新北市與宜蘭縣交界,為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路段的最頂點(台九線56.6K,海拔583公尺),稱為「金面大觀」,為新蘭陽八景之一,視野開闊,夜景優美,蘭陽平原與太平洋一覽無遺;也曾為淡蘭古道路線的據點,具有豐富多元的觀光及文化意涵。該眺望點設置地點,為本計畫的重要亮點之一,期盼能讓遊客對於宜蘭的山海旅遊能有更開闊的人文及國際視野!望遠設備將設置於「石牌縣界公園」觀景台上,可眺望日本與那國島、龜山島、蘭陽平原、宜蘭富士山鵲子山及台北七星嶺等。 「石牌縣界公園」相關設施整備部分,縣府於民國96年曾進行縣界公園的相關設施建設;惟歷經18年的時間,相關設施均需要進行整備。經盤點現況觀景台、大觀亭等遊客使用率高,但鋼索有部分鬆動、鋪面也不友善;另外廣場區缺乏休憩座椅、機車常會違規進入;停車場現況無標線,大貨車、菜車、遊客車輛停放較雜亂,將一併針對各部分進行檢討及改善。另外許多歷史故事的碑文,多被雜物掩埋,透過本次整體空間改造將重新塑造其歷史與代表性,以北宜公路發展、淡蘭-跑馬古道歷史、金面大觀石碑等作為人文主題之發想,加上縣界獨特的主題性,發展成蘭陽山區的優質地標景點。 計畫完成後,希望能提供遊客晀望日本與那國島及蘭陽平原地形新的遊憩體驗,增加目的型遊客數量,提升景點空間安全性和服務設施優質化,以擴展國內旅遊,並促進與日本與那國島的觀光交流。
防制交通事故 宜縣新增六科技執法10/1啟用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路口科技執法再增六處,包含宜蘭市3處、羅東鎮3處、頭城鎮2處、礁溪鄉、蘇澳鎮及三星鄉各1處,全縣共計已啟用11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 宜蘭縣警局表示,這6處科技執法設備,地點分別位於宜蘭市中山路五段與環市東路口、羅東鎮復興路、仁愛路與河濱路口、礁溪鄉礁溪路四段與育才路口、頭城鎮外澳慶天宮前、頭城鎮濱海路與烏石港路口以及蘇澳鎮中山路一段與蘇港路口,將於113年10月1日啟用,主要針對「闖紅燈、未依標誌標線號誌行駛、車輛不停讓行人」等違規項目偵測取締,取締項目依各路口交通特性不同而規劃建置。 ▲宜蘭縣新增六處科技執法路段。 警方表示,科技執法是以防制交通事故、改善行車秩序為目的,非以取締為首要目標,透過科技執法設備全天候不間斷運作及警示效果,讓民眾養成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勿心存僥倖違規心理,以避免交通事故發生,提醒民眾開車上路應保持耐心,確實遵守交通規則,共同創造安全交通環境。
常見的嬰幼兒皮膚炎 皮膚科醫:幾種NG行為恐加速肌膚惡化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夏季高溫又潮濕,3歲的小蘋果(化名)身上出現多塊紅疹,因為搔癢反覆用手抓,細嫩的皮膚傷口出現破皮疼痛,小孩抓得更厲害,時常哭鬧耍脾氣,來到東元綜合醫院皮膚科求診;醫師發現孩子傷口上擦著來歷不明的綠色藥膏。皮膚科王宣甯主治醫師指出,兒童皮膚炎症狀特別需要對症下藥,使用的藥品與劑量都須要依照兒童狀況作整體的專業判斷,不得隨意塗抹成人的藥品或標示不清的藥膏,隨意給藥可能造成治療不成,反而加速皮膚的惡化! 皮膚科王宣甯主治醫師說,小蘋果身上的紅疹其實是濕疹,需要使用消炎止癢的藥膏治療,經過三週的用藥控制,已經改善許多,孩子也減緩情緒崩潰的頻率。其實小孩常見的皮膚病有很多種,像濕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最常見。再來是感染類的,小孩比較容易被病毒感染,例如:病毒疣或者是傳染性軟疣,尤其是學齡之後被同學傳染的風險增加,或是在游泳池被傳染。 -混淆疾病、錯誤用藥 恐使病灶惡化- 王宣甯醫師提醒,兒童最常被混淆的皮膚疾病之一是黴菌跟濕疹(汗皰疹),例如:香港腳跟汗皰疹可能混淆,又或者紅疹長在腋下或屁股的夾縫,到底是癬還是濕疹,或是摩擦造成的對磨疹,這些家長都可能搞混,如果擦錯藥,譬如是黴菌感染,結果擦到類固醇藥膏,黴菌就會蔓延得更快。 像濕疹(汗皰疹),它沒有傳染性,發生原因大多來自於接觸,譬如:腳汗多、手上的汗皰疹可能是常碰水、酒精、清潔劑有關。汗皰疹應該要擦偏油性的類固醇藥膏,效果會比較好,如果誤拿香港腳藥膏塗抹,擦了抗黴菌的藥物,就不會有效果,還是會一直脫皮。 相對少見的還有像汗斑、白色糠疹跟白斑,看起來都是皮膚變白,有時家長真的很難區分。皮膚科醫生會用伍氏燈或取皮屑在顯微鏡下鏡檢做專業判別。假設自行亂擦藥,明明是汗斑卻擦到類固醇,汗斑就會越長越多。 -薄荷藥膏一罐抹到底 嬰幼兒恐誘發神經抑制- 醫師提醒,還有國人愛用的薄荷油,以及許多外用成藥中含有薄荷醇(menthol)的成分,未滿兩歲的嬰幼兒應該避免使用!因為薄荷醇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使用過量可能引起癲癇、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最好是12歲過後再使用會相對安全,如果是蚊蟲叮咬,少量塗抹倒無妨,比較擔心用在譬如:肚子疼不舒服,大量塗抹在腹部就不適合。 -為什麼嬰幼兒不應該用成人藥膏?- 王宣甯醫師指出,12歲以下的幼童不建議用成人皮膚用藥,因為幼童的皮膚比較薄,他們的皮膚對藥物的吸收力很好,因此不適合用到像成人一樣高強度的類固醇。其中,類固醇藥膏有分一到七級,數字越大強度越低,12歲以下不建議擦到第一~第三級,對幼童的副作用影響較大。皮膚專科醫師會依照幼童的年齡、適應症、患部等選擇適切的藥物劑型,搭配藥物劑量做醫囑建議,以免造成肌膚的二次傷害與負擔。 -幼童也要防曬!物理防曬優先 遠離環境賀爾蒙- 根據歐洲一項研究發現,20歲以前沒有做好防曬,罹患黑色素癌的機率會提高2-3倍,提醒爸媽也要幫常常在戶外運動的孩子做好防曬,但是在選用防曬品上,也有幾點建議: 1、選擇「物理防曬」:物理防曬可以是穿著防曬外套、戴帽子、撐傘,幼童難以配合的話,可以選擇擦物理性防曬乳。物理性防曬乳以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氧化鋅(Zinc Oxide)這兩種成分作為防曬主力,比較不容易滲透進人體,相對安全,但缺點是較黏膩難推勻。 2、避免使用「化學性防曬」:化學性防曬當中不樂見含有的「二苯甲酮(oxybenzone)」,研究顯示這類化學合成酯很容易趁透進血液,可能破壞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環境荷爾蒙),部分有引起皮膚病變與致癌的風險。
新竹榮民服務處青年學子陪伴榮民長輩 手作感謝扇致贈認養人象徵善的循環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新竹榮民服務處長期推動榮民青年學子活動,每年固定在寒假期間辦理相見歡活動,並於暑假辦理畢業祝福活動,給予持續在學習旅程中的孩子們期許與祝福。 113年青年學子畢業祝福暨感恩服務活動於今(27)日在新竹榮譽國民之家辦理,讓青年學子有機會向養護堂榮民長輩進行社會服務,促進老幼共融,表達感恩並懂得回饋社會,學子們與榮民伯伯們齊力製作手工扇子、學子們為長輩按摩並溫馨歡唱,參與活動的榮民長輩每一位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新竹市政府民政處副處長陳麗琪、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董事程澎澎、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李珮儀社工師、富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張鎮洲董事長、傅子真營運長、春柁文教基金會張蔡美委員、新竹區跑單幫張啟宏會長、永勗建設有限公司徐朝芳董事長、新竹市代銷公會常務監事劉晃榜、張瑞秋女士、捷笙建設及東照廣告公司王仁傑副總及新竹市祥鈺國際同濟會等許多嘉賓及認養人親自蒞臨現場,對於榮服處長年照顧孩子感到敬佩與感動,同時期勉青年學子在求學的過程努力向學,給予最溫暖的畢業升學祝福,學子也紛紛致贈認養人稍早與榮民長輩協力完成的手作扇子,感謝認養人多年的照顧與關懷,讓他們能專心向學。 畢業生代表小霖(化名)上台致詞時,很感謝母親及認養人的照顧與支持,父親在他國中一年級時過世,靠母親在補習班教課的微薄薪資,獨力扶養孩子成長,感謝榮服處安排關懷納入認養,他深知家中經濟不寬裕,立志選讀公立學校以減輕母親的負擔,今年也順利考上國立科技大學,很開心未辜負媽媽的期望。 榮服處鞠宗顯處長表示,目前本處照顧轄內共計39位在學學子,感謝地方善心人士及企業團體長期挹注善款認養學童、新竹市政府補助本活動辦理經費,購置畢業祝福禮劵讓學子們添購求學生活必需品、新竹榮譽國民之家提供學子們社會服務的機會及活動場地及人員協助及寰宇國際食品有限公司捐助善款,榮服處將持續照顧榮民的下一代,讓孩子們在愛與關懷中逐漸成長。
青壯世代壓力大 15至45歲可獲3次諮商補助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青壯世代正步入「三明治族群」,容易遭遇各種心理迷惘與困擾,有壓力卻不知道如何說出口,嘉義縣四家服務機構包括臺中榮總灣橋分院、大林慈濟醫院、款待心理諮商所和敬重自我存在心理諮商中心,提供15至45歲每人3次心理諮商補助,嘉義縣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在各鄉鎮市衛生所提供諮商服務,全面照顧嘉義縣民的心理健康。 根據衛福部心理健康司調查,雖然全國各年齡層的自殺死亡率有所下降,但15至45歲族群的自殺率卻有上升趨勢。近10年來全國民眾約4人中就有1人受到憂鬱和焦慮等精神疾患困擾,其中15至45歲族群的醫療使用率也增加27%。 為鼓勵15至45歲青壯族群使用心理諮商資源,民眾可於113年8月1日至114年12月31日,獲得3次心理諮商補助。使用步驟為:預約(自行聯繫服務機構)、準備(身分證明文件及機構規定自付費用)、諮商(前往服務機構接受諮商)。 鼓勵民眾勇於尋求協助,可前往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四家機構進行諮商,嘉義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提供免費諮商服務,並且18鄉鎮市的衛生所也都有提供相關服務。更多資訊可參考衛福部或嘉義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或撥打「嘉義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線」05-3621150,由專人提供幫助。
113年競技疊杯全民錦標賽創佳績 嘉市代表隊打破世界紀錄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甫落幕的全民競技疊杯錦標賽競爭激烈,嘉義市代表隊不負眾望一舉拿下7金、4銀、8銅,以及7項第四名、7項第五名、4項第六名、6項第七名、3項第八名、4項第九名、3項第10名的佳績。另外在特別組團體賽中,更榮獲冠軍,一舉打破世界紀錄! 嘉義市競技疊杯運動是以「普特共融」為發展方向,為特教生提供與普通生共同練習及同場競技的舞台。此次嘉義市代表隊選手來自全市11所高中及國中小,包含13位特別組選手,以及29位一般組選手。 教育處長郭添財表示,競技疊杯運動能使特教生建立自信心,更能讓普通生和特教生一同練習和比賽,透過融合運動,為特教孩子搭起舞台,除了看見每個人的特殊,也可以實現每個人追求夢想和奪獎的權利。 參加特別組的汪佑叡此次賽事榮獲4項金牌,特別感謝黃敏惠市長平日重視特教生的權益,讓特教生也能成為全國賽事的運動選手。獲得3項金牌的蔣采芹表示,這次比賽獲得好名次,真的很開心,希望下次能得到更好名次。 參加一般組別的吳昱興獲得三項銅牌,加入代表隊兩年, 已經參加過亞洲錦標賽。他說,各縣市的選手都很強,他要繼續練習,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厲害,也希望能再一次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比賽。 教育處表示,育人國小辦理全市競技疊杯運動代表隊的培訓工作邁入第四年,代表隊除了參與多場全國賽事外,也帶領嘉義市選手參與過三場國際賽事。吳依純主任說:普特融合的嘉義市代表隊,在市府和教育處的支持和經費的挹助下,是全國最幸福的代表隊,再加上孩子們在賽場上的表現經常讓人感動,這是支持嘉義市繼續培訓和參賽的最大動力。 ▲代表隊成員在親子3-6-3賽事中展現十足默契,獲得金牌殊榮。(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彰縣第349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永靖鄉四芳社區正式揭贈牌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彰化縣永靖鄉四芳社區於民國110年第二屆金牌農村決賽中,從83個農村社區,勇奪銅牌,代表彰化縣出賽,也曾榮獲「優良空氣品質淨化區」模範社區,這次成立第349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縣長王惠美、四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雍讓、總幹事盧清銅、財團法人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經理傅淑惠、與各級民代與會,27日上午前往揭贈牌慶賀,王縣長也帶來彰化生產的米粉、北斗油、彰化雞蛋、彰化豬肉,為社區關懷據點加菜,讓長輩能身心更加健康,快樂有活力。 王惠美表示,永靖鄉總人口有3萬4,918人,老年人口6,753人,達永靖鄉的19.34%,而四 芳 村的老年人口則有22.42%,人口老化更加嚴重,永靖鄉四芳社區成立彰化縣內第349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後,期待能更加妥善照顧長輩。彰化縣有591個村里,希望能逐步完成一村里一據點的目標,設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讓長輩能夠在地安養,在地獲得最好的照顧,長輩也可以學習新事物、運動、與朋友互相交流、互相照顧。 ▲彰化縣內第349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後,期待能更加妥善照顧長輩。(圖/記者蕭麗鳳攝) 王惠美指出,縣府為照顧長者,推出長青幸福卡社福點數每月1,000元,可運用於彰化客運、員林客運、南投客運、中鹿客運等市區公車、統聯客運及國光客運等8條路線,以及合約診所折抵基本部分負擔費用50元。不僅搭公車跟看診,臺鐵車資折抵納入長青幸福卡的補助範圍,使用彰化縣長青幸福卡搭乘臺鐵,每趟次最高補助社福點數30點(1點1元),長者及身心障礙朋友持長青幸福卡至縣府簽約旅行社參加縣內11條精選觀光旅遊路線行程,鼓勵長輩走出戶外,讓長輩的身體更加勇健。 ▲四芳社區腹地廣大,環境優美,很適合辦理關懷據點。(圖/記者蕭麗鳳攝) 四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雍讓表示,四芳社區腹地廣大,環境優美,有生態池、公園,很適合辦理關懷據點。四芳社區是永靖鄉第9個關懷據點,服務約28位長者,其中年紀最大為94歲。另外還有輕微失智的長者,家屬也送到關懷據點這邊接觸人群,延緩失智的速度。感謝王縣長、魏鄉長的支持,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贊助興建五星級廚房,讓據點順利的成立,也感謝志工、老師、社區幹部的付出,讓長者能夠就近照顧長者、走出戶外,生活更加豐富。 ▲王縣長帶來彰化生產米粉、北斗油、彰化雞蛋、彰化豬肉,為社區關懷據點加菜。(圖/記者蕭麗鳳攝) 社會處表示, 四芳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開放時間為每週二、三上午8時30分至11時30分,所提供服務為電話問安、餐飲服務及健康促進活動等,希望長輩都能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