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大學繁星推薦入學 花蓮女中表現亮眼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112年大學繁星推薦入學今(21)日放榜,國立花蓮女中成績耀眼,59人榮登金榜,其中一口氣摘下了國立大學27個名額,包含3位錄取國立臺灣大學,錄取通過總數63人,是去年的135 %。 ▲花蓮女中參加大學繁星推薦入學的錄取學生與教務主任王宜誠(右)歡喜合影。(圖/花蓮女中提供) 花蓮女中指出,今年繁星推薦,有3位同學錄取國立臺灣大學,分別是陳卉庭外國語文學系、張靖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蔡宛蓁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另外還有2位錄取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及動力機械工程學系、1位錄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3位錄取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數學系以及交通管理科學系、2位錄取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及外交系、1位錄取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2位錄取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及法律學系法學組、1位錄取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1位錄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2位錄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創作組。 今年參加繁星推薦的美術班學生表現優異,上榜率達9成。美術班畢業美展將在3月28日開幕,展覽中將呈現3年來美術班同學的心血結晶,也歡迎民眾前來參觀。 校長詹滿福肯定繁星上榜同學三年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並期待參與申請入學及分科測驗的同學都能進入理想的大學科系就讀。他相當感謝高三導師的努力和付出,讓高三學子們都能有如此亮眼的升學成果。
花蓮高中繁星推薦創新猷 64顆星星耀閃宜花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112大學繁星推薦今(21)日放榜,國立花蓮高中成績亮眼,再創歷史新猷,締造64顆閃亮星星,67%(43人)為國立大學暨醫藥學系,其中86%(37人)是台清交成政、中字輩、師字輩等頂尖指標性國立大學暨醫藥學系。國立暨醫藥學系錄取率一舉超越67%,連續第11年突破60%,是宜花東之冠,實為花蓮之光。 ▲花中今年繁星推薦通過醫學系與牙醫系篩選6人,接受校長楊鵬耀祝福。(圖/花蓮高中提供) 至今花蓮高中已締造75位準大學生,國立暨醫藥學系54人,比例高達72%,若連同日前國際奧林匹亞保送及特殊選才、獨立招生等管道錄取國立11人,截至目前,花中75位準大學生中,國立暨醫藥學系高達54人。 花中今年繁星推薦通過醫學系與牙醫系篩選6人,歷年最多,分別是,王道一陽明交大醫學系、黃俐諺北醫醫學系、張詠淳高醫牙學系、黃俊諺長庚醫學系、吳晨鼎中國醫牙醫系與顏向霆輔大醫學系。此外,尚有3人參加醫事養成管道、2人參加國防大學獨招管道、2人參加分發入學管道,今年合計有13位學生想就讀醫科,一切順利預計可錄取10人以上,將突破花中近年來錄取醫科為5至8人的新高紀錄。 花中今年繁星推薦,最特別之處就是有10人放棄推薦,,希望透過申請入學管道直攻台大,這是因花中今年大學學測有45位同學達四科頂標(50級分)以上的優異成績,有機會進讀台大,花中已錄取台大7人,而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管道有機會再錄取台大8-13人,可望同時突破花中錄取台大的歷史新紀錄。 校長楊鵬耀表示,花中今年的學測成績優異,國立大學暨醫藥學系錄取率高達72%,連續第11年超過60%,這得特別感謝花中團隊用心輔導。花中在多元升學管道第一、二階段特殊選才與繁星推薦,已締造優異成績,並持續在第三、四階段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做好完整規劃,以期環環相扣、步步到位,全力輔導學生錄取心中最佳學校與科系,一圓孩子求學夢。
立霧溪揚塵緊急防護演練 環保局強化機關與民眾應變能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東北季風盛行,花蓮縣民常為風飛沙所苦,花蓮縣環保局為降低揚塵帶來的負面衝擊,今(21)日在立霧溪旁的秀林鄉富世村槌球場舉辦「河川揚塵緊急應變防護演練」,讓有關單位均能熟悉各項應變措施,也強化民眾居家生活品質與身心健康。 ▲參與防護演練人員,個個動作逼真。(圖/環保局提供)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乾旱季節,花蓮縣內各河川主支流匯流處或出海口附近常出現裸露高灘地,且適逢東北季風盛行,易造成風飛沙,影響民眾居家生活品質、健康及交通安全。為降低揚塵對民眾造成的影響,環保局每年都會辦理一場次「河川揚塵緊急應變防護演練」,並建立彼此間的默契,且能在第一時間執行應變作業。 ▲演練過程模擬河川揚塵發生後,環保局第一時間通知人員前往現場巡查確認。(圖/環保局提供)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非常重視此次活動,特別派員指導,連同各級民意代表與民眾計百餘人到場觀摩。參與演練單位包括,花蓮縣政府建設處、民政處、教育處、消防局、衛生局、花蓮縣新城警分局、秀林鄉公所、衛生所、富世村辦公室、富世國小、亞泥公司花蓮廠等數十個。環保局為有效整合有限資源,同時集結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灑水車及資源回收車等各種車輛機具加入演練,讓演練過程更加逼真。 ▲河川揚塵發生後,花蓮縣環保局集結各種車輛應變。(圖/環保局提供) 演練過程模擬河川揚塵發生後,環保局第一時間通知人員前往現場巡查確認,再派遣環保局及民政處灑水車,前往鄰近街道及河床協助洗掃,降低揚塵影響;花蓮縣新城警分局馬上出動警車廣播,並於交通要道路口設置管制點,提醒來往的人車注意行車安全;接著,通知鄰近村長廣播,請民眾緊閉窗戶、盡量避免外出;教育處通報影響區內各國中、小學及幼兒園,於揚塵警報發布後,減少課外活動;秀林鄉衛生所調派醫護人員,前往立霧溪成立簡易醫護站等。每位參演單位人員都得熟悉個自應負的責任。 ▲河川揚塵發生後,花蓮縣環保局成立應變指揮中心。 (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縣長徐榛蔚長期推廣花園城市,環境美化,並責成環保局針對花蓮溪、立霧溪與秀姑巒溪易揚塵河段,已建置懸浮微粒PM10自動監測系統與顯示看板,讓周邊居民能及時掌握揚塵濃度變化,藉以能提早作好防護工作。同時,已完成三條河川之(CCTV)即時監視系統,隨時監控河川揚塵狀況,一旦發生揚塵立即啟動灑水系統,同時,會有河川揚塵預報作業,若出現有發生揚塵之虞的紅、黃燈,立即於群組通知各機關防制揚塵,當日洗掃街道;必要時透過電視媒體以跑馬燈方式,通知民眾做好健康防護,透過演練讓相關單位熟悉在河川揚塵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一旦發生揚塵即可到位採取必要措施,把揚塵傷害降至最低,以確保空氣品質與居民生活健康安全。
設計導入城市治理 嘉義市榮獲美國MUSE Creative Awards金獎肯定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嘉義市以「城市品牌主視覺動畫」榮獲2022年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s)影片金獎肯定,21日由智慧科技處於市務會議將獎座轉呈予嘉義市長黃敏惠,與市民共享榮耀。 智慧科技處表示,繆思獎(MUSE Awards)創立於2015年,由美國國際獎項協會發起,分為繆思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s)、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s)、繆思酒店獎(MUSE Hotel Awards)、繆思攝影獎(MUSE Photography Awards)四類,為國際間最具指標、影響力之一的獎項。針對各設計領域人士設有專業競獎項目,如平面設計、影視動畫、建築、工業設計等,每年皆有眾多參賽者爭相角逐,最終僅具頂尖美感與概念的作品才有機會獲獎。 ▲嘉義市以「城市品牌主視覺動畫」榮獲2022年繆思創意獎影片金獎。(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政府以「城市品牌主視覺動畫」從全球眾多的創意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22年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s)影片項目之金獎肯定,影片以城市品牌識別的外型、應用及語意作為動畫的整體架構,隨著各種識別的應用圖形,巧妙轉變為一連串的圖形延伸,透過緊湊的轉場與鏡頭變化串聯在一起,最後再以識別中的造型讀音帶出不同語彙的想像,是愛(I)嘉(+)也是嘉(+)義(1),在兩字的語意切換中,轉出隱藏其中的「C」,C不但代表嘉義市(Chiayi City),也隨著「C」單字的轉換,象徵各種想像蘊藏在這座「小城市」中,將不斷變動為「大創新」。 城市品牌不但是梳理城市歷史,更是展現城市多元特質,將設計導入城市治理,進而讓全世界看見嘉義市。城市品牌自發布以來,嘉市體榮獲金點設計獎金點設計標章、品牌形象規劃設計榮獲Taiwan Design Best 100 年度設計獎、主視覺動畫則榮獲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s)金獎,備受各界肯定。
清明連假何處去 嘉縣首屆親子藝術節等您來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2023首屆嘉義親子藝術節,將於4月1~5日及4月8~9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舉行,以萬花筒為概念,結合數位科技互動,帶來音樂、戲創、馬戲、偶戲等多元演出,還準備豐富有趣的工作坊讓親子們體驗,共同歡度好時光。 2023嘉義親子藝術節21日舉行宣傳記者會,縣長翁章梁表示,親子藝術節是第一次舉行,活動將在清明連續假期登場,邀請全台各地的優秀表演藝術團體演出,讓鄉親可以就近欣賞表演,還將數位科技藝術引進嘉義縣,為孩子們提供嶄新藝術體驗,除了可以欣賞表演,現場還有豐富的市集,小朋友可以盡情在園區玩耍放電,家長如果不知道假期要帶小朋友去哪裡,親子藝術節會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 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說,藝術節以萬花筒為主軸,邀請知名劇團進行戶外演出,有包含結合魁儡高蹺的「身聲劇場」、廣受歡迎「如果兒童劇團」、「momo家族親子唱跳」、「禾作社劇團」環境劇場與街頭藝人表演秀。另外在演藝廳及實驗劇場有沈浸式體驗的數位科技互動劇場「移動故事屋」、親子古典歌劇「謎思星球劇團」、以及日本來臺演出寓言故事的「日本飛行船劇團」、當天還有許多工作坊開放親子體驗,歡迎大朋友與小朋友一起來玩。 ▲嘉縣首屆親子藝術節揭開序幕,將於清明連假登場。(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文觀局指出,活動有各式工作坊以及主題展覽,分別有「謎思星球劇團」的氣球工作坊、「囝仔人」的繪本說故事、「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的傳統木偶工作坊,另外位於朴子的梅嶺美術館也有「胡達華×賴銘傳」的童趣藝術展覽。本次藝術節共有62場演出、22場工作坊、2檔展覽及4天的親子市集,邀請親子在連假期間一起來體驗豐富活動。 藝術節期間在現場舉辦兒童節贈禮活動,民眾到現場拍照後上傳臉書打卡,就送可愛造型鉛筆,活動詳情,請上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官網或Facebook搜尋「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查詢。
清明祭祀重誠心 減燒減金減碳排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清明節將至,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積極推動紙錢集中焚燒服務,民眾可利用電話預約或線上預約方式申辦,為讓清明節「紙錢集中焚燒」更有感,環保局最近與吉安鄉勝安宮合辦「紙錢收運專車」淨車儀式,祈求紙錢收運過程,人車平安順遂。 ▲花蓮縣紙錢收運專車收運情形。(圖/環保局提供) 因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縣長徐榛蔚積極響應聯合國17項SDGs永續發展指標,推行相關減碳排政策宣導,每年清明節期間是大型廟會活動及掃墓祭祖焚燒紙錢極盛期,環保局推動全年度「集中焚燒」常態化以來,近年起,除了清明與中元節期間,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加收全縣金銀紙錢收運集中焚燒服務,民眾可利用「電話預約」及「線上預約」等方式申請紙錢收運貼心服務。 ▲花蓮縣慈雲山法華寺有提供紙錢集中燒的集中箱。 (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隨著民眾環保與健康意識提升,環保局持續不斷的多元宣導『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網路普渡』、『大面額紙錢』等方式,逐步改變鄉親祭祀方式,花蓮縣同時結合公益團體與7-11、全家、OK、萊爾富四大便利商店合作,透過超商事務機平台系統,共同推動「以功代金」以善款方式捐錢,「減買紙錢做愛心,響應環保應安心」,既能做公益又能為維護花蓮好空氣,盡一份心力。 ▲吉安鄉勝安宮舉行「紙錢收運專車」淨車儀式。 (圖/環保局提供) 花蓮縣推動紙錢集中焚燒政策,配合收運單位自110年度的142單位增加至111年度的172單位;因此,111年的紙錢集中量較110年增加了10.1%的收運量,共計削減一氧化碳達19.04公噸、PM2.5削減量達1.49公噸。111年超商「以功代金」共計6萬6,502元,今年也期望鄉親共同響應環保、轉換傳統燒金習慣,減少空氣污染排放,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環保局強調,為了便利鄉親響應紙錢集中燒政策,已於統冠、199百貨、家樂福、愛買、社區及寺廟宣導配合紙錢集中收運,並提供紙錢預約載運服務全年無休,花蓮縣民只需於平日上班時段撥打專線電話03-8246850預約收運時間及地點,環保局就會指派專人前往收運。
雲林縣優秀青年表揚 縣府將打造友善青年環境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329青年節前夕,雲林縣政府與救國團雲林縣團委會21日共同舉辦112年優秀青年表揚活動,共計76位優秀青年獲獎。縣長張麗善表示,青年是國家發展與進步的動力,對人口高齡化的雲林來說更是一股重要的能量,建構雲林成為友善青年的縣市,增加青年人口留鄉及返鄉,是縣政努力的重點與目標。 張麗善在典禮前接見社會優秀青年,傾聽優秀青年們的聲音。她說,在座優秀青年很多都是公部門的好夥伴,像是轄內警消單位的警察同仁、任職學校的教育人員、傾聽民意的民意代表、里長,還有各級學校的同學們,感謝各位共同在雲林奮鬥努力,讓這裡加倍充滿青春希望。 ▲優秀青年也是混障綜藝團表演者吳博強演唱,為頒獎典禮開場。(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張麗善表示,縣府於落實青年公共參與、青年培力上不遺餘力,110年成立第1屆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歷經5次會議共商討36項青年提案,透過瞭解青年需求,經過共識納入縣政推動參考。第2屆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預計於112年年中招募,屆時歡迎雲林縣各界青年屆時踴躍參與遴選,與縣府交流青春建言,一起打造幸福雲林。 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長張世忠表示,青年對人口高齡化的雲林縣來說,是相當珍貴的進步能量,因此在協助青年上,縣府持續加強青年支持方案、培力學習活動。像是在大家最關心的青年創業補助金部分,111年度計有11位青年創業提案獲審核通過,總補助金額近新臺幣400萬元。今年修訂青年創業補助金相關規定,將申請年齡放寬至40歲,專業資格亦採多元方式審認,也持續辦理創業知能課程,當青年朋友最大的後盾,有興趣者歡迎與業務單位洽談詳細資訊。
宜蘭傳藝推好康 4/1-5十二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園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推出兒童節活動「小狀元大富翁」,4/1~4/5期間十二歲(含)以下兒童可免費入園,除了體驗「禮、樂、射、御、書、數」君子六藝、挑戰真人實境闖關遊戲,還有駐園大戲《怪盜.神判.綠珍珠》、主題劇場《桃花過渡》、接班人好戲台的精彩演出,以及超古錐市集「毛毛的藝想世界」!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六藝分別代表禮節、音樂、射箭、駕馭、書法及算術,古時學者認為「六藝」作為教育的基礎,可利於培養有真本領的全才,今年特別將「小狀元 大富翁」融入六藝的概念,除了穿梭各點挑戰六項技藝,認識古代儒生必備技能,完成六關後除了可兌換小禮物,留下挑戰認證,民眾還能至園區粉專留言分享活動照片,就有機會抽中「煙波花時間-宜蘭傳藝」豪華家庭房住宿券,再次共享獨一無二的春遊好時光。 4/1登場的新劇「桃花過渡」以傳統民間戲曲和民謠桃花過渡為主軸,透過父女之情的故事內容,以「龜蛇把海口、黃金萬萬斗」、「聚寶緣圓」等段落,隱喻上天賜予宜蘭好山好水的地景樣貌,匯聚著冷泉、溫泉等自然景觀資源,是一塊美麗又樸實的桃源寶地,讓遊客再次感受宜蘭之美;特別的是,演出結合鼓或手碟、銅鑼等器樂演奏,以及優美的肢體舞蹈、歌仔戲唸唱之元素,呈現既傳統又現代的表演型式。 詳情可至宜蘭傳藝園區官網 http://www.px-sunmake.org.tw/index/ 或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unmakecultures 查詢
培育「小社區大記者」 東華附小幼兒園有板有眼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東華附小幼兒園推出「小社區大記者」系列活動,蜜蜂班一群幼童今(21)日參訪花東第一家無包裝裸商店~「有幸芽田」,一大堆「為什麼」的問題,嗨翻現場,也為落實環保教育與生活教育,下了美好的註腳。 ▲東華附小幼兒園小朋友由林芳瑜老師(中)等人整隊,參訪「有幸芽田」環保商店。(圖/范振和攝) 東華附小幼兒園這個學期主題是「小社區大記者」,由孩子們扮演記者的角色,期盼培育新聞眼、新聞鼻,陸續採訪了 7-11、縣警局、有幸芽田,緊接著將安排 4月11日前進地方法院,最後在5月 9日進行主題分享,孩子們到每站採訪、提問後,會以記者身分分組報導所見所聞,和同學砥礪分享。 ▲花蓮市「有幸芽田」店長陳思蓓(右)向小朋友耐心解說各種產品。(圖/范振和攝) 今天目的地是園方附近的「有幸芽田」,去年11月11日啓用,這是全台少見的無包裝裸商店,店長陳思蓓期盼提供大家一個無塑消費體驗場域,從你我開始,為環境盡一分心力,她認為,環保觀念從小扎根,影響養成教育至鉅,當她看到這群天真活潑的小朋友,歡喜心油然而生。 ▲花蓮市「有幸芽田」店長陳思蓓擁有花蓮縣最多的異國香料。(圖/范振和攝) 小朋友一一體驗物樂趣,也提問許多問題:「為什麼要用玻璃罐?」「為什麼門面是綠色的?」「為什麼要賣胡椒粉?」「為什麼要用夾子?」園主任李靜琪偕同老師林芳瑜、黃珠娟與家長志工帶著一群滿腦子「為什麼」的蜜蜂班幼童,上了一堂深具意義的環保與生活教育戶外課程。 ▲小朋友紛紛舉手向花蓮市「有幸芽田」店長陳思蓓(左)提問各種問題。(圖/范振和攝) 陳思蓓忙著回應小朋友的提問,也細心解說,顧客一進門,店方會協助為空罐子秤重、填裝商品、再秤重結帳,完成綠色消費行動。如果臨時忘帶容器,店方也會提供「空瓶循環站」的瓶瓶罐罐免費使用,因而她很歡迎大家把用不到的瓶罐拿出來再循環利用。 ▲東華附小幼兒園主任李靜琪拿出「尋寶圖」,請小朋友找出要購買的食品。(圖/范振和攝) 綠色外觀、鐵木素雅內裝的「有幸芽田」,販售香料、五穀雜糧、果乾、天然清潔劑與餐盤等五大類。就以香料類而言,號稱「香料王國」的商店,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香料,包括德國、義大利、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數十種,黑、白胡椒粉、辣椒粉、印度咖哩粉、日本肉桂粉、中國新疆孜然等,應有盡有。小朋友邊聞邊猜,興致高昂。 ▲東華附小幼兒園老師黃珠娟(右後)教導小朋友算數與購物禮節。(圖/范振和攝) 林芳瑜老師負責沿途說明經過的各種商店與產業功能,也在「有幸芽田」前列隊進行「勤前教育」,告誡小朋友進店不要追逐嬉戲,亂碰瓶瓶瓶瓶罐罐,以免打破器皿受傷了;黃珠娟老師則指導小朋友先後拿著開心果、芒果乾、雪霖橄欖等,分別置放玻璃盒中,請店員大姊姊秤重,順便教導小朋友算數與購物禮節。 ▲東華附小幼兒園幼童分組順利完成購物作為,快樂合影。(圖/范振和攝) 至於園主任李靜琪則拿著「尋寶圖」,要小朋友「按圖索驥」,找到欲購買的零嘴或食物,再依序完成購買動作。她強調,大家一起購買愛吃的零嘴,一起帶回園裡分享,小朋友的快樂與滿足,全寫在臉上。 ▲東華附小幼兒園幼童紛紛向陳思蓓擊掌道謝。(圖/范振和攝)
展現年輕活力 羅東鎮公所舉辦青年節系列活動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慶祝青年節,羅東鎮公所與東鎮代表會舉辦系列活動,3/26在羅東中山公園前廣場,舉辦「112年羅東鎮329青年節慶祝活動」及表揚優秀青年,「三對三籃球鬥牛比賽」,5/1~6/9接受報名,7/9在東光國中體育館舉辦,各組別名額至額滿截止。 羅東鎮公所表示,今年活動主題為「羅東風華、青年出發」,邀請縣內各高中職學校社團與宜蘭在地打擊樂團展現年輕人的青春活力,同時舉行「成年禮」儀式;系列活動-「三對三籃球鬥牛比賽」,分為國中男女組、高中男女組及社會男女組,凡報名者即送運動襪乙雙。比賽獎勵分別為國、高中組冠軍各新台幣三千元、亞軍新台幣二千元,社會組冠軍新台幣五千元、亞軍新台幣三千元。 鎮公所指出,除了舉辦相關活動,公所也積極推展羅東鎮青年的文藝創作,其中「成功國小日式校長宿舍」透過地方青創團體的巧思,型塑出羅東新形象;另外,「羅東樟仔文化園區」將逐步轉型為地方青年創育基地,啓動年青人創新的道路,提供青年關心在地文化、參與公所公共事務相關活動,提供自我成長的機會,增進未來潛能發展的舞台。 三對三籃球鬥牛比賽網路報名: https://forms.gle/N3T2pCXXahXBvezw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