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生活

提升寵物業者專業技能 新北舉辦教育訓練推寵物CPR認證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為提升新北市特定寵物業者專業知識及防疫觀念,減少寵物業相關消費糾紛,新北市政府動保處今(24)日於市府舉辦特定寵物業教育訓練共350寵物店參加,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講解動保法及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外;動保處也鼓勵寵物業店家取得寵物CPR認證,把握黃金3分鐘,可在第一時間挽救毛寶貝的性命。 ▲寵物CPR第二步把寵物嘴巴打開,舌頭往下拉,暢通呼吸道。(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今年動保處除了在社區、鄰里及公部門推廣寵物CPR外,亦請每日照護犬貓寵物業店家學習寵物CPR技術,藉由仿真狗寵物安娜模具,讓每位業者實際操作寵物CPR,經現場按壓檢視正確急救流程,測試通過後,立即發放寵物CPR訓練證明。 動保處獸醫師陳孟姀表示,急救方法不僅僅適用人,也同樣也適用在毛寶貝身上,常見動物因食物噎到、溺水、身體虛弱等發生突然性休克,保握黃金3分鐘施行CPR,可在第一時間挽救毛寶貝的性命,爭取多一點送醫時間,避免憾事發生,為讓寵物多一層保障,近期將會密集召開訓練課程,鼓勵轄內寵物店家取得寵物CPR心肺復甦術訓練證明。 ▲寵物CPR第三步施行人工呼吸,將狗狗嘴巴握緊,對鼻子吹氣一次,接著雙手交叉進行胸外按摩7次,按壓部位在肩胛骨與肋骨處,循環15至20分鐘,做完急救術(CPR)後,仍要立刻送往動物醫院治療。(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除了寵物CPR課程外,近期因接獲多起民眾檢舉業者籠具不符規定案件,業者因為不清楚飼養犬隻設施設備之規定而遭到裁罰,特別邀請農委會寵物管理科擔任講師,幫助寵物業者了解特定寵物業設施設備等相關規定,以避免業者法規認知錯誤,以訛傳訛而觸法受罰,以符合動物福利。 ▲邀請行政院農委會吳技正講授動保法規。(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動物保護及生命教育是新北市政府持續努力精進的施政方向,透過此次教育訓練提升本市特定寵物業者專業知識,協助宣導正確飼養寵物觀念,以減少消費糾紛,並藉由學習寵物CPR專業技能提升新北市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形象,激發大眾愛護動物情感,共創新北市友善幸福動物城市。

向國際推廣「雲林良品」 張麗善將率團前進「2023年東京國際食品展」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透過認證機制海納在地優質團隊及商品,協助業者導入「雲林良品」品牌提高附加價值與市場區隔,下月7日「雲林良品」將前進「2023年東京國際食品展」,期盼藉由國際參展的機會,行銷在地優質農特產品,也希望未來透過內外銷分流,協助開拓更多元通路。 縣長張麗善表示,「市場」一直隨著生活習慣改變,也相對在動態變化,尤其外銷市場更是需要長期性規劃經營,後疫情時代是產業結構調整最佳的契機,雲林縣是農業大縣,一級農業生產是既有優勢,二級農特產品加工則是潛力及發展機會。 ▲「雲林良品」集結雲林縣優質農產品。(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此次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除了推介雲林在地品牌「雲林良品」外,屆時也將會偕同臺東縣長饒慶鈴、嘉義市長黃敏惠、花蓮縣長徐榛蔚及彰化縣長王惠美等4位女力首長,舉行聯合促銷造勢,攜手開拓國際市場,提高台灣農產品的能見度。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表示,近年縣府積極拓展農產品外銷市場,透過合適出口國家的盤點,考量蔬果運輸保鮮及檢疫法規等問題,媒介優質農特產品及雲林良品的生產供應端,也透過獎勵計畫,與農企業及貿易商合作,積極開拓通路,在國外超市系統等通路上架,獲得不錯的成績,也漸漸打開亞洲市場。本次參加東京食品展,除了掌握疫情後國際市場的脈動變化外,也希望透過此次參展交流,汲取國外業者的經驗,了解潛在市場需求,作為未來推動農產品外銷及農業政策輔導方向的參考。

推廣雲林優質馬鈴薯 2023馬鈴薯節憑發票體驗採摘趣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時值雲林縣馬鈴薯產季,斗南鎮公所將於3月4日舉辦2023「馬鈴薯成名之路」馬鈴薯節暨農畜產品行銷推廣活動。縣長張麗善邀請全國民眾前來參加,當天只要持112年1-2月的發票,就可現場兌換精美馬鈴薯採摘袋及採摘體驗券,5張發票可兌換1份,每人限換1份,發完為止。馬鈴薯採摘體驗上、下午各1場次,所募集的發票將全數捐贈斗南鎮社福團體。 張麗善表示,斗南鎮是全台馬鈴薯生產重鎮,種出的馬鈴薯外型飽滿,口感鬆軟香甜,品質優良,歡迎全國民眾3月4日前往雲林斗南全佑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停車場,公所規劃多樣活動,除了馬鈴薯特色料理品嘗,更可以體驗採摘馬鈴薯的樂趣。 斗南鎮長沈暉勛表示,雲林縣馬鈴薯種植面積將近1200公頃,約占全台43%,其中斗南鎮種植面積就將近390公頃,馬鈴薯營養價值高,除了製作薯條外,更可以變化出多種料理。為行銷馬鈴薯及幫助縣內弱勢團體,此次特別以民眾捐贈發票作為活動入場方式,當天也結合社區繪畫比賽,活動內容豐富,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參加。 縣府農業處表示,馬鈴薯約在每年10月底到11月間栽種,經過90~110天的田間培育,至1月下旬到3月初採收,現在上市的國產馬鈴薯最為新鮮可口。其中斗南鎮氣候適宜,日照強、土壤土層深厚、質地疏鬆、富含礦物質、通氣及排水俱佳,口感有如地下的蘋果,是雲林良品的最佳代表。 ▲2023「馬鈴薯成名之路」馬鈴薯節暨農畜產品行銷推廣活動,將於3月4日登場。(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嘉縣府五星級智慧公廁 榮獲「拔尖智慧管理獎」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政府五星級洗手間以人性化和智慧化為設計理念,巔覆傳統公廁「臭、髒、醜」的負面印象,榮獲環保署優質公廁「拔尖智慧管理獎」。縣長翁章梁24日視察優質的公廁環境,呼籲同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縣府公廁扮演全縣公廁模範和領頭羊。 縣長翁章梁24日由行政處長邱美切陪同,巡視煥然一新的洗手間,除了聽取智能科技化系統操作和後端管理簡報,還親自操作五項智慧系統及比對數據,對於優質的公廁設計已完全看不到、聞不到傳統公廁的觀感和氣味,給予正面肯定。 邱美切指出,19間整修完工的優質公廁,有4間引進智慧管理系統,預計今年將再爭取經費全部納入智慧化管理,引進最新科技的智慧管理系統(物聯網科技氣味、廁紙及人流偵測、無障礙廁所手觸控沖水和自動給皂),提升清潔效率及改善人力分配。 邱美切說,以往廁紙用完都要等很久或者通知清潔人員才會補充紙張,現在有了自動偵測系統,廁紙偵測會利用line推播通知清潔人員補充,快速又有效率,同時提供人流偵測的數據分析,提供業務單位在高峰時段提高清潔頻率及強度。 縣府爭取環保署補助分別在109年和111年整修縣府大樓19間洗手間,老舊洗手間全部「打掉重練」,牆面、洗手台、燈光、便器及地磚全部換新,並設置衛生紙、扶手、求助鈴、給皂設備、置物架等友善設施,靠著優秀的施工團隊及設計監造督導把關,111年10月拿下公共工程會工程查核甲等,新穎的公廁設計內容榮獲環保署評選為優質公廁拔尖智慧管理獎,科技化和人性化的五星級智能管理系統,已有多個縣市前來取經。 ▲嘉義縣政府五星級洗手間以人性化和智慧化為設計理念,巔覆傳統公廁「臭、髒、醜」的負面印象。(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道德經】道經 不上賢章第三(4)

文學/道德經 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註解: 虛心適道,實腹修德,弱志順物,強骨安身。 以靈修觀點解說: 修行至高無上之人要治理天下,必需謙虛而合乎道之運行,實際上去修道修德滿懷熱誠之心及具有強固之身體去行道。 從這一句我們可以領悟到真正  靈性上師具備下列幾項: 第一、祂本身是  道本體之化身,是一個清氣體,因而心懷謙虛而合乎  道本體之運行。 第二、祂本身含有道與德,因此守著道之法則,以自己的德行道。 第三、祂本身是領有道本體之法則旨令,因此能專一,具有強固身體去行道。 凡俗上宗教沒有具備這種條件,因此不能稱為  靈性上師。所謂的  靈性上師祂的身體會隨著  道本體的運行,永遠不衰退,而且治理天下事很謙虛而不炫耀。所以求道者必需要以靈性去領悟真正  靈性上師之存在。

大學學測成績放榜 花女各科頂標持平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112年大學學測成績昨天揭曉,花蓮女中今年50級分以上的同學20人,自然組與社會組各10人,最高57級分。值得一提的是,顯示雖無滿級分同學,但各科表現穩定持平,依舊可圈可點。 ▲花蓮女中校長詹滿福(左四)向大學學測50級分以上學生道賀(部分同學請假)。(圖/花蓮女中提供) 這一屆高三正逢疫情最劇烈的階段,高一及高二時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視訊上課;花女為了不讓學生受限於家中上課的不便,在疫情爆發前,已設置好虛擬教室,並在各班架設筆電,使學生們得以在疫情嚴峻期間仍能接受到完整的教育。今年學測成績雖然不如去年亮眼,但是老師依舊是認真教學、認真付出的那一群,學生們的表現也沒有受到太多疫情的影響,表現堪稱穩定。 在108新課綱的規劃下,花女開設多元課程,無論是在自然領域、人文社會領域或是藝術領域均無遺漏,更延攬學有專長的社區人士來學校開設特色課程,並邀請東華大學、慈濟大學的教授們帶領學生進行各項課程的研討與探究,學生們可依感興趣的科目,選擇規劃自己的課程。 校長詹滿福表示,這一次學測成績與去年相較雖有起伏,但依然萬分感謝高三導師及任課老師的辛勞付出。他表示,今年的學測成績校內各科的五標與去年的校內各科五標持平,算是難能可貴,如有部分不理想或不如人意之處,未來仍會加強、改進,期待花女的孩子有更精彩的表現。該校的教育目標向來鼓勵學生均衡發展,希望學生將來能朝全人方向努力。 詹滿福強調,高中三年的努力陸陸續續開花結果,期待更多高三同學能在繁星、申請入學、獨招以及其他多元入學管道中繼續發光發熱,都能進讀心目中理想的校系。

高雄後花園 春遊澄清湖心曠神怡

記者梁志祥/高雄報導 澄清湖位於高雄市鳥松區,是高雄第一大湖,舊名「大埤湖」或「大貝湖」,媲美大陸的西湖,也是重要的水源地和風景區。是一處適合全家人散步的好地方,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高雄人人皆知的後花園,澄清湖水面寧靜,生態豐富,占地約有103公頃。 ▲水面佇立的蜻蜓全都是由不銹鋼鍋碗瓢盆所組成。(圖/記者梁志祥攝) 澄清湖風景區以「三橋」﹑「六勝」﹑「八景」著稱。三橋:九曲橋﹑鵲橋﹑吊橋。六勝:自由亭﹑更上臺﹑豐源閣﹑百花岡﹑富國島﹑千樹林。八景:梅隴春曉﹑曲橋釣月﹑柳岸觀蓮﹑高丘望海﹑深樹鳴禽﹑湖山佳氣﹑三亭攬勝﹑蓬島湧金。 水面上有一區佇立者許多蜻蜓,走進一看才知此蜻蜓全都是由不銹鋼鍋碗瓢盆所組成。這也太有創意了吧,內心不覺完爾會心一笑!標示牌上『作品說明』寫著:『風光明媚的大貝湖是一個很美的地方,記得小時候的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多的魚;擠在湖面飛翔的蜻蜓,真的很美。如果這種感覺可以永久,那湖中的精靈是不是可以永久飛翔』。 ▲繞著湖走一圈,沿途盡是綠樹成蔭。(記者梁志祥攝) 繞著湖走一圈,沿途盡是綠樹成蔭,點綴著美麗的湖泊讓人流連忘返,走著走著聽到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原來是有人在樹陰下吹著笛子,此情此景,真讓人心曠神怡。 https://youtu.be/xilmWGdx7xQ ▲美妙悠揚笛聲讓人心曠神怡。(記者梁志祥攝) 地址: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32號 / 電話:07-3700821(更多旅遊資訊) 營業時間: AM06:00-PM18:00(四月至九月)  /  AM06:00-PM17:30(十月至三月) 公休日:每週一 收費:全票100元、半票50元、團體票30人以上打8折優待。大型車60元、小型車60元、假日100元、機車30元。烤肉區清潔費每爐100元,活動場地費請內洽,在地人憑身份證免費。#

小小菜農植愛種菜趣 東華附小幼兒園為植物人播下愛心種子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東華附小幼兒園小朋友分別戴上小白菜、萵苣圖樣的帽子,今(24)日扮演小小農夫在菜園裡,栽種一株株菜苗,企盼福田愛心菜收成後,贈送創世基金會服務的植物人家庭,讓蔬菜成為最有味道的愛心佳餚。 ▲東華附小幼兒園小朋友享受植愛種菜趣。(圖/范振和攝) 「小朋友,種菜要有愛也要有耐心喔!」今 天上午東華附小幼兒園中班蜜蜂班的小朋友在學校菜園裡栽下一株株菜苗,而大班蝴蝶班的幼童,則在旁栽下一盆盆的菜苗,就期待30天後的美麗收成。這是東華附小與創世基金會合作,推出的「植愛種菜」活動。 ▲東華附小幼兒園小朋友種完菜後,為自己比讚。(圖/范振和攝) 老師帶著孩子實際栽種到最後收成,透過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發現自然之美,進而尊重生命、關懷他人,孩子們種得「灰頭土臉」,園裡洋溢一片歡笑。被問到為什麼要種菜,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表示蔬菜長大後送給植物人家庭吃,我們長大後也要幫助更多人。 ▲記者訪問小朋友種菜想法與心得。(圖/范振和攝) 東華附小校長鮑明鈞指出,他照顧過失智母親,了解照護的辛苦,對植物人家庭,真的能感同身受,而孩子們從種菜到送菜的過程中,學習照顧與關懷生命,這是一場難得的生命教育。善心是種子,善行是果實,種菜如同在福田裡播下愛的種子,細心呵護下,逐漸生根、發芽、茁壯,善行就會成為真美的循環。 ▲東華附小幼兒園一群認真負責、有愛心的老師們,接受附小校長鮑明鈞公開表揚。(圖/范振和攝) 創世基金會公關暨社會資源部主任莊玉菁說,植物人失去咀嚼能力,以流質食物藉由鼻胃管灌食,一日需要5、6餐,要營養均衡,才能維持身體機能,小朋友在老師導引下,種蔬菜贈送植物人家庭,期間宣導均衡飲食的重要性,歡察驚視菜成長情形,用具體行動關懷植物人,這是高尚美好的品德。  ▲創世基金會公關暨社會資源部主任莊玉菁(左)與東華附小校長鮑明鈞(右)互贈感謝狀。(圖/范振和攝) 創世基金會花蓮分會表示,花蓮從秀林鄉到玉里鎮有60位個案,基金會提供到宅服務,包括原牀泡澡、衛教、送尿布、看護壂等物資,在疫情期間,善款銳減下,服務相當辛苦。期盼善心人士能支持日行一「膳」,以每月300元種下善心福田,讓清寒植物人得到更妥適的照護。愛心專線:(03)824-2929。

美國研究顯示散步不只減肥還有「小確幸」

記者顧一華/台北報導 無特殊目的、四處走走的行為,可統稱為散步,它就是種輕鬆悠閒、可快可慢、隨意走停的行走。 散步也可以是有目的的,網路上就可搜尋到各種散步的好處等資訊。 ▲美國楊百翰大學研究發現散步對人體有9種好處。 (圖/記者顧一華攝) 美國楊百翰大學研究選取了18名體重正常女性和17名肥胖女性,讓她們每天早上進行45分鐘的散步,通過腦電圖測量她們大腦的神經反應,發現兩組人大腦對食物圖片的注意力都下降,有利於減肥。 國外網站《Prevention》就分析散步對人體有9種好處,會更快樂、避免失憶、降血壓、降低心臟病發的風險、避免罹患肺癌、增強骨骼健康、避免脂肪堆積、看起來更年輕、避免一些其他疾病,基本上大家對於“ 散步”都是抱持一種舒適、健康的態度。  ▲光影的變化,常會有意料之外的美。 (圖/記者顧一華攝) 散步除了這些好處之外,其實在記者的眼中,倒是常有一些微小事物的發現,如閃耀在草尖上露珠、雨天過後長出的菇菌類、光影變化等等,從身邊事物發現這些小確幸的雀躍,反倒成為記者散步的主要目的,小小幸福,隨時可拾哦! # ▲雨後長出的菌菇彷彿帶人進入了童話故事中。(圖/記者顧一華攝)  

《一隻臺灣黑熊之死:711/568的人間記事》 3/11在宜蘭縣史館特映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由林務局製作的生態人文紀錄片《一隻臺灣黑熊之死:711/568的人間記事》,訂於3月11日上午10時至12時在宜蘭縣史館一樓會議室舉行特映會,僅開放100位,請民眾把握機會。 臺灣黑熊是臺灣唯一原生的熊科動物,由於人類對環境的開發利用,迫使野外黑熊棲息地大幅縮小,更變得零碎,致使個體數量越來越少。林務局製作的《一隻臺灣黑熊之死:711/568的人間記事》,就是記錄東卯山黑熊歷經兩度救援、野放,最終遇害的過程。 為喚起人們的保育觀念及激起更多的省思,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特地與宜蘭縣史館合作,於3月11日(星期六)上午在宜蘭縣史館一樓會議室舉辦特映會,邀請民眾踴躍參加,共同思考人與熊如何走向更友善的未來,進而一起保育臺灣黑熊,為這塊土地上所有野生動物的生存而努力。 片中主角編號711的大公熊原為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所繫放的研究個體。109年10月1日,疑似在穿越果園時誤中陷阱而受困;隔年1月23日,再次落入陷阱,專家評估後,決定換上新編號568,並選擇南投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進行「異地野放」,不料,最終仍然不幸身亡,在111年5月6日發現了牠被掩埋的遺體。 這次特映會,將邀請師範大學退休教授王穎、縣史館館長廖英杰、紀錄片導演顏妏如等三人,進行映後座談會、有獎徵答、摸彩,獎品有6種黑熊文創紀念品。場地座位有限,僅開放100位,請把握機會,完成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sAHMNemzvqDdqXAi9)全程參加者,可獲得一份黑熊紀念袖套。影片為保護級,6到12歲兒童需父母陪同觀賞。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