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五結鄉小型農機補助 2/13起接受申請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五結鄉公所為加速農業耕作機械化,推動「112年度五結鄉小型農機補助計畫」,不僅提升農耕效率,協助農民購置普遍需求之小型農機,以紓解農村勞動力不足問題,並以小型農機除草、翻耕方式,抑制雜草生長,減少農民對除草劑的依賴,提倡農機上路前清洗土壤,減少附著農機之土壤汙染路面,影響用路人行車安全。 補助計畫申請期間自112年2月13日起至112年6月30日止(補助款用罄,申請期間提早結束),補助對象為設籍五結鄉農民,補助項目涵蓋中耕機、割草機、抽水機、噴霧機等,補助標準為引擎式農機補助購價3分之1、電動式農機補助購價2分之1,且不超過補助上限金額。 為加強宣導農機上路前清除覆土,以防止交通事故發生,加碼推動「112年度五結鄉土耙補助計畫」,設籍五結鄉並持有大型農機具(含曳引機、插秧機、耕耘機、聯合收穫機)農戶可免費申請土耙1只,109-111年已申請土耙之大型農機具不予補助,公所也提醒代耕業者避免泥土散落道路,倘農機掉落泥土汙染道路,環保單位將依廢棄物清理法查處,如致駕駛人受傷或車輛受損,可能涉及民、刑事責任,補助計畫詳情可至各村公告欄及公所網站(https://ilwct.e-land.gov.tw/Default.aspx)查閱,或洽詢公所農經課03-9501115。
影音/鬧元宵鑽轎腳 埔心社區發展協會與壽桃宮提燈遊街
記者曹靜怡、洪舜進/彰化報導 https://youtu.be/ztqdFvRoIrs 大手牽小手,元宵提燈籠。由彰化縣政府、埔心鄉公所指導,埔心社區發展協會主辦,壽桃宮管理委員會、彰化縣壽桃宮慈善會、埔心村辦公處協辦的112年慶元宵節提燈踩街民俗活動暨食品安全宣導,2/4日晚間熱鬧登場。 ▲知名歌手楊惠絜現場演唱與民同樂。(圖/洪舜進攝) ▲發放時來運轉福袋。(圖/洪舜進攝) 彰化埔心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增鏞和壽桃宮主委黃麗蓉表示,元宵節難得大家聚在一起向太子元帥拜拜,慶元宵、鬧元宵,活動不但有鑽轎腳、過火、發放時來運轉福袋,和用芹菜做的勤快門,用蔥做的聰明門,希望來年大家都能兔年平安,既勤快,又聰明,大家兔年行大運。另外,知名歌手楊惠絜也在現場演唱,與家家戶戶一起同樂,祈求平安。 ▲期盼活動也能帶給大家一個豐足食,平安幸福的好年。(圖/洪舜進攝) 鬧元宵活動中,信徒們也都大千小牽小手,懷舊提燈籠,遊著廟宇和大街小巷除舊歲,更象徵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財神敲鑼報喜相當熱鬧,期盼活動也能帶給大家一個豐足食,平安幸福的好年。
精進學校餐飲從業人員廚藝 縣府辦訓練提升縣內校園營養午餐品質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提升學校午餐品質,2/6、2/7辦理2梯次精進廚藝訓練課程,邀請前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院長楊昭景擔任講師,示範學校午餐常用食材料理技巧,讓學校午餐品質更升級,讓學生們不只吃得飽、吃得好,還能吃得更健康。 縣長饒慶鈴6日前往訓練現場,感謝相關單位的協助,並表示,午餐對許多孩子是一天當中最穩定的一餐,所以縣府對學校端上桌的午餐料理相當重視,希望藉由此次廚藝精進訓練,提升學校午餐工作人員的烹飪技巧與知識,進而改善午餐食材製作的流程,創造出兼具營養與美味的午餐,透過花東基金有機計畫提供有機米及有機蔬菜,讓學童們吃得更好;在吃得飽與吃得好之後,更要精進廚藝,讓學童們吃得健康營養、也更加美味。 教育處說明,現行學校午餐食材全面採用具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TAP)標章或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產品,食材均可追溯到來源,可確保品質無虞,教育處也每年偕同衛生局及農業處前往全縣各個學校午餐衛生抽查,為校園食安及學童健康把關;為了讓學校午餐更加美味可口,此次利用寒假時間辦理餐飲從業人員精進廚藝訓練,邀請楊昭景院長擔任講師,示範洛神蜜雞片、鳳梨豆醬蒸魚片、肉絲炒高麗菜、蔥爆肉絲及椒鹽肉片等5道學校午餐常用食材料理技巧,藉由講師的展演、學員實際實作,增進烹飪技巧,日後也將持續辦理。
日本學子也可吃到屏東香蕉 1350箱香蕉將直送九州地區
記者闕玄/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6日由屏東縣長周春米、前縣長潘孟安、日方代表學校法人神戶學園專門學校總長蔣惠萍等人共同裝櫃,共1350箱香蕉將直送日本九州地區小學,最遠連北海道都可以吃到美味的屏東香蕉。 ▲屏東香蕉直供日本九州地區。(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此次屏東香蕉將供應日本九州福岡縣、大分縣、熊本縣、長琦縣、宮崎縣、鹿兒島縣及山口縣等212所小學,蔣惠萍專程從日本飛回台灣參加香蕉裝櫃,旋風式來回72小時表達她對此事的「感恩、感激、感動與感謝」,周春米也感同身受,因為是集結眾人通力合作,才能把屏東最棒的香蕉送到日本小朋友的手上。 周春米表示,屏東香蕉種植面積約4025公頃,產量占全台之冠,品質優良口感香甜,去年屏東香蕉外銷量635公噸,出口值達3599萬元以上,其中出口日本就達633公噸。她很開心能透過香蕉見證台日好蕉情,和日本小朋友「蕉朋友」!
吉安鄉幼兒園歡喜迎開學 游淑貞守護幼童安全學習環境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吉安鄉立幼兒園開學囉!鄉長游淑貞今(6)日特地參加開學典禮,與孩童們一同升旗、參與大地遊戲,並送上親子益智遊具開學禮,希望寶貝們能與爸媽透過遊戲度過親子好時光,更盼學童們都能健康安全地學習成長。 ▲吉安鄉幼兒園小朋友參加升旗典禮,向國旗行最敬禮。(圖/鄉公所提供) 悠揚的國歌聲中,小朋友們站得直挺挺,並對著國旗敬禮,在老師們的口令下,依序排隊圍成大大的圓圈,用小小的雙手撐起氣球傘,與鄉長游淑貞玩起波浪遊戲,小朋友興奮地尖叫,玩得不亦樂乎。游淑貞說,教育體現於日常生活中,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禮儀、溝通、國家認同等概念,幼兒園老師寓教於樂,引領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數字概念,讓孩子快樂探索新知,迎向未來。 ▲小朋友紛紛撐起氣球傘,與鄉長游淑貞玩起波浪遊戲。(圖/鄉公所提供) 「孩子健全成長是國家發展的根基。」游淑貞說,鄉公所積極建構幼兒園安全學習環境,向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爭取1363萬元耐震安全補強工程補助,粉刷園區牆面並進行建築結構擴柱補強、溝蓋改善、外牆景觀維護、設施設備汰舊換新等工程,陸續更新園區內水溝蓋、冷氣及教學用投影設施設備,近期也投入園內遊樂設施,增設沙坑工程,讓孩子在玩沙的過程中學習團隊合作、互相分享的概念,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增進觸覺感官與強化創造力。 ▲吉安鄉長游淑貞致贈小朋友親子遊具益智開學禮。(圖/鄉公所提供) 實踐老幼共學及親子樂活社區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受到少子化影響,吉安鄉立幼兒園收托人數也從最高600減收到目前121人,吉安鄉公所將從112年7月1日起,凡設籍吉安鄉滿一年,即加碼補助1萬元生育獎勵金,再加上縣府補助的2萬元,每胎即可領取3萬元補助,希望能有效提升吉安鄉生育率,讓更多年輕父母願意在吉安鄉安心孕育下一代幼苗。公所也以創新教學提升教學品質,未來將於幼兒園北側建設融合原客族群、親子共學的「拉拉耙耕讀館」,有效讓原公共空間建設再提升利用,增進整體友善教育資源,營造吉安鄉多元創意,俾成就老幼共學新亮點。▲吉安鄉長游淑貞與小朋友玩起大地遊戲,不亦樂乎。(圖/鄉公所提供)
花蓮縣112年度資收設施補助上路 先輔導五處社區大廈入列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為提升社區垃圾分類成效,花蓮縣環境保護局今年將持續推動「集合式住宅資源回收工作」,將輔導5處社區大廈設置資收設施站,以期提升資源回收成效。 ▲花蓮縣環保局輔導集合式住宅成立資收站。(圖/環保局提供) 縣長徐榛蔚長期重視永續環保政策,加上隨著社會潮流趨勢及民眾環保意識提升,垃圾去化成了無可廻避的重大課題。社區扮演執行資源回收的重要角色,一旦居民落實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可避免資源物淪為一般垃圾,因此,環保局持續推動「集合式住宅資源回收工作」,期望透過社區發展協會及大廈管理委員會,串連住戶落實資源回收作業,設法降低垃圾量,改善社區環境衛生。 環保局為鼓勵更多社區、大廈加入改造行列,期望透過輔導落實家戶垃圾分類,提升資源回收品質,減少垃圾量產生,讓資源有效循環利用,共同向「淨零碳排、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如有意願接受輔導設置資源回收站之社區、公寓大廈或辦理相關宣導活動者,可諮詢聯絡窗口(03-8230885陳先生)。
旗山古早味粄條飄香30年 饕客聞名而來
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高雄市的旗山、美濃也是南部客家美食的聚集地之 一。雖然傳統,但是單純的料煮方式,卻能帶出食物最原始的美味,粄條更是美食中的最佳代表。位於高雄市旗山區的「尚有」麵店,由於料好實在、價格親民,在地方頗具知名度,老闆娘宋張勤妹傳承上一代客家精神,以簡單的配料豆芽菜、肉片,再加上累積三十年的經驗,搭配親自調理獨門的客家口味油蔥酥,搭配精選的大骨慢火熬成的高湯,帶出讓人發思古幽情的古早美味,口感Q彈的粄條在舌間滑動,令人回味再三,成為當地人必選的固定主食。 聞名而來的饕客徐郁婷表示,人稱宋媽媽的宋張勤妹靠著傳統客家美食打下一片天,30年來她以獨門調理吸引很多老饕聞香下馬,吃上一口思古幽情的古早美味,大嘆不虛此行,宋媽媽10多年來行有餘力勤做公益善事,幫助弱勢民眾還榮獲高雄市政府好人好事表揚。 旗山麵店客家美食名聞遐邇,美濃客家籍傳統婦女老闆娘宋張勤妹,以簡單的配料加上獨門的油蔥酥帶出古早美味,Q彈的粄條在舌間滑動,讓人難以抵擋誘惑,然而賣麵之餘亦不忘做公益,時常舉辦關懷鄉親慈善活動發放物資助人,在地方頗有名氣,獲得不少饕客的讚譽。
歐陽鯤-造化為師水墨個展 2/1~28宜蘭人故事館展出
記者樊德惠/宜蘭報導 山水、花卉、走獸、人物無所不精的一代山水水墨畫大師歐陽鯤,作畫從寫生入手,再表現出個人獨具的風格與情感。其所繪製的台灣鳥類及栩栩如生的各式虎畫作,在台灣畫壇頗富盛名,他一生對於藝術追求從不間斷,1969年高中時即獲全省美展入選、優選、作品並被省教育廳典藏,1977年更以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畫組第一名畢業。 ▲歐陽鯤受恩師林玉山教誨,畫作涉略廣泛,無論山水、花卉、走獸、人物無所不精。(圖/宜蘭文化局提供) 歐陽鯤受恩師林玉山教誨,畫作涉略廣泛,如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所言:「臨帖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當觀其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莊子所謂目擊而道存者也」眼前所見皆為道,水墨淋漓處,五色潤澤,意在其中矣。1994年以近10年時間,創作出台灣鳥類兩百多幅,並曾於台北、高雄舉行個展,媒體競相報導讚譽不絕。即便雙親老病,需親身照顧,然在侍親之餘,創作卻仍不間斷。 ▲歐陽鯤繪製的各式虎畫作栩栩如生。(圖/宜蘭文化局提供) 2017年同窗摯友畫家張文暄因摔傷,沈痼病重,心緒黯然,為相互激勵。歐陽鯤旋即商請同學鄭金太共同在中正紀念館舉辦「三人行」聯展,經媒體廣為披露,參展者絡繹不絕。隨後數年歐陽鯤海內外受邀展出從不間斷,2021年並應高雄書畫學會之邀再辦個展,做畫五十餘年彙集之作;著有「台灣鳥類專集」、「斑寅墨緣」、「箕山畫之作」、「三人行」、「歐陽鯤七十回顧」、「悲智雙運」…等畫集。 2023年2月4日起應水墨大師鄭金太之邀,在宜蘭人故事館綠洲藝廊展出,展出時間為期一個月至2月28日。展出期間歡迎鄉親一同前來欣賞造化為師,一位以眼所見,手所繪,融入心中寄情寫景的畫家畫作。
下肢復健機器人 病友重行好幫手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自2018年引進「下肢復健機器人」,幫助許多病友重建行走能力,功能性大受肯定。醫院復健醫學部副主任洪裕洲今(6)日強調,在病人還沒辦法站立或走路時,透過下肢復健機器人協助,再搭配鏡子增加視覺回饋,可加速神經復健進程。 ▲「下肢復健機器人」是病友重建行走能力的好幫手。(圖/花蓮慈院提供) 什麼樣的患者可以進行復健機器人的復健治療呢?洪裕洲指出,包括腦中風、脊髓損傷、頭部外傷,或者是一些因肌肉骨骼、神經病變而導致下肢無力的病人,都可以借助復健機器人的力量,達到訓練目的。此外,全球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部份長者可能因為疾病短時間住院,之後出現下肢無力的症狀,也可以利用機器人的復健運動改善情況。 洪裕洲表示,其中主要以認知功能佳、能溝通無礙,或是體力好的病人,比較適合做這個復健療程;相對的,若認知功能不好、無法順暢溝通、體力也無法負荷,甚至是有骨折、骨質疏鬆的病人,以及懷孕的女性,則較不適合做下肢復健機器人的治療介入。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副主任洪裕洲闡述「下肢復健機器人」協助復健的絕佳功能性。(圖/花蓮慈院提供) 一般神經物理治療需要由治療師協助病人在平衡桿裡訓練走路,通常都要等病人有足夠的站立能力才能夠開始訓練;但下肢復健機器人的復健,可以在病人還沒有站立能力或力量還不足的時候,就利用機器外骨骼開始進行訓練,讓病人在機器主動式、被動式或部份協助的狀態下,即可開始進行行走訓練。 除了恢復下肢運動神經的希望,洪裕洲說,若病人早日能站起來走動,也能改善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並幫助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也比較不會有便秘的問題;從精神層面而言,對病人或病人家屬也是很大的鼓勵。 洪裕洲提醒,如有相關需求者都可到花蓮慈院復健科門診,經由醫師專業評估,確定適合進行機器人復健訓練,即可向物理治療師諮詢並安排治療時間;物理治療師會依患者狀況調整訓練內容,包括測量腳長、設定多種跨步模式等,並在每次課程中確保病人能安全上下機器人,裝上骨盆安全帶及固定膝蓋腳踝的束帶後,才開始復健。他希望透過傳統的復健加上機器人復健,早日協助病友獲得行走和生活自理的能力。
高市廚餘分類再利用 「雄好肥」炙手可熱
記者吳俊蓉/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將民眾交由清潔隊回收的廚餘醱酵堆肥,製成環保有機的「雄好肥」,可作為土壤改良或提供植栽肥份,讓資源有效循環再利用,並開放民眾上網登記免費領用,每季提供2,400包,每人每次限領2包(5公斤/包),因數量有限,每季申請領用名額滿額為止,可上「廚餘再利用成品宣導暨市民領用登記網站」-https://epbkitchenwaste.kcg.gov.tw/ 登記領用。 有意領用「雄好肥」的市民,請於每年2、5、8、11月份先至網站申請領用登記,並分別於每年3、6、9及12月份的每週四上午9至12時及下午1至4時,攜帶國民身分證或戶口名簿至環保局領取地點(大社廚餘廠或彌陀廚餘廠)領取。此外,亦歡迎本市各公立學校、機關及議會等單位,如有需求可向環保局提出申請領用。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民眾作好垃圾減量及分類就可延長焚化爐及掩埋場之使用年限,並將廚餘丟入垃圾車之生熟廚餘桶中,環保局就有更多廚餘再利用產品可以分享與回饋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