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紐航奧克蘭每週3班 直達紐西蘭夢幻美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每年6-8月,正是飛向南半球避暑,享受紐西蘭冬日魅力的最佳時機!紐西蘭不只擁有自然美景,更可體驗玩法精彩的各種戶外活動,絕對能滿足每個好奇的旅人。 現在從台灣出發,選搭紐西蘭航空直飛奧克蘭(每週3班),可輕鬆轉機到皇后鎮、威靈頓、基督城、羅托魯瓦等多個紐西蘭境內目的地。紐航以波音787-9客機執飛,提供商務艙、經濟艙、經濟艙空中沙發(Skycouch)三種艙等,讓旅客從機上體驗開始感受紐西蘭、品嘗風味美食,享有紐西蘭式的真誠待客服務。 ▲直升機觀賞壯麗冰河。(圖/業者提供) 配合紐航奧克蘭每週3班,南半球霸主–旅遊家旅行社規劃豐富精彩的紐西蘭行程,以「冬季避暑紐西蘭10天」為例,強調皇后鎮連住3晚,皇后鎮位於瓦卡蒂波湖畔、南阿爾卑斯山脈,湖光山色相互襯映,被視為全球最美城鎮之一。在這美麗小鎮,可安排市區休閒觀光購物,當地有許多販售特色紀念品商店,提供琳琅滿目商品,包括綿羊、蜂膠、火山泥面膜等。 還可周遊鄰近景點,像是:米佛峽灣、天際纜車、淘金小鎮–箭鎮、古董蒸汽船遊湖,還有品嘗全球十大景觀餐廳自助餐等,讓旅客從不同的角度,探索皇后鎮百變之美。 來到這座以戶外活動聞名的小鎮,旅客可依個人喜好,自選挑戰噴射快艇、滑雪、直升機、滑翔翼、高空彈跳…各種趣味玩法;特別一提的是,瓦勞吊橋是全球高空彈跳的發源地,來這兒體驗從數十公尺一躍而下的快感。也可搭直升機,從空中鳥瞰庫克山冰河壯美及南阿爾卑斯山脈,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米佛峽灣遊船巡航、第阿納螢火蟲洞探險、瓦納卡湖明信片美景、庫克山國家公園健行,以及夜宿國際星空保護聯盟保育地,觀賞南十字星及浩瀚銀河,也都是此行程的特色亮點。 ▲全球高空彈跳發源地就在紐西蘭。(圖/業者提供) 另推薦「新奇歐拉南北島11天」,皇后鎮連住2晚,並轉往但尼丁,此地擁有天然良港,曾因捕鯨、淘金而聞名,也是有文化氣質的大學城,包含知名地標–但尼丁火車站,獲金氏紀錄認證、全球最陡的鮑德溫街,還有百年旅店海灣海鮮餐,都是必遊、必吃的玩樂重點。 更多詳情,請瀏覽: 「遇見夢幻美景 紐西蘭給你萬種答案」活動網站https://pse.is/4vwt9v
全球電商顧問安晨妤身材玲瓏有緻 秘訣不藏私 不用努力可以輕鬆get
記者張辰卿/ 台北報導 天氣越來越熱,衣服越穿越清涼,但冬天身上養的肥胖都還沒消下去,該怎麼辦?! 健美「國家A級裁判」安晨妤不藏私,教你在家看電視都能變成身材玲瓏有緻的回頭美女。全球電商顧問安晨妤安晨妤跨足健美健身產業十年有成,從獲得健美C級裁判、B級裁判到A級裁判,美魔女玲瓏有緻的身材讓人看了人人稱羨,安晨妤說: 「每隔個三、五年,流行的體型也不太一樣,早期喜歡很瘦的,現在追求的是要有曲線,因此體重稍微重一點的人反而更容易練出蜜桃臀、螞蟻腰,沒有肉反而練不起來。」安晨妤建議趕在夏天來臨前,完成塑身大作戰,可以從心情、飲食、運動三方面做起。 首先運動,很多女生一定會吶喊,我就是討厭運動,安晨妤說: 「其實不需要把運動想的這麼難,在家看電視也能練出好身材。」安晨妤分享她的纖細手臂就是平時在看電視時沒事,右手往左肩壓,壓到底就能感受到痠痛點,不僅拉伸筋骨,同時還消耗了熱量。蜜桃臀更是靠追劇追出來的,平時邊看電視邊深蹲,每天蹲150個,蜜桃臀輕鬆get!! 但要注意一定要蹲的非常、非常慢,感受屁股出力,如果怕蹲的姿勢不正確,可以找個牆壁做為基準,沿著牆壁往下蹲但不要碰到,一集影集都還沒播完就蹲完了。另外她還會在睡前,在床上做一些伸展運動,例如蜥蜴式,就是將右腳踩到右手外側,保持右膝彎曲在右腳踝上方,然後左右交換,如果想更深層的拉伸,可以試試看鴿式,就是將右膝曲折貼地,左腿伸直,身體盡可能地貼地,這都可以讓坐了一天的屁股臀肌肉放鬆,漂亮的身體曲線一點也不難練,日常的點滴中都可練出來。 ▲ 美麗又有智慧! 安晨妤女力爆發三大絕招讓她身材體測才22歲!!(圖/全球電商顧問 網路開店123提供) 但真的想要輕瘦一夏,「吃」比「動」更重要,安晨妤說: 「吃飯幾個原則把握住,肉、澱粉一手掌大小,青菜三手掌,如果吃完還嘴饞可以加一個水果,但也只要一手掌大小就好。甚麼東西都能吃,但重點就在不能過量。下午肚子餓,可以吃個蛋或蘇打餅。最重要的是,晚上儘量在7點前把晚飯吃完,因為晚上身體新陳代謝變慢,若吃過多的東西,脂肪就容易堆積在肚子和手臂,如果維持這樣的份量與飲食準則,一個月瘦個3-5公斤都有可能。」她笑說其實自己也是美食愛好者,難免要出門和朋友聚餐,這時她的超級大絕招就是「自己絕不點餐」,指派朋友中最瘦、看起來對吃最沒興趣的人去點菜,通常就不會點超過量。 最後一點就是要維持好心情,人稱美魔女的安晨妤透露自己每年身體健康檢查,骨齡和骨密度都是維持在22歲,她認為好心情是讓她保持身體年輕的最佳秘訣,因為擁有一個年輕的心會讓自己的創造力、活動力、機動性都在處在青春的狀態。
漫遊春光.童心飛揚-莒光共融公園:金門縣政府積極布建親子休閒場域提供縣民休閒放電
記者呂蘋恩 / 金門報導 談到孩子最佳的放電場域,第一時間一定會想到公園,不同於過往社區常見的罐頭式遊具,設施簡易且缺乏完善的修繕規劃,導致設施老舊破損有安全疑慮,透過打造一座規劃完善的共融式親子公園,達到全齡設計、安心遊玩的目標,滿足金門縣內兒童重要的遊戲權。 ▲漫遊春光.童心飛揚-莒光共融公園:金門縣政府積極布建親子休閒場域提供縣民休閒放電(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門縣內第一座共融公園為110年5月2日開放啟用的莒光共融公園,公園內遊樂器材設施多元化,有鳥巢鞦韆組、跳跳樂彈跳床、3米高鞦韆組、鱟之家攀爬架、攀爬網、磨石子滑梯、迎風滑梯、旋轉遊具、飛揚溜索、輪椅鞦韆組、沙坑等數十種特色遊具設施,讓孩童皆能樂在其中,盡情放電揮灑汗水,其中長頸鹿的意象更是這座公園的特色,瞭望守護著縣內孩童,金門縣政府積極布建特色共融公園,提供金門縣民一個全齡共好,友善且溫暖的休閒場域處所。 ▲漫遊春光.童心飛揚-莒光共融公園(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自莒光共融公園啟用後,每個周末遊玩的鄉親及兒童絡繹不絕,也不時有親子活動、假日市集在此舉辦,在此遊憩、野餐,享受歡樂的親子時光,歡迎金門鄉親可以多加利用這麼好的場域,帶著家中的小朋友與長輩到莒光共融公園親子同樂。
【疫情解封】居家運動夯度不減!科技讓健身更簡單!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這2年來為了防疫,開始流行在家上班、上課,因此也興起居家運動的潮流。日前疫情趨緩、走向解封,民眾可重拾戶外運動習慣,但居家運動的熱潮依舊不減,原因在於居家運動除了能夠維持身體健康及良好體態,對穩定情緒和促進家人之間的感情也相當有幫助,因此不僅網路上出現許多室內運動的教學影片或文章,例如:居家健身、 瑜珈、減脂操等,也有不少相關的APP與科技產品如雨後春筍冒出。 瑜珈、健身最受熱愛!雕塑身材超有感 現代人生活繁忙,上班族最有感!下班或假日沒有多餘時間或懶得跑健身房、運動中心,這時候居家運動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而說到居家運動最常見的就是瑜珈,只需要準備 瑜珈墊,無論男女老少都能輕鬆上手。瑜珈除了可以加強柔軟度並雕塑身形外,在放鬆肌肉及精神的同時,也有助於緩和情緒,很適合一早起床或睡前進行。 ▲瑜珈有助於緩和情緒。(圖/偉利科技提供) 如果想追求更完美的身材,例如腹肌、 翹臀,除了有氧運動,也可以買健身器材放在家裡增加訓練強度,比較熱門的有跑步機、飛輪車,只要跟著網路上的教學指示,在家也能揮汗運動!有些人擔心家裡空間不夠,則會選擇比較簡易輕便的器材,像是啞鈴、彈力帶、健腹輪等,一樣能夠達到健身減脂的效果。 隨時隨地都能做 結合App運動好簡單 除了看影片跟著運動,現在也出現許多相關的App可搭配使用,如果你是運動新手或是想省錢的小資族,只要利用手機和網路就能在家動動身體!舉例來說,Nike Training Club就包含了重量訓練、有氧、核心運動、柔軟度伸展等運動項目,也提供多種運動計畫給使用者,可以依照自身的習慣及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時長及強度。 另一款Active Arcade則是互動運動App,透過手機前鏡頭偵測玩家的動作,除了在手機使用之外,也可以接到電視螢幕或投影幕上。遊戲分為單人或雙人,玩法非常簡單又多樣,例如:打地鼠、擺出指定動作等,每玩一場皆會顯示分數紀錄及消耗的卡路里,遊玩過程的影片也能存下來分享給他人,不僅能增進與家人和朋友的感情,更能一邊享受一邊消耗熱量。
春雨要來了! 周三起鋒面接近「全台有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公布一周天氣預報,周二(18日)前暖熱,金門、馬祖和中、北部要注意起霧和低雲;周三(19日)開始就有鋒面接近,預計周四(20日)通過,易有雷雨,也要注意有瞬間大雨、雷擊和強風;周五(21日)、周六(22日)雖然降雨會趨緩,但天氣仍不穩定,北、東部及中南部山區偶有降雨,但降雨時空分佈變數仍大,天氣要到周日(23日)才會逐漸轉為穩定,晴到多雲,注意山區午後雷陣雨。 從氣象局彙整出的天氣預報圖卡看到,未來一周天氣分成5個階段,4/17(一)~4/18(二) 各地氣溫暖熱,天氣大多為多雲到晴,南高屏地區須留意高溫,注意熱傷害;花東、恆春則有局部降雨,西半部山區也有午後零星雨。 4/19(三)開始天氣出現變化,鋒面開始接近,受西南風影響,西半部水氣略增,轉有短暫雷雨的天氣,山區也有局部較大雨勢,東半部山區午後有雷雨,但同時東南部也須留意焚風造成的高溫,注意熱傷害。4/20(四)鋒面持續通過,在鋒面接近並通過的過程,易有瞬間大雨、雷擊或強陣風等劇烈天氣,這段時間如安排前往山區、溪河岸邊等活動,務必注意天氣的變化,西半部、東北部易有雷雨,花東有局部雷雨;臺灣沿海地區也有較強陣風,作業船隻請注意。 到了4/21(週五)~4/22(週六),東北季風會稍微增強,鋒面通過以後,轉為東北季風稍增強的型態,迎風面北、東地區有局部雨,但是華南水氣可能仍稍多,中南部山區還是偶有雨,其他地區則雲量多。氣象局說明,華南的水氣如果比預期多,中南部平地不排除天氣更不穩定,降雨的機率就會再高一些。4/23(週日)氣溫回升,天氣轉回晴到多雲,只有山區要注意午後陣雨。 氣象局叮嚀,17、18日馬祖、金門易有霧或低雲;17至18日清晨中部以北也有霧,用路行車多小心,搭機留意航班。另外,雖然這波鋒面通過,可能伴隨較明顯的雨勢,但是要為中南部一次解旱仍有困難,氣象局仍呼籲大家持續珍惜水資源。
保養臉部肌膚須秉持「減法思維」 人氣網紅Ivan以銅板價傳授保養知識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位居亞熱帶的台灣,擁有四季分明、物產豐富的優勢,是令世界各國都相當羨慕的寶島,然而全台各地大多偏潮濕的氣候特性,就對人們的肌膚不是那麼友善了。根據知名保養品牌的問卷調查,超過半數以上的受訪者均有「痘痘粉刺」、「毛孔粗大」、「肌膚缺水、乾燥緊繃」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除了與本身的體質有關之外,氣候環境的影響也脫不了干係。 「保養肌膚不一定要瓶瓶罐罐塗好塗滿,有時候減法思維反而會更好。」在youtube平台擁有53.8萬粉絲的肌膚保養達人Dr. Ivan 6,經常以淺顯易懂的影片傳授正確的保養知識,其中以「減法」概念來做保養的觀念,更是影響深遠。 Ivan老師認為,在購買肌膚保養品或決定保養方式之前,一定要先對自己的肌膚屬性有所了解,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做了一堆保養動作但卻適得其反。那麼,如果沒有時間或資金去專業的診所進行檢測的話,該如何得知自己的肌膚屬性呢?Ivan老師提供了一個在家就可以施行的小妙招。 首先,用適當的洗臉產品把臉洗乾淨,接著就在自己最熟悉的空間等待半個小時,然後觀察臉部肌膚的變化,看看有沒有哪邊明顯出油,或是哪邊特別乾燥,這種肌膚與環境的直球對決,能夠讓人快速釐清肌膚的真實需求。 經過簡單測試,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臉部很容易出油,那麼乳液、乳霜等較為營養滋潤的保養品就應盡量避免,否則油上加油有很大的機率會促成痘痘及粉刺的孳生;相反地,如果覺得乾燥、緊繃,那就可以逐一使用保養品來幫助肌膚恢復到「舒服」的狀態。 保養品有好有壞,如何正確選擇是一門大學問,為了讓更多人懂得如何分辨自己的肌膚屬性,並且學會挑選適合自己的保養品,Ivan老師在拍攝YT影片之餘,近期又與U Go SchooL線上課程平台合作,推出銅板公益課程,分享保養觀念上常見的錯誤迷思,一方面以最實際的方式幫助公益團體。 U Go SchooL是結合學習與創業的線上課程平台,除了課程內容多元、師資陣容強大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入了創業輔導的元素,讓每一次的學習都更有目標。另外,U Go SchooL還帶入了回饋社會的善念,以銅板公益課程的形式讓老師的教學、學生的付費等,都變得更有意義。 除了Ivan老師之外,還有不少各領域的達人都到U Go SchooL上架銅板公益課程共襄盛舉,有興趣的人可以到官網(https://ugocourse.com/)查詢更多資訊。
廈門共祭保生大帝 兩岸同沐神恩 保生慈濟文化節同日啟動、健康兩岸行融合促發展
記者洪肇君/廈門報導 今年(2023)欣逢保生大帝1044年誕辰,廈門市海滄區保生大帝祖廟–青礁慈濟宮於4月16日舉辦誕辰祭典暨保生慈濟文化節開幕式,祭典由青礁慈濟宮副主委顏笛、金門縣長陳福海、國民黨前代理主席林政則3人共同主祭,海內外390名廟宇代表參加,台灣信眾還邀青礁慈濟宮保生大帝神尊蒞台巡境,在大疫過後為信徒祈福保平安。 保生慈濟文化節開幕式則有兩岸文化團體參與,大陸方面與會者除了在地廈門市海滄區信眾,國台辦交流局長黃文濤、全國台聯黨組成員、副會長鄭平也出席參加,共同見證疫情之後的第一場大規模兩岸交流活動。 ▲金門縣長陳福海等3人身著亮黃色長袍,莊嚴祭祀。(圖/洪肇君攝) 台灣宮廟代表來自金門、馬祖、澎湖、高雄、台南,加上香港共23家宮廟代表;大陸本土則有73家宮廟與會。台中元保宮、台南青龍宮等宮廟不只發來賀電,還發起邀請青礁祖廟保生大帝神尊,再次蒞臨台灣繞境祈福。 祭典於16日上午在海滄青礁慈濟祖宮開幕,陳福海等3人身著亮黃色長袍,率海內外三百多名代表,肅立於廟前廣場,斯時鐘鼓齊鳴,依例行獻花獻果禮、頌唸祭文;隨即展開保生慈濟文化節交流活動,在地鄉民與小學生表演各式節目,也有台灣原住民舞團登陸帶來歡欣的歌舞,強調「健康兩岸行 融合促發展」。 ▲活動中有當地小學生的各項表演。(圖/洪肇君攝) ▲台灣原住民舞團歡欣的歌舞。(圖/洪肇君攝) 金門縣長陳福海還帶著金門瓊林保護廟、北門北鎮廟、呂厝拱峰宮、頂埔下保安殿、賢厝泰安宮等5座廟宇主祀的保生大帝神尊,共同前往廈門與會,接受海內外宮廟代表和信眾祭拜,眾神團聚法力無邊。 「我們這回一共來了三百多人,其中一些人已經來過許多次。雖然活動的舉辦地點都相同,但每次踏上這片土地,都能收獲新的驚喜。」陳福海說,保生慈濟文化是兩岸同胞凝聚親情、深化認同、守望相助的重要文化資源。在金門也有保生大帝,希望兩岸民間能有在宗教、旅遊、文化等方面有更多互動,期盼更多大陸同胞到金門參加交流活動。 ▲各界貴賓蒞臨參與保生慈濟文化節,希望兩岸健康的交流活動不斷。(圖/洪肇君攝) 顏笛則強調,「在這個平台上,兩岸在共同推廣、延續保生慈濟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激發新思路,拓寬新內涵,推進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 今年保生慈濟文化節還有兩岸民俗文化傳承、中醫青草藥學術研討、青少年互動交流等系列主題活動。23日,首屆閩台青草藥文化學術研討會活動將在海滄舉辦,兩岸中草藥專家學者從閩台青草藥歷史淵源、民間智慧、養生理念、現代化應用等課題,共同交流探討。 ▲本次活動台灣宮廟代表有300多人前往與會,規模陣仗浩大。(圖/洪肇君攝) 首家台資三甲醫院—廈門長庚醫院,5月則會舉辦兩岸中醫文化交流,促進兩岸中醫藥事業融合發展。 此外,本月21-23日,海峽兩岸(廈門海滄)節氣文化傳承發展交流活動將拉開帷幕。展示二十四節氣閩台民俗,二十四節氣保護聯盟年會、發佈前三屆二十四節氣文化作品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啟動第四屆二十四節氣文化作品設計大賽、設立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二十四節氣研學基地可行性專題研討等活動接連登場。
第23屆環花東自行車賽會盛大展開 徐榛蔚率縣府193鐵騎隊參與陪騎
生活中心/花蓮報導 全台車友最矚目的「2023環花東自行車系列」賽會活動昨(15)日於花蓮盛大展開,花蓮縣長徐榛蔚率領縣府局處首長組成的193鐵騎隊參與陪騎,與15國共2500位車友一同享受馳騁在花東山海相伴的騎乘之旅。 由教育部體育署、花蓮縣政府指導,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與花蓮縣體育會主辦花蓮及台東自由車委員會共同主辦「環花東自行車系列」會活動,擁有23年歷史並具國際知名度,今年共有來自香港、新加坡、美國、日本、加拿大、波蘭、馬來西亞、菲律實、中國、英國、德國、瑞士、法國及波利尼西亞及臺灣等15個國家地區,近2500位自行車愛好者參與。今日賽事記者會到場貴賓包含代表立委傅崐萁出席的立委服務處主任邱惠敏、花蓮縣議員吳東昇、林則葹以及縣府局處首長等人到場。 花蓮縣長徐榛蔚致詞提到,今天與15國2500位車友一起迎來第23屆環花東自行車賽,感謝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一直以來支持著這項運動在台灣發展,也因著賽事的舉辦,花蓮縣政府也成立了「193鐵騎隊」,與大家一同馳騁在美麗的山海間,相信兩天環花東的賽事,沿途的美景一定會讓車友們留下美好回憶。 首先,由花蓮縣長徐榛蔚、吳東昇、林則葹、立委傅崐萁出席的立委服務處主任邱惠敏與貴賓等人,共同在台上先為前來參賽選手鳴槍出發。接著,徐縣長率領成立的縣府「193鐵騎隊」與國際選手同騎,成員包含縣府秘書李裕仁、財政處長劉台文、政風處長葉清燊、觀光處長張志翔、衛生局長朱家祥、警察局長呂世明、原民處代理處長督固•撒耘、建設處長鄧子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張福檳、客家處長潘乾鑑等人,共襄盛舉。 徐縣長等一行人自起點出發,經193線海岸路、台11線花蓮大橋後,接續沿著化仁海堤、南濱公園再至北濱公園,全程來回12公里,為這次國際賽增添新亮點,與促進推動國際健康運動城市發展的努力。徐縣長也邀請鄉親,即使環花東自行車賽結束後,仍可帶著家人朋友沿著這個路線,欣賞花蓮的沿途風光。 2023環花東自行車賽共分兩站,首站於4月15日由花蓮出發,沿花東海岸公路台11線到臺東都歷,距離130公里;翌日第二站由臺東出發,騎行花東縱谷公路、玉長公路接花東海岸公路到花蓮,距離長達178公里。兩日挑戰有11小時的騎乘時間限制;以自我挑戰完成為目的的環花東365挑戰組,今年更有多達250個來自全國的俱樂部或團體報名總人數2000多位。 今年的環花東有一位非常特別的來賓:聯合國6月3日「世界自行車日」發起人、來自波蘭的Leszek Sibilski先生也參與環花東;現年65歲的這位社會學家教授,年輕時曾是波蘭的青少年自行國家冠軍選手,這次也將親自騎車欣賞台9及台11的美麗風光,並見證這項臺灣自行車休閒運動與觀光發展的最佳代表自行車賽會活動。 首屆「環花東自行車賽系列」是在2001年4月21日「世界地球日」創辦,初衷是推廣愛護環境觀念和自我挑戰的運動精神,所以歷年來環花東活動都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後舉行,以其高強度和高挑戰性質,「參加是勇者、完成是英雄」成為所有車友耳熟能詳的環花東精神標語,三合一系列形式的自行車活動規劃,兼具推廣性與專業度,23年來也因為與許多車隊俱樂部及個人車友單車生涯共同成長,至今成為自行車愛好者最具指標性的賽會活動。
屏東鳳梨飄香台北希望廣場 知名主廚鳳梨特色料理秀 超吸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屏東鳳梨正得時,屏東縣政府及屏東縣農會今明兩天特地在台北希望廣場辦理鳳梨暨農產品展售行銷活動,特別在主舞台進行屏東鳳梨特色料理教學秀,示範在家就能做出的頂級美味,詹智雄主廚與屏東青年鳳梨農民陳詩佩聯手料理鳳梨蛋炒飯及鳳梨蝦球,主廚豪邁加入大量屏東在地鳳梨果丁,吸睛又飄香,民眾參與踴躍且反應熱烈,而今天特地加碼推出選購屏東週產品滿五百即可兌換產銷履歷鳳梨一顆的兌換活動亦是兌換人潮熱絡! 屏東縣政府表示,鳳梨為本縣重要果品,鳳梨種植面積約3,632公頃,年產量超過12萬公噸,產量占全台之冠,果肉細緻且香甜,鮮食及搭配料理皆適宜,此次更集結屏東縣在地農漁產品如蓮霧、芒果、香蕉、洋蔥、檸檬等,不僅為送禮首選亦是家庭料理最佳食材。 今天雖然下著雨,但逛廣場的都會區婆婆媽媽人潮依舊不斷;此次屏東週主打得時的屏東金鑽鳳梨,鼓勵大家吃當令,買當令,不僅如此,更集結具有生產追溯、產銷履歷、有機驗證等優秀農業生產者,及特色農漁產品如可可、生鮮當歸、泰國蝦等共同北上行銷。更帶來當令的恆春洋蔥,民眾買氣強強滾。 活動期間舉行鳳梨鮮果買一送一活動,購買人數絡繹不絕,今日則加碼於活動現場屏東週攤位消費滿$500以上者,可兌換產銷履歷鳳梨一顆,於今日下午一點半即兌換完畢。現場亦有使用屏東在地農產品的金鑽小棧販售鳳梨吐司及鬆餅等特色西點。屏東縣政府與屏東縣農會陸續推陳出新展開異業合作,未來也將推出特色新穎的推廣活動,歡迎民眾今明兩天前來台北希望廣場選購優質美味的農產品及加工品自用送禮兩相宜。
嘉義縣社區規劃師營造點成果展 東石塭仔社區開心慶祝
記者楊青琪/嘉義報導 嘉義縣東石鄉塭仔社區16日舉辦「棧寮成果展暨老樹百年慶祝及母親節活動」,活動內容精彩多元,除了111年度社區規劃師施作點的落成立旗儀式,還有社區長輩的弄獅車鼓陣、營火同樂、百年老樹紀念日、母親節活動等,吸引大批社區民眾參與。 塭仔社區富有人文與文化歷史,許多人文歷史都只有透過口耳相傳,至今很多特有歷史文化都已失傳。近年社區經史料調查後發現早在清朝年代,朴子溪支流流經塭仔,而碼頭棧寮正址就位在社區廚房後的水塘;棧寮早期作為水上運輸出入要道以及貨務人員運輸的進出口,也作為中途的休憩站,又因近年社區福利推動長照政策成效大增,導致能使用空間不足,剛好大鼎灶旁的荒地可以進一步規劃,於是著手改善環境衛生避免登革熱,也讓社區長輩有乘涼活動的空間。 棧寮的緣起除了文史資料的採集及空間需求外,更是過去施作點-塭仔青春美夢(社區廚房)與大鼎灶兩者理想的延續,在營造前二期時,社區除了希望能解決廚房問題外,更能透過公共廚房與空間的營造,凝聚社區居民的感情,讓旅外的遊子在回到故鄉時有地方放鬆、下廚的休憩場所。因此,在完成大鼎灶後社區便開始規劃籌備,建置廁所與沖水設備,逐漸完善周邊設施,最後在今年度的施作申請中,提出希望將後方雜草叢生的荒地進行整理擴大使用範圍,並結合古早棧寮的文化,營造親水平台與休憩廣場。 ▲東石鄉塭仔社區舉行社區規劃師施作點落成立旗儀式。(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綜合規劃處指出,施作上由社規師與地主兼返鄉中壯年共同規劃,並號召社區長輩、返鄉遊子共同參與,以棧寮為主題,設計水塘邊的親水平台,透過簡約的設計與大地色系的使用作為主要視覺,從正中心的營火向外擴張的大圓,象徵村民的團結與凝聚,施作中也聚集了社區居民共同協作,包括步道及同心圓舖面的鋪設,以及棧寮平台的施作。 綜規處長郭凱迪說,從社區廚房、大鼎灶再到本次的棧寮,將數年累積的營造點逐步串起,一起成就塭仔的青春美夢,這便是社規師計畫中地方參與及地方整合的重要實踐,且過程中塭仔社區的動能及跨世代的參與令人十分動容,也充分展現社區凝聚力與對出外遊子的關懷,感謝所有社區夥伴參與,也期許社區能夠持續發光發熱。 縣長翁章梁指出,透過此次棧寮成果展暨老樹百年慶祝及母親節活動,除了展現對百年老樹與對母親的敬意,也展現地方居民凝聚力和創意,後續期望這一場地能成為社區舉辦活動、營火晚會的主要場所,多活絡社區居民的情感連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