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2023夏戀礁溪 礁心一夏」重磅登場 嗨翻溫泉商圈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暑期的宜蘭真是精彩連連,除了國際童玩藝術節、羅東藝穗節、蘇澳冷泉嘉年華之外,「2023夏戀礁溪 礁心一夏」也於22日晚上重磅登場,迷你熱氣球光雕音樂秀、民俗舞蹈、撼動鼓樂,以及高空馬戲等國際級的高水準演出,引來上萬民眾爭相觀賞,熱鬧極了! 礁溪溫泉已連續2年獲得全國「十泉十美」及「最佳新創獎」金獎殊榮,礁溪商圈更是國人的旅宿重鎮。鄉長張永德表示,鄉公所曾經舉辦兩屆熱氣球活動,頗受好評,今年特別移師到礁溪國小舉行,不僅保留往年活動的精華內容,並以「迷你熱氣球光雕秀、國際空中劇院、撼動天際鼓樂、東方民俗舞蹈」4大主軸,擴大推出「2023夏戀礁溪 礁心一夏」旗艦型盛會,希望提升「溫泉勝地、接軌國際」的文化藝術氣息,以及帶動旅遊風潮。 ▲「2023夏戀礁溪 礁心一夏」重磅登場,精彩連連。(圖∕礁溪鄉公所提供) 活動一開始,8顆直徑5至6公尺的超萌迷你熱氣球隨著音樂節奏緩緩升空,在七彩絢爛的光束與光影投射下,上演精彩的光雕音樂秀;來自台南的「東方藝術團」,融合現代西方劇場與舞蹈藝術精華接續登場,這支成立於1996年的團隊,經常出現在全台重要慶典及文化活動中,更多次受邀前往國外演出。 由日本和太鼓奏者-古立ケンジ指導的「和太鼓奏流TAIWAN」,也帶來震撼力十足的太鼓曲樂,咚咚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磅礡。 曾在世界各大國際藝術節、博覽會等重大活動,以及奧運、世界盃足球賽擔綱演出的「西班牙空中劇院」,特別帶來壓軸大戲,團員們在40米高空舞動肢體,變換隊型,以緊張刺激的空中馬戲與觀眾互動,引人進入表演藝術的奇幻旅程,全場演出45分鐘,讓人驚嘆連連,將整場活動帶向最高潮。 活動現場萬頭鑽動,人聲鼎沸,展現出「溫泉勝地、接軌國際」的氣勢!除了鄉長張永德、鄉民代表會主席游見璋率同主辦團隊歡迎民眾的熱情參與外,縣長林姿妙、宜蘭縣觀光協會理事長王文新等人,也都到場共襄盛舉。 張永徳期許藉由活動,讓礁溪邁向國際藝文及旅遊城鄉,感謝全國遊客在盛夏季節裡前來欣賞精彩表演、暢遊步道、品嘗美食,度過愉快的假期。
RUN THE CITY – EXCUSES MEAN NOTHING 2023臺北馬拉松報名正式啟動 跑動臺北 沒有藉口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2023臺北馬拉松」將於12月17日在臺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正式開跑,馬拉松組自即7/20日下午4時起開放登記抽籤、半程馬拉松組則是在馬拉松組報名截止後,於8月15日下午2時開放報名,並採先搶先贏報名方式,非以抽籤方式。而成績達標保障名額跑者已前於7月7日開放上傳成績證明及報名登記。 今(112)年首度引進國外盛行的早餐跑,將於正式賽前一日(12月16日)舉行,歡迎市民朋友跑者帶著家人與孩子一同參與3公里「親子跑」,一同參與「臺北馬拉松」;另正式賽主辦單位將邀請完賽成績水平接近國內菁英選手成績的國際好手來臺參賽,期望能帶領國內菁英選手突破國內高掛近30年的馬拉松紀錄;且首次與頂級贊助商合作辦理訓練營,幫助跑者順利完成,突破佳績,鼓勵廣大的市民朋友勇於參賽,挑戰自我,「RUN THE CITY – EXECUSES MEAN NOTHING」,期盼跑友一起來「跑動臺北,沒有藉口」。 打破框架首度舉辦早餐跑 無痛體驗馬拉松大賽氛圍 跑動臺北 沒有藉口 「臺北馬拉松」為專業賽事,因此大會僅提供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兩個組別。為增加賽事的豐富度,同時參考國外大型馬拉松,「2023臺北馬拉松」打破原有賽事框架,在正式賽前一天首度舉辦「歡樂早餐跑」3公里賽事。 一場馬拉松要跑42.195公里、半程馬拉松也要跑21.0975公里,距離太長怕跑不完所以遲遲不敢報名參加?想帶著孩子一同體驗國際級馬拉松賽是嗎?國內唯一獲得世界田徑總會(WA)「菁英標籤認證」的市區馬拉松—首次增辦3公里歡樂早餐跑,將是您最佳選擇。 「臺北馬拉松」早餐跑3公里的短距離組別期望能讓無法跑完長距離的初階跑者能一同體驗「臺北馬拉松」的氛圍;主辦單位也希望能讓市民朋友帶著家人、小孩一起來場親子跑,除了增進親子關係,也可以培養小孩跑步運動的習慣,共同參與「臺北馬拉松」這場臺北市的盛會。 「歡樂早餐跑」限時40分鐘完成,將於12月16日上午7時起跑,起終點同為臺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折返點是仁愛圓環。正式開放網路報名時間為8月16日上午10時,採先搶先贏報名方式,額滿即報名截止。 臺北馬拉松官方訓練營 AR教練團帶你訓練 沒有藉口 再不參賽 「臺北馬拉松」頂級贊助夥伴adidas每年規劃完整的配速團隊在賽道上為跑者服務,今年為提高市民參與度,滿足更多跑者無痛完賽的體驗,更進一步推出馬拉松(16週)、半程馬拉松(12週)專業訓練營,同時邀請到AR(adidas runners)總教練暨前長跑國手鄭子健擔任總教官,搭配專業的訓練團隊,協助學員達成完賽的目標。 「臺北馬拉松」AR訓練營馬拉松組8月4日起開放報名、半程馬拉松組則是8月15日起開放報名,訓練時間包含每週團練兩次,週間田徑場、週末河濱LSD(長距離慢跑),9到12月會在臺北田徑場暖身場進行一場專屬「臺北馬拉松」訓練營的包場訓練,全程免費,僅需繳交保證金,為兼顧訓練品質,名額有限,還不手刀報名! 邀請國際選手打造菁英段配速軍團 富邦獎金助力臺灣菁英選手再進化 1995年許績勝老師在別府大分馬拉松跑出2小時14分35秒的成績,高懸在臺灣馬拉松百傑榜首至今已近30年,多年來許多好手嘗試挑戰都未能跨越這個障礙。過去10年「臺北馬拉松」國內成績最佳是2016年蔣介文的2小時20分59秒,然而大會場地紀錄在2020年已推進到2小時9分18秒,若能找來更貼近臺灣菁英選手成績水平(2小時15分到2小時20分)的國際選手參賽,對於國內菁英選手或許期望能有效縮短這約5分鐘的差距。 為此主辦單位邀約爭取這類型選手參賽,盼能刺激臺灣菁英選手再次進化。而頂級贊助夥伴富邦金控為協助提高國內競技水準,亦提出從贊助金中提撥作獎勵之計劃,凡突破國內馬拉松紀錄的最優秀臺灣男子或女子選手,將頒贈新臺幣33萬元的獎金以資鼓勵,期待吸引更多臺灣好手的投入。 頂級贊助夥伴傾全力投入 持續超越減碳3%目標值 環境永續 不分你我 「臺北馬拉松」持續朝減少碳排目標作努力,2021到2022年總減碳量各超過原訂3%的目標值,2023年到2027年朝總減碳目標值達20%以上邁進。「2023臺北馬拉松」除持續減碳目標外,更加入世界田徑總會所制定的「永續賽事標準」管理規範,透過各項指標的評量表,在設計、計劃和執行賽事時改善永續性問題,朝永續賽事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富邦金控自2021年起提出「Run For Greenᵀᴹ」倡議計畫,結合「臺北馬拉松」等四大馬拉松,只要跑者累積跑40公里,富邦金控就為跑者種樹,期許五年內為臺灣種下10萬棵樹,計畫推出未滿兩年,富邦金控已超前達成目標,於全臺8縣市種下10萬棵樹。至今參與跑者累積13萬人次,近4萬人次獲得領樹資格。而去年富邦首創免費提供全馬組跑者專屬的衝線紀念影片好評不斷,今年將持續推出並優化,紀錄最榮耀的一刻! 另一頂級贊助夥伴adidas今年首度推出第一件市售版官方紀念Tee,有別於一般為活動、賽事而生產製作的參賽衣,這款印有「臺北馬拉松」官方LOGO及配色的紀念Tee,是限量正式市售版本;此外,今年的完賽Tee預計使用較去年多出一倍的30%環保紗製作、大會所提供完賽獎牌的織帶也將使用去年回收的寶特瓶塑料再生利用加工製作。主辦單位與跑者攜手共同持續努力,讓「臺北馬拉松」成為全臺灣最大的綠色城市馬拉松,共創美好環境! 全市參與、全區投入 動員12行政區組織賽道啦啦隊 撼動臺北 沒有藉口 政府部門、民間企業攜手跑者持續進化 一起打造未來 沒有藉口 城市馬拉松是最能體現市民活力、精神力和參與度的大型賽會,「2023臺北馬拉松」積極推動全市參與、全區投入,鼓勵臺北市12行政區投入賽道啦啦隊,呈現各區特色或主題,不論是文山區採茶女、內湖區科技城,又或者大同、萬華區廟會陣頭等,屆時在賽道沿途為所有跑者應援加油,盡情展現臺北獨有的城市魅力! 持續感謝企業一同成為選手們的最佳夢想推手及投入賽事贊助,包含長年支持臺北馬拉松賽事的富邦金控、運動品牌adidas、美商賀寶芙、CITIZEN、PaMi曾拌麵、台灣大哥大、汎德永業集團 台北保時捷中心、馬拉松運動博覽會、SHOKZ、AROMASE艾瑪絲、健喬集團、長榮航空、All Sports創星影像、博威運動科技、久光製藥、毛寶股份有限公司、舒跑、鎂溶易、野菽家、瓜瓜園、淨極勁、肌內效等各領域的知名企業,也都紛紛投入這項指標性的馬拉松賽事,讓選手們充分享受到更充沛的資源! 「2023臺北馬拉松」資訊詳見活動網站 http://www.taipeicitymarathon.com/ 臺北馬拉松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cityMarathon/
教育家人物典範 從實作引發學生興趣─朱峻民成為技職生的領航員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曾是技藝競賽選手的岡山農工朱峻民老師,很慶幸當初選擇了技職這條路,動手實作引發他的學習動機與興趣,讓他不只在技術上獲得肯定,也在學科上持續精進,返回母校繼續培訓選手成為技職生人生的領航員獲師鐸獎肯定。 服務於岡山農工生物產業機電科的朱峻民老師,從小學業成績並不突出,當初選擇高職的原因,覺得自己不太喜歡讀書、也不太會念書,但朱峻民卻在高職得到恩師張福祥老師的啟蒙,在實作中發現自己的優點。 在金牌教練的帶領下,朱峻民不僅在技能上找到一片天,更一路向上進修,從高職岡山農工農業機械科,繼續就讀二專嘉義農專農業機械科,而在中興大學農業機械系畢業後,更進一步於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研究所深造,並當上了老師,返回母校服務。 家境不好的朱峻民,從沒有想過自己能讀研究所。朱峻民說,本來讀完二專一心想著趕快去賺錢、分擔家計,在恩師張福祥不斷的激勵之下,甚至還幫他買了大學報名簡章,就這樣鼓勵他一路向上進修,不但改變了他的人生,也讓他立志當一位影響學生一輩子的老師。 高職時期深深愛上實習課,岡山農工成為朱峻民人生的轉捩點。朱峻民說,喜歡動手實作、喜好排除故障的他,在實習課上可以把壞掉的引擎修好,讓運轉不順的耕作機器可以微調到順手,這讓他不只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朱峻民在老師的鼓勵下,於高職階段多次參加農業類技藝競賽,總共參加了四次比賽,一次比一次成績更好,最後在第27屆全國技能競賽農機修護職種金牌。由於實作受到肯定,也引發了挑戰學科的鬥志,讓他在學科上獲得信心,更覺得加強學科理論也有助於實作的基礎。 朱峻民回想自己當選手的時候,最困難的部分還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現在帶領選手時也勉勵同學,除了要不斷的練習成為一個優秀選手之外,不論指導老師在不在現場,都要認真且有自我要求的能力,尤其,現在的選手更容易被手機或更多外在因素干擾,自我管理能力更顯重要。 朱峻民表示,農業機械修護最大的成就是故障排除,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長了邏輯思考的能力。隨著科技演進,現在已由農業機械修護轉型至生物產業機電,朱峻民也重新學習新的領域,帶領學生前往自動控制與機電整合的方向邁進。 在培訓選手時,朱峻民絕不讓選手影響本身的學業,這和其他學校有很大的不同。朱峻民說,岡山農工的選手平常都要正常上課,學科也要顧好,學業和技能都能維持好的學生,才是真正好的選手。「我們並不樂見選手們為了比賽拚技能,最終上大學卻畢不了業。」他說。 培訓選手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尤其學生平常都正常上課,就表示老師只能一到五晚上和假日陪學生。朱峻民日以繼夜地陪伴學生練習,甚至負責接送選手回家,對選手而言亦師亦友的他,長期下來身體卻出了狀況,在接受化療回校任教後,他明白不能再單打獨鬥下去,所以現在的岡山農工有三、四位老師輪班帶選手,用團隊的力量繼續將選手培訓傳承下去。 朱峻民坦言,技職許多學生原本學業成就沒那麼好,經濟狀況也不佳,但是在有一技之長後,從缺乏自信慢慢成為有研發熱忱的機電整合設計工程師,不僅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也為臺灣產業缺工注入了一股活水。 而學弟妹看著學長姐的發展也會想要當選手,因為他們看到自己未來的希望和職業藍圖。選手在職場上待遇和發展都非常優渥,也深受家長的肯定,朱峻民讓家長們可隨時來校預約參觀工廠,更常常有業界的老闆打電話來學校要人,這些都成為不斷指導選手的動力。 朱峻民表示,技職教育最有成就感的不是只是培訓選手拿金牌,而是看到學生在業界的表現。朱峻民笑說:「高職老師的工作不只是讓孩子畢業,我們還有售後服務:關心學生長遠發展。」他總是關心學生在哪些公司上班,看到學生們在業界能有所發揮,成為業界真正需要的人才,成為業界的即戰力,這才是最令他欣慰的地方。
教育部全面推動「交通安全教育」 行人優先為首要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行政院5月底通過「交通安全行動綱領」,112年度起將以「行人優先」目標,從工程、執法、監理、教育等4大面向推動交通安全。教育部積極推動安全教育納入部定課程及校訂課程,並於112學年度持續補助全國約40所國中小擔任安全教育重點學校,將課程模組逐漸推展至全國其他學校。同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已自111學年度全面推動高中以下學校安全教育,結合部定課程及校訂課程,實施交通安全課程模組,並透過成立重點學校,扎根學校安全教育。 臺東縣信義國小緊臨省道臺11線,校園週邊交通流量大、車速快,因此教導學童安全過馬路相當重要。校長廖允伶表示,該校一至六年級每學期實施至少4節安全教育課程,透過社區踏查,並由教師帶領孩子實際觀察校園週邊交通流量,估算穿越馬路時間,認識交通標誌、標線及反光鏡等設施,實地指導學生上放學過馬路。同時結合品格教育,教導學生整隊放學舉手過馬路,向駕駛揮手示意,快步過馬路後,在路邊向左右停等駕駛人躹躬敬禮致謝。 臺北市立永吉國中結合童軍課,利用分組和童軍繩模擬「人車路」的交通情境,從行人優先的角度,討探交通事故可能因素。教務主任郭佳玲表示,學校七至九年級每學期均安排至少4節安全教育課程;除了童軍課,也會透過表演藝術課,讓學生觀看教學影片,且分析車禍原因,從而分組編寫腳本及臺詞,上臺表演及模擬交通事故情境,並討論如何減少意外發生的可能性。 國教署表示,108課綱實施後,高中以下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社會、生活課程、全民國防教育等領域教科書,各學習階段部定課程均規劃有安全教育內容。除教科書外,國教署並已研發安全教育教材包及教學影片等補充教材,提供學校結合班級會或課程運用。此外,國教署也將持續透過補助安全教育重點學校、活化教學等專案計畫,引導學校將安全教育列為校訂課程,以交通安全為首要主題,有效提升學生安全意識,降低意外事故傷害發生。
星光電影院熱鬧登場 2023新莊兒童藝術季激發暑假歡樂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2023新莊兒童藝術季暨星光電影院」在暑假熱鬧登場!新莊區公所於昨7月22日晚上邀請「海波兒童劇團」在新莊體育場陽光草坪演出《精靈傳說》新北市政府民政局柯慶忠局長也特別蒞臨現場,與新莊的大朋友小朋友共享親子歡樂時光。 ▲表演劇團與孩子互動。(圖/新莊區公所 提供) 民政局長柯慶忠說,新莊區公所舉辦的新莊兒童藝術季,已成為在地重要文化傳統,除了培養孩子參與藝文活動的習慣,也在文化深耕的過程中活絡親子關係,並在觀賞中留下美好回憶,同時建立孩子正向積極的價值觀。 新莊區長朱思戎也表示,新莊兒童藝術季除110年因疫情嚴峻停辦外,近乎每年舉辦,一向是在地居民引頸期盼的藝文盛事,今年一掃疫情陰霾,為了讓新莊的爸媽帶著孩子們走出戶外、增進親子感情,公所特別精心規劃兒童劇及星光電影院,希望大家在觀看戲劇與電影的同時,也能跟著劇中主角們一起學習、成長。 ▲表演劇團與孩子互動。(圖/新莊區公所 提供) 今年新莊兒童藝術季的首場,在新莊體育場陽光草坪由海波兒童劇團帶來溫馨童趣的《精靈傳說》,透過故事中善良的圓圓與精靈帶領大家一同冒險,戳破叮咚女巫的謊言,鼓勵她改過自新,充滿教育意義。現場並設立僅供小朋友入座的搖滾區,還有卡通人偶天竺鼠車車與點心家族哥哥姊姊等明星陪同寶貝們律動唱跳,讓小朋友暑假充分放電! ▲大合照。(圖/新莊區公所 提供) 除了精彩兒童劇之外,新莊區公所今年更別出心裁,在八月份辦理兩場星光電影院的放映,讓孩子們嗨翻整個夏天。8月12日在丹鳳國小風雨操場放映《青春養成記》,8月19日在中港國小樂活館放映《路卡的夏天》,連續兩個週六晚上開演,歡迎市民朋友們大手牽小手作伙來看電影,開心FUN暑假。 新莊兒童藝術季暨星光電影院最新活動資訊,詳見新莊區公所網頁、臉書粉絲專頁或電洽2992-9891分機293。
桃警局攜手青年局 舉辦暑期青少年饒舌大賽 透過參賽團體宣導法治觀念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22)日下午前往中壢區,出席「112年暑假青少年饒舌人氣表演活動」。 ▲張善政頒發感謝狀給表演團體。(圖/桃園市新聞局 提供) 張善政表示,桃園市警察局不只維護治安,今年更進一步與青年局合作,協助青少年在暑假期間將時間運用在正面的地方,包括前陣子警察局啟動「青春專案」,針對暑假期間青少年涉足不良場所,或是打工被騙等情況擴大稽查,也提供發揮正面能量的機會,推出「青春挺 Real」系列宣導活動。今日登場的「112年暑假青少年饒舌人氣表演活動」,共計有10組參賽者帶來精采演出,不但可以讓青少年避免涉足不良場所,更能在暑假期間培養更多才藝。 ▲參賽團體透過饒舌宣導法治觀念。(圖/桃園市新聞局 提供) 警察局長吳坤旭表示,今年的「青春專案」有別於往年,除了結合相關局處組成「聯合稽查小組」, 針對高風險場合擴大稽查,今年首次與青年局攜手辦理「青春饒舌秀」,集結本市國、高中職嘻研社共同參與饒舌創作表演,並邀請饒舌界KOL「美麗本人」、國樂「無双樂團」及大成國中熱舞社帶來精采演出,透過活動宣導「5反1強化」(反毒品、反詐欺、反色情、反幫派暴力、反深夜遊蕩及強化少年網路安全概念)的防制觀念。 ▲張善政與警察同仁合照。(圖/桃園市新聞局 提供) 青年局長侯佳齡亦表示,青年局重視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今年和警察局、衛生局攜手舉辦9場次反毒反暴力校園講座,另外也設置青少年身心健康推廣網站透過互動式遊戲,藉以提升青少年反毒、反霸凌知能。 ▲大合照。(圖/桃園市新聞局 提供) 吳坤旭談到,另外也結合科技宣導,運用 VR 提供毒駕、毒趴的虛擬情境,以沉浸式方式提供民眾體驗,藉以達到反毒宣導目的;8月7日少年隊將於臉書粉絲專頁線上直播「青春相談室」,邀請藝人「阿拉斯」暢談青春議題,民眾只要上線留言互動,即可參加Switch、筋膜槍及超商禮券等抽獎,歡迎民眾踴躍參與,相關活動請至「桃園市警局臉書粉絲團」或「少年隊臉書粉絲團」查詢。
傳統遶境、酬神戲劇、時尚晚會齊聚 「大溪大禧」開啟最盛大關公文化慶典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2日下午前往大溪區,出席「2023大溪大禧百納祈福GO開幕活動」,並頒贈匾額「浩氣千秋」予普濟堂。 ▲張善政頒贈匾額「浩氣千秋」予普濟堂。(圖/桃園市新聞局 提供) 張善政表示,每年農曆6月24日關聖帝君聖誕,是大溪最隆重的日子,市府也透過「大溪大禧」,將大溪的風土人情一起介紹給全台朋友。 今(112)年「大溪大禧」邁入第五屆,今日活動正式起跑,不僅有「與神同巡」傳統遶境的經典藝陣,活動期間還有酬神戲劇、「百納新藝,未來之境」主題特展及「百納新藝,時尚之夜」晚會等活動,期盼將「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打造為「大溪大禧」節慶品牌,也是台灣最大的關公文化慶典,讓民眾想到關公就想到大溪普濟堂,成為全台最重要的節慶活動之一。 ▲「大溪大禧」規劃傳統遶境、酬神戲劇、主題特展及晚會。(圖/桃園市新聞局 提供) 張善政指出,每年關聖帝君聖誕在大溪猶如第二個過年一般重要,全台許多信奉關公的信徒都會來到大溪,更有「北關公、南媽祖」的說法,市府透過大溪大禧串聯各項文化活動,期盼打響節慶品牌,讓大溪普濟堂成為北台灣關聖帝君最重要的據點,並一年接一年持續舉辦、形成一大亮點活動。 文化局表示,第5屆「大溪大禧」活動期間自7月22日至8月10日,策展團隊以「百納祈福GO」為主題,深入大溪14所小學,並運用 24 個傳統慶典符碼,引導師生進行小旗幟彩繪創作,再由社區媽媽邱瓊淑巧手拼接,成為今日「與神同巡,搖擺遊行」隊伍中的百納旗陣,不但深入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也帶領更多民眾進入深浸式慶典體驗。 ▲張善政與遊行隊伍合照。(圖/桃園市新聞局 提供) 今日晚上7點登場的「百吶齊發夜,搖擺Pa」酬神戲,由唱跳實力歌手李祐誠以KiGa(起駕)結合神將步伐貫穿全場,包括三太子、將軍傳統藝陣與當代舞者共演,美華國小陀螺隊獻藝,北管與現代樂團「三界製作」的音樂碰撞實驗,都展現多元文化交織的在地風貌。此外,活動期間還有「藝陣學堂」深度導覽小旅行、「繪本學堂」及講座等14場活動,民眾也可在文化局「藝遊桃園文化行旅數位平台」,透過探索集章認識慶典知識。 今年策展團隊成員吳亮儀服裝設計師,汲取大溪傳統信仰中的工藝元素,7月22日至10月1日於木博館武德殿,以慶典織繡工藝美學為核心,結合當代織品科技與服裝設計,展出慶典服飾主題特展,包括在地國小560位師生參與拼組的20面百納旗,也是特展重點展品;8月5日晚上7點還有「百納新藝,時尚之夜」晚會,為傳統慶典美學帶來新演繹。詳細活動資訊請至「大溪大禧」活動官網查詢,或加入「大溪大禧FB粉絲團」。
藝穗盃街舞大賽掀高潮 全國舞林高手齊聚羅東比高下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2023羅東藝穗節重頭戲之一的藝穗盃街舞大賽,22日晚間在中山公園主舞臺熱鬧登場,16支來自全國各地的舞林高手,上場大展身手,互尬舞藝,散發出年輕人的活力與青春,更為藝穗節增添不少魅力與光彩。 今年邁入第五屆的藝穗盃街舞大賽,果然看頭十足,台上舞者隨著音樂節拍跳得精彩,台下觀眾看得尖叫連連,現場熱鬧滾滾。比賽結果:冠軍《牙買加黑人》,該隊也是第二屆街舞盃的冠軍;亞軍《iron gyal》;季軍《RICE》;優選─《RAIN CITY KIDZ》、《Raven Huff》、《Freaky》、《OS Kids》、《THE MIXCIN®》。冠軍獎金4萬元、亞軍2萬5仟元、季軍1萬元、優選每隊5仟元。 羅東鎮長吳秋齡表示,羅東藝穗節特別為民眾安排全方位的活動內容,讓到訪的遊客,都能感受到羅東人的活力及熱情。街舞比賽是屬於年輕人的强項,就是希望全國好手來羅東相互切磋舞藝,並吸引更多人來觀賞高水準的街舞表演。歡迎全國民眾夏遊羅東,感受小鎮的特色與魅力。 更多2023羅東藝穗節活動訊息在https://www.luodong-fringefestival.tw/
「2023壯圍生活節-地景藝術季」登場 夏日音樂盛宴 感受在地魅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23壯圍生活節-地景藝術季」22日登場,活動結合「丘.海嗨音樂會」,在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內全新的水岸舞台,讓遊客沉浸在壯圍的自然地景中聆聽音樂饗宴,首場由蘭陽交響樂團演出,點亮壯圍生活節一整年度系列活動!園區展覽空間重新以「圍笑聚落」開幕分享大東北角特色生活美好。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馬惠達表示,為推動壯圍地區觀光,持續與宜蘭縣政府及宜蘭縣壯圍鄉公所攜手合作推出「壯圍生活節」活動,讓民眾感受壯圍海岸及自然美景,並融合當地品牌特色、注入嶄新活動,期打造深具壯圍在地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壯圍生活節系列活動,本次活動不僅首度推出融合地景氛圍的「丘.海嗨音樂會」,園區並以「圍笑聚落」重新開幕提供大東北角在地特色旅程的精彩,歡迎大家來到壯圍沙丘生態園區,欣賞融入自然風景的音樂會表演(7月22、23日、8月19日)、地景藝術作品及自行車旅遊壯圍,用最剛好的速度體驗在地生活、自然風景及充滿溫度的人文與商家,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2023壯圍生活節」活動延續以自行車旅程為主軸,搭配探索壯圍周邊特色產業和藝文據點,陸續於7-8月在壯圍沙丘生態園區,結合自然地景及藝術創作舉辦3場「丘·海嗨音樂會」,邀請國內外表演者齊聚參與演出,音樂會現場也同時邀請優質商家一同於創意市集展售。遊客到宜蘭可以從壯圍開始,體驗海景相伴的宜蘭濱海自行車旅程、欣賞音樂會、品味在地美食、特色商家,感受宜蘭、壯圍在地生活不同風貌及魅力。 壯圍的沙丘與海岸形塑了在地的自然風景、文化及產業,是屬於壯圍在地生活的印象及記憶,今年則以沙丘、海為概念,首次推出「丘.海嗨音樂會」,並以全新水岸舞台展開精采多元的表演節目,企圖將壯圍沙丘生態園區成功地塑造成自然與建築物為背景共存的戶外展演空間。音樂會以「眺島搖擺、眺島詠歌-地景藝術的故事」 (7月22-23日)及「眺島吶喊-詩意的旅程」 (8月19日)等不同主題,邀請國內外表演者參與演出,讓夏日3場次音樂會嗨翻壯圍沙丘。 7、8月場次由舒米恩、明馬丁、漂流出口、戴曉君、黑旋風、裝咖人、神棍樂團等知名表演團隊,讓各世代粉絲們盡情欣賞精采絕倫表演。現場邀請在地商家一同於創意市集展售優質商品,另有在地藝術家策劃在地農事體驗與野餐的付費手作DIY,為市集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活動詳情可關注「壯圍生活節」及「東北角之友」FB粉絲頁,以及「壯圍生活節」官網。
專業超有愛 臺東40名照顧服務人員獲縣府表揚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22日在娜路彎大酒店辦理臺東縣照顧服務人員表揚活動,頒發「托育人員類」特殊貢獻獎1名、資深敬業獎4名、績優服務獎5名、傑出新人獎5名;「照顧服務人員類」特殊貢獻獎1名、資深敬業獎9名、績優服務獎6名、傑出新人獎6名;「寄養家庭類」績優服務獎3組6名,合計40名。 副縣長王志輝表示,臺東連續兩年社福力居全台第3,透過持續建置長照網絡,推動身心障礙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據點,讓長者與身心障礙者皆能在地安心養老。同時打造完善生養環境,增加收托量能,首創全國托育類公共化,使公私托月費一致。在寄養家庭及兒少安置機構照顧服務上,對於提升家外安置兒童照顧品質、繼續精進並強化照顧者服務量能,縣內老人、身障者、幼兒的照顧或兒少的家外安置照顧,需仰賴照顧服務人員共同推動。 社會處長陳淑蘭指出,此次透過推薦遴選機制,選拔各類照顧服務人員獎項,再經縣府複審資格。表揚場地設置英雄榜拍照牆,讓平日忙於照顧服務的得獎者,能和家人一起與自己的英雄事蹟合影,共享這份榮耀,也精心設計溫馨歡樂流程,讓40位得獎者感受尊榮。 112年臺東縣照顧服務人員,獲獎名單: 一、「特殊貢獻獎」:兒少安置機構「哈拿之家」潘玫均、兒少安置機構「阿尼色弗兒童之家」蔡富雯。 二、「資深敬業獎」:「居托中心」鍾琇瑱、林淑貞、蘇翠琴;「公私協力托嬰中心臺東站1」陳淑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朱彩嫈、陳薏竹;「台東仁愛之家」王春月、謝桂華;「救星教養院」麥寶珠;「牧心智能發展中心」賴雪花;「長青老人養護中心」田琪;「白永恩神父基金會」潘秀蓮;「臺東醫院附設護理之家」高春梅。 三、「績優服務獎」:「居托中心」陳芳盈;「公私協力托嬰中心臺東站1」王玉珍;「福田托嬰中心」陳盈秀;「牧笛托嬰中心」邱貴琴;「哈拿之家」劉育均;「牧心智能發展中心」陳有妹;「長青老人養護中心」曾瑜宣;「白永恩神父基金會」沙姆娜奴.巴拉司;「失智者關懷協會」鄭家棋;「臺東縣紅十字會」張美馨;「慎修養護中心」黃聖香;「家扶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之寄養家庭莊義昌、何秀英、余坤明、王美珍、邱成發、宋惠玲。 四、「傑出新人獎」:「公私協力托嬰中心臺東站4」廖秭芸;「牧笛托嬰中心」陳雪芩;「幼佳托嬰中心」吳鈺婷;「承立托嬰中心」謝芅華;「學讀世界托嬰中心」麥惠倫;「臺東縣私立慈濟居家長照機構」李志輝、林孟樺;「仁愛之家」王怡雯;「長青老人養護中心」陳聖筑;「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附設台東縣私立成功綜合長照機構」鍾貴妹;「東基居家式長期照顧服務機構」黃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