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十分好運兔年天燈冉冉升空 平溪天燈節再現絕美盛況!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昨(2/5)日元宵佳節,「2023新北市平溪天燈節」首場活動在十分廣場盛大舉行,迎來大批國內外遊客,在平安喜氣的氛圍中,一同觀賞天燈華麗升空的絕美盛況。 首場活動呼應今年為癸卯(兔)年,特別邀請知名畫家Rabbit with Mask面具兔及「天燈國寶」胡民樹老師共同製作「新北兔You」大型造型主燈,並與百盞齊飛的祈福天燈,飛得更高更遠,兔躍新程! ▲百盞天燈冉冉升空,象徵新的一年前兔似錦,兔躍新程。(圖/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表示,新北市是百萬人次朝聖的城市,而今年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更是有所突破,首次製作2盞20呎超大型主燈,以「新北兔You」為主題,一款以喜氣滿滿「好運兔」為主角,身穿「新年喜慶背心」和手持「愛在元宵兔給樂(together)」春聯,笑臉迎人,喜慶氛圍滿滿,另一款則以「紅蘿蔔」為理念,寓意新的一年會帶來好運好彩頭。 ▲外國觀光客湧入,體驗天燈冉冉上升的壯觀景象。(圖/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此外,除了特色造型主燈外,今年也特別在主燈施放波次,製作4呎兔子剪影天燈,提供給150組幸運民眾施放,象徵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都能前兔似錦,仕途步步高升,同時也藉由平溪天燈向全世界遊客展現臺灣之美。 第二場次天燈節晚會,新北市府將與民眾一起迎接即將到來的浪漫情人節,與大家相約「情定平溪Yes,I.Do」,活動時間為2月11日(六)18時於平溪國中(新北市平溪區靜安路二段295號),與大家一起閃亮平溪,傳遞幸福分享愛! ▲謝政達爲「2023新北市平溪天燈節」好運萌兔主燈題字。(圖/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也呼籲大家,多多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善用接駁車,同時也務必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才能玩得開心、平安返家。更多「2023新北市平溪天燈節」相關訊息請上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或加入新北旅客臉書粉絲團或活動官網查詢。
小心感冒!本週天氣「5段式變化」 北臺灣時晴時雨、忽涼忽暖
記者邱于葳/綜合報導 24節氣立春剛過,天氣變化快速、難以捉摸,中央氣象局表示,未來一周的天氣,北臺灣將會「兩天一變」,時晴時雨、感受忽涼忽暖,須小心著涼受寒;而中南部地區,只有周一容易有雨,其他時間天氣相對穩定,但仍要留意日夜溫差大;至於花東地區,本周仍是雲量偏多、偶有短暫雨的天氣。 氣象局進一步說明,一周天氣出現5段式變化,週一 (2/6)有鋒面通過,各地容易有雨,其中北部地區有局部瞬間較大雨勢,也要留意強陣風,雨勢趨緩後還有低雲影響,地勢高的路段能見度差,要小心駕駛。接著週二、三 (2/7~2/8)東北季風增強,北、東部有短暫雨、整日涼冷,中南部則是多雲到晴,早晚涼、白天氣溫上升。 到了週四(2/9)冷空氣減弱,北臺灣稍稍回溫,但大臺北山區仍有局部雨、局部晨霧,東半部也有短暫雨,西部地區早晨則有霧,行車須注意安全。週五、六 (2/10~2/11)東北季風又再增強,為迎風面帶來降雨,氣溫也會下降,但雨區是否有擴大影響至中南部,仍須觀察;最後週日(2/12)冷空氣又會減弱,北臺灣回溫,西半部同樣多雲到晴。 氣象局叮嚀,清晨西半部容易有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行車要特別注意,另外東北季風增強後,也要留意沿海風浪。 ▲氣象局預報未來一週天氣概況。(圖/報天氣 - 中央氣象局臉書)
2023大甲媽遶境時程出爐 4/21晚間11:05起駕
記者何向陽/綜合報導 大甲媽遶境進香是國內重大宗教盛事之一,每年都吸引上百萬信徒共襄盛舉,5日晚間大甲鎮瀾宮依照傳統,舉行癸卯年遶境進香「筊筶典禮」,由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率領眾人擲筊請示媽祖,確定今年9天8夜的遶境進香於4月21日(五)晚間11:05起駕。 ▲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率領眾人擲筊請示。(圖/大甲鎮瀾宮臉書) 根據大甲鎮瀾宮臉書公告的預定日程表,媽祖鑾轎4/22駐駕彰化南瑤宮、4/23西螺福興宮、4/24新港奉天宮、4/25上午8點進行祝壽大典,接著4/26再到西螺福興宮、4/27北斗奠安宮、4/28彰化天后宮、4/29清水朝興宮。 ▲2023大甲媽遶境預定日程表。(圖/大甲鎮瀾宮臉書)
影音/廍子手作燈籠 耆老們慶元宵同歡樂
記者曹靜怡/彰化報導 https://youtu.be/qm9M_XaM6Zw 彰化縣埔鹽廍子社區為了貼心長者,每個禮拜都會開辦課程教長輩們手作DIY的作品,由於今天就是元宵節,在元宵節的前夕,特別請老師來教耆老們做手作燈籠,應景又趣味。 ▲手腦並用耆老很快就上手。(圖/曹靜怡攝) 利用紅包袋,老師教大家做出一個簡單又可愛的小燈籠,讓耆老們帶回家跟孫子們一起玩。埔鹽廍子社區表示,手作小燈籠,喜氣又可愛,做這小燈籠很簡單,長輩們都很容易上手。 ▲埔鹽廍子社區每週都會開辦長輩手作DIY作品的課程。(圖/曹靜怡攝) 提燈籠是元宵節的傳統,透過手作DIY燈籠不僅能訓練耆老們手腦的靈活度外,也在元宵節提著自己做的燈籠,讓長輩們更有自信與成就感。 ▲提著自己做的燈籠讓長輩們更有自信與成就感。(圖/曹靜怡攝)
影音/季節性蔬菜尚青 傳統年菜製作報您知
記者曹靜怡/彰化報導 https://youtu.be/EZg50gpS0GE 每年11月~3月是芥菜的盛產期,農家都會在此時醃製年菜,也就是長年菜。 ▲製作年菜步驟講究,千萬不能馬虎。(圖/曹靜怡攝) 位於彰化縣二林鎮仁愛路發呆亭的洪姓亭主表示,由於今年的春節比以往還要早,所以現在還是製作年菜的好時期,適逢當季盛產期所以最好吃。 ▲特別的配料、老薑、蕃薯和粗鹽。(圖/曹靜怡攝) 洪姓亭主說,醃製的配料相當講究,熟成的芥菜要經過檢葉、川燙去蟲、加上粗鹽層層鋪疊,最後再加上老薑及蕃薯熬煮的老湯ㄧ起醃製,更具美味。數十天後,便可以吃囉! ▲春滿福氣福滿門,醃漬數十天後即可食用。(圖/曹靜怡攝)
歡樂宜蘭年慶元宵 民眾歡度小過年 年節燈飾持續到2/28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2023歡樂宜蘭年-旺兔迎春」系列活動,5日元宵節在中興文創園區推出猜燈謎、節目演出、旺兔燈籠diy、異國服飾拍攝體驗及文創市集等多元有趣的內容,吸引許多民眾到場歡度小過年。園區及周邊年節燈飾,將持續到2月28日,每日17時至22時亮燈,歡迎民眾拍照打卡! ▲歡樂宜蘭年慶元宵,「旺兔燈籠DIY」創意體驗,親子同樂。(圖∕宜蘭縣文化局提供) 中興文創園區的歡樂慶元宵活動,自上午10點起湧入人潮。舞台區由扯鈴王子「卓家宏」熱鬧開場,「蘭陽舞蹈團」上演年味滿滿的舞蹈,「當代絲竹樂團」則以傳統絲竹結合現代交響樂,帶來不同感官的表演藝術。 「全家福暨異國傳統服飾拍攝體驗」活動,則邀請三代同堂且家族成員、有生肖屬兔的家庭,拍攝全家福,記錄一家人團圓又溫馨的畫面;另外,也結合異國文化,準備韓國、印度、泰國及阿拉伯4個國家的傳統服飾,免費提供現場民眾體驗及拍照留念,讓民眾在新年走春,不用出國也能感受不一樣的異國文化特色。 ▲全家福暨異國傳統服飾拍攝體驗,為每個家庭留下珍貴的畫面。(圖∕宜蘭縣文化局提供) 迎接元宵佳節,現場更有「旺兔燈籠DIY」創意燈籠體驗,以撕紙畫拼貼出「歡喜兔」造型,讓民眾透過手作燈籠,找回兒時過節的熱鬧氛圍。 慶元宵少不了的「猜燈謎」,亦結合趣味遊戲熱鬧登場,猜對者即獲贈「旺兔迎春」精美小禮物,讓參加的大小朋友感受箇中樂趣,並且認識傳統節慶文化與習俗。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表示,2月5日元宵節是農曆年後第一個月圓的日子,「2023歡樂宜蘭年」讓民眾在濃濃的年節氣氛中度過歡樂圓滿又幸福的小過年。中興文創園區及周邊的年節燈飾,將持續到2月28日止,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前往遊賞。 「2023歡樂宜蘭年-旺兔迎春」相關訊息在https://www.facebook.com/yilanlunanewyear
手麻握不住筷子 彰化醫院:別忽視了神經病變
記者曹靜怡/彰化報導 手麻,吃飯時握不住筷子,這是怎麼回呢?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的醫師表示,這也許是神經病變所引發的症狀,建議要盡早就醫檢查來找出問題。 才要吃飯,但卻手腕麻木,吃飯時還掉落筷子。一名陳姓男子,血糖偏高,但因為身體並沒有出現不適的症状,也不以為意,没有特别追蹤,直到最近3個月手腕麻木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吃飯時更常掉落筷子,到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原來是罹患了糖尿病。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表示,出現手腳麻木、刺痛等神經症狀,就要趕快就醫治療。 ▲手腳刺痛與發麻千萬別輕忽身體的警訊。(圖/曹靜怡攝) 林嶸洲說,面對這種手腳麻木或刺痛的症狀,要先釐清是糖尿病或是其他疾病引發的神經病變,有急性或快速發病,呼籲大眾要多關心自身的健康狀況,有病要就醫,千萬別忽略了自己健康的身體。
攻炮城慶元宵 後龍慈雲宮熱鬧滾滾
記者闕玄/苗栗報導 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慶祝元宵節重頭戲攻炮城,4日晚間盛大登場,吸引大批民眾參與,將鞭炮投擲懸掛半空中的小城堡,爭奪純金媽祖金幣及各式家電等獎品,氣氛熱鬧有趣又刺激。縣府秘書長陳斌山期望這項具有200多年歷史的民俗活動,讓長輩重拾記憶的同時,也能讓年輕人認識並重視傳統文化。 慈雲宮舉辦全台獨特的元宵節慶活動,因疫情影響已停辦2年,今年恢復舉辦,從2月3日起展開連續3天的活動,首日元宵猜燈謎晚會,4日、5日晚間7時進入重頭戲攻炮城活動。 ▲後龍鎮慈雲宮「攻炮城、慶元宵」活動。(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4日登場的攻炮城活動,只要將炮竹準確的擲入懸掛半空中的小城堡內,並引燃裡面的煙火,將視炮城高度提供不同獎項,位置愈高,獎項愈大,最高獎可獲得純金的媽祖金幣,另有電視機、洗衣機、微波爐、電烤爐、電風扇、自行車等獎品,吸引大批鄉親、遊客試手氣,競爭激烈、氣氛熾熱。 慈雲宮攻炮城活動,相傳源自二百多年前地方瘟疫肆虐,居民向媽祖婆祈求庇祐,依指示於廟前架設炮城,藉由攻炮城來消災解厄,嚇阻了瘟疫蔓延,後人每年沿襲辦理;另外一種說法爲,清朝時漢人移墾苗栗後龍不久,常遭外侮,居民於是架設炮城抵禦,經平定後,慈雲宮爲凝聚地方居民團結意識,每年元宵節都舉辦攻炮城的活動。 攻炮城活動的演變過程中,雖曾中斷多年,但民國73年又恢復舉辦,迄今成爲後龍地區每年元宵節最具特色的節慶活動,民國98年並由縣府登錄為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並經學者專家依具考證將原被稱為「射炮城」的活動更名為「攻炮城」,每年都吸引大批民眾參加,體驗攻炮城的刺激和震憾。
苗栗頭屋鄉農會112年農民節 鍾東錦表彰優秀農民
記者闕玄/苗栗報導 頭屋鄉農會2月4日上午舉行慶祝農民節活動,表揚85位績優人員和農民,縣長鍾東錦感謝農會配合支持各項農業政策,提升栽植技術,期盼都能發展特色農業,增進農民收益。 頭屋鄉農會在理事長、總幹事的領導下,業務穩健發展,辦理友善食農教育、農事技術講習與病蟲害防治等,協助農友更精進技術,並配合縣府推廣食農教育,結合學校,成立四健作業組,帶領青少年體驗、了解在地特色農業。頭屋鄉農會在每位農民的努力發展下,文旦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另外還有悠久的茶產業,在東方美人茶產業上取得亮眼的成果,並推廣在地特有「酸柑茶」,養生環保又代表苗栗客家的精神,苗栗縣政府將會繼續提供頭屋鄉農會協助與輔導,希望能將頭屋鄉的茶產業永續傳承。 ▲頭屋鄉農會112年農民節慶祝大會,縣長頒獎表彰優秀農民。(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鍾東錦表示,目前縣府積極向農委會申請一部分合法外籍農工預計50名,如有獲准該項政策,於推動農業發展時節時將提供合法外籍農工,將請縣農會與18鄉鎮市農會討論執行細節,縣政府也將會補助預算協助大家申請外籍農工補貼些許外籍農工薪資。感謝頭屋鄉農會一直全力配合縣府辦理農事推廣教育、友善食農等農業講習,並積極開發具有經濟效益的農特產推廣活動。鍾縣長再次向各位得獎的績優人員與農民表示祝賀,縣府也將持續輔導協助農會和農友,一起努力營造苗栗縣優質的農業經營環境。
周春米視察瑞屏安居社宅 望未來讓居民住得安全又安心
記者闕玄/屏東報導 瑞屏安居是屏東縣第一處啟動興建的社會住宅,於(111)年10月開工動土,預定工期將於115年完工,提供520戶社宅讓縣民居住。縣長周春米表示,瑞屏安居是一處具有社區共享的友善社會住宅,基地內興建2棟建物,建物周圍設置社區花園及兒童遊戲區,並開放周邊鄰里共同使用,讓社會住宅不僅是提供民眾安居的選項,更將能連帶提升周邊鄰里的生活品質。社宅除了提供520戶房,1樓規劃店鋪及托嬰中心,滿足社區及周邊住戶基本生活需求,讓生活機能越來越健全。 ▲縣長周春米視察瑞屏安居社宅工程進度。(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周春米說,由於社會住宅地點位於人口稠密的屏東市區,附近住戶的安全及權益非常重要,因此,縣府也致力於降低施工期間帶來的噪音、灰塵等危害,不讓附近居民受到侵擾。也要特別感謝營建署及施工團隊的努力,讓工程進度超前。 城鄉處指出,社會住宅在設計方面,建物全面符合友善通用設計,規劃無障礙動線、防滑地坪及扶手,並符合綠建築銀級、智慧建築合格級及耐震等3建築標章。此外,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應對措施,各住戶設有獨立排氣,防止管道間空氣傳染,管路另設有吸氣閥,避免垂直管道病菌蔓延,務必讓居民住得舒適,也住得安全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