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生活

羅東林管處推動社區林業計畫 體驗雙連埤聲景之美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輔導宜蘭縣雙連埤地區永續發展協會執行社區林業計畫,辦理3場體驗課程,結合雙連埤在地自然資源,規劃一套跳脫大眾旅遊思維的導覽路線,活動內容以「聽覺體驗」為主軸,試圖以聲音帶領遊客體驗在地特色,活動共計約70人次在地居民及志工參與。 一般大眾旅遊著重以眼睛感受在地之豐富鮮明的刺激,雙連埤地區反向操作,以聲景勾勒出湖光山色及客家文化,蒐集錄製大自然的蟲鳴鳥叫、農忙的耕作聲,甚至是堆置柴火的聲音,引領遊客進入那個時空,拋開生活壓力,感受雙連埤另一種嚮宴。 羅東林區管理處表示,近年以里山願景,積極輔導雙連埤發展在地生態旅遊,創造山村經濟收益,為活絡在地民居參與度,在社區林業計畫之內容規劃上採多元培力課程,以期提供解說員在面對不同客群時有多樣的介紹型態,並促進發展具當地獨特性的遊程。

提昇「兒童優化醫療照顧」 東港安泰醫院攜手泰武鄉衛生所

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近來與兒童有關的事件,引起社會大眾普遍關心。屏東縣東港安泰醫院榮譽院長蘇清泉及兒科部主任林世雄,6月21日上午帶領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團隊,赴泰武衛生所舉辦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育兒團體衛教活動,主題為「幼兒夏季常見疾病的居家照護」,並宣導三歲以下『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的重要性,配合端午節慶讓泰武鄉兒童及家長瞭解端午節佩戴香包的由來,並安排親子互動親手DIY小香包,讓孩子在端午節慶配戴香包,保祐孩子平安、健康。安泰醫院與泰武衛生所也充分展現良好的偏鄉兒童醫療跨團隊合作,藉以提高山地偏鄉兒童醫療的水準。 安泰醫院蘇清泉榮譽院長表示,安泰醫院兒科醫師長期於泰武衛生所駐診,協助山地兒童疾病診治、預防接種及兒童健檢等業務。這次導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將服務範圍再擴大,讓家長能透過群組直接與醫師溝通,及不定期的接收兒童健康衛教資訊,減輕育兒的負擔,成為父母的育兒好幫手。 泰武衛生所主任蔡菽卉醫師表示很開心能和安泰醫院共同舉辦育兒團體衛教活動,此次活動小朋友和家長反應都很熱烈,紛紛表達希望能再舉辦類似的活動,未來也期待能和安泰醫院共同推動『三歲以下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共同創造泰武鄉山地醫療的「兒童優化醫療環境」,提供孩子身、心、靈都健康的全人照護醫療。

水保教育無弗界  拋磚引玉響應新南向政策  

記者張辰卿/台中報導 因應疫情趨緩及推動新南向政策,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臺中分局)與中興大學攜手於6月19日至6月21日「水土保持戶外教室&交換學生、新住民學生」為主啟動「國際導覽種子學生」培訓新篇章,舉辦為期三天的推廣課程,以水土保持為主軸,透過交換學生及新住民學生不同視野與需求切入,提供嶄新的跨文化國際交流平台。 此次培訓課程在今年6月19日熱鬧展開,吸引來自菲律賓、印尼、海地、泰國、越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坦桑尼亞、緬甸、史瓦濟蘭等十一個國籍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學員們將在活動中,學習水土保持基礎觀念,結合近年來臺中分局發展多元有趣的科技互動教材-「Gather Town-水保冒險島」,從中了解水土保持多元面向外,除了和我們的日常習習相關外,也可以滿足趣味。 ▲ 國際生學員於大湖四份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導覽訓練合照。(圖/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提供) 培訓基地則選定「苗栗大湖四份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做為國際導覽組訓的起始點,由導覽老師帶領學員實地走訪大湖四份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及其周遭景點,在培訓的最後進行導覽競賽的挑戰,學員以個人成長所學所看視角切入,結合自身專業+水保知識+戶外教室+鄰近農村遊程等不同元素,展現專業知識和學習成果,並依據評審成果來頒發獎金及獎狀,鼓勵學員接觸不同領域及交流學習。 此次培訓課程,將水土保持知識及觀念擴散至大學及國際學員,從各面向增加水土保持生力軍,並藉由精心安排的競賽環節,讓學員們透過輸入及輸出過程,有效將所學深化成個人技能,期可做為未來國際學者來訪時的導覽種子成員。 ▲國際生於導覽培訓課程中熱情參與討論。(圖/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提供) 另一層面,藉由此次活動引動國際間之雙向交流,由國際生學員提供語言技術,而由臺中分局提供水土保持專業知識及技能,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也能思考於臺灣經歷的、所學的如何回饋於自身國家中、在臺期間,也能運用母語及所學來協助新住民了解水保教育、更希冀激盪不同背景的人士對於環境教育的熱誠及火花。  

愛的呼吸李以安 為求續命父母賣房擁抱奇蹟

費奇/專訪、圖/周郁伶 提供 當一口氣不來,幾近窒息、腦脹、頭昏、眼花、全身緊繃,甚至逐漸發紺感瞬間襲來,正常人都難以抵擋排山倒海的呼吸困難、痛苦不堪;更遑論是小小歡呼兒。 「面對新生命分秒必爭在沙漏中拔河,無情考驗著新生兒,試問又有幾人可以堅持到底?」上帝恩賜的女兒李以安,在中年父母殷殷期盼中誕生,卻在上帝面前開了一個大玩笑。 41歲好不容易懷上第一胎的高齡產婦周郁伶一路產檢皆正常,為避免羊膜穿刺帶來的高風險,周郁伶特別將檢體自費送檢香港(當年台灣尚無此高科技醫療檢驗)。就在一切看來似乎理所當然,準備迎接寶貝到來,卻在生產檯上傳來噩耗。周郁伶媽媽思緒頓時拉回高齡產婦42歲那一年。夫妻倆皆是外商公司高階工程師,30歲步入禮堂。由於工作忙碌他們不急不徐也從來沒避孕沒懷孕,抱持著有沒有小孩皆順其自然下意外傳來懷孕好消息。 一路上周郁伶謹遵醫囑,姙娠期間兩位國中最好的同學特別前來禱告,給予最大祝福,然而在引產過程中女兒瞬間成為死胎,完全沒了呼吸心跳。對周郁伶猶如晴天霹靂的打擊,自然生產下孩子休克的記憶揮之不去,猶記起預產期身體犯癢,寧願忍受著身體不適堅決不吃藥,只願為心肝寶貝吸收健康營養物,永遠停留在下午三點鐘的催生狀況,打了無痛分娩針產生過敏,在醫生觀察開三指的胎動,經歷五六小時的陣痛期,看到剛出生的寶貝怎麼都沒哭啼聲,依稀聽到醫師護士手忙腳亂急救到女兒有心跳為止,但仍無法自主呼吸被安置到台大醫院小兒重度加護病房低溫插管治療;另一邊的媽媽周郁伶因為麻醉血崩必須好好靜養,爸爸經歷這場生命浩劫一邊是老婆產後大出血;一邊是新生女兒正與死神拔河,爸爸焦頭爛額穿梭在兩大醫院之間來回奔波,每天握著心肝寶貝李以安的小手,看著她為了吸一口氣,用盡全身的力量。他知道,以安就是要來當他的女兒,以安都不放棄了,為什麼我能放棄?就這樣,爸爸每天對著保溫箱不斷的唸故事給以安聽,跟她說話:「爸爸不會放棄你,你也不要放棄,我們一起加油!」即使醫生多次傳來的病危通知書,父母仍堅信以安一定能存活下來。 以安爸爸在身心俱疲之下,一樣為著以安到廟裡折蓮花,即使他是一個靠近廟就會頭暈想吐的體質。最後,爸爸心想求了那麼多神,多求一個也無妨。他在ICU以安的病床前單純的向耶穌基督禱告,求上帝救救他盼了12年的女兒。或許是一股腦兒地宣洩出來,爸爸整個人突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安心。雖然醫生一再提醒要有最壞的心理準備,表明以安的血氧很低。當晚爸爸卻夢見耶穌來到以安床前,伸出手按在以安的胸前,隔天,以安的狀況竟越來越好。 從出院24小時要帶著呼吸器,到現在睡覺需要戴上呼吸器的以安。相信這是神蹟和以安自己努力的成果。郁伶媽媽說,以安是上帝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因著以安出生後的經歷,他們感受到上帝的恩典,讓他們從原本的燒香拜拜轉為決志信主,現在一家都是基督徒。也因著信仰,讓他們有著與一般人不同的喜樂。 以安是目前歡呼兒中嚴重腦麻與癲癇患者,為了治療癲癇,父母已經賣掉中壢的一間房,但是癲癇卻一樣嚴重。一直到去年裝了迷走神經,癲癇才慢慢控制的比較好。從小顱內攝影全是白,一般被認定就是植物人。但是爸媽從不把以安當作植物人看待,他們把他當作一般小孩陪伴。媽媽為了照顧以安,在以安3歲的時候提早退休專心照顧。為了以安,媽媽去日本上課,學習照顧以安的方法,爸媽每天清晨5:30 起床,爸爸幫忙拍痰、媽媽蒸煮以安的食物,並且將它打成泥。前一天晚上泡白米,清晨將白米和上一種蛋白質電鍋蒸煮,青菜另外用少許水燜煮,再一起和成泥,一點鹽巴,一天替換一種油。每天更換食材,讓以安每天都有不同的餐點均衡營養,也因為食材簡單都能讓以安完全吸收,所以以安的皮膚白、膚況佳,身心成長都像極了正常小孩。 以安雖患腦麻,更是重度癲癇的孩子,卻喜歡聽別人講話,大腦海綿體像似不斷在進步吸收,更喜歡到處遊玩。當以安出遊的時候,時常一整天都不用抽痰,一直到了飯店,還是回到家才開始一股腦兒的咳痰,父母知道以安喜歡出遊,也想帶以安去看看上帝所創造的多彩多姿世界。他們從以安四歲開始,每個月外宿一次,等以安越來越穩定,5 歲第一次出國去香港迪士尼,然後去東京、大阪、名古屋、神戶、奈良、北海道,明年預計還要去雪梨。且在2019年11月帶以安騎腳踏車環島一圈,2022年04月推著以安從花蓮走到台東。即使在第一次去花蓮,到了當地就發高燒,第二次去台東,回程在火車上叫119,一到站就送台大急診。從外人看似不可能的事,他們卻一一克服困難,就單單因為愛以安,也相信以安只是身體被受限的小孩,她完全可以感受到外界的一切。 年過半百的父母,筆者明顯可以看見媽媽脊椎側彎,但是父母仍興致勃勃要帶以安參加三鐵比賽。明年,他們報名了三鐵競賽,抱著以安同時,父母身心靈、經濟上的考驗都很大。若非有神大大施恩,心思意念方不匱乏。 社團法人台灣歡呼兒協會有效協助居家照護,讓以安的環島到全省都有支援,父母雖很大膽,但就希望以安有生之年不白來。為了以安寶貝,不管多大困難的事父母都願意去做。 未來照顧以安仍遙遙無期,特製推車動輒幾十萬元,政府僅補助1萬2,像以安這樣的孩子是父母的不定時炸彈,沒有一分一秒可以怠懈。以安腦子活動強、身體卻不受控。大多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家庭無法承擔,媽媽和爸爸因為有了信仰,喜樂服事也對家人動工,從沒有後悔以安的到來,婚姻也重新開始學習。父母同心神定會大大施展以安,以安非常外向、聰明,目前眼球學習仍維持一周一次。 在父母無私的付出,照顧以安每月均透支,父母都已過了半百,未來會有更多的擔心與挑戰,期待新竹心安歆大樓建成,有更好的社福單位來支撐,眼前就是父母把自己身體顧好,抱著喜樂的心迎接每一天。 (認識歡呼兒)   歡呼兒是一群需要長期呼吸照顧的孩子,有的氣切、有的使用呼吸器,有的用氧氣,靠這些呼吸支持照顧,孩子才能勇敢活下去。   從孩子開始發病到恢復期,不管是身體、精神,及經濟等等各方面都是沉重的負擔。而隨著疾病的差異,有的孩子,隨著長大與細心的照顧,將來可以恢復健康, 脫離呼吸器、氧氣,關掉氣切口。有的不行,需要這些方法長期持續幫忙呼吸。   需要長期呼吸照顧的孩子,可以有幾種原因,最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神經肌肉疾病。呼吸道疾病有呼吸道的狹窄、軟化、阻塞、嚴重喉頭軟化症、聲門下狹窄、氣管狹窄、聲帶麻痺、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等。肺部疾病,則有慢性肺疾病、早產兒慢性肺疾病、免疫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低下、肺高壓、先天肺部異常、肺部發育不良等等。   而神經肌肉疾病,則有腦性麻痺、缺氧性腦病變、肌肉萎縮病變、先天換氣不足症候群、腸病毒重症、頑固性癲癇、脊髓損傷、先天代謝性疾病、腦部腫瘤等。近年來,隨著醫療的進步,神經肌肉疾病的孩子存活率上升,人數占歡呼兒的比例,已經超過一半以上,成為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希望提升長期需要呼吸照護兒童的照護品質,關心其身心發展;並且建立歡呼兒及其家庭的醫療照顧與支持系統,藉由專業服務與資源網絡整合,給孩子與家庭最好的支持,讓每位歡呼兒都能開心呼吸,努力健康長大。    (摘自∕台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 呂立) 支持社團法人台灣歡呼兒協會敬請踴躍報名參加 2023/10/28(週六) 11點半到下午五點半於台北市立內湖區明湖國小操場舉行的「為愛歡呼益起HIGH」公益運動會趣味十項全能暨美食公益義賣活動報名簡章如下 https://www.surveycake.com/s/M4aee?fbclid=IwAR2Bf5WkHiLmBuO58pJ4XXdiot71nmCmGphy4pO2SSfSHqnZSwsWHKukbEw    

宗泰食品創辦人余宗柏追思會盛大 備極哀榮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宗泰食品公司創辦人余宗柏往生,地方各界萬般不捨,今(21)日上午9時於宗泰總部以佛教儀式舉辦「感恩追思會」,近千親朋好友恭送91歲余老先生最後一程,場面備極哀榮。 ▲宗泰食品創辦人余宗柏追思會場面隆重盛大。(圖/宗泰食品提供) 這段時間,宗泰食品集團員工自發性分工,全心辦好「感恩追思會」,員工們對與老董事長余宗柏相處點滴,如數家珍,不斷感恩老董事長如同家人般善待每個工作夥伴。 現任宗泰食品董事長余國基表示,他爸爸從「里阿卡」(手拖板車)拉賣食品開始,在花蓮認真打拚,一路從「宗柏山海產行」、創立「德安廠」到成立「宗泰食品名產有限公司」,建立了「阿美麻糬」的品牌基礎,發展到目前的「宗泰食品集團」,相繼成立「阿美小米文化館」、「七星柴魚博物館」、「阿美釋迦麻糬館」、「玩味翻樂園」等四大主題文化館,並且成立花蓮第一家的名產觀光工廠。 ▲宗泰食品創辦人余宗柏生前樂善好施。(圖/宗泰食品提供) 一路走來,創業維艱,帶領家人一起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也因他老人家一生慈悲為懷,熱心助人,積善積德,所以在各界積累了好人緣,聽聞余老先生逝世,紛紛從各地趕往哀悼。 余國基指出,這場感恩追思會,定調用最感恩的心情緬懷創辦人,也感恩所有支持宗泰食品的各界好友。法儀部分,由慈濟精舍法師主持,感恩追思會簡單隆重。這段時間,他很感謝慈濟、佛光山月光寺以及慈蓮寺的師父和師兄姊全力協助與關懷。余國基代表家屬向各界表達感謝之意, ▲宗泰食品董事長余國基細數創辦人余宗柏生前對社會、對家庭的無悔付出。(圖/宗泰食品提供) 追悼中也提及他父親不管是對家人、對事業,都是兢兢業業、全心全力無悔付出,「在兒女心目中,阿爸,就像是一座安定的山一樣,我們會延續阿爸開疆闢土、不畏艱難的精神,將『傳動文化食品.永無休止運轉』的企業文化,發揚光大。」 縣長徐榛蔚也代表家眷致哀謝詞,細數余老先生對花蓮縣觀光產業的貢獻。國防部在追思會中,頒發余創辦人忠義狀,感謝他對後輩組織與社會的無私奉獻。美崙獅子會師友們則進行褒揚令與覆旗大禮。 ▲國防部在追思會中,頒發宗泰食品創辦人余宗柏忠義狀。(圖/宗泰食品提供) 追思會於上午9時家奠禮後,隨即舉行公祭儀式,發引慈雲山公墓火化。由於參加公祭的團體太多,只得採權宜措施,必須好幾個單位聯合公祭,儘管艷陽天,大家都能默默揮汗配合,場面盛大隆重。

世客博會主題曲搶先曝光 客家大縣新竹縣攜手推廣客家精神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世界客家博覽會今年8月11日將在桃園登場,以「Travel to Tomorrow天光日个客家」為主題,特別打造主題曲「Hakka New World」,今(21)日在桃園市政府舉辦發布記者會,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桃園市長張善政及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一同到場造勢,攜手提前為世界客博會揭開序幕,不只讓全世界聽到客家文化的聲音,也要透過博覽會讓全世界看到多元客家文化。 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代表縣長楊文科出席,他致詞時說,「自己是閩南人,但身為客家女婿,最愛客家人。」新竹縣客家人口比例67.8%,全台最高,尤其竹北市可能是全台鄉鎮市中,族群最融合的地方,講任何語言都通,族群共融讓社會更加和諧;楊縣長非常積極推動客家語言及文化,甚至要求召開主管會報時說客語,希望大家盡量說客語。 陳見賢提到,新竹縣會將客家方口獅隊、山歌、三腳採茶戲及八音團隊組隊帶到桃園登場,希望藉由世界客家博覽會將客家文化傳承下去,也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新竹縣會全力以赴,同時感謝客委會長期對縣府政策指導及經費的支持;今天聽到主題曲也非常驚艷,非常好聽,而且輕快。 主題曲歌詞從世界客家博覽會主軸「天光日个客家」發想,將臺灣在地的客家文化特色做為創作基底,透過歌詞呈現客家文化,歷經時代變遷,與其他族群文化間交織出全新的面貌,展現「未來的客家」願景。特別邀請金曲歌手羅文裕擔任創作人,並攜手歌后彭佳慧、饒舌新星Yappy共同演唱,以現代流行搖滾為基調,將朗朗上口旋律穿插饒舌進行譜曲。 MV取景不僅拍攝臺三線、六堆、臺九線等臺灣客庄景色,更加上海外客庄聚落畫面,結合世界客家博覽會主視覺色彩,以山林綠、客庄橘、花布紅、海客青、桃園紫的畫面,透過光點匯聚成光束意象,營造全世界客家人匯聚意象。其中也出現新竹縣關西鎮百年客家伙房「羅屋書院」,增添歷史建物氣息。 桃園市長張善政說,主題曲象徵客家精神,MV看到鄉親去海外打拼的過程,相信這首歌曲,能讓更多人體會到客家歌的韻味,以及充分展現世界客家博覽會的精神。 新竹縣政府民政處指出,新竹縣配合世界客家博覽會在台灣館展出,展場以「信念匯聚之地」呈現客家元素具象化體驗。展覽期間也會與桃市府共同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呈現客家的多樣性,並安排以本縣義民信仰主題,規劃客庄參訪巡禮,客家傳統技藝表演,向世界展現本縣義民信仰團結奮發的客家精神,讓新竹縣成為世界重要的客家語言及文化基地。

東元綜合醫院社區巡迴醫學講座開跑! 攜手社區醫師、落實分級轉診制度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頭暈、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當基層診所遇上疑似急重症前兆?立即轉診救命!」 東元綜合醫院表示,該院是新竹縣唯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也是唯一的區域醫院,為落實「雁行專案—社區醫療合作推動計畫」,強化急重症綠色通道轉院機制,加強與社區醫師聯合照護病人的網絡,以提高病人康復率,已連續多年攜手「新竹縣診所協會醫療群」及「中華社區醫養照護協會醫療群」開辦醫學講座,今(112)年度更延伸辦理,安排東元醫師群走進社區進行為期半年的醫療巡迴講座。 院方表示,今年度推派七位主任級資深醫師以及兩位主治醫師擔任主講者,科別涵蓋:心臟內科、泌尿外科、神經內科、風濕免疫科、婦產科及兒科,與新竹縣各醫療群進行臨床交流,「好健康社區醫療群(竹北/新埔)」、「祐康社區醫療群(新豐/湖口)」、「竹林社區醫療群(竹東)」及「中華社區醫養照協會(竹北好.竹北優.關東組)」共130位診所醫師;社區醫師科別包含:小兒科、胃腸肝膽科、一般內科、復建科、骨科、放射腫瘤科、胸腔內科等共13專科,攜手討論社區民眾的健康需求與臨床醫學新知,幫助鄉親即早網羅急重症風險因子。 家庭醫學科暨社區健康中心主任黃彗倫醫師表示,社區民眾遇到身體輕微不適,習慣尋求住家附近的家庭醫師看診,多數病情都能獲得良好控制。然而,有些急重症的前兆,卻是以不起眼的輕症作為警訊,諸如:頭痛、嘔吐、牙齒痛、胸悶等輕症,都屬於心肌梗塞的前兆範圍中,此時,診所家庭醫師的敏銳觀察,在黃金時間即時轉診,就可能因此挽救一條寶貴生命! 東元綜合醫院連續五年加入雁行專案,肩負起領航的大雁角色,帶領雁行醫療照護團隊落實分級醫療、雙向轉診,醫院與診所緊密合作,共享健保醫療資訊系統,即時取得病人醫療報告,減少不必要的反覆醫療處置,提升救治效率。 東元雁行醫療團隊有五大特色,包含:(1)推動分級醫療,落實雙向轉診、(2)醫療資訊整合利用、(3)出院準備與轉銜、(4)居家整合 響應長照2.0、(5)資源共享 提升照護品質。同時擔任新竹縣唯一推動「區域聯防綠色通道-急性冠心症」緊急跨院轉診的醫院,作為社區診所最可靠的後送區域醫院,為新竹縣建立無縫接軌的急重症醫療共同照護網。當病人情況穩定後,妥善安排回轉至原就醫診所,或下轉至合適之醫療機構作長期後續追蹤,提供病人完整性、連續性的醫療照護服務。

斥資逾2億 太吉之星三號今首航澎湖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布袋商港是往來澎湖重要的船運港口,今年迄今已有逾27萬人次出入港。為打造更好的旅遊體驗,海有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斥2億4千萬元,打造全新客輪-太吉之星三號,今(21)日舉行首航典禮,副縣長劉培東等人親臨剪綵,400人座位全數滿載。 太吉之星三號外觀採黑金配色、外型流線,委託新加坡公司設計建造,船長42.8公尺、船寬10.3公尺,可載客400人,內裝座椅寬敞舒適,僅花1小時就可抵達澎湖,搭上花火節熱潮,統計端午連假往返搭船人數,21至26日已超過4萬人次。 今首航在鳴鼓、舞獅祈福後,遊客興奮登船,典禮特別安排「擲吉」儀式,從船上丟下麻糬吃下討平安,是漁村特有的新船吉祥禮。從新竹來的遊客陳小姐說,他們一早6點就開車到布袋,攜家帶眷開心出遊,小孩對搭船相當期待,很幸運也很感動搭到新船首航。 ▲加入布袋往來澎湖航線的太吉之星三號,21日舉行首航典禮。(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劉培東表示,太吉之星三號剛好在疫後旅遊潮復甦時推出,有人也許會選擇飛到澎湖,但乘坐客輪感受海上風光也是一種享受,期待更多人來布袋搭船,刺激觀光消費。 劉培東偕同布袋鎮長蔡瑋傑、義竹鄉長黃政傑、縣議會秘書長李光耀、縣議員黃金茂、翁聰賢、黃啟豪、布袋管理處長鄭俊華、今大行陳順勝、陳玉杯董事長賢伉儷、嘉義老爺建設董事長黃朝雲、合騏工業董事長謝菁菁等人為首航剪綵,儀式結束後,太吉之星三號10點整在鞭炮聲中正式啟航。 嘉義縣布袋商港目前提供幸福小黃服務,民眾可直接預約搭乘往返高鐵嘉義站,另也有計程車共乘,到布袋商港搭船方式多元,歡迎旅客多加利用。

當代藝術聯展暨吳連賞與藝術話世代 高師大116藝文中心展出

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2022第一屆當代藝術聯展,受到愛好藝文的朋友們關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師大文創學會與創意台灣文化協會今年研議擴大舉辦,邀請50位南台灣藝術工作者,展出包含書法、彩墨、水彩、油畫、綜合媒材、立體雕塑等作品多達140件,於6月21日下午2時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16藝文中心隆重舉行,2023當代聯展暨吳連賞與藝術話世代開幕活動。 展覽期間由高師大吳連賞校長擔任與談人,並與王海峰、段逸君、歐桂華、楊琇文、王詮富、梁美月等藝術家,分別針對藝術類、油畫類、綜合媒材類、漆線雕類、書法類以及彩墨類作一對一的與談,暢談每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以及未來展望,以呈現這次的聯展畫龍點睛之效。 創意台灣文化協會理事長王錦成表示,同為主辦單位首席顧問吳連賞校長常於工作之餘,信手捻來習字多年,對於文化創意多有著墨。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論鋼筆書法或毛筆書法,溫潤中帶剛氣有力。吳連賞校長即將屆退,配合此展共展出書法作品十餘幅。 主辦單位此檔期為吳連賞校長、藝術學院前院長姚村雄、國際知名畫馬大師王海峰等共十名藝術家,獨家授權,設計開發系列文創商品,限量發行,讓藝術不再束之高閣,走入民生生活,讓藝術生活化。 2023當代藝術聯展暨吳連賞與藝術話世代,展期為6/21-6/30中午12時,歡迎愛好書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一同享受這一場視覺的大饗宴。和平校區 :80201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116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16藝文中心)

斗南低碳生活日保庇派對 6月22日盛大舉行

記者李佩勳/雲林報導 雲林縣將於6月22日下午2點至8點在斗南火車站南向七號倉庫及戶外廣場,盛大舉行「斗南低碳生活日-保庇派對」,號召青年、社會新鮮人、希望升學考試順利的學生,以及對斗南文化和產業關心的大、小朋友們共同參與。去年(2022年)成立的七號倉庫,是雲林縣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新興青年基地,吸引了許多有志青年品牌進駐,為斗南帶來了全新的生命力。透過端午節慶活動,能吸引青年學子、親子家庭以及返鄉的民眾踏入斗南火車站,共同參與當地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 縣長張麗善指出,端午連假是返鄉時節,透過「斗南低碳生活日-保庇派對」讓民眾參與斗南在地文化節慶活動,鼓勵民眾選用大眾運輸、騎自行車或是步行等低碳方式到斗南火車站,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體現綠色出行的理念;斗南火車站南向倉庫廣場也是親子遊樂好處去,透過市集活動宣導,讓民眾從微小的行動開始發酵,實際了解低碳生活的價值,與地方文化的連結,從而實踐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農業減碳、雲林先行,歡迎大家在連假期間來雲林與我們同樂! 低碳生活不只是口號,就如同人文風情、飲食文化一樣,在我們的身邊持續存在著,並隨著時間流轉不斷累積成日常的一部分,減塑、節電每一個小小的善意,都是實踐低碳生活的一大步!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斗南低碳生活日-保庇派對】了解斗南文化、藝術、產業、歷史,並讓低碳行動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本次也結合市集活動推廣低碳、環保,當天12點到16點間,每提供五個乾淨提袋,即可至服務台兌換100枚雲林幣,限300名換完為止,蒐集而來的提袋後續將提供給市集攤友使用,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袋。

最新新聞