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生活

影音/遠離病痛 衛福部彰化醫院:蔬果5色全都吃最健康

記者曹靜怡/彰化採訪報導 https://youtu.be/X8ck9tGTaWo 現代人大魚大肉,除了造成肥胖外也容易有三高病症,衛福部彰化醫院營養師吳佩芬表示,這是因為每日蔬果攝取不足,至於蔬果要怎麼吃呢?營養師表示每天要吃蔬果5色,越多色則越健康。 吳佩芬說,依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顯示出國人各年齡層蔬菜攝取量均偏離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攝取量。許多研究也指出,蔬果攝取不足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除了大家熟知的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礦物質,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最不可忽視的是其豐富的植化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調整免疫力。 ▲蔬菜、水果攝取均衡有益身體健康。(圖/曹靜怡攝) 植化素是植物在演化、生長過程中,為保護自己而合成,普遍存在於植物體各部位中,也賦予其不同的色彩及特殊氣味,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植化素,必須透過飲食中攝取。大家常聽到的花青素、兒茶素、 葉黃素、玉米黃素等都歸類為植化素,可以簡單以5種顏色去分類。 5色分類如下: 紅色:富含茄紅素、檞皮素、花青素。 橙黃:富含B-胡蘿蔔素、玉米黃素、類黃酮素。 綠色:富含葉綠素、兒茶素、葉黃素、吲哚、類胡蘿蔔素。 白色:富含硫化物、蒜素、多酚、植物性雌激素。 紫黑:富含大量花青素及類黃酮素。 ▲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礦物質。(圖/曹靜怡攝) 吳佩芬表示,有一位98歲的阿嬤,雖然確診但她表示十多年未曾看醫生,阿嬤說:「著愛減呷肉,加呷菜。」因此,要多吃菜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營養師吳佩芬強調,每天吃的食物最好是5色都吃齊,至少也要吃到3色,把握「越多色越健康」的簡單原則來照顧自己的健康。

創造網紅新市場 名模招待所APP全台30場巡迴說明會開跑

記者孟憲玉、黃俊育/台北報導 網紅經濟當道,社群、IG人氣網紅漲粉、帶貨能力高,人氣動輒百萬,吸金能力不容小覷。根據網紅調研機構統計,台灣目前已有四萬多名網紅,且人數仍在持續增長。不少百萬 Youtbuer、Instagramer 及專業網紅,透過經營社群媒體、影音頻道及直播,平時與粉絲尬聊互動,受歡迎程度不輸偶像明星。 全球首創在台發表 創造網紅新市場 時尚業者在台北君品酒店召開記者會,正式發表「名模招待所APP」,邀請藝人派翠克及正妹Youtuber蘿拉擔任主持人,以及名模招待所APP代言人12名網紅累計擁有超過265萬粉絲人數,包括宅男女神采晴、Angel Liya莉亞、Dove諶多芬、楚晴依、妮妮 nini、綾綾Aya Tuan、蔡粉粉、徐子茜Ariana、紫宸、李馨cincin、小璦 AiHsieh、Chris 子婷,現場充滿時尚與活力,勢必帶動台灣網紅新型態市場。 ▲全台30場巡迴說明會開跑! (圖/業者提供) 業者表示,看好網紅經濟並了解粉絲需求,特意打造此款全球獨家APP。透過「名模招待所 APP」的「競標」模式,粉絲們可以公平競爭,每個人都有機會與偶像面對面、握手寒暄,甚至能一起合照、唱歌、玩遊戲,說不定還能一親芳澤。 此外,網紅年度行事曆公開,粉絲可提前預訂競標不同月份「粉絲見面會」,身為鐵粉的你,再也不用到處追著偶像跑,點開「名模招待所 APP」下單,就能讓美夢成真。 目前,使用者可透過App Store、Google Play商店等平台下載,申請會員並可綁定信用卡支付即可上線尋找心中的網紅。預計2023年春夏初始,時尚業者將全台巡迴舉辦30場APP公開發表及招商活動,並開放民眾參與滾動式投資受益權機會,並大力推廣APP使用,現場有機會取得簽名海報外,更有機會與網紅們近距離接觸拍照,勢必帶來新潮流,詳見名模招待所APP官網。

礁溪印象藍印花布創作進階成果發表 展出多樣作品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參與礁溪印象藍印創作進階班課程的10位學員,個個學藝有成,6日在頭城和風時尚館舉行成果發表會,展出上百件作品,各具美感與生活特性,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即日起展出一個月,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觀賞。 礁溪鄉公所與「宜蘭縣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自106年8月起就共同規劃開辦「天然染工藝體驗暨培力教學活動」系列課程,將古老的天然染色技藝,融入現代生活美學概念,形成『宜蘭染』特有的染色文化與品牌。 ▲學員莊玫憶(右)創作的衣服送給媽媽陳麗(中)當母親節禮物,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蕭錫鑫(左)當場牽著這位長者走秀。(圖∕陳木隆攝) 這群學員從一開始,就投入非常多的時間與精神,努力跟著老師學習多種技法,加上自己的勤練苦練,都已打下紮實的基礎,作品多次參與展出,展現學習成果。她們又參加111年9月25日至11月13日的「礁溪印象藍印花布創作進階班課程」,跟著台灣染藝工坊老師莊世琦,學習難度更高的「藍印花布」製作技法。 這次結業學員共有:陳麗芬、林美雲、許紋珠、張翠芬、莊玫憶、林孟均、黃秀珠、張麗惠、陳慧如、陳惠真等10人。在完成32小時的課程後,各自做出十幾、廿餘件作品,包括衣服、掛飾、抱枕、包包、燈罩、門簾、掛畫、額畫、香雲紗等等,件件透著學員努力的心血與頂真的精神,不僅各具美感,更有著生活上的實用性,引人多看一眼。 ▲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蕭錫鑫(左)與現任理事長孫翠蘭(中)將十位學員集體創作的作品送給礁溪鄉長當紀念,由鄉公所觀光產業發展所所長盧玉芳(右)代表受贈。(圖∕陳木隆攝) 其中莊玫憶製作的1件衣服,當場拿來為88歲的媽媽陳麗穿上,成為今年母親節的最佳禮物,「宜蘭縣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蕭錫鑫,特別牽著這位穿著新衣的長者大方走秀,引來一陣喝彩與掌聲,更為現場注入一股溫馨歡樂的氣氛。 還有1件學員們集體創作的掛飾,是以礁溪溫泉絲瓜葉子萃取的顏料,並配上礁溪五寶─茭白筍、蕃茄、絲瓜、空心菜和金棗等圖騰,染製而成。由蕭錫鑫及「宜蘭縣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現任理事長孫翠蘭,代表學員們送給礁溪鄉長張永德掛在辦公室的珍貴紀念,由礁溪鄉觀光產業發展所所長盧玉芳代表受贈。 ▲進階結業學員與鄉公所人員、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幹部及家屬合影。(圖∕陳木隆攝) 宜蘭縣宜蘭染工坊成立多年來,以永續環境及人文健康的理念,發想主題構圖設計再到染序配方調整及染色施作,創作出一系列精彩的作品,另於培育專業人才方面,也都獲得國內外極高的評價。 礁溪鄉獲得「台灣好湯」第一名殊榮,礁溪鄉長張永德帶領公所團隊,公私協力推展更多在地文創產業,他並感謝宜蘭縣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讓天然染得以傳承且發光發熱,未來仍將持續結合優質產業與行銷,創造出更精彩多元的產業利基與特色。

攜手世新大學管理學院產學合作 推進數位科技與創新概念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為了推進數位科技與創新概念,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攜手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共同產學合作,辦理數位創新沙龍座談小聚。3月4日在世新大學管理學院隆重舉行首次座談,系列講座旨在推廣金融科技、數位轉型、AI應用、工業務聯網應用及國際資安組織發展現況等領域的知識,進一步提高國內產官學各界的資安防禦力。 2022年到2023年全世界駭客攻擊大增,造成個人、企業、政府外資洩漏嚴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游尚儒理事長認為,資訊安全是智慧城市治理中重要的一塊,需要產學共同關注,有幸邀請世新大學共同辦理講座,並在首次講座邀請到重磅講者,前國網中心研究員、台灣雲端安全聯盟理事長、微智安聯創辦人蔡一郎執行長,將資安產業最前沿實況與各界分享。 ▲世新大學副校長廖鴻圖博士、微智安聯創辦人蔡一郎執行長及與會者合影。(圖/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提供) 在座談會中,與會者們就如何在企業數位轉型中的資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蔡一郎執行長進一步分享業界防禦駭客攻擊手段、路徑、方法及各種攻擊案例的經驗與見解,展示出真實駭客盜竊個資後的散布與販售方法,並強調AI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提高效率和節省成本,更是推動企業創新和轉型的重要工具。目前,AI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醫療、金融、製造等多個領域,成為了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工業務聯網應用方面,蔡一郎專家表示如亞馬遜自動物流工廠、特斯拉自動化工廠,工業務聯網可以實現工廠、設備、產品之間無縫連接、協作,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同時也能夠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監控和數據分析,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此外,蔡一郎專家介紹搜尋引擎SHODAN的實際應用,透過搜尋引擎可找出臺灣物聯網設備的資安風險,引發現場與會者熱烈討論。 ▲數位創新沙龍系列座談小聚登場。(圖/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提供) 沙龍系列座談小聚未來將陸續邀請更多業界專家參與演講和座談,分享在金融科技、資訊安全、數位轉型、AI應用、工業務聯網應用、國際資安現況等領域的專業見解和經驗,備受期待。未來講座資訊將發表於協會Facebook粉絲專頁。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ftdpa.org/

竹笛演奏家陳中申發經典笛曲專輯  邀紫藤廬創辦人周渝為專輯題字

記者黃俊育 / 綜合報導 竹笛演奏家陳中申吹奏笛子近60年,有感於台灣竹笛教習樂譜較西洋長笛少,遂將自身多年經驗化作教材,製為線上課程,並親自示範演繹經典笛曲,集結成專輯《經典笛曲 (1) 百鳥引》,專輯第一部以〈百鳥引〉、〈梅花三弄〉、〈五梆子〉等經典曲為主,已於今年二月底發行。 聊起竹笛至今的演變,教笛超過40年的陳中申分享,宋元之後,笛多半為戲曲伴奏,鮮有獨奏的舞台,而在民國後,與西樂作對比抗衡的新樂種「國樂」興起,各家各派的中國笛曲隨之而生,不僅豐富了笛界,曲子也展現出不同地域的人文風采。考慮到中國笛比起長笛,好的教本偏少,對國樂有著滿滿熱忱的陳中申遂興起寫教本的雄心,將大江南北各派流傳了半世紀的經典曲目重新演繹並集結成專輯。「演繹經典看似大家都會,但要演出貼近原作曲者的創作概念和意境,反而是困難的。」陳中申透過影音課程的解說,題點經典曲的笛韻所在,希望能幫助習笛後生們掌握各曲要領。 長年耕耘於笛、蕭藝術的陳中申至今已出版10幾張笛簫專輯,並多次獲得金鼎獎、金曲獎肯定,更曾與作曲鬼才陳揚合作,錄製台灣第一張結合合成器及笛子的專輯《笛篇》,頗受當時曲藝界好評。談起對笛曲藝術的執著,陳中申笑說自己10歲時偶然聽到同學的姐姐吹笛,「沒想到簡單一根竹子也能發出豐富的樂音」,從此專心學笛。而後陸續接觸到世界各種笛管,如日本的尺八、龍笛或韓國的大芩等,他也開始蒐集各式各樣的笛譜和樂器,研究各種外型相似,表現方式和音色卻各異的笛子,可謂愛笛成痴。 而這次發行專輯,陳中申還邀請到紫藤廬茶館創辦人周渝為專輯封面題字。陳中申與周渝為多年好友,兩人相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周渝更拿出先前受贈的笛,請陳中申試著演奏。在茶香與樂音相伴後,周渝落筆題了幾款字,其中一版讓陳中申忍不住高呼:「這筆墨宛如吹笛的動態感,太棒了!就是它了!」兩人也開心合照。 以推廣笛簫藝術為己任的陳中申感嘆現在資訊多元且變遷快速,希望可以即時記錄下笛曲的精華和可聽可看之處,也希望透過他的出版品,讓更多對笛子有興趣的人,能更方便的汲取資訊。此次出版發行除了經典曲演繹外,也出版了電子樂譜、動態樂譜、樂曲解說和線上課程,兼具藝術呈現及教育意義。詳細資訊可上「風潮線上課程 - 21天,一天一點改變」官網查看。

向海致敬 東管處舉辦海廢再生免費手作開放報名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09年9月起,推動「向海致敬」政策,與沿線鄉鎮公所包括花蓮縣壽豐鄉、豐濱鄉、臺東縣長濱鄉、成功鎮、東河鄉、綠島鄉等,實施東海岸清潔維護及巡檢,營造全民樂於親近的海岸環境。 東管處表示,「向海致敬」邁入第四年,各階段「淨海、知海、近海、進海」目標持續行動中,為啟發民眾對於海岸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思考,及了解資源永續的重要,將於3月辦理5場次向海致敬清潔人員海廢循環再利用課程,其中3/22、3/24、3/25等3場次開放民眾免費報名參加。 課程內容為利用東海岸常見海洋廢棄物動手DIY創作,包含廢棄浮球、塑膠瓶及漂流木等素材,製作成浮球撲滿、收納盒及漂流木上板等不同用途的成品,期藉由課程讓民眾進一步認識海洋廢棄物再利用,進而達到資源永續循環,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wAzTfpq8X5vwsRSS8。

「傳藝友善 聽障導覽」開跑 3/7開放報名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12年「傳藝友善 聽障導覽」即將啟動,今年度將舉辦10場活動,並配合宜蘭傳藝園區展示館當期展覽,推出上、下半年不同導覽主題,上半年3至4月為「傳藝動物園」,下半年則是「傳藝植物園」,2場活動舉辦日期分別為3月25日及4月9日,活動自3月7日(星期二)上午9時起開放網路報名。 傳藝中心自108年起推動聽障及聾人觀眾專屬的導覽活動,由聾人導覽員手語解說園區傳統建築、精彩的展覽文物,以及帶領參加者體驗傳統工藝的手作樂趣,全程有聽人(無聽覺障礙者)手譯員協助將導覽員的手語翻譯成華語,讓聾人與其陪同親友都能一起享受豐富的導覽內容。 今年10場活動分有上、下半年不同導覽主題,上半年為「傳藝動物園」場,於3月25日、4月9日舉辦,3月7日起開放網路報名,其中3月25日為學童專場,僅限國小3-6年級聽障學童及其陪同者參加。傳藝動物不只討喜可愛,還帶有祝福的各種超能力,自110年9月開展以來深受大小朋友喜愛,每每導覽活動一開放報名便快速額滿,這項展覽即將於4月14日結束,下半年將搭配傳藝中心6月份登場的年度大展「傳藝植物園」推出8場導覽活動,預計於6月開放報名。 活動全程免費參加,入園門票部分,聽障與聾人朋友憑證及其陪伴者1人可享免費入園,活動詳情及報名網址請見:https://reurl.cc/d72dpg,報名成功後將有專人通知,或可洽詢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營運推廣組劉小姐03-9705815分機1384/d139052@ncfta.gov.tw。

嘉市府改善糯米橋上游排水 宣信國小築夢計畫可望成真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為改善市定古蹟糯米橋及道爺圳週遭景觀與水質、水環境及排水不良等問題,嘉義市政府編列1649萬元預算,糯米橋段改善工程預計4月底完工。完工後除了對環境有顯著改善,位在道爺圳上古蹟糯米橋的文化底蘊,亦能被更多民眾認識,而宣信國小所發起的築夢計畫(改善糯米橋周遭環境與水質)則可望美夢成真。 早在110年12月初,宣信國小帶領一年級小學生到糯米橋進行戶外教學,返校後針對糯米橋現況提出建議,並發起築夢計畫,希望市府能改善周遭環境。市府工務處表示,目前正辦理「嘉義市道爺圳糯米橋上游排水改善工程」,去年10月已開工,預計今年4月底就可以完工,屆時對古蹟糯米橋周遭的整體環境將會大幅提升,有助於歷史文化保存與宣傳,延續文化資產價值。 文化局指出,市定古蹟「嘉義道爺圳糯米橋」不僅是極少數留存至今的古糯米橋,在早期臺灣建橋技術的沿革、南田古道交通的見證,或是捐建人背景,皆具有豐富的史料,甚至至今仍被市民所使用,可謂一座活的古蹟。 ▲學童發起糯米橋築夢計畫,由工程單位說明改善措施。(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文化局說明,今日的宣信街一帶向外延伸,為古時南田古道,而身為聯結嘉義市最早建造的灌溉水圳道將圳,以及南出諸羅城人貨往來必經的南田古道的交會點,道爺圳糯米橋原以竹、木簡搭便橋以利通行,後在地方仕紳賴時輝、陳熙年的捐建下,才改建為石橋。這一條橋面僅約10平方米的石橋,後來因為交通量逐漸增加,橋面寬度不敷使用,在民國65年由時任里長林金助在原有石橋上鋪設鋼樑和水泥,暫時紓緩人車通行的需求,成為一座橋上橋。未來工務處將在糯米橋東側施作人行橋讓人車分道,橋結構仿糯米橋形式打造,以重現糯米橋風華。 民國103年道爺圳糯米橋指定為嘉義市市定古蹟,本次的改善工程不僅整理道爺圳週邊環境,還結合地方國小學童教育,推動社區新亮點,讓文化資產保存從小扎根。

徐榛蔚率團考察日本「農泊」 雙方交流淨碳、永續農業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長徐榛蔚偕同立法委員傅崐萁今(6)日率花蓮縣政府考察團20餘人,考察由日本航空公司JAL與和鄉園農業組合合資成立的「Jal agriport」以及日本最大規模豪華農業休閒園區「The Farm」,與千葉縣農林水產部長越川浩樹、千葉台商協會長鍾幸昌、副會長王育琪、agriport社長花桝健一等人,暢談永續農業的理念。 ▲花蓮縣長徐榛蔚(中左)偕同立法委員傅崐萁(中右)率團前往日本了解「農泊」發展經驗。(圖/縣政府提供) 在日本東京食品展參展期間,徐榛蔚特別率團至千葉縣考察,汲取日本新穎農企業成功的商業模式。JAL是與全日空並列日本最大的兩家航空公司,和鄉園農業組合則是由100餘位農民組成的法人組織,是日本指標型農民組合。 ▲花蓮縣長徐榛蔚(左)率團考察日本「農泊」。(圖/縣政府提供) 所謂的「農泊」,就是一種住宿在農家或民宿裡,透過與當地人接觸,體驗地方文化及在地飲食的方式。現場徐榛蔚也與日方人員交流花蓮推動永續的相關策略,希望藉由交流經驗分享,協助花蓮農民朋友、農企業創價加值,提升地方經濟發展。 ▲花蓮縣長徐榛蔚對日本有機草莓的品質讚不絕口。 (圖/縣政府提供) Jal agriport符合日本相關農業法規,被認定為農企業,因疫情期間航空業大受影響,JAL探索新的商業模式,與農民團體合作,以達到多角化經營效果,服務項目包含農事體驗、復古農園餐廳、果園、旅宿、線上線下零售,以及訂閱制年費制服務。無農藥所生產的草莓,雖然比當地超市價格貴上2倍,仍深受當地居民喜愛,時常買來送人。並分享所生產的地瓜,會加工成地瓜燒酒,在飛機上作為免稅商品販售,以及高級酒吧使用。相當於台灣推動一級生產、二級加工與三級行銷,加速農產業六級化政策,並結合新零售、全通路及訂閱制行銷等時下市場趨勢策略。 ▲日本有機草莓的生產環境,讓花蓮縣政府考察團成員耳目一新。(圖/縣政府提供) 徐縣長談到本次現地交流,期許花蓮更加活躍於亞洲地區的有機產業,讓世界看見花蓮在緊扣永續的政策下邁向國際,也邀請部長、社長等人,未來有機會來到台灣考察交流城市發展。

《市場巡禮》 木新市場鮮貨多 現採蘋果引人垂涎

(記者鄭玉吟/台北報導) 台北文山區景美女中旁的木新市場,週末採買的人眾多,十分熱鬧。偶見市場外面賣蘋果的攤位引人注目,老闆將長在樹上的蘋果連同枝幹搬到菜市場,以致不時聽到客人詢問:這是真的蘋果長在樹上嗎?此種極富創意的銷售手法,吸引不少民眾駐足觀看。 ▲位於北市文山區木新市場現採的梨山蘋果買氣熱絡。(圖/記者鄭玉吟攝) 老闆提到這批蘋果是前一日從梨山剛請原住民朋友採收的,經連夜載到這裡銷售,保證新鮮好吃。種類包括:日本品種的黃色牛奶蘋果、水蜜桃蘋果與櫻桃蘋果,價錢從一斤380、350、250到180元不等。有客人進一步請問老闆,怎麼挑選蘋果?老闆回答:挑外皮花紋多的比較甜,皮細的比較香。這個攤位所賣的蘋果中,以牛奶蘋果的價錢最高,除了稀有是主因外,吃起來獨特的牛奶香味,尤其讓人回味。一大清早,來買蘋果的人絡繹不絕,老闆賣到後來很阿莎力的以優惠價格便宜賣,只見每位顧客笑嘻嘻的把蘋果帶回家。 ▲蘋果挑選以外皮花紋多的比較甜,皮細的比較香。(圖/記者鄭玉吟攝) 臺北市公有木新市場於民國71年4月完工,隔年2月開業,原本為一、二樓營業,後因二樓經營不易,87年11月全部遷至一樓。近年隨著大賣場及連鎖店之興起,木新市場面臨客源流失之危機,但這裡珍藏著許多人共同的溫馨記憶,未來希望透過政府與民間之攜手努力,持續形塑特色創造價值,讓木新市場保有競爭力,成為在地永遠的好厝邊。# ▲黃色的日本品種牛奶蘋果與紅色的水蜜桃蘋果,香味獨特受客人青睞。(圖/記者鄭玉吟攝) 木新市場地址:臺北市文山區木新路三段310巷4號 營業時間:上午7時至下午6時 ,週一公休。 公車:252、253、295、611、611(區間車)、671、景美女中-榮總快速公車、棕7、綠1、綠2(右)、綠2(左)、小11。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